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行業前景范文

時間:2023-07-03 17:55: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私人銀行行業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私人銀行行業前景

篇1

關鍵詞:私人銀行業務;商業銀行;綜合化服務

財富的集中和富裕階層的增加是私人銀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潛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場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專門向這部分高凈值客戶提供高質量全方位服務的私人銀行。金融機構的私人銀行業務收入由于相對收入穩定,利潤率高等特點,必將成為內外資金融機構爭奪的熱點。

一、私人銀行業務的基本界定

私人銀行業務所提供的是從繼承遺產開始到接受教育,為其打理龐大的繼承財產,然后協助接管企業、運營企業,一直顧問到客戶年老體衰,辭世前安排遺產。這是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的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服務,這項業務的特點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服務涵蓋資產管理、投資、信托、稅務及遺產安排、收藏、拍賣等廣泛領域,由專職財富管理顧問提供一對一服務及個性化理財產品組合。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私人銀行業務和國內目前通常提及的銀行零售業務、個人理財服務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其核心是資產管理,以高層次人才為支撐,研究分析為手段,專業化經營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決客戶金融服務問題方案,來滿足客戶復雜多樣的需求、提升商業銀行與客戶合作價值,延長客戶關系價

值鏈。

二、我國發展私人業務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我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必要性

西方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的比例已遠超過利息收入,個別大銀行的中間收入甚至占總收入的70%以上,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作為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對于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社會財富增加是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基礎

我國社會財富增加是從兩方面來體現的,一是財富總量增長,二是財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體收入水平提高,隨著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居民私人財富不斷積累,個人金融資產持續增長,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國城鄉居民個人金融資產高達50萬億元。與此同時,財富集中化趨勢也很明顯,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經占到中國個人銀行存款的60%以上。中國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體現在財富集中度上,目前約有25萬人,掌握著185億美元的外匯。而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富豪擁有的外匯占全中國外匯儲蓄總額的60%;不到0.5%的家庭擁有全國個人財富的60%以上。現金大約占他們全部財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總而言之 ,社會財富格局的變化為商業銀行拓展私人銀行業務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并將極大催生對私人銀行業務的需求。

2.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是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長遠來講,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必然趨勢,隨著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存貸差將逐步縮小,極大的削弱了我國銀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傳統壟斷利潤,商業銀行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私人銀行業務以其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的特點日益得到各大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青睞,并得到迅猛發展。2007年全球私人銀行平均稅前利潤率為39.96%,遠遠高于存貸業務,各大金融機構注重私人銀行業務,也是因為其高額回報率。

3.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與外資銀行競爭的需要

自 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來,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恒生銀行、日本瑞穗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荷蘭銀行共8家外資銀行向銀監會提交申請,在中國境內注冊為外資法人銀行。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中更完全的市場競爭環境正在形成。

(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現狀

1.我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已初露端倪

為了提升私人銀行的服務水平,國內各銀行紛紛從高端理財服務展開競爭。2005年6月6日,中國建設銀行成立高端客戶部,率先在國有銀行中設置了一個專門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的總行一級管理部門。高端客戶部負責主管全行“富??蛻簟钡臓I銷管理,其客戶的流動性金融資產門檻達到300萬人民幣元以上,而一般大眾理財業務的經營管理,則分置于原有的個人銀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銀行“財富管理賬戶”正式面市,傳承招商銀行一貫“鼠標十水泥”模式的營銷理念,它將銀行卡、賬戶管理、資金調度等業務整合在一個賬戶上,并突出了綜合投資理財的服務功能。中國民生銀行則以重金購入一套客戶信息管理系統(CRM),并欲尋找業內頂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礎上開發非常先進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平臺,圖謀以高起點進軍個人理財業務市場;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已經開始發展起來。

2.我國商業人銀行私人業務水平低

對國內銀行來說,所開展的私人金融業務整體還比較初級,僅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實質內容,業務概念狹窄、品種匾乏、無法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以及理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比較突出。

私人銀行業務的核心是資產管理,包括豐富的個人金融產品和服務,銀行既要綜合考慮客戶在稅務、保險、房地產、藝術品投資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又要分析客戶的財產結構,為客戶提供長期財產組合方案。這些產品和服務在我國目前都很缺乏,不能為外資私人銀行業務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各項私人銀行業務指標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規模上的差距非常明顯。

3.銀行缺少私人銀行要求的人才機制

私人銀行業務是國內新興的金融業務,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要求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敢于競爭、開拓性強、懂技術、會管理、善營銷的復合型人才,其決策層、管理層以及一線窗口人員均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掌握相關的業務理論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人才還不能完全適應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和提高。一般來說,私人銀行為客戶配備一對一的專職客戶經理,每個客戶經理身后都有一個投資團隊做服務支持;通過一個客戶經理,客戶可以打理分布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基金市場和房地產、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類金融資產。但在中國,這還完全做不到。

篇2

國內銀行業界在談到銀行零售業務時,往往將其等同于零售銀行(retail banking)、個人銀行(personal banking)、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甚至有的將這三個概念混為一談。

有的認為,私人銀行就是貴賓理財業務;有的認為,零售業務不包括銀行卡業務(國務院信息辦提交的《“十五”期間國家信息化工作的初步考慮和2002年工作重點》)。從調查來看,國外關于零售銀行、個人銀行、消費者銀行及私人銀行和貴賓銀行的定義很不相同。

國外的理解

國外關于零售銀行、消費者銀行、個人銀行、私人銀行的定義有明顯差別。

零售銀行

指銀行或其它金融服務機構向個人、家庭、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由于各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市場環境、客戶需求、銀行業自由度、銀行性質、銀行運作模式各不相同,不同銀行對零售銀行的理解差異很大,同一銀行在不同階段所指的零售銀行也各不相同。例如:

自1998年以來,花旗銀行把主要通過電話銀行、柜員機提供的服務網絡稱為零售銀行,屬于二級部門。

法國第七大銀行集團―法國商業銀行的中高收入個人客戶統一由私人銀行部門管理,其余個人客戶全部歸零售銀行管理。

本國排名第5位,世界排名第183位的韓國韓亞銀行的零售業務包括:貸款中心、私人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儲蓄業務,但不包括信用卡業務。該行認為,零售銀行統一管理純粹的居民業務,而信用卡業務還包括面向法人的公司卡業務,因此把信用卡部設為一個獨立的部門。

個人銀行

指面向居民個人提供的存款、貸款、支付等全部金融服務,但不包括面向富豪的私人銀行業務、法人企業服務。本國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20位的德國商業銀行把全行業務分成零售業務和資產管理部、公司業務和投資銀行部兩個部門,其中零售業務和資產管理部主席由總行行長兼任,全部業務劃分為個人銀行業務系統、私人銀行業務系統、資產管理系統3部分;個人銀行和私人銀行強調市場營銷,而資產管理則側重于產品。

消費者銀行

指向個人提供的存款(deposit)、支票賬戶(check account)、支付(payment)等業務。自1998年以來,花旗銀行所指的消費者銀行為一級集團,下轄5個二級部門:向單個消費者和年銷售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工商企業貸款的銀行業務部;卡類業務部;花旗金融業務部(消費金融業務和歐美日的以社區為基礎的貸款業務);旅行者財產保險業務(個人財險、商業財險、政府財險);泛美金融服務(汽車和家庭財產險、共同基金、年金和零售貸款)。

要說明的是,花旗的零售銀行部不屬于消費者銀行范圍,它是與花旗全球證券服務、花旗電子商務相平級的新型市場集團。

私人銀行

是向那些被認為有較高凈值的個人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但不包括由零售銀行提供的服務。私人銀行的客戶多是那些擁有上千萬凈資產和數百萬收入的富豪型顧客,客戶的目的是避稅、向海外投資、移民、繼承或轉移財產,多側重于財富本身的安全性。私人銀行具有資金規模巨大、隱密性、跨國轉移性的特點。私人銀行服務場所一般在高樓的頂端,外觀也很普通。

貴賓理財

指營業網點有部分或全部區域的特色劃分,內裝修豪華,專門向存款或貸款達到規定標準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融資理財投資服務,目的是通過銀行的專業理財優勢,幫助客戶獲得資產增值收益,凸顯客戶的地位與尊容。

私人銀行與貴賓理財的差別在于,私人銀行的最低開戶額往往在數百萬美元以上,賬戶一般在海外,只有那些具有全球網絡、可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跨國金融巨頭才有實力開展該項業務。目前,這些業務主要集中在有“保密天堂”之稱的瑞士銀行,或在“免稅天堂”薩摩亞島國注冊的海外銀行,以及美國的花旗、美林、大通,英國的匯豐銀行等。而貴賓理財的最低開戶額為數萬或數十萬美元,賬戶一般在國外,國內銀行也能提供相關服務,詳見下表。

