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范文

時間:2023-07-14 18:05: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

篇1

1 水利工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我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不僅讓人對當前的生態環境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還反映了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情況。在過去幾年里,大多數人們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只是在片面上強調了農業用水的利用與開發,重視眼前的經濟利益,這就使得我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灌溉用水壓力日益加劇。而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是我國農業經濟長遠的情況下,對其水資源的充分的利用,改善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環境。

目前,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糧食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若想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人們必須要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在國際市場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但是,其中也存在著較大的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這就導致我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生態環境和社會現實的限制。

自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以后,我國在農業發展戰略上,提出了科教興農的口號,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應用到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進而充分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且對耕地進行嚴格的控制,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有效的提高糧食的生產量。但是在由于我國當前水利工程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而且農業經濟發展也沒有處于一個決定穩定的地位。而且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水,無論農田管理在怎么可科學,光照在怎么充足,也是無濟于事的。因此,當前我們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條件,開展節水工程。

2 水利工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當前科學化管理主要表現。不過,實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除了要有著學科的管理思想以外,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人們不僅要將其與農業經濟發展緊密的聯系起來,提出相關的新要求,還要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當前的發展形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和挑戰,從而有效的實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在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種。

2.1 工程節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襯砌、低壓管道輸水、機電井建設、地面灌溉設施改善、噴灌和滴灌系統,此類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證率。工程節水是我國水利工程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中應當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正在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在不同的地區進行著不同程度的調整,有一些全局范圍內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時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內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無論是大型的水利工程還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們都要為農業灌溉服務,所以對于這些水利工程,特別是以農業灌溉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須重視工程技術措施在整個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2.2 農業節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稈還田和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改進種植結構和耕作技術,以及防風林建設和水土保持,此類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產品質量,降低農田水分蒸發耗水量。農業節水措施,是對水利灌溉技術提出的高標準和高要求,對于提高農業用水效率這項重要的時代工程而言,要想將這項工作的效果發揮到最佳,就必須充分地正視技術創新在這項工作中所能夠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水利資源的保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必須將整個水利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細節工作納入到農業節水的系統工程中來。在水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些工程技術,這些工程技術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水利工程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效果。對這些工程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現階段提高我國農業用水利用和開發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2.3 覆蓋保墑技術

在耕地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秸稈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發,減少地表徑流,蓄水保墑,提高地溫改善土壤物理性狀,達到蓄水保墑,提高水的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的良好效果。秸稈覆蓋一般可節水15%~20%,增產10%~20%,覆蓋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層土壤水分1%~4%,節水20%~30%,增產30%~40%。

2.4 考慮農業種植結構

節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但僅靠節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產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農業措施的結合,不僅是提高水分生產率的需要,而且是農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節水灌溉形式都難以減少作物的棵問蒸發,特別在作物生產前期,作物的遮蔭率低,棵間蒸發量大。

2.5 加強節水工程管理

節水灌溉重建輕管的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現有的生產方式下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外的有關專家認為,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總效益的50%,由此可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實上,工程建設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難以發揮的例子并不鮮見,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資本市場對農業的關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國出現了一些較為新興的灌溉服務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節水抗旱服務組織,在工程的管理運行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各地推廣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租賃、拍賣、承包等形式,對于明晰產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篇2

農業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作為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基礎的農業資源應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出發,探討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提出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作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因此,本文從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資源危機;可持續發展;資源合理利用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2、 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主要表現為:一,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二,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農藥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

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堅持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努力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持續提高農業生產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地,努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改造中低產田地的關鍵是治水改土,要針對中低產田地的成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在25度以下坡耕地上,繼續抓好成效顯著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有效灌溉面積;土壤的改良治理要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同時改變不科學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二是要積極發展水利產業的多種經營,搞好水產養殖業,提高水域生產力和水的綜合經濟效益。

1、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依靠科技和教育,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大力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項目,以點帶面。為此,必須穩定農村科技隊伍和加快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引進、推廣優良品種,繼續建設好縣內育種基地;深入改革農村教育體制,密切“農科教”結合,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積極鼓勵和促進各類農業專業技術協會和科技農戶的發展,以推廣豐產技術為中心,為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搞好服務。真正把農業的增長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農業從粗放型索取性開發經營向集約型保護性開發經營轉變。

三、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加強生態建設和生態管理

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建立具有保護環境和較高經濟生產功能的農業體系。

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要堅持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節約并舉的方針,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進行農業林牧資源的合理配置,發展方向各有側重。要保護好基本農田,培育土壤地力;要通過增加復種、立體種植、帶狀種植等形式,提高光、熱資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產力;要建立科學的灌溉制度和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防止和減少水土流失。

總之,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這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未來的呼喚。這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用

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對農產品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優質化,促進我國的農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農業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各種環境污染以及農產品質量問題接踵而至,而且隨著我國對外經濟開發程度的加大,農產品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與此同時,生態農業應運而生,發展生態農業致力于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協調好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并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對于推動整體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

首先,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吸取農業發展的相關經驗教訓,結合生態環保理念而發展起來的。具體而言,生態農業是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嚴格按照生態學的相關科學原理,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發展農業生產,不僅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并加速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礎。

