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主義文學范文

時間:2023-06-07 16:51: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主義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主義文學

篇1

    一、 生態女性主義情懷

    在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生態女性主義,這是經過一定時期產生的,主要表現是把生態學與政治、文化和社會運動結合在一起。女性生態主義的宗旨是男女平等,表現與當時男性中心論作斗爭,通過一些文學作品展示女性生態主義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英國比較有代表性作品中《呼嘯山莊》中凱瑟琳由于世俗社會的影響離開了呼嘯山莊,但是,在她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有著對過去平靜祥和的鄉村生活,對希斯克里夫的愛情的深深眷戀。而《簡·愛》中的簡告別了孤兒院,告別了給自己帶來痛苦的城市,走入了一片寂靜的鄉村之中,在這個寧靜的莊園之中,她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愛情。《亞當·比德》故事的展開是一片寧靜的鄉村,雖然亞當·比德和黛娜之間的愛情發展一波三折,但這都在黛娜的祈禱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之下得以化解。最終亞當和黛娜的自然結合,體現了作者對于鄉村社會淳樸而神圣愛情的贊美和祝福。通過對三部著名英國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分析,表達了作者當時心情,通過對愛情的向往,表達了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這是生態女性主義的一種表現,生態女性主義是在不斷斗爭中進行完善和發展。

    二、 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溯源

    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性質上是一種后現代的文化批判,是對人類原有文化的價值重估。生態女性主義在價值觀主要反映了兩方面的基礎價值理論,一方面女性生態主要是自然界的生態環境與女權主義的結合產物,是女性對自然的核心,人與人之間平等的核心基礎上建立的。在西方很多生態女性主義作品中都這一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渲染女性與自然界的核心統一,表達生態女性主義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另一方面,世界上廣大女性長期受到男權主義的壓迫,生態女性主義通過文學作品對男權主義的批判,表達了自己的強烈不滿,表達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一致的。女性生態主義是與男權主義在斗爭中不斷成長與完善,通過文學作品讓人們宣揚生態女性理論,讓人們認可生態女性主義,使生態女性主義的價值得到體現,對男權主義的不斷斗爭是生態女性主義發展的另一個價值基礎。生態女性主義批判有2個轉向,一個事從政治方向的轉向,有男權主義轉變男女平等。人類的物質生存環境,也是人類精神觀照的環境,女性因為被強調為與自然有著神秘的天然的聯系,成為自然母親的象征與同盟,這與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聯系,人類與自然、文化科技的一種象征,對三者的關系一種闡述。

    三、生態女性主義繁榮所帶來的文學批評的進步和思考

篇2

關鍵詞:生態主義文化觀;大學外語教學;文化導入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2-0049-02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趨活躍,外語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語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所以外語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同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外語教師持一種怎樣的文化觀,這是一個關乎其微觀教學活動的宏觀理念的問題。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黃色的農業文明和黑色的工業文明之后,綠色生態文明時代正呼之欲出。在生態主義文化觀的視閾下,生態主義思想不僅體現在保護自然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而且也體現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在重新審視人類文化生態系統中各不同成員之間的關系時,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大學生肩負著傳播先進思想、擔當公民表率的社會責任,教育大學生樹立起具有生態價值取向的價值觀,無論對于大學生個體還是對于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生態主義文化觀概述

生態主義思潮是在現實的逼迫下應運而生的,從產生之日起,它就背負著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使命。生態主義思想對人類社會的最大貢獻就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看問題的方法和原則。在當下多元文化異彩紛呈的大背景之下,生態主義文化觀可以說是一種頗有憂患意識的文化觀,同時它也兼具包容和超越狹隘的品格。它倡導平等,反對霸權;提倡對話,反對封閉;高揚和諧,反對沖突。著名生態學者雷切爾?卡森就主張,人們應該用“生態整體觀”來看待地球上的生態系統。這種生態整體主義同樣也適用于人類文化生態系統。具體地說,就是應將世界上各種同質或異質的文化看做是地位平等的文化生態系統中的不同的成員。然而,在對生態主義文化進行的研究進一步走向深入的時候,有專家和學者注意到,單純的理論研究枯燥而乏味,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也使這種具有普適價值的方法論被束之高閣,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因而也難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生態主義文化觀與外語教學的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就扭轉了前述理論研究日趨學院化、晦澀化和脫離社會現實的傾向。

二、生態主義文化觀對推動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隨著我國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我國大學外語教學正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而向交際與文化教學方向發展。在目前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深入的狀況下,也使越來越多的我國外語教師有了到目的語國家學習的機會。目前,國內一些高校紛紛開設了諸如美國文化、英美文學、歐洲文明等面向大學生的文化通識課程。但是,與大量介紹西方文化的教學與研究活動的狀況相比,外語教學中的關于文化觀的研究還相對滯后。文化觀是解決如何看待不同文化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一種觀念。大學外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要對中西兩種語言和兩種不同的文化作比較,所以比較教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外語教學的方法。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通過電影、書籍、電視和宗教傳播向世界各國推行他們的文化霸權主義,美國的文化凸顯著西方文化的強勢地位,它藐視其他國家的文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外語教師和學生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這種不和諧的、反生態主義文化觀的影響,從而不自覺地用西方的標尺來衡量我們的文化。這也就是說,這樣的文化觀潛移默化地在影響著我們大學中的外語教學,影響著我們的外語教師和學生。因此,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大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持何種文化觀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的外語教師要有自己的清醒而獨立的國際視野,要用生態主義的視野和視角來看待自然生態系統和文化生態系統中的不同組成部分,以整個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作為基準和尺度來看待其各個組成部分。作為跨文化交際活動的使者,作為承擔著影響人、教育人角色的社會群體,大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設法激發學生的生態思維,必須教育學生看問題應具有生態視角。外語教師在其外語教學中堅持生態主義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生態文化的教育,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生態意識和生態視野的文化人。大學外語教師優化其微觀語言教學環節的前提是必須樹立起緊扣時代脈搏的宏觀的教學理念。

三、生態主義文化觀指導下的大學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原則

生態主義文化教育在大學教學中的失語絕非是個別現象。生態主義在大學教師教學理念中的缺位,生態和諧意識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缺失,直接導致了作為時代精英的大學生們缺乏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所必須有的生態視野。筆者認為,大學外語教師在其外語教學中進行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的滲透,引導學生從以平等、和諧與對話為主要特征的生態主義的視角來看待中西兩種文化,不僅可在建設綠色文明的時出自己的聲音,并且也有利于使外語教師走出為教語言而教語言的窠臼,對推進大學外語教學改革也有重要意義。

1.倡導中西文化互補性原則

人類只有突破自己的一己之限,才能達到使自己與自然彼此相安的境況。大學外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學資源中的生態意蘊并在生態主義原則指導下來進行文化的對比。在目前高校使用較多的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四冊中的“與自然力量抗爭”一節中,拿破侖和希特勒作為人類征服欲極度膨脹的典型代表,他們在吹響沖鋒號,在敲響戰鼓、在萬軍齊發的時刻,由于漠視了大自然中的氣候變化的因素,由于違背了自然規律,結果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最終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在當今世界,在人類面臨全球性生態危機的今天,人們在尋求擺脫生態困境的辦法的過程中,許多西方生態學者開始注意到中國古代關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國古人是用一種人與自然相交融的態度來看待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統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對解決目前我們面臨的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有其重要的啟示意義。這樣,在分析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在生態主義文化觀的指導下,我們的外語教師就可以在中西文化互動互補的基礎上,從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全面而客觀地看待各種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長久以來,在西方文化霸權的語境中,我們中國在某些方面對西方文化也敞開了懷抱。北京大學著名學者王岳川指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是用“三片”來實現他們對中國的文化輸出的。首先是好萊塢的電影“大片”。好萊塢的電影“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充斥在中國人的休閑娛樂生活中,中國的許多青年更是美國電影的忠實擁躉。事實上,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視聽材料也多是英美影視節目的片段。在講授文化背景的過程中,我們的英語教師也主要是單向地向學生介紹西方國家的文化,極少有本國文化的講授,即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條件地傳達著西方的文化,有的甚至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持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甚至用西方的標準來評判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缺位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也使其中一些人滋生了一種違反平等和諧與共存的反生態主義的思想。

