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訓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8 14:06: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擴展訓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貫徹課改的先學后教精神。拒絕“滿堂灌”,把學習的時間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多說、多想、多談、多練,在實際練習中發揮個人潛能,發展綜合能力。
二、利用物理組全組的力量選好需要突破的專題,討論并選出一些典型題目,形成專題,由淺入深,按照一定的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主做題,找到成功的體驗。
三、在選好題目后,通過知識擴展的方式,舉一反三。不斷深入,不斷強化,就有了知識擴展1到4,讓學生自主學習,先完成教師布置的這些練習,讓學生在做題中去體會,去總結,去構建物理模型,從而不斷形成能力。
四、進行說題訓練。選好一個常用的物理情景,讓單組的同學先編題,雙組的同學來解題,然后反轉過來。假如你是出題者,你要先考慮好通過這個物理情景,想考哪個知識點?怎么考?可以設置什么樣的陷阱讓對方出錯?在枯燥的高三有這樣打破常規的上課方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說題訓練,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會提升很快。下面是具體的操作:
首先復習力學知識,把握力學知識的內部聯系。能力提升的最低要求:學生必須理解基本的概念、定理、定律。要求學生知道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會用牛頓第二定律把力和加速度聯系起來,這就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然,我們不僅僅要學會解題,為了獲得高分,也要學會快速去解題,因而要通過一些典型的題目找出其解題規律與技巧,形成能力。
學生必須獨立完成練習1,從而獲得此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步驟。然而要形成能力一定需要學生自主地去對次知識進行總結與提升,需要去分析題目,需要去建立模型。剛開始學生不知道怎么去總結,不知道如何建立模型,不知道如何通過一個模型去出題、去設置題目陷阱,從而無法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掌握知識。這需要我們在平常上課過程中不斷去滲透,剛開始必須舉例,編題,然后讓學生自由發揮,我們的知識擴展有:
擴展1:上面的題目,若力F作用在B上,若地面粗糙,則繩子的拉力T又為多少呢?
同學們定會發現水平面粗糙與光滑求得結果居然一樣,這是偶然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呢?
擴展2:把此裝置放到光滑的斜面上,B的質量為M,我們依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去拉質量為m的A,物體AB一起加速上滑,則繩子的T為多少?
擴展3把此裝置放到粗糙的斜面上,學生依然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這樣也可以解釋在斜面上沒有外力時,AB間的繩子拉力為零。此模型的知識擴展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下去。
特別強調的是,放手讓學生們去想、去說、去研究,同時在他們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的鼓勵、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新的學習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得以顯著的提升。
篇2
2.教材分析:這個例題是含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一步應用題的基礎上,又在四冊和本冊教材中學習了三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之后進行教學的新知識。兩步應用題是本冊重點內容之一,同時它在應用題教學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在兩步應用題中,連續問是基礎,三個已知條件是過渡,兩個已知條件是重點。例3是學生首次接觸的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它應當是重點中的重點,為此給學生造成顯明、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科學、合理地設計好本節課顯得尤為重要。
3.教學目的:根據大綱精神和教材意圖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的。
(1)通過多(少)幾求和,幾倍求和(差)應用題的解答,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這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進一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
(2)通過條件變換,知識遷移,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推理能力和求同思維、求異思維能力。
(3)通過本節知識學習,向學生滲透事物間是有"聯系的"、是可"變化的"、"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重點應當是;有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兩個已知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在解題中用兩次學生很少接觸是教學難點。教學關鍵是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找準中間問題。
二、教法和學法根據本節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運用遷移規律、比較的方法進行啟發誘導式教學。
2.運用線段圖、討論、總結等方式和解題思路分析,激發主體參與意識,調動主體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深化學法訓練。
三、教學過程設計本節教材編者是按照:復習-例題-想一想-做一做-練習題為一個完整的知識系列或是教學過程安排的。其中每一環節均有其自身的側重點。復習的目的在于遷移引新,例題的目的在于探究解題思路,想一想的目的在于擴展知識,舉一反三,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內化知識、強化能力、訓練思維。因此教學過程設計五個環節。
用復習題引入新課。這一復習題是本節知識的生長基礎,要有意識地把復習題向例題導入。為此分四個層次完成復習題。
1.出示復習題:"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養兔多少只?"并出示符合題意的兔子彩圖,目的在于引起學生興趣、注意力和理解題意。
2.獨立解答本題(指名板演),同時教師畫出復習題的線段圖。這個線段圖主要為新授作伏筆,同時也從不同角度理解題意。
3.共同訂正復習題。
4.變條件、抓遷移。如果把"16只白兔"改為"養白兔比黑兔多6只"應當怎樣算?因為復習題學生都順利完成,而經此變化學生便會達到"欲罷不能"的程度,會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此激情入境導入新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個已知條件兩步應用題"。并簡單提出學習要求。(略)
這一環節是落實教學要求的中心環節,通過啟發誘導、分析比較、推理判斷和線段圖的直觀理解,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及探究例題的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
1.出示例3:"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養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養多少只兔?"
2.指名讀題,并找出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
3.比較例3與復習題相同點與不同點。意在理解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
4.討論:
(1)參照黑板復習題的線段圖想一想例3的線段圖與它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地方?