其次,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促進對自然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還能夠保護自然資源并實現增值效應,加速物質循環以及能量轉換,從而實現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而且,生態農業能夠創造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品種多樣的農產品,從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再者,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優化對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促進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避免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經營以及濫用,而且還特別注重對一些可更新的資源采取增值措施,對不具備更新的資源則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從而確保相關的自然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并為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生態農業是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的重要前提

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需要以發展生態農業為重要前提,堅持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為發展目標,通過采取相應的生物工程措施、農業措施等來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而且還需要堅持以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為出發點,協調好農產品地區性以及結構性過剩問題,對農業生產經濟結構做出合理的戰略調整,從而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當然在此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農產品的污染問題,確保人們的安全消費,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發展生態農業,例如無公害糧食生產作為我國糧食生產區重點建設的生態農業,對于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為了構建全面的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上,還需要創新發展生態農業技術,完善生態農業的評價指標、農產品改良技術以及相關的管理認證體系等各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體系以及產品標準體系,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二)生態農業能夠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并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發展生態農業就是要避免以破壞農業生產可再生資源以及降低環境質量作為代價來盲目追求農業生產發展的經濟效益。生態農業努力協調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以及人類發展需求之間的關系,并結合農業經濟的現展理論和相關科學技術,從而建立一種具備生態合理性、經濟高效性的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這也是生態農業的長期發展目標。

(三)生態農業能夠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當前我國農業以及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資源短缺等嚴峻的發展問題,這就嚴重制約了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然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有效的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資源的退化。具體而言,生態農業通過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產體系,不僅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還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生態農業滿足了市場經濟多層次以及多樣化的發展需求,通過生產無公害的農產品、綠色食品以及有機食品,并合理地組織農業生產以及農村經濟活動,同時結合農業發展的地區優勢以及產業發展特點,確定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從而形成一種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加工業為發展龍頭的生產加工銷售貿易一體化的全方位的發展格局,為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生態農業適應了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需求,尊重了自然環境的客觀規律,對于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結合農業生產的內外部發展條件,努力完善相關的生態農業發展制度體系,創新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劉振軍.探究唐山市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1011

篇4

關鍵詞:氣候資源;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氣候資源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氣候資源是氣候要素中可以被人類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質和能量,包括光能資源、熱量資源、降水資源、風能資源和大氣成分資源等,是地球上生命現象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和條件。在農村,農業生產是依賴自然氣候資源進行的生產活動。隨著幾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來,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對糧食需求的增加,人們逐漸開始依靠使用新的技術和方法來提高糧食的產量,化肥和農藥及農業技術等隨之進入農業,農業生產也開始使用農業機械代替手工勞動。由于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的使用以及他們在農田中的殘留、農業機械的使用等等,帶來了土壤侵蝕、土壤養分喪失、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農藥毒性等一系列的生態問題。

二、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

1.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各種類型的農業資源

土地的問題是農業的根本問題,如今耕地、糧食、人口問題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保護耕地資源方面,耕地法規政策和實施措施是重中之重,要嚴格執行非農業用地審批制度,嚴禁以任何理由亂占耕地。為保證耕地動態平衡要實行誰占地誰造地,占多少造多少的原則。各級土地管理部門在每年出臺非農業用地面積計劃的同時要出臺等額、超額造地計劃。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和生活用水將的急劇增加,我國農業用水呈現負增長的不良局面,實施合理的水資源保護法規也勢在必行。例如在農村的水產養殖業上,今后要嚴格控制圍網養殖規模,并著力控制畜禽養殖污染,根據區域環境容量確定畜禽養殖規模;對塊狀養殖地區則要積極引導以村為單位實行集中養殖,并對糞尿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還應當努力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引導和鼓勵農民全面實施平衡施肥技術,積極引進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種,并通過基地的建立提供專業化供肥和施肥技術服務體系。

2.設計各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系統

今后,我國應當在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基礎上,結合各地氣候、水利、農田、山地等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著力搞好農業區域性開發規劃,建立各具特點的切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例如在重慶地區,可以按照光、熱和水資源隨海拔高程變化規律以及不同高程帶內作物布局不同等情況將重慶地區劃分為如下四個層次,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第一層區域能滿足雙季稻種植的要求,同時對發展甘蔗、柑桔生產非常有利;第二層很適宜多種經果林木的發展。該層區域是重慶地區擴甘蔗種植的可能區域和柑桔適宜栽培的集中區,同時也是優質大葉茶和桑樹的種植區。第三層是大葉茶和中小葉茶、半耐寒性和耐寒性蔬菜的混合栽種區。此外,第四層區域生產上宜以發展林業為主,兼發展畜牧業和多種經營,部分區域是優質中小葉茶的生產地。

3.利用科學技術加強傳統農業的創新型利用

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追求的目標是高效益、無污染、再循環利用,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更多地利用現代高新技術,今后在農村經濟發展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加強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及應用,優先發展先進、適用的關鍵技術,如綠色耕種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別注重風能、太陽能、地熱資源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我國也應大力發展農業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既能實現節能,又有利于保護農業氣候環境。最后,在農村經濟中需要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體系,推廣農田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嚴格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農藥。

