古代文學文體范文

時間:2023-08-25 17:25: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代文學文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代文學文體

篇1

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是中國古代文學系列選修課之一。 長期以來,中國古代文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課程, 主要以中國古代文學史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為授課內容。 通過中國古代文學史和作品選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嬗變的歷程, 認識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種文體的特點及其演變規律,分析文學流派、文學現象產生的原因等。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早已形成了分朝斷代的文學史教學與分階段講授文學作品的模式, 往往在梳理各時期文學發展的線索時追溯作家作品之間的承接淵源和創新流變, 縱向把握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特點, 特別是每一時期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成就與影響。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成效顯著,優勢明顯,但這門課程較少關照地域文學的發展和特征,這無疑為中國古代文學課程體系的建構留下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 課程和教材建設 ,擬以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文學地理學為理論依托, 注重描繪地文人關系中的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發展面貌。 一方面關注河隴地形、地貌、氣候等自然地理特性對古代河隴文學的影響,另一方面關注河隴歷史文化、社會生活在形成河隴文學獨特面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特別是歷代隴籍文人和客居河隴文人在形成河隴文學與文化方面所產生的推動作用,即如學者所言:就是通過文學家(包括文學家族、文學群體和流派、文學社團、文學中心等)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對文學家氣質、心理、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價值觀念、審美傾向、藝術感知、文學選擇等構成的影響,以及通過文學家這個中介,對文學的體裁、形式、語言、主題、題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觀等構成的影響,同時考察文學家所完成的積累,所形成的文學傳統,所營造的文學風氣等,對當地的人文環境所構成的影響。 ①以揭示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的深刻內涵和鮮明特質。

一、開發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的意義

河隴一詞是歷史上人們對于河西、隴右的合稱。 河隴地區指今六盤山以西,新疆以東,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邊緣地帶,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區。 河隴地區位于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結合部,東部黃土高原地帶以農業的早期開發而著稱, 河西走廊地區則以畜牧業的發展稱譽史冊; 河隴是一個農業文明與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區。 河隴文學與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斷豐富發展。

自古以來,河隴就是戎羌之地、華夏邊陲,胡漢雜居,民族構成復雜。 河隴作為古代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舞臺,是歷代中原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攻占爭奪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這塊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漢之際,月氏、烏孫、匈奴據有河西之地,而隴西、隴東、隴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隨著秦漢王朝建政設郡,戍邊屯墾,大量內地漢人移居河隴,許多降服的少數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為河隴歷史的一大主題。 在漢唐至明清統一強盛的時代,河隴既是邊防重地,又是王朝聯系西北少數民族的橋梁;在國家分裂動蕩之時, 則成為少數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分庭抗禮的割據之地,匈奴、氏、羌、鮮卑、吐谷渾、回鶻、吐蕃、黨項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隴右。

河隴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國際大通道。 漢唐之際絲綢之路繁榮了近十個世紀,河隴成為融東西文明于一體,日益開放、日益發展、日益繁榮的地區。 古代西方的宗教、藝術、哲學以至于物種等,在河隴大地上傳播、生根,大量胡商販客、僧侶藝人、使者役夫在河隴往返、定居,其行蹤遺俗,迄今依稀猶存。 中西文化的雙向交流互補,既為河隴文化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和異質養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進程中,使河隴文學與文化得到重塑與改造。 因此,河隴文學與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與西域文學相比較,它具有更多的漢文化特征;與中原文學相比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數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開放、創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開發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這一課程,通過課程和相關教材,豐富學生的地理和歷史知識,提高其文學水平和文化素養,開闊其心胸視野,加深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研究現狀

學界對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研究, 是伴隨對西北邊塞詩歌的深入研究而展開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學界開始關注古代西北文學和文化。 就文學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邊塞詩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內容涉及古代河隴地區的文學創作。 進入八十年代,隨著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研究逐漸引起學者的重視, 出現一批有關河隴地區的詩文選本和研究專著,如《歷代詠隴詩選》(1981年)、《杜甫隴右詩注析》(1986年)、《歷代河西詩選》(1988年)、《甘肅歷代詩詞選注》(1988年)、《甘肅歷代文學概覽》(1994年)、《甘肅歷代詩文曲詞鑒賞辭典》(1994年)、《甘肅古代文學作品選》(1994年)、《隴文化叢書》(1999年)等,這些選本與專著或聚焦吟詠河隴的詩歌,或探討河隴文學與文化的演變軌跡,它們的相繼出現,為人們研究河隴地域文學與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礎。

2000年至今, 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研究不斷由宏觀向微觀發展,涌現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詠隴詩詞選》(2000年)、《隴右詩選注》(2002年)、《杜甫隴蜀紀行詩注析》(2002年)、《隴山交通與詩歌》(2003年)、《河隴文化覓蹤》(2004年)、《歷代詠河西詩歌選注》(2007年)、《隴右文學概論》(2007年)、《詩圣與隴右詩》(2008年)、《唐代文學與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學與隴右文化》(2009年)、《河隴文化》(2011年)等,這些成果有力推動了河隴文學與文化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 此外,研究河隴文學與文化的學術論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說,河隴文學與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

據筆者統計,到目前為止,甘肅各高校只有少數院系開設有甘肅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學、隴右文學概論、河隴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課程。 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我們試圖開發一門將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融為一體的課程,通過課程和教材,幫助學生了解古代河隴的地理風貌、人文歷史、文化淵源和文學特征,這對地處黃土高原、絲綢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學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建設的思路

