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教學方法范文

時間:2023-06-15 17:3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樂理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樂理教學方法

篇1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樂理教學 課堂有效性

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里面是以多種方向全面發展,涉及的內容以及培訓都是多樣化的形式,具有穩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其中,樂理課程的開展已成為課程中的主要核心部分,與學生的發展和培訓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學前教育專業的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沒有學習過任何音樂的基本知識,幾乎是零基礎教學。對于其他類型的音樂課程還沒有開展的情況下,學生在樂理學習中的任務顯得非常重要,樂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是關于學習其他音樂課程中最為基本的知識,是傳遞音樂提高學生對音樂素養的主要前提。因此,必須加強樂理課程的進度,將樂理教學落在實處,使得實現樂理有效教學的需求。

一、目前樂理課堂存在的問題

1 大量難懂的專業術語

在學生開始學習樂理知識的前期,樂理課程最先帶來的是樂理中不易懂的專業術語。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此前沒有接觸過音樂相關基本知識以及技能技巧,所以在最初接觸樂理知識的時候的會相對較難,在樂理教學中含有多種理論內容,與其他的音樂學科作比較的話,樂理知識中的概念和其內容都比其他的音樂學科更容易產生枯燥、難懂的心理,這使得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等方面都造成困難。

2 教學方式過于專業化,不創新

根據現有的學生學習音樂的現象來觀察,音樂教學方面在整體上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在學前教育中,樂理課程的教師無論是在技能上,還是對音樂教育的專業知識上都是非常通曉的。但是就針對在學前教育專業這方面卻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識,不夠了解樂理教學的教學要領,沒有足夠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得教師都是按照專業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導致缺乏創新和趣味,難以讓不學產生枯燥心理,也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3 學習基礎不統一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只有少數的學生學習了解過音樂的基本相關知識,而大多數的學生是零基礎,沒有了解過相關音樂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因此,這部分的學生對學習樂理知識上的理解都會顯得較吃力。因為學習樂理知識前的音樂基礎不統一,所以在樂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零基礎的狀況會影響到其學習效果。

4 重技術輕理論

樂理教學作為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學科,也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備技能,因而在該專業中,樂器的使用技術占有較高比重,對于理論知識的過量輕視,往往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以后可以操作相關樂器,但是在進行教學是不能對處于啟蒙狀態的幼兒學生進行理論上的指導,這會導致后期的發展受限,沒有理論知識的引導和鋪墊,在進行相關技術處理能力上不能獨立實現。

二、怎樣提高教育方法

1 加強和重視樂理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的樂理教師需要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從音樂教學的整體來看,很多的地方都沒有對其重視,都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學習的不重視,還有教師對教學上的不重視。要想實現學前教率得到提升,那么,首先需要使教師的重視程度提高,其次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也逐漸對樂理知識的學習產生重視。然而教師在引導學生時,不能單單只對音樂上技巧方面產生重視,要充分的是其認識到學號樂理知識,是學習好其他音樂學科的主要前提。教師在樂理教學中沒有讓學生掌握的內容,盡可能讓其他音樂課程的教師去補救,對樂理課程教學的重視必須是所有的音樂課程教師共同的認識,讓主要擔任樂理教學的教師,還有其他音樂學科的教師都要起到重視程度。在學習樂理知識中,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以及鞏固樂理知識,這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的途中,正確對待當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也理解樂理課程中的重要意義。例如,課后適當的小練習,以及趣味作業,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等等。

2 重視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一門課程的成敗很大程度在于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在這里,教師的個人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學生對教師沒有基本的情感,在進行聲樂學習中,學生擁有的將是更多地抵觸,而不是欣賞,因而在進行樂理教學中,要拋棄純粹的理論知識,要更多地加入情感教學。首先要構建一個充滿音樂元素,愉快學習的環境。環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專注于課堂,避免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其次,要更多地更學生用心交流,以朋友的心態來對待學生,教學設計更多的從團隊出發,不是從師生關系出發,這樣設置的教學情境,學生容易接受,與學生之間有了情感因素,教學過程就會變得簡單的多,學前教育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情感教學,逐漸培育自己的情感教學方法,感同身受,對畢業以后的幼兒教學使用情感教學,將會取到更大的幫助。

3 激發學生的興趣、創新教學的方法

教師們在樂理教學前足夠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是什么、還有學生心中的自身想法。他們有自己看法和理解,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一般對于學生來講怎樣的學習方式更有效就是適合的教學方式,那么我們就從中采取措施,根據教學的變化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以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盡可能多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樂理知識和音樂素養上得到提高。將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融入到樂理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中更加認識、更加掌握其知識。