三、總結

氣候資源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業資源供需矛盾日趨尖銳。可以說,氣候資源的約束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乃至整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氣候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農業資源工作者面前一項嚴峻的課題。

作者單位:諸暨市氣象局

參考文獻:

篇5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20世紀農業生產在工業化成就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進步和成就。同時,農業領域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時間的腳步已悄然進入了21世紀,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紀里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因素和矛盾,從而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保證農業的持久和永續發展,滿足人們的基本食物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矛盾,這就需要研究農業的可持續農業涉及的農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我國可持續農業戰略的實現途徑。

二、我國農業生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不合理的技術方式和不公正的農業經濟秩序的作用下,農業生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戰,其危機的嚴重程度和影響的深遠,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主要表現為:

(一)人口不斷的急劇增長,糧食需求與日俱增。在上個世紀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達52億,比1950年增長30億多。根據聯合國預測,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在有效口之下將達110億;如果得不到有效空制,將有可能達到190億。在我國雖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總的趨勢仍在增長中,據有關人士預計,本世紀我國人口將達到或超過16億。人口的迅猛增長是當代人類,也更是我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如此眾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數量驚人的糧食。據測算,我國在2000年和2020年的糧食供求關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給量。在2000年,我國糧食需求量需要大約是52000~56000萬噸。而生產量大約是47750~52400萬噸,缺口較大。

(二)自然資源退化,生態環境惡化。目前,人類面臨著有史以來空前的環境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人口大量急劇增加,資源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礦產等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日趨尖銳;其次,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體套不斷得到改善,但是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卻日益惡化。如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世界荒漠化等。

對我國來說,資源、環境上的困難將更為突出。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耕地資源進取,后備耕地資源不足。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兩在是街144個國家的排序為:土地面積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積在126位以后,草原面積在76位以后,森林面積在107位以后,淡水資源在55位以后。

(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生產的穩定。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生的國家,主要有:旱災、洪澇、泥石流、臺風、冰雹、火災、森林火災、病蟲害等。

(四)我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但經濟實力相對落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人口多,人均農村社會總產值低,主要經濟指標顯示農村發展仍然落后于城市經濟的發展,雖然近年來,各地下大力氣加強農業投入,但總體水平不高。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較慢。近年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快于農產品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急劇上升,效益降低。

(五)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村生產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已經從土地上分離出來,處于事業和半失業狀態,農村剩余勞動力地開發利用和轉移問題也將變得更為突出。

總之,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發展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傳統的生產模式依法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我們必須探索新的生產模式。

三、可持續農業的概念和基本目標

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的定義是: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基礎的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機制性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子孫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這種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水、土地、動植物資源,是一種環境不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以及社會上能夠接受的發展模式。所以,可持續農業是一種“不造成環境退化、技術上應用適當、經濟上可行以及社會尚能國接受的”農業。總的來說,它是經濟、社會、技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農業。

中國農業可持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協調農業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關系。第二,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第三,發展農村經濟,保證農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工農產別、城鄉差別。

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是:保持農業生產穩定增長,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該表農村貧窮落后的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不斷增站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四、我國關于農業可持續農業的農業立法和發展戰略

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響應,在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全面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領域。

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調整的內容和涉及的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我國政府早在1992年把發展生態農業列為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之一。《中國21世紀議程》也明確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現代生態生可持續農業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和過程,將隨著科學技術和農訓工業化過程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當代科學技術已全面進入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領域,滲透到農業這個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產業中,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二、要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加強糧食安全體系建設。1.增加投資,加強商品糧基地建設,穩定商品貨源,形成安全的糧食生產體系。同時還要推進蔬菜、水果基地的建設,保證事物的質量,發展無污染的綠色食品。2.嚴格執行耕地保護政策,確保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和實施。3.依靠科技,建立確保糧食安全的技術保障體系4.建立健全保障糧食安全的各級流通、儲備、加工、運銷體系、特別要建立能夠對糧食市場進行有效調控、防災、合營對突發事件的糧食儲備體系,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制度,鼓勵農民足有儲量,爭取實現糧食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第三、要緊開建立健全農業投入機制 逐步完善有關農業投資的法規政策,搞好政府、社會與農村在農業投資方向上的分工。保證政府在農業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和具有方向引導項措施中投資的作用;通過鼓勵和引導,增強社會多渠道項農業投入的積極性。制定和執行國家投資規劃、計劃于指南,協調中央和地方的投資行為,建立各級政府在保證農業投資比例上的責任制,提高各級政府,特別實縣(市)級政府在協調多渠道增加支農資金方面的調控能力。加強全國和各級行政區域農業投入合理化的研究,建立農業投入信息網絡;建立各級政府和行政區域投資的科學論證制度,注意發揮生態經濟專家和環境專家在投資決策紅的咨詢作用,提高投資可科學性。

第四、實施防災減災轉向工程 加強各項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防災能力。加強農業氣象、蟲情、污染、動物疫情、防火、等災害的監測預報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預報能力水平。建立“與預防為主”的防災減災的指導原則,加強平時預防措施建設。建立在清數據網絡,對重點區域錯區重點防范措施。繼續加強抗旱、防洪澇、防臺風等防災抗災指揮、救助體系建設,跳高指揮和應變能力,力爭把災

