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化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3-06-25 17:0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文化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9-0064-02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公司因財務預算作假而導致破產的報道屢見報端,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引發了社會公眾對會計信息的不信任。有調查顯示,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幾乎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真現象,絕大多數會計人員都認為會計誠信缺失具有很大危害性,給企業、社會帶來危害的同時,也給影響了會計行業和會計人員的發展 [1]。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除了受到一定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外,還受到會計活動工作本身的影響。盡管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歸結到外部環境或者是會計工作內部環境的爭論尚未停休,但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在產生過程中始終受到會計文化的作用。當會計文化影響下的會計工作者的非理對企業、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程度日漸增加時,會計活動環境問題也就成為導致會計誠信缺失和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講,會計文化與非理性會計工作行為之間具有內在的關聯性。面對會計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會計理論者和工作者開始反思并意識到:長期以來會計文化建設過多重視企業經濟效益,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所忽視;要實現會計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構建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四維一體為價值目標的會計生態文化。
一、會計生態文化的概念內涵
作為會計工作實踐活動衍生的文化現象,會計文化是一個內容豐富、層次鮮明、結構有序和功能健全的有機整體。與文化的概念相類似,會計生態文化也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幾乎涉及到會計工作活動的所有領域。廣義的會計生態文化是指立足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持續演進,兼顧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旨在實現企業、社會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會計工作實踐活動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狹義的會計生態文化是指生態意識指導下的會計工作理念、價值觀、精神風貌和會計制度等精神財富。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文化發展的較高形態,它與會計文化存在緊密的關聯性,但又是一種有別于會計文化的新型文化,這種差別不僅體現在會計生態文化的本質內涵方面,更體現在會計生態文化的結構層次方面。
根據會計文化的結構模式,結合會計生態文化的內涵,可以將會計生態文化劃分成會計精神文化、會計制度文化和會計物質文化。(1)會計精神文化。主要指包括會計目標、會計經營理念、會計管理觀念、會計創新意識、會計工作風貌和價值觀,是會計生態文化擯棄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改變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相對立的發展觀,樹立了整體、和諧、文明的生態觀,并且將會計工作目標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轉變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協調統一;由促進企業發展轉變為企業、社會、自然環境和人的協調發展。(2)會計制度文化。主要指會計制度、管理章程、服務守則等,是會計生態文化改變了會計制度中不利于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容、部分,科學制定現實可行、公正合理的制度,約束會計活動對社會、自然環境的不利行為。(3)會計物質文化。主要指會計工作環境、經營業務等,是會計生態文化改變了原有會計活動中浪費人財物資源的工作方式,對會計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實行生態化組織、生態化管理和生態化控制,促進會計活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人本效益的協同發展 [2]。
二、會計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征
會計生態文化是一種文化價值形態,它直貼并關切會計活動的整個過程,是對會計活動本質的解讀和闡釋,開啟著企業與社會、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可能性,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供著有力支撐。除具有會計文化的一般特征,會計生態文化還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征:
(1)形成過程的長期性。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文化的新的發展形態,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的典型形態。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活動長期適應內外環境變化,并與外部環境不斷進行物質交換、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過程逐漸形成的。企業發展、社會環境變更和其他文化形態演替總是對會計生態文化產生影響,不斷塑造和改變著會計生態文化的內部結構和功能機制。(2)生命形態的動變性。作為會計文化發展的歷史產物,會計生態文化對其所依存的外部環境具有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主要表現在會計生態文化通過內部結構調整、功能機理優化和運作機制優化來不斷適應和滿足環境變化要求,也可以通過適當改變外部環境條件、有效變更資源取向,使得外部環境朝向有利于會計實踐工作開展的方向演變。(3)結構關系的平衡性。從系統論角度看,會計生態文化是一個由彼此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構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并表現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與其他系統一樣,會計生態文化也具有自校穩態平衡機制,當外部作用力和影響力超過會計生態文化平衡機制的承載力時,會計生態文化的內部結構關系就會發生轉變,從一種穩態轉向另一種穩態,甚至會出現瓦解、衰退的情況。為了實現內部結構關系的平衡穩定,會計生態文化要充分挖掘內部構成要素潛能,及時調整要素之間組配關系,增強內部結構的穩定性,實現與外部環境正常的物能流轉。(4)功能機理的持久性。在會計生態文化內部,構成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會計生態文化的特定結構,這種結構關系的外在表現體現為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作用。一般而言,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機理具有相對獨立性,固然不排除會計生態文化內部構成要素之間妨害和沖突的影響,但會計生態文化的功能機理一旦形成并趨于穩定,就會對外部環境和會計工作內部環境產生影響。隨著會計生態文化的發展演進,其功能機理就會形成自身的歷史專長和特色優勢,這種專長和優勢往往能夠給會計工作、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帶來持久的正向作用。
三、會計生態文化的基本功能
首先,有利于營造會計工作的良好氛圍。作為會計文化的構成部分,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實踐發展語境中的特殊形態;作為體現會計活動與企業、社會之間交織互動過程的特殊形式,會計生態文化是會計活動要素實現充分連接和有效溝通的橋梁紐帶。會計生態文化的價值語境意義在于它構造了一種多維立體化的關系模式,改善了會計活動構成要素之間關系,強化了會計功能機制各層面之間關系,推動了會計活動與外部環境的深層次互動與協同發展,營造了一個由會計精神文化驅動、會計制度文化約束、會計物質文化保障的能動場。由會計生態文化所創造的影響效應,將會計活動更大程度、更大范圍地置身于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緊密相關的生態環境系統中,進而突破了若干個會計活動構成要素溝通互動的時空邊界與組織邊界,在實現企業內部的發展價值、經濟價值和效益目標的同時,也不斷擴大會計活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會計生態文化不僅僅是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在其表象的背后還蘊涵著豐富深刻的價值意義。
其次,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水平。作為生成和發展于會計活動過程的文化形態,會計生態文化能夠增強會計活動的方向性、規范性、有序性和創新性,進而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和水平。在方向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有助于會計工作者充分了解和系統把握會計實踐活動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影響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制定、實施和評價,對會計工作的環境、結構和功能的各層面及相互間關系進行規范性的協調;在規范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依據會計實踐活動指向的本質要求和特征表現,通過構建相關的精神層文化、制度層文化和物質層文化,對會計實踐活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進行引導、控制與規范;在有序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在明確會計實踐活動發展指向,了解會計工作制度規范的基礎上,借助多層面的管理方式和多樣化的管理手段,對會計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矛盾和突發性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與合理有序的管理;在創新性層面,會計生態文化通過營造有利的創新氛圍,促進會計工作過程內外知識的生產、積累、創新、應用和擴散,加強會計工作過程內外信息的傳播、交流和擴充,提高會計工作的先進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會計活動的方向性、規范性、有序性和創新性的不斷增強,一方面吸引更多主體參與會計活動,幫助會計工作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促進與會計活動相關的知識信息的互動溝通與有效轉移,提高會計工作的績效和水平。
最后,有利于增強會計工作的適應能力。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會計主體在資源因子、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選擇等方面的慣例的合理確定,會計主體的慣例充當著會計活動的記憶載體,通過復制、學習等方式進行“遺傳”,推動會計工作不斷發展和演化。也正是由于會計主體的慣例,使得會計活動對外部環境的能動適應性會相對持久地固化在某一個范圍、層次和水平,當這種固化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極有可能產生足夠的“剛性”,進而弱化會計活動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影響會計工作的持續發展,加之會計活動過程充滿了復雜性和多變性,尤其當外部環境變動致使會計工作系統處于不穩定或邊緣的臨界狀態時,會計工作的發展軌跡便會出現分岔,極有可能走向退化。可見,適應能力下降就成為會計活動過程無可規避的生理現象。為了防止會計工作適應能力下降問題的出現及其負向影響,會計主體需要相機做出優化策略,依靠會計生態文化各結構層面及相互配合,不斷保持和增強會計工作的適應能力。應當說,企業競爭優勢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的構建與保持大都是從企業內外環境系統中,通過改變企業內部結構功能各層面之間相互聯結的關系方式或企業與外部環境關系優化而來的。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經濟本質
一、生態旅游的起源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0億年,有一位學者提出將漫長的數億年地質年代壓縮成百年的設想。在虛擬的地球百年中,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不到1天,大約開始于5分鐘前的工業革命,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個人和社會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人們的旅游意識開始覺醒,旅游類型呈現多樣化,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漸發展為度假、公務、專項旅游等。工業革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城市化發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種種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諾拉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來北京霧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動區域。越來越多的人們逃離城市,選擇去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放松心情。這樣大型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甚至對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響。旅游資源受到破壞,旅游質量下降。在傳統旅游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相馳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Ecotourism)。生態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圍內的響應。但是,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對生態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應商在市場營銷中不斷推出各種生態旅游活動,但多數結果都是“非生態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態旅游呢?