零售業務的定義及分類

零售業務一詞,最早起源于商業領域。營銷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將零售業務的性質定義為:“零售包括將商品或服務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供其個人非商業性使用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動”。以此類推,零售業務不包括法人服務。但是,由于卡片等業務的客戶對象是法人企業,而其實際使用權卻有可能歸個人,因此,零售業務又涵蓋了部分公司法人業務。

另一方面,一些銀行的公司業務部門還同時向法人、居民提供服務。在花旗銀行,除上面講到的新興集團、消費者金融集團外,其它兩個集團也向居民提供服務:一是公司和投資銀行業務集團下屬的所羅門?斯密斯?邦尼的私人客戶業務向個人、中小規模企業提供綜合性財務計劃;二是全球投資管理與私人銀行業務集團下屬的3個部門,即花旗集團私人銀行業務部(向富人提供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包括信托、結構性貸款、外匯交易、資產衍生品和個人資產管理)、花旗集團資產管理部(為不同層次的投資者提供共同基金、管理賬戶、投資組合)、旅行者人壽和年金業務(向客戶提供人壽保險、個人和團體年金產品,制定退休安排和儲備計劃等)。

由此可見,客戶對象的差異并不能區分零售業務與批發業務,唯有客戶需求所決定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渠道才是區別零售業務與批發業務的主要工具。現在來看看國內的情況:

國內銀行零售業務可定義為:

商業銀行或以銀行為主體構成的金融服務機構向居民個人、家庭、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活動統稱銀行零售業務,其中包括私人銀行業務。

銀行零售業務分類(按客戶需要劃分):

⑴ 零售銀行業務:以負債、中間業務為主,包括存折、存單、賬戶、借記卡業務,向普通居民提供小額存款、取款、轉賬、繳費等傳統的銀行服務。

⑵ 消費信貸業務:以資產業務為主,指在消費者購買物品、服務時發放私人用途的貸款,主要面向收入較低或財富較少的中、下等中產階級提供住房信貸、汽車信貸、耐用消費品信貸等信貸產品。

⑶ 信用卡業務:不含借記卡業務,一般面向社會各階層提供小額短期信貸、支付、轉賬業務,集資產、負債、中間業務于一身。

⑷ 貴賓理財業務:屬代客理財范疇,指向一般面向收入高或財富多的中產階級以上者提供資產保值、增值服務,如股票、債券、結構性產品等??蛻粜璧姐y行網點的貴賓理財室辦理業務。一位客戶經理要負責100名~200名客戶。

⑸ 私人銀行業務:屬資產管理業務,一般面向新興的富豪或家族性富豪權貴,提供專屬、隱秘、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包括海外基金、信托基金、私募基金等,目的是幫助向海外轉移財富、避稅等。一位客戶經理往往只向幾人甚至1人提供全職服務。由于不少公司為富豪本人全資或控股,一些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等同于私人銀行業務。

本文不對個人銀行業務下定義,但把全部零售業務中扣除與法人相關業務的、僅與居民個人有關的銀行業務統稱為個人銀行業務。

國內可重點發展的零售業務

根據上述零售業務的5種分類,預計未來幾年內國內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戰略如下:

只能放棄的高利潤業務―私人銀行業務 目前國內財富集中化趨勢顯著,億元、百億元富翁層出不窮,市場前景可觀。但經營私人銀行業務,在以下4方面對銀行有嚴格要求: 具有在全球籌集、轉移、運用資金的網絡;具有高效配置基金、銀行、保險、債券各產品的能力;具有隨時響應客戶需求的服務渠道;具有保護客戶財富不受任何人侵犯的傳統歷史和現實政策。

因此,目前幾乎全球的私人銀行業務都被花旗等綜合性全球金融寡頭所壟斷。雖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以及交通銀行都已建有或收購了一些海外分支機構,但多為當地小銀行而不是全球性銀行,因而這些銀行不具備開展私人銀行所需的網絡、技術、渠道、人才和政策優勢,也談不上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沒有海外分支機構的國內中小商業銀行開展這項業務的難度就更大了。

需要鞏固的傳統業務―零售銀行業務 從人的生命周期看,零售銀行服務始自于人的青年期,并可以陪伴其終身,因此,一旦客戶與銀行建立了賬戶關系后,只要銀行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后續的消費信貸、投資理財產品,就可以鎖住客戶,降低業務和客戶的流失率。

零售銀行與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主要依靠網點、ATM、手機、因特網等銀行現有的服務渠道提供日常的金融服務,這正是國內銀行的優勢所在。國內銀行可以通過優化流程設計、減少作業環節和程序,獲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規模經濟的能力。

可以重點發展的傳統業務―消費信貸 從人的生命周期看,信貸產品始于人生的成長期,中小商業銀行可以按照教育貸款、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婚嫁貸款、旅游貸款、子女出生貸款、子女教育貸款、養老貸款的順序客戶。

住房信貸、汽車信貸是消費信貸的主要產品,能為銀行帶來較高的穩定收入流。作為中長期信貸產品,客戶與銀行的關系一旦建立后,將長期存在。由于住房貸款、汽車貸款的還款來自于客戶在銀行的存款賬戶、或借記賬戶、甚至是貸記賬戶,與網點、ATM等零售銀行的服務渠道密切相關,因而也是國內銀行的優勢所在(當然,汽車信貸業務還將受到汽車制造商財務公司的沖擊而受影響),有必要加強這項業務。應積極地把消費信貸業務與生產性貸款相結合,在全程參與的風險監控中積極擴大業務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能力。

需要加強的業務―貴賓理財業務從人的生命周期看,貴賓理財始于人生成熟期,中小商業銀行應利用全社會養老等保障能力差的有利時機,把投資理財方案的落腳點,定位于提高人退休后的養老、醫療、娛樂休閑的保障能力上,藉此開拓業務。

貴賓理財是居民個人財富積累達到一定水平后的產物。貴賓理財的要害在于:一是向客戶提供收益率高的融資方案或投資理財方案以收取手續費;二是降低經營運作成本,提高獲利能力,擴大代客理財的差價。這要求銀行有較高的資金運作能力和暢通的資金運用渠道,具備通過多元化混業產品提供一站式服務甚至是全方位服務的能力。在我國現有的分業經營格局下,目前國內銀行受到的限制頗多。因次,像工行、中行等一些擁有海外機構的銀行,或是像中信、光大、招行、交行等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銀行,最有可能提供優質的投融資方案。

其它中小商業銀行也有機會。它們除了可通過創新衍生金融產品以增強理財方案的供給能力外,還可通過調整業務管理方式和運作模式,提高集約化經營力度,通過生產關系的調整以提高產出能力,擴大凈利差。

建議大力發展的新興業務―信用卡業務 信用卡適合于各個年齡階層,開戶后可以伴隨到終身。因此,銀行能以此為基礎,向客戶提供終身服務。此外,信用卡業務并不依賴于銀行現有的網點等資源,其核心競爭力在于:把循環信用利息和商品銷售折扣收入作為信用卡業務的主要利潤來源,能夠使建立在客戶信息管理基礎上的市場營銷、風險控制、標準化作業、客戶服務之間的整合價值呈現最大化,使其應變能力達到最強化。

篇3

最近,除了債務置換,關于國內商業銀行將成立子公司發展部分業務,并可能在未來謀求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話題成為市場議論的熱點。繼日前光大銀行表示“正在推進理財業務改革試點”之后,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也在年報會上對分拆表示了極大的興趣。

據光大銀行透露,分拆將分階段性進行,第一步計劃還是設立全資子公司,如此便無需對業務進行程序復雜的估值,未來也希望可以引進投資伙伴,包括在資產管理領域實力較強或渠道等層面的潛在合作方等,實現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多元化。至于子公司上市問題,目前沒有相應的計劃。

由于此前已有一些銀行在理財和信用卡業務方面已獨立出來或成立了事業部,因此,成立理財、信用卡等子公司在短期內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子公司的上市則取決于公司對管理效率的考慮以及監管政策的態度。

就目前而言,這些業務的獨立上市蘊含較大的不確定性,即便未來可能上市,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行,至少要兩到三年的籌備期。此外,目前已有的一些券商、保險公司等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更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率先上市。雖然我們認同銀行股估值會因為子公司的上市而獲得提振,但是考慮到這些業務的規模有限,即便最終上市對估值的提振幅度也很有限。

為何要分拆

銀行分拆資產上市是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東風,一石三鳥。對業務而言,能引入市場化機制,加速發展。對監管而言,有助于打破剛性兌付。未來A銀行理財可以在B銀行甚至其他非銀行渠道銷售,有助于打破投資者根深蒂固的剛兌預期。對銀行而言,是高管、骨干激勵的可能載體。相比母公司層面的“存量”改革,在分拆子公司層面的“增量”改革阻力更小,更易實現。

如果銀行資產分拆得以實施,對銀行估值的確會有相當大的提升,銀行內部優質資產很多,不過,市場并沒有認識到,比如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等業務,銀行很早就開始做了,規模也不小,但市場對銀行估值主要還是參考傳統的信貸業務來評定的。這或許是銀行分拆業務上市的動力所在吧。