4 加強樂理基本知識

學習樂理知識是音樂技能的重要基礎,對樂理知識的掌握不能只是依靠書本來學習,還要通過其他的實踐音樂課程才能足夠的掌握,例如琴法、聲樂等等。要求學生加強鞏固樂理的基本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多些實踐應用,同時指導學生如何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達到更高的效率。

5 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眾多的教學過程中都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多媒體所帶來的教學方式不僅達到視覺上的效果還有聽覺效果,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對于音樂課程上來講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在樂理教學中通過引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演奏會的方式來感受音樂的奇妙之處,將動聽的歌聲和畫面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率,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樂理知識的興趣,輕松解決問題。這就是多媒體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好處。

6 樂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作用樂理教學與其他音樂學科都是有聯系的。在樂理教學中可以連著其他學科一起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拓寬學生對其他音樂學科的認識,還可以充分的為其他學科做好相應鋪墊,降低課程的重復性,學好了樂理知識,不僅對音樂學科的學習上也是一種幫助,也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語

為了提高學生的樂理知識和學習興趣,需要老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更形象直觀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為學習音樂打好基礎。綜以上所述,本文主要以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進行了簡單闡述。

【參考文獻】

[1]張莉,夏艷萍.關于提升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以學前教育樂理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2):161-161.

[2]趙艷瓊.淺談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設計優化策略[J].大眾文藝,2016,(15):234.

[3]張瓊輝.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的有效性[J].科學中國人,2015,(7):213-214.

篇2

1.教學生熟練地使用字典

查字典是自學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了常用字三千個左右,學到了一定數量的詞匯,初步掌握了閱讀與表達的語言基礎。怎樣干進一步擴大識字量,豐富詞匯,靠別人一個個教是不行的,只有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養成翻閱字典的習慣,才有自學的可能。

教查字典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不能認為教了音序和部首的查字法,學生就能熟練地運用這種方法使用字典。二年級時,在課堂上用一定時間教會基本查法。到了三年級,我著重在指導學生正確選擇字義下下功夫。先指導學生知道生字詞在課文的哪句話里,這句話大概是什么意思,上下文是什么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合適的字義,不能瞎猜。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能力逐漸提高,到了五年級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了。我就指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字典的"凡例",進一步了解字典的編法,內容以及各種符號等等。以增加對字典的知識。

學會查字典是比較容易的,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更難。我要求學生看書、作文,作業時都要充分利用字典,養成先自己查,不能解決時再向人請教的好習慣。每講新課之前,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實事求是地查出自己不會的生字詞。課上進行字詞教學時,再根據學生查字典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使他們查字典能力不斷提高。

2.教會學生通過重點詞句或段落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

教會學生這種方法,是培養學生自覺地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作者往往用一些重點詞語和重點段落,突出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我注意教學生分析重點詞句或段落,指導他們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些詞句和段落的含義,分析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樣逐字逐句逐段地學習,既有力于培養分析能力,以能使學生養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

有些課文,我采用"劃重點,寫體會"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劃重點"就是在文中重點詞句下面劃上橫線;"寫體會"就是在書頁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自己對這些重點詞句的理解。我先根據課文提出一些思考題,再圍繞題目指導學生"劃"和"寫"。一般由我示范,然后帶領學生以例共同討論下一段應怎樣"劃"和怎樣"寫";再讓學生獨立分析下邊的文章。如《愛迪生》一課,我提出"從第一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愛迪生喜歡科學,愛作科學實驗的"為題。我劃出課文的"常常把錢省下來,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一句為重點。因為這一句說明愛迪生非常愛科學愛作科學實驗。我以畫下面一句:"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子。"這說明愛迪生克服種種困難做實驗。我在這兩句旁邊寫:"愛迪生克服種種困難學科學、做實驗"的體會。在讀第二段時,就讓學生根據"愛迪生做實驗遇到哪些困難"一題共同討論。先由學生個人閱讀,提出重點詞語和自己的理解,再由大家分析、補充,不是之處我再指導。學生找出只能在車上"占用一個角落",說明做實驗有困難,又找出"讀完了報"才能做實驗,是時間上有困難。學生慢慢懂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主要內容了。在讀第三段時,我讓學生根據"從哪些地方看出愛迪生頑強做科學實驗"一題,自己動手"劃"和"寫"。他們自學時,我總是在學生座位的行間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答,并注意幫助基礎差的學生。他們自學后,我就組織他們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的。有的學生劃了"他省吃儉用,重新搞起化學實驗來。"我啟發他進一步思考,這句話哪個詞最重要,他找出"重新"一詞。有的學生在這句話旁邊寫了體會是"不動搖",我表揚他理解得正確。學生通過重點詞句去理解文章,容易獨立地去找詞,我就要求他們先理解詞意,再分析內容,還讓他們思考文章有這個重點詞與沒有這個重點詞有區別?重點詞句與文章中心有什么關系?經常這樣訓練,學生就能把重點詞句和全文中心聯系起來分析,從而提高了閱讀能力。因此,"劃"和"寫"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有效的方法。

