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的發展歷程范文

時間:2023-06-30 17:57: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銀行業的發展歷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銀行業的發展歷程

篇1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城市商業銀行 轉型發展

金融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決定了整個經濟體的綜合發展水平和潛在增長能力,而資金利率則是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所在。因此,利率市場化既是金融市場發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十多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我國先后完成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2012年6月以來,存貸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從短期來看全面的利率市場化雖然還有一定的過程,但對城市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城市商業銀行的風險特性

城市商業銀行由于發展起步較晚,發展速度快,經營區域一般被限制在特定的區域,因而在全面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也呈現出有別于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特征。

(一)市場定位不清晰,戰略風險突出

2008年以來,城市商業銀行受較寬松的外部管理環境以及改制后靈活管理等積極因素的影響,發展十分迅速,市場份額由2003年的5.3%,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9%。但城市商業銀行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各種潛在風險和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過分追求規模增長,嚴重依賴于大客戶、財政類機構客戶取得規模與業務增長,而不重視風險管理與發展自身優勢特色業務。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定位于“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但在實際經營中卻沒有專注于自身所在的細分市場,信貸投放普遍存在行業集中度高、單一客戶集中度高的問題,差異化、特色化程度偏低,戰略優勢不明顯。

(二)管理基礎薄弱,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弱

利率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銀行在資金價格上的壟斷地位,利率的波動頻率及波動區間更大。作為后起之秀的城市商業銀行由于起步晚、精細化程度低,在資產負債管理、定價管理等方面將受到更大的沖擊。一是“貸長借短”的經營特性及信貸投放過度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少數領域,存貸款期限錯配嚴重,期限管理的難度要高于其他銀行;二是受制于物理網點布局、渠道建設、品牌建設的局限,難以有效組織低成本且穩定的存款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大;三是激勵機制不健全及人力資源儲備不足,難以滿足現代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產品定價管理、信用評級管理、風險評估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業務結構單一,盈利能力不足

利率管制放松后,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必將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貸款利率的下降,存貸利差進一步收窄。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由于業務品種單一、創新能力不足,收入來源和渠道較窄,嚴重依賴于傳統信貸業務獲取利潤,利息收入占到全部業務收入的90%以上。利率市場化以后,單純依靠存貸利差獲取利潤的盈利模式將受到極大的挑戰,盈利能力將受到考驗。

(四)科技支撐能力弱,信息風險突出

面對利率市場化對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業務創新等方面提出的客觀要求,城市商業銀行的科技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受制于資本實力限制,信息科技建設明顯滯后于業務發展的需要,信息科技支持業務創新、業務發展、全面風險管理的能力較弱;二是沒有明確的科技規劃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架構,風險管理部門對信息科技風險歸口管理職能較弱;三是由于發展起步較晚,涉及利率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歷史經驗數據積累較少,即使建設了相應科技系統,也難以快速發揮積極作用。

二、利率市場條件下的經營策略分析

(一)強化戰略定位,積極推動轉型發展

城市商業銀行正確把握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首先,要明確發展戰略,找準市場定位,在推動轉型發展的同時要突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走差異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其次,要改變“跑馬圈地”的粗放發展模式,向注重資產質量、綜合效益、競爭力提升的內涵式發展模式轉變;最后,要結合自身的區位、細分市場、客戶、產品等方面的特點,積極推進產品和業務創新,形成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優勢。

(二)強化風險管理,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

隨著全面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全面的風險管理能力將成為影響城市商業銀行生存發展以及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核心能力。這就要求城市商業銀行把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作為增強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即,從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入手,制定清晰的風險管理戰略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建立起獨立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構建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同時,重點推進以信息科技系統為支撐的風險管理模型的建設工作,形成獨立可靠的具備IT和數據管理系統支撐的風險計量、評估模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風險識別和防范、金融產品定價、經濟資本的計量。

(三)建立合理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和金融產品定價機制

完善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和產品定價機制是科學評價機構和員工績效、優化資金運營效率的基礎。全面的利率市場化后,每一筆資金的籌集和運用、每一款產品的成本控制都將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因此,城市商業應重點建立起科學的定價機制,以合理的資金成本或資金收益為依據,科學衡量產品、客戶的效益和價值貢獻。同時,以資金成本的準確計量為基礎,建立起可量化的和經風險調整后的績效評價機制,完善銀行的資源配置,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積極推動業務轉型,改變傳統盈利模式

城市商業銀行應積極推進自身業務發展轉型,努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改變單純依靠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是要積極調整業務結構。通過大力拓展零售業務,依靠零售業務風險分散、資本消耗少、綜合效益好、成長性高的優勢維持利潤;二是積極拓展金融市場業務。通過提高債券市場、同業市場、票據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在增加收入的同時強化對流動性風險的管理;三是積極發展中間業務。通過發展托管、、咨詢等業務,努力提升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四是積極調優客戶結構。通過加大金融產品創新,緊密抓住園區、商圈、產業鏈等開展貿易金融創新,達到穩定資金流提高綜合效益的目的。

(五)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人才結構

長期處于利率管制的保護下,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缺乏對利率風險的認識和管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開展,存貸利差將進一步縮小,貸款質量的把控、利率風險管理難度進一步提高。引進和培養金融工程類、風險工具管理類等具有行業專長和實踐能力的專業化人才尤為重要,是城市商業銀行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六)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努力提高創新能力

提升金融創新能力是城市商業銀行實現轉型發展,全面應對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方法。一是積極推進機制創新。通過營造金融創新的文化氛圍,建立和完善金融創新的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二是積極推進金融產品創新。通過發展輕資本占用業務,探索銀證、銀保、銀信、銀企等多種業務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三是積極開展金融服務創新。現代銀行同業的競爭實質上是服務的競爭,城市商業銀行應從服務的功能、質量、范圍上下工夫,形成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形象,從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四是要適時推進金融工具的創新。積極探索利率期貨、利率互換、利率期權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創新,形成較強的利率風險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特殊性,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其可能遭受的市場沖擊將更大。城市商業銀行應主動抓住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挑戰,調整發展戰略,明確市場定位,培育特色。從小而全的經營模式向小而專、小而精的經營模式轉變,努力打造管理精細、風控靈活、盈利良好、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參考文獻

[1]呂學敏,田天立.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市場定位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09(12).

[2]丁蕊,焦志偉.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與對策[J].市場營銷,2004(3):23-24.

[3]劉剛.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信息,2006,(10):150-152..

篇2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城市商業銀行;改革

發達國家在利率市場化的成功經驗充分說明了利率市場化在實現金融資源有效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自人世以來,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勢在必行,這對我國商業銀行形成重要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等問題,是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利率市場化: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多風險因素的挑戰。第一,利率市場化提高了利率波動的幅度和頻度,利率會表現出較大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利率風險將成為商業銀行面對的主要風險,第二,利率市場化也將增大商業銀行面臨的客戶信用風險。利率市場化后,為了在競爭中吸引存款,銀行往往會采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法,導致銀行的資金平均成本提高。我國的利率管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銀行的高利差,且目前我國銀行業的業務較為單一,存貸款利差收入是主要的利潤來源,被管制的利率一旦放開,金融機構存貸款的競爭將加劇。

在利率市場化浪潮的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在經營理念、管理手段、業務結構等諸多方面進行變革。目前我國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部分發達城市大小銀行扎堆。利率市場化初期,各家銀行為了攬儲必然會爭相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就最近的幾次的央行降息來看.各家商業銀行均不同程度的上浮了存款利率。其中五大行和郵儲銀行將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的1.08倍。而城市商業銀行均不約而同地將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上浮到頂)。而與此同時,各家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客戶,對貸款利率進行了相應的下浮。部分優質企業貸款利率下浮至基準利率的7折。由此可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商業銀行的利差空間將進一步收窄,盈利能力將面臨重大挑戰。

眾所周知,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城商行)的前身是上世紀80年代左右設立的城市信用社。近幾年,隨著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的高速增長。作為我國金融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商行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各家城商行的總資產、存貸規模、凈利潤逐年攀升,營業網點數量不斷增加,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城商行發展前景可謂"一片光明"。但是。城商行由于成立時間短、資產規模小、歷史包袱沉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在風險管控、業務創新、資本實力、網點覆蓋、硬件設施、人才儲備、產品定價能力等方面較大中型商業銀行依然有較大差距。一旦利率管制放開后,城商行為了攬儲必然會圍繞資金價格展開競爭,勢必會相繼提高存款利率,這樣便會導致過高的融資成本;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2012年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我國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已基本成熟。這說明。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存款保險制度也將擇機出臺,而城商行的信用等級較大中型商業銀行低.較高的存款保險金又會進一步提高城商行的融資成本。可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城商行必然會處于競爭劣勢。因此,我國城商行應盡早做好預防沖擊的準備,調整現有發展方式。