按中金的分析,最先被分拆的可能是銀行理財,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銀行,后期還有投行、金融市場、托管和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務。若銀行理財分拆就蘊含著很大的價值。銀行信用卡、理財和資管等業務如果可以分拆上市,用可比公司估值的方法,可以獲得比現在單純作為銀行分項業務高得多的估值。但不論是銀行、還是監管層面,想要走出這一步并非易事。

數據顯示,2014年商業銀行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共計65252款,較2013年上漲39.28%,僅2014年上半年,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總額就超過12萬億元。如果把這部分分拆出來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說每個銀行又自己成立了一個小銀行,其吸儲功能與母行相似,投資的品種是國債、票據和一些打包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銀行做這些中間業務的毛利率基本都在50%以上,再加上分拆出來的子公司總股本不會像母行那么龐大,市場的想象空間就更大了。

為什么社會資本會對銀行業如此看好,而又不愿意去買價格便宜估值低廉的銀行股呢?原因就是因為銀行的很多業務有前景,能賺錢,但歷史形成的各種制約與包袱,卻在母行總行這里積累著,無法消化。比如,我們只看到銀行利用利息的剪刀差賺錢,卻沒看到很多銀行為了行政原因背負著太多地方債的隱患。

還有就是現在上市的銀行每個都是體態龐大、像恐龍一樣的總股本讓很多資金望而卻步,畢竟股市是一個消耗流動性的地方,每一分錢都需要真金白銀買上去。但是,你把銀行的賺錢業務一個個分拆出來,再把一些債務拿來搞資產證券化,這樣的市場化改革是銀行愿意做的,而且分拆了以后,很多銀行在總市值不變的情況下變成一個個輕盈的中小盤股,估值溢價就要容易得多。

可以看出,銀行為應對市場化競爭確實在想很多辦法,中國銀行業現在的企業架構是歷史形成的,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很多業務還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也符合全球行業發展趨勢,但始終在一個母體內運作,則邊際效益就會遞減。如果單獨分拆出來,無歷史包袱,又能趕上行業與市場發展的大好趨勢,對銀行業的改革總體是利好。當然,銀行業歷史形成的包袱,也有自身在這種分拆中得到消化的需求。

獨立上市何其難

通常而言,大部分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賺取傭金收入的業務相對傳統的以利息為基礎的業務都有一定的估值溢價,分拆賺取手續費傭金收入的資產將提升銀行的估值。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例,由于券商和保險公司的估值都較高,因而投行業務獨立上市將提振銀行集團的整體估值。

估值提升的幅度取決于分拆資產的規模大小和待上市資產與銀行股當前的估值差。同時,已分拆的業務的發展前景也會決定該業務提升銀行長期估值潛力的空間。此外,一般來說,金融控股公司的估值都會有一定的折讓。

綜合考慮分拆上市帶來的估值提升和集團公司的估值折扣,由于分拆的資產只占銀行利潤的一小部分,因此,簡單測算的結果顯示,分拆對估值的提振作用對大多數銀行而言不大,約在4%左右,個別小銀行理論上會有超過17%的估值提振,但由于利潤完全來自關聯交易,因此關聯定價將對估值提升幅度有較大的影響。

由于銀行旗下各業務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大銀行分拆核心業務并尋求上市的情況非常少見。在中國,成立資產管理業務子公司的目的是滿足監管部門要求銀行不要對理財產品提供擔保收益,避免銀行因為理財產品而導致聲譽受到影響。目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隱形擔保收益,導致監管部門擔心銀行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將資產管理業務從銀行分拆出來有利于降低銀行承擔的風險。但是上市會對現有股東以及少數股東權益的公平性帶來挑戰。

因此,監管部門,尤其是證監會是否會鼓勵這些關聯交易規模較大的業務分拆上市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目前而言,監管部門尚未有明確計劃鼓勵銀行分拆上市。

即使過得了監管部門這一關,如何解決關聯交易等實際問題對銀行仍然是個挑戰。集團公司也會考慮子公司上市會對集團帶來怎樣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子公司上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面臨著較高的不確定性。

雖然成立子公司可以使銀行為客戶提供定制的、專業化的服務,同時也有利于該部分特定業務的發展,但是子公司的組織架構并非一定比事業部模式更好。一般來說,客戶要求越來越綜合化的金融服務,規模經濟效應也是決定金融服務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相比事業部架構,子公司在管理和效率上可能相對較低。事實上,大部分全球大銀行都采用事業部架構而不是子公司架構來提升其在特定領域的競爭力。

當然,銀行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幾乎可視為是銀行的一個事業部,但是子公司上市無疑會顯著改變管理格局,比如上市以后,少數股東權益如何保護必須加以考慮,這會導致銀行發展戰略更為復雜。在中國,銀行的品牌效應非常重要,大銀行往往會對部分產品提供隱性擔保,這就降低了業務的風險,為客戶提供了信心,但如果子公司分拆上市,理論上銀行不再提供擔保,其業務的風險會增加,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該部分業務上的影響力。

單就基本面而言,全資子公司和上市子公司對現有銀行的影響好壞參半。無論是資產管理公司還是信用卡業務,在可預見的未來分拆上市的可能性都很小。不過,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獨立運營的子公司可能會率先分拆上市。

總之,不論對于銀行自身發展還是股東方,銀行資產分拆乃至上市都存在諸多障礙,尤其監管層的態度至關重要。銀行資產分拆引資并上市,除了監管、制度和市場方面的諸多障礙外,對銀行本身的治理和發展也并不見得是好事。

雖然監管層并未明確限制上市公司境內分拆上市,但一直持有“不鼓勵、不提倡”的態度。而優質資產的分拆可能導致原公司估值最終下降,股東方可能并不會都投贊成票。尤其是在分拆之后,各業務之間是否還能平滑協調?資源如何共享?都是不好解決的問題。

篇4

1995年11月,陳凌來到當時還沒有正式開業的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任副總,北京管理部任副總,并兼任民生銀行第一家支行――阜城門支行行長;2002年陳凌再次被委以重任,奔赴大西北升任西安分行行長,她帶領同事們艱苦創業,白手起家,為民生銀行在中國大西北地區開拓了一片天地,回顧過去的創業歷程,至今她對西安仍然懷有一種深厚的感情。

2007年,民生銀行成立資產托管一級部門,陳凌又轉身投入這一新興的事業領域。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老干創業的事兒了”,也因此,使她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轉換角色,以非常積極的心態應對各種挑戰。

全新平臺

源于有效的資源整合

談起資產托管,陳凌津津樂道。她說這是個有魅力的業務,大有可為,雖然目前它對銀行來講是比較邊緣的,僅僅只是中間業務的一個小品種。而且它跟傳統業務有很多區別,依附性較強,需要依附于很多業務來發展,但同時它面對的又是一個全新的客戶群體和資源。

“較之于傳統業務,從市場、客戶、發展空間來講,資產托管有很大的差異性,但其發展空間和態勢不可小視,而且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回首過去的三年,陳凌坦陳,相較于其他銀行,民生銀行的資產托管業務算是起步晚、規模小,而民生銀行的其他業務都非常出色,如公司業務、金融市場業務、零售業務、后起之秀中小企業貸款、貿易融資業務等,因此,怎樣把資產托管業務發展壯大的壓力時刻都在伴隨著她。

出人意料的是,成立之初,陳凌并沒有急于去拓展業務,而是引領其團隊成員先理順銀行內部關系,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同時伴隨著監管部門對資產托管業務的重視和各項管理規章的出臺,他們抓住機遇,順勢而為。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近兩年正是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各種各樣理財產品爆發式發展的時期,民生銀行資產托管部以此為切入點,理順托管業務與銀行內部各個業務板塊之間的關系,進而尋求突破。

在陳凌眼中,資產托管是一個拓展業務的全新平臺,其為相關的多種業務搭建了一個共同發展的橋梁,通過托管的平臺鏈接傳統業務,同時,通過托管這個橋梁嵌入其它業務,讓其有新的增值,誕生新的服務,提升原有業務的品質與價值。

歷時三年,民生銀行資產托管部以高質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服務逐漸贏得了各部門的認可,并逐漸認識到了資產托管業務的價值。

“資產托管是個新業務,如何做大做強,這是我時刻思考的問題。必須通過這個業務證明資產托管部門的存在是有價值和魅力的,不僅符合政策監管要求,還能服務市場且被投資者接受。資產托管業務要體現其專業性,能深度鏈接和開發產品,為盈利增值服務。另外還要有需求,如果僅是監管部門的需求,而銀行各部門之間不認可,還會帶來很多繁瑣的事情?!?/p>

要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為了做好此項業務,陳凌也曾經去許多銀行了解情況,大家的業務思路各不相同。但她發現,各銀行托管部門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都相當高,對于這塊業務的挖掘、自身的學習、提升、定位,以及前瞻的戰略也都很到位。