二、 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人們口中的時尚名詞、市場營銷的法寶、投資商的生財利器。而作為生態旅游目的地,多數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家園建設與文化生態保護失去話語權。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從理想的云端跌落下來。生態旅游是一門交叉學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
(一)生態的概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人們常用其修飾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態即指自然生態,也指文化生態。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或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隨著人們旅游需求的出現,旅游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之中,融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旅游可以拉動目的地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就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一種經濟行為。所以對任何一種類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離經濟本質。
(三)中外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生態旅游廣為推崇。經過多年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將生態旅游在中國推向。
國際、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各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資源的保護,這類觀點與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背道而馳;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個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旅游者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這類概念使得生態旅游無異于大眾化旅游,不利于專項研究。有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這類觀點將生態旅游的概念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給旅游者及市場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
生態旅游概念繁雜主要原因就是生態旅游概念標準的多樣性。有國內學者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個指標規則反映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這8個指標分別為:遵循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做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與體驗、文化。
三、生態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篇3
關鍵詞:山東省;大眾生態體育;自然資源;文化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80—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76(2012)03—0021—06
Abstract:Th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is a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mass sports based on the idea of ecological sp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ecological sports, the exceptionally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tradi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ffor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se resources, w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the principal of “being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the principal of all—peopl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So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esource creatively and do well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circle.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mass ecological sports;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作為21世紀人類的普遍性和全球性吁求,構建一個和諧的生態世界雖然原本針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匱乏等人類生存困境而發,但其解決思路內蘊著一種重新看待和處理人類與自然、自我與他人之關系的哲學視野,因而在實質上提供了一種
收稿日期:2011—09—06
基金項目: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山東省大眾生態體育的分析與開發研究”(2008RKA210)子課題。
作者簡介:孫波(1972— ),女,山東威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體軍部,浙江 杭州 310014
Dept.of Military Sports,Zhiji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4,China
重新認識世界的方式。在此事關人類未來生存與根本命運的文化視野中,作為社會構成重要子系統的體育,也必然會以生態哲學理念為導引,展開對自身開展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基本問題的反思。生態體育概念的提出以及據此展開的研究便是這一反思的結果之一,其根本目的則是探尋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發揮體育在構建人類精神家園方面的價值功能,通過體育參與和諧世界的構建。本項研究即依據生態體育理念及相關理論,清理并分析山東自然、文化資源與生態體育的相關性及其開發利用的可能性,以此探索生態體育開展的基本原則與可能路徑,同時也期望為“和諧山東”的建設提供體育學的思考。
1 生態體育與大眾生態體育
1.1 如何理解生態體育
作為近年來出現的新的理論概念,國內學者胡小明、鄭曉祥、龔建林等對生態體育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富于啟示性的探討。總體而言,生態體育概念在事實整合與價值賦予兩個方面均缺乏充分嚴密展開,這既與其所指稱的體育類型尚未發展成熟有關,也與人們對體育與生態的理解存在文化差異有關。我們認為,生態體育概念的提出首先意味著看待體育的新眼光,意味著處理人類與體育、人類體育與自然世界之關系的新方式,諸如漂流、野營、定向運動等具體的活動方式只是此新眼光或新方式的典型體現;其次,作為一種價值賦予,生態體育概念的提出根源于作為人類生存之一種綻開方式的體育對于普遍性的生態危機的積極回應,而體現為對體育自身異化的救贖以及建構人類世界和諧生態的吁求,是要創造出更人性、更和諧、更幸福的體育生活。就此而言,生態體育試圖解決西方工業文明孕育的現代競技體育異化所造成的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的損毀,試圖恢復人與自然的和諧,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為體育重新植入靈根與動力。因此,生態體育并非所謂原生態體育,而是只有在后現代社會才可能出現的體育范式,是人類在經歷了生態危機之后自覺維護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整體動態和諧的選擇,前現代的原生態體育固然是現代生態體育的建構資源甚至精神泉源,但必須經過意義與方式的轉換。生態體育亦非以回歸自然為唯一指向與最終追求,而是要在人與自然之間尋求更高層級的平衡,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篇4
摘 要:生態學以自然的批判性為邏輯前提,以生態學價值批判為方法、以自然與價值雙重維度為尺度,展開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并提出構建和諧生態社會主義的理想。
關鍵詞:自然 文化 歷史唯物主義 生態學
一、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前提:自然的批判性存在
1、生態學認為,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首要前提是肯定并“復興”經典哲學中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法思想,實現自然概念由二元對立向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轉變,自然的存在在邏輯上是以人與自然的關系性存在為前提的,自然是社會的自然,社會是自然的社會。
生態學者充分肯定經典哲學中關于自然概念的辯證思想,并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理論之中重新闡釋并加以提升,突出自然概念的辯證屬性。
佩珀認為必須從馬克思辯證看待自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思想出發,來構建自己的理論。指出“在馬克思那里的自然概念,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經濟物品的原料,也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物品的固有價值的發源地,更不僅僅只是把自然當作一個瀕臨滅絕的生態系統,馬克思的自然的概念把自然設想為是一種社會范疇,盡管自然具有‘客觀性’,但它被自身的某一個組成部分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了,即重新塑造和重新解釋成人類社會。”也就是說自然具有雙重屬性,即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萊易斯則在《自然的控制》一書中充分肯定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的辯證思想。這些論述充分表達了在自己的理論建構中對自然概念辯證屬性的肯定。“
2、自然概念是如何獲得文化、價值屬性的呢?成為批判性存在呢?
生態學認為,的各流派在這復雜時代面前已經失去應有的解釋力度,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自然辯證法與歷史辯證法的疏離;在研究對象上,存在自然與社會研究領域的分野,致使歷史唯物主義局囿于狹窄封閉的社會領域,自然處于被漠視或懸置的狀態;在研究維度上表現為自然與價值維度單面缺失。基于上述問題,生態學認為應當重建生態學的研究范式。
福斯特認為唯物主義有三種學說,即實踐唯物主義、本體論唯物主義和認識論唯物主義,前者突出的是社會歷史辯證法,反映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關注的是人的異化問題;后兩者突出的是自然存在的獨立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的是自然的異化問題。生態學馬克思義應當是三者的有機統一,于是從中分別抽取價值屬性和自然屬性,加以改造,提升出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所謂的生態學價值批判方法是指以價值作為評判人與自然的尺度,自然被賦予文化和歷史性特征,成為可批判的對象。
自然成為批判性的存在之后,又將自然的雙重屬性,即自然的獨立性和文化性返回到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各領域,關注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維度。使自然之維與價值之維成為貫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交織而共生的邏輯主線。這樣,生態學社會主義就完成并實現了研究范式和研究對象上的構建與超越,自然作為批判性存在就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中獲得核心地位。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二、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展開與歸宿:指認、改造與批判