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并對中國文化產生著影響的第二個途徑是通過“芯片”,即通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現代科技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欣喜之余,我們也不能不說,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在生態主義文化觀的指導下,大學外語教師應具有跨國界的文化自知,應有選擇地接受西方文化,同時注意保留和發揚我們優秀的傳統。要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由現代科技的發展而引發出來的全球性的生態危機。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生態主義的思想,田園詩人陶淵明就用它的飽含自然情懷的詩詞指出了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生態危機的路徑:轉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觀念,減少自己的物質欲望,致力于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生態主義文化觀的指導下,教師應向學生灌輸生態主義的發展觀,應該倡導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置于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

西方文化向中國強勢輸出的第三個途徑是以“薯片”為代表的消費主義。面對這種消費主義,我們應該教育和引導我們的年輕一代,應以一種批判性的視角來看待反生態的西方現代商業文化,應持一種“物質生活簡單化、精神生活豐富化”的生活觀。在人類共同繁榮與發展的今天,我們大學的外語教師應該轉變言必稱西方、言必稱美國的將自己看做是一個文化依附者的姿態,應以更加開闊的生態主義文化觀的視野來看待中西文化以及它們間的關系。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的外語教師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2.尊重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則

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的共同的記憶,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心理、文化和思想情感。在外語教學中,風俗習慣也是傳達尊重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有些外籍教師常會對中國學生“侵犯”了他們的所謂“隱私”表示不滿,原因是在向外籍教師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能爭取到更多的學習口語的機會,一些中國學生常常會用英語詢問外籍教師某種個人物品的價錢。這在中國是一種很平常的寒暄方式,有些中國人甚至還會很高興地主動地告訴對方自己某種物品的價格。但這在英美等一些國家是被禁忌的,他們認為問這類問題是對對方的不尊重。我們的外語教師常常會用類似的事例來說明中西文化間的差異,并且有時也不自覺地用西方的文化或習俗做標準來衡量中國的風習。這其實是一種文化自卑心理在作祟。經濟有強弱,文化無強弱。外語教師若能著眼歷史,即若能從根源上向學生講清造成這類差異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地羅列現象,那么就能使學生逐漸樹立起一種更加理性的生態主義的文化觀。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非常重視個體的意愿和要求。這樣的價值觀表現在人際交往上,往往就表現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疏離。西方人習慣于在與人交往時與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是比較親近的人,彼此間也難以達到“親密無間”的程度。天地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不然就沒有它們之間的統一與和諧。中國人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集體主義精神的高揚使個體更傾向于用自己在群體中的恰當位置及應發揮的作用來體現自身的價值,所以中國人在人際交往時的主動熱情就是其主要基調。面對中西文化的差異,我們大學的外語教師既不能用中國文化及其價值標準來衡量西方文化,包括習俗,也不能用西方人的標準來衡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判斷。生態化的文化觀要求我們,應尊重中西文化間的差異。

21世紀是重視生態的世紀。生活在21世紀,人們應該使自己成為具備生態視野和生態思維的“生態人”。作一個具備國際視野的“生態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須有環保意識,在思維方式層面應具備生態主義的視角。

參考文獻:

[1]王諾. 歐美生態文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王諾. 歐美生態批評——生態學研究概論[M]. 上海:學林出版 社,2008.

[3]魯樞元. 生態批評的空間[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曾繁仁. 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胡志紅. 西方生態批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周培植. 好的教育——區域教育生態理論的研究與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篇3

為了解明“動態相對主義”是何理論這一問題,首先需要解明“相對主義”的概念。“相對主義”是指否定追求普遍的絕對的真理,真理僅僅是相對的,或者說真理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個真理同時并存。而且,“相對主義”是通過與其他事物相比較之后才成立的,只有通過比較才有可能追求真理。但是,如果過于極端激進地理解“相對主義”,那么無論何種知識抑或是認知,只要合乎情理,就能說是正確的。這樣,“相對主義”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妥協性”的部分產生,這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上田熏針對“相對主義”提出了如下見解: 

“因為真正的相對化是斷然不允許絕對化的,因此與人類誠實的態度,特別是強有力的主體性的保持是無法分開的。人類往往會誤解為不承認絕對性的相對主義是一種隨意的自暴自棄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為前提條件,不認同完全成立,堅持……” 

以上,上田氏針對“相對主義”在追求真理過程中,無法得出一個普遍結論而被人隨便對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對主義”是指,在承認普遍性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基礎上,為了追求真理,為了尋找發現絕對性的東西而要不斷地強烈追求。這里上田所謂的“追求真理”是以“作為公民的資質”為視點理解的,同時考慮可樹立追求更好的社會及團體這樣一個目標。當然上田同時指出,為了創造這樣一個更好的社會和團體,有如下兩種姿態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為人類的誠實的姿態。這是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和溝通交流,對于和自己有著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見,首先要真誠地傾聽,這一點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強有力的主體性。上田認為,所謂保持強有力的主體性必須在追求更好的社會和團體的目標前提下,獨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種姿勢。 

綜上,筆者概括,上田所謂的“相對主義”是要實現創造更好的社會,而徹底追求更好社會的姿勢便是其根本。為了貫徹實行這一姿勢,“對話”等與他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交流,并主觀能動地參與社會中去的同時,也必須傾聽他人的意見。這才是上田所認為的真正的“相對主義”。 

二、動態相對主義 

筆者認為上田的“動態相對主義”與其教育觀和課程觀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說明這一點: 

“問題解決性的學習是將社會危機自覺作為根本的一種學習方法。但是當世界看起來太平順利的時候,解決問題性的學習能做什么呢?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教授規定好的定式的正確答案就可以了,這樣只會令課程退化甚至頹廢。因為如果這樣,也就是將世界當作靜止的事物來對待了。而現實肯定是不會按照人的計劃發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世界才有生氣,事物才會發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動態發展的眼光。 

綜上,上田首先針對靜止性的課程進行評述。她認為,靜止的課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確答案教給學生,所以她批判“靜止的課程”。換句話說,“靜止的課程”就是將教科書上所羅列的知識單方面地灌輸給學生的一種課程,僅僅是對這個世界表面的一種認知,也可以說是對毫無變化的世界的一種認知。而且她同時認為,僅僅將教科書上羅列的社會結構等知識灌輸給學生的話,學生最終也僅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會,而無法充分理解現實發展變化的社會。 

特別是針對社會實踐性的課程,上田認為所謂的“動態”,是指“現實社會絕不可能事事都照著計劃發展。正因為如此,社會才有生機,才會向前發展”。 

綜上,上田的“動”,即社會日益變化的狀態,或是人類不斷交流不同思想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動態”課程即通過與他人的“對話”交流溝通如實把握發展變化的現實社會。 