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及其教材的開發與建設項目,2013年獲批國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本項目組8名成員均為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主講教師,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 長期以來,本項目組成員都十分重視課程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2007年 中國古代文學 課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中國古代文學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在主講中國古代文學的過程中, 為拓展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內容,本項目組成員積極建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群,先后為學生開設《先秦諸子思想研究》、《史漢導讀》、《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古代文人與傳統文化》、《唐詩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國學元典導讀》、《中國古代散文》、《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文獻檢索》、《古代小說與政治》、《中國神話研究》、《詩經、楚辭研究》、《蘇軾解讀》、《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等十余門專業選修課,初步形成涵蓋面廣、內容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群。這些專業選修課的開設是項目組成員多年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收獲與總結,也是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種追求,它在深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 課程及其教材的開發與建設,是中國古代文學主講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嘗試。 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 課特別強調將教師的研究性教學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 從教師的角度說,研究性學習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周密的設計,即綜合考慮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設計中點(河隴作家和作品)、面(河隴的歷史變遷及文化背景)、線(河隴文學發展史)三者之間的關系。從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知識點的確定,到利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制作網絡課程內容,再到教案設計、課后作業、課外閱讀書目及內容等,教師必須在研究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問題、組織討論、評價學生表現和學習效果,各教學環節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從學生角度說,學生主動參與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 在學習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搜集自己家鄉地域文學與文化的相關資料, 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完成對家鄉地域文學與文化點、面、線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展示其學習成果。 這樣不僅可以引發學生了解家鄉地域文學與文化的濃厚興趣, 而且可以激發其熱愛家鄉的情感,與此同時在研究性的學習中,還可提高其人文素養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或者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學的特點,然后由教師作為主持者,引導學生在陳述資料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 總之,在龐大網絡資源的支持下,教師的研究性教學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將不斷擴大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這門課程的學習內容。 這其實是對教師和學生同時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即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學術修養, 及時把握學術前沿的動態,以保證在師生的交流互動中,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作出正確評判,而學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識的前提下,接觸各類學術觀點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須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教材建設的構想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知識載體,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工具。 一部優秀的教材更是提高教學質量、 培養優秀人才的根本 。《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教材是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項目組成員非常重視教材的編寫工作。《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將以河隴地理、歷史和文化發展為背景,突出河隴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描述古代河隴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學成就, 考察歷代入隴詩人及其河隴詩文創作,探尋絲綢之路上的文學景觀,追蹤佛道傳播在河隴大地留下的印記, 以及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學對河隴乃至中國文學的影響等。 根據兼顧點(河隴作家和作品 )、引出 面 (河隴的歷史變遷及文化背景)、帶出線(河隴文學發展史)的流程,構成以河隴文化為背景, 以具體作家作品為中心的河隴文學發展的立體圖景。 在分析河隴文學發展時,既要注重河隴地域文學的個性特征,又要關照地域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 對于作家作品(包括河隴籍作家作品、入隴詩人及其作品、歷代描寫河隴的作品等),或綜合分析,或對照比較,或點到為止,或批注解釋,努力闡明其作品風格與古代河隴地域之間的聯系,以多元化和立體化的視角,闡述古代河隴文學與文化的發展概貌,即以河隴歷史變遷和文學嬗變為經,以河隴作家作品為緯,縱橫交織,精心結構并撰寫河隴文學源遠流長而又迭起的歷史進程, 總結歷代文學家對河隴文學的貢獻,突現河隴人杰地靈、文化底蘊豐厚的地域特征, 展現河隴文學名家輩出、 佳作如林的豐碩成果,確立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篇2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2.駢文

這種文體,起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于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后,駢文漸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

3.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4.辯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5.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6.論

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7.奏議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8.序、踐

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于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于議論文。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后序》、《伶官傳序》等。

9.贈序

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于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不附于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10.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志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

11.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篇3

從游戲娛樂的角度闡釋我國古代體育傳播

游戲是實現競技比賽的手段和人際傳播的極佳方式。春秋末年,奴隸制逐漸崩潰,大多數奴隸得到了解放,一部分衣食飽暖,于是出現了游戲與娛樂休閑活動。六博在春秋戰國時期十分盛行,《孟子》書中說有人“博弈為飲酒,不顧父母之養”。六博的輸贏不是下出來的,是靠擲彩行子。漢人班固說:“夫博懸于投不專在行,優者不遇,劣者有僥幸。”六博的勝負不是靠智力而是靠運氣。在古代競技游戲中以智慧取勝的是圍棋。圍棋始創于唐堯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圍棋已達到了廣泛的發展。在古代人們的體育游戲娛樂還有蹴鞠。

鞠是皮革制成的球,蹴就是踢,蹴鞠就是踢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在唐代逐漸演變成立擊鞠,即打馬球。在馬上持蹴杖擊球,往來馳逐,并將球打入球門,進球多的一方獲勝。還有斗雞、戈射和賽車等競技游戲。另外,民俗節令中的各種體育活動也表現出人際傳播的動機,如踏青、競渡、舞龍等,其內容不是與祛邪防病有關,就是與祈求長壽、娛樂、促進身心健康有聯系。其本質都是人們為了獲得信息,建立與他人合作的社會協作關系,滿足人們的社會和文化生活需要。

從養生和健身角度闡釋我國古代體育傳播

養生是中國古代體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理論。中國早期的養生思想,最早見于《左傳》的“味以行氣,氣以實志”,從中演化出了通過吸納“后天之氣”而補充逐漸損耗的“先天之氣”的辦法,以實現延年益壽的“行氣術”。《周易》從陰陽和五行的角度對人的精、氣、神、意進行闡釋,強調從“性”(神)、“命”的協調,由此形成了以遵從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的規律為主導的“養性之學”、“性命之學”。《黃帝內經》則從醫學的角度闡述了“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醫學養生思想;老子提出了“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靜養思想。這些又形成了以養生為主體的養生理論。各家各派的養生方式方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養生的根本在于調節心境,由內而外,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其養生、健體的功效是人們相互傳播的精髓,是人的能動意識和思維活動的結果,其本質是人的意識對社會實踐的能動反應,同人類的其他社會活動一樣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

俠義精神對我國傳統體育精神的傳播

俠義精神在中華民族體育精神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與我國民族精神血肉相連。俠義精神最初是在春秋末期有那些游離失所的游士們體現出來,后來,在墨家學派形成以后,得到了有效的規范和升華,從而成為中華俠義精神的基本源頭。俠士作為士階層的一部分,從思想文化的基礎層面看,對于社會文化的吸收應當是多方面的,俠士傳承了俠義精神,俠士們表現出來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墨家那里得到了集中的凝練和升華。俠義精神氣核心就是忠孝思想觀和仗義行俠觀念。縱觀整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俠義精神所體現出來的核心價值與中華傳統體育的價值相吻合,它貫穿了我國古代歷史發展和演變的主線,是我國傳統體育精神的精髓。