以批判的自然存在為前提、以生態學價值批判為方法、以自然與價值雙重屬性為維度,生態學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指認和改造,同時對資本社會制度展開內涵制度批判和價值批判的生態批判,以此構建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存在“理論空場”,在基本范疇上存在理論缺陷,不能適應新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式,因此對當代的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環境問題缺少足夠的解釋力度和理論支撐。究其根本在于自然與文化維度在自然和社會領域的單面缺失。生態學哲學家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造。
1、改造歷史唯物主義原有的基本范疇,賦予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勞動以自然與價值的雙重意義。
生態學認為,以往的哲學家只關注物質生產活動的技術層面,沒有注意物質生產活動還受文化價值因素的支配。他們過多地從自然與文化的對立而不是統一來分析社會的生產和生活。認為物質生產和生活的本質屬性在自然: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屬性在文化。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對立等同于自然與文化的對立。這是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這種觀點將造成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忽視乃至割裂了自然之于社會文化的嵌入性關系,在自然之中發現不了文化批判的意義;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文化內容的客觀性屬性。在社會之中忽視文化的自然屬性,即文化內容的客觀性。文化既有主觀意義,又有客觀內容。一定的社會文化系統、價值規范等都是特定的客觀的歷史性存在,一定時期的物質生產和生活都受特定的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從而使人類的歷史具有自然化特征。
2、拓展歷史唯物主義新的研究視域,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建立以使用價值、消費為主線的歷史唯物主義新的范疇體系,突出消費、使用價值等物質要素的批判意義。
者對于資本主義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生產領域注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商品價值的意義兩個方面,致使這種分析的路徑止步于社會意識層面而被懸置,難以深入到物質生產與生活之中,無法回應當代人類歷史出現的新動向。這與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階段性有關。當時資本主義異化并沒有擴展到消費領域,隨著資本主義矛盾發展的邏輯展開,生態學抓住生產危機導致消費危機最終導致生態危機的邏輯根本,將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從生產領域擴展到消費領域、從社會層面深入到物質層面,從對商品價值的分析轉向對使用價值的批判。為此,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體系已經跟不上分析的需要,為了彌補其范疇的不足,生態學哲學家圍繞消費和使用價值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豐富和更新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內容和結構。確立新的范疇體系,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是生態學關于自然的辯證思想在歷史唯物主義領域里的繼續和與其研究對象、范式保持邏輯一致性的必然要求。消費危機、生產危機作為一種表象,終極原因在于自然是有限的、生成的、價值的存在。對于自然的批判最終必將發展到對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自然和文化這一二重性對于消費和使用價值的批判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維度。
最后,用生態學理論對資本主義展開生態批判,構建和諧發展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5
關鍵詞:生態文化;生態城市;杭州西湖
一、背景及現狀分析
1.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是人類從古到今認識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種高級形式體現,通過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的對比,有利于資源的開發,保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發展。生態文化人類出生到死亡過程中要與自然界的萬事發生處理好關系,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認知人與自然中的環境中的關系,處理好這種關系才能長期和諧地生存和發展,生態文化就在這個環境的初步發展與完善。
2.發展現狀
(1)生態城市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資源短缺國家,在城市生態建設上做得還很欠缺。在工業發展階段,只注重經濟效益不顧人類福利和生態后果的唯經濟的工業發展模式,嚴重破壞生態平衡性。但目前,國內也提出了建立生態城市的目標,而生態文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上海、天津、杭州、張家港等城市紛紛提出建設生態城市;海南、吉林、浙江、江蘇等省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奮斗目標,并開展了廣泛國際合作和交流。
(2)生態文化理論研究現狀
美國學者大衛?奧爾早在1992年就已經提出了“生態教養”的概念。他認為人類對自然行為之所以產生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在于人們缺乏對人類與自然生態系統全面關系的認識。另一位著名學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網》一書的結論部分,重申了奧爾提出的這個生態教養概念,強調社會中每一個成員具有基本的生態教養,從而保障人類后代長期生存的重大意義。因此,很多研究學者將“生態教養”的概念擴展為“生態文化教養”的概念。
二、杭州西湖生態文化發展
1.杭州西湖概況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個淺水湖,其森林覆蓋率為71.9‰杭州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文物遺存數量眾多,在西湖風景區內有文物保護單位62處,占杭州市區文物總量的近一半,此外還有還有多處文物保護點和博物館、紀念館。景區內有10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景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體現了一千多年來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
2.杭州西湖發展過程
西湖山水風景是一個自然生成過程和后繼的文化生成過程。在自然進程中,西湖經歷了一個在江海作用下由海灣變成湖泊的漫長過程,是一個非人力的大自然造化。當杭州有了人類活動,尤其是出于生存需要利用并加以建設治理,西湖山水就在自然變化基礎上,進入了人文生成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自然純樸階段、園林藝術化階段、城市景觀化階段。
(1)自然純樸階段
西湖在自然形成過程中,從人力筑堤衛湖捍江海之潮開始起,西湖初始風景形成并開始了它的文化形態的歷史生成。在中唐自居易筑湖堤之前,湖東一線即原江潮出沒之處已有一道“白沙堤”。在這一階段西湖風景初成并始有名聲,并興修水利、墾植農業、發展城市,一派本原的自然風景狀態,并且一直保留著這種自然之美。自古以來,西湖山水這種秀麗動人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打動著人們,也是古代詩詞繪畫吟唱描摹的主要對象。
(2)園林藝術化階段
在這一階段,西湖山水仍然保持著自然、純樸、野逸的秀麗氣質,但在城市生活及精神需求日益擴大的強烈作用下開始了各種園林的建造,西湖本身也從局部開始直到總體走向風景園林化的再創造。這一階段應始于唐末五代吳越,盛大于兩宋,尤其以吳越錢氏建雷峰塔、保塔所創造的宗教景觀意境和北宋蘇軾浚湖筑蘇堤置三塔于三潭的藝術處理為標志性事件。它表明,西湖風景進入了藝術的構思與再創造階段,注入鮮明人文內涵的詩情畫意和大地的藝術處理。到了南宋,大規模的園林建設和“西湖十景”題名,把西湖山水風景的藝術化推向了一個舉世無雙的,同時,西湖已成為地地道道的世界上最早也是典型的“gard饑city”。今日之西湖,打破了傳統園林景觀各自獨立封閉的做法,從湖濱一公園起,把其他五大景區整合起來串珠成鏈,并與雷峰塔、凈慈寺等沿湖景點連成一體,形成西湖南線通透的優美景觀長廊,強化了西湖作為風景大園林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創造了西湖園林“大氣、雅致、開放”的時代新風格。
(3)城市景觀化階段
西湖山水的城市景觀化,是在西湖與城市建設發展互動歷史過程中,逐漸從城外的邑郊風景空間,成為城區有機構成和內在的景觀空間、功能空間,西湖山水風景由此獲得了更為鮮明的城市景觀性。這一發展變化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西湖從古代城外的“邑郊風景區”逐漸成為當今的“城市大花園”,湖與城已經融為一體,西湖也成為真正的“城市湖泊”。杭州稱為“山水園林城市”,就和西湖山水具有鮮明的城市景觀性密切相關。因此西湖山水風景的城市景觀化,是繼西湖園林藝術化之后的又一個新的發展態勢,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后進人了新的強化階段。
西湖山水發展的三個階段是西湖景觀性質發展、形成和確定的一個歷史過程。顯然,西湖山水從自然景觀走向并升華為不失自然之美的藝術的園林景觀;同時這種藝術人文也使它成為中華民族優秀而典型的文化景觀,自然的藝術化也同時是山水的人文化;西湖山水孕育了城市,走向了湖山與城市人地相協、互為依存的共同體,最終投入城市張開的巨大懷抱里,造就了西湖山水另一重要性質,即城市景觀性,成為杭州城市景觀杰出部分和內在功能空間。
三、從“生態文化”看城市生態發展
人類生存發展需要適宜的生態環境,而生態文化既是這種狀態的產物,又是維護這種狀態的精神和物質力量。生態文化作為一股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更是如此。
1.生態文化是城市發展為生態城市的核心推動力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人口規模大、人口密度高,是眾多具有社會和文化異質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生態城市是一種按生態原理建立起來的,自然和社會相互協調發展,人文和技術充分融合,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建設生態城市,必須把人與自然之間征服與被征服的傳統觀念更新為和諧共處觀念,這是傳統城市概念同現代生態城市概念最本質、最根本性的區別所在。
2.生態文化構成了生態城市的靈魂
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動城市發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動力。生態文化崇尚自然、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其核心基礎是和諧相處的理念和生態意識,這與以人為本,追求城市、人、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城市建設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生態文化構筑了生態城市的精神內核,它為生態城市注入了思想靈魂,使生態城市有了生命,使生態城市體現出獨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3.生態文化建設為生態城市建設凝聚了社會向心力
城市走生態化發展之路標志著城市由傳統的經濟開發模式向復合生態開發模式轉變。生態文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在自然與社會生態關系上的具體體現,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原動力,起著先導作用。因此,生態文化建設為生態城市建設凝聚社會合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生態文化將影響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啟迪一種融合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態境界。
4.通過生態文化建設提升生態城市的競爭力