“由于認識到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對這個業務的必要性,和它廣泛的前景,以及和其它業務相關性的支持作用,業內的同行都看得很清楚,必須要走這條路。”

托管業務的機會有很多關聯性,銀行很多新業務剛出來,人們都想不到托管這塊,托管的價值和魅力不僅僅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必需保護做為業務主體的你,業務本身,怎么增值,怎么為你保駕護航,怎么挖掘出新的業務機會。

托管部當初,只有十幾個人。陳凌說,成立之初他們就快速的定位,包括業務的定位與人員的培育。“這不僅僅是我們十幾個人的理解,這么大一個行,一萬多億的資產,一個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肯定得有一批專業團隊,而且還得有對其它業務的專業理解,所以我們得快速培訓,對分行的搞公司業務的人員、零售業務的人員,只要是跟這個業務有相關的人員、團隊,我們都得快速培訓,讓他們盡快了解業務?!?/p>

“就這么幾個人,各分行一家一家地跑,現身說法,密集型的培訓,案例形式、專業小組形式等,比如證券基金類,交易資金類,私募股權類等……都是總分支聯動,經過兩三年的培訓,大家對業務有了深入的理解?!?/p>

現在的積極性與當初今非昔比,一做業務就會想到有托管的機會。當然托管銀行內部也有推動的方式,包括前期的培訓,專題的講演,專家和同業的拜訪,學習、交流等形式。到今天,大家對這一業務有了基本的理解,專業團隊也形成了。

另外,外部的政策的清晰和重視,托管業務已納入了有關監管部門的制度管理體系,證監會和銀監會在制度化的安排上是很清楚的的,民生銀行資產托管部能走到今天,緣于比較好的內外部環境。

由弱變強

專業化服務取信市場

在陳凌的帶領下,短短三年之間,民生銀行資產托管的團隊完全確立起來了,之前很多內部員工不知道托管是干嘛的,現在不但每個分行都有了確定的一兩個專職人員,并且都是精干的人員。陳凌自信地說,包括年金團隊,雖然只有三十二人,但卻是最精干的一個團隊。

陳凌說,對外,托管銀行一定要腳踏實地,抓團隊、抓專業培訓,只有把基礎做好了才能出去。因為我們面對的客戶群、面對的市場,與傳統的銀行業務有質的區別,傳統的客戶群比較專、單純,而現在的平臺是比較廣泛的,鏈接著資本市場。

原來不是傳統銀行的客戶,現在都是托管銀行非常重要的客戶,包括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券商、私募……再往下延伸就是高端客戶群,原來做公司業務關聯這些,但沒有深入到托管的層次。

民生作為一個小行,陳凌覺得自身的優勢不明顯,要想在托管市場立足和發展不是意見容易之事,網點、銷售等方面的瓶頸不是短時間能解決;托管對機構自身、專業水平有要求,客戶會看重會你的實踐經驗,以往的歷史,對業務互換有要求,他不會一上來就跟你談,把業務給你。

因此,與大型基金公司的合作需要有實力,尤其是零售團隊的支持,必須進行資源整合,托管業務和銀行其它業務的交接點太多,而且關聯度強,決不是說一個部門自己強,就能自強不息了,因為它需要取得其它部門的支持才行。

“我們和其它業務有很強的依附性和關聯性,好多都是因果關系,現在我跟行里領導說,領導也理解了。大行的優勢比我們多,好做,像民生這樣的小行,必須靠差異化服務,優質化服務,更加專業化來贏得市場,我們的優勢就是體制,資源整合,互相配合,協同作戰的優勢,包括開拓創新,尤其是高效率,還有為客戶服務的精神。確實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著想,真誠地對待每個業務、每個客戶,為他們用心的做一些安排。”

提及該行托管業務的特色,陳凌認為首要的就是高效。從走流程、分行發現客戶、報產品、批下去,總共不超過七天,搭建了一個高效的審核平臺,托管部還跟行里相關的法律合規、評審、甚至是零售銀行、公司、私人銀行等平行部門都有一個非常通暢的管道、對話的機制與流程。

在為客戶高效服務方面,應該是他們差異化服務的又一個特色,大銀行資源多,可能不在乎這些小業務,但民生銀行面對任何一個業務機會,都會把客戶當成最好的客戶、最大的大客戶來對待,不管多小的客戶,哪怕是集合的小企業,我們也很重視。

而在為客戶服務的專業精神與為客戶著想的態度方面,一般只要分行提出要求,他們都會派出一個專業團隊去跟客戶洽談,“面對面的服務。你說你的需求,我們怎么滿足你的需求。”

由于是新業務,陳凌覺得對業務的研究要有前瞻性與及時性,“有些東西你可以等,等管理部門出政策,但有些東西卻不能等,我們怎么辦,怎么抓住機會,而不是喪失機遇,要第一時間對有需求的客戶提供服務,同時也要重視政策的研究和監管部門的溝通,第一時間制定內部的一些業務規章與操作流程、內部的管理辦法、執行的管理辦法,把流程理順?!?/p>

對于托管業務,民生銀行托管部對分行實行資格管理,每年都有例行的業務檢查,涉及各個業務品種。檢查是否執行相關辦法、制度、流程,檢查崗位職責、人員的配備、對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需求。

總之,前、中、后各司其職,步調一致,全力服務分行。“前是要有研究,對新業務出來后用什么方式來學習研究,中是辦法和管理,后就是運營指導、檢查?!?/p>

苦煉內功

辟托管業務藍海

陳凌坦言,與其它銀行相比,民生在托管業務上沒有太多優勢。具體來說,大型基金的托管,其工作做起來就非常吃力,只要一方不積極,無法達成一個良好的合作。因此,想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對方必須得接受銀行方面的現實情況,否則一上來就提出很多的要求,銀行若是盲目地承諾卻實現不了,也會處于被動狀態。

陳凌一直信奉一個理念,就是水到渠成,一個時期干相匹配的工作。根據民生銀行的具體情況,陳凌提出了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她特有的思路下,資產托管部沒有熱衷于去拉“大客戶”,而是從一點一滴做起,如內部資源整合、嘗試做一些小業務與開拓新業務。陳凌說,“當時即使費盡心機的拉來一兩只基金,效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去;而現在卻不一樣,我們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品牌也出來,市場形象也有了,內部也理順了,效率也提高了,零售平臺也搭建好了,內部資源也整合完全到位了,業務要好做得多。”多元化戰略前兩年是成功的,今年還將繼續實施,但必須在一些領域有重點突破。

很顯然,陳凌是善于擇機的?!艾F在起碼有了質的變化,行領導看到了,各個部門也看到了,托管部現在成為全行一個新的業務亮點,我要的就是這個基礎。通過多元化的產品,比如基金專戶、券商理財等產品積少成多,業務發展自然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短、平、快的小業務很好,客戶也非常需要,為此,我們跟零售銀行部達成了共識,一年出幾十只小產品。大的固然重要,是我們要重視的,小的也要大力發展,托管產品的選擇要跟我們目前的現狀相匹配,同時也是量力而行?!?/p>

民生銀行的理財產品去年發行一千三百多億,今年要發兩千多億。能托管的全都將納入托管,陳凌說,銀行理財托管做的很順暢,效率也很高,重要的是滿足了客戶需求。

談到今年的發展戰略,陳凌表示,一是證券類產品,公募基金、基金專戶、券商集合理財將是主打方向;還有一類,是做得比較順暢的銀行理財產品;再有就是陽光私募基金、交易資金。這些品種將成為今年托管收入的主要來源。

篇5

關鍵詞:微型企業;小額貸款;臺州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2.4

一、引言

盡管世界各國、地區對微型企業的定義不盡相同(見表1),不過就雇員人數而言,相對保持一致,通常設定為10人以下。2002年,平均而言,OECD國家制造業73.9%的企業和13.9%的就業來自于微型企業,而在服務業方面,微型企業的作用更為重要,微型企業的比重達到90%以上,而酒店、餐飲、房地產等行業,就業人數占到60%以上①。因此,微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發達國家和地區而言,微型企業也是其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載體,占到OECD國家研發行業企業數的85%以上,目前很多著名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都起步于微型企業,比如微軟、蘋果等。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包括發達國家的相對貧困人口而言,微型企業的發展可以通過貧困人口的自我雇傭來解決就業問題,并形成自我維持的可持續的“造血”機制,實現社會公平。拉丁美洲非農勞動力的50%、非洲非農勞動力的33%、印尼制造業勞動力的50%、泰國貿易服務產業就業人口的70%受雇于微型企業(張陸、張麗鵬,2006)。即使經濟發達的美國,出于反貧困動機的微型企業支持項目從1970年代的幾十個增加到2001年的700個以上(Ssewamala and Sherraden,2004)。