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續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 我國的人口問題是最大和最基本的國情。我如此眾多的人口已經給糧食供給造成了嚴重的壓力,再加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因此,我們還要毫不放松的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從而實現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六、加強鄉鎮企業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與管理1.嚴格整形國家環境政策、制度和標準,加大鄉鎮企業環境保護工作力度;2.嚴格管理有嚴重污染的產品生產,加大發展無污染、少污染的產品和產業;3.加強鄉鎮企業環境治理技術研究,分行業建立治理示范工程,并對鄉鎮企業治理污染和保護生態給予資金支持;4.引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發展,節約土地資源,減少污染范圍,加強對社會環境的管理,加快小城鎮建設。

五、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立法和農產品貿易的法律繁榮和引發的法律問題

(一)、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立法

聯合國經濟與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通過“東京宣言”,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公認。1995年建立的世界貿易組織,將中國納入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浪潮。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中國和世界的同步,逐漸顯露出加強的發展趨勢,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戰略之一。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響應,在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全面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領域。隨著農業貿易的繁榮,可持續發展涉及的貿易法律問題越來越多。

(二)、農產品貿易與農產品貿易法

農產品的市場貿易,是指農產品的一切買賣活動。只要是買賣農產品,無論是生產者出賣給消費者,或者是商品經營者出賣給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出賣給商品經營者,或是商品經營者彼此之間的買賣都屬于農產品貿易的范圍。

農產品貿易法就是調整農產品買賣活動中各個環節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些法律存在于《合同法》、《票據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當中。

國際農產品貿易法主要包括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銷售以及與之有關的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保險和國際接所方向的法律。我國涉及這方面的法律有《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合同法》、《海商法》和其他有關農產品對外貿易的法律、法規等。其法律原還包括國際公約和國際管列。例如我國加入的國際公約《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等就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法律淵源。此外,國際農產品貿易慣例也是國際農產品貿易法的重要法律淵源之一。如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比較通用的還有關于國際支付界所方面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和《托收統一規則》等國際貿易慣例。

在國際農業貿易立法層面上應當堅持基本的貿易原則和司法主權,促進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和對外貿易方面的實踐,貿易實踐是農業發展的延伸和發展,在農業貿易領域,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是維護國家主權原則,國家主權,就是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對內和對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權力。根據這一原則,所有對外貿易活動都必須符合我國法律,并不得損害我國社會公共利益。任何外國經濟組織和個人在于我國進行經濟活動時,都必須尊重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不得干涉我國的內政。二是平等互利原則。三是遵守國際法和參照國際慣例原則。

(三)可持續發展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

第一、農業的投入和保護引發的貿易自由問題,世界農業的復雜的發展趨勢,農業法在保護農業經濟的過程中,農業的立法對于保護和發展內國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的私有體制下的農場主模式,要求美國農業立法最大限度的保護美國的私有農業。 2002年,5月13日,美國總統簽署美國的新的農業法-the Farm Se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 美國農業法的主要內容就是維持對農業的大力補貼,加大農業產品和價格的補貼,美國的農業法的特點就是保護和投資,對于農業的保護和支持又明顯的回歸趨勢。

第二、基于考慮外國的農業保護和補貼對于我國的農業影響,建立合理的農業保護機制,保護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保護和農民保護權益問題。保護和發展及涉外貿易和國民待遇問題。

第三、建立和完善內國農業產品法律體系,和世界農業發展的沖突問題及農業產品的保障機制形成的貿易壁壘問題。

六、結語

20世紀農業生產在工業化成就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進步和成。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紀里,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因素和矛盾,從而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不合理的技術方式和不公正的農業經濟秩序的作用下,農業生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戰,必須重視。

實現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的內容,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子孫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不斷的滿足,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即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協調農業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關系。第二,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第三,發展農村經濟,保證農業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工農產別、城鄉差別。

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調整的內容和涉及的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發展生態型農業,第二、要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加強糧食安全體系建設,第三、要緊開建立健全農業投入機制 逐步完善有關農業投資的法規政策,第四、實施防災減災轉向工程 加強各項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第五、續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第六、加強鄉鎮企業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篇6

關鍵詞:農業資源;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和特征;對策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農業資源如土地、水資源、勞動力和資金等做為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和社會發展,應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本文從農業資源角度來探討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指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經濟活動中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農業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物質、能量和環境條件的總稱。它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和物種資源等等。農業社會資源指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因素中可以用于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主要有人口、勞動力、科學技術和技術裝備、資金、經濟體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等。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資源已成為評價和衡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節約和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解決農業資源日益尖銳的供需矛盾,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會議上,國際糧農組織(FAO)把農業可持續發展確定為“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的方式,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這種可持續的農業能永續利用土地、水和動植物的遺傳資源,是一種環境永不退化、技術上應用恰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社會能夠接受的農業。”《中國21世紀議程》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為: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農業資源角度來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使農產品能夠不斷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1.1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意味著發展。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有發展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這種需求不僅指數量增加上的滿足,更應指農產品質量提高上的滿足。

2.1.2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于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