二、我國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

(1)有助于動態經濟穩定,促進我國金融業發展。利率市場化有助于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化發展和各金融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同時為銀行業快速發展和多元化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社會效益。由帕累托最優條件可知,越接近完全競爭,資源配置越有效率,而利率市場化正是將經濟主體放入一個競爭環境中,引導金融資產的優化配置,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

(3)改變銀行競爭方式,推動銀行管理轉型。利率市場化以后,商業銀行自主定價,實現全方位的競爭,推動了商業銀行客戶結構的優化。

(4)激發銀行經營活力,加速金融產品創新。利率市場化可以使商業銀行確定合理的貸款價格,有效引導資金流向,提高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四、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對策

1、轉型方向,準確定位,差異化轉型

不同類型的銀行應確立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經營的理念,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打造核心競爭力,從而提升自身的議價能力。并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制定有差異化的發展目標,如大銀行向綜合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小銀行向專業化、社區化發展等等。

2、中間業務,創新金融產品,做大中間業務

在利率市場化推進過程中息差收窄、銀行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現行依靠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已難以為繼,中間業務創新能力強的銀行,將在轉型中占得先機。因此需要各商業銀行根據自身實際,充分利用我國在金融市場改革中金融市場的主導作用,創新發展各類中間業務。

3、客戶結構.細分客戶群體,穩定負債來源

不同類型商業銀行應明確定位客戶群,并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業務。大型銀行可以除了在大客戶方面擴大市場份額,同時向有較高利差水平的中小企業業務領域拓展。

4、風險監管.增強危機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商業銀行根據客戶信用、貸款期限和流動性等風險因素,結合自身的存貸結構、風險管理能力、發展戰略等,積極運用先進管理技術,準確度量各種風險,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實現從規避風險、管理風險向經營風險的轉變。

5、經管模式。加強有效監管,轉變經營理念

要實現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的轉型,加強數字化服務系統與管理,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專業化、特色化的服務。現在的商業銀行都愿意將資金貸出給大型企業,這很大程度上忽視了中小企業這一重要客戶群體,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下,我國商業銀行應該更加注重中小企業的資金借貸,在鞏固大型企業的客戶基礎的同時大力開拓發展潛在的中小企業。

6、加強監管,提高服務水平,創造良環境

第一,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不斷完善監督舉報系統,對各種違規違法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懲治。第二,要積極推進銀行業的各種鼓勵性的政策方針的完善,不斷推進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從政策上引導、鼓勵商業銀行積極創新,為銀行業相關產品的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對于積極進行創新的企業和相關產品予以稅務上的減收或免收和資金上的獎勵,并積極促進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三者的混業化經營,使三者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及時調整對金融市場的發展產生制約性的政策,對有利于金融市場蓬勃發展的創新性金融產品進行推廣。第四,要加強商業銀行和各科技單位以及企業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以科技的發展帶動金融的發展,金融電子產品的開發、銀行業自動化服務的優化等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鼎,陳曉丹.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2,(9).

篇3

【關鍵詞】外資銀行 動因 影響

引言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在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條件方面逐漸放寬,隨著2006年12月頒布《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來,外資銀行在我國實現了零售銀行業務,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進入我國的外資銀行越來越多。外資銀行的進入,一方面給我國的銀行業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另一方面,也給我國的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抓住外資銀行所帶來的機遇,迎接挑戰,保證促進我國銀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是目前我國金融領域的一個重大的課題。

一、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一)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背景。

=外資銀行進入我國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的必然產物,也是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和金融改革的必經之路。具體來說,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的主要背景因素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是我國金融行業改革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和金融制度變遷的必然選擇。這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制度的改革和變遷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和金融制度的改革與變遷使得外資銀行逐漸開始進入我國的金融市場當中。

二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也是經濟全球化局勢下的必然發展趨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逐漸進入到全球化的局勢當中,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技術平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外資銀行的進入。

三是外資銀行的進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必然要求。世界貿易組織本身就是指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的一個經濟組織,我國自2001年7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根據世貿組織WTO的協議,要求我國的銀行業必須遵從WTO協議的六項基本原則的規定。我國加入WTO進一步推動了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速度。

(二)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1979年,我國首次允許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非營業代表處;1981年,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南洋商業銀行在經濟特區深圳設立,自此,我國開始允許外資銀行在我國的對外開放經濟特區設立外資分行;到1990年開始,允許設立外資銀行分行的區域從經濟特區拓寬到沿海開放城市。隨著外資銀行逐漸進入到我國金融市場當中,外資銀行在我國金融行業當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的初步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設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也是在這一階段,我國的人民銀行頒布了專門的關于中外合資銀行和外資銀行設立管理方面的條例。第二階段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到90年代的中后期。第三階段自1997年開始到2001年,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發展已經到了調整的階段。自我國2001年加入WTO以來,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進入了新發展的階段。

(三)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特點。

從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外資銀行采取全局的觀點,制定了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從而提高外資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二是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分析發展,外資銀行在我國的設置地點和業務領域普遍比較集中,從圖1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外資銀行主要集中在我國沿海地區。三是外資銀行在進入我國金融市場當中涉及到多個經濟組織。四是中間業務是外資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傳統業務的比例相對較小。五是外資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充分的貫徹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圖1 外資銀行在我國的分布

二、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

(二)動因分析模型的構建。

要分析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首先可以構建一個專門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模型。動因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在這個模型當中,FBNUM表示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營業性網點數量,ACSTFUN表示外資銀行長短期貸款在我國銀行業的所有資產中所占的比率,AEQUITY表示外資銀行所有者的權益占我國銀行業的比例。在這個模型當中,這三個變量就是作為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程度衡量指標,是一個變量,除此之外,這個模型中的變量還包括了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貨膨脹率INFL以及外資銀行的在華直接投資金額FDI。

(二)動因分析的結果。

根據上述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模型對我國1994年到2004年10年間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進行分析。首先運用Eview3.1軟件當中的Panel Data模塊對我國這12年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根據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和分析,并根據上述動因分析模式進行最小二乘回歸計算外資銀行在這10年間進入我國的動因回歸結果。我國1994年到2004年10年間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1994年到2004年10年間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回歸結果

根據動因分析模型對1994年到2004年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進行分析,可以得知R2值在調整前和調整后的值分別是0.94928和0.927556,F的值為43.69。然后在從表格的回歸結果的擬合優度以及F值中可以看出,先對回歸計算和分析模型進行顯著性的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分析1994年到2004年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模型的選擇與設定是正確的,從結果中可以看出這10年間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營業性分行的數量變化。采用最小二乘回歸計算動因分析模型,其回歸系數t統計的計量科以表明外資銀行的回歸系數t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下降,只有我國的通貨膨脹率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三)動因回歸的結果分析。

一方面,從1994年到2004年10年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模型回歸結果可以得出,我國的GDP受到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營業性分行的數量、外資銀行的長短期存款、外資銀行的股權這三個變量明顯的影響,同時這三個變量也影響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從模型回歸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在1994年到2004年這10年間,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速度越來越快,呈上升趨勢,并且在這一階段當中,外資銀行把重點放在增長外資銀行在我國的市場潛力上,加快熟悉我國的市場,并根據具體的情況和他們的長遠規劃建立外資銀行的經營體系。

另一方面,從模型回歸的結果中,還可以看出FDI受到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營業性分行數量、外資銀行的長短期存款、外資銀行的股權這三個因素的影響,這也就說明了外資銀行在進入我國金融市場時需要考慮外資銀行在華的投資總額,即FDI。

最后一點,從模型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僅以我國的通貨膨脹率為變量,進行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模型進行分析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學的,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對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并沒有顯著的影響。

三、外資銀行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給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外資銀行的進入又使得我國的銀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一是由于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增強了我國銀行業的經營壓力,外資銀行的進入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給我國的銀行業帶來了“狼來了”的壓力。與國內銀行業相比,外資銀行在資金、產品、經營管理、服務質量、技術等方面都有國內銀行業無法企及的優勢,在巨大的外資銀行的壓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國內銀行業要生存、要發展,就需要增強銀行的競爭力,從而使得我國的銀行業逐漸改變原有的管理經營理念,我國的銀行服務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逐漸縮小了我國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有效的提高了我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率和金融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是由于擴散效應的影響,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技術水平。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等科學技術的發展,銀行業逐漸從傳統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行業。從銀行的技術水平來看,我國的國內銀行業與大型的跨國銀行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外資銀行進入我國能夠給國內銀行業帶來新的金融產品、新型的技術和服務形式,加強國內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等。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業在競爭的過程中增強了外資銀行技術水平的擴散,這種技術擴散效應能夠顯著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技術水平,從而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提高銀行經營的效率,增強國內銀行業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力。

三是有利于我國銀行業改變原有的銀行經營制度,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外資銀行在我國經營的過程中為我國的金融業提供了一個相對規范的競爭環境,從而能夠改變我國銀行業的制度,降低經營的風險。