當前,世界城市的競爭已呈現出明顯的生態化趨勢。培育生態文化理念,塑造獨特的城市生態文化形象,是當今城市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策略,也是國內外許多城市的成功經驗。澳大利亞的悉尼以及我國北方城市大連。悉尼州政府對城市建設全面規劃,實施了持續30年的綠化工程,并借助奧運會強有力的推動,從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贊許。中國北方城市大連在確立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理念之后,不僅注重生態景觀建設,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并將環保理念的普及作為其“十大文明工程”之一。
5.生態城市目標下生態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公民生態意識和道德的塑造
公民生態意識的培養和生態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態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它們在生態文化建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生態城市建設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廣大城市居民樹立人與自然共發展的意識,才能喚起市民生態城市建設的激情和熱情,自覺遵守生態城市建設的各項準則,為生態城市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趙宗彪.論生態文化與建設[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2]李一凡.西湖山水的文化發展[J].藍天園林,2005,(4)
篇6
關鍵詞:生態;旅游;概念
在全球環境危機和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之下,生態旅游的思路變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生態旅游這個概念提出僅僅有四十年的時間,但是生態旅游的這樣的一個思路對于旅游產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有許多的國際性的組織都參與到其中來,包括一些國家、機構和組織,主要有一些非政府組織、科研保護組織、旅游業內部、多邊援助機構和發展中國家等等,這些國際性的機構和組織委推廣生態旅游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意義。生態旅游的概念提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是他的實質內涵和定義卻還是模糊的。就目前研究情況來看,對于生態旅游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 保護中心說
這種觀點主要認為,生態旅游實質上就是在進行觀光旅游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包環境。這種環境包括的范圍很大,不但包括自然環境,還要包括資源環境和文化環境。這種觀點的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強調對旅游資源的保護。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美國生態旅游協會。
2、 負責任說
這種觀點主要就是,生態旅游的實質上就是能夠讓游客負責人的旅游,核心觀點就是要求旅游者和游客們能夠對維護好周圍環境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人們作為社會生活當中的一員,就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由于這種觀點強調和放大了旅游者這個特殊的部分,所以操作起來有些困難。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布諾斯(Brouse)。
3、 軍民利益中心說
這種觀點概況起來是這樣的,他們把生態旅游的概念定義為,在游客觀光旅游的同時,要注意到環境的保護,同時把當地(旅游地)的居民受益情況也列入其中。認為生態旅游不但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面開展起來,還要把旅游組織者和旅游者應該為當地居民收入做出應有的貢獻。這種觀點的代表主要是國際生態旅游學會。
4、 回歸自然說
這種觀點認為生態旅游的概念實質上就是在大自然中去旅游,核心強調的就是自然,強調的內容就是回歸大大自然當中去。認為只有旅游者走進大自然的懷抱當中去這樣才屬于生態旅游的范疇。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庫臺(Kutay)。
5、 原始荒野說
這種觀點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原始荒原的旅游,到一些人跡罕至的原始荒原和地區去發展旅游。這種人跡罕至包括括大沙漠、大森林、大雪原、孤島和大戈壁等,這些區域有些氣候環境十分惡劣,有些是地區輻射是特別強的,有的的損害人物身體健康的。一般情況下,人跡罕至的地方生態環境雖然好,而且對城市居民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還要考慮到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由此看來這類定義還是不夠科學和全面,缺乏普遍性。這種觀點的代表主要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在我看來,要弄清楚生態旅游的內涵,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環境、生態和旅游這三個的內涵,然后在研究他們之間的關系。首先,環境就是一個相對于主體而言的一個客體,環境的類型就是由主體才能決定的。所以,環境就是我們人們周圍生活的事物都可以稱得上是環境。生態這個內涵就是指環境和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生態實質是是以生物為中心的。旅游則是一種帶有經濟性質的一種文化活動。生態旅游提出來的大背景就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期,生態科學家們終于意識到了人們對于自然的破壞,會產生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甚至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才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這個思路。我們認為生態旅游的目的就是在保護了環境的同時,還能為人們提供生存最佳環境,讓人們身心得到休息。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生態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區的居民為了解除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為了健康長壽,追求人類理想的生存環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去保健療養、度假休憩、娛樂,達到認識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的目的。這種旅游叫做生態旅游。(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曉,彭建.生態旅游的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44(1):54.
[2]諸葛仁.借鑒國際生態旅游標準規范中國生態旅游市場[J].中國旅游通訊,2006,(4):37-41.
[3]Orams M B.Types of Ecotourism,in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edited by David B. Weaver)[C]. CABI Publishing,2001.24.
[4]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1,12,14,19.
[5]郭岱宜.生態旅游)))21世紀旅游新主張[M].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177-178.
[6]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In Tourism andEcology:The Impact ofTravel on a Fragile Earth[J].NorthAmeiricanCoordinating Centerfor Responsible Travel,1989:3-7.
[7]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1, No.1(Spring 1991):1 cited inCatrina Brandon, 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Key Issue, 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R].Biodiversity Series, No.033(Washington D.C.:World Bank,Apirl 1996).
篇7
一、負責任旅游的發展及其特征
負責任旅游可為旅游業增強競爭優勢,被譽為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最佳方式之一。在重視負責任旅游實踐的旅游目的地,負責任旅游被視為最適當的旅游開發理念和指導原則。南非早在1996年將負責任旅游寫入該國旅游開發與促進白皮書(the White Paper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ourism inSouth Africa)中,是第一個在國家法規中包含負責任旅游政策的國家,將負責任旅游作為旅游業獲得較大正面影響的開發、營銷和管理旅游業的方式,并于2002年制定了南非國家負責任旅游的發展指南(De-velopment of Responsible Tourism Guidelines forSouth Africa),為旅游企業和目的地采取負責任旅游的方法提供支持與指導。繼南非之后,英國、加拿大、印度、美國、岡比亞、斯里蘭卡和新西蘭都制定本國負責任旅游的政策,推動負責任旅游的實踐。在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負責任旅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ponsible tourism,ICRT)的推動下,負責任旅游的研究和實踐波及全球。ICRT在許多方面提供負責任旅游的顧問服務,包括認證、評估、旅游和保護事業、規劃和管理、經濟開發和扶貧、市場營銷和產品開發、政策和標準、負責任旅游、私人部門和供應鏈管理等。中心還通過每年的國際負責任旅游年會與各國政府合作,經過多年的發展,ICRT將負責任旅游發展為國際負責任旅游運動,并領導在南非、西非、印度、德國、伯利茲以及加拿大設置的ICRT的分部。認識到在全球實施負責任旅游的意義,世界旅游市場(World Tourism Marketing,WTM)還創立了負責任旅游日,并于每年11月舉行慶典活動。這個組織認為:人們對負責任旅游已經達成了共識,負責任旅游不單單是產品或品牌的概念,它是一種從事旅游的方式,以到自然區域的負責任旅游以保護環境并維護其他生靈的持續性為主要特征。世界旅游負責任旅游日通過評獎活動,以及保持海濱清潔,保護獨特的風景,保護野生動物,維持歷史建筑和珍貴遺產的多樣化等行動來實施。然而,負責任旅游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呢?對于負責任旅游這個概念,一些學者和國際性的旅游組織及研究中心從各自的需要出發進行解釋,形成了規模說、方法說、倫理說、開發說等幾種定義[1]。從管理的角度而言,負責任旅游是一個管理旅游的方式,管理的目的是發揮旅游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最大效應,同時使目的地的成本最小化。這個目的是2002年在南非開普敦召開的旅游目的地負責任旅游第一次國際會議上確定的,當時來自20多個國家共280名代表參加了該次會議,在該次會議上簽署了對于負責任旅游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旅游目的地負責任旅游的開普敦宣言”[2],號召旅游企業“采取負責任的方式,承諾負責任的實踐活動,利用透明化和可審計的報告程序,在適當的時機發揮這個市場優勢”,確定了負責任旅游是“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和為游客創造良好的旅游環境”的發展方式。在開普敦宣言中最重要的是對負責任旅游的特征達成以下共識:⑴減少負面的經濟、環境和文化影響;⑵為當地人民產生較大的經濟收益,加強東道社區的福利,改善工作條件并為其從事旅游業提供便利;⑶當地居民參與決定他們生活和生存機會的決策;⑷爭取使旅游對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起到積極的影響,維護世界多樣性;⑸通過與當地居民進行有意義的接觸,為游客提供愉快的經歷,使其更多地了解當地的經濟、文化和環境問題;⑹為殘障群體提供介入旅游的方便;⑺對文化具有敏感性,可增進游客和東道地區居民之間的相互尊重,建立地方自豪感和自信心。這幾個特征后來在歷次負責任旅游國際會議上(即2008印度客拉拉邦第二次負責任旅游國際會議、2009年伯利茲貝爾莫潘第三次會議、2010年阿曼馬斯喀特第四次會議、2011年加拿大埃德蒙頓第五次會議)每次予以重申。上述負責任旅游的特征說明,第一,“負責任旅游”要達到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果是旅游業發展良性與否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這個評判標準說明負責任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的目標維度是一致的;第二,它比可持續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更加強調“人”的因素,非常注重人的權利。例如游客與東道主之間的相互尊重、為游客和當地人民提供接觸機會以及為弱勢群體提供參與旅游機會等等,均說明對“人”的因素的重視;第三,將當地發展置于優先地位,負責任旅游使當地人民真正受益,增加當地人的參與機會,提高當地人民參與旅游的能力,充分顯示了負責任旅游尊重當地發展權利的特征;第四,“負責任的旅游”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透明度和責任感,即那些承諾負責任的行為主體必須敢于承認自身的所作所為;第五,它吸收了其他旅游方式的優點,例如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維護世界多樣性是從生態旅游的角度提出,但也被視為負責任旅游的重要特征。負責任旅游的特征表明這是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旅游理論和實踐,它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表明這一領域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逐漸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在對這個領域的研究中筆者感到,這個概念與可持續旅游和生態旅游等相關概念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本文將對此進行辨析。
