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經歷范文
時間:2023-06-08 17:4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本科生科研經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中設置專門的科研訓練課程。
課程學習是本科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培養方案中有目標的設置體現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特色的科研訓練課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和樹立科研意識,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訓練。理工科科研能力培養課程可采用專題講座的形式,教授學生查閱、整理、歸納、翻譯文獻、設計實驗、處理數據、制圖以及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學位論文和科技論文的基本方法,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科學意識、科研素養和信息獲取與應用能力,使其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質量。
2.重視本科實踐教學,構建和完善本科實驗教學體系。
理工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本身就具有重視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因此,實驗教學一直以來是理工科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然而,從目前本科生培養的現狀看來,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實驗動手能力不強,缺少專業的實驗操作經驗和思考能力。為了使得本科生在實驗教學中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其實驗水平和能力,良好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極其必要的。構建和完善實驗教學體系應當從實驗教學內容的革新開始,加大實驗課時比例,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完成,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興趣、探索和創新能力。
3.重視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課程,實現本科課程內容與專業前沿的結合。
學術講座是講座人向學生講授與學科有關的知識或新的研究進展,以擴展他們知識的一種活動。國內外專家與學生近距離的學術交流和探討,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學科前沿,并在學術交流和學術碰撞中拓展視野,產生靈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種方式。進一步說,“研究若想有所創新,就需要對學術前沿動態保持密切的關注,培養自己的學術敏感性?!备咝敼膭畋究粕鷧⒓訉W術講座和論壇組會,將與本科生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作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本科課程體系建設中,明確規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參加相應次數的講座或組會,完成作業通過考核,才可以獲得相應學分。在學分制的激勵下,本科生廣泛參加學術講座和論壇組會,不僅能夠了解到專業前沿知識,也會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讓本科生有機會接觸和了解科研。
二、發揮科研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
引導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導師和導師組的作用不容小視。目前研究生的培養多采用導師制和導師組制,但本科生鮮有固定的導師或導師組指導其科研活動。發揮導師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并非導師單純的對本科生某一個科研項目或科技活動進行指導,而是把有興趣參加科研的本科生盡早融入到導師實驗室和課題組,由導師和導師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對本科生科研進行指導。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進行指導,首先要確定合適的本科生人選,其次要給本科生確定明確的科研內容和目標,同時還要合理的規劃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時間。本世紀以來國內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張,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經逐漸從單一的精英教育轉型為多元的大眾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也隨之改變。目前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培養出來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繼續深造,專門從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發揮科研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科研的指導作用,在導師和學生進行雙選的基礎上,由導師和導師組作為負責人,在低年級本科生中確定部分有科研興趣和潛質的學生,盡早幫助他們規劃參與科研的時間,擬定科研計劃并有計劃的指導本科生進行實驗、文獻閱讀、成果總結匯報。盡可能的采取個別指導的方式,降低導師指導本科生科研的師生比,保證本科生切實可行的參與導師和導師組的科研項目和組會匯報,從源頭上培養理工科高層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創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
1.運行理論與實踐統一,傳授知識與自主學習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創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自主學習結合,重視教學過程啟發式教學和研討式教學的引入,在實踐中培養本科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培養本科生科研興趣和創新熱情,教學組織過程中可適當采取前沿知識講座、科研基礎知識教授、專題講解等形式,分階段將有興趣從事科研活動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動中來。對于剛剛從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確的教學組織形式不應當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而應該把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實驗技巧、文獻檢索和撰寫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提出研究內容、方法和路線。在實驗實施和成果總結過程中,理應讓學生獨立探索和操作,導師進行指導、提出意見并和學生進行探討。
2.鼓勵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參加科研活動。
挑戰杯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國內高??蒲谢顒拥闹饕獌热?,但多數情況是由學生臨時找導師指導立項和完成。通過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系統、有計劃的科研訓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將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積極有目的、有計劃的參加科研活動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創新的體現。以個別指導的方式,導師和導師組幫助本科生明確具體的科研目標,確定可行的實驗內容,提前做好準備,參加各種科研活動,不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參加科研實踐,也為科研活動的成功創造有利條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組會制度。
科研組會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但在我國高校本科生中執行和推行得并不徹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導師和導師組的指導下參加科研活動,定期參與到組會活動中,聽取報告并對自己的科研成果進行總結和匯報,和課題組的成員進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的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學生應當定期堅持組會活動,在活動中匯報近期的文獻閱讀、工作開展情況,并與指導教師及組會成員探討前沿動態,科研問題,找出進一步研究的路徑、方法和所需注意的問題。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評價與保障機制
1.確定學分保障制。
課程學習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學分制是本科生參與科研的組織和制度保障。開設科研訓練方法課程、前沿講座課程、實驗選修課程和本科生組會課程作為本科培養的內容,對選課學習的學生進行考核,通過者獲得相應的學分,是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常規化的重要途徑。
2.必要的經費支持。
一方面學生在一定的科研項目經費支持下開展科研活動,另一方面學院和高??梢酝ㄟ^接受企業資助、導師資助等形式保證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勞務補助和假期從事科研活動的生活補貼。以雙選的形式為入學的本科生配備科研導師,導師和導師組對本科生進行有計劃、系統的科研訓練,根據按勞分配原則給導師計算工作量并對導師進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動在經費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順利開展。
3.開放性項目和實驗室保證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平臺。
篇2
關鍵詞:環境類;科研實踐能力;本科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6-0091-02
環境類專業學科是指包括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等多門學科組成的科學性專業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培養高素質的實際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環境類教學的重要方向。因此,強化科研實踐能力是環境類本科生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當前環境類本科生培養的迫切需求。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逐年擴招,但教學經費并未與之相對應,導致各學校的教學條件有所下降。特別是,各學校的實踐條件停滯不前、實踐教學環節被逐漸削弱,學生無法進行大幅度、長時間的實踐鍛煉[1]。而且,各學校的教學方式均較為單一、缺乏師生交流和溝通,教師大多缺少工程實踐經驗,無法利用實際項目闡述原理,也不能用工程實例擴充課堂內容,將新的思維理念、科學技術融入到教學內容中。
環境類作為新興的實踐類專業,在市場中應找到自己確切的定位,培養兼具科研創新與實踐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增強實踐教學培養環節,以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環境類本科生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2]。為此,本文結合傳統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培養的不足,從提高教師水平、完善課程體系及培養方案、實行本科生導師制、重視校外實習和本科生課外科技活動評獎制等方面進行培養方案探討,為本科生順利進行實際工作奠定基礎。
一、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實踐水平
我國大部分學校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環境類師資力量,大多數教師都是畢業后直接進入崗位,幾乎沒有工程實踐。自身缺乏經驗,就沒有辦法將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融會貫通,更不能用工程案例來闡述原理。所以,應該引進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高水平教師,充實教學團隊的力量[3]。
目前,各學校的現有教師大多由于教師績效考核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原因,過度追求論文的發表情況而忽略了科研的實用性,往往選擇容易或容易產生科研成果的項目來做,而不愿意選擇難以形成科研成果的實際工程項目,這就抑制了教師在科研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應該有規劃地安排現有教師去進修,重視科研實踐的地位,從而形成高水平的骨干力量。對于年輕的教師而言,更應該向優秀教師學習,積極參與青年教師競賽活動和科研實踐工作,提高自身的科研實踐能力。