體育民俗文化與我國古代體育傳播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體育文化。在民間有較明顯的普遍性、傳統性和民族性的體育民俗,例如:武術、氣功、養生、摔跤、舉重、放風箏、圍棋、象棋、耍獅子、舞龍等,這些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是我國體育民俗系統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組成部分。體育民俗文化是民間經過一定時期的文化積淀和整合之后,持續流傳和繼承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在孕育、生成和發展的各個時期,順應了當時所在地區一部分民眾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正是由于這一部分人們在自己所創造的體育民俗活動中得到了一定程度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滿足,在溝通、協調與周圍其他地區人們關系等方面都能夠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才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接受,隨之漸漸傳播開來,延續至今,經久不衰。

宗教儀式對我國古代體育的傳播

篇4

文學是社會、生活、地域的縮影,古代文學更是地域的反應,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文學中思想認識有很大的關系,這種模式能夠充分地反應文化、文學和藝術等諸多領域的內容。古代文學的思想主要來源于地域文化文學。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中思想認識模式中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創作和發展,最主要的是考慮古代社會的發展和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在古代社會思想轉型期間,人類文學領域的精神活動發生較為深刻,如果采取以文學地域文明和文化作為參照坐標的話,就需要認真考察和考慮某個地域和地理文化的顯著影響,以及古代文學和地域文化中的類型能夠不斷發展并且產生的額外表現。如果那樣,則促使古代文學和地域文化的類型和范式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領域和思路。

這種研究領域和思路的焦點就在于,能夠始終針對某個地域或者地理環境作為重要的基點,對于所蘊含的文化理論知識、以及其重要影響下古代文學的發展和生成的現象,要進行更加具體的、科學的把握。

從有利于文明發展的兩個角度來把握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中的類型或范式,一方面是:可以通過和采取針對某一個較為特定的地方、地理和地域之間的文化因素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進一步研究古代文學中的諸多本土文學家的發展軌跡,以及他們作品中的地域鮮明的風格或者本土特征。另一方面,能夠較為深入地研究出某一個較為特定的地理和地方始終發展壯大的非本土的古代文學作家在創作文學作品中及其產生的較為深遠的影響。并努力形成古代文學作品和地域文化研究之間的作用與發作用的關系。

篇5

(一)大信息容量,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

古代文學上下幾千年內容浩瀚豐富,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因為時間空間的限制,備課時不得不割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但多媒體卻可以事先做好課件,多么復雜的內容,輕摁鼠標就可清晰地顯示到屏幕上,從而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容量。多媒體的大信息容量,有效地解決當今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識面偏窄之短板,能最大限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激活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極大提高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興趣是求知最好的老師,但毋庸諱言,在全球化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當今大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是有所減弱的。逼真生動的畫面,精美的圖片,動聽悅耳的配樂朗誦,精彩的名家講座,這些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正好切合了青年學生的喜好和審美取向,極大地激發學生求知學習的興趣,從而激活了沉悶的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三)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易于學生理解接受

傳統教學雖然也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但相當多的古代文學課還是教師“一言堂”,而運用多媒體,將人的視、聽、觸、動等全部知覺調動起來,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人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形成有效的教學雙向互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學習。而一些單純通過口授難以傳達描繪的知識,如音韻、文物、考據、吟唱等,用多媒體很輕松就可以讓學生理解接受。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點很多,學界也有大量的研究文獻。在此列出以上幾點旨在說明古代文學課程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確然性。但,核心問題不是用或不用,而是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才能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關于這方面,學界似乎還沒有很深入和精細的研究分析。

古代文學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輔”策略

多媒體技術進入古代文學教學活動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不管多媒體技術如何先進,功能多么強大,它始終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這是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一定要牢牢把握的總策略。何謂“輔助”?現代漢語詞典里對“輔助”的解釋是協助、支持幫助以及是非主要的。因此,教師在確定教學理念,制作教學課件,改革教學方法等一系列環節中就必須貫徹這一教學策略。筆者認為,傳統教學方式雖然有諸多弊端,但歷經檢驗,依然是古代文學教學中不能忽略的。比如,傳統的古代文學課堂展示出教師的人格魅力、廣博知識面以及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都是令學生難以忘懷的。目前學界探討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很有將傳統教學全盤否定的趨勢,這是很危險的信號。多媒體只是一種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師的講授技巧和教師內在的人格品質對于學生的心靈吸引。“輔”策略在具體的操作層面,應注意“兩適”:第一,適時性;第二,適量性。“適時”是指何時運用多媒體教學;“適量”是指用多少時間進行多媒體教學。雖然因授課內容不同,“適時”和“適量”很難用固定的標準恒定,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是教學的主導者,課堂教學中應該出現大量精彩的“即興發揮”的講解。當下,有些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尤其是公開課,多媒體“從一而終”,幾乎忘記了教師本人的主導作用,教師成了課堂上的課件放映員,輔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學手段,實在是本末倒置,策略失當。

(二)內容遴選策略

古代文學課程內容艱深繁多,從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直至唐宋元明清文學,上下五千年,既要理清文學發展歷史的脈絡,也要分析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在當今講授內容不變而課時嚴重擠壓的情況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制作教學課件時,明確哪些內容適用于多媒體,哪些內容可以不用就尤顯重要了。通過筆者自身的實踐和對學生反饋調查,教學效果比較好的和學生比較認同的一種內容遴選策略是利用課件把文學史脈絡及文獻資料的文本顯現、詩詞誦讀吟唱的音像展播和名家名師的點評講座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課堂中既得到傳統教學的閱讀訓練,又可以欣賞到以前只能通過教師用語言描繪的圖片、影視片斷,身臨其境,具體感知。

1.文學史脈絡及文獻資料的文本顯現

古代文學內容龐大,在多媒體文本選擇中切忌事無巨細,要懂得“割愛”,加之學生本已有課本,因此要芟繁就簡,去粗取精。筆者認為,在多媒體文本選擇中國文學史脈絡的梳理、重點難點的透析、名詞術語的解釋和國文獻資料的援引是最重要方向。比如講授宋詞流派,可以將婉約派、豪放派和格律派在同一平面顯示出來,定義、代表作家一目了然;又如文獻資料的援引,現在網絡有很好的共享資源,如文淵閣《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版、北京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的《四部叢刊》全文檢索版、尹小林研發的《國學寶典》等等,以前很難獲取的文獻,通過多媒體隨手拈來,方便快捷,遠非傳統教學可比。