3.教學生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習步驟

學生是想學好課文的,但是不知怎樣才能學好。往往讀了一遍課文,知道了大概內容,就認為學好了。指導學生自學,就要教他們有步驟地學。這就是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學習步驟。教學時,在一般情況下,我先教學生通過朗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且知道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然后再引導學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學習,通過重點詞句理解思想內容,最后再細讀全文,思考怎樣分段,怎樣總結中心思想。這個學習過程,使學生能"鉆"進去學,又能"跳"出來總結自己學到了什么。

我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如《鯨》一課,內容是介紹鯨的有關知識,各小段的內容都很清楚,不難懂,而知識涉及的方面卻較多,不易扼要抓住主要內容。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遇到這樣的課文不會歸納。根據這種情況,我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歸納課文內容上,采用提綱的辦法。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引導他們先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然后再列出各部分中的項目,由粗到細,由整體到部分,使思維條理化。接著學習《太陽》一課,也列出提綱,讓學生自學后填提綱。學生積極性提高,作業完成得很好。

總之,教師因勢利導,逐步培養學生步步深入學習的方法,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條理性,同時,使學生認識事物,既看到全面,又看到一般,為以后的自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4.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3

一、強化閱讀技巧,促進閱讀水平提高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教育觀念的更新給外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課題研究。隨著自主學習成為教學的主題,教學中出現了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終身教育的目的。當自主學習成為教學的目標時,課堂教學又應將策略培養納入課堂教學。教學策略用來指教學活動的順序安排和師生間連續的實質流,旨為實現預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學行為。語言教學既有技巧獲得,又有技巧運用。不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就難以提高學習效率;不運用獲得的技巧,就難以習得語言。閱讀策略是有效閱讀的保證。不能正確運用閱讀策略就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依賴于閱讀教學的開展。閱讀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閱讀方法上,采用逐字逐句仔細讀,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通過補充拓展一定的閱讀材料,訓練學生處理生詞的能力,在教材每模塊單元的閱讀教學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通過實施創新教學方式,應用顯性教學策略,訓練學生掌握恰當的閱讀策略。七年級重點為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含義的能力,把握文章的事實和細節的能力,對閱讀材料全篇的邏輯關系的理解,對文章各段、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的理解能力。八年級重點訓練依據短文內容和考生應有的常識進行推理和判斷的能力,推斷作者意圖和態度的能力。

二、指導閱讀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英語是一門語言,但卻因為他是一門外語而沒有太多的機會來應用它。那么,讀是學好外語必不可少的途徑了。在教學中,我盡量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其多讀多練。有時采取分組讀、分男女同學讀、分角色讀、齊讀、引讀、領讀等方式,有時還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讀好課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向學生指導閱讀方法,如進行快速閱讀——掃讀,將段落與圖片相匹配,教師在學生開始行動之前,做出方法提示,注意關鍵詞。之后,在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時,教師在教室內走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正確率。接下來,教師找個別同學說出答案,并與他進行方法探討。方法探討從詢問學生的問題答案入手,詢問學生如何得到他的答案,在得到答案過程中用了什么方法,學生回答為通過文章段落中的關鍵詞的方法得出問題的答案。探討解題方法的過程也是再一次為全班同學進行學法指導的過程。設計意圖在于通過談論圖片,使學生明確圖片的核心內容,通過掃讀閱讀材料,找到關鍵詞與圖片匹配,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思考文章插圖對文章內容的說明作用。跳讀閱讀方法。針對課文的跳讀閱讀,主要采用先讀段首段尾句,進而迅速確定答案的方法。進行完閱讀方法回顧之后,學生開始進行跳讀訓練。在學生進行跳讀過程中,教師在教室內走動,隨時為同學提供幫助,同時進一步了解學生們完成閱讀任務的情況。設計意圖在于通過師生討論做題思路,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通過略讀每段內容,確定每段標題,加強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設計閱讀任務時,可通過與學生共同從具體詞匯總結提煉出一般詞匯,通過詞匯圖使詞匯記憶得更牢固,利用詞的上下義,猜新詞,訓練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能力。

三、注重教學反思,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篇4

 