二、負責任旅游相關概念
上世紀60年代后產生的大眾旅游的發展模式引發了旅游對環境、社會文化和經濟3個方面的負面影響,在解決旅游負面影響使旅游業良性發展的過程中,旅游學術界和業界相繼產生了幾個重要概念,它們是可持續旅游、生態旅游、替代性旅游、負責任旅游等。由于描述這些概念的學者采用不同的術語描述方式解釋旅游現象,從而使不了解術語描述方式者產生概念模糊的看法。描述旅游的術語包括兩種類型,一類術語側重于描述游客的所作所為或者游客活動的地點,另一類術語側重于描述旅游影響及其所具有的倫理價值。前者描述包括對活動類型和旅行行為者類型的描述,活動類型的術語包括探險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度假旅游等,旅行者行為的描述如高端旅游、背包旅游、教育旅行等,這些術語針對旅游業的細分市場,基于將“旅游”單純地定義為“旅行者的娛樂、休閑或商務”,對于旅游影響的闡述是中立的。后者的術語包括替代性旅游、生態旅游、可持續旅游、扶貧旅游、綠色旅游、地質旅游、負責任旅游等,這種描述不單純是利基市場或旅游業的一個細分市場,而是以環境和社會原則為基礎,并且是具有倫理意義的良好的實踐活動,這類旅游概念的主要特征見表1。正因為如此,具有倫理價值的旅游概念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形成為特定的旅游發展的模式,比較有影響的是替代性旅游、生態旅游、可持續旅游和負責任旅游,本文著重對這幾個概念進行辨析。負責任旅游與上述概念存在邊界不清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在旅游研究和實踐中采取的分類角度、研究出發點和研究范疇等不同,從而造成負責任旅游與這些概念之間從屬不清、涵義重疊并在實踐中常常混用的現象,本文主要就后一種描述進一步分析責任旅游與主要概念之間的關系。
三、負責任旅游與諸相關概念的差異
負責任旅游與諸相關概念在引導旅游發展方式和處理旅游與環境的關系方面具有共性,然而這些概念提出的角度、適用的特定范圍和側重點、實施的層面卻存在差異。本文就負責任旅游與替代性旅游、生態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比較展開分析。
(一)與替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差異替代性旅游是針對大眾旅游而言的。上世紀80年代初,為避免發展大眾旅游會造成不顧環境限制而進行大規模開發活動所帶來的弊端,Krippendorf提出替代性旅游,作為與傳統的大眾旅游相對的一種旅游形式[3]。替代性旅游從內涵來看是倡導尊重自然,保護環境,開展與自然、社會以及社區價值觀念相符的旅游活動,主張游客與當地居民間建立融洽的互動關系以及對積極經歷的共享。替代性旅游包括許多形式,如“防御性旅游”、“綠色旅游”、“自然導向旅游”、“軟性旅游”、“知性旅游”、“生態旅游”和“負責任旅游”等,因此從代替大眾旅游的角度來看負責任旅游是眾多替代性形式中的一種,如Wheeler指出負責任旅游也被定義成小規模的旅游,是對大眾旅游的回應[4]。由此可見,替代性旅游與負責任旅游不同,在這里負責任旅游與替代旅游的其他方式一起,是相對于大眾旅游而言的特種旅游,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旅游數量規模小,旅游目的地選擇在非大眾非常規型地方,發展的方式重視環境并尊重當地居民。此外,負責任旅游與替代性旅游兩者判斷的基點不同,替代性旅游基于規模,負責任旅游基于旅游影響。負責任旅游不是以規模大小和產品的類型來判斷,而是從旅游影響的角度來判斷。替代性旅游不一定就是負責任旅游,如某些替代性旅游活動中出現破壞環境的負面影響;大眾旅游也不一定就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采取適當的方式將大眾旅游控制在環境和社會容限范圍以內,則也可以視為負責任旅游。
(二)與生態旅游的研究側重點差異在替代性旅游的各種形式中也包括生態旅游,而生態旅游得到迅速發展,影響面也最廣,不僅僅是研究者,游客和旅游供者對其知曉度也比較高。與生態旅游不同的是,負責任旅游研究的側重點在于行為主體的倫理行為,而生態旅游的側重點在于以自然為特征的目的地以及這種旅游的產品特征。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IES,1991)指出生態旅游就是在生態旅游自然區域里所進行的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維護當地人福利的負責任的旅游。國際自然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1996)指出生態旅游是到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區域進行的對環境負責任的旅游和游覽,目的地是享受和欣賞自然(以及其他附帶的文化因素———過去的和現在的),促進環境保護,旅游者的負面影響小,給當地居民提供社會經濟利益。劉家明、楊新軍通過對大量有關文獻的研,究表明對生態旅游的看法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自然保護主義者的,生態旅游是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途徑,是旅游活動及其規劃行為的準則;另一種是旅游經營管理者的,將生態旅游作為有利于市場推廣的產品,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需要[5]。上述對生態旅游看法的不同,反映出對生態旅游概念范疇的不同認識,前者屬于社會發展的范疇,將生態旅游看成是有利于自然保護的發展模式,這樣生態旅游與替代性旅游、適當旅游、負責任旅游、倫理旅游、綠色旅游、環境友好型旅游和可持續旅游是同義語;后者是從市場營銷和消費者行為范疇將生態旅游作為產品的概念,向旅游者提供沒有或很少受到干擾和破壞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環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學旅游、探險旅游都屬于生態旅游類型。對生態旅游和負責任旅游側重點區分不清使人們對兩者的區別難于把握,可從以下3個方面認識兩者的區別:1.兩者的原則基礎相同。Hetzer在分析旅游活動對自然和社會旅游資源的不當利用造成的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效應時,提出了負責任旅游的4個原則,即“環境影響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尊重東道國文化、東道國經濟利益最大化和旅游者滿意程度最大化”[6]。這4個原則成為生態旅游發展的基礎。2.從產品出發,負責任旅游是生態旅游的中的一個子項。生態旅游產品的提供者認為生態旅游產品是負責任的旅游產品,如Ercan Sirakaya,Vinod Sa-sidharan和Sevil Sonmez指出生態旅游包含環境友好的旅游、負責任的旅游、教育旅游、低影響旅游、前往自然景區的娛樂活動、為當地福利做出貢獻的旅游、生態文化旅游、可持續/非消耗性旅游[7],這種觀點將生態旅游視為一組相關概念的組合或者是一系列產品的組合。3.從行為出發,生態旅游是負責任旅游的具體實踐,是具有責任感行為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者不僅要達到欣賞、學習和理解自然的目的,而且更負有保護生態的責任。我國學者宋偉良認為,生態旅游是一種依賴當地資源的旅游,旅游對象是原生、和諧的生態系統,是一種帶責任感的旅游,是一種高品位性的旅游活動[8]。總之,國際生態旅游協會(IES)和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IUCN)對于生態旅游的界定,反映了眾多學者的共同意見:生態旅游是對自然區域負責任的旅游,它既保護環境又向當地居民提供福利。作為生態旅游者首先必須對生態旅游感興趣,而且樂意把自己的閑暇和收入用于對生態的感受,并積極投入到保護生態的活動中。
(三)與可持續旅游的實施層面差異可持續旅游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旅游業中的應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大會首次使用了“可持續性發展”的表述,從環境與自然資源角度提出關于人類長期發展的戰略與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經濟的健康發展應該建立在生態持續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之上。在旅游發展過程中,人們認識到旅游業與其他行業一樣也存在短期行為,常常破壞賴以生存的自然和文化資產,不少地方呈現“旅游殺害了旅游”的現象,因此,在旅游業中提出可持續發展尤其必要,于是有關旅游業發展和旅游影響問題的研究也迅速向可持續發展的主題靠攏,提出了可持續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這一口號和主張。可持續旅游和負責任旅游在目標和原則上是一致的,在內涵上是重疊的,但是兩者的實施層面不同,前者主要是戰略層面的框架,后者是戰術層面的實施,兩者不可替代。首先,負責任旅游以可持續旅游原則為指導,可持續旅游是在更大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下考慮旅游的發展,而不是僅僅從旅游角度考慮發展,是對旅游發展提出的總的目標和指導原則。負責任旅游是旅游利益相關者對可持續旅游發展具有貢獻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可持續旅游發展的目標實現程度和可持續旅游發展原則的堅持程度就成為責任旅游的重要判別標準。其次,負責任旅游的提出是鑒于可持續旅游實施層面具有局限性。在旅游發展的實踐中,一些學者對可持續旅游提出了批評,Hunter認為可持續旅游發展存在很多缺陷,它只是把旅游業的規劃和管理都放進一個貼著標簽的套子內而已,特別是旅游業并沒有很好地解決地域規模和部門間合作這兩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9]。另外Macbeth提請人們注意可持續是被動的、反應性的而不是主動預防性的這個事實[10]。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可持續旅游”是目前無法實現的理想,因為現代旅行無法避免對人類社會和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飛機旅行造成氣候變化以及其他旅游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旅游部門需要對它引起的對人類和自然的影響負責,比較有用的是考慮使用“負責任旅游”概念。負責任旅游這個術語強調了實施的行為主體,在開普敦宣言中就號召國家、各類機構、目的地和企業制定切合自身特點的實踐指南,鼓勵決策機構、旅游企業、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為實現可持續旅游和創造美好的生活之地與旅游地而擔當一定的責任。負責任旅游是可以被任何形式的旅游企業所能采用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在所有的旅游目的地被旅游者和旅行社所實施,任何個人和集體都可以在負責任旅游方面有所作為,包括政府、企業、社區和游客以及其他組織或團體等旅游活動的參與者,而主要以游客、旅游企業和政府為主,因此是一個驅使行為主體產生行自律行為的術語。負責任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相比,在實踐上更注重當前的實際,更具有操作性和可實施性,它還能轉化為在現實中通過法律和道德約束制度對行為進行控制的政策法規。而“可持續旅游”更多的則是一種理想和長期目標,這些理想和長期的目標需要運用負責任旅游的行為具體落實和實施。
四、對負責任旅游與相關概念之交互關系的探討
負責任旅游與諸相關概念之間存在較為復雜的交互關系,一方面不同術語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導向,另一方面各概念之間又具有遞進和從屬關系,從而形成了各概念之間錯綜復雜的交互關系。