2.詩詞美文誦讀吟唱的音像展播

古代文學本身具有濃郁的詩性和音樂美,多媒體巨大優勢之一就是將文字、圖片、聲像等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將詩詞美文的配樂朗誦、改編的現代歌曲演唱和古典詩詞的吟唱糅合展播,可以幫助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去吟味作品的藝術意蘊。詩詞美文的配樂誦讀資源非常豐富,筆者教學實踐中經常運用的有:(1)《中國名家詩文精品欣賞》系列。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物規劃項目。分別收錄了上自先秦、下迄當代兩千多年間我國16位杰出作家的經典之作。朗誦者均系當今國內第一流的知名藝 術家,是電影配音藝術、舞臺表演藝術和播音主持藝術領域的精英人物。(2)《兒童經典誦讀—中西文化經典套裝》。北京育靈童兒童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聯合制作。該套裝包含《論語》、《孟子》、《詩經》、《左傳》、《史記》、《老子》、《莊子》、《孫子兵法》、《唐詩》、《宋詞》、《歷代美文》等,全部由方明、雅坤、虹云、張家聲、林如、瞿弦和、傅成勵、王雪純等著名藝術家朗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詩詞的吟唱,一直以來不被看重,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引起足夠重視。臺灣地區從中小學直到大學都非常重視古典詩詞的吟唱的教學探索,比較著名的有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李勉、許淑敏、陳春秀等。

3.名家名師的點評講座

篇6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古代文學;誤區

古代文學課程是所有綜合性及師范類大學的一門傳統課程, 是高校中文系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主干課、基礎課,近幾年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受到多媒體技術的巨大沖擊。如今,僅僅運用板書和教師口授的方法已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難以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學的優勢充分地表現出來。而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視覺和聽覺綜合形象,聲像兼備,將古代文學知識與傳統的音樂、書畫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將古代文學知識當作一種享受,同時擴大課堂的知識容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更有利于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它使教學方法多樣化,教育手段多樣化,信息技術傳遞立體化,具備了以往教具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符合認知理論模型,對現代教育技術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為我們的古代文學教學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在教學中受到很多教師的歡迎。但是這畢竟是一種新興事物,還處于發展階段,同時對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水平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對于我們來說,任何真理走向極端就會變成謬誤,在這種手段的具體操作運用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或者誤區,還有許多領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論上顯的超前和樂觀。把多媒體技術會帶來的優質課堂教學可能性當成了必然性。同時片面的否定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多媒體教學模式難以發揮應有的優勢等等。本文試就如下幾個問題做些探討。

1、過分追求多媒體表面效應.忽視傳統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手段仍不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必須承認傳統教學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同教學方法一樣,只有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才是有效的。否則,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經常見到有的教師將教案內容原原本本搬到了電腦屏幕上,再用投影儀設備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課件替代黑板,學生拼命記筆記,但也趕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而其他教學方法依舊。老師眼不離顯示器,手不離鼠標、鍵盤。成為無章法的機械式教學模式,這實際上是把課件變成單純的“黑板搬家”或“課本搬家”,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精力的極大浪費。過多地使用這種方式,也會造成“審美疲勞”,出現厭食癥。長此以往學生必然失去興趣,起不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效果絕對不如板書。還有的教師認為多媒體課堂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沒有的優勢,為了嘩眾取寵以達到烘托課堂氣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虛,給課堂教學造成了負面影響。這都是沒有把握適度、過于極端造成的。由此可見,把課件作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學,弊大于利,應慎之又慎。

2、違反信息量適度原則,忽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教學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信息傳輸過程。課件教學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課堂教學高效率而備受青睞,是不是課件教學過程中就要無限制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呢?顯然不能。但是,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們是否真正重視了這個問題呢?眾所周知,傳統教學都能存在"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何況在多媒體課件教學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發生"吃不了"的現象,從而 嚴重制約多媒體教學優越性的發揮。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出現信息量堆積過多過大、畫面切換得太快,像電視或電影畫面那樣一閃而過,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不容學生細看和思考,學生難以消化吸收,違背了信息量適度這一條教學原則,過猶不及,反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還有些課件教學把所有抽象思維、文字語言的理解都用多媒體形象展現出來,實際上是扼殺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有的教師違反多樣性的教學規律,上課時只顧用事先設計好的課件,單方面地一味播放、講解,而無暇顧及學生聽課時的表情反應,結果使多媒體教學成了講稿演示。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都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被動接受知識,無法與教師進行很好的交流,無法進行教學互動,也就無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組織信息資源,提供適度的信息量,在解決教學難點、重點、擴大視野的同時,又能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理解、思考、交流和質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以后更需要教師的激情、學術修養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也應該站在講臺前面,面向學生,有表情、有手勢、抑揚頓挫、有即興發揮,有和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表現和表情有所反應。要讓學生面對一個人而不是一臺機器。否則,學生完全可以自學。也就是說,有了好的工具,還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過分依賴多媒體資源,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是課程,而非多媒體技術,不能為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甚至不惜犧牲課程目標的實現為代價,應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點,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為目的,選用合適的技術。特別切忌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效果,而還去生硬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如有的教師在進行網絡教學時,即使與學生近在咫尺,卻非得通過BBS對話方式才可以交流,認為這才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其實恰恰相反,人為地拉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我們經常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網絡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側重點發生了變化。當我們創建了公共學習郵箱、討論區、把學習資料掛到網上后,隨之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把主體回歸的課堂變成了主體放任自流的課堂,過度弱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中出現了放手讓學生在網絡中自學而不進行監控,在討論區中自由發言而不圍繞主題的現象。這樣,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優勢不但沒有發揮出來,而且連傳統教學的任務也沒有完成。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系統考慮教學活動諸要素和諸環節的相互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通過多媒體技術、多種學習策略和多種活動形式主動學習的同時,不斷地將反饋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地對教學過程實施隨機調控,達到和諧共振的狀態。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雙向交流互動、不斷循環、不斷調控的過程。可見多媒體僅僅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學中教師還要發揮其主導作用,也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過分夸大課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p#分頁標題#e#