近20年來,鑒于微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和發展高科技產業方面的突出作用,微型企業的發展受到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就我國的發展現狀而言,微型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首先,我國區域差距大,微型企業在發達地區促進產業升級和在欠發達地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都值得重視;其次,建國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相對滯后,今后30年是城鎮化迅速推進的時期,需要依賴微型企業的發展來解決龐大農業剩余人口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第三,我國貧困人口仍有2000多萬,如果按照世界銀行每天生活費用不足1美元的標準來看,我國貧困人口達到2億人(劉純彬,2006),大量國家和地區的實踐表明,通過“授人以漁”的微型企業扶持項目的發展,可以有效解決貧困問題。

從實踐來看,在微型企業的創立和發展過程中,資本不足是微型企業經營所面臨的主要約束,尤其是對于欠發達地區和貧困人口創業而言,基本上沒有初始資本積累,所以,融資難是微型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Schiffer and Weder,2001),而且金融約束對越小的企業影響越不利(Beck et al.,2002)。Morduch(1999)研究表明,融資體制、機制的創新是微型企業成功發展的首要條件,比如無擔保的團隊借款技術創新等。盡管有資料表明我國新增貸款的52.5%貸給中小企業,但是小企業只獲得了8.5%的貸款(厲以寧,2009),而微型企業的份額則更低。因此,如何解決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非常關鍵。

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目前主要有兩種思路。一是以國有銀行為主體、政府補貼為主導的廉價信貸政策,發展中國家二戰以后的實踐很難證明這一思路的有效性,成為“好心辦壞事”的典型案例。實際上,這一信貸補貼方式破壞了市場化利率的分級機制,惡化了市場效率;同時廉價信貸往往被權力階層獲取,偏離扶持目標,惡化了欠發達地區的收入分配;對于政府補貼的依賴導致銀行缺乏節約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激勵,上述因素還將導致還款率的惡化(Aghion and Morduch,2005)。因此,從1990年代以來,另一種思路,即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的實踐開始受到重視。與第一種思路的本質不同在于,后者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探尋微型企業信貸供需雙方共贏的模式,政府補貼主要補償微型企業信貸運行初期的規模經濟劣勢。這一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在很多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的實踐中取得突出的績效,比如孟加拉國格萊珉銀行的小額信貸、美國富國銀行的信用評分、哈薩克斯坦的小企業計劃、泛美開發銀行在巴拉圭的微小型企業全球信貸計劃、亞美尼亞農業合作銀行、塞爾維亞的金融租賃計劃、墨西哥國家金融公司的小企業保理業務等(Malhotra et al.,2006)。

在我國,浙江省臺州銀行在2005年末與國家開發銀行正式簽約,開展“商業可持續發展微小企業貸款項目”合作,命名為“小本貸款”。該項目的宗旨是“為大多數在過去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微型和小型企業創造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國開行為臺州銀行提供3億元人民幣的轉貸款,轉貸期限為5年,利率以現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下浮10%;利用轉貸款向微小企業發放貸款的風險由臺州銀行承擔;引進德國國際項目咨詢公司(IPC)微小貸款技術,并由其負責員工培訓。自2006年1月19日第一筆“小本貸款”發放,到2009年6月份的三年間,該行陸續在15家支行開辦了“小本貸款”專營部門。截至2009年6月末,該行小本貸款余額共15630筆,金額100440萬元,戶均額度為6.43萬元,其中失土、離土農民貸款份額已占到了94%(何韜,2010);截止到2008年6月份,貸款加權平均年利率為14.82%,不良率僅為0.23%(吳杰,2009);2007年“小本貸款”的稅后利潤為2000萬元,信貸員人均創利約28.57萬元?!靶”举J款”實踐的成功進一步表明了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的可行性,對于我國其他地區微型企業信貸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因此,本文在分析微型企業融資難原因的基礎上,以臺州銀行的“小本貸款”為例,從信貸技術、組織機構、激勵機制、產業組織政策等角度探討如何構建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模式。

二、微型企業信貸難的原因分析

微型企業信貸難與信息不對稱、契約執行難以及高交易成本等引致的市場失敗密切相關(Aghion and Morduch,2005),也與銀行組織體系和市場定位有關。

首先,信息不對稱是微型企業融資難的首要原因。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微型企業沒有也不需要建立正式的財務制度和會計科目,更不存在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因此,企業信息透明度低。同時,微型企業通常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企業經營狀況與企業主的品德、才能密切相關,在個人信用體系并不完善、信用歷史信息可得性弱的前提下,銀行難以獲取企業經營和企業主的信息,或者信息獲取成本偏高②。一方面,企業主信息的缺失,銀行難以觀測到潛在借款人的風險類型,無法區別安全型和風險型借貸者,只能實施統一的利率,且高于安全型借款人的無風險利率,這意味安全型借貸者不得不對風險型借貸者進行補貼。利率的提升有可能最終擠出安全型借貸者,造成安全型借貸者借貸難的問題。而銀行只能面對風險型借貸者,這將導致銀行風險增大,一旦這種風險足夠大,那么銀行要么要求借貸者提供必要的抵押,但微型企業缺乏必要的抵押品;要么不得不以降低利率來吸引不同類型的借款人,從而導致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存在超額的借款需求,實施信貸配給(Stiglitz and Weiss,1981)。另一方面,銀行難以觀測到微型企業借款之后的行為(努力程度)以及項目最終的收益,這會導致借款之后道德風險。對于銀行而言,由于觀測不到借款人的努力程度,在借款人有限責任的前提下,借款人的激勵條件和銀行參與的約束條件在一定情形下存在沖突,為了激勵借款人的努力程度,銀行不得不將其利率水平設定一個限額,一旦這一限額無法補償銀行的成本,銀行要么決定放棄貸款,要么要求借款人提供必要的抵押物來放松有限責任的約束。微型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小,微型企業主缺乏可抵押的財產,因而也難以從審慎的銀行處獲取貸款。

其次,另一種道德風險則發生在項目完成之后,銀行難以獲取借款人項目回報率的真實信息,借款人利用其信息優勢可能采取策略性賴賬行為,即原則上可以還款、但還款收益低于賴賬收益而選擇賴賬,這在司法和立法體系相對薄弱、可執行產權缺位的國家和地區更容易發生,這就是契約執行難問題。由于賴賬風險和貸款規模呈正比(Ray,1998),因此微型企業很難獲得長期、高額度的固定資產投資的貸款,只有可能獲取運營資本的短期貸款。同時,為了避免出現賴賬,需要構建對借貸人還貸的激勵條件,抵押成了必要條件,而在土地、不動產等產權體系不完整和動產抵押體系尚未完善的國家和地區,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另一方面銀行缺乏可執行的權利主張,從而直接導致微型企業難以獲取貸款。

第三,與大中型企業比較而言,微型企業貸款具“短、小、頻、快”的特征,而且企業管理薄弱,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企業倒閉率高,因此銀行對其貸款的風險較高③。處理和管理貸款的交易成本相對固定的,故平均成本將隨貸款規模的增加、貸款期限的提高、貸款頻率的下降而降低。同時,微型企業數量眾多,涉及行業廣泛,企業主之間亦千差萬別,難以利用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技術選擇統一的信貸技術,使得這類貸款業務呈現“勞動密集型”特征,發掘、篩選客戶、貸款發放、催收管理成本高。而且,微型企業經營的高風險也意味著銀行較高的違約計提成本。因此,除了信息成本之外,銀行對于微型企業的貸款還將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傳統商業銀行的管理成本占到貸款組合的5%以下,而小額信貸機構很難將成本降到10%以下(Malhotra et al..,2006)。較高的交易成本意味著需要較高的利率才能補償。而實際上,很多發展中國家出于扶持微型企業、打擊非正式信貸或者促進投資等目的而進行利率管制,設定利率上限,難以彌補小額信貸的成本,這直接導致供給不足。

最后,我國目前的銀行組織體系和市場定位不利于微型企業信貸需求問題的解決。一是銀行組織體系與企業組織體系的不匹配。我國的銀行組織體系雖然較為完整,但市場占有結構以寡頭為主導,有大有中而缺小,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融資需求的小型金融機構存款、貸款份額偏低。2008年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的存款分別占金融機構存款的1.38%、8.68%、6.90%和0.16%,總計為17.12%,貸款分別占金融機構貸款的1.27%、8.58%、6.47%和0.14%,總計為16.45%。④二是大中型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趨同。大型銀行實施“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大項目戰略”,機構、人員、信貸資金向上述方向集中,基層業務網點撤并,小城鎮資金外流、信貸管理權限上收,貸款審批程序繁雜,信貸門檻高。由于當前利率管制嚴格、存貸利率差額有限,銀行利潤最大化的行為傾向于選擇低風險且規模大的企業作為主導客戶,中型銀行出于強化盈利能力也紛紛效仿大型銀行,依賴于硬信息和標準化的技術追求大規模、低成本的盈利模式。這種市場定位恰恰與微型企業的信貸需求特征南轅北轍。三是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數量不少,但缺少引導和促成這些機構將其市場客戶定位在為微型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驅動機制,或者缺少良好的經營機制服務微型企業。2009年,我國城市商業銀行143家,城市信用社11家,農村商業銀行43家,農村合作銀行196家,農村信用社多達3056家 。⑥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城商銀由有濃厚政府背景的大股東所掌握,其經營行為受到地方政府行政的高度約束,演化為政府投資的融資平臺,市場定位也趨同于中型商業銀行。大部分農村信用社,尤其是在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雖歷經多次改制,經營能力仍偏弱,難以滿足微小企業信貸需求。