此外,教師應該調整授課方式,倡導課上師生交流的教學模式,營造愉悅、互動的氛圍,側重理論知識在實踐環節的應用實例講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
二、完善環境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培養方案
環境類是包含多門類的復雜專業,高校對于本科生的培養,既要考慮專業內涵所限定的科目,又要有一定的側重點,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才是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各高校應在吸收國內外優秀的培養案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色及經驗,注重專業課和實踐課的設置。選用的教材要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和實用性,并鼓勵高水平教師編寫能夠體現時下最新專業進展和工程現狀的實踐性指導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考書。特別是,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教學體系中,精益求精地設置專業課,重點突出實踐課程環節,注意專業實驗和設計的系統性和合理性搭配,注意各門課程的綜合實驗,注意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的搭配。
此外,科學的培養方案對于環境類本科生培養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調研優秀校友在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狀況,了解別畢業生對于實踐教學的意見,并通過反饋意見,圍繞環境類專業建設的內涵和目標,探索新形勢下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途徑。在合理設置的教學科目和內容的基礎上,要重視專業實踐教學,突出實踐內容的綜合性、系統性和與時俱進,并注意實驗內容的適度拓展和創新,同時培訓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綜合性實踐、設計及工程打下基礎。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多樣性和應用性能力培養,利用教師的科研項目和工程應用研究機會,為學生建立本專業的科研實踐平臺,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完成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三、實行環境類專業的本科生導師制
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均已完成校、院兩級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教學的工作質量,也使得教師對于教學工作更加重視,并積極投入到實踐教學環節,將教師的工程項目與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緊密聯系,結合工程設計、工藝研究、設備研發等科研工作的開展,為本科生能力的培養提供多元化途徑[4]。徹底改善實踐教學條件,保證實踐教學質量。
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培養本科生對于本專業科研工作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科研工作和工程項目中設計、施工和管理的各個環節,讓本科生從中獲得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提升本科生科研實踐的綜合能力。同時,鑒于環境類本科專業為新興專業和學科,該專業學科的理論性、實踐性要求強,也是不同學科和專業的交叉,因此,對于環境類學科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對于提高學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加強專業素養,更為重要。
四、重視專業校外實踐和實習
在大學教育中,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相對于高職學生較為弱化,主要是因為本科生更注重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的課堂授課,偶爾實習調研也大多限于參觀等基礎性的活動,卻忽視了真正的校外實習,不能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聯系到工程實際之中,缺少學習與應用的銜接。
對于環境類本科生培養,在校外建立多類型的實習基地,是滿足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能夠解決學生科研實踐的硬件條件,為學生工程實踐提供模擬基地和實訓平臺,使得學生從認識學習、生產實習到畢業實習均有高水平的鍛煉機會[5]。學校與校外實習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校外實習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也為學校向自身輸送符合人才需求的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習應定期聘請各類相關企業和設計院的專家及工程技術人員為本科生開展講學,讓學生多了解、多學習、多接觸,形成良好的教學―實踐氛圍。
五、本科生課外科技活動評獎制
如前所述,環境類專業是以環境保護為宗旨,以培養環境污染防治技術的高端人才為目標,面向我國日益發達的經濟社會和日益惡劣的環境污染問題而發展起來的專業。環境類本科生的培養方針,則是強調創新意識和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通過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課外科技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鍛煉和實訓機會。
如果將本科生的課外科技活動與評優、保研、就業推薦等獎勵有效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推進本科生的課外科技活動的實施和進行,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的學生也會迅速增加,這將為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提供良好的契機[6]。通過創新的科研模式來激發學生在課外的動手能力,可以建立成功的實踐能力培養機制。
六、小結
面臨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環境類人才,特別是環境類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變得愈發重要,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環境類專業是復雜的實踐應用專業,應該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摒棄傳統的教育路線,根據新時期的特點,把握社會需求,形成科研實踐能力培養的高效體系。通過提高教師水平、完善課程體系及培養方案、實行本科生導師制、重視校外實習和本科生課外科技活動評獎制等方面,將有效改進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達到很好的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湯潔,董德明,劉淼,等.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質量監控[J].中國大學教學,2007,(3).
[2]謝志剛,李強,宋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環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2).
[3]徐建平,蔡昌鳳.環境專業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J].皖西學院學報,2011,27(1).
[4]楊群,陶濤,楊家寬.環境類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7(11).
篇3
[關鍵詞]物流管理本科專業;核心競爭能力;結構層次;知識結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8)45-0150-02
隨著我國加入WTO進程的不斷深入,物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適應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發展現代物流,人才是關鍵。
1我國物流專業人才需求狀況
我國現有物流人員基本上是由原來傳統的交通運輸、倉儲等專業人員改變而來,知識結構不適應現代物流要求,特別是了解市場信息、熟悉物流方案、能捕捉業務信息、拓展業務渠道、設計最佳服務方案、提供優質服務并為企業帶來客戶和業務的開拓型物流人才相當缺乏;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際貿易,懂得相關的國際物流系統化運作的管理人才,外貿物流業務的專業操作人才將更為緊俏。
2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結構分析
通過對我國物流專業人才需求狀況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人才應該是高素質、高技能,既掌握現代物流專業知識,又具有物流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只有明確了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設置出滿足物流人才市場需要的課程體系,從而使學生真正能學有所用,企業與社會都從中受益。
對于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來說,能力=專業品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本文認為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核心競爭能力包括三個方面:社會能力、行為能力、專業知識能力。以下是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的構成圖。
3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的培養
為適應現代物流發展需求,我國高等教育在大力發展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時,如何設計出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具有系統化、創新性特點的課程體系,是培養出滿足市場需要,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學生重要前提與保證。
學生要擁有核心競爭能力,離不開其接受培養的知識結構。具體來說,知識結構表現為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學生核心競爭能力所需要的知識結構表,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看出,物流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應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作必要的細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應隨著物流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逐年進行調整改進,同時教材體系知識結構也應根據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競爭能力培養目標作相應的改革調整。
4小結
為了科學合理地制定出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可以從以上基本的物流學科界定出發,結合市場對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的需求,確定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必須掌握的所有知識點。以知識點的劃分為基礎,將內容緊密聯系的知識點,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知識單元或知識模塊;將相關的知識單元或知識模塊根據其功能歸屬,合并在一起,組成一門相對獨立的課程;根據專業辦學目標定位的需要,將相關的課程組合到一起,構成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從而達到培養出真正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社會與各類相關企業所需要的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本河.我國物流學科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5):23-25.
[2]文廣,王輝,等.基于能力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物流與采購研究.2008(7):34-36.
[3]張守德.我國物流專業人才需求與培養模式研究[J].物流與采購研究,2008(5):46-48.
[4]白世貞,陳化飛.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研究[J].商業研究,2004(20):50-52.