參考文獻:

[1] 鄧其暢.物理課件制作的誤區.[N].教育信息技術.2003(3)

[2] 袁金華.課堂教學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5.12:212-230

[3] 劉繼征.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N].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7.6

篇7

【關鍵詞】桃花;中國古代文學;意象分析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桃花一直是美好和繁榮的象征,大多數描述桃花的文學作品都將桃花指向于女性。有時桃花只作為風景用以渲染氣氛,有時桃花被作者用于托物言志和借物擬人,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民俗信仰都賦予了桃花不同的文化內涵,不變的是,桃花一直都盛開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成為人們詠嘆不止的美麗象征。

1不同時期的桃花題材

1.1桃花的命名與栽培

據我國古代著名的山川地理之書《山海經》描述,野生的桃樹主要生長于我國的西部和北部,山海經對于桃的描述也是十分之多,對桃的記載就有16處。因為桃的果實可以食用,花朵也具有觀賞功能,因此古人開始栽培種植桃林。先秦時期的人們在種植基礎上,逐漸懂得了如何更好的栽培桃以及運用它的觀賞功能。就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栽培實踐中,桃在古代逐漸分布廣泛,桃文化也由此開啟新的篇章。

1.2桃花在先秦文學中的運用

先秦時期,人們主要從事簡單的農業活動,對桃花賦予的文學內涵也是比較簡單淳樸。“逃之夭夭,灼灼其華”幾筆便勾勒出桃花燦爛美好的樣子,表達了對女性的贊美。桃花的果實豐盈,因此常被作為禮物送予他人,桃樹枝繁葉茂,因此也將桃花看成是青春健康的象征。先秦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桃花的描寫,主要作用是用于比興,古人借助桃花之美來贊揚人之美,這對后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靈感,先秦時期文學作品中的桃花奠定了后世桃文化的底蘊。

1.3桃花在魏晉南北朝文學作品中的運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非常繁榮的時期,許多關于桃花的描述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可得見。詠桃詩的出現為這個時代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這種新的文學描述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套路,例如《桃賦》、《園桃賦》古人受時代背景、心理因素等的影響,將更豐厚的情感予于桃花之上,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素材。

1.4唐代文學中桃花題材的繁榮

唐代是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受大環境的影響文學的發展也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唐文化中關于桃花的描述大多具有女性氣息,唐朝人更懂得如何挖掘桃花的女性之美,詩歌的繁榮也為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唐代人對桃花的喜愛勝過了其他的花卉,盛唐時期園林藝術高度發達,桃花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唐代詩人更喜歡種桃賞桃,其代表人物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也賦予了桃林“仙境”的涵義。

1.5宋代桃花題材在文學中的運用

宋代是一個奢靡與動蕩并存的時代,在開國之初社會比較穩定的階段,人們熱衷于賞花,賞花的風氣日漸濃重。宋代人更講究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在人們對花卉品格講究方面就可以見得。宋朝自建立以來,內憂外患從未停止,時局動蕩,許多文人空有報國之志而無法舒展,這涌現出一批詠物嘆物的文人作品。宋詞中的文化印象,不只包含感傷家國破碎的,關于愛情的宋詞也占有很大一部分。時代的大背景下,許多士大夫和文人對世俗生活感到了厭倦,轉而投向了隱逸,這使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得以傳承和發展。宋詞中關于桃花的描述是雅俗共賞的,這和宋朝的民俗風情有很大聯系。

2桃花的意象分析

2.1桃花與女姓的不解之緣

桃花盛開在春天,花朵芬芳爛漫,古人用人面桃花來形容女性之美。桃花是青春和健康的代表,詩經中的《周南•桃夭》用桃花比喻待嫁的女子“,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此詩句表達了對女子在出嫁之后“宜其室家”的美好愿望。女性的妝容也與桃花有著不解之緣,隋朝就出現了“桃花妝”這種妝容。

2.2桃花流水的意象分析

“桃花流水”一詞被大家熟悉大概是因為唐代張志的《漁父歌》中那句“桃花流水鱖魚肥”事實上,桃花流水在古代文學中有更豐富的含義,單從字面上來看,桃和流水都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財富,它們是人們生存的根基。桃花與流水,這兩個自然物象組合在一起,從視覺上就給人帶來欣欣向榮的美麗感受,他們是春天美好景象的象征。另一方面,在桃文化中,桃花流水又是仙境的象征,在李白的《山中問答》中,就有詩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2.3“桃花源”題材的意象分析

陶淵明在古代文壇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不僅是那個時代文人的代表,而且影響著后世的文人墨客,他的“桃花源”被一代又一代人銘記著。事實上桃花源這一題材在歷代的文人眼中是有不同的,他們賦予桃花源更多的神秘色彩,這種多樣性和創新性也使桃花源能夠被歷代文人墨客所傳承,這是一種思想和文化上的傳承。桃花源的構想與現實的區別才造就了它的獨一無二,后世對于陶淵明文化的探討,更加深了對他的理解。桃花源一直是人間仙境的象征,人們飽受戰亂和貧困的痛苦,渴望能夠找到一個像桃花源一樣的人間仙境,在那里人人平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桃花源更像一個古樸的樂園,所有的和平、美好、幸福都源于那里。在道家莊子的眼里,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桃花源也符合莊子的美感哲學。在古代,相同的題材也許被不同文人塑造成不同的樣子,對于桃花源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桃花源的原型通過不斷的衍生和豐富,避世和隱逸的主題已經從消極躲避延伸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總結

桃花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重要的植物,更是這些文學作品中重要的意向,無論是先秦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唐朝還是其他朝代,桃花的意象之美都被很好的傳承發展,展現了它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由娜.淺談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桃花意象[J].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12(7):114-115.D

篇8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major course and an instrument as well for the Chi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le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practice, the phenomena such as poor teaching effect, students’ fear of the difficulty and dislike of studying are very common. The problems that lead to this phenomenon include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eacher, the social reality,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ncient Chinese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aims, the only way is to unfold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and present the necessary solutions.