(一)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導向上述概念在倫理價值的表述方面是共同的,例如,以自然為基礎的生態旅游或負責任的生態旅游。負責任旅游是具有倫理價值的術語,這種價值觀在其他一些旅游術語的概念中也有所包含。可持續發展是諸概念的目標導向。可持續發展的思潮在旅游領域出現之后,世界旅游組織頒布了《可持續旅游發展》及其附件等重要的國際性文件和行動綱領,使可持續旅游發展成為各地旅游發展追求的目標和行動的指南,各類旅游術語表達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不同途徑。如表2由此可見,上述概念的共同之處是都將可持續發展作為行動目標,通過旅游組織的宣傳和實施,使各類術語與可持續發展的這種關系能被全世界旅游相關利益者所接受。負責任旅游同樣堅持可持續發展的3個原則,也強調旅游發展對促進當地環境、社會文化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但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手段上,負責任旅游與其他概念所不同的是,更加強調旅游行為主體的主體意識,主張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內化為行為主體內在的自律行為,強調行為主體在自身能力范圍內應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來實現可持續旅游發展的目標。負責任旅游的發展方式關注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關注到自身行為對他者產生的影響,它能夠以和諧的方式緩解利益沖突,從而保證旅游發展朝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篇8
關鍵詞:高職高專;生態文化;教材開發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193-02
摘要:高職院校是生態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發、建設符合高職生態文化教育教學特點的教材已成為當下生態文化教育的當務之急。本文從教材開發的必要性、教材開發思路、教材效果分析等方面闡述高職高專《生態文化》教材開發研究的主要內容,以便與相關院校進行交流。
關鍵詞:高職高專;生態文化;教材開發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193-02
生態文化研究源于國外的生態學研究。1962年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標志著覺醒的人類生態意識向文化領域滲透。進入21世紀以來,生態文化理念向社會各產業滲透,成為當下全球化發展所關注的焦點。國內生態文化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研究者普遍認為,生態文化產生的背景是現代工業文明或技術文明所帶來的環境危機。[1]目前,關于生態文化尚無統一的概念。余謀昌是中國最早研究生態文化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從狹義理解,生態文化是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導的社會意識形態、人類精神和社會制度。從廣義上理解,生態文化是人類新的生存方式,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存方式[2]”。高職院校基于《生態文化》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教材研究,編制符合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規律和知識體系的特色教材,是實現課程優質化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客觀需要。
一、開發高職高專《生態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1.在教育行業,“教育生態化”、“生態校園”、“綠色大學”等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高校生態文化研究和生態文化教育已經成為生態文化建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紀,生態文化是解決生態危機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我們可以把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理解為傳統經濟向生態經濟的轉變。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再以經濟目標作為唯一標準,而要綜合考慮對環境的損耗。高職人才培養目標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從過去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調整為“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目前,生態文化教育在部分高校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生態文化的教材在國內外數量較少。筆者通過對國內同類課程選用的教材進行查閱,發現相關的教材有《生態文化詞典》、《森林生態文化》、《森林文化》、《人類生態學》、《生態文化論》、《生態文化概論》等。這些教材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詞條形式出現的教材,簡潔、實用,但是知識點零散,不系統,不適合組織教學;二是系統論述森林文化的理論基礎、體系和設計的教材,內容全面,但是作為生態文化的一部分,森林生態文化不能完全代替生態文化,該類教材專業適用面有限;三是注重系統理論構建的教材或是專著,屬于本科、碩士、博士選用教材,理論性強,實踐性不突出,不適合作為高職高專選用教材。現有教材對知識點的講解準確、深入,在教材編制過程中,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借鑒國外生態文化研究和發展的基礎,探索符合地域特點與產業、行業建設高度結合的《生態文化》教材的編寫已成為生態文化教育和《生態文化》課程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二、教材開發的思路
1.內容簡介。《生態文化》教材主要以傳播生態文化,培養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為核心。以云南農林類專業為試用范圍的《生態文化》教材開發,應滿足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云南生態文化特色,其內容包括學習導航、人類與生態環境、中國生態精神文化、中國生態物質文化、生態經濟、云南民族生態文化等六個項目,每個項目完成相應的學習和實踐任務。云南民族生態文化應介紹不同生存環境下各民族的生態智慧,將現代生態科學知識的教育融合進民族生態文化傳統中,體現云南地方生態文化特色。
2.編寫思路。教材按照“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設計學習任務,開發、建設符合高職生態文化教育教學特點的教材。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但是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不足。針對高職大學生開設的《生態文化》課程需要探索合理整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生態文化較為寬泛,知識點多,而且常常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生態文化知識、技能、態度和意識融入材料和實踐內容中,按照生態文化項目的設立、實施、總結等教學環節,通過社會調查、參與觀察和體驗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方法來培養學生認識生態文化、養成遵守生態文明習慣的自覺性,較好地將生態文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實現課程優質化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
3.教材目標。①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生態文化、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等基本概念;認識中國生態思想的源流及其影響,掌握中國現代社會對古代傳統文化中生態精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理解和掌握人地關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了解生態物質文化的構成類型,掌握中國生態農耕、生態狩獵、生態漁獵、生態采集等物質生產生態文化的內涵和表現,掌握中國生態飲食、生態服飾、生態人居、生態交通、生態休閑、生態養生、生態醫療等物質消費生態文化的內涵和表現;理解和掌握生態經濟的概念和類型;理解和掌握生態經濟的基本運行規律;理解和掌握云南少數民族的生態智慧;②能力目標。能用生態文化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分析現實問題;能提出傳承和發展優秀中國生態精神文化遺產的建議或可行性方案;能根據人地關系的基本知識,對人類生態系統進行分析和評價;能對具體的生態物質文化進行優劣判斷及賞評;能夠分析生態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并對生態經濟的發展提出建議;③素質目標。形成生態倫理觀、確立生態發展觀、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自然觀;養成遵守生態文明習慣的自覺性;喚起環境憂患和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生態文化素養;培養生態建設和生態管理理念。
三、教材特色
1.地方性。教材要按照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選取內容,體現地方性。黨的“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化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林業三大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在云南生態文化建設過程中,急需對農林類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從事技能型工作和基層管理工作的人員進行系統的生態文化教育。《生態文化》是針對高職學生開發的教材,其內容以云南生態文化體系構建為基礎,為滿足林業技術類專業和農業技術類專業工作實際需要而設置,將生態文化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具體化為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內容,凸顯高職院校生態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
2.應用性。生態文化課程教育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生態文化的知識和理論不僅能解決生產問題,還能指導生活,增加生活的樂趣。如何將文科教材開發為實用性教材是課程改革的難點。“‘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為文科類高職課程改革提供了參考。[3]”教材按照“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設計學習任務,將生態文化知識、技能、態度和意識融入材料和實踐內容中,讓學生帶著目標和任務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將傳統文化類課程“聽、背、練、考”轉變為“看、思、問、干”,符合高職高專開設《生態文化》課程的主導思想。
3.實踐性。教材按照實踐的途徑開展生態文化教育,從教學手段上體現了教材的實踐性。《生態文化》以教學手段的創新為特色,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的相關環節,完成任務、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社會調查、參與觀察和體驗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方法將生態文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直觀和形象的案例,具體的實踐任務有利于培養學生認識生態文化、養成生態文明習慣的自覺性。
4.增強學生生態文化素養的目標貫穿整本教材。教材開發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生態文化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用生態文化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分析現實問題的基本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態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生態文化素養。
《生態文化》教材結合云南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決定教材內容的取舍,教學方法上突破傳統文化類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實踐和體驗的方式增強學生對生態問題的識別、辨析、參與決策的能力。教材注重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是一本理實一體化、注重學生能力培養、體現云南本土特色、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的高職高專適用教材。
參考文獻:
[1]白光潤.論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J].人文地理,2003,18(2):75-78.