篇4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核心競爭力;課程體系;計算機專業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76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02-0246-01
1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到2010年4月,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 983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92所。除38所“985工程”高校、112所“211”工程高校外,有64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占普通本科院校的81.06%。地方本科院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主力軍。近幾年,國內的諸多高校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注重實踐教學的探索。觀念方面:部分教師缺乏深層次的認識,普遍存在觀望、等待、敷衍等現象;教學體制方面:適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仍顯短缺和落后,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實習基地遠遠不能滿足教學實踐的需要,教學計劃和教學評價機制仍需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師資力量方面:教師中,能夠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總體比重不高,多數青年教師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缺乏實踐教學的專門訓練,難以勝任相關的實踐指導工作。
2 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
本課題研究的是以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為例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與建設,就如何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核心對“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課程體系開發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體實踐措施有以下幾點。
2.1 以就業為導向,把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劃分為基于企業項目的分級分階段課程群
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專業與企業之間的差異點;了解行業需求、職業需求和崗位需求;確定人才培養方案,重視實踐教學和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企業項目從研發到應用的生命周期為載體,通過項目將整個課程體系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課程群。
2.2 課程群中的每門課進行教學模式改革
課程群中即包含了基礎類課程也包含了方向性課程。基礎類課程是將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密切結合,逐步實現將抽象理論知識轉變為程序語言。采用訓練簡單項目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用自動計算的思想完成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方向性課程以綜合性實踐訓練項目為主,在源程序框架的基礎上,完成算法要求的功能,提高學生把握軟件技術本質的能力。
2.3 完善與課程改革相對應的考試體系
將課程劃分成課程群后,每個課程群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能力實體,修完每個課程群中的課程后,都可以進行考核,及時檢驗學習效果。課程群中,不同性質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試方法,理論性強的課程可以采用筆試,專業性強的課程可以完全采用實踐考核,有些課程甚至可以采取口試、答辯等形式,或者以上幾種形式的綜合形式。學生最后成績的判定可以是每個級別課程群成績的累加,也可以是最后的作品成績和答辯成績的累加。
2.4 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平臺
此類課程體系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在實踐教學平臺上,可以進行網絡教學、虛擬實驗教學和模擬訓練,繼而建立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訓練手段和方法,并可以根據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以系統知識誘導學生主動學習,拓展創新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2.5 探究校企合作機制,使企業在實踐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聘請行業專家、一線技術人員或教師對課程體系進行評估和論證;綜合考慮評估意見,對課程體系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參加校企聯合項目開發或課程群團隊科研項目,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
2.6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過硬和實踐能力強的優秀教師隊伍。教學內容的質量,是否生動、豐富,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科研實踐水平和學術水平。課程體系下師資隊伍要吸收國內外計算機領域先進技術,把將科研工作中獲取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方法體現到教學內容中。
3 結 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競爭力的課程體系開發,對于保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十分必要。 本文對計算機專業課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綜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提供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設立課程體系,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因此課程體系的開發也要與時俱進,要根據企業的日益改進的工作過程不斷的修訂和完善,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管理模式、合作教育辦學等方面繼續探索、前進。
主要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計量經濟學 應用能力培養 新建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O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Economics Proficiency Training
WANG Junhu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Econometrics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 students applied econometrics ability is the basic task of teaching the new colleges. Articl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et forth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sampl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data, estimates and four tes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etric models applied economics students' proficiency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econometrics;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
計量經濟學依據理論和觀測到的事實,運用計量模型對實際經濟現象進行數量分析,揭示實際經濟規律。計量經濟學所倡導的實證研究方法,把經濟理論研究建立在可靠的事實之上,使之成為在經濟學中具有核心地位的一門硬科學。在我國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門類中,計量經濟學已經成為開設面最廣的少數幾門課程之一。按照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新建本科院校屬于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相對于理論型本科教育,新建本科教育密切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面向生產實踐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成為本科教學的核心目標。計量經濟學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濟學課程。計量經濟學研究由計量經濟模型設定、樣本數據收集、模型估計和檢驗、模型應用四大部分構成,其中的每一個部分無不顯示出與所觀察的經濟現象的密切聯系。研究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對新建本科院校學生應用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在計量經濟模型設定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
計量經濟學的模型設定是指在對經濟活動的觀察和對經濟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用一定的計量經濟模型來模擬經濟變量的數量關系??茖W地設定計量經濟模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通過對經濟活動做個別的或特殊的觀察,形成對經濟現象的感性認識,了解具體經濟活動的運行過程,熟悉具體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相互關系和決策依據。其次,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的一般規律即經濟理論,概括出影響經濟變量的主要因素。第三,用適當的數學形式概括出經濟現象的總體回歸模型。在一般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都把計量經濟模型的設定視為一個事先確定的問題,認為模型設定應依據經濟理論,而經濟理論又眾所周知。其實這完全違背了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宗旨。計量經濟學是對現實經濟活動數量關系的模擬,現實經濟活動所表現出的經濟規律隨著經濟活動所處的時空環境的變化而不同,經濟理論只是概括了經濟規律的一般性而不能揭示其特殊性。例如,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就不能照搬西方的經濟理論來設定計量經濟模型,同樣研究某個區域經濟問題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全國的計量經濟模型。因此,進行計量經濟模型設定需要注意其實踐性。在實踐中觀察經濟活動,不但是科學設定計量模型的要求,也是模型估計、檢驗和應用的基礎,還是進行模型理論和方法創新的基礎。
怎樣在計量經濟模型設定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我們的做法是讓學生參加經濟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體察經濟活動運行過程。從2013年開始我們與洛陽商報社聯合開展了洛陽商圈指數的調查和,該項活動由我院組織百余名學生組成的調查隊,在全市的6個主要零售商圈開展每月2次的現場商業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商圈內顧客的流量、構成、收入、消費、滿意度評價和意見建議等,還包括商圈內商場和店鋪的規模、經營種類、經營狀況、租金水平、經營評價和意見建議等,以及商圈的交通狀況等。通過商業調查,把學生從一個理想的理論世界帶到一個真實的現實世界,把在日常生活中視而不見的購物消費看成一次次的經濟活動的觀察和思考過程。商業調查使學生了解到了市場上交易主體及其需求的多樣性、交易環境和影響因素的多變形、交易結果的不確定性等,為經濟研究和分析培養了直觀的感覺,為設定計量經濟模型奠定了基礎。
2 在樣本數據收集整理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
通過觀察和理論分析所設定的計量模型是一個理論模型,模型中參數的求解需要使用研究經濟總體的全面調查數據。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調查的總體數據,通過對總體中的部分單位進行調查,得到樣本數據用于計量模型的估計和檢驗是唯一可行的選擇。樣本數據不但關系到計量模型的估計和檢驗,而且也直接影響到模型的應用結果。此外,樣本數據的類型還關系到設定的計量模型的類型。如果我們得到的解釋變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來表示它們的不同性質,我們應當設定含有虛擬解釋變量模型;如果我們得到的被解釋變量只能用0和1或者1、2、3、……來表示它們的不同性質,我們應當設定離散選擇模型。在線性回歸模型中,是選用對數模型、半對數模型還是非對數模型,還需要通過對變量之間的數量依存關系分析后作出選擇。