閱讀理解主要就是檢查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使用水平,對于學生來講,他們認為最為困難的題就是閱讀理解題。曾經有位學者這樣說過“得天下者源于閱讀”,這就充分的說明了閱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英語閱讀完全依賴理解。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只有自己真正的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它們才能擁有英語閱讀的想法,使學生主動的投入到英語學習里去。激發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主要因素就是導入教學,老師要全身心的設計導入教學細節,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靈活多樣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欲望。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直觀導入和情景導入是最常見的教學導入方法。(一)直觀導入。使用教學儀器和英語閱讀材料來促進學生積極的投入到閱讀中來,如在閱讀短文教學中,老師首先給學生們展示一幅掛圖,接著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和掛圖有關的單詞、短語,例如surprise,gotout,souvenir等等,讓學生們運用已學的知識再結合這些新單詞來闡述圖片的內容。由此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了圖片的知識內容,還提升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想要自主閱讀的愿望。(二)情景導入。使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或者師生相互提問等的模式來創造學習的氣氛,給學生們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親身的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如在授課的時候,想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英語語言的學習時間中來,讓學生闡述一下自己對于機器人的認知,這些知識可以是自己所見、所聞、所想的,使學生們無所不言自由的去闡述,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除此以外,在每個單元的末尾都有以猜謎游戲為主題的學習內容,在這個部分的學習中,學生們都比較積極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推斷問題,使學習的氣氛非常的熱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閱讀技巧訓練

 

英語閱讀技巧的訓練包含兩個內容:(1)閱讀速度。英語閱讀材料都是由單詞構成的,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單詞間的搭配,遇到生詞的時候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法來解決。然而每次遇到生詞都去查閱字典,這勢必會影響閱讀的速度。所以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是遇到生詞后,經過上下文來推敲生詞的意思,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查字典的時間,提升了閱讀的速度。(2)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升閱讀速度,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的時候,我們都是用眼睛來接受信息的,眼睛在閱讀的時候處于跳動狀態,具有間歇性。會閱讀的人在閱讀的時候,每行移動眼睛不超過兩次,這樣的閱讀方法會有很寬的認知度。所以鍛煉增寬眼睛的認知度,從開始看一個單詞到看一組短語,再到看一個完整的語句。日常學習中,有的學生會使用鋼筆等點著單詞去閱讀,同時還伴隨著腦袋的前后左右晃動,這樣附加的動作嚴重的影響了閱讀的速度。

 

三、閱讀策略實施

 

語言和文化都有著密切的關聯,語言是文化的承載,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歷史文化、地理位置、傳統生活習慣和思維方法,這在語言表達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差別。所以,通過閱讀來展現文章的形象就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社會生活經驗和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這樣的知識和經驗為依托,方能進行更好的思維探索和推理研究,才能更好的了解所學知識。在閱讀即將要開始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在大腦里有相關的話題知識儲備,讓學生自主的去討論有關的知識,最后得出匯總的知識點。學習語言是一個長期堅持的事情,僅僅依靠課上的那點知識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一定要進行大量的文章閱讀,這就要進行合理的文章選擇。首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特征來挑選文章,一定要遵照由簡到難的順序來進行;其次所有挑選的文章一定要簡單易懂,挑選那些適合該階段學生年齡的文章。除此之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文章以及代表先進技術具有時代意義的科學文化知識都可以在挑選的范圍之內。綜上所述,學生所涉獵的閱讀知識越多,練習的數量越大,越可以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我們都明白“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道理,學生單詞儲備量的多少直接的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監督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的單詞和語句,對于它們的漢語解釋也要了如指掌。在教學的時候,老師要隨時給學生們歸納總結單詞的類別、意義和相關聯詞組,讓學生懂得詞語如何構成的,學生自己也要不斷的去閱讀文章,掌握文章中的單詞、語句,從而拓寬自己的知識儲備量。

 

四、結束語

 

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它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英語閱讀能力的鍛煉是經過長期積累得到的,老師要把英語閱讀材料的探究作為一項基本工作,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生怎樣自主學習,讓他們了解怎樣去掌握單詞、短語和文章,經過所有的閱讀訓練,提升小學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技巧。

篇5

【關鍵詞】創新;教學方法;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一、利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幼兒自主閱讀興趣

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先導,對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前教育中采取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豐富教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幼兒參與并配合各項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幼兒能夠逐漸養成自主學習、閱讀的習慣,為其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重要前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認知習慣在教學中利用情景創設教學法,借助多媒體等技術為孩子營造生動、逼真的情境,從而使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對所看到、所聽到的事物產生相應的感受和認知,帶領孩子走進閱讀的世界[1]。例如,在《小貓釣魚》故事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為幼兒播放《小貓釣魚》的動畫,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運用問題情景教學法引導幼兒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如“貓弟弟兩次釣魚過程中心理變化是怎樣的?”等,并且最后以貓媽媽的身份告誡幼兒做事應該全心全意,在對幼兒實施德育的同時,促使幼兒對閱讀產生新的體驗,從而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利用圖譜法教學促使幼兒自主閱讀