比如,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學生針對“用貨運火車運貨運費更低,可為何一般選用運費較高的貨運卡車來運貨呢”等比較現實的社火問題進行調研,鍛煉自身如實把握實際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 

以上,為了考察“動態相對主義”理論,筆者將上田的“動態”和“相對主義”分開進行了詳細闡述。所謂的“動態相對主義”,概括起來可以認為是:將發展變化的現實社會導入到課程中,學生在與持不同意見思想的他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加強對現實社會的觀察,加深理解。將此“動態相對主義”理論具體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將現實社會納入具體課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種手段便是大學里如今在實行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鼓勵發動學生利用暑假,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溝通交流了解現實社會。 

比如筆者在所指導的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小組中,有“關于垃圾場設置的調研”這一主題。一般課堂上的教學往往是教師按照自身經驗制訂教學計劃,結合自身認為應該教的內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內容來制定教學目標,這往往忽略學生理解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課堂教學看,“關于垃圾場設置的調研”最終將是教師所設定的目標是“明確現今垃圾場設置是否合理?讓居民生活舒適的垃圾場應如何設置”,然后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會在課堂上進行一系列的解釋,這樣的課堂是否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性的發展呢? 

但是社會實踐是放手讓學生調研—思考—實踐的過程,學生的理解和發言等是出乎教師預測的,所以教師必須理解學生。也就是說教師在理解學生是如何看待社會的基礎上,應結合學生的理解展開指導。上田指出若不將學生當作獨立的個體理解,教師就遠離了學生。只憑自身的預測上課教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你真正走進學生,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有微妙的差別。當教師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會意識到集體指導無非是獨善的沒有意義的指導。

    三、暑期社會實踐的特點及其指導思路 

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對于指導老師來說,有著很多不得不應對的突發狀況。結合上述一、二的內容,在三中,筆者從“教師應如何與學生相處”這一視點出發,論述暑期社會實踐的特點及指導教師的指導思路。 

首先暑期社會實踐的特點在于“教師不教,放手讓學生去做”。“教師不教”是指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極力控制自身的發言,這與所謂的“消極教育”存在一線之隔。教師不教的背后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調研,積極展開合作交流。“盡可能地多教授一點知識給學生”,可以說是一般教師的通病。可是,教師說得越多,學生思考得越少,他們的理解自然就越淺。而且,教師對學生所傳授的知識,學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筆者認為,教授的量寧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內容必須深刻充實具有一定的發展性。教師只說一點點,學生卻能從中得到很多啟發才是教育的關鍵。沒有思考就沒有理解,那么為了讓學生理解,必須給他們必要的時間和場所。正如師徒關系,師傅一般不會直接將精髓的技術教授給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斷的試行錯誤中慢慢習得更精湛的技術。 

其次,針對暑期社會實踐中的突發狀況,一般可以考慮為以下兩種情況:第一,學生沒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設性的意見,而是一個團隊一個結論或是一種意見;第二,部分學生有可能受教師的意見影響,因而無法發表獨具個性的意見。這不僅無法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加深對社會的認識,而且極有可能扼殺學生的創造萌芽。那么,作為暑期社會實踐的指導教師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針對第一點,一個團隊只有一種意見或一個結論的情況,指導教師最好讓學生困惑,讓他們對自己提出的意見產生懷疑。為了讓學生將平時有疑問的問題毫無抗拒心地提出來,教師應該創造“接納學生”的環境。那么,“對話”便是這個環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對話”不僅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環境之間、學生與自我的“對話交流”。以“垃圾場設置”這一主題為例,通過討論交流,筆者所指導的一個團隊七個人針對設置場所提出兩種意見:一種是主張將垃圾場設在離住宅區或是繁華地帶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過調查得知,無論是住宅區還是繁華地帶,所產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設在住宅區或繁華地帶附近比較方便快捷經濟;另一種意見是從環保的角度出發,認為第一種意見不僅會影響居住環境,而且在處理垃圾過程中勢必污染居住環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場應如何設置關系到社會、民生和環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動態相對主義”理論解釋,可一理解為將發展變化的現實社會導入到大學的實踐類課程當中,讓學生接觸與自己持有不同見解的人,相互對話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對社會的認識。 

其次是針對第二點,部分學生易受教師意見影響而無法發表個性意見,指導教師該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學生討論時,教師若尋找合適的時機插入簡潔的語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張呢? 

指導教師在發言的時候,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發言并且使他們能感受到自己的發言即使沒有被采納也被接納和尊重。比如針對“垃圾場”的設置,教師可適當插入“除了反對意見外,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有沒有哪位是持中立態度的”等問題。這樣,除了贊成和反對的,那些認為設在居民住宅區和繁華地帶雖然方便但不環保的意見也得到尊重,而也許正是這種處在中間猶豫不定的意見,最后才能規劃出最合理的方案。 

參考文獻: 

[1]廣松涉.巖波哲學·思想事典[M].東京:巖波書店,1999. 

[2]上田熏.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克服教育低迷之路[M].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99. 

篇4

(一)生態文學批評的產生及影響由于生態文學旨在探尋和揭示造成生態災難的社會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顯著的文明批判的特點。1972年,美國文學評論家約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劇:文學生態學研究》一書中,提出“文學生態學”的概念—“對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生物主題進行研究”。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相繼出版了大量生態文學批評的專著。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最終形成促進了生態文學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倫納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勞倫斯•布伊爾等美國評論家從現當代西方哲學家和文論家那里汲取思想精華,運用巴赫金、海德格爾、梅洛•龐蒂和羅蘭•巴特等人的批評理論構建當代生態詩學,把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研究推向了更高階段。

(二)美國生態文學誤區對于生態文學的認識,我們正在進入兩個誤區,一個是盲目擴大涵蓋面,將許多并不是生態文化的作品,硬納入其中。另外一個是西方作家強行地用生態文學批評理論指導文學創造,在“微觀政治學”的后現代語境中,“主題先行”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作品的生態批評合法性帶來困惑:生態文學批評試圖將一切文本都納入生態文學批評中來,從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態化的外衣,使其理論陷入由觀念主導的偽感性文學批評漩渦中去。生態文學在藝術形式上,與其他種類文學并無特別之處,只是日趨嚴峻的生態危機,使其具有越來越重大的價值。隨之產生的生態電影這一新生文學藝術業態在促進生態文學的發展的同時也帶給人們視聽沖擊。

二、歐美生態電影的興起

在生態文學和生態文學理論不斷成熟和發展的同時,西方生態電影異軍突起,成為一種迅速擴大的電影類型。

(一)生態電影興起原因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對生態電影發生、發展和繁榮產生了巨大動力。具體而言:第一,生態文學的發展和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成熟,使創造者能從生態批評的視角創造生態電影,賦予影片深刻的生態思想內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態人文主義精神,以此激發人們的生態良知。生態文學培養人們正確的生態觀,使人們認識到當前生態的脆弱性,為電影培養了大批的受眾群體。所以,美國生態電影的興起,離不開生態文學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礎、理論基礎及文本基礎。第二,人們對生存環境和災害的反思。10年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各種嚴重的生態災難:海嘯、地震、火山爆發、核電站泄漏、墨西哥灣漏油,中國泥石流、阿富汗的山體滑坡,等等。敏銳的西方文藝界在這一時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態危機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從20世紀90年代的《紐約大地震》《后天》到紀錄片《海豚灣》等,人類不斷發揮著各種想象和推理能力來描繪未來所面臨的自然災難。第三,電影制作技術的成熟。現代科技特效的場景,驚心動魄的真切時空感受。