一般認為,數據收集和整理是經濟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應當交由統計學課程教學來完成。這一觀點前提是統計學課程教學能夠給予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所需的全部經濟統計知識,而現實的情況是在1990年代以后我國的統計學教材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的是以數理統計為核心的推斷統計,之前以描述統計為核心的經濟統計內容被大幅刪減,對統計調查的設計、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只作一般講解,沒有針對某個具體的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系統的研究,學生甚至不知道產量是生產的合格有用產品數量,又能如何讓他們評價產量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以及對產量數據進行再加工處理呢?即使統計學課程把系統完整的內容教給學生,也不能指望統計學老師能夠教會學生數據在計量經濟學研究中如何運用。因此,數據問題不是統計學的任務,而是計量經濟學的任務。樣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必要的加工處理是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必須得到專門的訓練。否則,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就會掉入“數據陷阱”,被已有的數據所左右,脫離開所研究的實際經濟問題。
為了讓學生對數據搜集和整理過程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和把握。我們借助于商業調查項目讓學生承擔樣本數據的調查任務,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調查方案、調查表和調查問卷的設計,獨立完成現場觀察客流量、采訪顧客和訪問商鋪等具體收集商業數據的工作。在完成數據收集任務之后,對所收集的基礎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對缺失數據進行有根據的補充和合理推算,最后對審核無誤的數據進行分組、匯總和系統存儲,利用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下得到的系列數據進行比較,編制商圈指數。通過商業數據的調查和整理等統計工作,使學生對樣本數據的生成過程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學生在看到統計數據后不再把它們僅僅視為一些阿拉伯數字和文字的組合,而是一個個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記錄。
在進行數據收集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樣本單位選擇的隨機性、客流量的觀察誤差、訪問調查中問題表達是否準確易懂、顧客和經營者對調查的配合程度、一些設計中未考慮到的因素等等都會對數據的準確性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數據的因素也正是計量經濟模型必須認真對待,想方設法在模型的設定、估計和檢驗中加以解決的問題。通過數據收集和整理階段的訓練,學生學會了思考在經濟研究中需要什么樣的數據、如何得到所需要的數據、得到的數據之間有什么關系,這些數據的背后會隱藏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將會對模型的設定、估計和檢驗產生什么影響等等。
3 在計量經濟模型估計和檢驗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
設定好的計量經濟模型是總體回歸模型,模型中的參數需要用合適的樣本數據進行估計,求得樣本回歸模型。然而樣本回歸模型能否代表總體回歸模型必須通過嚴格的檢驗。在計量經濟學中,一個計量模型最終的應用前提是它必須經過經濟理論檢驗、統計學檢驗和計量經濟學檢驗。不同類型的模型具有不同的估計方法和統計學檢驗方法,不同研究問題有不同的經濟理論檢驗方法,解決不同的隨機擾動項假設偏差使用不同的計量經濟學檢驗方法。因此,計量經濟學被稱為一門方法論學科,正確選擇模型估計和檢驗的方法是學好和用好計量模型的關鍵。然而,正是經濟理論和計量模型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數據的復雜性,造就了計量模型估計和檢驗方法的博大精深,計量經濟學研究幾乎用到了所有的數學知識。
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不可能涵蓋大部分的計量經濟學內容,教學中所能涉及的數學知識也不可能太多,那么怎樣在計量經濟模型估計和檢驗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呢?我們的做法是正確使用計算機軟件這一工具。
可用于計量經濟分析的軟件很多,常用的有Eviews、Stata、SAS、SPSS等。我們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使用Eviews軟件并輔以Excel軟件。選擇使用Excel軟件主要是基于它具有全面的普及性,易得性強,學生操作基礎好,用它處理數據方便快捷,而且能夠直接與Eviews軟件進行數據交換。對計量軟件的應用我們安排了課內驗證性實驗和實訓專用周綜合實驗兩部分的內容。驗證性試驗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與案例分析相對照,使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建立Eviews文件,如何正確使用Eviews命令完成模型的估計和檢驗。實訓專用周綜合實驗的目的是在掌握基本Eviews軟件操作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計量分析方法研究實際問題。無論哪一部分的實驗,都要求從數據的統計特征、估計方法的適用性和檢驗方法的適用性等方面嚴格Eviews的軟件操作,杜絕不加思考隨意選用Eviews操作命令。例如,在對回歸參數作F檢驗和t檢驗時,要求樣本數據服從正態分布或者是大樣本數據;如果用小樣本數據估計回歸模型,對參數進行t檢驗要求檢驗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用Eviews的JB檢驗),否則檢驗用統計量可能不服從F分布或不服從t分布,F檢驗和t檢驗的結果將不再有效,檢驗將毫無意義。又如,如果模型的等式右邊存在滯后一期的被解釋變量時,不能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因為滯后一期的被解釋變量與隨機擾動項相關,不符合古典假定,應當采用工具變量法估計模型。
對各種估計方法的理論推導過程和參數估計式雖然復雜難記,但計算機軟件為我們一一化解。這時的應用能力主要表現在如前所述的各種估計和檢驗方法的正確選擇和對輸出結果的準確解讀。對Eviews軟件的估計結果,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識別出樣本回歸模型的回歸系數、模型的擬合優度以及F檢驗和t檢驗的結果,用經濟理論檢驗回歸系數的符號。對Eviews軟件進行各種計量經濟學檢驗和統計檢驗要求能夠準確寫出檢驗用的模型、檢驗用的原假設和被擇假設、檢驗用的統計量以及進行決策的基本準則。對檢驗的輸出結果強調能熟練地掌握p值的閱讀識別和p值的決策準則(即如果p值小于檢驗用的顯著性水平,則拒絕原假設)的使用。在一般的教科書中,強調把檢驗用統計量值與臨界值比較進行檢驗決策(即臨界值決策法),而忽視了在用計算機軟件估計和檢驗模型時最簡單易行的p值決策法的使用。其實,在統計學的假設檢驗決策中,臨界值法、p值法和區間估計法所得出的檢驗結論是完全一致的,這在用Excel軟件進行經典回歸模型估計的輸出結果中表現得非常充分。
4 在計量經濟模型應用階段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
計量經濟模型的應用是在對正確設定的模型進行正確估計和檢驗之后,對研究的經濟變量進行經濟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以及檢驗和發展經濟理論等工作。計量經濟模型的應用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進行經濟結構分析,是用所估計的樣本回歸模型對所研究的經濟關系進行邊際分析、彈性分析、比較靜力學分析等定量考察,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進行經濟預測,要求研究者綜合利用各種經濟原理,深刻洞察經濟現實的運行狀態和過程,把握經濟變量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趨勢,正確判定模型外生變量的數量,代入經濟模型預測被解釋變量的數量。進行政策評價,要求研究者對經濟系統中決策主體的決策機制和決策行為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解決現實問題可能采取的各種方案,然后利用計量經濟模型對各種可選方案的實施后果進行模擬測算,從而評價各種決策方案。檢驗和發展經濟理論,要求研究者對已有經濟理論的形成條件和環境有深刻的理解,用計量模型模擬經濟理論中的經濟關系能把握其核心,所用樣本數據準確完整,模型估計和檢驗正確可靠。在此基礎上,如果模型估計和檢驗結果與理論相符,就驗證了既有理論;如果與理論不符,就可以修正既有理論或提出新的理論觀點。
由于現實經濟現象的復雜性,全面掌握計量模型的應用并非易事,它需要長期的工作生活體驗和經驗積累。作為新建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應當從基本的經濟結構分析和經濟預測應用抓起,培養學生計量經濟模型的綜合應用意識。對計量模型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主要是通過計量經濟學實訓專用周來完成的。在實訓專用周內我們給學生安排了以消費經濟問題為專題的計量經濟研究,要求學生查閱關于消費的基本經濟理論,收集特定區域的居民消費的相關變量樣本數據,設定計量模型,進行模型的估計和檢驗,研究用已有經濟理論模擬該區域居民消費行為的適用性,對居民的消費特征進行定量分析。作為一項綜合研究,實訓過程并非簡單的教材案例復制過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擴展綜合。例如,學生對河南省居民消費問題的研究,不但建立河南省全體居民的消費模型,還要建立河南省農村居民的消費模型和河南省城市居民的消費模型,進而比較3種不同消費群體的經濟規律有什么不同,從而提出針對不同居民群體擴大內需的政策建議。而對于洛陽市消費模型的研究,學生利用商圈調查數據建立不同商圈顧客的消費模型,通過不同商圈模型的結構分析、預測分析和政策分析,結合調查中對各個商圈的區位特征、經營定位、業態布局、服務水平等的綜合分析,提出改進商圈經營的管理建議。
計量模型的應用是以模型的正確設定、估計和檢驗為前提的。在計量經濟學教材中,各章節講授的內容都是為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安排的。例如,簡單回歸模型和多元回歸模型兩章只介紹普通最小二乘估計法,它們都假設隨機擾動項完全符合古典假定,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等各章只假設存在一種違背古典假定的情況,而在我們實際設定的經濟模型在估計中各種違背古典假定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實訓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所設定模型進行包括經濟理論檢驗、統計檢驗、多重線性檢驗、異方差性檢驗、自相關性檢驗、平穩性檢驗、協整性檢驗和設定誤差檢驗等各種可能的檢驗,在檢驗中驗證模型設定的適用性,進而調整和優化計量經濟模型,以保證最終所應用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統計和計量經濟性質。對計量模型應用能力的訓練實際上是對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的綜合訓練,對學生今后從事經濟和管理工作,提高研究和決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結論
計量經濟學是對經濟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的科學。計量經濟學在它的模型設定、樣本數據收集和整理、模型估計和檢驗、模型應用四大基本環節,都強調與實際經濟問題相聯系,具有極強的應用性。新建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必須堅持培養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讓學生參加教師實踐性科學研究項目,使他們實際參與觀察社會經濟現象,收集和整理經濟統計數據,思考經濟關系及其變化規律,對于他們更好地學習領會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思想,掌握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在系統掌握各種計量研究方法的基本應用條件和要領的前提下,把握好計量經濟軟件的應用技巧是培養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從研究實際經濟問題出發,通過綜合實驗,讓學生獨立完成特定經濟問題的實證研究過程,在學生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培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3年洛陽理工學院重點教研項目“《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的改革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汪同三,王麗.中國計量經濟學發展之路[J].科技促進發展,2010(5).
[2] 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
[3] 邱東,李子奈,肖紅葉.經濟學類專業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調研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07(11).