外資銀行的進入為我國銀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得我國銀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一點是由于外資銀行的進入使得我國銀行業的脆弱性顯著增強。其次是外資銀行的進入使得我國的國內銀行業的短期經營成本顯著增加,導致我國銀行業受到嚴重的沖擊。第三點是外資銀行的進入使得我國銀行業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下降。第四個是由于外資銀行的進入使得我國政府對我國經濟和金融的控制能力明顯減弱。

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措施和策略

要有效的利用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給我國銀行業帶來的積極影響,降低外資銀行對我國銀行業的消極影響,增強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力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一方面,我國政府需要全面的、綜合性的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能力,在增強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方面,可以從四點來考慮,一是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能力,調整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二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和能力,通過借鑒外資銀行先進的風險管理水平,結合我國銀行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我國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三是要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通過增強我國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來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我國需要正確看待和處理國內銀行業與外資銀行之間的關系。一是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在市場競爭當中屬于平等關系,因此需要我國銀行在公平的市場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二是我國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之間具有一定的合作關系,這個合作是建立在中外銀行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的,通過中外銀行的相互合作實現雙贏的局面。

最后一方面,是我國應著力完善政府對外資銀行的監督和管理制度,要積極構建和健全我國外資銀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我國與外資銀行的母國在銀行經營方面的管理和監督之間的聯系,通過雙方監管,加強外資銀行的監管力度,保證我國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

五、結語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的外資銀行越來越多,在我國整個金融業當中的比重逐漸增加,文章首先對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背景和在我國的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構建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分析模型對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動因進行了分析,詳細闡述了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對我國銀行業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以提高我國銀行業的經營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增強我國銀行的經營效率出發,提出了我國銀行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措施和策略。

參考文獻:

[1]徐璋勇,梁潔.外資銀行進入對中國銀行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05).

[2]魯明易.母國流動性危機與外資銀行的貸款供給――基于新興市場國家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1,(09).

[3]劉彬,曾勇,張波,李強.市場特征、多期信貸競爭與外資銀行進入模式[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34.

篇4

關鍵詞:混業經營;金融監管;法律體制

一、德國金融體系概況

德國銀行體系的構成:德國的銀行按照從事的業務種類,分為全能銀行和專業銀行。由于德國實行混業經營政策,故全能銀行除可以從事典型的銀行業務,如存款、貸款、電子銀行業務等外,還可以經營有價證券、客戶理財以及保險等業務。[1]

二、德國金融體系的變遷

1、19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綜合銀行制度的醞釀。

14世紀至15世紀,歐洲很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貿易,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斷向外擴張,相對其他國家,德國的經濟一蹶不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德國金融業的發展非常緩慢。進入19世紀后,還出現了主要經營區域性業務的地方銀行。就金融行業來看,德國第一個外匯交易所在法蘭克福成立,而銀行業與產業資本逐漸融合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銀行逐漸支配了證券市場,實現了銀行交易所化。

2、二戰后德國金融體系加以重建,得到回復與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德國的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經濟水平大大下滑,通貨膨脹率上升,失業率劇增,整個金融體系百廢待興,各個行業遭受了巨大的影響與沖擊。金融制度演進大幅度倒退,馬克狂貶、信用體系接近崩潰。1957年7月26日“聯邦銀行法”生效。銀行和企業都獲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雙方的經濟關系進一步密切。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力量,金融制度演進步人“自主”階段,同時政府進一步完善其經濟政策體系。這些事實都標志著德國金融體系已經成熟。

3、現代的德國金融制度

時至今日,德國金融制度仍然是一種以全能銀行體系為主導的制度。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德國中小銀行紛紛合并,大銀行日益國際化以增強自身實力。德國金融制度最大的特點就是長期以來一直堅持混業經營制度。

三、 德國金融體系的優勢

1、混業制度一直是德國一直堅持的金融制度。

從德國經驗看,混業經營和統一監管具有其明顯優勢,可以減少摩擦成本,降低信息采集成本,改善信息質量,獲得規模效益,也可以減少多重監管制度對金融創新的阻礙,提高監管效率和金融競爭力。[2]

2、德國金融業有較強的監管力量。

在德國,聯邦銀行、聯邦金融監管局、聯邦審計院以及其它機構各自作為金融監管體系的組成部分,其職責和定位都有相關的法律授權和明確的規定,有分工有合作,這既避免了職責交叉,減少了部門重疊帶來的資源浪費,又防止了因職責劃分不清晰所帶來的部門間相互扯皮,提高了效率。同時,德國金融業又有較強的外部監管力量,有來自于政府部門的監管,也有來自社會的監督。

3、德國中央銀行制度比較健全。[3]

4、德國的商業銀行是全能型銀行。即其商業銀行可以經營綜合性的銀行業務,即商業銀行可以同時經營存貸款、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業務間的多樣化效應的好處。

四、德國金融制度演進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啟示

20世紀中期,德國經濟得到了飛快的發展,金融體制與行業不斷完善健全,銀行與企業的金融聯系不斷密切,各個行業的經濟狀況了不斷改善,政府對整個經濟金融體制的監管不斷加強,通過分析研究德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汲取以下有益的借鑒:

1、完善金融體系的有關法律與政策法規。

總結分析德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德國金融體系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對經濟行情以及金融市場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加強政府對金融行業的監管,一方面可以正確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監督金融市場的運作情況,防止不法事件的發生。在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也要注意各項政策措施的連貫性和嚴謹性,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形勢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金融乃至整個經濟的做出努力。[4]

2、混業經濟模式是大勢所趨,要堅持混業經濟模式。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德國金融體系的發展過程中,采用混業經濟模式,有利于堅持和完善德國的金融體系與市場,促進金融體制的不斷完善,維持經濟市場的穩健發展。混業制度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制度,我們應結合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結合我國經濟體制的具體特點,銀行與證券業相結合,發揮各自的特點與優勢,促進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穩健發展,減少經濟發展的風險。

3、加強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監管。加強金融監管,有利于維護整個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樹立廣大公眾對整個市場的信心,控制經濟發展的風險,促進經濟穩健持續增長。我國的國債管理體系有很多不合理之處,與西方國家的先進做法有很大差距。因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加強國債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大國債品種和交易方式的創新力度,提高市場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作者單位:山東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永輝,趙曉峰. 德國的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3)

[2] 茲為•博迪和羅伯特•C•莫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篇5

任何銀行的經營都會受經濟周期波動風險影響,而全球各地經濟周期的趨同勢頭加快。

國際銀行業和美歐日地區銀行業20年發展歷程充分表明,銀行業的景氣周期幾乎重合于或者稍滯后于宏觀經濟的景氣周期,而銀行自身的經營戰略和策略只決定其受經濟景氣周期影響的強弱程度。例如,在1980年代末的美國銀行業危機中,78%的倒閉銀行位于遭受經濟衰退最嚴重的西南部和東北部地區,農業銀行所受的負面影響最大。同時,相對于資本和資產變動,銀行的利潤和不良資產狀況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更為明顯。

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球經濟周期的趨同勢頭加快。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還不深,各地區的經濟周期并不完全重合。就在1980年代末美國銀行業步履維艱的時候,日本銀行業則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期,而當1990年代中期,美國銀行業處于復蘇繁榮階段的同時,法國銀行業正因為經濟衰退而陷入蕭條。在此背景下,國際化戰略成為各大銀行分散經濟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進入21世紀后,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提速,各地經濟周期重疊的趨勢亦日益明顯,因此,不斷提高銀行自身對宏觀經濟運行的敏感度,堅持穩健經營、完善公司治理、健全風險管理成為銀行維持穩定經營、減小經濟波動風險的關鍵。

銀行可能成為泡沫經濟的助推器,也因此成為泡沫經濟的受害者。

首先,事實證明,泡沫經濟滋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往往在于銀行信用的盲目擴張。尤其在本幣匯率面臨較大升值壓力的背景下,境內外資金加快流向境內房市、股市等市場,資產價格走高,在盈利壓力和動力的雙重刺激下,銀行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房市、股市等市場的沖動放大,從而成為加快泡沫經濟滋生的推手。以日本銀行為例,在泡沫經濟形成的初期,日本各大銀行一方面對高漲的股價、地價和房價熟視無睹,將自有資金大量投入到股票及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放寬抵押貸款限制,大量發放抵押貸款,甚至允許以土地、股票等虛擬資產投機品作擔保,提供再次貸款,客觀上刺激了企業和個人投機,成為拉高資產價格的主要推手。