(二)生態電影與生態文學的比較同樣作為文藝形式,兩者所批評的主題和反映的內容相同,然而集聲光電等多種表現形式為一體的生態電影,對生態文學作品沖擊巨大。1.生態電影強化了感觀沖擊,生態文學無法做到“當攝影機被當作是對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觀看視角時,它就成為我們眼睛的人。”從電影理論上看,攝影機是導演給觀眾的眼睛,攝影機對準什么,就是觀眾看到什么。“我們希望理解影片,能夠掌握它,就必須認同電影的觀點”,受眾以攝影機替代自己的眼睛視角,建構自身對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觸到生態意識。觀眾在觀看生態電影的過程中,電影文本文化內涵投射到受眾內心深處,從而對其潛意識產生影響。電影里的災難場景在現實真實上演,使得人們逐漸認識到這類電影的重要價值,接受了電影所宣揚的思想主張。這種視角的替代和沖擊,是生態文學這種文本無法實現的。最典型的影片,當屬拍攝于2009年的紀錄片———《海豚灣》,記述在日本和歌山縣的一個叫“太地町”的小村鎮,當地的漁民每年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人們親眼看到獵殺的血腥場面,藍綠的海水瞬間變成觸目的紅色,海豚的哀叫從有到無,海豚的尸體在水中浮上浮下,與漁民的笑談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場面深深觸動觀眾的心靈。然而,作為單純的文本作品《寂靜的春天》,卻要花十年時間才被人們認識到其價值,兩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別,主要是電影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帶給人們心理巨大的沖擊,這是文學作品無法取代的。2.生態文學作品多種敘事方式強于生態電影生態電影通過對現實災難的反思,表現其真實性,從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現自然災害上,還是反思造成生態危機的人類自身因素時,美國的生態電影多采用形式主義的敘事風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災害;《洪水》中海水淹沒城市的鏡頭。但是生態文學作品的表現風格,遠比電影多樣,包括形式主義、現實主義、后現代主義、意識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現中心主題,刻畫人物心理都可以。這是生態電影無法比擬的,也正是生態電影的短板。生態電影終究是以現實主義為核心,否則得不到觀眾的心理認同,而有疏離感,最終會沖擊票房和影片影響力。

三、歐美生態文學作品對生態電影的影響

生態電影從產生到現在只有十余年的時間。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無法取代生態文學。

(一)美國后現代文學作品為生態電影提供拍攝藍本生態文學經過近50年的發展,從理念到理論,從作品到影響,都是成熟的。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學以其獨有的虛構性、碎片化的風格,批判著美國政府及西方資本主義。作為應現實生態危機而產生的新興電影類型,生態電影沒有現成的理論指導和支撐,只有選擇對讀者產生深刻影響的美國后現代文學作品作為拍攝藍本,才可能準確捕捉到受眾者的心理,從而通過視聽沖擊激發受眾者的生態意識。

(二)生態文學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國生態電影的發展美國文學作品尤其是后現代文學小說具有多元化的鮮明特點,思維方式靈活、文字表達多樣,顛覆了傳統的形式,是對整個虛構的情節本身的種種描述和展現。其本身的批判性特點,尤其是對人類因過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做法的嚴厲批評,有助于生態電影,特別是生態紀錄片,通過其自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其本身應有的生態思想性。因此,美國生態電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達生態整體的和諧,應當在借助先進的電影技術的同時,以生態批評為指導,追求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

(三)文學作品彌補生態電影中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學作品為電影提供拍攝藍本,另一方面,過多的影像奇觀和畫面沖擊,大大消耗了電影本身蘊涵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讀者能夠體味到人文關懷及對生態系統、非人生命體的人道主義關懷,并且同等看待人與自然的價值。然而,電影中的“人文關懷”超越了影片的生態理念,因而感覺不到生態和諧的內涵,這與追求科技發展的批判主題形成反差。因此,生態電影應更多地吸取文學作品中的生態意識,并將其以電影藝術的形式傳授與受眾者,以彌補目前生態電影中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的缺失現象。

四、結語

篇5

[關鍵詞]生態文學;生態電影;批判性

課題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生態批評視域下的美國后現代文學作品研究”(項目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446號)階段性成果。

20世紀70年代,隨著以美國為代表的生態文學的興起,通過文學作品的形式進行生態批評的現象越來越多。90年代以后,應現實生態危機而生的一種新興的電影類型―生態電影出現。從文學作品到電影作品,生態批評領域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那么西方生態文學作品對生態電影的興起奠定怎樣的基礎?生態電影對生態文學是否構成威脅?生態文學作品對生態電影產生何種影響?這是本文要研究的問題。

一、歐美生態文學興起及意義

生態文學考察和表現自然與人的關系。在表現自然與人的關系時,生態文學特別重視人對自然的責任與義務,生態文學的興起,對培養人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起著重要作用。

(一)生態文學的定義及崛起

生態思想和藝術的誕生源于近代。最早批評工業文明的是馬克思,他批判的主要對象是資本主義大工業。對人類生存困境提出質疑和批判最多的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19世紀,以福克納為代表的一系列藝術家和作家,面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問題,都曾懷著悲傷和憤怒的心情,描述、指責和批判過工業文明對自然環境和古老文明的巨大破壞。這些作品中影響最大的是1854年梭羅著寫的《瓦爾登湖》。盡管那時作家們的思想意識遠遠地走在了時代前例,但生態環境意識并不為社會大眾接受,因此此類文學作品在當時根本沒有市場,更別說獨成文學流派。生態文學的最終出現,是在70年代文化相當發達的美國。目前,學術界將1970年的兩個事件作為生態文學的起源:一是1962年,美國女性作家蕾切爾?卡遜發表的《寂靜的春天》。大量的事實及科學數據證實DDT等殺蟲劑破壞了生態環境,損害人類健康。該書對人類依靠人工手段和技術來企圖征服、控制自然的生產生活方式及發展模式,給予了嚴厲的批評。然而,直到1970年,這一作品才被人們認識、再次評價、解讀,并最終引起美國國會的重視,進而促成美國制定了旨在保護環境的法律及環保組織的建立。而另一事件則是此書同時引發了社會公眾甚至各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繼而各種環保組織紛紛成立,聯合國因此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并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 人類首次在全球范圍內有意識地開展環保活動。環保事業的開啟使生態文學走上歷史舞臺,并最終在西方誕生并形成。

隨著人們對生態文學的重視,生態文學作品亦不斷涌現。除學術性體裁和游記體文學作品,不少現當代小說家的敘事小說,都有尊重自然、愛護環境、和諧共處的思想意識。如美國當代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在《白色噪音》(1985)中,唐?德里羅的《兔子休息了》(1990)。《白色噪音》在表現當代人懼怕死亡這一主題之余,還通過對生態環境和自然界的描述,表現了后現代文化背景下,整個美國乃至全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受到巨大的破壞,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界和人類文明,在以消費為主的后資本主義社會中,不斷地被“復制”,并最終因發生“錯位”而逐步消失。