相較于文字,幼兒更喜歡色彩豐富的圖片。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規律采取引入圖譜法開展教學,將圖書中復雜的文字表述簡化成生動的圖譜形象,并以此來反映圖書中事物之間的關系。在圖譜制作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單個詞、多個詞、簡單語句為單位,將圖書中復雜的語言拆分成多個較為簡單的詞、段等,實現了面語言的趣味化。例如,在兒歌教學或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使用圖譜法開展教學工作,相較于以往的掛圖教學,圖譜法教學的效果更好,不僅增設了邊聽邊翻閱圖譜的環節,還增加了邊聽邊表達的環節,對照圖譜,能夠學生及時的發現自己的表達是否有誤。這樣,幼兒就會對閱讀圖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后續學習產生好奇和期待,進而有意識的跟隨老師的講課節奏。不僅提高了幼兒對語言的敏感度,還使幼兒通過體驗“聽”、“說”、“看”、“想”這一自主閱讀過程對閱讀產生新的認知[2]。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例,在幼兒完成自由閱讀后,常常難以按照故事的原有順序將故事情節復述出來,最為常見的表現就是大多數幼兒記不全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遇到的幾位媽媽,在復述過程中,常常出現順序顛倒、外形特征混淆的問題,教師采用圖譜法對故事中小蝌蚪、鴨媽媽、魚媽媽、鵝媽媽等進行分別講解,就能夠幫助幼兒依照圖譜講解的順序掌握故事情節,同時,通過逐一講解,能夠引導幼兒有重點的觀察圖片,進而了解鴨媽媽、鵝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之間的區別,使幼兒記住故事的情節和順序。圖譜法實現了口語與書面語言的互相轉化,使其看到圖片就會回想起閱讀的內容,閱讀故事就會在腦海中想到圖片的具體形象。

三、利用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

眾所周知,環境能夠改變人的行為習慣,使其逐漸養成相應的習慣。因此,教師需要發揮環境育人的價值,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自主閱讀環境,幫助孩子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習慣[3]。在活動室中,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一起設計閱讀活動區,如“圖書小超市”、“書吧”等,利用手中的材料共同布置閱讀活動區,在布置過程中,應當保證以下原則:其一,溫馨、舒適,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幼兒才能放松身心,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自主閱讀中;其二,圖書種類豐富、數量充足,在選擇圖書時,應當以帶有色彩豐富圖畫的圖書為主,精挑細選,選擇那些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圖書,同時,還應當保證情節的生動性,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利用圖書中重復敘述的結構方式幫助孩子塑造邏輯關系,從而加深孩子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獲得較為良好的閱讀效果,為其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重要前提。

四、利用“懸念法”激發幼兒對閱讀內容的好奇性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設置一些懸念,激發幼兒對閱讀內容的好奇心?!安聹y”、“遮擋”等方式是開展“懸念”教學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閱讀圖書前,教師可以將書名遮住,讓幼兒根據圖書封面中的圖畫猜一猜書名是什么,在幼兒“猜測”后,教師再引導幼兒“猜測”圖書中的主人公是誰,有哪些角色。在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通過觀察書中角色的表情“猜測”其心理,觀察角色的動作“猜測”即將發生的事情等。另外,教師也可以將圖書中一些角色或場景遮住,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聯想力,“補全”故事內容,為幼兒創作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工作。作為引導者,教師應當考慮到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結合反饋信息對閱讀教學工作加以調整,保證閱讀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和合理性,同時,還應當以更加端正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服務孩子們,使其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從而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玫慧.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環境支持策略初探[J].學周刊A版,2014(3):219.

篇6

關鍵詞:課堂氛圍

激發興趣

設置懸念

趣味性教學

1.設置懸念教學,激發興趣

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不能僅憑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在好學深思中發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設疑游思,培養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地球偏向力的時候提出,黃河兩岸是否對稱7.如不對稱,哪一岸陡?哪一岸緩?講風蝕作用時,提出為什么開封北城墻的磚上會有許多洞穴。在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時提出,駱駝刺為什么根系特別發達,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別矮?。吭谥v授“大陸漂移說”時可先提問:“為什么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只有在暖濕環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

“為什么在炎熱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處,卻發現了古代冰川的遺跡,’使學生頓時產生一種迫不及待知道答案的欲望?!坝笫氯绾巍保捅仨氄J真聽課,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十分強烈的學習興趣。