(2)誰能把復習題的線段圖改成例3的線段圖?讓學生參與畫圖活動,培養畫圖能力,并實現圖形的遷移。
5.學生改圖,教師適當幫扶。以上幾步旨在理解題意和理解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意識,形成能力。
6.借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抓解題思路。
(1)教師指圖說題意。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題意。教師要指出圖中四條線段,五種數量及其包含的與所求有關的兩層數量關系。
(2)分析數量關系、抓解題思路。①要求一共養兔多少只,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為什么?②根據已知條件能直接算出共養兔多少只嗎?為什么?③根據什么條件可算出白兔的只數?以上幾步是按分析法訓練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題思路。下面兩步用綜合法進行解題。④想一想應先求什么?為什么?怎樣求?學生口述算式:10+6=16。⑤所求問題是否求出?為什么?應怎樣求?學生口述算式:10+16=26。
7.學生看書消化例3,并完成例3中的填空,提出不懂地方。
8.讓學生用分析、綜合法口述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同時師生共同把黑板例3補充完整。
9.小結例3。
(1)共同總結解題方法:①先求中間問題②再求所求問題③根據數量關系求出中間問題是解題關鍵。(2)抓難點。例3"10"用了兩次每次意義一樣嗎?為什么?
(3)強化審題。比較復習題與例3都有兩個已知條件為什么有的一步計算,有的兩步計算?
完成"想一想中的兩個問題。主要聯系例3變換條件,進行比較,使靜態知識變成動態知識,使單一知識點變成知識鏈。從而合理擴展知識,實現舉一反三。通過例3完成了四個方面知識教學,"想一想"擴展兩方面內容,因此分兩層進行教學。
(1)看書中第一題該怎樣想?怎樣做?①學生試著改題。②出示改好的題。③對比例3找出聯系和區別。④學生說思路和方法。⑤獨立完成并共同訂正。
(2)出示第二個問題,問該怎樣解答?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偏重中下生。指名回答:每步算什么?為什么這樣算?師生共同回顧上兩題,聯系例3回答:1.變化的地方是什么?2.沒變化的地方是什么?
這一環節是內化知識、訓練思維、培養能力、掌握解題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環節,是實踐的環節。
(1)求同思維內化知識。完成"做一做"兩題。一題是培養審題能力,如何確定用一步還是用兩步運算。二題是鞏固幾倍求和。
(2)變式思維拓寬知識。完成練十二前兩題。一題是逆向思維拓寬知識。二題是幾倍求差,是本課、擴展的第四方面知識。可比照"想一想"解答。有余力的學生可嘗試改變本節做過的問題。
篇3
聽力是一種有意義的聽的活動,即:領會或理解。鄒申等(1997)按照理解的層次,把聽力劃分為三類技能。一是微觀層面的語言意義理解。此層面的理解僅限于對基本語言要素的掌握。二是直接意義理解。此層面的能力包括理解大意或領會主要信息;能區分要點與支持性細節、觀點陳述與舉例說明、整體與部分、事實與意見、相關信息與無關信息、過程與階段;能針對性的吸取具體信息;能識別回憶重要細節;能判斷說者的態度情感等。三是間接意義理解。此層面包括由已知信息做推斷推理的能力。三個層次的聽力理解能力由低到高,每一上層次的能力都涵蓋其下一層的能力。
二、聽力能力培養
1.打好語言基礎。聽力能力脫離了語言基礎就無從談起。打好語言基礎應是聽力理解過程中接受語言階段的重心。此階段的微技能的訓練應緊緊圍繞語言的基本要素即,語音,語法和詞匯進行。而聽力能力的前提是要具備一定的語法基礎并掌握一定量的詞匯。鑒于所聽內容的廣泛性和不可預知性,在掌握基本語法知識和句法結構的基礎上,詞匯的掌握要多多益善。因為詞匯量的擴大對聽力理解的提高尤為重要。詞匯的學習和積累應貫穿學習的始終。要有意識擴展領會式詞匯,要特別注重某些詞匯的一詞多義的特點,及與介、副詞的不同搭配形成意義迥異的短語動詞,要涉獵不同領域的詞匯,要積極地吸取新詞。新詞匯體現著時代的變革和進步,只有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詞匯,才能與時俱進,拓展視野,真正實現語言與時代不脫節。因此保證形式多樣的真實語言輸入,通過不間斷的大量的聽、讀、積累的實踐活動是快速擴展詞匯量的有效途徑。
2.重視綜合能力。在接受語言階段,語音,語法,詞匯三要素起著決定性作用,但聽的關鍵應是關注內容和意義,而不光是語言本身。當聽力理解進入到領會語言階段,教與學的重點應轉移到綜合能力的培養上,這也是聽力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這一階段的聽力技能包括: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有效的聽力理解并非聽懂一切信息。能否在冗余的語言表述中提取主要信息,并能容忍一定的模糊,是衡量聽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認知科學表明,人腦對信息的加工過程是連續的。人在聽音過程中接受的聲音刺激首先進入感官儲存,這是超短時記憶,只有當它受到注意時,才會轉為相對的短時記憶。再通過強化轉為長時記憶。只有集中注意才會形成準確的記憶。有意識地主動關注加工某些信息是提高聽力效率的關鍵。因此,要養成抓關鍵詞句,抓主旨大意的良好的聽力習慣。對語篇理解要緊緊抓住六個信息點,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關鍵詞往往通過句子重音表現出來,語言信息中有決定性作用的是名詞和動詞。篇章首段或語段首句往往提示主要信息點。掌握這一規律就會把握語段篇章的意義重心,而不會像一盤散沙,顧此失彼,不得要領。聽力的目標是聽懂但并非面面俱到,必須對所聽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篩選,總結聽力文章的邏輯關系呈現語篇的信息要點。歸納綜合的目標是加深整體理解,增強記憶。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訓練手段,如:聽寫,來擴展記憶廣度,也是提高聽力能力的前提之一。
3.其他英語技能與聽力能力的關系。語言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可以相互牽制,也可以彼此促進。口語與聽力密不可分。良好的語音基礎有助于減輕聽力理解障礙。良好的語感有助于聽的整體理解。反之,聽力訓練可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學得地道的語音語調,增強語感。二者相輔相成。有效了解口語語體特征,如:語言的冗余現象、信息重復率高、會話過程中停頓頻繁、語句結構簡單、語法不規范等,對有效理解口語體聽力材料大有裨益。
三、對教與學的啟示
1.幫助學生過好語音關,培養他們正確處理各種音變現象的能力。講練結合,聽說并進,大量反復強化訓練為更高層次的聽力能力作好鋪墊。
2.培養朗讀英語的習慣。朗讀的優勢在它對語言的音、形、意都給予重視,而音又被放到突出地位。通過朗讀不僅要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還能領會到語言的內在聯系。朗讀訓練還可以促成語感的形成,語感反之又會促進聽力能力的提高。
3.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閱讀面要寬泛,閱讀渠道要多樣化,有意識地把閱讀與詞匯、背景知識積累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注重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對比,補充跨文化知識,豐富圖式結構。
4.注重聽、說、讀等語言技能的協調發展。語言知識和能力是諸多因素互相滲透彼此交融的整體。語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也應多管齊下,齊頭并進。
5.使學生由“聽懂”提升到“會聽”。聽力策略指導應成為聽力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聽力教學應逐步地從以“音、詞、句”為中心過渡到以“語篇”為中心上來,培養綜合理解能力是聽力教學的終極目標。
6.聽力能力的獲得是積累的過程,有量變才有質變。聽力能力要分階段培養,各有側重。不能忽略微技能的系統訓練,更要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聽力能力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只會增加學生的焦慮感,從而對聽產生懼怕心理。
篇4
輔具適配的4個基本條件
輔助器具適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前提是必須具備4個基本條件。