其次,泡沫經濟的破滅將給銀行帶來致命打擊。1990年日經指數開始下跌,房地產價格隨后暴跌,泡沫經濟破裂。股價暴跌致使銀行的資本金嚴重不足,同時由于發新股擴充股本的能力削弱,其只能大幅收縮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因此驟降;房價的暴跌一方面使銀行大量的房地產相關貸款劣變,另一方面以房地產為抵押的抵押品價格嚴重縮水,加劇了銀行的資金緊張,同時投機者大量拋售股票和房屋導致股價、房價進一步下跌,企業和個人破產猛增,銀行的不良資產迅速上升,信用級別亦驟降,破產倒閉風險加大。

可見,正如經濟周期有上下波動風險,在本幣升值的過程中,泡沫堆積的風險加大,銀行若喪失理性,必將成為泡沫經濟破滅的最大受害者。

金融自由化進程對銀行經營的影響很大,穩步加快混業經營是大銀行的唯一選擇。

前述分析表明,美國的金融自由化給其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而歐洲和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則總體上為其銀行業帶來了較多的發展機遇。除了監管層對金融自由化的總體進程和改革路徑把握有所區別(我們在前文中已得出結論,監管層的政策取向和空間、政策引導和協調是決定銀行經營的重要外生變量,目前普遍的共識是,金融自由化或市場化的進程中,監管層的干預至關重要,具體內容由于主要涉及監管層本身,在此不作詳細分析),關鍵因素還在于銀行自身能否牢牢把握住金融自由化或者市場化的發展趨勢,加快轉型和改革,穩步推進自身的混業經營。尤其是對絕大多數排名國際前20強的大銀行來說,混業經營幾乎是其唯一的選擇。1980年代以來,國際大銀行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以提供涵蓋各種金融業務品種和服務方式為主要特征的“一站式”的金融機構日益增多。

購并尤其是跨國購并已成為銀行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對近20年國際大銀行變遷的分析表明,對規模經濟效應十分突出的銀行業來說,穩步擴大銀行規模、提升銀行業的集中度是增強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的大背景下,跨國購并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個典型的反面例證是1990年代的意大利銀行業,規模過小、數量過多直接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總體競爭力,因此沒有一家意大利銀行能夠入選全球前20強。

銀行業并購從大類來看,可以分為收購和合并兩種。按兼并雙方所屬行業,銀行并購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橫向并購,主要指銀行之間的合并,包括大銀行對中小銀行的并購、中小銀行之間的合并和大銀行之間的合并,目的是減少業務的重復設置,優勢互補,降低交易成本和營運成本,增強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縱向并購,主要指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或是其他商業銀行某項業務的收購,往往是并購銀行的發展由于受到行業進入壁壘的限制,從而通過縱向并購來直接進入某個市場或開展某項業務,減少其在新環境下的市場調查、信息搜集及廣告宣傳等成本,并實現金融產品、服務的交叉銷售,同時通過銷售渠道、客戶資源的共享降低成本,實現范圍經濟和規模效應;三是混合并購,主要指銀行對工商企業股權的收購,但其弊端在日本銀行業的十年困境和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暴露無疑,目前已較少采用。相比之下,1990年代以來,國際銀行業并購呈現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橫向并購主要由以前的“大銀行吞并小銀行”轉變為“大銀行與大銀行之間的強強聯合”,旨在迅速增強競爭力;縱向并購則越來越多地成為銀行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有效途徑,即銀行通過縱向并購來控股證券、基金、信托等金融公司建立銀行控股集團,形成綜合經營平臺。其二,合并代替收購成為銀行業并購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原因是最近的合并幾乎是強強自主聯合,同時合并牽涉的法律問題較少。其三,并購策略由過去的惡意并購、強制并購為主轉向主動合作和自然并購。這種并購不是以一方戰勝另一方為主要特征,而是強調主動接觸、充分醞釀、積極協商及認真籌備,強調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通過銀行間的戰略聯盟,一方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損失和市場損失,另一方面可以分擔成本與風險,集中資源優勢,增強資產與業務品種的聯系和契合力,將同類競爭演變為局部的內部聯合。其四,跨國并購越來越多。在最近一輪的國際銀行業并購浪潮中,由于金融全球化的推動以及各國金融管制的放松,并購由過去以國內并購為主逐步走向跨國并購。例如,美國銀行業把跨國并購的區域重點放在了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而歐洲的銀行如蘇格蘭皇家銀行則抓住有利時機,大舉向美國和新興市場進軍。

國際銀行業大規模并購導致全球金融機構數量減少,銀行業集中度上升,這在全球前20家的大銀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2000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最新公布的全球20家大銀行中,有12家是自1997年以來憑借并購為主要途徑來迅速擴充規模的。

銀行資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1980年代,無資本金約束的資產擴張曾是銀行發展的一個主要模式,但此后多次的銀行業危機表明,雄厚的資本金實力是銀行防范風險的必要條件。尤其是隨著1988年《巴塞爾協議》及2004年《新巴塞爾協議》的頒布,資本充足率已成為國際銀行業衡量銀行經營穩健及對抗風險能力的主要指標,銀行自身亦徹底擯棄了以往盲目擴張資產規模的發展模式,而將不斷增加股本、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和降低營運成本作為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從1990年以來國際銀行業的資本和資產數據變化中可看出,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建立在了以一級資本增長的基礎上,兩者呈現出高度的相關性(見圖1)。總體上看,資產增長速度慢于資本增長速度,1990~2006年資本增長了3.06倍,快于資產2.72倍的增速。同時,資本變動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要明顯快于資產變動亦說明了資本金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零售業務和非信貸業務成為銀行重要的利潤來源。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資本市場的發展導致銀行“脫媒”日益明顯,加之大量行業外競爭者的進入加劇了傳統存貸款市場的競爭,同時監管限制的放松亦拓展了銀行新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國際銀行業的業務結構調整加快,普遍將發展重心由批發銀行轉移到零售銀行并加大了對非信貸業務的開拓,使零售業務和非信貸業務對銀行收入的貢獻度不斷增加。可以說,零售業務和非信貸業務收入已日益成為國際銀行業新的盈利模式中的重要利潤來源。

首先,零售業務可以較好地分散風險,尤其在宏觀經濟發生變化時,收益能維持相對穩定,同時其與證券、保險及基金等多個金融市場具有很強的交叉互補性,業務創新的空間廣闊。2005年,匯豐控股個人金融業務的利潤貢獻度已達到47.2%,花旗集團全球消費金融集團對整個集團的利潤貢獻度則高達53.2%。

其次,非利息收入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低成本及穩定性較強的特點,同時由于信托服務、共同基金銷售、現金管理等非信貸業務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監管資本,從而允許銀行可使用更高的財務杠桿,提高其單位風險和單位運營成本的利潤。近年來,大部分國際先進銀行的貸款資產比和貸存比兩項指標穩步下降,而流動資產比呈穩步上升態勢(見圖2、3、4),主要原因是其大力發展了中間業務、保險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貸款和利息收入在總資產及總收入中的占比降低。仍以匯豐控股為例,經過10年的調整,其以信貸業務為主體、高度依賴利差收入的經營格局已轉變成以發展信貸業務、收費業務和投資業務并重的經營格局,2005年其非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4.17%,非信貸資產占比高達63%。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新興市場的迅速發展為國際銀行業帶來了廣泛的投資機會和可觀的投資收益,投資業務特別是對新興市場股權投資的地位日益突出。以匯豐銀行為例,1993年其對附屬及聯營公司投資為322億港元,到2002年增至1107億港元,投資資產占比則由1993年的15.9%穩步上升到38%,此間股權投資的收益率最高達5.38%,最低也達到3.22%,高于其2%~2.95%的平均信貸業務收益率。

對中資銀行的主要啟示

近年來,隨著三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相繼完成股改上市,中資銀行在國際市場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07年的排名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名列第7、第9和第14位。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成長性及各行自身加快改革創新,經營業績不斷提升,尤其在近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斷加快、境內股價總體呈攀升勢頭的背景下,加之股本結構因素,三大銀行市值不斷增長,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其市值于2007年7月首度超過花旗成為全球第一。但前述近20年國際排名前20家大銀行的變遷歷程對中資銀行的一大重要警示是,應冷靜客觀地看待市值排名上升,在充分利用國際知名度迅速提升的同時,扎扎實實地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近20年來,出現在世界前20強之列的銀行數不勝數,但始終走在世界銀行前列的銀行可謂少之又少。在短短幾年內實現跨越式發展并領跑國際銀行業比較容易,而如何成為國際銀行業的“常青樹”或是“百年老店”,成功經受住各種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的考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基于此,中資銀行應客觀看待市值排名迅速上升的內外客觀因素,深刻總結國際銀行業在20年變遷歷程中對我們的重要啟示。