2.精心設計引言。誘發興趣

引言,顧名思義即是一節課的導語,它雖不是課的正文,但卻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處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視。如在講授“時區和日界線”一課時,先簡單地講了一個小故事:4月10日9點多,一位老太太憑著一張中獎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花旗銀行要求兌現,遭到銀行拒絕。因為按票面規定,中獎領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這時一位中年人對老太太說:“這張廢票3000美元賣給我吧”。老太太心里想,這張廢票反正無用處,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著廢票馬上乘飛機從馬紹爾機場飛往檀香山,1小時后飛機降落在檀香山機場,這時當地時間是4月9日11時。中年人1~3000美元買到的中獎彩票一下飛機就向檀香山花旗銀行領取8000美元。死票復活,這是怎么回事?上飛機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飛機變成了4月9日,難道時光可以逆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是要揭開這個奧秘。經過這樣的導入,一下子就誘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課堂處于活躍的氣氛之中,教學效果良好。

3.運用趣味性教學,感召興趣

中學地理是一門富有趣味的學科,它包羅萬象,知識面廣,課上的生動有趣,能使學生精神振奮,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解內蒙古大草原遼闊的牧區時,用歌詞“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還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優美詞句,無形中把學生引進了內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的“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的兩句詩,以及李白所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廬山挺拔險峻,峽谷瀑布的秀麗風景;用唐代詩人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句詩,描繪長江三峽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兩句詩,來形象逼真地描述長江中下游地區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氣特色等等。都能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如果教師選擇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諺語穿插在教材的講授過程中,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引用“雷打未驚蟄,雨水四十日”的天氣諺語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國東南部地區季風活動和鋒面雨帶的形成規律,引起學生的豐富聯想,使獲得知識更加鞏固;又如,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這一句地理諺語概括了昆明準靜止鋒以東地區的陰雨冷濕的氣候和崎嶇起伏的高原地形。類似這樣的短詩短句,地理諺語不勝枚舉,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如果引用得當,可以大大加深和擴大學生的地理知識領域,激發學生思維,使他們能獲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識。

4.巧用成語教學,助長興趣

篇7

一、改變閱讀的方式和方法

新的英語教學大綱中雖然更多地強調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閱讀依然是很重要的。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獲取相關的語言信息、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重視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糾正學生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不良或者是不正確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克服由于以往只注重語法和詞匯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所造成的缺乏對文章的分析能力和技巧,使學生認識到閱讀不只是學習語法、句型、修辭等各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命脈,確立篇章的概念。其次,要克服聲讀和默讀這些妨礙閱讀速度的不良習慣,要學會使用無潛聲閱讀法——用眼睛游移的閱讀方法。閱讀的時候一定要以意群為單位來擴大視幅,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在進行這種技巧訓練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學生思維的訓練,也就是加強學生頭腦中對信號吸收以及處理能力的培養,盡量避免重復性的閱讀,以提高閱讀速度。

二、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和講解

新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要求,“豐富學生的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增強文化背景知識”。外語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吸取其精華來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從而使自身的素養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另外,具備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含義的領會,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由于中英文兩種語言的不同,各國之間政治、歷史、文化、宗教、風土人情的不同,都給學生們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含義帶來了困難。所以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述文章的背景知識或者是一些詞匯和句子本身的含意、隱喻意等。比如在教授《大學英語》全新版第三冊“Freedom Giver”這個單元的時候,在講課之前教師就有必要讓學生們了解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都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樣學生們在學習課文內容的時候就能夠更好地了解課文的內容。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的詞匯也在不斷地涌現,語言也在不斷地更新,因此教師要不斷地發現、學習、了解和掌握一些新興的詞匯和知識來武裝和充實自己。

三、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21世紀是高科技的時代,科學技術正在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計算機對于教學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它的應用體現了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影響著外語教學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閱讀上,多媒體在閱讀課上的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摒棄了傳統教學的單調,極大程度地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并形成了積極的情感態度。

2.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視聽效果。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境,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出的語言現象,從而輕輕松松地形成英語學習過程中應當具備的聽、說、讀、寫能力。

3.在有限的時間內成倍地加大了信息量,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吸取量。

4.多媒體的利用使得教學過程中結合了聲音、圖片、影像等刺激感官的方式,產生了多元效果,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在欣賞美和享受美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與此同時還增加了授課的難度,激活了學生的認知潛力。

四、根據預測、推理判斷、分析理解的方法把握信息,提高閱讀水平

1.預測不僅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且是一種積極的閱讀手段。我們可以針對文章中出現的功能詞、關鍵詞來預測下文的意思,運用此方法來深化對文章的理解,揣摩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從而為掌握語言點、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奠定基礎。