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得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才能形成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
二、足夠的財力支撐在寧夏,殘疾人對輔助器具需求量基本上占當地覆蓋人口的2.6%,輔具平均每件200~300元,還有入戶開展篩查評估所需的工作經費也要給予保障。
三、有一定康復知識的專業人才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殘疾人需求什么樣的輔具,而是必須由輔助器具專業人員、康復醫師和康復員組成一個工作組,通過對全面評估后,才能開出適合殘疾人當前的輔助器具處方。
四、清楚殘疾人康復需求底數社區(村)康復員或聯絡員要進行輔助器具需求調查,在評估前掌握清楚當地殘疾人康復需求底數,尤其是農村殘疾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要為集中與入戶評估做好基礎工作。
輔具適配的基本流程
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工作,要有切實可行的流程和程序,這樣才能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組織動員,宣傳發動
根據前期籌劃,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協調解決適配中所需的人、財、物,動員新聞媒體、鄉鎮(街道)和社區(村)行動起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專欄、會議等形式和手段,宣傳輔助器具適配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實施的方法,為實施好輔助器具適配工作打好輿論基礎,提高殘疾人知曉率。
――組織人力,開展培訓
根據本地輔助器具和康復專業技術人員的力量,分成若干個適配評估小組,在適配前,對評估用表、評估方法、評估手段和輔助器具知識、康復技術、心理康復知識及評估中與殘疾人交談的藝術技巧等集中進行培訓,盡量把評估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講透、講明,把各種知識培訓做到位。
――集中力量,開展評估
在領導小組安排和協調下,充分發揮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組織力量,每一個工作組要深入村(社區)殘疾人相對集中的地方,使用統一的評估用表,按照統一的評估方法、手段和技術,采取集中與重度殘疾人人戶相結合的辦法,對每一個殘疾人進行評估,填寫評估表。
――匯總統計,籌集輔具
按照村(社區)、鄉鎮(街道)、縣(市、區)行政層級,分級統計匯總,根據統計匯總數據,采取政府集中采購、社會募集、自制輔助器具等形式,籌集當地殘疾人所需的各類輔助器具。
――配發輔具,指導使用
按照經過評估匯總后的花名冊,采取集中發放與人戶發放的形式,現場指導如何正確使用輔具,并明確告知應注意的事項,讓殘疾人充分掌握輔助器具的功能,避免閑置或使用不當,造成二次傷害。
――評估效果,總結經驗
適時開展輔助器具適配在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質量、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和社會效果等方面的評估,開展回訪,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確保輔助器具適配工作的質量和效果,讓殘疾人滿意,讓社會滿意。
輔助器具適配評估的基本方法
適配評估需要走村入戶,并且可能分幾個工作組同時進行,不可能攜帶大量的檢測評估設備,這就需要掌握基本的評估技巧,可以采取中醫“望、聞、問、切”的手段和方法,達到較為準確的評估目的,簡稱為五步評估法。
1 望(觀察)通過觀察殘疾人走、站、坐的運動姿態;和旁人說話的聲調、語調;面部表情、眼部肌肉運動范圍等,初步掌握殘疾人肢體功能、聽力功能、視力功能的情況。是否需要觀察殘疾人各方面能力,要根據殘疾人年齡、殘疾類別等來確定。
2 聞(聽)聽殘疾人敘說致殘的時間和原因、功能障礙等情況,希望改善某些方面生活或生產質量的愿望。
3 問(交談)通過和殘疾人交談,了解康復訓練歷史、當前輔助器具或康復訓練器材的使用情況及醫院的檢查結果。
4 切(檢查)在“望、聞、問”的基礎上,親自檢驗肢體殘疾人有關肢體、軀體、關節活動范圍和關節變形情況、有關神經的感覺、肌肉的張力情況,并察看病變具體部位;評估者將手指放在視力殘疾人面前一定距離,通過移動和對眼睛的察看,看是否是白內障或其他眼部病變,如果是白內障和其他眼部病變,建議去醫院手術或藥物治療;在聽力殘疾人耳邊不同距離擊掌,掌握聽力損失情況。
5 對癥下藥。開出“處方”
通過“望、聞、問、切”幾個環節,對殘疾人的功能障礙做出較為全面正確的評估后,開出最適合殘疾人當前的輔助器具處方,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擴展適配內涵,提高適配效果
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工作,是殘疾人康復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應大力擴展適配工作內涵,提高適配服務效果,因此,在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工作時應盡量做到5個結合。
一、輔助器具適配要與康復技術指導相結合
每個適配小組配備一名康復醫師的作用,就是在適配輔助器具的同時,現場指導殘疾人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并會同康復員為殘疾人制定康復訓練計劃,也有利于提升當地村(社區)康復員指導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的能力和水平。
二、輔助器具適配要與康復知識和殘疾預防宣傳相結合
殘疾人及其家庭,尤其在農村,對康復知識以及殘疾預防知識的了解都很欠缺,很多殘疾人錯過了最佳康復期,造成終身遺憾,因此,應充分利用走村入戶的機會,大力宣傳與普及殘疾人康復知識和殘疾預防知識,使殘疾人盡早得到有效的康復,同時,減少殘疾的發生,延緩殘疾程度的加重。
三、輔助器具適配要與殘疾人心理康復相結合
由于自卑、給家庭造成負擔以及部分殘疾人受到鄰里歧視等緣故,殘疾人多多少少相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個別殘疾人在適配評估時,會哭訴個人不幸遭遇、家庭困難、兒女不孝、不愿進行康復訓練、纏要不適合自己的輔助器具等等,這就需要在工作時,既要有愛心、耐心,又要講究說話藝術和技巧,做好殘疾人心理康復工作,讓他們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正確面對自己的人生,這也是康復的重要工作內容。
四、輔助器具適配要與自制簡易輔助器具相結合
有些輔助器具或訓練器材很簡單,只是殘疾人不知道或不了解而已,在做適配評估的時候,只要講明如何利用家庭或周邊現有的材料,制作簡易輔助器具就能達到康復訓練或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這樣既達到了適配的目的,又減少了輔助器具適配數量,同時,擴展了適配服務面。
五、輔助器具適配要與殘疾人康復政策宣傳相結合
篇5
關鍵詞:以讀促寫;閱讀技巧;寫作能力
筆者所在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外研版《英語》(新標準)盡管在每一模塊第二單元讀寫課的后半部分均安排了寫作訓練任務,但仍有部分教師“重讀輕寫”,對寫作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過多地注重讀的講解,忽視了寫的引領與訓練。在讀寫課教學中,有的教師唯恐學生讀不懂文本,給學生留下閱讀障礙,對教材內容的講解過細、過多;或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長時間地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或為了追求熱鬧的教學場面,頻繁地進行師生問答、生生問答。對閱讀文本的過度教學占用了過多的課堂時間,寫的訓練只好草草收兵,或干脆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寫作任務,這影響了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近年來,筆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寫作技巧與方法的滲透,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擴展詞句訓練 引導學生夯實寫作基礎