因此,微型企業信貸難的問題,需要從信貸技術上做出創新解決微型企業信貸信息不對稱問題,需要在缺乏足夠物質擔保的前提下構建良好的激勵體系來激勵企業主努力、避免策略性違約,同時伴隨著相應的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和激勵體系的適應性調整,也需要銀行組織體系和政府金融行業扭曲性政策的調整與微型企業信貸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

三、“小本貸款”的實踐:對微型企業信貸難的破解

臺州銀行嘗試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將“小本貸款”的目標群體設定為長期被正規金融機構體系排除在外的、以個體工商戶和家庭作坊為主的微小企業,并進一步細分為針對小企業、額度為10萬~30萬元的小貸款和針對微型企業的、額度為2000元~10萬元的微貸款,以10萬元以下的微貸款為主。從目前的運行來看,通過戶均貸款額度限制(見表2,主要集中在1~10萬之間)不斷擴展覆蓋面,且與目標群體一致;財務狀況穩健,可持續性強。“小本貸款”在解決微型企業信貸難問題的同時,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通過借貸技術、內部組織結構和激勵體系的創新以及市場化利率機制安排和良性市場競爭來緩和或者解決上文所述因素對微型企業信貸的制約。

(一)小額信貸技術創新與信息不對稱

借貸技術是貸款營銷、貸前信息審查、貸款決策、貸后監控的結合體,信貸技術的創新是解決微型企業與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的主要途徑。臺州銀行的“小本貸款”將IPC標準化的微小貸款技術和該行長期為中、小、微型企業服務中積累的關系型貸款技術相結合,探索出適合該區域的高效、簡捷、規范的微型企業信貸技術。

首先,貸款決策之前的過程都是借貸人信息收集和處理的過程。在前期的貸款營銷階段,小額信貸員除了通過各種營銷渠道將“小本貸款”廣而告之之外,根據“小本貸款”的市場細分情況將信貸人員按地域(村或社區)、行業、供應鏈以及協會等中介組織進行合理配置,信貸員專業化于給其配置的業務領域,從而可以與相應社區、行業、供應鏈中的企業、企業所有者、居民進行長期、多維度接觸,便于獲取借款人的軟信息,這種信息往往是定性的,比如借款人的性格、愛好等,難以定量化并難以在不同職員之間、不同層級間進行確認和傳播。所以,他們在相關微型企業貸款申請之前對所轄地區、行業或者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經營狀況、企業主個人信息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降低了信息搜集的成本。其次,貸款申請受理和信息審查是針對性地獲取借款人的信息,是風險識別的關鍵步驟。一方面遵循IPC標準化的信息調查手段,在本行內部和外部征信系統的調查之外,強調“到戶調查”和“眼見為實”的原則,要求信貸人員必須到借款人的經營場所實地核查借款人的基本情況、借款原因、借款用途、資產負債情況、損益情況、現金流量、還款來源等信息,并要求信貸人員根據對借款人的實地調查,自編借款人財務狀況簡表和調查報告,用較為準確的數據來判斷借款人財務水平和損益情況,說明其每月還貸能力。另一方面,臺州銀行結合其長期從事“軟信息”搜集和加工以及關系型借貸的經驗,也重視非財務信息的調查,通過正面調查、側面調查(向調查對向內部關系人、擔保人、村(居)委員會、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和政府機構了解),獲取借款人的道德品質、家庭關系、社會聲譽、行業規范和履約狀況、經營能力以及所在行業的前景、風險等方面的軟信息,并將“硬信息”(財務信息)和“軟信息”進行交叉檢查,相互驗證。軟信息的獲取依賴于勞動密集型的“客戶經理制”。在臺州銀行,客戶經理占到整個銀行雇員的1/3以上,平均每個客戶經理管理200個有效客戶,充分發揮本地化客戶經理的社會資本作用,構建具有一定覆蓋面的社會關系網絡,依靠客戶的“腳勤”(即樂于提供延伸服務、勤于保持日常聯系、善于當好客戶顧問)來實行貼身管理、貼身監督(應千凡等,2009;史晉川等,2010)。此外,臺州銀行在“小本貸款”中也嵌入其長期使用的“存貸掛鉤積數貸款”制度(何韜,2010),即根據借款人存款積數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的一項貸款業務品種,遵循“多存多貸,存貸掛鉤”的原則。通過貸款額度和速度提升以及利率優惠的措施,可以激勵借款人以及潛在借款人將資金集中于該行,從而可以較為全面了解貸款人的現金流等重要信息,有助于降低信息的獲取成本。

其次,“小本貸款”考慮到借款人普遍缺乏可抵押的財產,盡可能通過貸前“硬信息”和“軟信息”搜集來甄別借款人的情況,控制風險,而且,由于信貸額度較低,個人策略性違約的機會成本相對于其收益更高,所以,在擔保、抵押方面,“小本貸款”更注重借款人的第一還款來源,主要采取一個保證人保證的方式,且不要求必須提供抵押。在微貸款上,不需要對擔保人的財務狀況做深入的分析,只需提供姓名、住址、收入情況等最基本的信息。在此,保證人的主要作用一是起到信息甄別的作用,可以表明借款人相關的社會聯系和社會認可;二是起到貸款人貸后用款、還款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擔保人與借款人 “親近” 的關系優勢和信息獲取上的優勢。因此,上述抵押擔保條件的放寬解除了微型企業借貸所面臨的主要束縛。

最后,在貸后監督方面,主要依賴于分期還款的期限監控?!靶”举J款”的還款方式實行統一的按月還款,每月必須定期付息,不過本金額可作相應的調整,具體可由信貸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種分期還款是目前小額信貸最常見的還款方式。第一,這一方式形成了貸款風險的預警系統,信貸員要在借款人第一次還款之前進行實地客戶回訪,在以后每次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還款督促聯系。這一過程可以給信貸員提供借款人貸款使用方向、資金流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早地預期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作出迅速反應,制定更為嚴格的非正常貸款監控程序。第二,在分期付款的高頻接觸過程中,更容易建立信貸員和借款人之間的個性化關系,可以降低信息的獲取成本,也可以更及時得獲取必要的信息。第三,這一還款方式有助于銀行選擇風險相對較低的客戶,因為在這一方式下,借款人的還款來源通常有多個途徑,不可能完全依賴于貸款項目的回報,因為很難要求項目在短期的一個月之內產生相應的收益,因此可以排除一些高風險的借款人(Aghion and Morduch,2005)。第四,這種方式可以激勵借款人的儲蓄努力,提高借款人的儲蓄能力,降低了微型企業對利率的敏感程度,緩解了一次性大額還款給微型企業造成的巨大財務壓力,提高其還款能力。Silwal(2003)根據尼泊爾9個村鎮銀行的經驗研究表明,分期付款的頻率和支付困境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一次性還款的拖欠率(19.8%)是按周分期還款拖欠率(11%)近兩倍;相似的,孟加拉國農業開發委員會(BRAC)將其還款頻率從一周一次提升到每月兩次,拖欠率迅速上升(Aghion and Morduch,2005),所以,分期還款的制度安排是貸后監督較為有效的方式。當然,具體的頻率選擇和交易成本、借款額度、收入流等相關。

(二)內部組織結構和激勵體系

“小本貸款”在破解微型企業借貸信息不對稱的過程中依賴借貸技術的創新?!靶”举J款”強調財務信息和軟信息的相互印證,而“小本貸款”中財務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仍然依靠于信貸員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的估算,不同于具備嚴格會計制度的大中型企業,幾乎沒有可信的會計報告的微型企業的財務信息,從性質上更接近軟信息的性質。軟信息主要特征在于其難以被第三方觀測、確認以及在不同管理層級之間傳導。這種軟信息的獲取需要信貸員與申請貸款的微型企業、企業主、工人、企業所在社區、相關行業長期多維度的接觸,其他人短期內難以獲取,因此,“小本貸款”的運行必須要對信貸員適度放權,形成對信貸員信息搜尋努力的正向激勵。由于軟信息難以在不同層級之間傳遞,從而形成了管理層和信貸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后者可能利用其信息優勢選擇機會主義行為,比如存在過度放貸的動機、可能與借款人合謀等,產生了新的問題。顯然,向信貸員放權會進一步惡化這種問題。因此,從內部組織結構的設計中面臨這樣一個矛盾。顯然,在傳統大型國有銀行內部很難形成這種適應于微小企業信貸需求特征的組織結構和激勵體系,這也是為什么長期以來大型國有銀行難以從根本上破解這一問題的重要因素。“小本貸款”的技術創新也需要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和激勵體系的適應性調整才能實現。