2.培養推理判斷的能力。文章都是圍繞主體有序地展開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宏觀的閱讀方法,根據文章內容的先后聯系、表里之間的聯系、文化背景知識以及語境來推斷文章中的內容,理解其含義。尤其是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考試中,有根據文章內容中提供的信息考查學生判斷能力的題,而且這些要求判斷的內容可能是文章中的主要內容或者是某句話、某個詞的意思,但可能都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這些隱含的意思需要學生根據作者的思想觀點、寫作背景以及所發生的事件之間的聯系來判斷。同時還要了解詞匯禽義的感彩、措辭等文體特征,并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閱歷、各方面的知識或者是熟悉的事物去推理判斷。

篇8

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肩負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責任。

1. 培養創新思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創新思維來自質疑,思維的打開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是問號。只有善于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鼓勵學生多角度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解答疑難。如在教《愚公移山》一課時,可以以課堂辯論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針對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歸納出以下三個題目:①你覺得愚公“愚”還是“不愚”?②你認同愚公移山的做法嗎?③愚公精神在現代還有現實意義嗎?這是三個富有兩可性的命題,無論正方還是反方,都可以列出一系列的論據。這就大大地刺激了學生上課的興趣,有效激發他們為自己的論點尋找有利的依據,再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 培養創新思維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初中生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去尋找一種獨特的見解,甚至會對文本的內容提出質疑。對此,教師應熱情鼓勵、積極支持,并隨機指導。在教學《馬說》時有個學生認為:千里馬造就了伯樂,應該先有千里馬然后才有伯樂。學生的觀點獨特,但與作者韓愈的主張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還是一廂情愿地讓學生接受作者的主張,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都會受到影響,思維的獨特性會受到約束。反之,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學生表現自我的激情,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思維創新的成功??傊?,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對文段的理解,對學生的見解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學生理解有困難的問題循循善誘,啟發指導,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保護好學生的創造性。

3. 培養創新思維重在提高創新能力

魯迅先生曾把學習比作蜜蜂采花粉釀蜜,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自身思維加工制作的過程。一個善教者正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如在教《犟龜》這一課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犟龜本來是要參加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結果卻參加了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犟龜還算成功嗎?這個問題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學生可以多角度展開思考和分析。在不同的分析中,教師應著重啟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讓學生敞開思想,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課堂上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局面,標志著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二、在閱讀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边@里強調的就是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復合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它對于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發展學生的各種潛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才能增強學生課堂“主人翁”的意識,讓學生主動學習。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直接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扼殺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思想就不會被打破,學生的主體意識就不能被充分地激發出來,所以,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2. 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

知識是智慧的結晶,但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了智慧,從個體認識發展論的觀點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動中自我建構的產物,真知是知識和智慧的統一體。于是,在閱讀教學中,因為學生有著不同的閱歷,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觀點,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向的理解。

3. 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體可分為兩種: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其中,學生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盡量少講或者不講,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完成,而學生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除了教師的適當引導外,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尋找學習的伙伴,自由地選擇探究的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做到讓問題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盡量讓學生用多種多樣的探究方法去解決問題,充分地讓學生自讀自悟。

三、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優美意境,凝練生動的優美詞句,強烈感人的抒彩。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感受這些以教材內容為本的審美活動,還要遵循學生審美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體驗到評判,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美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 通過對比感受形象美

我們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課文,才能打好審美的基礎,而對比又是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的對比,在對比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故鄉》這篇課文,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就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吧倌觊c土”是一個健康活潑、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而“中年閏土”是個麻木封建的中年農民。通過對比學生更能感受到“少年閏土”的美。因此,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對人物之間的外表與內心、客觀與主觀、形象與本質進行相互比較,讓他們在對比中認識美、體驗美和評判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 通過想象發展意境美

初中生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要鼓勵他們充分地發揮想象,在想象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意境美。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象,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象,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象,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詩借景抒情,展現了很深的藝術意境??勺寣W生展開想象,讓美妙的想象融入到學生對美的理解之中,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 通過誦讀體會情感美

篇9

關鍵詞:英語;認識;理解;語義;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3-0038-01

學生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同時,學生在學好基本的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

一、要提高學生甄別單詞的能力

單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因此教師應從單詞入手開展教學活動。某些字母或字母組合在不同的單詞中有不同的發音,有時字母或字母組合不同,但發音卻相同。例如:quite與quiet、tried與tired在形狀上很相似,但詞義大不相同;plate、cat、class,字母 a 在這幾個單詞中發音各不相同;在speak、break 中,字母組合ea分別發[i:][ei];在 cake與kite中,字母c和 k卻發相同的音[k]。因此,學生對這類單詞識別就不容易,也特別容易發生錯誤。