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不可能有理想的輸出。掌握充足的詞匯和豐富的句型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選擇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教材中的重點詞匯、句型,如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層次、深層次閱讀,學生的腦海里便會不斷呈現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句型,進而加深對它們的理解與記憶;再如引導學生選擇教材中的重點詞匯、句型進行擴展詞句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拓展延伸能力。所謂擴展詞句,就是通過修飾詞或從句的添加運用使原有的詞匯、短語或句子的內涵更加豐富。依托文本重點詞匯、句型,引導學生通過適當增加修飾詞語或從句進行拓展詞句訓練,可以使句子內涵有血有肉、生動形象,從而避免句意的表達干癟無味。近年來,筆者經常根據模塊重點詞匯引導學生進行擴展詞句訓練。如accident是八年級上冊第八模塊“Accidents”中的一個重點單詞,筆者引導學生做了如下擴詞成句練習:accidenta terrible accident A terrible accident happened. A terrible accident happened suddenly. A terrible accident happened suddenly in the street. A terrible accident happened suddenly in the street on the way to school.A terrible accident happened suddenly in the street when I was on the way to school ...;再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一模塊時,筆者首先從教材中選擇一個重點句子,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逐步加上修飾詞或從句進行擴句訓練:I don’t like cheese. I’m afraid I don’t like cheese. I’m afraid I don’t like cheese because it smells too strong. I’m afraid I don’t like cheese because it smells too strong and it tastes a bit sour ...對于教材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子,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擴展訓練,既可以促使學生靈活使用,鞏固所學詞匯、句型,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幫助學生克服先想好漢語然后逐字翻譯成英語的不良習慣,更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樣日積月累,學生便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具備正確無誤地遣詞造句的能力,從而寫出準確地道、生動形象的英語作文,為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把握文本關聯詞語 指導學生寫作連貫流暢
在英語寫作批閱過程中,筆者常常發現學生的作文似乎是若干個句子的排列、堆砌,缺少必要的關聯詞語、過渡性詞語的銜接,作文不夠連貫與流暢。《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寫作的要求之一就是“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1],如and, or, but, so, because, although, however, as a result等。《英語》(新標準)教材所選閱讀材料中,作者運用了許多恰當的銜接詞,使段落的層次十分清楚,行文連貫、流暢,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素材和范本。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欣賞文本中的精彩段落,品味其中的連接詞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所起到的承接或轉折的作用,或引導學生找出閱讀材料中的關聯詞語或表示時間順序的過渡詞語復述課文,這樣既能反饋出學生對文本的掌握程度,又能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達到熟練運用和掌握關聯詞、銜接語的目的,進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學習八年級上冊第八模塊第二單元時,根據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找出one day, a few days earlier, when, while, as, as soon as等表示時間順序的關聯詞語并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靈活利用這些詞語仿寫某次事故。這樣既復習鞏固了所學閱讀材料,又指導學生進行了寫作訓練,將寫作的知識儲備和技能訓練融于閱讀教學中,順利地引導學生完成了從閱讀到寫作的知識遷移。這種順理成章的閱讀成果轉化,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歸納總結教材重點 引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閱讀課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要立足教材,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對文本重點內容進行提煉加工,歸納總結,明晰文本主線,使其成為知識鏈,便于學生記憶與運用,從而把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作為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如八年級上冊第十一模塊的話題是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模塊重點是學會用英語談論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在學習該模塊第一單元時,圍繞模塊重點筆者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歸納文本中涉及的中國某些風俗習慣:How many Chinese traditions are talked about?學生經過閱讀文本很快歸納出“In China people accept a gift with two hands”等七條中國風俗習慣。通過歸納總結文本重點,加強了學生對模塊重點內容的學習與記憶,同時也為該模塊給出的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寫作任務提供了素材:介紹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給拜訪中國家庭的外國朋友提出一些建議、注意事項。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熟悉程度,又為寫作教學提供了參考素材,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需要學生自身英語知識日積月累的沉淀,但也離不開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對學生寫作訓練潛移默化的熏陶、耳濡目染的引領。以讀促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以讀促寫可以引領學生為寫作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重點詞匯、句型進行擴詞展句訓練,學生加深了對所學重點詞匯與句型的理解和記憶,使其在多次的接觸和運用中得到鞏固,從而形成英語表達的思維習慣,有效地減少了寫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為學生的寫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其次,以讀促寫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廣泛的寫作素材。