2.1.3有效控制農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努力控制農村人口過快的增長速度,以便減輕農業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形成自覺保護資源環境的前提。

2.1.4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農業投入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實現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農產品品種多樣化和品質優良化,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和低耗,變原來的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1.5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全方面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單純地是追求數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2.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特征

2.2.1生態可持續性

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2.2經濟可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業產量穩定持續增長,農產品質量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率穩定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

2.2.3人口適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經濟資源,但是作為消費者又給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必須控制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增加人力資源的資本存量,才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2.2.4農業增長方式的集約性

科學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農業科技特別是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使農業增長從單純依靠資源和環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業增長的科技含量。

2.2.5目標的多元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3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農業資源危機

3.1人口增長和農村貧困問題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人口過快增長特別是農村人口過快增長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發展不相適應,加劇了人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素質難以提高和充分就業等問題;現有近5000萬的貧困人口分布農村,貧困造成資源環境惡化,資源環境惡化又加劇貧困,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制約,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貧困-資源環境惡化一經濟發展減緩的惡性循環。

3.2農業生產所需的主要農業自然資源面臨短缺危機

首先,近30年來中國耕地總體數量不斷減少。據統計資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國30個省、市(區)中,已有14個省、市(區)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總數的47%,其中有7個省、市(區)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線,盡管如此,占用、毀壞的耕地情況仍未好轉。再加上耕地質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減少、土地負擔指數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資源危機。

其次,農業用水危機正在加深,主要表現在:(1)農業和城市缺水嚴重。農業每年缺水達3.0x1010m3,受旱面積約2.0xl07hm2,全國有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300個城市缺水。(2)水澇災害嚴重。90年代成災面積已經相當于50年代的273%,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業的生產和發展。(3)亂開濫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如華北已經形成了1.5-2萬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區,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導致灌溉成本不斷上升。

3.3農業資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工業"三廢"污染急劇向農村蔓延。環境監測表明:在全國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嚴重,流經城市河段82%受到嚴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標,受污水、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農田達0.1億hm2;化肥、農藥和農膜等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農業污染,中國農藥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1995年為26.8萬t,預計2000年將達30萬t,農藥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農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糧食增產出現了邊際負效應。農藥化肥等的濫用不僅使土壤、水體和大量農產品受到污染,導致不少農作物高產地區的農田生態平衡失調,病蟲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農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

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也對農業資源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隨著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鄉鎮企業占整個工業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廢"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0.1億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約有15%的農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為污染,糧食減產100億kg以上,直接損失達125億元,給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這樣不僅污染了農業生態環境,造成資源惡化,制約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對農業自然資源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如陡坡毀坡毀草等,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和"局部有所改造、整體繼續惡化"的被動局面,使得土壤侵蝕嚴重,水土流失嚴重,森林生態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發展。

中國面臨的農業資源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護農業自然資源、恢復生態環境的措施執行不力,嚴重影響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如果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忽視農業資源保護,就會使目前已經惡化的局勢進一步加劇,導致農業生產嚴重缺少后勁;制約農業發展進而制約中國整個經濟發展。

4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4.1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制建設和管理

4.1.1法律法規是資源環境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法律管理應成為強化資源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隨著對農業資源系統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需要,應全面審理中國現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提出修訂和補充措施,并制定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條例和管理辦法,把法律規定的原則具體化,增強其操作性,要注意有關法規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

4.1.2建立并完善農業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并完善資源產權制度,調整并劃分清各類農業資源的產權關系,從法律上支持、監督產權所有者對農業資源保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強化農業資源管理的協調機制。

4.1.3制定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現有農業資源的各種基本法規中,一般都是就某種資源論資源,較少涉及一種資源和其他資源作為農業資源整體的關系和綜合管理的規定,因此,要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觀念和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綜合管理意識;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體系,實現對農業資源的綜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消除貧困

4.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資源和生產要素的組合進一步擴大生態農業和持續農業的試點,及時推廣應用。積極穩妥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形成結構合理的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大農業格局,使各業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發展農業產前、產后的延伸產業,形成種養加和農工貿相配套的農業產業化體系,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提高,確保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4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政策

4.4.1保護耕地。今后中國各項建設都應力求少占地、占壞地;堅持有償用地,有借有還;盡可能利用各種空閑地,減少占地損失;有計劃地開墾邊遠地區的宜農荒地。

4.4.2改善農業資源環境。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危害;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農業自身的污染源,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防止過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農用水體富營養化等等。

4.4.3注意引進、吸收發達國家有關農業資源的節能、資源保護和環境修復的先進技術,重視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資源替代等。

4.5開展農業自然資源評估和評價工作

長期以來農業資源的無償使用已經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對農業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不能及時扭轉資源無價和價格扭曲現象,就會加重對資源的浪費。因此,必須規范農業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產的評估方法,加強農業自然資源的估價和評價工作,推行有償使用及社會補償制度,資源開發的申報和審批制度,以便加強對農業資源的管理,保護農業資源環境。