篇6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培養 改革
一、背景與現狀
母語是民族精神與文化的主要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母語能力的培養關乎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母語能力的基礎與核心,但目前大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狀況不容樂觀,聽、說、讀、寫能力不斷下滑,特別是自1999年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漸走向大眾化,高校大規模擴招以來,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滑坡十分顯著。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賀陽教授曾帶領課題組對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中央戲劇學院的319名學生進行了一項語言文字能力測試,測試結果是30%的學生不及格,68%的學生得分在70分以下,這個結果并不理想,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與這些學校高水平大學的定位不相稱。考慮到被調查的4所大學都是國內綜合性大學或某一專業領域中的頂尖高校,學生素質處于整個大學生群體的高端,因此可以推想,就整個當代大學生群體而言,語言文字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應比這次調查的結果更嚴重。[1]
為了解我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實際狀況,我們在2015年對全校13個系的130名在校生進行了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狀況的抽樣調查。第一項調查是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試,發放試卷130份,回收有效試卷121份,測試結果顯示:100分的測試卷,全校及格率僅有33.1%,80.2%的學生得分在70分以下,80-100分的高分比例為4.1%,平均分為57.1分;平均分達到60分以上和及格率達60%以上的系都只有3個,占比均為23.1%??梢?,全校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整體偏低,達到優良水平的比例更低。第二項是語料搜集與分析,我們搜集了學生的請假條共65份,并進行用字規范、遣詞造句、格式規范等方面的分析,結果是:共出現錯別字12個,詞語使用不當、語句不通順等現象36次,格式不規范的假條63張。這說明學生常用書面文案的用字規范度尚可,遣詞造句方面問題較明顯,而格式規范問題很突出,其比例高達96.9%。此外,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狀況,我們還對能夠反映我校學生普通話口語水平的普通話測試成績(近三年的測試數據)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達到二級乙等以上(含二乙)的占86.3%,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含二甲)的占27.8%,而且呈逐年提高的態勢,但能夠達到一級乙等以上(含一乙)的比例只有很低的0.13%。由此可見,我校學生普通話平均水平不低,但能夠達到標準水平(一乙)和較高水平(二甲)的比例不高。通過以上調研我們發現,我校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整體上表現出“普通話口語能力尚可”“書面語應用能力偏低”“口語與書面語能力發展不平衡”“優秀率偏低”等特點。這個結果可以說是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學生的普通話口語能力整體態勢向好,憂的是學生的書面語應用能力普遍偏低,口語與書面語能力發展不平衡,優秀率偏低??傮w上看,我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整體水平不高,這與我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是不相稱的,已成為制約我校本科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瓶頸。
二、培養的價值
鑒于我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整體效果不佳,已對學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產生了嚴重的制約,所以,對于我校而言,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價值巨大。
1.有助于扭轉我校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整體效果不佳的局面
盡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整體表現不理想,但不同層次高校的情況差異較大。與高水平大學相比,我校生源素|與人才培養質量明顯要遜色得多,因而在校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更低,與高水平大學差距很大。這點有前面的調查為證,雖然我們與賀陽教授課題組的調查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并不影響對這種“差距”的基本判斷。所以,對池州學院這類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更為必要與迫切。只有重視并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斷夯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才能逐漸扭轉我校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整體效果不佳的局面,縮小與高水平大學在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方面的巨大差距。
2.有助于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和就業、從業競爭力的提高
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里的綜合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兩方面,只有二者同步推進,協調發展,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其中非專業素質是指專業素質以外諸多素養的綜合提法,包括人在觀念、品格、能力、知識、方法等方面的綜合表現。[2]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職高專升格而來,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明顯的功利性,往往重視專業技術教育,而忽視非專業素質培養,學生普遍低下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便是最好的注腳。語言文字能力是非專業素質最重要、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所以,重視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人才學習能力更強,發展潛力更大,因此,加強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大學生參與就業、從業競爭的能力。
3.有助于我校本科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一2020年)》中要求,“高等學校要科學設置語言文字相關課程,以提高語文鑒賞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和語言表達與交際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及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盵3]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突出應用性和復合性,更應重視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池州學院自2007年升本以來,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確立了“地方性、開放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和“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積極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素養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正好契合了我校辦學與人才培養之所需,但實際培養效果不盡人意,所以必須進一步優化與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培養,才能更好地促進我校本科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三、改革路徑
為了改善我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效果,促進我校本科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增強我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從業競爭力,結合我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從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的頂層設計、課程結構安排、教學方法體系、校園語言文字環境建設、考核與評價制度五條路徑進行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改革。
1.從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的頂層設計入手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應充分體現學校的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理念。我校確立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完全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理念。依據這個目標,學校將人才培養規格細化為三大能力平臺和十二個能力模塊,其中就包括隸屬于綜合能力平臺的語言表達能力模塊,由于這個能力模塊不屬于專業能力平臺,所以其所指應是一般性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這說明我校在頂層設計上重視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但問題是各專業在制定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時,并沒有充分體現這點,關于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要求時有時無,而且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內涵的認識也不夠清楚。以最新修訂的2015年人才培養方案為例,全校48個本科專業,只有26個專業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出了要求,而這些要求也是五花八門,如口語表達能力、普通話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等,多數專業對本專業人才應該具備哪些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缺乏準確而清晰的認識。另外22個專業大多有外語(英語)能力培養的要求,卻沒有對母語能力的培養提出任何要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認為應對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的頂層設計作出針對性的調整。具體來說就是,明確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規格之中,并依據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與需求提出相應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要求,然后以此為指導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與其專業能力相匹配、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和學??傮w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保持高度協調一致,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也才會得到根本保障。
2.從課程結構安排入手
在確立了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規格以后,還需優化課程結構安排,以保障上述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得以實現。池州學院針對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開設過多門課程,如教師口語、普通話、演講與口才、應用文寫作等。但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各專業對于應該開設哪些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沒有明確的認識,有些專業開設這些課程時隨意性較大,沒有延續性,甚至在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將它們剔除,除了師范類必修的教師口語課,大多數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在全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有逐漸被邊緣化的趨勢。在2015年人才培養方案中,為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設置的課程只有兩門,共15學分,其中大學英語占13.5學分,留給母語能力培養的學分只有區區1.5學分,而對應的課程卻是旨在強化學生文學審美能力培養的大學生文學素養課。為了給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留出空間,提升地位,我們建議重新調整有關的課程結構安排,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分撥更多的課時與學分,如將語言表達能力模塊之下的大學生文學素養課劃入通識能力模塊,并在語言表達能力模塊中引入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同時還應針對各專業需求優化設置相關課程內容,如師范類專業,語言表達能力模塊中可以不再安排口語表達類課程,教師口語課依舊保留在專業基礎能力模塊中;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語言表達能力模塊中可以不安排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可在語言表達能力模塊或專業基礎能力模塊中設置普通話課程;其他非師范類、非漢語言文學類專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在語言表達能力模塊中針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開設一到兩門課程,承擔課程教學的單位可以研究設計一套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并協助各專業選定需開設的課程。
3.從教學方法體系入手
在當前高校母語教育被整體弱化的背景下,能夠分配給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學時與學分少之又少,即使下決心進行課程結構安排的優化調整,也不可能使之獲得與英語教育同等的重視與地位,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學分內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就成為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創設了一套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兩圍繞”“三結合”的教學方法體系。“兩圍繞”就是“圍繞訓練講理論,圍繞能力做訓練”。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課程的教學實踐性很強,實踐訓練占據了課程教學的大部分時間,不過訓練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就應圍繞訓練精講理論,同時也要明確能力培養的目標,圍繞能力目標開展訓練,以取得訓練效果的最大化?!叭Y合”是指“基礎訓練與模塊訓練相結合,課內訓練與課外訓練相結合,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A訓練是為了給專業化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打基礎的訓練,如普通話訓練、基礎寫作訓練等。模塊化訓練則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專業需求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而進行的訓練,如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級文秘)的應用文寫作訓練、溝通與談判訓練等。二者應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課外訓練是課內訓練的延伸,應充分發揮演講、征文等課外語言文字活動的第二課堂作用,與課內訓練相結合,大幅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訓練的成效。集中訓練能夠解決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分散訓練則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訓練需求,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這些訓練方法均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教學方法體系,對于保證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在有限學時內取得預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從校園語言文字環境建設入手