加強對經濟周期變動的研究與把握,堅持穩健經營的科學發展觀,最大限度地減少周期性經濟波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國際排名前20家大銀行20年的發展變遷路程充分表明,經濟周期是影響銀行經營的重要外生變量。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歷了近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尤其是2002年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景氣期以來,投資出口需求持續走旺,消費增長穩中加快,資本市場發展提速,利率市場化進程和人民幣匯率制度綜合改革穩步推進,2002~2006年均GDP增長率為10.14%,2007年前三季度又達11.5%的歷史高位。雖然我國目前尚未經歷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或者經濟衰退,但經濟增長的周期性是其必然規律,同時中國尚不具備在經濟衰退時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的經驗,尤其在當前美國次級債危機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可能性增大的背景下,切實防范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性風險的現實意義更為突出。因此,加強對經濟周期變動的研究與把握,堅持穩健經營的科學發展觀對商業銀行來說至關重要。為此,中資銀行一方面應高度重視并強化對經濟周期變化規律的研究,密切跟蹤經濟金融運行走勢并及時發現問題、提示風險,提高對監管層宏觀調控的敏感度,有效地順應其正確的政策引導;另一方面應時刻掌握好盈利增長與風險控制的平衡,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及時調整信用總量及行業投向和資產負債的利率與期限結構,加大轉型力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周期性經濟波動對銀行經營的負面影響。

加快經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和非信貸業務,主動應對以利率市場化為主要內容的中國金融市場化進程。

前述分析表明,金融自由化在給國際銀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發展機遇。當前,中國以利率市場化為主要內容的金融市場化進程加快,基準利率SHIBOR雛形初現,外匯存貸款利率基本放開,本幣貸款利率已有10%的下浮空間,下一步將首先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直至放開,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亦會逐步放松。隨著利率成本上升、競爭加劇及利差收窄,我國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大挑戰,同時亦有更大的市場空間。為此,中資銀行應加快經營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零售和非信貸業務,尤其抓住當前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大力拓展資產管理和相關的服務收費業務;同時應加快構建收益和風險相匹配的利率定價體系,準確識別量化利率風險,并通過發展金融衍生工具來對沖利率風險。

順應“金融脫媒”的歷史潮流,通過發展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來實現綜合化經營。

金融脫媒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以花旗為代表的國際前20強銀行近20年的發展歷程顯示,資本市場的發展導致“金融脫媒”從而擠占銀行傳統業務發展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新的利潤空間,這深刻表明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兩者之間的發展關系是互補而非互斥。因此,從以存貸利差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向提供傳統銀行、證券及保險業務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的全能型綜合經營模式轉變,是中資銀行的必然選擇。當前,國內綜合化經營的政策空間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綜合經營的基本框架亦初步顯現。尤其是三大國有控股銀行具備廣泛的客戶基礎、機構網絡,在綜合經營方面的優勢十分突出,應盡早與證券、保險、基金、租賃及信托等機構合作,構建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同時加快機制變革和創新,加快發展投行等業務。

加大跨境購并力度,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

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不斷深化,中資銀行加快國際化發展成為必然選擇。國際前20強銀行近20年的發展歷程顯示,跨國購并在銀行國際化經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中資銀行應采取以并購為主、申設機構為輔的戰略;在目標市場的選擇上,應考慮從亞太新興市場到歐美成熟市場逐步推進;在購并對象的選擇上,宜注重業務的互補和服務功能的多元化,從而推動綜合化經營的發展。可喜的是,近年來,三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在跨境并購上屢有動作,下一步應高度重視并購后的整合工作:對被并購機構的發展定位、客戶資源及其企業文化都需要進行細致、有效整合;同時盡快建立境內外統一的系統平臺,縮短購并整合的過渡期,以盡快實現預期的戰略目標。

加強對人民幣匯率綜合制度改革的跟蹤研究,防范匯率風險,并主動順應監管層的調控取向,防止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經濟金融泡沫的堆積。

首先,中資銀行應牢固樹立本外幣一體化觀念,加強對人民幣匯率制度綜合改革的跟蹤研究,高度關注綜合改革進程及其對自身帶來的影響,全面提高外匯風險管理水平,并加強對外匯資本金的保值管理。同時,為防止重蹈日本銀行業在本幣升值過程中,資產價格泡沫滋生而導致銀行受損的覆轍,中資銀行除了堅持穩健經營、不做助長資產價格泡沫的推手,還應主動順應監管層的調控取向,切實執行相關政策,加強真實性審核,防止境外短期投機資金通過銀行渠道流入境內。

未雨綢繆,注重總結、學習國際排名前20強銀行近20年來應對銀行業危機的經驗。

我國至今未發生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金融體系尤其是資本項下的資本流動并未全面對外開放,但開放是大勢所趨,這就要求中國銀行業需要更多的智慧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復雜的動蕩局面。鑒此,加強對國際銀行業沉浮變遷走勢及其原因的研究,尤其是總結國際排名前20強銀行近20年來應對銀行業危機的經驗,顯得十分必要。從我們目前的研究來看,這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一是提高應變能力,及早采取補救措施,提高壞賬準備金,并嚴格審查及調整信用投放;二是削減成本,裁減雇員;三是積極實行業務重組,縮減非核心、非優勢及高風險業務,集中力量壯大核心業務;四是尋找機遇,由消極防御戰略適時轉為積極進取戰略。例如,利用可靠的品牌信譽來積極吸納存款,購并有價值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抓住大量資金在不同金融工具、不同幣種間頻繁轉移帶來的盈利機會,為企業提供重組服務等。

篇6

【關鍵詞】商業銀行 信息技術 創新

金融創新是近年來金融業發展的一種趨勢。金融創新活動的興起和迅猛發展,給整個世界金融體制、各國金融宏觀調節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隨著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國際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飛速發展,全球銀行業務模式的創新也在發生變化。美國美理迪安公司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公司用于信息技術方面的投資將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長,而金融業用于這方面的戰略性投資將以每年17.7 %的高速度增長,金融業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戰略性投資占全部信息技術總投資的20%。由此可見銀行金融業務的發展與轉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技術支撐。當代信息技術的沖擊不僅促使銀行的服務創新不斷躍上新臺階,還使銀行本身的存在形態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相對傳統概念上的銀行而言,如今的銀行正不斷走向電子信息網絡化,不斷走向虛擬,并締造了一個全新的組織體系與經營形態。銀行的金融科技綜合實力,特別是業務需求、業務軟件、系統集成和網絡技術的水平,將越來越決定著銀行金融創新的能力,并成為衡量銀行競爭實力的標志。

一、銀行業務創新

銀行業務創新是商業銀行在其經營過程中所提供的金融產品而進行的創新活動,它是金融產品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產品定義為“能夠提供給市場,引起人們注意, 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費,并能夠滿足某種欲望和需要的任何東西”。銀行通常被認為是服務行業,這主要是由于其競爭力來源于產品和服務的高度整合。若沒有產品,所謂服務就是空談。但是有了好產品服務卻跟不上,市場份額也難以擴大。在很多的情況下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是密不可分的。一項銀行產品總是包含著一項或數項金融服務,而某一項金融服務可能滲透到幾種銀行產品之中。因此,在許多場合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是難以明確區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將其統稱為銀行業務。

1、銀行業務的特征。銀行業務主要屬于服務性產品的范疇,與制造業的產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無形性。客戶在消費或投資銀行所提供的產品之前,這種產品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難以用語言、文字來形容,也無法感覺到它的質量和價值。銀行產品的無形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銀行品牌和信譽的價值。

(2)整體性。一項銀行產品總是包含著一種或數種服務,而某一種服務可能滲透到幾項產品之中。所以說有時銀行所提供的實際物質服務不變,但其可能會因營業網點的不同或客戶購買方式的改變而變化。銀行業務只有在整個產品體系中與其它產品、服務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3)易逝性。銀行業務不涉及制造,貯存和運送的過程。只在提供給顧客時才發生,產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銀行產品大多數為無形產品,無法申請專利,因此銀行新開發的產品容易被其他銀行所仿效,產品創新者無法有效地保護其產品的特權。常用的價格競爭以及其它營銷手段也很容易為其他金融機構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時間較短。

(5)增值性和高風險性。商業銀行出售產品尤其是貸款和信用,實際上是貨幣和銀行品牌使用權的“出租”。它要求客戶不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續費,還要求貨幣和信用在約定期限后安全償還。因此,和一般企業實現銷售即獲得營業收入和利潤不同的是,銀行賣出了產品就買入了風險,這是銀行產品區別其它產品的顯著特點。

2、銀行業務創新的內容。根據銀行經營的業務分類,銀行業務創新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負債業務的創新。負債業務的創新主要發生在60 年代,其創新動力一方面是為了規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加銀行的負債來源。主要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 )、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 賬戶)、貨幣市場存款賬戶、協定賬戶、個人退休金賬戶及貨幣市場存單等。

(2)資產業務的創新。主要有消費信用、住宅抵押貸款、分享股權貸款、組合性貸款等。

(3)中間業務的創新。主要有信托業務、租賃業務等。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改變了銀行傳統的業務結構,增強了競爭力。