5結束語

由于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貧乏,尤其是近年來農業資源問題日益尖銳化,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中國農業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面臨的困難,積極采取解決措施,如開展生態農業、集約化農業,建立健全資源產權制度、農業自然資源的評估方法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等,節約農業資源,降低資源消耗,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增強農業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程度,就可以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21世紀議程一一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邁向2010年的世界農[C]·第27屆國際會議(年會)論文集,1993.11

(3)中國農用土地資源十年變化分析評價[M]·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1997:41-46

篇7

1.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呈現出來的相互關系

1.1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農業生態環境其實是人類生態和農業經濟發展進程得以向前推進的基礎,能夠在農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

1.2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夠為農業生態環境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證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基本要求中的一個,指代的是既能夠滿足當代人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提出的要求,又不會使得后代人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提出的要求受到負面影響。

2.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進行分析

2.1使得農業占據的基礎地位得到鞏固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模式一直以來都是農業支持工業的發展,工業得到發展之后反哺農業這樣一種模式,工業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是一定需要得到農業的支持的,假如說缺少了農業這一個基礎,工作發展的持久性想要得到保證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了。所以在我國各個領域中的相關人士予以三農問題充分的重視情況之下,一定要為農業生產環境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提供充分的支持。現階段我國提倡的是致力于解決三農問題,但是想要解決三農問題是需要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基礎的,從而就能夠使得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的基礎性地位得到鞏固。

2.2能夠在解決三農問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

三農問題長時間以來都是我國農業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涉及到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三農問題也是能夠從直接的層面上對我國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因此現階段我國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都在致力于找尋到一種能夠使得三農問題得到解決的有效的方法。三農問題涉及到的核心內容其實就是農民增收,想要使得農民獲得的經濟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需要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基礎的。在農民的收入增長之后就能夠更為積極的參與到農業生態環境改善活動中去,從而就能夠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這樣就逐漸的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三農問題從本質的層面上得到解決。

3.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以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應當使用到的措施

要想從根本的層面上使得農業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促使農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就需要依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農業生產方式。比方說黃土高原以及南方丘陵等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的地方,就應當科學合理的選擇農業生產方式,適合開展農業就開展農業,適合開展林業就開展林業,科學合理的對耕地資源加以利用,這樣做既能夠使得經濟層面上的需求得到滿足,也不會加劇本就十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此外在北方土地荒漠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不適合過度開展農業的地方是可以發展耐寒性比較強的林業的。重視出來的樹林不單單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也是可以為農民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效益的,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過程中,這種措施的有效性是比較強的。

篇8

摘 要: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的重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糧食生產是農業的根本,同時也是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點關注問題,而土壤肥料作為糧食安全的主要內容,其關乎著農業,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分析了現階段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改進措施,希望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土壤肥料;存在問題;重要作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30

我是農業大國,在國民經濟中農業生產占據重要的基礎地位。糧食生產,是我國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而土壤肥料對糧食安全產生有直接影響,基于此,對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及時采取有效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相關措施。

1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土壤養分缺乏,質量下降

農戶們在糧食或者蔬菜種植當中,不可否認的是,農戶們為了追求作物產量,對有機肥的用量不足或忽視的現象普遍存在,使用大量促生產肥料,如化肥等,而忽視了有機肥,造成并加劇了耕地質量的下降。隨之下降的還有土壤基礎肥力與土壤緩沖能力,據有關測土配方施肥數據顯示,很多耕地處于缺磷及鉀狀態,還有部分耕地不同程度的缺硼、錳、鋅。同時過量不合理化肥的使用,造成各類環境污染不斷加劇。

1.2 施肥比例與方式缺乏科學合理性

農戶在種植過程中,由于對有機肥、化肥的使用比例不當,尤其是在氮、磷、鉀等肥料的應用比例上不均衡,表現在對鉀肥施用過少,而氮磷超標的現象普遍存在。還有大部分農戶,過于追求作物產量的增加,往往施用較多的化肥,而忽視或較少使用有機肥,對土壤肥力的保持造成不利影響。

1.3 化肥的利用率低

農作物的不同,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不一樣,如稻米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氮肥,而蔬菜生長則需大量的鉀肥,同時在農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也會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各異。若違背農作物生長需肥規律,會使農作物無法吸收的微量元素,滯留在土壤里,造成微量元素的積淀,從而會改變土壤的結構。

2 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2.1 施用微生物肥料

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微生物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在土壤肥料中,且在各農業試點區域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過施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已成為今后土壤肥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法與途徑。如對有機磷細菌肥的施用,能夠分解土壤的有機物質,可提升土壤的肥力;對菌根肥的施用,可有效增強農作物根部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對抗生素的施用,可以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以促進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2.2 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有效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農作物種植以及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技術手段。針對現階段的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用肥不合理問題,如氮肥不合理的施用,會造成土壤營養成分失衡。建議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明確土壤中所缺成分,并及時對所缺少的肥料進行有效的補充,并通過平衡土壤的養分,對土壤的肥料性質結構進行有效改善。測土配方技術可以清楚了解到土壤中所缺少肥料的種類,并有針對性的給予補充,以達到滿足作物生產需求,同時又可實現土壤肥料供需平衡的目的,大大改善與提高了肥料合理利用率。