校園文化建設是現代大學發展的基礎、保障與關鍵,學校辦學定位的確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綜合實力的提高等都需要優秀校園文化的支撐。[4]語言文字環境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學校的學風、校風,并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的形成和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與影響。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快速轉型與發展過程中往往重視專業建設,強調實用性,而忽視了包括語言文字環境建設在內的校園文化建設。池州學院自升本以來在學科專業體系建設方面獲得了較大的提升,并為營造富有皖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徽派山水學林式校園文化環境做出了諸多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美中不足的是,校園語言文字環境建設方面較為薄弱,如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等公共場所很少設置醒目的關于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宣傳牌、標識語;每年的朗誦、演講、寫作等比賽及普通話宣傳周期間的有關宣傳,往往局限于文學與傳媒學院(原中文系)內部,全校性質的語言文字方面的宣傳、競賽不多,等等。語言文字環境建設的不足已經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整體提升的短板。良好的語言文字環境不僅是校園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具有隱性課程的性質,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和語言文字能力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影響,為了提升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水平,發揮語言文字環境的育人功能,我們建議大力加強校園語言文字h境建設,不僅要加大基礎設施方面的硬件投入,還要改變觀念,提高認識,組建專門的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司職語言文字方面的宣傳、競賽、測試、評估等工作。
5.從考核與評價制度入手
課程考核與評價制度是衡量教育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如何,培養的效果怎么樣,也需要通過一定方式來檢驗。北大溫儒敏教授認為,應在學校和社會上試行漢語能力等級考試,這可以加強學習的強制性,提高學生對母語學習的重視程度。[5]實際上,漢語能力測試不僅可以讓學生重視母語學習,還可以檢驗學生母語學習的成效。但長期以來,我們缺乏全國性的關于母語語言文字能力的標準與測試辦法,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國家啟動了一系列語言文字能力方面的測評,如普通話水平測試、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漢語應用能力測試等,2013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更是把構建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評體系作為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的六大重點工作之一。但目前除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其他幾種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試并未全面展開,完善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評體系尚未形成,高校的情況也是如此。為了充分發揮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試在檢驗與促進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展現高校語言文字工作排頭兵形象,我們認為高校應率先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測評體系與制度。池州學院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應該積極探索符合本校人才培養需求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考核與評價制度。結合我校實際,我們建議引入國家級測試,建立“??寂c國測相結合”的考核與評價制度。“??肌敝笇W校安排的課程考核和擬設置的全校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測試;“國測”是指由國家承認的測試機構組織的測評,包括已引入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和建議引入的“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體現我校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和“以生為本,以用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素質過硬、綜合能力也強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我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蘇步青在任復旦大學校長時說過,“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的話,我的意見是第一堂先考語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盵6]他的話對我們很有啟發意義,對池州學院的建設發展也很有借鑒意義。作為一所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升本,不僅代表著學校辦學規格的提高,也意味著辦學層次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對于我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也是我校本科發展戰略、人才培養理念的重要體現。我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及其培養目前均處于較低的水平,這已嚴重制約了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所以,對于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我們不僅要提升認識、增強意識,更需要加強研究,多管齊下,積極探索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改革路徑,形成一套切合我校特點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的方案,以更好地服務于我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與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現狀與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編號:gxyqZD2016365]和池州學院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培養的價值與模式研究――以池州學院為例”[編號:2013jyxm23]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1]賀陽,徐楠,王小巖:《高校母語教育亟待加強――基于海內外十余所高校的調查分析》,光明日報,2011年01月11日。
[2]羅建國,廖小磊:《建議大學實行“非專業素質教育”》,社會科學報,2009年04月02日。
[3]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一2020年)》中國教育報,2013年01月03日。
[4]溫淑環:《新建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5]劉芳:《為大學語文找病根》,中國青年報,2005年11月14日。
篇7
關鍵詞 研究生助教 人才培養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73
Role of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 in Promoting
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SUN Haitao
(Guanghua School of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55)
Abstract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 involved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s at universities in personnel training, from participation "undergraduate mentoring", curriculum, student thesis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guidance on the role of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ersonnel,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talent training; higher education
1999年以來,隨著我國高校學科專業改革和本科生擴招,高校本科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而專任教師數量相對不足,高校教學任務異常繁重。為確保本科生教學質量,部分高校通過利用研究生教育資源,完善研究生助教教育機制,對提升本科教育質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成效。
1 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發展背景
研究生助教系指高校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完善研究生培養的教學訓練,由研究生在完成學業任務的同時,擔任一門課程或幾門課程的教學助理輔助本科生課程教學。19世紀末,哈佛大學首先創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規定研究生除了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外,還要協助導師做好教學工作。①20世紀初,美國高校逐步制定了相應政策來支持并鼓勵研究生參與本科生教學工作,各高校不僅在完善“助教手冊”上增加投入,同時還逐步增加學校的助教崗位,開設相關培訓課程,鍛煉研究生的交流技巧與實踐能力。越來越多的研究生走進培訓課堂,為未來職業發展做準備。
近年來,歐洲知名高校中如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為順應社會需求、教育形勢等的變化,為加強和改進本科教育質量,采取了一系列的變革措施,依托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項目資源的優勢,通過研究生擔任助教積極參與本科生教育教學,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研究生擔任助教參與本科生教育教學,不僅可緩解高校教師資源緊張的壓力,同時有利于本科生的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及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部分高校的探索和實踐證明,科學、有效地依托研究生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其在教育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將很大程度上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從而促進高校培養“菁英式”優秀人才。②
2 研究生助教在本科生人才培養中的優勢及特點
研究生助教主要協助任課教師進行課題教學的相關準備工作、隨堂聽課、答疑輔導、批改作業、協助指導教學實驗、組織課堂討論、協助制作和維護課程教學網頁以及其它與課程教學相關的輔工作。研究生參與本科生教學實踐,可有機地將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融合在一起,互相促進,開拓思維,從而更好提升本科生的學業興趣。
(1)有利于本科生專業興趣培養。研究生作為學長,對于本科生更多關注的話題較為了解和熟悉,便于溝通與交流。經過本科階段教育,研究生助教對本專業更為熟悉和了解,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可對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學業、專業思想動態等給予較全面的關心和指導,介紹本學科的發展前景與研究前沿,讓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專業,培養學生在專業方面的興趣,進一步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導向。
(2)有利于提升本科生實踐能力與科研素質。以高校臨床醫學或口腔醫學專業為例,在讀研究生經歷本科、碩士或博士階段培養,已具有基本的臨床實踐經驗及科研經歷,對本專業領域的臨床技術、學科前沿已基本熟悉和了解,由其擔任助教參與本科生教學和實踐,可更好地實施具體指導工作。
(3)有利于本科生綜合素質培養。研究生助教帶領學生參與實踐過程中,可較好地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本科生通過實驗操作,培養了一定的科研思維,有利于本科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除在知識水平和實驗能力上有所提升外,實踐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與協調能力,在溝通、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均得到提高,培養了較好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
3 研究生助教在本科生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研究生具備相應的學業背景,擔任教學助理具有一定的優勢。研究生助教在參與“本科生導師制”實現多重指導、提高教學效果與科研能力、協助指導畢業論文等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較好地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
3.1 對“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的促進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系通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③研究生助教參與“本科生導師制”,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協助指導本科生,使得課程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評估等環節實現了多重指導,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
參與項目研究與交流為“本科生導師制”的重要教學方式。研究生助教在參與“本科生導師制”過程中,可為本科生制訂學習研究計劃,培養探索與發現的基本技能和科研素養,在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提高創新思維方面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在提升“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3.2 對參與課程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促進
在學業課程教學方面,研究生助教與學生日常交流、溝通時間與機會較多,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便于將任課教師對學業課程的相關要求及時傳達給學生;同時,也便于有針對性地將學生教學課程方面的意見反饋至任課教師,達到“教”、“學”信息傳遞及時性和有效性。研究生助教與教師、學生間的良好溝通,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又促進了授課教師改進教學模式和更新教學內容,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相長。④
3.3 對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提高科研能力的促進
目前,許多高校逐步建立起創新實踐活動與課程教學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⑤將科研素質訓練和科研活動納入到本科生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中。諸如“大學生創新項目”的開展已成為本科生“必修課”,而相關項目指導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則成為培養質量的關鍵。研究生助教已掌握了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經歷,由其承擔本科生科研活動的輔助指導,不僅確保了本科生科研指導的及時,也緩解了高校教師短缺的現狀;同時,研究生助教在指導實踐中,其活躍的科研思維、專業背景及科研方法對提高本科學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4 對畢業論文指導連貫性的促進
畢業論文是本科階段學習成果的總結性成果,是反映本科生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對考查學生將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應用于實踐、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⑥但高等教育擴招背景下,指導教師數量不足以及就業形勢嚴峻,學生在完成論文環節不連貫,使得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得不到保證。針對畢業論文階段的問題,研究生助教可充分發揮優勢參與指導,有利于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結構合理的本科生指導小組。畢業論文環節中的文獻檢索、實驗指導、數據分析等具體工作通過研究生助教指導,對細節問題及時發現、分析和解決,保障畢業論文指導的實時性,降低因論文指導過程不連貫、不及時而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風險,同時,有效促進了本科生畢業論文完成環節中實踐能力的培養,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養目標。
研究生助教在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潛在作用。隨著高校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完善及本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過研究生擔任助教參與本科生的教學與實踐,發揮其專業優勢促進本科生學業興趣及綜合素質培養,對推動本科生全面素質教育、進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山大學高校管理研究課題(20141836)
注釋
① 盧麗瓊.淺析美國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及其實[J].復旦教育論壇,2005.3(1):62-65.
② 樊憲偉,李有志.研究生助教在本科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2):134-136.
③ 靖國安.本科生導師制:高校教書育人的制度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80-84.
④ 郭明,張金鳳,廖中武.研究生教育促進本科人才培養機制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9.6(6):66-71.