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一是從整體上甄別單詞,盡可能配上卡片或簡筆畫進行認識。二是分析單詞的組成部分,單詞常常由前綴、后綴或是由同義詞根構成。讓學生熟悉這些構詞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識別閱讀時遇到的生詞。在教學中,教師可用一些練習題對單詞加以鞏固,如填出下列單詞的否定前綴possible―impossible、happy―unhappy。 為了提高學生理解單詞意義的能力,教師經常采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畫或動作,或提供熟悉的同義詞,如start―begin、fast―quick、sometimes―at times,或用熟悉的英語詞句解釋單詞的意義。例如:指出下列成對的單詞是同義還是反義:come―go、speak―talk、dirty― clean。這樣,在教學中引導、講解、練習,會逐漸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及短語的理解與鞏固,為閱讀段落打下基礎。

二、在語義中閱讀

1. 劃分句群給學生提供材料

Paul lives\in a tall building\in the city of Toronto.這樣將句子劃分開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的意思。

2. 改變提問方法

例如:Suddenly one of the bag fell off the truck.It lan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Ask them:1)Where did the bag from?2)Where did the bag land?這樣提問,就可以使學生加深對the truck、in the middle of 等短語的理解。例如:1)Mr Green asked what time the plane leaves?2)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if it doesn't rain?在第一個賓語從句中,asked 是主句謂語動詞,leaves是從句謂語動詞。第二個句子的從句是主句的條件,使用一般現在時態代替將來時態。理解復雜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對連接主、從句的關聯詞的理解,常用的有when、after、before、as soon as、if、because等。理解了關聯詞意思,整個句子的意思就理解了。

三、多對閱讀整篇文章進行分析

1.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快速瀏覽整篇文章,掌握全貌,然后教師提出有關主要內容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刹捎萌缦路绞剑阂皇侵苯佑?Yes or No 或Ture or False 回答或判斷問題,如Is a relay race a team race?(Yes it is.)二是直接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回答問題,即用who、where when、whose、how many等引導的問句提問。三是不直接從文章的內容中找到一句現成答案,需要用推理的方法回答問題,如Why did Tom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chicks like hens.)四是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感受的問題,如Miss Yang is very strict、isn't she?(Yes,she is.Why do you think so?)

2. 快速瀏覽文章后的思考題

教師先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內容,并通過詳細閱讀找到正確答案。然后,教師讓學優生復述全文并發表評論、見解,再結合原文語句運用自己的語言解決問題。這樣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能培養學生運用連貫語句表達思想、進行交流的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從以上三方面著手,讓學生從字、詞、句到段、篇、章逐層閱讀,對整篇文章進行理解,就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加深、提高,做閱讀理解題目時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劉惠英.中學英語閱讀的兩要素[J].天津教育,2004(03).

[2]姜東霞,王海紅.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速度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7(21).

[3]李麗.通過培養良好的閱讀策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01).

篇10

關鍵詞:閱讀教學;教學方法;創新能力

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向學生講授學習方法及規律性的東西。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抓表演點創新

小學生好動,好表演,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有很強的形象性,很適合兒童表演。教師可抓住表演點,讓學生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創新。因為實踐表明:表演調動和調節著以情感需要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能把認識與創造、對美的追求與體驗、張揚個性與健全人格統一起來,而且在表演中,學生對教材有一個再想象、再創造的過程。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指出:利用表演進行教學本身包含創作的諸因素,促使學生的思維發展,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文中最后一段時,讓學生想象飛機脫險時機艙里人們的情形,讓學生表演此時興奮的人們,在這一表演中,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一層的理解,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表演中得到很好的培養。

二、抓模糊點創新

文學藝術的形象既是鮮明的,又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張力,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造性”過程。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征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情。教師切不可依戀灌輸式教學的那種呆板的“簡單化工”和“一錘定音”,板書的“唯我獨用”,解詞的“統一標準”,分段、中心思想的“步調一致”等等,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答案,允許學生個性張揚。教師要善于抓“模糊點”,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創新。如,課文中讓學生想象小揚眉脫險后會對總理說些什么,學生各自不同的說法,思維呈現多元化。

三、抓轉換點創新

語言轉換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對課文中的語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礎上,按一定的要求進行重新構思、組織、融合、潤色,并進行新的表達,以求借鑒規范的語言材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善于抓住語言材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善于抓住語言轉換點,讓學生在轉換中創新,如,教學三上自然段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學后布置學生寫一件事,讓學生運用課文語言進行內化轉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