一方面,基于軟信息層級傳遞的困難,“小本貸款”需要向下授權并盡可能減少管理層級來削弱問題,因此,傳統大銀行多層次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往往依賴于地方性小銀行通過扁平化管理來實現。小銀行本身管理層級少,銀行總部設在本地,管理者與本地微型企業及其經營者地理接近,對其發展現狀、環境和潛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降低了軟信息在層級間難以傳遞所引發的信息不對稱程度(Berger and Udell,2002)。臺州銀行作為長期從事于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業務的地方性小銀行,在“客戶經理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內部組織結構。在貸款決策上引入貸審會決策機制,根據審批人權限,分為支行小額信貸部門貸審會和總行貸審會兩級,每筆貸款至少有2名以上貸審會成員參與決策。貸審會的決策基于信貸員的陳述,對其提供的信息進行完整性、真實性、準確性檢查和交叉檢查以及風險評估。這一機制安排,一是充分尊重了信貸員的意見,為信貸員的信息搜尋努力提供了激勵;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信貸員的道德風險,降低信貸風險;三是兩級決策機構方便了“小本貸款”的信息傳遞,也有助于快速決策,適應微型企業貸款“急”的特點。

另一方面,完善信貸員的激勵約束體系來激發信貸員的努力程度、控制信貸風險。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公開、透明且可直接量化到個人的信貸人員薪酬激勵辦法,與業績、規模掛鉤的績效薪酬是其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按月考核,上不封頂,從而對信貸員形成了有效地激勵。其次,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信貸內控制度,制定了“貸款三查制度”、“第一責任人制度”、“終身風險問責制度”和“信貸事后監督制度”四項核心制度,形成相應的問責體系,并由法律責任、經濟與行政責任、盡職責任三個層次構成。信貸風險控制指標作為績效指標中“質”的部分,具有一票否決效力。在該地區,同業之間地理距離極為接近,同業信息流動性強,信貸員在銀行業的聲譽至關重要,因此增加了其道德風險行為的機會成本。第三,鑒于“小本貸款”的風險水平相對較高,臺州銀行更新了其信貸管理理念,即控制一定的逾期率或損失率。該理念認為:“不發放逾期貸款的信貸員不是一個好的信貸員,不但不利于信貸員的成長,而且會因信貸員的過于保守行為而喪失了許多放貸盈利的機會”。因此,該行相應調整了對信貸人員的約束機制,其免責制度規定在授信盡職的情況下,對所放貸款逾期率在2%以內的客戶經理不予處罰(吳杰,2009)。

合理的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安排和完善信貸員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小本貸款”在破解信息不對稱方面的信貸技術創新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礎和人力資源支持,有效地保持了業務規模擴張和信貸安全的平衡,為商業化微型企業貸款的可持續性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三)市場化利率設定機制

相對于傳統的大額信貸,“小本貸款”需要更為密集的勞動投入,同時,缺乏相應的抵押而可能面臨較高的違約風險,其單位成本偏高,導致銀行規模經濟優勢難以體現,根據國家的管制利率很難彌補其成本。因此,該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必然依賴于市場化的利率定價機制,利用高利率來覆蓋轉貸資金成本、貸款損失風險成本以及包含市場營銷、貸前信息審查、貸款發放、貸后監管的管理成本。只有能盈利,小額信貸才有可持續供應的動力。從實踐來看,“小本貸款”利率設定主要參考當地農村信用社貸款月平均利率、民間借貸月平均利率和微小企業平均利潤率。2008年臺州民間借貸加權平均年利率約為13.04%,農村信用社1年期的貸款加權平均年利率約為10.63%,而臺州銀行“小本貸款”的年平均利率達到13.29%,甚至高出當地人民銀行監測的民間借貸利率(應千凡等,2009)。分期限來看,從表3可見,臺州銀行的貸款利率均高于當地農村信用社和該行的一般貸款,1年以內的短期貸款利率基本上低于當地民間借貸,而1年期以上的貸款利率則高于當地民間借貸。

這一機制的合理性除了需要覆蓋小額信貸的高成本之外,還在于從實踐來看,微型企業可以承受相對較高的利率。小企業尤其是商業經營者每單位資本回報率通常高于大企業,很多微小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在100%以上(史晉川等,2010),在印度、肯尼亞和菲律賓的小企業投資年均回報率在117%~847%之間(Malhotra et al.,2006)。同時,由于貸款額度低、貸款期限短,且采取分期還款的方式,借款人對利率并不敏感。而且,盡管“小本貸款”的名義利率高于農村信用社,但是,后者由于偏低的利率而將小額信貸作為一項政策性業務,缺乏足夠的內生動力去發展這一業務(吳杰,2009),貸款程序繁瑣,耗時較長(應千凡等,2009),甚至可能存在尋租問題,從而增加了微型企業的借貸成本,實際利率甚至高于“小本貸款”⑥ 。此外,對于“小本貸款”利率甚至高于民間借貸利率的情況,一方面與臺州銀行、浙江泰隆城市商業銀行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等地方性小銀行長期專業化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有關,隨著其信貸規模的擴大,對民間借貸市場形成明顯的競爭效應,導致民間借貸利率和官方利率的逐步趨同,見圖1。另一方面,表3所列的民間借貸利率是當地針對低風險的客戶或者與放貸人有著血緣、親緣關系的借款人,或者兩者之間在產業鏈上存在供需關系,因此,這種民間借貸往往伴隨著關聯性的交易,或者需要情感方面的投入,所以,與之相關的無形的信貸成本不低。而且,民間借貸具有明顯的市場分割性(Ray,1998),針對不同的借貸主體,利率差別很大,并不是所有的微型企業都可以從民間借貸市場以較低的利率融資。

“小本貸款”的利率設定具有充分的彈性以應對不同的微型企業借貸風險。首先,結合微型企業借款“頻”的特點,通過利率優惠建立動態激勵機制,如表3所示,微型企業在第二、三次的借貸利息明顯低于第一次。微型企業借款需求頻率高,該機制的建立可以激勵銀行和企業之間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具有遠見的微型企業主非常重視這一關系以及聲譽的樹立,因為這種聲譽能夠為其帶來未來的收入流或者成本的節約。所以這一利率優惠的動態激勵機制提升企業違約的機會成本,放松了對企業激勵相容約束的條件,從而也降低了銀行的風險。而且,針對同一個人的貸款,銀行的信息搜尋成本也會降低,所以利率的下調對銀行收益率的影響不大。其次,如上文所述,引入“存貸掛鉤積數貸款”機制,盡管貸款積數不是獲取“小本貸款”的必要條件,但是貸款利率隨存款積數而調整,積數越高,利率越低。這一方面可以起到現金流和信貸監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銀行內部的資產、負債結構,解決地方性小銀行吸收儲蓄能力偏弱的問題。第三,利率隨貸款申請者提供的保證人的情況和抵押、質押物的不同而不同,保證方式利率就高,抵(質)押方式利率就低,兩者浮動幅度在1.2%~1.8%之間。這一利率調整也體現了風險因素的影響,適當的利率優惠可以吸引安全性相對高的微型企業的貸款需求。

(四)適宜的銀行行業組織結構

銀行行業的組織結構,如規模結構、產權結構、市場競爭等直接影響著微型企業的信貸可得性(Berger and Udell,2006)。首先,在發展中國家,由于個人征信系統、微小企業會計制度等信貸信息獲取和共享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完全基于財務信息、個人信用評分等硬信息的微型企業交易型貸款難以開展,仍將以關系型借貸為主,因此地方性的小銀行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其次,就國有和民營的產權結構而言,國有銀行一般規模偏大,因而可能不利于中小企業的信貸可得,當然,國有銀行容易受政府影響,出于政治原因支持中小企業,但是因為不是出于市場原則,沒有激勵進行甄別和監管以及最后的收款努力,從而出現無效率的現象,并將對私人銀行的貸款產生擠出效應,所以,通常而言,國有比重越高,越不利于微型企業的信貸提升(Berger and Udell,2006)。臺州擁有三家獨立法人的地方性的城市商業銀行,這在全國的地級市中絕無僅有;從產權結構來看,三家城商行均以民營資本為主導,其州銀行是我國第一家民營資本絕對控股的城市商業銀行(國有資本占5%),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是我國第一家100%由民營資本組成的城市商業銀行。顯然這樣一種銀行規模結構和產權結構有助于拓展微型企業的信貸渠道。