篇8
博導真牛X 兩年不到共發表5篇SCI文章
根據新聞報道,天津的博士導師,其實還沒有自己的博士生。甚至還沒有正式公開任何的課程。但是作為一名助教的教師輔導了幾名并不十分拔尖的本科生。卻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系列的高水平的論文。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不見得比研究生差
說起不到30歲就成為博士生導師這件事,出生于1984年的焦魁笑言,這首先得益于自己上學比別人早一年,而且小學是五年制。高二時,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出國留學,先后在加拿大溫莎大學和滑鐵盧大學取得了本碩博學位。
畢業后,在導師的建議下,他應聘到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在一年后經過選聘成為碩士生導師,“我是經過兩年的努力,達到了天大對于博士生導師的所有硬件標準后,才在今年夏天通過選聘成為博導的?!?/p>
“在國外讀大三時我就進入課題組了。導師是我后來的碩士生導師周彪老師。他對我很好,像帶自己的研究生一樣帶我。大四時,他帶著我‘做了點東西’,然后告訴我可以寫文章了?!苯涍^導師的多次指導修改,焦魁的兩篇文章都發表在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上,并被其他研究者引用了上百次。盡管當時并沒有預料到這兩篇文章在后來求職時給他“加了不少分”,但這樣的經歷的確給了他做科研的信心和興趣。
焦魁說,他的博士生導師李獻國老師也認為,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見得比碩士生和博士生差,并支持他帶本科生做科研。
一共帶8名本科生 7人選擇繼續深造
在焦魁看來,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和信心比重要得多?!白铋_始,我并沒有告訴學生要。”焦魁說,2011年回國后,按照天大對新聘教師的規定,他并沒有立即給學生上課,而是以“助課”的身份幫助其他老師在課下輔導本科生。
“正是因為這個身份,我和本科生相處得很好,幾乎成了他們‘班主任’。我發現有幾個學生特別能干,做事很踏實,而且我們感情處得特別好。我就問他們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做點事,孩子們很爽快地答應了?!苯箍f,于是他找來8個學生,把他們分成4個小組,給了不同的科研方向,“其實我并沒有給他們特別難的題目,但這些題目都比較新穎,而且我自己又有些基礎,便于孩子們上手,我指導起來也得心應手?!?/p>
一年之后,學生們的科研有了進展,這時,焦魁告訴大家:“可以寫文章了。”學生們問:“用英文還是中文?”焦魁說:“英文吧?!被蛟S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幾個學生便真的用英文寫起了論文。
篇9
關鍵詞: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本一體 管理模式
一、高校研究生與本科生教育管理體系的現狀
(一)本科生教育管理體系的現狀。
隨著各高校近年來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其在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同時,也在部分層面極大地緩解了近幾年的就業壓力,同時,本科生的教育與管理體系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目前高校本科生的人數數目龐大,學校對本科生的管理比較嚴格,從平常的學習到生活都有覆蓋,通過各種學生、社團組織,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進行檢查與敦促,對不遵守管理體系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的現狀。
由于國家對高新技術人才的需求,以及社會各界對人才培養重視度的提升,近幾年選擇讀研究生的本科生數量日益增加,研究生人數不斷增加。從教育部獲悉,2013年,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黨校共計劃招收研究生60.8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約2.35萬人,總量擴招約4.04%。其中招收博士生6.9萬人,碩士生53.9萬人,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1784人和2.18萬人。據了解,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在過去10年翻了一番,2013年再次增長,但增幅是過去十一年里最小的一年。[1]從2014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來看,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熱度趨緩。近20年內,考研報名人數繼2008年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現第二次下降,報名人數為172萬人。研究生的管理體系未能及時提升和完善,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體系的薄弱環節。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年齡更長,閱歷更廣,思想更成熟,在問題分析與處理方面有更大的優勢,同時在科研創新方面有更多的機會與能力,具有較高的科研素養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但是其組織、領導能力及綜合素質還有待鍛煉及提升。
二、施行研究生與本科生一體化教育管理體系的意義
(一)研究生與本科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能力。
本科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及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相比研究生要差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時不夠合理,研究生心智相對成熟,對問題的思考較周全,同時,研究生的年齡與本科生相近,處于青春期晚期、成年人早期,相比高校輔導員及校領導,他們之間在心理層面上較易建立親密的關系。在本科生遇到生活或學習方面的困擾或者煩惱時,希望可以有一個信賴的對象訴說,此外,由于研究生與本科生有相似經歷,能更進一步地理解問題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同時,隨著與本科生交流的增加,研究生能更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素質,并不斷完善自我、鍛煉心智。
本科生的校園生活較豐富,組織并參加活動的機會更多,研究生積極參與活動,可以對活動的策劃及實施出一份力,同時也是鍛煉自身管理能力的好機會。
(二)本科生有機會進一步接觸科研,增強實踐能力。
隨著國家對創新技術的大力支持,各高校在培養本科生時,對其科技創新及科研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視,學生也很看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但是當學生學業壓力比較大、高校老師教學任務較重時,學校不能完全滿足本科生對科研的渴望。在研究生的培養中,高校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最為重視,在讀研階段,研究生基本上會花大量時間在科學研究上,其科研能力不斷提升,形成更完善的科研思路。研究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同時,可以幫助和引導本科生對科學研究的認知與學習,在提升本科生科研水平的同時,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自身知識,形成更有效的科學邏輯思維。
(三)更高效地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
學校招生人數近幾年不斷增加,各高校的教育設施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學實驗室是與本科生的教學實驗室分離的,如此,實驗儀器不能更有效合理地運用到學生的教育中。研究生暫時不進行實驗或者空閑的儀器等可以及時運用到本科生教學中,以更有效地分配利用資源。
對于部分有考研意向的本科生,由于他們沒有其他的信息來源,在他們做出考研決定后,大部分學生需要了解考研方面的信息及考研經驗,研究生此時可以及時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及見解,對本科生起指導性作用。
三、實施研究生與本科生一體化教育管理體系的方式
(一)建立思想交流平臺,促進研本共進。
積極開展黨支部共建,充分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及時開展相關活動,學習與落實黨的相關政策和決定。積極進行班級共建,由各班的班長、團支書積極組織,通過學習經驗分享、生活趣味座談等形式,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行為及生活習慣,在交流過程中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并改進。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本科生與研究生共同策劃、開展各式各樣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活動或者志愿行動等,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增強自身適應能力及社會責任感。
(二)建立科學研究平臺,促進研本共進。
對于有共同興趣愛好、在科學研究方面有相似目標的本科生,可以成立科學研究興趣小組,同時與研究生中有相關興趣和目標的學生組成大組。本科生在參與研究生研究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更多的科研知識,同時研究生在組織管理的過程中,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積極支持研究生參加豐富多樣的大學生科學文化比賽等,并指導參與其中的本科生,盡早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其科研水平,幫助其盡早進入科學的殿堂。
(三)建立綜合素質提升平臺,促進研本共進。
研究生較本科生年長,在培養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同時,還應特別注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研究生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培養其策劃等能力。一是擔任本科生教育管理助理,聘請學習成績優秀、科學研究能力強、責任心強的研究生在本科生教育中協助專業老師,幫助帶領學生。二是擔任本科生學業相關助理,以“一人對一寢室”的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為本科生提供相關學習策略及考研經驗等,有助于培養更優秀的人才。三是擔任本科生心理咨詢員,與狀態不佳或者存在心理問題的本科生及時進行疏導溝通,也可以組織開展心理相關講座、面對面交流等,傳播正能量。
(四)建立獎勵模范平臺,促進研本共進。
各學院積極選拔學業優秀、科研成績突出、綜合能力強的研究生,設立專門的優秀博士生、優秀研究生事跡櫥窗等,在日常研究生教學中積極培養品學兼優的研究生并加以宣傳,通過這些優秀學生的典型形象,在研究生與本科生當中起到模范作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導研究生與本科生積極學習、注重創新、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http:///html/ky/taiwan/zs2013.shtml.
[2]高延安.研本互動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0).