(二)生態文學批評的產生及影響

由于生態文學旨在探尋和揭示造成生態災難的社會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顯著的文明批判的特點。1972年,美國文學評論家約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劇:文學生態學研究》一書中,提出“文學生態學”的概念―“對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生物主題進行研究”。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相繼出版了大量生態文學批評的專著。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最終形成促進了生態文學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倫納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勞倫斯?布伊爾等美國評論家從現當代西方哲學家和文論家那里汲取思想精華,運用巴赫金、海德格爾、梅洛?龐蒂和羅蘭?巴特等人的批評理論構建當代生態詩學,把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研究推向了更高階段。

(三)美國生態文學誤區

對于生態文學的認識,我們正在進入兩個誤區,一個是盲目擴大涵蓋面,將許多并不是生態文化的作品,硬納入其中。另外一個是西方作家強行地用生態文學批評理論指導文學創造,在“微觀政治學”的后現代語境中,“主題先行”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作品的生態批評合法性帶來困惑:生態文學批評試圖將一切文本都納入生態文學批評中來,從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態化的外衣,使其理論陷入由觀念主導的偽感性文學批評漩渦中去。生態文學在藝術形式上,與其他種類文學并無特別之處,只是日趨嚴峻的生態危機,使其具有越來越重大的價值。隨之產生的生態電影這一新生文學藝術業態在促進生態文學的發展的同時也帶給人們視聽沖擊。

二、歐美生態電影的興起

在生態文學和生態文學理論不斷成熟和發展的同時,西方生態電影異軍突起,成為一種迅速擴大的電影類型。

(一)生態電影興起原因

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 對生態電影發生、發展和繁榮產生了巨大動力。具體而言:第一,生態文學的發展和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成熟,使創造者能從生態批評的視角創造生態電影,賦予影片深刻的生態思想內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態人文主義精神,以此激發人們的生態良知。生態文學培養人們正確的生態觀,使人們認識到當前生態的脆弱性,為電影培養了大批的受眾群體。所以,美國生態電影的興起,離不開生態文學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礎、理論基礎及文本基礎。第二,人們對生存環境和災害的反思。10年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各種嚴重的生態災難:海嘯、地震、火山爆發、核電站泄漏、墨西哥灣漏油,中國泥石流、阿富汗的山體滑坡,等等。敏銳的西方文藝界在這一時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態危機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從20世紀90年代的《紐約大地震》《后天》到紀錄片《海豚灣》等,人類不斷發揮著各種想象和推理能力來描繪未來所面臨的自然災難。第三,電影制作技術的成熟。現代科技特效的場景,驚心動魄的真切時空感受。

(二)生態電影與生態文學的比較

同樣作為文藝形式,兩者所批評的主題和反映的內容相同,然而集聲光電等多種表現形式為一體的生態電影,對生態文學作品沖擊巨大。

1.生態電影強化了感觀沖擊,生態文學無法做到

“當攝影機被當作是對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觀看視角時,它就成為我們眼睛的人。”從電影理論上看,攝影機是導演給觀眾的眼睛,攝影機對準什么,就是觀眾看到什么。“我們希望理解影片,能夠掌握它,就必須認同電影的觀點”,受眾以攝影機替代自己的眼睛視角,建構自身對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觸到生態意識。觀眾在觀看生態電影的過程中,電影文本文化內涵投射到受眾內心深處,從而對其潛意識產生影響。電影里的災難場景在現實真實上演,使得人們逐漸認識到這類電影的重要價值,接受了電影所宣揚的思想主張。這種視角的替代和沖擊,是生態文學這種文本無法實現的。最典型的影片,當屬拍攝于2009年的紀錄片――《海豚灣》,記述在日本和歌山縣的一個叫“太地町”的小村鎮,當地的漁民每年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人們親眼看到獵殺的血腥場面,藍綠的海水瞬間變成觸目的紅色,海豚的哀叫從有到無,海豚的尸體在水中浮上浮下,與漁民的笑談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場面深深觸動觀眾的心靈。然而,作為單純的文本作品《寂靜的春天》,卻要花十年時間才被人們認識到其價值,兩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別,主要是電影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帶給人們心理巨大的沖擊,這是文學作品無法取代的。

2.生態文學作品多種敘事方式強于生態電影

生態電影通過對現實災難的反思,表現其真實性,從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現自然災害上,還是反思造成生態危機的人類自身因素時,美國的生態電影多采用形式主義的敘事風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災害;《洪水》中海水淹沒城市的鏡頭。但是生態文學作品的表現風格,遠比電影多樣,包括形式主義、現實主義、后現代主義、意識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現中心主題,刻畫人物心理都可以。這是生態電影無法比擬的,也正是生態電影的短板。生態電影終究是以現實主義為核心,否則得不到觀眾的心理認同,而有疏離感,最終會沖擊票房和影片影響力。

三、歐美生態文學作品對生態電影的影響

生態電影從產生到現在只有十余年的時間。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無法取代生態文學。

(一)美國后現代文學作品為生態電影提供拍攝藍本

生態文學經過近50年的發展,從理念到理論,從作品到影響,都是成熟的。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學以其獨有的虛構性、碎片化的風格,批判著美國政府及西方資本主義。作為應現實生態危機而產生的新興電影類型,生態電影沒有現成的理論指導和支撐,只有選擇對讀者產生深刻影響的美國后現代文學作品作為拍攝藍本,才可能準確捕捉到受眾者的心理,從而通過視聽沖擊激發受眾者的生態意識。

(二)生態文學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國生態電影的發展

美國文學作品尤其是后現代文學小說具有多元化的鮮明特點,思維方式靈活、文字表達多樣,顛覆了傳統的形式,是對整個虛構的情節本身的種種描述和展現。其本身的批判性特點,尤其是對人類因過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做法的嚴厲批評,有助于生態電影,特別是生態紀錄片,通過其自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其本身應有的生態思想性。因此,美國生態電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達生態整體的和諧,應當在借助先進的電影技術的同時,以生態批評為指導,追求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

(三)文學作品彌補生態電影中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的缺失

一方面文學作品為電影提供拍攝藍本,另一方面,過多的影像奇觀和畫面沖擊,大大消耗了電影本身蘊涵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讀者能夠體味到人文關懷及對生態系統、非人生命體的人道主義關懷,并且同等看待人與自然的價值。然而,電影中的“人文關懷”超越了影片的生態理念,因而感覺不到生態和諧的內涵,這與追求科技發展的批判主題形成反差。因此,生態電影應更多地吸取文學作品中的生態意識,并將其以電影藝術的形式傳授與受眾者,以彌補目前生態電影中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的缺失現象。

四、結語

美國的生態文學和生態電影是生態文藝發展的不同藝術形式和階段,二者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目前,美國的生態文學仍然是方興未艾,有巨大的發展前途。但生態電影作為新生表現形式,在其傳播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方面還存在不足,要得到受眾者的認可尚且需要時間。

[參考文獻]

[1] 曹向東.美國后現代主義小說特點研究[J].芒種,2013(18).

[2] 趙彤,鄧建平.簡論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想[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3] 杭東.美國生態電影思考[J].中國電影市場,2014(01).