(4)清算系統的創新。包括信用卡的開發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轉賬系統的應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發展歷程

所謂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與金融的融合,是構建在由通信網絡、計算機、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四要素組成的國家信息基礎框架之上,具有統一技術標準,通過不同速率傳送數據、語音、圖形圖像、視頻影像的綜合信息網絡,將具備智能交換和增值服務的多種以計算機為主的金融信息系統互聯在一起,創造金融經營、管理、服務新模式的系統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領域,以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為基礎的數據大集中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并成為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在內的整個金融信息化的發展大趨勢。所謂大集中是一種通俗的說法,雖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實質就是數據的集中和系統、應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夠對金融業務進行即時風險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業務的大規模、低成本擴張。數據大集中使銀行業發展的后臺支撐系統,能為用戶帶來的最直觀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種信息技術基礎上的電子化金融業務。

在國外發達國家,銀行業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幾次革命,大體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

1、第一階段是脫機批處理階段。大約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外一些銀行就開始利用計算機進行票據集中錄入,實現賬務管理的批處理,以提高銀行賬務處理效率。這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客觀上使銀行賬務管理模式由傳統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階段是聯機實時處理階段。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機分時操作系統的出現,大約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國外銀行開始通過聯機實時交易實現異地的通存通兌,出現了ATM、POS機等新型自助服務渠道,使銀行業務迅速超出傳統的存、貸、匯范疇,金融的服務、產品和渠道創新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3、第三階段是經營管理信息化階段。隨著數據庫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國外銀行業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客戶信息分析,同時推出了更具個性化的家庭銀行、企業銀行、電話銀行等服務和產品。初步建立了電子銀行體系,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銀行產品服務體系趨于完整。

4、第四階段是銀行業務虛擬化階段。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國外先進同業開始基于互聯網技術探索對銀行服務渠道和產品的不斷創新,出現了網絡銀行、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渠道以提供虛擬化、個性化服務。對于銀行業務的虛擬化,國外發達國家也處在嘗試和探索階段。

三、信息技術對銀行業務創新的影響

業務創新是金融創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為一個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不僅是計算機技術在金融業的推廣應用,還表現為金融業務的管理和發展與電子科技的高度統一與整合。信息技術推動了金融業務創新,從銀行業務創新的歷史可以看到幾乎所有金融創新品種的背后都有技術因素的有力支撐。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銀行金融業務發展的歷史也是銀行高科技不斷發展和應用的歷史,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有著極大的契合性。信息技術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影響金融業務創新。

1、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銀行相關業務的經營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率。網上銀行的出現是信息技術帶來銀行業創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網上銀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實現了交易無紙化、業務無紙化和辦公無紙化。所有傳統銀行使用的票據和單據全面電子化,全面使用了網絡貨幣,不僅能給銀行節約使用現金的業務成本,而且可以減少資金的滯留和沉淀,銀行利用計算機和數據通信網傳遞信息,利用電子數據交換進行結算,從而簡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銀行的經營效率。

2、信息技術為各金融機構的間接合作提供了一個技術平臺。技術型金融創新可以有效地規避分業經營模式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限制。利用互聯網的交互性,銀行只需聘請少數專業人員就可以解決客戶購買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產品的各類疑問,從而順利地實現分銷。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模糊了各行業之間的截然分別,實現了它們之間的有機合作,給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在以后的柜臺上可以享受保險、證券、基金的服務。從發達國家己經建立的網上銀行看,它已經成為了“一站購足”的金融超市,各類金融服務和相關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術為銀行向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奠定了基礎。以網絡銀行為例,由于網絡銀行的客戶地域跨度大,傳統的大眾營銷模式已經不適合新的客戶結構。因此如何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是網絡銀行競爭成敗的關鍵所在。借助網上完善的交易記錄,銀行可以對客戶的交易行為進行分析和數據處理,從中發現重要的客戶,并細分服務市場,制定特定的營銷策略和服務內容。

4、由信息技術推動的金融創新給傳統商業銀行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銀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更快的實現資金的流動。銀行集中各式各樣的經濟和金融信息,并向社會,從而引導社會商品運動和資金的運動,以實現金融資源在社會各經濟部門間的最優配置。

(注:本文系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研青年項目,基金項目編號2008YQ24。)

【參考文獻】

[1] 余波、單樹峰:金融產品創新:理論約束和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03(11).

[2] 張衛:90年代金融創新的特點及對金融效率的影響[J].金融與經濟,2000(12).

[3] 楊均:淺析銀行產品的軟開發[J].武漢金融,2000(10).

篇7

【關鍵詞】巴塞爾協議Ⅲ;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

一、引言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鑒于銀行業在一國經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包括銀行業在內的金融業本身所固有的高風險性、銀行破產將產生的重大影響,對銀行業的監管長期以來一直是各國金融監管的核心所在。銀行監管的內容涵蓋了對市場準入、資產質量、內部控制、市場退出的監管,此外還包括銀行準備金監管、資產負債比例監管和資本充足率監管等內容。其中資本充足率監管是各國銀行業監督管理當局對商業銀行進行審慎監管的核心內容。因此研究巴塞爾協議Ⅲ框架下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問題。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內容和創新點

本文的創新點主要有:第一,從巴塞爾協議的內涵與發展歷程角度作為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研究的切入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避免大而全的泛泛之談;第二,全面分析“新資本監管標準”對我國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影響機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第三,根據2011年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新資本監管標準”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具有較強的時代背景和政策含義。

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內涵與發展歷程

(一)資本充足率監管的涵義及其標準的確立

(1)資本充足率監管涵義。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就是指一國監管當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及其計算方法、資本充足比例要求以及當商業銀行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后的相應懲罰措施進行規定,從而對整個銀行業進行以資本充足率監管為主要監管手段的一種監督管理機制。在部分準備金制度下,商業銀行具有極強的脆弱性和內在不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資本便像一個“承擔未來不確定損失的緩沖器”,為存款人和債權人提供了這種擔保。(2)資本充足率監管標準的確立。對于存款人和銀行監管當局而言,銀行持有的資本充足率越高越好,因為銀行持有很高的資本,將大大降低銀行經營的風險;而對銀行家和股東們來說,資本充足率不應過高,如果銀行自有資本過高,財務杠桿比率會降低,不利于每股收益的提升,最終影響銀行的利潤。資本充足率監管標準或程度必須維持在適當的范圍和水平內,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監管收益、最小化監管成本,提高資本充足率監管的有效性。我國銀行監管當局并不一定硬要照搬巴塞爾資本協議所規定的8%的資本充足比率,而是應該根據我國國情,將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比率確定在一個恰當范圍內。

(二)資本充足率監管制度的發展——以巴塞爾協議為線索

(1)巴塞爾資本協議Ⅰ。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Ⅰ明確了銀行資本的定義、銀行各項資產的風險權重以及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計算方法。從此,各國銀行監管當局開始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提上日程并日益重視起來,其對銀行的監管也由表內擴展到表外。協議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資本的組成;二是風險加權制;三是目標標準比率。銀行資本被劃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其中,對附屬資本的要求明確規定不得超過全部銀行資本的50%,其中一般準備金不得超過風險資產的1.25%,特殊情況下可達到2%。在面臨信用風險方面,協議根據信用風險的大小將商業銀行的表內資產劃分為五大類,其對應不同的風險權數分別為0%、10%、20%、50%和100%。(2)巴塞爾資本協議Ⅱ。2006年12月底開始正式實施的巴塞爾協議Ⅱ(又稱新資本協議)。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支柱:最低資本要求。新資本協議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提出了不同的衡量方法。依據銀行自身的風險評估或國際性評級機構的評定結果來確定風險權重,基本上消除了國別歧視,有利于創造公平的國際融資環境。第二支柱: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重點解決銀行作為利益最大化主體而有可能產生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第三支柱:市場約束。市場約束是資本、監管要求的有效補充,強調以推進信息披露來保證市場對銀行的約束效果。(3)巴塞爾資本協議Ⅲ。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由此喚起全球金融監管的新一輪改革,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國際銀行資本監管改革。2010年9月12號,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管理層會議在瑞士舉行,27個成員國的中央銀行代表就銀行體系資本要求達成最新改革方案,即《巴塞爾協議Ⅲ》。根據協議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及時上調資本金比率,以加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協議規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限將從現行的4%上調至6%,由普通股構成的“核心”一級資本占銀行風險資產的下限將從現行的2%提高至4.5%,各家銀行應設立“資本防護緩沖資金”,總額不得低于銀行風險資產的2.5%,該規定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間分階段執行。此外,協議規定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但低于7%標準的銀行,應執行較為謹慎的利潤留存政策。