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重要途徑之一,例如記住閱讀材料中的精彩句子、經典段落,或在熟讀和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對話和課文。這樣經過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寫作時便能信手拈來,正確引用、借鑒經典詞句,既能有效地減少寫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又能使文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再次,以讀促寫可以培養學生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握閱讀教材中的關聯詞語,領悟其含義和作用,特別是一些起承接作用的慣用語,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多運用,多練習,可以使學生的寫作通順流暢,過渡自然,表達連貫,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誠然,初中英語教材所承載的知識信息量畢竟是有限的,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僅僅依靠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大量課外閱讀的支撐。“讀書破萬卷”,方能“下筆如有神”。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應按照課標要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訓練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既要重視詞匯的學習,又要重視篇章結構、主題旨意的分析;既要撿到知識的珍珠,也要尋求串起這些珍珠的線索,把零散的知識圍繞主線運用到寫作中,由語言知識的積累者轉變為語言運用的學習者,從而不斷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篇6
關鍵詞:“三校生”高考 總復習 教學策略
“三校生”高考總復習,要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采取良好的復習方法。復習既要抓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提高理論素養又要增強考試能力,既要歸納總結又要強化模擬訓練。下面,筆者就自己組織中職生應對“三校生”高考的數學總復習方法談點粗淺的心得體會。
一.堅持回顧、筑網和演練有機結合
1.回顧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數學總復習,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溫故”,就是將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在大腦中不斷再現,以便強化記憶,鞏固學習效果。回顧知識是開展總復習的最基本環節。當學生面對一道數學習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回顧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當學生回憶不起時,要指導他們打開課本或總復習資料書的目錄,通過看目錄回憶、查找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做到由一個知識點的回憶帶動一個單元的回憶,以一個單元的回憶帶動相關幾個單元的回憶。在回憶過程中開展討論交流,之后復述歸納,這樣可以系統全面地回顧所學內容。
2.構筑數學知識網絡,理清解題方法和技巧。在回顧所學數學知識基礎上,構筑數學知識網絡,是應對“三校生”數學高考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梳理、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理清知識線索,弄清各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提綱挈領的總結,以點連線,以線結網,以網筑面,做到以典型的例題之點帶動一線知識的掌握,再以線帶面,強化知識間橫向縱向的聯系和對比,構筑知識網絡。
3.強化數學習題的演練。學生的數學能力最終還得體現在解題能力和水平上。因此,強化數學習題的演練是中職生應對“三校生”高考不可缺少的環節。本環節的主要做法是:對過去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回顧、筑網的基礎上,選取典型習題和適量題目進行課內外訓練,以鞏固和掌握各種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
二.做到總結歸納、理論習題化
1.總結歸納,提高解題速度和能力。數學總復習時強調總結歸納,目的不在于機械地重復和死記硬背,而在于深化認識、擴展知識、掌握知識之間的本質聯系,認識和遵循數學學習規律,真正形成條理化、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同時,將總結歸納知識和解題訓練相結合,以總結歸納推動解題速度和能力提升,以解題深化總結歸納的落實。通過訓練適當適量的習題,達到熟能生巧、觸類旁通的目的。做一道習題,就應該認識到是在訓練某一類題型,總結歸納一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要馬上聯想到與這一類題型相關的知識點、定理及公式等。
2.使數學理論習題化。數學理論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最基本的內容有數學概念、相關性質判定、推理及數學公式等。數學理論的復習不是簡單重復和死記硬背,而是要建立數學理論之間以及理論系統內部的有機聯系,使數學知識系統化,并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如,中職數學中涉及到“集合”、“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等概念,涉及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等性質判定,還涉及“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誘導公式”等數學公式,教師要針對這些概念、性質判定和公式,要求學生訓練一些相關題型,熟悉這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
3.使數學知識系統化
開展“三校生”高考數學總復習的目的在于鞏固所學知識,使知識系統化。這樣,就既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能讓學生牢記零散的知識而不至于被輕易遺忘。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采用科學的方法歸納總結所學內容。例如,通過寫總結筆記、列表、畫知識結構圖等來理清所學知識。
篇7
1.注重課前精心準備
首先,教師要認真及時地批改試卷。其次,教師要做好各項數據統計。如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秀率,各分數段人數,各題得分率,本次考試中進步明顯者,退步明顯者。再次,教師要精心備課。總結學生失誤的集中點,錯誤的原因,知識的遺漏欠缺,思考如何進行題型的歸類和變型,每個類型題的解題思路、技巧、答題切入口及注意事項。對于試卷中學生普遍存在問題的題,教師應命幾道相同類型的習題,以備在課堂上訓練。教師只有充分掌握了學生的答題情況,才能使講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講評時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擴展和提高,使講評成為一次知識的鞏固、更新。
2.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試卷講評課也要像平時的教學一樣,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切忌包辦代替。即使對試卷中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教師也不應該一講到底,只是告訴學生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因為學生沒有總結、歸納、提煉的過程,很難理解到位,印象也不會深刻。因此,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可以先讓誤答學生講自己當時的思路,這樣便于教師發現癥結,對癥下藥;再讓做對的學生講自己解題時的思維過程,教師可適時點撥,這樣通過比較,不但能整理提煉出正確的思路,而且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碰撞,更有利于深入思考并引發創新的欲望。