3 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1 土壤對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土壤是農業生產的必要與基礎條件,對農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土壤的重視,能夠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有關資料表明:人類所消耗的熱量,以及蛋白質與纖維絕大部分都直接來源于土壤。也只有抓好以土壤資源為基礎的糧食生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吃飯與生存問題。

3.2 肥料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篇9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 可持續發展 信息化

走高產、優質、高效、低耗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21世紀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由路。要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重視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

1 當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我國農業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糧食產量的提高沒有消除我國的糧食危機,糧食安全問題仍然存在。(2)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帶來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等諸多農業環境問題。(3)淡水資源短缺,農業用水緊缺,加上農業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響了我國的農業發展。(4)農產品生產加工與安全問題也日益嚴重,我國農產品加工利用率不及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農產品的安全也存在著較大漏洞,尤其在我國的廣大農村。解決這諸多問題靠得是多管齊下,綜合治理,而農業機械化就是其中的重要法寶之一。

2 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農業機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農業淡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由于長期使用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學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費的水相當于全國總用水量的40%。所以,開發節水灌溉技術,保護水資源永續利用,對于水資源十分匱乏的我國來說意義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我國目前推廣的節水技術主要有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u形渠道防滲技術、噴灌和微灌技術等。節水機械化技術(噴灌、微灌)與傳統地面溝渠灌溉相比,已顯示出節水、擴大耕地、增加產量的優越性。誠然,節水機械投資較大,如按移動式、輕小型噴灌機組以及滴灌投資較大,但是,從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上認識,國家應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多道投資,積極推進先進節水機械的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耕地資源的重要手段。由于人口增加、工業交通發展、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致使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現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產田。保護耕地資源,除依據國家有關法規抑制耕地過量占用外,應用農業機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資源、提高耕地質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開墾荒地、改造中低產耕地和草場、開發灘涂、治理荒沙鹽堿無一不需要農業機械。工廠化農業可以人工控制動植物生長的小環境,還可以向立體空間發展以節約有限的耕地,這是近年來世界農業的發展趨勢,而工廠化農業必須有配套的機械裝備。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態環境的防護必要技術之一。在我國,當前主要是不科學施用化肥、農藥及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燒秸稈造成污加劇的問題。農業環境污染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威脅。農業機械就是解決遏制農業環境污染的重要方法。(1)發展機械深施肥技術。實施機械深施肥技術,不僅可以減少農民對土地的投入,增加他們的收入,而且對農業生態環境也有好處,所以,在我國現階段大力發展深施肥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發展機械精密噴灑農藥技術。發展機械精密噴施農藥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投入,還會減輕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傷害,機械精密噴施農藥技術對農業生態環境,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后應致力于開展對低毒高效農藥、精密噴灑技術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減少農藥對生態環境。(3)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技術。秸稈還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地表水徑流量和水分蒸發,提高土壤養分,抑制雜草滋長。秸稈還田一般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或帶有切碎裝置的收獲機械直接還田。(4)機械回收地膜技術。有關研究機構正在開發以紙漿或淀粉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機械。

農業機械化對抵御自然災害起到重要作用。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旱澇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在這些自然災害中,農業機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國積極發展的農田水利建設中,農業灌溉機械,農業運輸機械等在其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可以說農業機械在抵御農業自然災害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農業機械化是農產品生產加工與安全問題的重要工程措施。(1)農業機械對農產品產出貢獻越來越大。大批禽畜飼養機械、飼料加工機械開發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區養雞、養豬、養牛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使肉、蛋產量大幅度提高。(2)農業機械對農產品加工和安全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安全檢測,在這里,農產品加工機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相結合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所起的作用

篇10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安全 對策

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的一些不合理的開發活動,致使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資源遭到嚴重污染,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威脅著人類生存。因此,生態安全研究已是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前沿課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是指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處于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健康、平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農業生態系統有穩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資源可供利用,農業生態環境處于無污染、未破壞的少受威脅的健康狀態。只有在這種生態安全的狀態下,農業才能實現生產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可以說,生態安全是農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核心。

一、概況

1、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生態安全研究是當前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前沿課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是指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處于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健康、平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農業生態系統有穩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資源可供利用,農業生態環境處于無污染、未破壞的少受威脅的健康狀態。只有在這種生態安全的狀態下,農業才能實現生產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可以說,生態安全是農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核心。我縣生態系統結構相對不穩定,對干擾因素反應比較敏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評價農業生態環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態安全變化的成因的基礎上,提出我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對策,對指導該區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由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決定的。農業生產的根本特點是農業經濟再生產過程同自然再生產過程交織的生產特性。也就是說,農業的再生產過程既是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同時又是動植物本身生產發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產過程。這是與工業生產過程的最大區別。農業自然再生產存在周期長、季節性、區域性,以及對自然環境要素依賴和受環境要素多變的影響,易影響產品的質量和造成產量的大起大落,所以,農業又被稱為弱質性產業,其生產循環不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農作物生長的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業的生態環境是指影響農業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等要素的總稱。―般認為,農作物可以利用大氣中二氧化碳、太陽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釋放出氧氣,對環境還有正外部性作用。但農業不合理生產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對環境同樣產生負外部性影響。對農業環境的影響主要考察外部系統和農業生產內部系統對大氣、水體、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響。