[2]余謀昌.生態文化——21世紀人類新文化[J].新視野,2003,(4):64-67.
[3]簡潔.“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文科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究——以《商務談判》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1,(30):193-194.
篇9
【關鍵詞】概念規劃;布爾津縣;城市規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科學合理的制定城市規劃,合理安排空間,引導規劃開發過程,實現經濟、政治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政府的一個重要的管理職能[1]。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的格局以及發展的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城市規劃也是城市資源高效利用的關鍵,是確保城市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因為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管理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地位,業界認為城市規劃就是城市建設的龍頭,是主要的生產力。但是,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規劃體系以及城市發展都有著嚴重的滯后性。由于經濟全球化和城市競爭的加劇,傳統的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管理和制約的影響也越來越凸顯。而概念化的引進,則給城市規劃管理帶來的新的革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單一規劃標準,改變了死板和適應能力低的規劃標準,實現了城市規劃的變革。對于概念規劃及其在新城區規劃應用,本文將以布爾津縣為例進行探討。
1、概念規劃的特點及實施原則
總的來講,概念規劃是城市發展的原則性,是宏觀的戰略性規劃,其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戰略性強烈:概念規劃涉及到了城市發展的長遠目標、功能定位以及目前的布局問題等等,強調從區域的高度以及全局出發編制規劃方案。其價值在于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清晰的戰略概念。例如,廣州概念規劃突出的是“山、城、田、海”的格局的概念[2]。
有研究性的總體思考:同程式化的城市規劃不同,概念規劃強調的是研究性,包含了科學性的工作方法,使用先進的理論等等,其重視的是理論的創新。規劃的成果是作為咨詢和建議的,是不具有法定約束力的。
寬闊的區域分析視角:概念規劃對城市在區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都十分重視,而且還強調城市同城市內部間的協調。規劃方案應該堅持接受區域發展的原則。例如,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污染治理等規劃,特別是要加強區域間的協調。因而,概念規劃同區域規劃是能夠很好地銜接的。
自由的編制程序及規劃形式:概念規劃的編制程序是比較自由的,這樣就能使得規劃師能夠針對城市的特點,進行突出性的研究,重視問題解決的實效性。
高度彈性的宏觀規劃:布爾津在概念規劃的引導下,其城市規劃是從生態旅游的概念出發,進行空間的重組。再如,中山市的規劃從江海合一到從散到聚的概念的轉變,都有很大的彈性。如何落實,需要在不同的階段做全面的衡量,編制具體的規劃才能更好的指導城市發展。
為了更好的進行城市概念規劃,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
首先,堅持社會、經濟和環境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觀。經濟的增長并不等同于發展,發展實際上是綜合目標的整體優化。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環境、社會和經濟目標協調發展的模式,這也是城市發展的管理者和城市規劃的共識也是概念規劃的基本原則。
其次,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區域協調原則是城市競爭的要求,更是解決目前概念規劃普遍缺乏區域關懷問題的一個主要的措施。要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其重點還在于市民同城市執政者是否有統一的認識,是否具有大局觀。城市間的競爭來自于世界各地,只有做好區域建設才能提高區域競爭,這才是城市競爭優勢提高的一項明智的舉措。因此,概念規劃就應該從區域的利益出發,實現點面結合,內外協調,重視城市通周邊城市的關系,形成局部同整體帶動,共同繁榮的局面。
另外,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概念規劃是要從現實存在的問題著手,體察市情,明確用地限制以及投資能力限制等問題,實現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原則,制定可行的目標。概念規劃的發展戰略還應當具備指導近期建設的能力,能夠為當地的政府提供可行的政策性建議。
最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城市規劃服務在為經濟建設服務時還應該關注社會問題,重視社會的公平性,保障市民的利益。有的學者認為概念規劃迎合的是領導的想法,忽視了市民的要求,這也是目前城市進行概念規劃應重視的問題。要改變這種情況,不僅要提高規劃師的職業道德,還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督和公眾參與制度。
2、概念規劃及其在新城區規劃――以布爾津縣為例
2.1 項目背景情況
區位條件:布爾津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3]。該縣的西北部同俄羅斯以及哈薩克斯坦相鄰,其東北部是蒙古國,東部是阿勒泰市,西部是哈巴河,南部同福海縣相鄰。布爾津縣總共面積達10370.5平方公里,有人口7.1萬,有20多個少數民族。布爾津縣有1個鎮,5個鄉和1個民族鄉。
生態環境:其地勢有著特殊的特點,呈東北向西南傾斜,而北部則是中高山區,中部為丘陵河谷,南部為半荒漠區。獨特的地勢造就了布爾津縣獨特的地勢地貌和自然景觀。屬于大陸性北溫帶寒涼氣候的布爾津,夏季天氣干熱,冬季天氣寒冷,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布爾津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水資源、動植物資源以及礦產資源。布爾津新區將是新疆城市群發展發力承擔其崛起的關鍵,其功能定位以及產業支撐在新疆城市群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交通條件:布爾津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區位優勢在今后將會形成數個城市發展帶,布爾津縣不僅位于多個發展帶的交點上,既是布爾津從東向南發展的起步地段,也是布爾津區的東南門戶,有著良好的交通優勢[4]。
2.2 規劃范圍
布爾津的規劃地帶主要以低地以及旅游資源為主。布爾津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因此其總體規劃以生態旅游為主,在生態旅游概念規劃中以人和城市以及資源的協調發展為規劃原則。布爾津有著各種地勢地貌,有高山,有低谷和丘陵,因此可以在該地區內劃分成三大片區。
2.3 概念規劃定位
布爾津的發展定位為:展示出21世紀布爾津城市的新氣象,建立集旅游、歷史文化和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新城。
功能選擇:建立生態基礎的旅游和度假中心,以阿克吐別克雅丹地貌、友誼峰冰川和古北界動植物分布區等為特色的文化藝術長廊,實現高新產業研發區的建設。
2.3 概念規劃理念
山水相生。布爾津新區在實施規劃時應該建設兩山風景區以及沿江沿岸景觀規劃,形成山水相生的景觀格局。
天地人和:布爾津新區就好像是一座融入到了自然的城市,其生態森林,生態地貌的建設形成了天地人和的布局結構。
彈性發展:布爾津新區的發展應該在政府調控的基礎上要遵循市場的運行規律,突出概念規劃的特征,實現土地開發彈性發展的運作模式。
2.4 規劃特色
2.4.1 生態優選的彈性規劃布局
通過生態模型來構筑規劃模型。布爾津新區規劃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很好,而且水網也較為的密布。在進行規劃時也因此要尊重大自然形成的生態模型,堅持生態優化的原則,為新區提供休閑、娛樂和獨家場所。在新區的沿河兩岸可預留一定面積的綠化帶來保護水體,同時也能夠營造濱水空間。
布爾津新區的建設不僅要同其經濟及時以及格局變化一致,而且要對其基本的路網格局以及綠地和整體的空間形態進行變化。為了確保規劃能夠融入到市場運作當中,且在政府的控制下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在彈性開發中要力求平等,引入自我修復功能的彈性開發模式。在這樣的原則下,規劃用地可分為彈性用地和剛性用地。剛性用地主要是在規劃中明確用地的使用性質,例如水體和保護綠帶等,彈性用地是指彈性發展區。在這個區域中管理部門可以通過低價調控手段,依據城市發展的情況,從市場運作的情況出發來決定土地使用的性質。
2.4.2 生態景觀同山水旅游系統規劃
生態模型為基礎構筑的規劃,要實現對生態保護的最大化,以形成富有自然地域的生態景觀,給布爾津新區提供獨特的景觀特色。在自然景觀豐富的地段要結合地形以及地貌合理改造,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利用生態環境。同時,規劃綠廊把自然景觀引入建設地中,沿著交通干道設置交通綠廊。布爾津縣有豐富的山水景觀資源,有很大的山水景觀構建優勢,應充分利用。在新城區布置生態休閑區和度假區,串聯老城區中的一些名勝古跡,為新城區增添具有特色和古韻今色的山水旅游內容。
圖二:綠塊和綠廊
3、結論
盡管,目前概念規劃在我國的發展并不成熟, 而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不足,但是概念規劃作為戰略規劃在空間上的部署,在遵循城市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規劃,在城市新區建設中有著積極的意義[5]。而且,概念規劃對于傳統規劃中存在的弊端也都能夠克服,從而使得規劃的制定更加的科學,也能夠在城市管理中積極的發揮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濱誼,王玲. 預景規劃方法在概念規劃中的應用――以馬鞍山市江心洲發展概念規劃為例[J]. 規劃師,2009,09:81-84.