三、新資本監管標準對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影響

(一)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分析

在我國的銀行體系中,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與交通銀行并稱為五大國有銀行,它們的資產規模及信貸總量在我國銀行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們僅以這幾家大型銀行為代表來討論我國銀行的發展狀況。由于農業銀行的數據缺失,圖1只給出了其余四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變化趨勢。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缺乏穩定性,其中除中國農業銀行部分年份無法取得數據外,其他三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截至2003年底均低于8%,其中中國銀行資本充足率最高,達到6.98%,中國工商銀行最低,僅5.52%。而從2004年開始,三家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均出現大幅度的提升,到2008年都已達到12%,遠遠超過國際監管要求的最低標準,即使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有所回落,資本充足率仍然超過了10%。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國有銀行資本結構的構成極為單一,面臨著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國有銀行資本主要由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大部分組成,我國國有銀行的核心資本,即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在銀行資本中占絕大多數的比重,而附屬資本比率偏低,附屬資本尚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

(二)我國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存在的問題

可以看出,在資本充足率方面,雖然目前我國五大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已基本達到國際活躍銀行12%的資本充足率水平,但這大部分是政府注資的結果,與銀行業務的發展關系不大。而且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呈現起起落落趨勢,穩定性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隱藏了金融風險。但從圖2可以看出2011年以巴塞爾協議Ⅲ為基礎的“新資本監管標準”的提出與引入,使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普遍提高,基本達到監管的要求,大大的增強了銀行抗風險的能力。

(三)“新資本監管標準”對我國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影響

“新資本監管標準”按照國際可比性的要求,明確了資本充足率計算規則。一是根據第三版巴塞爾協議關于監管資本定義的新規定,審慎確定監管資本的構成,維護資本工具的質量,提升各類資本工具的損失吸收能力。二是擴大風險覆蓋范圍,審慎計量風險加權資產。第一,重新確定了各類資產的信用風險權重體系,既體現審慎監管的內在要求,又兼顧國內銀行的風險特征;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采用內部評級法計量信用風險資本要求。第二,在市場風險方面,“新資本監管標準”要求所有銀行必須計算市場風險資本要求,并允許銀行使用內部模型法計量市場風險資本要求;第三,“新資本監管標準”首次明確提出了操作風險資本要求,并適當提高操作風險資本要求,確保監管資本要求的審慎性。“新資本監管標準”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建立穩健的內部資本充足率評估程序,將資本管理納入銀行全面風險治理框架,資本規劃應與銀行發展戰略相協調。“新資本監管標準”依據資本充足率水平不同,將商業銀行劃分為四大類,并規定了隨著資本充足率水平下降,監管力度不斷增強的一整套監管措施;“新資本監管標準”實施后,商業銀行若不能達到最低資本要求,將被視為嚴重違規和重大風險事件,銀監會將采取嚴厲的監管措施。新的分類標準符合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遠高于最低資本要求的實際,標志著我國資本監管的重點將轉向達到最低資本要求但未滿足全部監管資本要求的商業銀行。“新資本監管標準”還進一步提高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標準,有助于強化市場約束的有效性。

篇8

關鍵詞:合業經營分業經營金融監管風險防范

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其業務經營方式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過程.在目前世界經濟逐步趨于一體化,金融趨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業合業經營的趨勢也日益明朗。本文擬從美國金融業的發展歷程出發,對全球金融業合業經營的趨勢略作分析。

一,美國金融業的發展歷史。

作為現代經濟金融的強國,美國金融業的發展趨勢對全球各國的金融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不乏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當然也有許多發人深省的經驗教訓,為此,討論金融業的發展趨勢,我們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國金融業的發展歷程。

首先,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美國的金融機構基本上都是混合經營,沒有嚴格的業務范圍的劃分,金融機構的種類也比較少,服務品種也不豐富。作為金融機構的主要代表-銀行幾乎承攬了社會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務品種。銀行從傳統的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業務中解脫出來,開發了中間業務,但是這些業務還遠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尚處于起步階段。

隨后,30年代一場由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之后,美國的銀行體制幾乎崩潰。為了挽救危機中的銀行體系,美國于1933年頒布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因為他們將危機的誕生主要歸因于銀行發展的多項綜合業務加劇了銀行體系的風險,從而為整個金融業與經濟發展埋下了隱患。鑒于此而頒布的銀行法便主要著眼于銀行業與其他金融業分業經營以降低風險。其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部分:第一,該法案規定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吸收存款,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是承銷和發行證券,二者必須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嚴厲禁止交叉業務和跨業經營。其二,該法案對銀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進行了限制。最初規定對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來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許支付少量利息。這主要是為了降低銀行的支付危機。其三,該法案規定政府對銀行存款給予保險,并據此成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及實行最后貸款人制度,這一切都是為了保障儲戶利益,同時提高銀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嚴格限制下,美國金融業在分業狀態下迅速發展著。這時候,以前從屬于銀行的一些金融機構開始獨立發展并逐步成熟起來,并有了自己獨立的業務經營范圍與經營管理模式。在此過程中,金融業逐步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四大支柱。但是進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現各種金融機構的金融業務范圍的交叉,嚴格的業務劃分被逐步打破,,經濟學家及政府都開始考慮關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業的安全發展問題。經過長久的爭議與探討,1999年12月,美國終于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并新頒布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從而為金融業的合業經營掃除了法律上的障礙。

二、業經營的產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業自誕生以來,其業務范圍及機構設置并沒有自動的劃分開來。最初幾年主要都是由銀行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金融產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業務(存款與放款業務)之外新開發的金融服務產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以后,美國率先立法,限制銀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的業務融合,要求分業經營,隨后,許多別的國家紛紛效仿,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首先,分業經營能夠使各金融機構更加專注于自己所擅長的優勢業務,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盲目開發新產品,新服務,這樣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當時主要是銀行)的風險并使其收益更加穩定和有保障。其次,分業經營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監管。實施嚴格的業務劃分,各金融機構的業務都相對單一化,簡單化,這樣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據不同金融機構的特點,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并使其經營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分業經營的立法規定卻并未達到其預想的效果,這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這一立法規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

首先,分業經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嚴格的業務劃分使投資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綜合化的服務機會,投資者不得不與多家不同的金融機構往來以滿足其多種金融需要。同時,它也削弱了銀行業的實力,因為業務范圍的嚴格限制使許多銀行喪失了許多盈利機會,所以現實中,許多大銀行都力圖混合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可以說,這也是滿足社會需求的結果。并且分業經營降低了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性,將過去整個金融業的競爭分散到了幾個不同的領域,例如投資銀行不必再擔心來自于許多大的商業銀行的競爭,從而削弱了許多金融機構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而投資者也無法享受激烈的市場競爭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另外,尤為重要的是,在二戰以后,世界經濟貿易迅速發展,這對金融服務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業務的分業經營狀態無疑不能滿足全球化的金融發展趨勢的要求。于是各個國際性的大銀行紛紛朝著業務的綜合化方向發展。他們通過金融創新,開發,設計一系列的金融衍生產品,繞開法律的壁壘,達到綜合經營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現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單,NOW賬戶,現金管理賬戶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這一環境中的產物。

分業經營規定的最初動因在于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然而在事實上,面對世界一體化的經濟發展趨勢,它反而加劇了銀行業的風險,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為此,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商業銀行逐漸突破了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分工的界限,走上了業務經營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商業銀行不斷推出新業務品種,從專業化逐步走向多樣化,全能化,從分業走向合業,這是與西方經濟金融發展密切相關的。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銀行負債業務比例的變化為其業務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來,西方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儲蓄存款的比重相應上升,這一結構性的變化為商業銀行開拓中長期信貸業務和投資業務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第二,銀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個商業銀行尋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來,西方金融業競爭激烈,銀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這迫使銀行業開拓新的業務和品種。他們一直想方設法繞過法規的限制,向證券保險等領域擴張,突破傳統的業務束縛,開發更多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對于這些積極創新的銀行而言,許多法律條文形同虛設,因為通過創新業務的開展,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逃避政府的監管和法規的限制。與此同時,金融管理當局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過時的法規,適時的為商業銀行開拓新業務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論的深入發展。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隨著各個歷史時期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的發展,從最初的資產管理理論到負債管理理論及至70年代末期出現的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他們都是為了有效推動金融業的安全穩定發展而產生的。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突破了傳統的只重視資產或者只重視負債的理論的偏頗之處,使商業銀行真正的從其資產負債業務雙方著手,同時拓展資產負債業務,使其相匹配,達到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的發展適應當前金融形勢,為西方商業銀行業務不斷走向全能化綜合化提供了理論基礎,從而極大的促進了他們綜合業務的開展。版權所有

由此可見,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金融理論的發展乃至政府監管水平的發展都為金融業的合業經營做好了準備。分業經營終究只能是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