3.注重用好激勵性原則
畢業班學生考試不斷增多,不少學生在經歷考試失敗后,容易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失去動力。這時,他們特別需要精神的激勵。所以,在講評課上,除直接表揚考試成績優秀的同學外,還應該多角度地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加以鼓勵和肯定,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當眾把同學們的亮點展示出來,學生受到了鼓舞,同時也能互相借鑒。在這種激勵性原則下,學生的學習潛能被激活,又能樹立起信心,不斷地努力學習。
4.注重方法和規律的總結
講題不能只說答案,而應重在思維過程的分析、做題方法的指導和答題規律的總結,讓學生對于同一類型的題目形成較為規范的信息獲取、分析歸納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思維不只停留在試卷的某一道題上,而是打開思路,習得方法,提高解決這類問題的能力,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如在講說明文時,指導學生總結這一類題的答題規律:①哪類說明文(介紹事物、事理);②說明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③說明的方法(常見的有十種);④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答題規律。學生明白了答題的步驟和規律,復習的效率自然就能提高。
學生掌握教師的指導有個從“懂”到“會”到“用”的過程,這需要一定的訓練。因此,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答題的方法后,要做幾道同類型的題目,趁熱打鐵,讓學生按照老師指導的技巧進行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能力,提高實效性。
5.注重對課本的關注和回歸
學生在語文復習中往往存在一種錯誤認識,覺得語文考試與課本關系不大,因而在復習中也不重視課本。但縱觀近年來的高考題,越來越呈現出回歸課本的趨勢,有的題目答案就原原本本在課本上,如名句默寫題。有的題目雖然是課外文章,卻隱含著課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隱含在課本中。如高考中的文言文閱讀題,所選的文段是課外的,而考查的知識卻是課內的,其中涉及到的實詞、虛詞、文言句式都是最常見的,也都是教材中學過的。教師對于這類問題不要急于告訴答案,我們不妨把時間交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動手,通過翻教材、查資料糾正錯誤。這樣一方面能加深記憶,夯實基礎;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真切認識到課本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后的復習中重視課本知識。
6.注重知識的聯系和拓展
在講評中,不能就題講題,只讓學生弄懂這一道題,而應該以一道題為中心,輻射、拓展相關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如在文言文閱讀題中常會遇到“湯”字,常見的意義是“開水,熱水”,如“媵人持湯沃灌”;那么我們就要由這個詞擴展到“加熱”這個意思,如“湯其酒百樽”;再擴展到“大水急流的樣子”,如“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7.注重對評分標準的了解
篇8
1.新課程改革需要保證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學習,積極地進行課堂探究學習,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及創造性。教師可以運用導學案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優化自主探究,讓學生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構建,從而適應新課改的工作要求。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教師需要建立健全導學案教學體系,遵循學生主體性的原則。教師在導學案設計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為學生創造一種積極的學習環境、范圍,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保證其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保證學生獨立處理學習內容,保證學生主動進行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努力實踐、合作交流,讓學生做好知識的總結、歸納、概括等工作,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2.教師要遵循教學多樣性的原則,要針對自己學校的學生情況優化學案形式,保證教學形式的多樣性,保證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可以應用新授課模式、復習課模式、習題訓練課模式等,這也需要教師做好學案的編寫準備工作,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生活經驗等進行分析,保證當下生物教學學案的針對性及實用性。
3.教師要注重探究性原則,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做好問題的設置工作,保證問題的積極性及啟發性,讓學生之間實現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從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激發自身學習思維,激發其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探究積極性及主動性的提升。
二、高中地理導學案應用體系的健全
1.教師要做好地理導學案的編寫工作。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認真研究,做好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學理念、教學問題等的研究。教師可以運用集體備課形式做好備課研究工作,做好修改審定工作,進行現有學案設計經驗,應用新課程理念,保證學習目標的良好導入,保證基礎知識的梳理教學,保證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積極做好習題擴展及其訓練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比如進行雙基內容、面向高考、突出重難點等方向的目標樹立。在學習目標的設定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情、校情、師情等,保證其準確性、全面性,保證學生主干知識的把握,保證發展能力的強調,保證學生創新能力、圖文轉換能力等的培養,保證學生深層次地分析問題,保證其理論水平及其聯系實踐能力的提升,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其合作探究學習的強化。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案的優化及其更新。