關鍵詞: 古代漢語;教學;問題;簡論

Key words: Ancient Chinese;teaching;problems;brief discussion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2-0209-02

0引言

高校古代漢語課程是為中文系漢語言文學、語文教育等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主干專業基礎課和工具課,一直受到各開課部門的重視。但是有人認為古代漢語教學從上世紀末以來,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這種觀點是否公允,作為古代漢語教學者不做辯解。但是提出這種觀點至少說明近一二十年來的古代漢語教學起色不大,個別高校的古代漢語教學甚至陷入了窘境。作為主干基礎課程之一的古代漢語教學面臨這種境況,不得不引起每一位古代漢語教師的深思。結合多年的思考、研究和古代漢語教學經歷,發現目前古代漢語教學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這其中有學生方面的問題;也有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方面的問題;還有社會現實方面的問題。要真正改變目前古代漢語的教學現狀,必須從根本上揭示導致這種局面的癥結所在,并對癥下藥地予以診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1學生古代漢語基礎下滑,心存畏難情緒,缺乏學習的動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決定教學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學生的古代漢語知識基礎、學習心態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勢必影響到古代漢語教學。

1.1 高校擴大招生數量以來,各類高校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有明顯的下滑,尤其是對傳統學科基礎的掌握在整體上明顯不如擴招以前的整體水平。我國大學擴招以來,招生人數比擴招前翻了幾番。我們假定中學教學質量不變,只看擴招,通過簡單的分析就會發現,擴招是把原本錄取不上的學生錄取上了。比如原來每門課平均分達到80分才能達到錄取分數線,現在可能降低到50分,這樣勢必造成大學入學的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下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比過去寬泛了,對外界的了解也比過去多了,但是這卻分散了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對與現代生活聯系不十分密切的傳統課程的學習影響最大。這造成了當代中國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知識的普遍性薄弱、甚至缺失,特別是對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極端生疏。以上兩方面的因素都給古代漢語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1.2 學生對古代漢語學習心存畏難情緒很多學生和教師都認為古代漢語課程是中文系所開設的課程中最難學、最枯燥乏味的一門課。古代漢語課程包含的內容多、涉及的知識面廣,它所涉及的字、詞、句、語音、語法、修辭與現代漢語差距很大,所以古代漢語學起來枯燥乏味,讀起來詰屈聱牙,有時感覺是在讀天書。即使經過刻苦學習,古代漢語綜合素養也很難在短期內取得大幅度提高。這樣,很多學生必然產生畏難情緒。

導致學生對古代漢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目前配合中學語文教材的文言文翻譯參考書越來越多,學生貪圖簡單,只讀譯文,不讀經典原文,導致學生接觸古代經典原文的機會越來越少,文言文感悟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學起來也就越來越困難;二是古人行文簡略,省略較多,有時失之過簡,造成文意的跳躍,甚至脫節,理解起來不連貫,要真正讀懂古代經典原文,必須反復推敲上下文,費時費力;三是古代漢語距今年代久遠,其語言所傳遞的社會生活、文化信息與今天差異太大,要讀懂古代文獻,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古代天文、地理、歷法、禮儀、習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背景知識。如果不了解這些背景知識,閱讀古文往往茫然不知所云,這勢必挫傷閱讀的興趣。學生心理上存在畏難情緒,這給古代漢語教學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1.3 學生對古代漢語課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夠,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古代漢語不僅僅是閱讀古代文獻、了解一些古代詞語、句式的用法,培養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人才,學習古代漢語還可以幫助提高理解、使用現代漢語的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養,同時也是學習研究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文化、醫學等學科的必備利器,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對古代漢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以為古代漢語在時間上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很多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又用不上,以為只要以后不接觸古籍,就沒有必要學習古代漢語。

另外,要學好古代漢語,要求學習者必須靜下心來,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一字一句細心地、慢慢地品味、咀嚼。而目前社會心理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傾向普遍,古代漢語又不是技術性很強的學科,不可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古代漢語可以提高理解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養,但是這些效果的取得需要循序漸進、長期積累才能湊效,這也勢必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打消學習古代漢語的想法。

2一些古代漢語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存在問題

作為教學活動主導的教師,其專業素養、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而教師這個群體的綜合素養也是參差不齊,部分古代漢語教師在以上這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2.1 一些教師本身的古代漢語綜合素養方面有欠缺古代漢語是一門具有復雜知識體系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課程,知識繁多、內容復雜。要講好古代漢語,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要有較強的語言方面的綜合素養,對古代字、詞、句、語音、語法、修辭的特點、古今差異以及發展演變規律必須爛熟于心。其次要真正講好古代語言,必須把古代語言放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大背景下進行,否則很多問題只能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連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都達不到。因此古代漢語教師在有較強的語言素養的基礎上,還必須熟悉古代的天文、地理、歷法、禮儀、習俗、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背景。除了具備上述兩方面素養,古代漢語教師還必須具有一名優秀教師具備的一般素養,這也就是有的古代漢語教學者所說的古代漢語教師必須具備的六個方面的素質:對古代漢語有濃厚的興趣,有駕馭教材的能力,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激發學生試講的能力。筆者認為除上述素質以外,古代漢語教師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教研科研能力。只有具有較強的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古代漢語教師,才能把握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和研究成果,并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增強古代漢語課堂的教學內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求同時具備上述綜合素養,談何容易,沒有多年的刻苦磨礪是不能達到的。一些古代漢語教師缺乏這種綜合素養,課堂上就不能左右逢源,古今貫通,舉一反三,講授內容枯燥乏味,這必然影響到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

2.2 教學方式、方法不夠靈活,死板單一有些古代漢語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敷衍應付,在教學中不能主動地去探索教學方法,不能主觀能動地駕馭教材、主宰教材,不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去改進教學方法和調整教學內容,上課照本宣科、做教材的傳聲筒,知識對號入座,一個蘿卜一個坑,條條框框地羅列知識。因此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和求知欲,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死記硬背,沒有余暇去思維想象。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也變成了教材的附庸,學得枯燥乏味。