篇6

[關鍵詞]《阿凡達》;生態主義;思想

電影《阿凡達》是從生態主義的角度講述的關于人類未來的故事,通過地球人與納威人的沖突暗示人們要尊重生態、與萬物和平相處。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愈演愈烈,但隨著人類思想的進步,人類也逐漸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也是電影《阿凡達》創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示。

生態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

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及其作用機理的科學。1866年德國科學家恩斯特·赫克爾首次提出了“生態學”這一術語。生態主義思想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接受,生態主義也逐漸成為一種理論形態。隨著全球性問題的不斷發生,人們開始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就產生了眾多的生態運動,逐漸促生了生態主義思想的發展。

生態主義經過一系列發展過程:從環境主義、激進環境主義、深層生態學,再到生態女性主義和生態后現代主義,生態主義思想得到不斷發展。近年來生態主義思想逐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催生了生態文學的發展。歐美作家較早接受生態主義思想的影響,產生了許多生態文學的作品,如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生態文學是通過描述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等來批判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呼吁人們關注人與自然,關注生態環境。文學作品作為表達人類思想的一種藝術形式,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們的心聲,而電影作為文學的視覺形式,也為傳播思想提供了極大的舞臺。如電影《后天》《2012》都表達了在巨大災難后人們對生活現狀的擔憂,《阿凡達》則通過潘多拉保衛戰表達了人與自然和平相處強烈愿望,電影成為人們關注生態環境的獨特視角。

《阿凡達》創作中的生態主義思想

電影《阿凡達》取得全球性的票房成功,除了投資方的宣傳之外,要取決于電影中所要表達的生態主義的思想,從生態主義來講,電影《阿凡達》意義深刻,雖然故事發生在潘多拉星球,但卻是在向地球上的人們警示危機。

《阿凡達》的故事發生在2154年,人類為了得到潘多拉星球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拓荒,采礦公司利用杰克·薩利去與納威人進行交流,但杰克在與納威人相處的過程中,看到潘多拉星球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逐漸認識到人類采礦的錯誤,于是幫助納威人抵抗人類侵略,最終打敗人類迫使采礦公司離開潘多拉星球。雖然故事情節所表達的烏托邦主義遭到部分人的批判,但是導演卡梅隆通過《阿凡達》讓人類站在外星人的角度反觀人類自己,表達了人與人、人與生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

(一)電影中事物的寓意

1.潘多拉的寓意

潘多拉(Pandora),希臘神話中火神赫淮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個女人,作為對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懲罰送給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埃庇米修斯心地純樸娶了美麗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驅使,打開了宙斯給她的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災難、瘟疫和禍害都飛了出來,人類從此飽受災難、瘟疫和禍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為了挽救人類命運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層的美好東西“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盒子,驚慌萬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關上了。于是潘多拉又被后人成為“一切災難的傳播者”。電影《阿凡達》中采用潘多拉作為外星球命名是有特殊含義的,雖然潘多拉星球對于人類來說環境極為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可以說是“一切災難的傳播者”,但是在潘多拉星球生活的生物,包括巨獸、飛鳥、神樹、納威人等是和平相處的,豐富多彩的生物在層巒疊嶂中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景象。電影采用潘多拉,以極大的反差讓人們認識到和諧相處的環境是如此美麗的。

2.潘多拉星球多彩的生物

潘多拉所有的生物是和平相處的,在生物自然法則內所有生物都不具備攻擊性。第一,潘多拉星球的動物習慣了靜謐的深夜和叢林,在沒有受到攻擊的情況下不會進行反抗,也就不具備危害性。第二,納威人都是善良的,他們與動物和諧相處,即便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殺害動物后也會為他們祈禱,主人公杰克被納威公主救起的場景就是最好的證明;納威人的辮子是他們與萬物的交流工具,辮梢能夠與所有生物完成心的溝通,使得各種動物都可以臣服于納威人。第三,潘多拉的靈樹和靈樹種子把潘多拉星球的生態構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網絡。電影中的潘多拉是一個完美的生態王國,納威人的辮梢可以通過神樹與他們的神進行對話,并通過神的旨意,讓納威人產生愛,電影中男主人公杰克和納威公主通過神樹彼此交心而產生愛就是很好的證明,杰克也由此深深愛上了納威人和潘多拉星球。通過導演的創作,這是在揭示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重要性,讓人類有主動意識到去保護環境。

3.人類給潘多拉帶來的神樹劫難

由于主人公杰克的“出賣”,人類獲知了納威人核心地帶,即神樹的位置,采礦公司為了獲取潘多拉星球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不惜向納威人發動進攻,最終把神樹炸毀,納威人頓時陷入恐慌,潘多拉星球也變成一片狼藉。導演在創作中通過這一個畫面,是在告訴人們我們的自然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對自然資源不斷開發,使得我們的生存環境不斷遭到破壞,隨之帶來全球變暖,大氣污染,海洋污染,生物種類不斷減少,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這是電影《阿凡達》通過電影的視角向人們揭示。但是在這些災難之余,導演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在關鍵時刻杰克帶領納威人同采礦公司展開搏斗,納威人、巨獸、巨鳥都參與到抵抗中保護自己的家園。雖然導演升華了正義的力量,讓杰克帶領的納威人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讓烏托邦式的文明最終戰勝了人類的先進文明,但是這也預示了正義的力量最終會戰勝邪惡,這給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敲響了警鐘,告訴人們要勇敢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

(二)電影中體現的生態主義思想

1.生態中心主義在電影中的體現

生態中心主義把人類中心主義看作環境保護的最低境界,認為生態主義要關注的是整個生態系統或者它的亞系統,而不是生態系統中單個的成員,人類和自然中的其他成員都是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人類應該考慮整個生態系統,而不應該把母體與個體分開。生態中心主義主要有三種觀點,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和奈斯的深層生態學。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認為生命共同體就是生態系統,要大于個體利益;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自然價值是開放性的概念,不依賴于人,自然的價值是創造性,人不可能完全把握;奈斯的深層生態學從文化價值上根除了人類中心論,反對人類中心論、機械論和盲目經濟開發。生態主義中心主義對社會和人類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生態主義能夠重新塑造人們的價值觀,強調環境保護、非人類中心的自然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觀;能夠使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強調人與自然關系平等,讓人們對與自然的關系進行重新界定。

在電影中處處存在著生態中心主義,第一,電影通過納威人戰勝人類保護家園了人類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徹底否定了人類中心主義,這是生態中心主義對人本主義的勝利。第二,潘多拉生態系統中的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納威公主殺死巨獸救杰克后的懺悔和祈禱體現了潘多拉星球的生存法則,也暗示了對生態系統中每一個生態成員的尊重,體現了潘多拉生態系統中各成員之間的平等秩序。第三,科技是人類生存的一個物質基礎,但在潘多拉星球卻是另一個狀態,那就是萬物有靈,于是他們強烈反對人類對潘多拉星球的開發,這體現了奈斯的深層生態學,反對盲目的經濟開發。

2.生態女性主義在電影中的體現

生態女性主義是生態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強調女性的解放要與大自然的解放聯系起來,主張改變人統治自然的思想,它批評男權的文化價值觀,贊美女性本質,它反對那些能夠導致剝削、統治、攻擊性的價值觀。生態女性主義批判男性中心的知識框架,目標是建立一個遵循生態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原則的烏托邦。它主要包括以下流派:自然生態女性主義、精神的生態女性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的生態女性主義和社會主義生態女性主義。自然生態女性主義認為女性在本質上是與自然密切聯系的;精神的生態女性主義倡導古代女神崇拜;社會——建構主義的生態女性主義主張削弱由社會建構的女性—自然關系,以免女性—自然的屈從地位互相強化;社會主義生態女性主義主張應該重返女性的主體性和自然性。

電影《阿凡達》中對生態女性主義的體現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女性生態主義自然觀的體現,電影中納威人就是生態女性主義的典型代表,他們對自然充滿著熱愛和尊重,電影中杰克和納威公主對火的不同做法就是最好的證明,火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但對納威人來說認為火代表著人類的愚昧。第二,對生態女性主義科學觀的體現,電影中的Parker代表人類的殘暴,而Grace則代表科技、女性與人性的結合,當她中彈將死之際,杰克把她帶到圣樹面前,她感受到自然的親近,認識到人類不能用科技的成果進行殘忍的掠奪。

[參考文獻]

[1]李云鳳.復魅與主體間性——影片《阿凡達》的生態美學意義解讀[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2]王積龍.以生態中心主義反抗人類中心主義——電影《阿凡達》生態傳播的成功要素剖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04).