2.在導學案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導學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做好引領思維、積極思考、共同探索、歸納總結等工作,健全導學案教學體系,實現其內部各個環節的協調。這需要應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案,圍繞學案設計工作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進行討論法、啟發式等的應用,加強師生、媒體、生與生等之間的交流互動,解決重點問題,保證疑難問題、共性問題等。教師要允許學生自由提問,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揮學生的智慧,保持其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需要做好學生的分組工作,要讓每個小組成員圍繞自身目標進行相互配合,做好相關的探究工作,完成學習任務,解決疑難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進行訓練擴展、鞏固提升等,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情況的檢驗工作。
在新課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多種題型,做好分層設題,按照分層要求,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設計必做題及其選做題,保證訓練題的良好設計,突出重難點,保證問題的針對性,保證其練習題的高質量,保證學生練習質量的提升。在重點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多角度的習題選編訓練工作,針對那些經典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
3.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導學案的引領作用,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解決導學案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互動,解決好地理問題,這需要進行讀圖方法等的歸納及總結,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獨立思考等習慣。做好學生知識學習的查缺補漏工作,利用導學案,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處理好導學案、教材、課件等之間的關系。
在上課結束后,教師要反思教學方法,控制好知識點的訓練難易程度,做好相關的知識分析及總結工作,反思該堂課的教學問題,反思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益,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從而及時總結經驗,改善教學中的不足,保證導學案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教師引路,學生走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獨立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實現了學生樂學、師生互動、高效教學這一目標。
篇9
一、合理組織教學過程,提高學習興趣
目前,在初中數學課的教學中,“離教現象”十分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違背和脫離教師制定的正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造成教與學兩方面的結果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離教現象”主要表現為課堂上聽講不專心,課下不認真做作業,不能主動復習鞏固。這些現象造成不少學生由于他們的“不聽、不做”和“昕不懂、不會做”,最后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以至成為學生沒法補上的弱科。
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怎樣避免除眾多的“偏離現象”呢?有效的辦法是,必須根據教材內容的差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和調動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中幾何第二冊四邊形這一章。各種四邊形的性質判定對學生來說很難掌握和區分,于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一道課下習題來掌握,從一個特殊四邊形如何逐步變成到另一個特殊的四邊形,讓學生想出既全面又符合邏輯的辦法。于是學生就會積極參加,在課堂下面認真總結和看書。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把題目寫成一個一個小紙條,通過抽簽的形式組織一次競賽,教師列出的題目可以是“已知一個四邊平行四邊形,怎樣才能一下過渡到菱形呢?”“已知四邊形是一個菱形,如何過渡到一個正方形?”“已知一個平行四邊形,怎么做才能一步過渡到矩形?”調動學生們踴躍抽簽搶答。
教師應該在小黑板上寫出一條一條的總結,作為結論性的概念使學生掌握:“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一定是菱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必是正方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則是正方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就是矩形”。
最后教師給學生們總結出一個結論:判定四邊形的性質前,必須在已知圖形的基礎上,看能否符合“加邊”這個已知條件。例如平行四邊形來轉化成矩形,就不符合。這時就應該看它和“加角”這個已知條件是否相符。這樣,學生學習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就不難了。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善于發現、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常識,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例如:在講授關于價錢問題的數量關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以往的購物經驗,并讓學生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從生活實踐去“找”數學,“想”數學,使其明白生活中處處存在的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關系到提高教學質量的快慢。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從基礎開始。首先要從閱讀信息能力開始,初一的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差,需要學會正確的閱讀的方法,教師要首先做示范,對書本內容逐句逐字地領讀,重要的數學名詞和術語以及關鍵的語句,帶領學生要重復讀,同時指出記憶它們方法,讓學生學會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面對例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并指導學生審清題意,確定解題的最佳方法。在引導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之后,依據內容的理解程度,在重點、難點、易錯處標出自己的閱讀心得。
教師還應該設置課后思考題,讓學生們在地閱讀數學材料的同時進行問題思考,還可組織課外活動小組。引導學生用過交流學習心得和互相討論,促進學生帶著疑問多次閱讀尋找答案。在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時。采取提前布置書面作業的形式,通過檢查在學生的作業辦法找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講授新課時就有針對性,并且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能力的培養的問題,而對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任務。思維能力的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和應用能力,通過思維的速度和質量表現出來。初中生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訓練,應該合理的組織教學內容,通過多種的教學形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辦法。可以在講完新課后,布置課后的練習作為習題;也可自己精編一些構思巧妙、代表性強、能夠擴展思路的判斷題、填空題、選擇題、證明題進行專題訓練,來提高思維速度快速答題。