教師教學方法不靈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教師缺乏教學主觀能動性、創造性以外,教師的古代漢語綜合知識素養有缺陷也會影響到教學方式、方法的靈活運用。同時,還有兩方面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是目前高校教師普遍有重視科學研究、輕視教學研究的傾向。有些教師認為教學研究屬于雕蟲小技,不屑于在這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從2000年以來,古代漢語方面的科研成果碩果累累,但是教研方面的成果不多,尤其是高質量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教研成果非常匱乏,甚至有些古代漢語教師基本不進行教學研究。有些古代漢語教師自身專業素養非常深厚,但是不進行教學研究,沒有靈活、生動、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能成功地把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現象并不少見。二是古代漢語教師跟不上時展的步伐,不能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應用于古代漢語教學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極大地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但是有些古代漢語教師無視這些變化,仍然堅持單一陳舊、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傳統教學方式,造成的局面是教師在講臺上津津樂道、口若懸河,學生在下面疲憊不堪,昏昏欲睡。

2.3 只講不練習或缺少練習在全國普通高校普遍壓縮專業課時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師都感覺到學時不夠,教學內容講不完,于是就剝奪學生練習的機會,采用多講少練甚至基本不練的教學方式,試圖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結果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違背了教學基本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知識,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順利解決實際問題,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成就感,激發新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如果只講不練,學生疲于接收知識,沒有吸收、消化的機會,這樣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學習疲勞,挫傷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自然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古代漢語教學內容不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

目前,我們古代漢語教學內容基本上還是上世紀60年代王力先生所確立的文選、通論、常用詞三者結合的教學模式(常用詞屬于通論內容,其實質是文選、通論兩結合的教學模式),古代漢語教材編寫也基本沿襲王力先生《古代漢語》的編寫體例,沒有多少實質性創新,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王力先生關于古代漢語教學的思想對古代漢語教學確實發揮了歷史性作用,筆者也沒有挑戰王力先生所確立的古代漢語教學模式權威性的意圖。然而古代漢語教學內容經過這么多年沒有多大調整,這本身就說明其中存在問題。上世紀60年代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社會環境等方面因素與目前存在很大差異,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們的古代漢語教學似乎沒有因為這些差異而調整教學內容。文選與通論相結合的古代漢語教學模式其宗旨是正確的,關鍵在于我們古代漢語教學應該隨著教學各方面因素的變化對教學內容適時進行內部調整。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古代漢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加之目前大學生古代漢語基礎較上世紀60年代有明顯的下滑,面對這些變化,我們古代漢語教學內容應該做些什么樣的調整,目前尚缺乏實證研究。面對學生古代漢語基礎普遍下滑,傳統的面面俱到的教學方式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在教學內容調整方面,必須把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這方面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和成功的教學范例。正是因為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目前的教學要求,影響到了古代漢語教學效果。

總之,導致目前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問題引起的,我們首先必須正確地揭示、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古代漢語教學才有可能煥發新的生機。至于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另撰專文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M].中華書局,1995.

[2]郭錫良等.古代漢語[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篇9

1.《孫子算經》中有一道廣為流傳的名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解:設雉、兔分別有x、y只,依題意可列

,解得.

答:雉、兔分別有23、12只.

2.《孫子算經》還有這樣一道題:“今有木,不知長短,引繩度之,余繩四尺五寸,屈繩(將繩對折)量之,不足一尺,木長幾何(多長)?”

解:設木長x尺,繩長y尺,依題意可列,

,解得.

答:木長六尺五寸,繩長11尺.

3.《九章算術》中有一題:“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問幾何步及之?”意思是:走路快的人走100步時,走路慢的人只行60步,走路慢的人先行100步,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

解:設走路快的人要走x步才追上走得慢的人,此時慢者行程為y步,依題意可列,

,解得.

答:走路快的人要走250步才能追上走得慢的人.

4.《九章算術》中還有一題:有大小兩種盛酒的桶,5個大桶加上一個小桶可以盛酒3斛(h,古代的一種容量單位)個大桶加上5個小桶可以盛酒2斛,1個大桶,1個小桶分別可以盛酒多少斛?

解:設1個大桶,1個小桶分別可以盛酒x、y斛,依題意可列,

,解得.

答:1個大桶,1個小桶分別可以盛酒、 斛.

5.唐朝時,有一位懂數學的尚書楊損,他曾主持了一場考試,其中有這樣一道題:有一天,幾個盜賊正在商議怎么分配偷來的布匹,賊首說,每人分6匹布,還剩5匹布,每人分7匹布,還少8匹布,這些話被躲在暗處的衙役聽見,飛報官府,但官府無法知道有多少盜賊,不知派多少人去抓捕他們.請問:有盜賊幾人,布匹多少?

解:設盜賊有x人,布匹有y匹,依題意可列,解得.

答:盜賊有13人,布匹有83匹.

6.再來看看明朝數學家程大位的一道名題:100個和尚分100個饅頭,大和尚每人吃3個,小和尚每3人吃1個,問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解:設大、小和尚各有x、y人,依題意可列,

,解得.

7.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道題:只聞隔壁人分銀,不知多少銀和人,每人7兩少7兩,每人半斤多半斤,試問各位善算者,多少人分多少銀?(斤指市斤,1市斤=10兩)

解:設分銀的人有x人,銀兩有y兩,依題意有,,解得.

答:分銀的人有6人,銀兩有35兩(即三斤五兩).

8.《一千零一夜》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有一群鴿子,其中有一部分在樹上歡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覓食,樹上的一只鴿子對地上覓食的鴿子說:“若從你們中飛上來一只,則樹下的鴿子為整個鴿群的,若從樹上飛下去一只,則樹上、樹下的鴿子就一樣多.”你知道樹上、樹下各有多少只鴿子嗎?

解:設樹上有x只鴿子,樹下有y只鴿子,由題意可列: ,

整理得:,解得.