三、合業經營的發展趨勢。

1999年12月,美國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正式廢除了已實施六十余年的關于金融業分業經營的法規。這一法案的頒布無疑將會對美國乃至世界的金融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合業經營勢不可擋。在此過程中,金融業的兼并與重組將會加劇,銀行的綜合經營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其國際競爭力也會日益加強。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看到,在此過程中也存在著種種不確定因素,隱含著許多風險。

首先,合業經營將加劇兼并行為,使各金融機構過分重視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綜合化,而忽視了穩健經營這一根本原則。從一定意義上說,金融機構兼并的機會成本就是其穩健程度,穩健經營要求管理人員經常不斷敏銳的監督本機構運作情況,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過分關注合并以擴大規模和范圍,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預期,策略及日常業務經營等方面潛在的混亂。由于合并各方在企業文化,員工素質,經營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合并后能使各方的優勢結合并發揮其規模效益還取決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業之間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業經營也會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政府,社會以及金融機構自身都更清醒的認識到風險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對于某些項目,即使那些較大的金融機構對其所面臨的新的風險也缺乏有效的管理辦法。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對從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帶來的風險的監管和防范。

綜上所述,金融業的合業經營趨勢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會經濟金融形勢都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時,才能夠適當放寬對業務范圍的限制。目前我國所采取的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正是基于這一考慮。而一旦我國的金融體系發展更為健全,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內部監管與外部監管的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便可朝著業務監管綜合化方向邁進一步。

參考文獻:

篇9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意識的不斷轉變,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也隨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其在商業銀行業務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已經成為了其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個人信貸業務的市場規模以及發展前景使得眾多商業銀行紛紛在該領域展開廝殺,不過個人信貸業務在我國還屬于一個相對新生的事物,其發展歷程很短,商業銀行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結果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領域的快速擴張放大了個人信貸業務的風險,為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如何在個人信貸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風險控制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確保個人信貸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正在不斷的考驗著商業銀行管理者的經營智慧。本文以個人信貸業務風險控制為寫作主線,綜合運用文獻研究、對比研究等方法,在借鑒個人信貸業務風險管理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風險控制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夠給我國個人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帶來有益的思考。

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引言,主要對文章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文獻、研究思路以及結構等三個內容進行闡述。第二章為相關概念以及理論,重點對個人信貸業務的概念、個人信貸業務的特征、作用以及個人信貸風險理論等進行了論述總結。第三章為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發展歷程與現狀,本章回顧了我國個人信貸業務的發展歷程,并對目前個人信貸業務中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成因進行了挖掘分析。第四章為商業銀行個人信貸風險國際經驗的借鑒,這一章對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個人信貸風險的控制進行了系統的數理分析,并從中提煉出來了一些值得我國商業銀行借鑒的經驗。第五章為個人信貸風險控制的對策討論,在借鑒相關國家和地區個人信貸風險控制經驗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從信用環境以及內部管理兩個視角的具體策略。文章整個內容遵循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根據這一思路進行相關內容的組織以及安排,力求做到文章結構的邏輯合理,內容完善。

 

關鍵詞:個人信貸;風險控制;成因;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rising living standards and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lso shows the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ris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urce of profit.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market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o many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ield of the fighting started, but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in our country is a relatively new thing, its history is very short, the commercial bank has not formed a set of complete risk control system, the rapid expansion in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field amplified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cast a shadow on the. How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and risk control,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in a certain range are constantly testing the commercial bank administrator management wisdom.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risk control as the main method of writing,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is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risk control, the hope can gi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has the beneficial think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re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ideas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lated concept and theory, focusing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and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theor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umma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in China, and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the risks and risk analysis of mining.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reference, this chapter of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the credit risk analysis system of mathematics, and to refine out some worthy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experience. The fifth chapter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specific strategy of credit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two perspective. The whole content follows the problem, analysis problem and the specific idea to solve the problem, relevant content according to this train of thought,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reasonable, perfect.

 

篇10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傳統銀行業 金融 競爭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和傳統銀行金融業結合的產物,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業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互聯網具有“合作、平等、分享和開放”的特質,而不僅僅在于交易介質的不同。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傳統銀行業的業務更加的透明,并且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加便捷。理論上認為,互聯網金融不僅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電子商務、金融中介、在線理財產品等模式,凡是涉及到金融的互聯網業務,都可以被稱為互聯網金融。

(二)互聯網金融的起源與發展

世界范圍內最早使用在線支付服務的是美國的貝寶公司,貝寶在1998年12月設計出了個人對個人網絡支付的模式。貝寶公司最初使用電子郵件來辨別用戶身份,并且可以為客戶提供資金轉賬的服務,避免了傳統金融服務中的繁瑣手續。隨著美國網上購物網站eBay的興起,貝寶公司開始轉而為eBay公司提供在線支付。我國在2003年才出現了互聯網金融服務,但是依托于我國龐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飛快。截止2014年12月,我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了3.02億,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突破了10萬億元。

二、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銀行業帶來的影響

(一)盈利方式

我國的銀行業的利潤主要是利差,在過去的十幾年年,銀行業憑借利差獲得飛速發展。傳統銀行業的大部分價值都是大企業客戶貢獻的,小微企業貢獻不大,并且風險和成本都較低的綜合金融服務對傳統銀行業的盈利貢獻也不是很大。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客戶的消費習慣、消費模式、消費能力數據化,通過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篩選,客戶劃分更加的清晰。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原本不被傳統銀行業看好的小微企業、青年用戶和普通用戶,成為了他們服務的主要人群。而互聯網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務更為方便,成本更低。

(二)支付中介功能

互聯網支付在個人電腦和各種運動通訊設備基礎上,通過通訊技術傳輸的貨幣信息進行結算,進一步加速了金融脫媒,這對銀行業的根基形成了顛覆性的影響。隨著支付寶等在線支付功能的強大,目前國內主流網站均支持其支付功能,在線支付可以為客戶提供電信、水、電、氣公共事業繳費。

三、基于SWOT模型環境傳統銀行業影響分析

(一)傳統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優勢

我國傳統銀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仍然具有一些優勢:首先是客戶資源豐富,傳統銀行業目前具有比較穩定的客戶基礎和資金基礎,這也是傳統銀行業開展各項業務的基礎。其次是安全性高,金融服務和其他服務行業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安全性。我國的傳統銀行業一項重視安全風險,在長期的穩健經營理念的影響下,對網絡金融安全風險服務投入了巨額資金,將發生安全風險的機率降低到趨近于“0”的程度。最后是系統穩定,傳統銀行業在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方面也遠遠超過互聯網金融公司,并且在風險控制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中國工商銀行在全國有超過2萬家營業網點,并且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兩個數據中心。一旦遭受災害或者戰爭等突發事件,另一個數據中心會馬上接替其運營,保證客戶資金的安全和各項數據不受影響。

(二)傳統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劣勢

傳統銀行業雖然一直在進行改革,但是進程緩慢,并且受到體制內外的約束,經常受到客戶詬病。首先是傳統銀行業的系統操作不便,傳統銀行業為客戶安全提供了眾多安全產品,但是這些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的程序和操作都很復雜,使得一些對電腦不是很了解的客戶在安裝安全產品時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其次是系統集成度低,傳統銀行業務中,客戶需要針對不同的業務辦理不同的銀行卡和信用卡,如果需要辦理投資理財等業務,還需要增加聯名賬戶而這些賬戶之間的集成度較低,給客戶帶來了諸多不便。最后是三流不一,電子商務的交易中,客戶下訂單之后,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進行方便快捷的結算,并且在網購平臺上可以實時查詢物流進度,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完美融合。而傳統的銀行業顯然在這方面做的不夠好,與互聯網金融公司在這“三流合一”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四、傳統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沖擊下的應對策略

傳統銀行業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應當對自身的業務進行重新定位,通過對服務渠道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來迎接新的挑戰。第一,要加強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傳統的銀行業在這些業務方面要和互聯網金融公司保持緊密合作的關系,謀求互惠互利的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傳統銀行業要鞏固現有的客戶資源,通過對客戶需求分析,針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發展特點,重新確定自己的市場定位。第二,要重視客戶體驗,傳統銀行業應當學習這種模式,提升客戶的體驗,更新銀行卡等產品的設計。在銀行信貸業務方面,傳統銀行業應當加快征信系統的建設,改變傳統的手續繁瑣、效率低下的貸款流程。第三,形成多元化的服務體系,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銀行柜臺辦理業務的數量明顯下降,并且客戶人群中的老、中、青客戶群體也呈現出不同的金融需求和生活習慣。針對青年群體工作和生活的特點,延長地鐵站、公交站等營業網點的營業時間,契合上班族的金融需求。此外,還可以通過“前臺快速營銷,后臺集中辦理”等模式,結合營業網點的自助設備,引導客戶使用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等。產品宣傳和營銷不能以“全面開花”為指導方針,應當以分層服務和精準營銷為基本理念,通過物理渠道的優勢,對服務渠道進行更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