篇10
清華大學法學院大四,她把在園子里的奮斗概括為專注和情懷。以下是蔡澤洲同學在2014~2015學年度清華大學學生獎勵大會上的發言。
附:2015年清華大學本科生
特等獎學金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建筑學院 商宇航
水利系 侯時雨
機械系 楊韻芳
精儀系 張貺恩
計算機系 矣曉沅
工物系 沈奇艙
化工系 王瀚森
材料學院 憨家豪
物理系 沈匯濤
法學院 蔡澤洲
China Campus
特別報道
北京師范大學佳述
在北京師范大學,“十佳大學生”是一個頗受師大學子關注,頗有分量的獎項,至今已舉辦了十六屆。
每一屆,都會誕生北師大十佳大學生。
趙蕓赫
物理學系2012級本科生
就讓我對大學四年做一個受力分析。最先受到的是重力,只有腳踏實地才不至使夢想落空。身邊的人曾問我,你既然只是想當個中學老師,為什么還要這么拼?我說,如果我自己都沒有把學問學明白,以后如何有底氣站在三尺講臺上講學問。
從不敢上講臺講課到現在,我抓住一切機會走上講臺,得以獲得全國大學生與研究生物理教學技能展評大賽一等獎。
作為物理老師更應該在實驗技能、科研創新方面提高自身的修為,因此在課余生活中我也釋放出了很多創造力,我主持的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已撰寫成兩項專利,現已過初審。我兩次參加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設計過的Sagnac演示實驗儀是全國高校第一個用來演示光纖陀螺儀原理的設備,在2015年10月的全國高校演示實驗教學研討會上獲一等獎,這些成果也已總結發表在《大學物理》等核心期刊上。
張新奇
環境學院2012級本科生
我是一名國防生。
以心求學,我牢鑄學業根基,愿成宏才報家國。深入挖掘科研創新潛能,我參與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并順利結題,分別以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發表兩篇專業學術論文。在2015年的研究生推免中,我憑借優秀的專業成績和優異的綜合素質被順利保送至中國人民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以身報國,我錘煉戎裝精魄,誓將壯志獻國防。從大一入學至今,作為我校國旗護衛隊隊員,我在堅持每日做好升旗工作之外,還與隊友一同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動的升旗任務。
張文凱
外文學院2012級本科生
這三年半來的大學生活經歷了兩樣東西,既是肩膀,也是翅膀。
說其是肩膀,是因為在大學階段挑起了家中的大梁。2013年10月,父親去世后,我便帶著患病的母親來北京接受治療,兩年來醫院和學校兩頭跑成為生活日常。我用小小的肩膀扛起整個家,沒有驚天動地,卻總是一點一滴。
說其是翅膀,是因為師大賦予了我無窮的飛翔的力量。進入師大后,我從一個不會說英語的鄉村小伙,蛻變到現在同學們戲稱的口語大神;我并非一直都優秀,但我從未磨滅自己成為優秀的可能。每天早晨6:30起床進行晨讀;每個課間10分鐘都朗讀英語短文。
姚文杰
哲學院2012級本科生
在師大三年,它鼓勵我要多讀多思,我豐富了政治學、哲學領域的知識,大大拓寬了思維視野;它告訴我大學生的關注里除了書本,還應走向田野去實踐,直面社會,我逐漸具有了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它支持我去不同地方支教,讓我在講臺上感受教育的意義和責任,三年支教下來的積累讓我教育筑夢的熱情變成了切實的素質提高;它鼓勵我用行動去探索一個人的影響可以有多大,于是我堅持用三年時間組織起一個支部的壯大,一路助力支部85名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成長,先后影響過550余名中學生和北京市的盲人群體。
楊文琴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2012級本科生
汗水見證了我的成長。曾埋頭看書作業備課度過1000多個深夜,感受了師大每一個靜謐的夜晚;曾為獲得一手科研數據,在北京近40℃高溫下,背著十多斤的裝置赴上百公里外采樣,三年半間行程達10000多公里;曾在實驗室探索實驗失敗原因,從早到晚連續嘗試7天,因呆得過久中毒;曾為支教實踐幾乎犧牲了所有的周末假期,三年來每個暑假只回家四五天;曾為助力成長堅持朋輩交流……
我成長在甘肅一個落后的小山村,我立志改變山區教育。初入大學,我便投身于多個教育類社團,多次參加未教賽,7次支教,200多次講課,5次調研與思考,我對教育癡迷。
夏陳馬雅
化學學院2012級本科生
今天我要講述的,是一個化學人獨有的情懷!有人說,女生學什么化學,但是我要說,我熱愛化學,我要為化學代言。我喜歡早上七點等在圖書館門口,坐在我最喜歡的二樓五號位置,探索分子軌道的組合;我喜歡晚上十點鐘伴著閉館音樂響起,回憶電子云的重疊;我喜歡每天睡前對自己一天的收獲小小暗喜,期待睡夢中與凱庫勒的苯環相遇。
三年來我每天堅持規律作息,沒有拼搏的豪情壯志,卻有堅守的靜水深流細水長,最終我以年級第一保送到北京大學化學學院。一次競賽二等、兩次國獎,三年三好學生是對我敬化學之業最好的認可。
化學無聊枯燥嗎?不,化學人有份平凡中的堅守,細微處的求真。反復實驗幾百遍只為調出一個最佳濃度;一個女生,半夜被鎖在漆黑寂靜的化學樓,最后只能翻墻回到宿舍。研究的離子發不出光,幾乎想要放棄,獨自一人在操場上狂奔20圈后,發現自己依舊不忍,決心從頭再來!還有人說,我們恨化學!但是,我要為化學正名。我組織策劃化學文化節、化心慢遞活動,將化學的魅力傳遞給更多人。
馬思源
教育學部2012級本科生
我的大學故事是一個“跨界狂人”的心路歷程。從教育技術到新聞傳播,我在學業跨界。教育技術以數理、計算機知識為基礎,同時面向教育,我修習了全學院最多的學分,得到了最好的成績。同時,我旁聽新聞傳播主干課程,保送傳播學方向繼續研究生學業。沒有午休的日子是我大學生活的縮影。我的大學科研經歷從接觸社會網絡分析法開始,此后內容分析、努力了解機器學習,再到課程設計、個案訪談,我尊重數據體現的客觀規律,也嘆服每個個體的復雜與精彩。
代園t
生命科學學院2012級本 科生
個子小小的我已習慣被“呵護幼小”的眼光看待,大家潛意識里把瘦小當作弱小。我要證明:“小塊頭也有大能量!”于是,大家便看到了課堂上認真筆記,用目光與老師思想碰撞的我;圖書館中與高數物理戰斗一整天的我;期末復習時朝7晚11的我。我參加科研、競賽,取得驕人成績。在飄雪的暗夜貼海報,獨自走遍大半個海淀拉贊助。我參與多項志愿活動,在猛禽救助中心一干就是三年。我承接三份家教,勤工助學的所得基本滿足學習生活。元旦晚會、12?9合唱比賽、教師素質大賽,均有我全情投入的影子。
慢慢地,大家開始重新審視我,看似嬌小卻能連續拿國獎,幾乎每次考試霸占年級第一,學習、科研、社會工作樣樣出類拔萃。驚訝并贊嘆于這個小女生所擁有的巨大能量。于是班委連任,院會部長,學長計劃,眾望所歸。
我懷著自信帶領隊伍參加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這一生物學科中最頂級的大賽,并斬獲銀獎。經歷過幾乎崩潰的困境,經歷過從零開始、時間緊迫卻又無人幫扶的迷茫。但是,一切困難我都帶著27人的隊伍扛下來了。2309張照片記錄,282個不眠之夜,9次國內外交流,4次實踐調研,2個wiki搭建。一年中我體會過難以想象的艱辛,但也收獲了超越一切汗水和疲憊的成就與成長。
車茂立
勵耘學院2012級人文科
學試驗班
我自入學以來便加入北師大科學技術協會和正在實踐的飛鴿傳書項目組,接受理論學習和創業實踐的雙重打磨。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和酸甜苦辣之后,我終于獲得了挑戰杯創業大賽全國金獎等多項創業類大獎,更成為了格致工作室、BEA工作室CEO,管理創業團隊30余人,并兼任搜易科技工作室市場總監和IAMLL公益電商原始合伙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更是深深體會到,創業不能僅僅靠夢想和激情,更需要學習與創新,因此我更是把握所有的時間努力學習,最終取得了三年平均分92、綜合測評專業第一的優秀成績,并獲得京師一等獎等十項獎學金,發表學術論文4篇。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我深深感悟到創業實踐與學術創新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白明浩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2012級本科生
我用兩個詞向大家介紹我的大學。第一個詞是轉專業。初到師大,當時還在化學學院的我有一份對金融的熱愛。我勵志要到經管學院學習,于是開始每天在課上學習化學,在課下學習經濟學。在這一年中,我不斷鼓勵自己堅持走下去,終于以考核第一名的身份轉入了金融系,同樣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結束了在化院的學習生活,取得了國家獎學金。
剛到金融系時,由于學科跨度大,我在一年里修讀了31門課程,其中24門是專業課。周圍的同學有時學化學,我獨自學習金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曾經有很多次,我很迷茫;那時候我會告訴自己,這是我選擇的道路。通過不斷的努力,我一點點追上了同學們的步伐,大二在新的專業再次排名年級第一,第二次取得國家獎學金。三年里我的專業排名、綜合排名均位列年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