二、我國農業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保護環境觀念

從認識上,要提高認識,認識到農業環境問題不僅是農業的環境問題,鑒于農業的基礎地位與作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農業環境問題不僅要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生態意義;還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營養的生活意義;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做到既發展農業也對周圍脆弱的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

2、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針對我縣農業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應采取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加強領導,做好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資源環境執法和監督。在該地區建立耕地、森林、水資源等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提高規劃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進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環境保護法》等的基礎上,實行資源環境一體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態公益林建設、企業技術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態農業建設為重點。提高施肥技術,科學施肥,提倡使用有機肥、綠肥和秸稈還田。利用當地獨特的寒地黑土資源,鼓勵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或有機食品。同時,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境意識,引導公眾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再則,從政策上,圍繞總體是建立國家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制定優惠政策,建立農業環境污染立體控制體系,建立系統的農村(戶)環境管理計劃,引入環境評價機制和循環經濟的概念和方法。還要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各種農民專業技術組織的建設,建立和大力推廣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生產方式的試點示范,加大對農業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進各項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3、發揮技術的優勢

從技術上,結合監測和普查,完善農業環境安全的評估體系,加強有利于環境質量改善的各項技術標準的制定,大力推廣成熟的生物技術和各項農業生產的高新技術,提高生產資料如化肥和農藥的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加強農業推廣體系建設,改進對農民的技術服務支持;開展綜合防治技術區域適應性研究,篩選出關鍵防治技術、示范推廣節本增效、環境友好的技術模式。

4、發揮市場的作用

發揮市場作用,建立長效機制。過去,我國環境制度過分強調行政機制的作用,忽視了市場及社會的力量,個體化責任突出,社會化責任強調不足,環境保護制度效率低下。解決的途徑是要引入市場機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場作用的雙輪驅動的長效機制。在農業環境綜合治理上,要鼓勵多元投入,強調社會責任,形成政府、社會和各市場主體的整體合力。對那些做得好的企業進行獎勵和評獎,樹立典型示范。

5、加強對農田和土地的綜合治理

(1)嚴格保護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田生態條件,積極控制和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農業污染。大力推廣實用農業高新技術,全面實施“肥土沃野工程”,積極推廣農業廢棄物資源技術,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2)加大對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措施,興修水利、攔洪蓄水。在充分考慮到農業生態環境影響前提下興修水利,可變害為利,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時大搞農田基本建設,采取旱改水等具體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產田也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改造低產田,主要通過引導農民采用先進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鹽化和堿化,并盡力改造現有鹽堿化和沙化土地,促使農業生產向優質高效和生態農業上發展。

(3)治理鹽堿化土地。針對我縣鹽堿化土地鹽堿含量高(耕層0.3%-0.5%),質地粘重,低洼易澇等特點,對低洼易澇鹽堿地可發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鹽;利用輕度及中度鹽堿化土地種植優質牧草,并與發展養殖業結合起來,不但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而且還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對于重鹽堿地包括連片的大面積堿斑,選擇耐鹽堿性強的先鋒植物,如黃花草木樨、堿茅等,建立人工草地,發揮其生物改良作用,是當前切實可行的方法。

6、維護生態環境的其他方法

(1)發展旅游產業,加強現有的資源觀光景點,用有限的耕地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以“一線四帶”為重點,大力發展城郊型現代農業。可以建設林果牧產業示范帶;可以建設無公害高效種植業示范帶;可以建設無公害水產養殖和水面種植示范帶;也可以建設綠色奶業示范帶。以自然風景區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農業示范園的形式,大力發展特色生態旅游業;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農民。以培育新型農民為切入點,充分發揮縣業技術培訓機構多、新人駐企業用工需求多的優勢,抓好對農民的生產技能、就業技能和創業技能培訓,解決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問題和農民增收的問題。同時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加強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衛生、文化、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讓農民切實享受新農村的建設成果,從根本上做好維護生態環境的工作。

(3)完善有關立法,加強環境執法力度。當前,我國的環境法律制度立法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重污染防治,輕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法規相比,生態保護方面法規較少,工業、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視,而農業生態環境則由于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而長期被忽視。第二,重點源污染,輕區域治理。它忽視了自然界的物物相關性及環境要素的整體性,將各環境要素以及工業、農業環境看作是孤立的,違背了自然界的規律。第三,重末(兩)端控制,輕全過程控制。我國在環保法律上雖確立了預防為主原則,規定了環境影響評估、“三同時”等預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養護、破壞者恢復”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統。所以,應加強支持系統外,關鍵是不能把末(兩)端控制與工業、農業生產及資源開放過程相割離,重視和加強工農業生產和資源開發的全過程控制,避免對農業生態系統的長期的積累性的不可逆的潛在危害。

三、結束語

農業是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依賴最大的經濟部門。農業作為與資源、環境關系最為密切的產業,其可持續發展研究更是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本文就這個目前大家關注的課題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討,重點探析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我國農業環境治理的一些相關對策,以期給相關工作帶來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曉辛:農業結構調整中的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農機化,2005(1)

[2]張樹彬等:發展農業與環境污染問題的探討[J],吉林地質,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