篇10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和核心課程,隨著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目前從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研究、設計和教學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越來越多。社會上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特別是動手能力較強的計算機類畢業生的需求非常迫切,也給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與實驗環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經過課程組教師不斷總結、收集并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素材,現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網絡教學資源。但由于缺乏一個實驗教學網絡系統,不能夠為學生隨時隨地提供這些資源,沒有相應的實驗網絡課程,也滿足不了學生的選擇性學習特點。
此外,如果購買國內比較規范的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系統,費用很高,而且針對性不強,這就迫切需要我們設計并實現一個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系統,從而實現教學的資源共享,完成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的建設,并形成實驗教學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系統”將緊緊圍繞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路,使網站的各邏輯單元設計合理、緊湊,內容安排上重點突出、主次得當,有效輔助該課程的實驗教學。
在此系統中將通過理論介紹與示范案例,提出明確的實驗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并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設置課后訓練、自評自測,強化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提供教師輔助答疑,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此實驗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將大大提高網絡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的過程化管理,并且經濟實用,能節約資金。
1 實驗教學系統的總體結構
本實驗教學系統內容設計將集助教、助學、助練功能于一體,可以為學生實驗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和課外延伸學習,以及實踐教學等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設置了十二個模塊,即:課程介紹、課堂教學、授課錄像、電子課件、原理動畫演示、課后訓練、自評自測、輔導答疑、成績統計、資源擴展、通知公告、信息管理等。
2 各功能模塊設計
1)課程介紹:介紹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要求、學習評價及考核方式,并展示實驗室的硬件設施。
2)課堂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課內、課外的14個典型實驗。通過設置明確的實驗目標與任務,輔助學生完成課程實驗,具體包含實驗理論基礎介紹、實驗示范案例、實驗的內容與目標、實驗任務與步驟、參考命令及思考題等子模塊,其中各主要子模塊內容介紹如下:
①理論基礎:對相應實驗的理論部分進行詳細的介紹,例如內容概述、協
議原理、協議特點等。通過理論基礎的學習,使學生對實驗涉及的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此模塊中還附帶“記錄筆記”功能,學生通過此功能對學習中的難點、重點根據自己的理解記錄筆記,從而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回顧。
②示范案例:在學習理論知識基礎之上,用具體的示范案例說明配置步驟,
學生可以無需教師指導,參考此模塊中案例配置預習相應的實驗。
③實驗任務及步驟:教師根據實驗內容與目標布置實驗任務,并給出實驗
步驟,以此指導學生實驗過程。實驗任務有若干的子任務,各子任務難度與側重點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任務進行實驗訓練。
④參考命令列表:實驗中需要很多調試命令,學生難免遺忘,通過此子塊,
學生可以翻閱常用的調試命令,作為實驗參考。
3)授課錄像:制作課程組教師的授課錄像,并可在線播放。錄像分為“理論講解”和“操作示范”兩部分,“理論講解”部分主要講述各個實驗單元設計的理論基礎知識、“操作示范”部分主要是展示如何在真實的網絡設備上配置及操作以完成相應的實驗,學生可根據具體需要選擇播放。
4)電子課件:提供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所需的電子課件,并可供學生下載。
5)原理動畫演示:對于實驗中涉及的計算機網絡相關協議,制作動畫來演示相應的網絡協議原理,加深學生的理解并激發學習興趣。
6)課后訓練:根據學生課內實驗掌握情況,設置區分難度的10個課后訓練任務,學生將訓練任務的調試結果上傳,教師根據上傳結果及其說明做出評價并給出訓練成績。
7)自評自測:通過課堂教學及課后訓練,學生已經掌握了各學習單元內容,可以通過此模塊進一步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此模塊包含了典型的自測題,涵蓋了所有實驗內容,并將職業認證考試題也加入題庫,方便學生課后的知識擴展。
8)輔導答疑: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此模塊可作為師生交流互動系統,輔助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答疑,及時的排除學生課上及課后解決不了的問題。
9)成績統計:課后訓練后,教師會根據學生每次實驗情況給出平時成績,根據課后訓練提交的練習結果給出考試成績,合計后作為學生每次實驗單元訓練的總成績。教師還可以查看成績的柱形圖,以了解成績的分布,并相應調整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過程化管理。
10)資源擴展: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如:真實設備產品資料、路由器交換機配置手冊、國內相關競賽試題、認證考試資料等等。
11)通知公告:提供日常教學中的各種通知及常用資源,如:實驗課表、實驗考核文檔、常用設備典型配置手冊、交換路由產品介紹、常用工具下載等文件。
12)信息管理:管理員對該課程網站的用戶管理及權限管理。
3 系統的特點
1)結合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的特點,開發豐富的教學資源,搭建了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系統,可滿足各階段的實驗教學需求,設置了課程介紹、課堂教學、授課錄像、電子課件、原理動畫演示、課后訓練、自評自測、輔導答疑、成績統計、資源擴展、通知公告、信息管理等學習單元,各單元相輔相成,有效的輔助實驗教學的整個過程。
2)功能豐富,集助教、助學、助練功能于一體,可以為學生的實驗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和課外延伸學習,以及實踐教學等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3)教學系統中的實驗內容與課程教學單元學習目標一致,按主題把內容劃分為合適的學習單元,各實驗教學和學習單元都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與任務。將充分運用文本、聲音、圖像、動畫、圖表、視頻等媒體形式來表現學習單元內容,針對實驗課程單元的重點、難點內容提供相應的示范案例和演示錄像,能夠很好地輔助學生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