三家民營城市商業銀行同處一城,“短兵相交、近身肉搏”,因而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市場競爭的強度對微型企業的信貸可得性的影響在理論研究上并不一致。一方認為較高的市場控制權力意味著較少競爭,銀行缺乏動力去發展中小企業信貸;另一方認為對于關系型借貸,較高的市場權力意味著企業缺乏其他可選擇的銀行,從而該銀行可以發展關系型的借貸,進行這方面的投入,避免長期合約不完善的問題,而過度的競爭使得借款人有著更多的選擇,導致聲譽機制、動態激勵機制難以奏效(Berger and Udell,2006)。從實踐來看,三家銀行之間的競爭有效地拓展了微型企業的信貸渠道。首先,三家城商行以及本地大中型銀行的分支機構和農村信用社之間的激烈競爭促使他們眼睛不斷向下以拓展市場份額和發展空間。臺州銀行選擇開發“小本貸款”不是做慈善,而是為其自身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其有相應的動力和激勵從事這一業務。其次,該地區各銀行之間的激烈競爭可以促進有利可圖的信貸技術、制度創新迅速外溢,被其他銀行所效仿,臺州銀行在“小本貸款”上的成功迅速被泰隆、民泰兩家銀行所效仿,也推出相應的小額貸款業務,這種溢出效應提高了銀行對微型企業信貸的供給水平,也降低了微型企業信貸的成本,抑制了微型企業信貸利率的上揚。第三,該地區銀行在競爭中有合作,構建信息共享的征信系統,從而在競爭過程中避免聲譽機制、動態激勵機制的失效,降低銀行的信息甄別成本。因此,在臺州目前的銀行規模結構和產權結構下,這種良性的市場競爭在 “小本貸款”的發育、推廣和深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結論性評述

微型企業在解決就業、促進發達地區產業升級和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有著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契約執行難、高交易成本以及銀行組織體系和市場定位問題,長期以來,面臨融資難的問題。由于政府廉價信貸政策普遍難以取得成功,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在1990年代以來被寄予厚望。本文以運行較為成功的浙江臺州城市商業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開發的“小本貸款”為例,遵循信貸技術創新進而引發內部組織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的適應性調整以及政府規制(包括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銀行業產業組織政策)作用的分析思路,分析其實踐如何破解微型企業信貸難,探討上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信貸的可行性以及運行條件、方式。本文得到如下啟示:

首先,臺州銀行“小本貸款”的實踐表明,商業可持續的微型企業貸款具有可行性,銀行和微型企業之間可以形成雙贏關系,長期以來被定位為“垃圾客戶”的微型企業成為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增長點。這一實踐被同處一城的浙江泰隆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民營銀行所效仿,這更近一步表明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可獲利性。

其次,微型企業貸款單位成本偏高,偏高的交易成本導致運行初期在未達到必要的規模經濟時難以實現盈虧相抵。而且微型企業信貸的資產、負債結構難以匹配。因此在發展初期,政府可以進行適當的補貼,比如國家開發銀行為臺州銀行提供了相對廉價的轉貸款和引入IPC的信貸技術。但是,這種補貼要有明確的停止預期,避免業務銀行對補貼形成長期依賴,導致形成“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第三,借貸技術的創新是破解微型企業貸款信息不對稱的核心環節。一方面,臺州銀行引進IPC的小額信貸技術,強調通過實地調研收集、加工財務信息,并盡可能定量化,從而提高小額信貸的標準化程度和可復制性;另一方面,也結合我國法制化建設相對滯后、個人征信系統尚未完善的現實,也注重客戶各類軟信息的搜集,以關系型借貸為主導建立以“客戶經理制”為核心的經營方式,引入“存貸掛鉤積數貸款”制度,從而實現軟信息、硬信息、現金流之間的交叉印證,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同時也降低了對微型企業擔保和抵押的要求。在貸后監督方面執行嚴格的按月分期還款制度,形成貸款風險的預警體系,降低了借款人道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第四、合理的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安排和完善信貸員的激勵約束機制是商業化微型企業貸款的可持續性的必要制度保障“小本貸款”的決策機制偏向于扁平化和向下授權,從而可以更好的激勵信貸員在軟信息搜尋上的努力,也更容易甄別信貸員提供的軟信息描述,通常,地方性民營小銀行更容易形成這一內部組織結構。向下授權可能會惡化信貸員的問題,因此需要完善的信貸員激勵約束機制,保持業務規模擴張和信貸安全的平衡,同時也要更新信貸安全管理理念,允許一定比例的逾期率,避免信貸員過于保守而無法實現服務微型企業的市場定位。

第五,政府放松微型企業信貸的利率至關重要。微型企業信貸的單位成本以及風險偏高,認為壓低利率導致貸款收益無法彌補其成本,直接制約了微型企業信貸的供給。鑒于微型企業較高的資本回報率,覆蓋成本和風險的市場化利率設定機制是商業化微型企業信貸的前提條件。同時,需要引入彈性利率制度安排,利率隨借款人的風險、次數而調整,有助于降低銀行經營風險和形成對微型企業的動態激勵。

第六,從銀行產業組織政策來看,為了促進微型企業的信貸供給,應該重視地方性小銀行的發展,因為這些銀行更容易形成適應于微型企業信貸需求特征的信貸技術創新和內部組織結構,在這一方面比傳統大型銀行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其市場定位不同于傳統大型銀行。而且,可以考慮在小銀行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通過競爭驅動小銀行微型企業信貸的覆蓋面不斷擴展,促進信貸技術、組織創新的擴散,提高微型企業信貸的資金供給水平,減少微型企業信貸的交易成本,避免壟斷性利率的形成,降低微型企業的利息成本;同時促進各類銀行之間合作,共建、共享個人征信系統等借貸信息設施。

最后,從“小本貸款”的實踐來看,在商業可持續的要求下,其往往被相對富裕、或具有一定企業家素質、或具有一定技術特長的微型企業主獲取,真正缺乏必要技能、非常貧困的人口依然難以獲取相應的貸款,因為他們的風險實在太大。我們認為,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微型企業主的,“小本貸款”對這一部分人的幫助是通過具有一定發展前景的微型企業建立和發展壯大、進而擴大就業需求來實現的。而這一部分人因為突發性事件導致生活困難的貸款需求不應該由商業化小額信貸來解決,這依賴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因此,我們也不能寄希望于微型企業的小額信貸能夠解決所有弱勢群體的資金需求困難。

注釋:

①數據根據OECD(2005)計算而得。

②根據World Bank(2004a,b),信用歷史信息的可得性可使貸款處理時間、成本和違約率減少25%,在沒有信用登記、有公立信用登記、有私立信用登記的國家中,私人信貸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6%、40%和67%。

③Schiffer and Weder(2001)證明了企業規模和風險水平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④數據根據《中國金融年鑒2009》計算而得。

⑤數據來自中國銀監會網站。

⑥比如為了及時獲取5萬元貸款,請業務人員吃一頓飯花費1000元,這意味著5萬元的6月期年化貸款利率上升4個百分點。

參考文獻:

[1] Aghion, B.,and Morduch. 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2] Beck,T.,et al. SMEs, Growth,and Poverty: Cross-Country Evidence [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2

[3] Berger,A. N. and Udell,G. F..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J]. The Econimic Journal. 2002,112: 3253.

[4] Berger,A. N. and Udell, G. F..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6,30: 29452966.

[5] Malhotra,M., et al.. Expanding Access to Finance: Good Practices and Policies for Micro,Small,Medium Enterprise[R]. World Bank, Washiongton,D.C. 2006

[6] Morduch, J.. The Microfinance Promise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 37(4): 15691614.

[7] Ray, D.,1998,Development Economics[M],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Schiffer, M. and Weder, B.. Firm Size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Worldwide Survey Results [R],Disscussion Paper43,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Washiongton, D.C.2001.

[9]Ssewamala, F.M. and Sherraden,M.. Integrating Saving into Microenterprise Programs for the Poor: Do Institutions Matter? [J],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 2004,78(3): 404-428.

[10] Stiglitz,J. and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3):393-410.

[11] World Bank.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Case Studies in Microfinance [R]. Working Paper. 2004a

[12]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ent Report 2005: A Better Investment Climate for Every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b.

[13] 何韜. 淺談農行個人貸款產品與商業銀行“小本貸款”產品的比較. 中國農村金融網. 省略/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85048. 2010年7月.

[14] 厲以寧. 區分微型企業,有利解決融資難[J]. 商界(評論), 2009,(10).

[15] 劉純彬. 我國貧困人口標準再探討[J]. 人口研究, 2006,(6).

[16] 史晉川,何嗣江,嚴谷軍等. 金融與發展:區域經濟視角的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17] 吳杰. 目標與激勵:兩種小額信用貸款模式比較[J]. 上海金融, 2009, (1).

[18] 應千凡等. 臺州市商業銀行的“小本貸款”. 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中國小額信貸案例選編[M]. 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 2009.

[19] 張陸,張麗鵬. 大力扶持“微型企業”: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中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J].經濟經緯, 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