[3]鄔天啟.《阿凡達》與生態倫理[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4]潘華琴.電影《阿凡達》的生態主題探析[J].鄱陽湖學刊,2011(03).

[5]李衛華.《阿凡達》:對文明的反思[J].電影文學,2010(13).

[6]廖擁軍.論《阿凡達》的生態教育意義[J].電影文學,2010(17).

篇7

關鍵詞:生態女性主義批評;生態環境;薩拉?奧恩?朱厄特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314-02

一、生態女性主義批評理論

“生態女性主義是當代西方由環境運動和女權運動匯流而成的主動適應社會變革需求的文化思潮。”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傳統父權制價值觀,革新了人們對價值觀念的理解,對性別與環境問題認識。通過對女性與男性、環境與人類關系的深刻剖析,人們開始反省人本主義深化成的病態思維。生態女性主義的兩種提法:女性主義的生態學(the ecology of feminism)和生態學的女性主義(the feminism of ecology)充分反映了它與“綠色”的淵源。現今生態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鑒賞手段,影響著當下文學活動,也給文學欣賞者提供了新的視角,新的理念,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有了更深廣的發展空間。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融合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和生態批評之長,自覺實踐了對話精神(自然與人類、男性與女性),擴充與發展了文學批評,糾正和彌補了生態批評的盲點。

人們從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視角對文學作品進行重新闡釋,不僅強化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以保持現代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從而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且特別是在鼓勵女性發揚其生態智慧,參與甚至領導環保實踐。

二、薩拉?奧恩?朱厄特作品中雙重的批評視角

薩拉?奧恩?朱厄特是19 世紀下半頁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展現了生態女性主義的理念,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生態女性主義意識,是充滿生態女性主義意蘊的經典佳作。她的主要作品:《深港》、《鄉村醫生》、《沼澤島》、《尖樅樹之鄉》、《白鷺》、《保守黨的情人》、《新老朋友》、《王后的孿生姐妹》。本文將以朱厄特的代表作《白鷺》為例進行闡述。

薩拉?奧恩?朱厄特的作品中始終有兩個焦點:女性與自然。用生態和女性雙重視角重新解讀其經典作品,發現其中蘊涵著深刻的生態意識和女性意識,她反對物種歧視和女性歧視,質疑和解構二元對立觀念,批判人類中心主義和父權制文化中心。以《白鷺》為例:作品中反映出女性與自然的親密關系。作者巧妙地以“西爾維亞” 作為9 歲女主人公的名字。“西爾維亞” 在英文中是森林精靈的意思,作者暗示了小女孩與大自然的親密關系。比如:As the cow stopped at a small stream to drink,Sylvia put her bare feet in the cold,fresh water of the stream.母牛在一條小溪邊停下來飲水時,西爾維婭就把她的光腳浸在冰涼清澈的溪水中。

Sylvia felt as if she were a part of the gray shadows and the silver leaves that moved in the evening breeze.西爾維婭覺得自己仿佛與灰暗的樹影和在晚風中搖曳的銀色樹葉融為一體了。她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她熟悉林中的小路,熟悉每一寸土地,她諦聽鳥兒的歌唱,心會因為喜悅而跳動的更快。自然中的每一種生物似乎都被賦予了人性,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與西爾維亞和諧的相處,時刻給她帶來快樂,他們把西爾維亞當作自己的同類。調皮又善解人意的老母牛喜歡與小西爾維亞捉迷藏,而西爾維亞也興致勃勃的參與到這樣的娛樂里,他們在一起是很好的玩伴。

從她細致精巧的寫作手法中,我們身臨其境,溫暖地感受到大自然像一位博愛的母親,伸出了雙手用溫暖的懷抱迎接著人們,女性在自然母親的懷抱中生活的很舒適、快樂。女性意識在父權制社會的桎梏中覺醒,成為了大自然的保護者,喚起人們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自然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同時自然又是脆弱的。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動物、以及每一個人都是自然的一份子。

三、薩拉?奧恩?朱厄特作品中溫情的道德色彩

“生態女權主義把道德觀建立在關心、愛護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性)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關系視為平等,也把人類與非人類的自然視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統治的關系。”在這樣一種新的倫理觀照下,人們將重新思考道德標準,闡析和評價作品時,也會加重其道德內容的分析。生態女性主義突破了人際倫理的局限,將倫理的追問延伸到人與自然、整個生態系統中。作為批評主體的生態女性主義批評家,薩拉?奧恩?朱厄特是一位對生命、自然、女性和受壓迫者充滿了愛護、溫情的“善者”。一方面,它承認非人類存在物擁有與人平等的道德地位,反對道德優越論;另一方面,生態女性主義發出的是正義倫理的呼聲,它反對各種社會統治形式,聲援處于邊緣的弱勢群體,代表底層的利益。以《白鷺》為例:西爾維亞面對兩種選擇:一位動物標本收集者出10美元讓她幫助找到珍貴的白鷺;保護白鷺,不去泄露它的棲身之處。對于貧窮的西爾維亞來說,10美元不是小數目,她可以買很多她想要的東西。但她想起那只(上接第314頁)白鷺在金色的天空中翱翔,他們在世界之巔一起觀日出。那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最后西爾維亞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她選擇了保護大自然,挽救了白鷺,她用沉默表現了她的反抗。在現今的社會中,金錢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為了金錢而遺失我們的良知與美好的愿望。

四、薩拉?奧恩?朱厄特作品中綠色的生態理念

薩拉?奧恩?朱厄特的作品中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沒有停留在人與自然關系顯在方面的批判,而將批評的視角向人的心靈深處延伸。將人與自然地關系歸置到人與整個心靈世界加以對照,喚醒人們樹立綠色生態理念,以構成人與自然的和諧。比如《白鷺》中有這樣的描述:She felt her heart tremble every time he shot an unsuspecting bird as it was singing in the trees.每當年輕男人把一只毫無戒心正在唱歌的小鳥從枝頭打落時,西爾維婭的心都顫抖不已。

又如:She forgot even her sorrow at the sharp report of his gun and the sight of thrushes and sparrows dropping silent to the ground,their songs hushed and their pretty feathers stained and wet with blood.很多個夜晚,西爾維婭仿佛又聽見他的口哨聲在樹林里回蕩。年輕男人那尖利的槍聲,畫眉與麻雀無聲的墜落,鳥兒的歌聲戛然而止,美麗的羽毛血污模糊……她甚至忘記了看到這一切時的悲傷。

薩拉?奧恩?朱厄特用犀利的筆鋒向讀者傳遞著愛護大自然的訊號,讓讀者在心底產生共鳴。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要做的、必須做的就是伸出雙手去保護我們的家園和諧、可持續的發展。

五、結語

在生態環境每況愈下和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余興未盡的情況下,將朱厄特的作品放在生態女性主義批評的視角下,來重新闡釋無疑充滿著新意、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通過研讀其作品,審視作品中女性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女性意識在父權制社會的桎梏中覺醒,成為了大自然的保護者,喚起人們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思考。從中我們可以感知,所有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都應當得到尊重;人類不應當支配和控制自然,而應當尊重和愛護自然。號召人們樹立環保意識,特別鼓勵女性發揚其生態思想和生態智慧,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參考文獻:

[1]Sarah Orne Jewett.A White Heron and other Short Stories [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9.