篇10

縱觀古人的教育思想,正是由于他們有著對無限的深深體察,重視和倡導主體體驗的言論,才使深廣的宇宙意識和執著的生命之歌便薪火相傳。先人們從學習者的生命整體出發,重視習者內心的感受,重視知識的內化,使文言因其簡練雅潔而具有一種獨特的美感,能使我們更進一步在學習者內心與圣賢意旨間進行溝通,因此,體驗進入古文教學是向當代體驗理論的切近。

古代文學作品教學現狀以體驗理論為原則,其教學現狀所呈現出的教學困境表現為知識本位教學造成的教育價值失落。教育所應有的人文內涵的不到重視,其教育價值首先是對教育主體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尤其是在當前的文言散文教學中表現得十分明顯;灌輸教育造成的主體性錯位,工具理性下的古文教學追求知識的客觀性,人的價值沒有能夠自由(自主)地選擇,是壓制自主性的灌輸式教育。最終導致主體自身的失落與異化,教師教學中流行的是私塾式的串講方式,主體自主性的膨脹導致他者被踐踏,工具理性的教育割裂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以封閉的趣味去批判、改造,以致成為一種毫無價值的知識游戲。

具理性指導下的古文教學系統沒有相互協調的最優化的系統,學習文言語法知識只是為了閱讀淺易文言文,與社會、自然相不和諧,并產生沖突,學生的個性差異被忽略,獨立思考被否定。在自我封閉和自我膨脹中斬斷了與傳統的聯系,缺乏對人的整體精神和生命表現的深切關懷,缺乏對現實生活中師生情感溝通,變成飄零在歷史河流中一棵無根的浮萍,缺乏對教學多重意義,變得不知敬畏,也無所固守,使教學過程缺少人文性的充分理解。因此,古文教學要跳出工具理性圈子,致力于彌合歷史與當代生活的差距,以生命體驗方式來執行。

2、古代文學作品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是個體對生命的感發和體悟,體驗式古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文化體驗,從體驗古文的文化意蘊出發,理解生命意義,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涵養,實現語文課程整合,促進生命的自我理解與創生,讓歷史和文化在學習者的體驗中被理解,達成個性與文化、現代與傳統花生,實現公民素質的提升,從而促進文化的傳承與更新,實現族精神的培育。

文言與古白話是漢語極其重要的歷史形態,文化對于個性具有陶冶功能,能實現族精神的培育,它是先民文化精神與實踐的紀錄者。語言構成人的最重要的文化環境,體驗式古文教學反對知識本位的教學,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加強主體的民族文化認同感,我國在基礎教育中也應加強古文教育,以提升主體的人生境界;文化傳統是各種文化類型里的基本核心,要理性地繼承蘊涵于古文之中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傳統的繼承,實現培育面向世界的中華民族精神的使命。體驗式古文教學反對漠視生命的教學,體驗式古文教學是一種喚醒教育。強調還原生命的本真狀態,以情感體驗情感,是主體自主建構的過程,以生命體驗生命,并內化到主體的體驗中。引導學生在與古人的唱和問答之間達成視界融合,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實現生命意義的自我理解和創生;體驗式古文教學提倡體驗生命的敞開之境,反對壓制個性的灌輸教育,促進學生領會生命與世界和諧共在的關系。

古文教學要落實對生命和文化的關照,應以生命體驗的視野去感受、去思索,應落實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當中。只有體驗才能領會漢語的意蘊與美,古代漢語有著持久的魅力,表現著真切的生命體驗,開啟了主體對藝術和人生的更為深入的思索。要引導學生將生命化入品讀之中,并作為一種精神沉淀到主體思想中,在情感與精神純凈世界中與古人往來唱合,讓古代文學作品真正發揮其文化優勢,高揚著勃發的主體精神,真正與學習者的需要相關聯。

古文教學應當是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學習者的體驗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古代文學作品體驗式教學的特征鮮明,表現為古文是我們民族經典文化的重要載體,要尊重并發揮主體的自主性,加強人文性,體驗式古文教學從觀念上致力自主精神的培養,從學習者生命的整體出發,要真正將人文精神落實到教學當中,滲透豐富情感的個性化、開放的體驗。情感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帶領學習者感知和體驗世界與自我的真諦,因此體驗式古文教學也離不開情感因素的加入。當然,體驗式古文教學作為一個小宇宙同樣具有生成性是體驗的重要特性,它引導學生追尋文本意義解讀的多樣可能。創設有助于主體充分生長的情境,讓生命回歸于自然之境,營造一種氛圍以溝通學生和文本的世界,讓個性浸潤在文化之中,是學習過程成為生命成長的過程。

3、古代文學作品體驗式教學的策略及實施

要進行體驗式古文教學,要從情境與整體入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去親歷并引向整體去領會。

4、非概念化教學的情境親歷策略

情景基于主體已有的經驗并反映主體特有的個性,古文教學境大致分為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及想情境。實體情境是以物體原型為主的情境;模擬情境根據相似原理運用一定的手段對實體情境進行復現;語表情境即運用語言表述的情境;想象情境是通過學生的想象活動,在已經獲得經驗的基礎上,將表象重新加以組合的情境。實體情境因真實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模擬情境可以使內容再現,語表情境還應當強調用描述性、暗示性的語言所營造的審美情境。想象情境意象比實體情境更廣遠,更富有感彩。

情境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應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進行對文本的體驗和對自我的體驗。要從微觀的層面還原文本的內部情境,還原文本情境,促進學生的閱讀體驗。幫助主體將自我移入對象的世界中去親歷,促進學生領會古代文學的獨特風格。創設對話情景,促進學生的自我體驗。通過對話,鼓勵并引導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讓學生既體驗到自我的力量,肯定自我的價值。個性化的理解即意味著可貴的教學資源,教學語言應當采取建立在主體間性上的對話方式,通過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進行交流,從而學會理解他人、融入社會。通過對話,學會理解。促使學生對世界、對自我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追問,獲取有益的啟示,即都要刻苦,都要善于思索。

非分析性的整體領會策略。非分析是就總體傾向的層面而言,作為構成要素的分析則還是內在于整體領會之內的。與生命共生的體驗是在不斷超越、反復深化的過程中生成,教學閱讀是教師以在課堂進行的群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氣流轉和揣摩文意深邃,要強調學生新鮮的、直覺的情緒性體驗,重視學生的期待視野并順勢加以引導,體驗式古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作家作品的整體風格進行把握,必須進入文本的具體語境來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