[2]李敏. 現代城市新城區規劃建設的探索與思考――以臨湘市臨湘大道小區控制性規劃為例[J]. 四川建材,2008,05:79-82.
[3]王蒙徽,段險峰,田莉,施紅平,王蒙徽,段險峰,田莉,陳勇,葉紅,黃珍. 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的探索與實踐[J]. 城市規劃,2010,03:5-10.
篇10
【關鍵詞】遺址公園;軟質景觀設計;運用與研究
前言:文化遺址是集考古、休閑娛樂、教育宣傳為一體的綜合性遺址景觀空間,而軟質景觀對遺址景觀空間起到了積極地保護與展示作用。所以,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中的運用與研究是一個必要的課題。
1.遺址保護的概念與實踐
1.1遺址和大遺址的相關概念
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于考古學概念。大遺址是大量人力營造、并長期從事各種活動的遺存,它體現著古代先民杰出的創造力,綜合并直接體現了民族和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是構成文明史史跡的主體。
1.2國內外遺址保護的實踐經驗
歐洲是近代考古學的發源地,19世紀初就已開始從搜索古物藝術品轉為完整的發掘、保護、展示大遺址,與美化城市相結合。德國主要方法是建立公園和博物館,法國致力于對歷史地段內的居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對于遺址的再利用,保持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力;意大利則把考古遺跡的維護和文化、生態景觀的建設與保護結合為一體;美國主要是創造遺址區與綠色廊道相結合;日本對大遺址投入較大力量進行史跡公園建設,韓國則注重文化遺址的原貌保存,不進行盲目開發。
在國內,2005年10月,第15屆ICOMOS大會在西安召開,提出了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將原本所指遺產保護的范圍擴大到遺產的周邊環境以及它周邊環境所包含的一切活動,包括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社會層面、精神層面、地域習俗等。國內對于大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方式,包括整體保護和局部保護與利用。其方式有四種,一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二是將遺址區與風景區結合,建成旅游景區,三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森林公園,四是將遺址保護與現代農業園區結合,建成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2.遺址公園與軟質景觀的相關概念
2.1遺址公園的概念
遺址公園是將遺址所在區域,建設成公共性園區,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 一種整體遺址保護模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而且通過公園的建設也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弘揚古文化、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2.2軟質景觀的概念
軟質景觀主要指相對于硬質建筑及構筑物而言的,由大自然中豐富的植物、動物、水體、風雨、陽光、天空等天然資源構成的保護生態的元素,富于自然變化。而在現今,最為直接的軟質景觀材料,便是“植物”和“水體”。城市設計理念已逐漸由“以人為本”轉向“以環境為主”。由自然資源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軟質景觀改變了城市中硬質建筑組成的死氣沉沉生活氛圍,不僅裝飾美化環境,最重要的是它對脆弱的城市生態系統起到維持、促進生態平衡的關鍵性作用。
3.遺址公園的軟質景觀設計
3.1軟質景觀元素在遺址公園中的作用
遺址公園是城市中公共的特殊園區空間,在一般公園性質的基礎上,增加了重要的遺址保護、展示與利用環節。首先,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中的運用對于遺址保護起到關鍵性作用。其次,它對于文化遺址的保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延續傳承,發揮著文化象征意義的作用。再次,軟質景觀是有生命的活物質,其造景盡管有一定的隨意性,但經過適應性原則的設計可使得它取得較高的美學效果。軟質景觀對環境的美化裝飾作用,在遺址公園中對遺址空間意境氛圍的渲染作用是無可比擬的。
3.2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設計中的研究
3.2.1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中的設計原則
1)軟質景觀的生態功能原則即植物水體對遺址及遺址地周邊環境起到的生態作用和對遺址本體的具體保護原則;
2)軟景營造景觀空間的原則,具體到植物的點、線、面、空間營造和空間的劃分與圍合;
3)軟景傳承歷史文化信息的功能,植物擬人化的象征寓意表現和遺址公園歷史文化主題的體現;
4)軟景的美學功能,植物景觀在遺址環境中的意境表達以及對遺址建筑的柔化作用。
3.2.2軟質景觀對遺址景觀的提升調整
1)重視水體與植物景觀搭配設計,著重建立池畔植物群落。盡可能的體現植物景觀的空間變幻效果。
2)有針對性的選擇遺址區植物材料,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植物材料的設計要與遺址意境相吻合。
3)遺址場景的重現主要是遺址歷史時期、繁盛時期的場景重現,它是一種最為直觀的方式給公園活動的人群以心理上、視覺上的感受,也是宣傳教育的最佳設計手段。同時利用植物景觀的合理配置表達歷史意境,傳承文化內涵。
3.3軟質景觀在大明宮遺址公園中的實施效果
通過對大明宮遺址公園在2011年景觀提升的研究,發現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大樹栽植、主題花園建設、景觀節點提升改造、園內小景提升改造、景觀遮擋美化、硬質景觀軟化、草坪提升改造等,而這些做法的主要元素全部為軟質景觀。一是在園內,選取了一些合適點位,通過種植大樹,增加之前林帶的密度形成密林,結合草坪空間,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觀空間;二是利用植物來點綴硬質景觀,既可以起到軟化建筑棱角、美化環境的作用,還可以獨立成景,豐富園區景觀;三是運用大量的色葉類植物,形成春天春花爛漫,夏天綠樹濃蔭,秋天層林盡染,冬天冬木蒼勁的四季景觀效果;四是根據甘露之變的歷史典故,采用借景的手法,借銅雕石榴廣場作為石榴主題園點題景觀,周圍密植石榴樹林,突出主題,根據戲曲發源于東宮梨園的記載,于東側一級園路旁結合遺址,增加之前梨樹的品種及數量,采用更加豐富的栽植手法營造梨園景觀;借梅妃曾于太液池南岸的記載,在東池南岸太和殿遺址北側種植梅林,其間設置梅亭。五是對蓬萊島增加常綠和色葉樹種及花灌木,增加其四季觀賞性,使其景觀層次空間更豐富,色彩對比更鮮明,打造煙霧繚繞的“海上仙山”景觀。
3.4 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設計中的目標及意義
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景觀設計中,要注意突出遺址保護展示,彰顯遺址公園特色,豐富遺址文化內涵,注重社會公眾影響,要遵循遺址考古研究成果,修復歷史環境及展示歷史信息。
通過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中進行合理的設計與打造,可以實現以下幾點目標:第一,創造了大開大合的宏觀布局;第二,形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觀空間;第三,營造了錯落有致的空間層次;第四,打造了色彩豐富的園林景觀;第五,實現了軟景硬景的相互融合;第六,彰顯出園林景觀的人本關懷。
4.結語:
遺址公園的建設對于城市文化的發展和弘揚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而軟質景觀設計作為文化遺址公園的建設核心,自然有著關鍵性的地位。軟質景觀在遺址公園中的運用,注重科學技術的應用、社會文化信息的匯集、協調人與自然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更好的保護了遺址,促進了遺址周邊生態環境,對城市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建設文化遺址公園便是將城市中最具歷史文化內涵的角落從塵埃中拾起,重新整塑,為當代人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在此空間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精神升華。所以,我們應當致力于研究軟質景觀設計,使得文化遺址公園更出彩。
參考文獻
[1] 朱曉渭. 國外經驗對陜西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啟示[J]. 漢江考古.2011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