[2]陳煌書.白蒼鷺中姓名的象征意義[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7.

[3]金莉.生態女權主義[J].外國文學,2004,(5):57-64.

篇8

摘要 本文在對生態文學的內涵、特征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對姜戎的《狼圖騰》這部作品中蘊含的生態文學元素進行了剖析。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狼圖騰》并不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生態文學作品,但在作品中,它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態危機的原因和社會根源;闡釋了生態整體利益觀的思想;多方面詮釋了在整體生態環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索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狼圖騰 生態文學 元素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姜戎的《狼圖騰》是一本描寫內蒙古草原狼、探討人與自然關系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對狼在生物鏈中地位的闡釋,對草原生態變遷的真實展現,從生態學的角度上對人類的利欲熏心和目光短淺進行了全面而深刻地批判。如果我們擺正這一主題的應有高度,從生態文學的視角切入,不僅可發掘出作品蘊含的生態思想,還有助于正確估價作品對華夏民族國民性的探討。所以,我將結合生態文學的內涵和特點,來探討一下貫穿于《狼圖騰》中的生態文學元素。

一 《狼圖騰》并不是純粹的生態文學作品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雖然生態主義元素貫穿于《狼圖騰》整個作品當中,但其并不是完全以生態思想為根本和主旨的生態文學作品。

1 生態主題并不是《狼圖騰》唯一甚至最重要的主題

《狼圖騰》其實擁有兩個主題:弘揚生態保護和張揚中華民族的狼圖騰精神。并且后者作者看得更為重要,甚至可以說前者是后者的分主題。作者認為,草原生態正因英勇頑強進取的狼才得以維持,人類社會也正是依賴這種狼的精神才能繁榮昌盛。姑且不論作者的民族精神的相關闡發是否完全正確,但無疑《狼圖騰》更多的是一部借狼和草原生態來闡發作者的民族精神理念的小說,而不是像徐剛所著的《伐木者,醒來!》等純粹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生態文學作品。

2 《狼圖騰》創作中的生態思想處于自覺與不自覺之間

作者姜戎很可能不是一位有意識的生態文學作家,但是他有在內蒙古草原11年積累的實踐生態知識,和從很早就積累起來的豐富的書本生態知識,及他后來從事學術研究中了解到的生態知識,這些使他形成了比較全面的生態觀念,與生態倫理學、環境倫理學、非人類中心主義等觀念不謀而合,從而使《狼圖騰》彌漫著濃郁的生態思想。但也正因為姜戎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生態文學家,他不可能像美國著名生態學者卡森一樣寫出兼具高度生態意識和優美文筆的《在海風下》、《寂靜的春天》這樣的作品。

二 《狼圖騰》中蘊涵的生態文學特點

不論“狼圖騰”的人文理念是否會被認可和接受,但是貫穿其中的生態思想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生態文學的層面上,《狼圖騰》可以說是一部力作。但又如前面提到的,該書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生態文學,所以其中蘊涵的生態文學元素還需要我們結合生態文學的內涵和特點進一步探討。

1 《狼圖騰》揭示了造成草原生態危機的原因和社會根源

狼的消失可以說是表現了草原的生態危機,并且是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一種原因,但并不是造成這一危機的根本原因。導致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應該是人類對于物質生活盲目追求的欲望。而且尤為可怕的是,這樣的欲望在書中幾乎所有人身上都存在著。書中第一號反生態人物是蒙古人包順貴,他心中只有升官發財:給狼尸拍照片好回去向上級邀功請賞;把美麗的野芍藥挖走獻給首長;打完狼后把鄉親都遷來農耕;打下天鵝來煮鵝湯。其次是以老王頭為代表的漢族民工,挖出了狼的過冬糧――凍黃羊,逼狼襲擊馬群,射殺天鵝,把旱獺趕盡殺絕。再次是牧民內部也產生了分化,有禁不住物質誘惑的一些人,如道爾基家“不信喇嘛,不敬狼,什么毒招都敢使,殺那些老狼瘸狼也真下得了手。”知青中也不乏打狼的人,還有買下天鵝蛋作為將來的賄賂資本進城上大學的知青小彭等人。尤為悲哀的是,忠誠保護草原的畢利格老人的后代也免不了為了自己的“幸福”毀壞草場,他們只關心蓋樓房、買小車,過上不適合草原的定居生活。作者明顯批判了包順貴、老王頭等人的個人欲望,但對于畢利格老人后代們的物質欲望,卻似乎只有為草原嘆息。他找不到說服自己和說服牧民的理由:牧民們追求他們向往中的“幸福生活”有錯嗎?但美麗的草原這樣毀掉就對嗎?所以,我們如果找不到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經濟的發展與自然的和諧就會成為矛盾。

2 《狼圖騰》闡釋了生態整體利益觀的思想

《狼圖騰》中最重要的一個生態觀念就是書中多次提到的“大命”和“小命”的生態整體主義觀。生態整體主義思想旨在強調把“不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動態平衡、保護物種的多樣性作為最基本的價值判斷標準。把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當作最高利益和終極目的”。生態整體主義并不是反對人類的生態中心主義,它不反對人類對自然進行改造,但是生態整體主義強調對自然的改造必須是有限度的,必須在生態系統能自動恢復的范圍之內,強調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萬物的可持續發展。這種觀點在《狼圖騰》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如畢利格老人所說,“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把草原的大命殺死了,草原上的小命全都沒命!草原完了,牛羊馬,狼和人的小命都得完,連長城和北京城也保不住啊”這是典型的整體生態主義觀念。生態是一個活的有機的整體,并且環環相扣,互相依賴。《狼圖騰》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這個道理:狼傷害牧民牲畜,但也正是這些狼,用鮮血保衛了草原的世代常青。狼吃掉黃羊、旱獺、老鼠、兔子這些吃草的動物,使它們的數量不會激增,不會過度毀壞草原;狼也與人為敵,限制了人的數量和牲畜的數量增加,也是保護了草原。狼還在與人和馬斗爭中,造就了世界上最出色的蒙古馬,也養成了蒙古人強大的戰斗力。而一旦人類對狼過量捕殺,破壞了生態平衡,生態問題便接踵而來:兔子老鼠多了,草被啃光了,蚊子多了,牛羊沒草可吃了,馬喪失戰斗力了,狗也成了寵物;漸漸兔子也沒有了,草場退化了,最終會變成沙漠。《狼圖騰》的整個故事就是一個忽視生態整體聯系的悲劇故事,是一個水草豐美、物種繁多的千年草原在人的摧殘下,十幾年內就變為退化草場,三十年內成為沙化地的故事。這令人震驚的生態災難經由文學化的描述,直指人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關于人與自然以及所有生命之間的關系的反思與啟迪。

3 《狼圖騰》多方面詮釋了在整體生態環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狼圖騰》中對一切以人類為主體,以人類利益為根本利益的思想進行了批判,并且蘊涵著敬畏一切生命的非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總體而言,敬畏生命的觀念是否認人對世界和其他物種的主宰地位,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和感受。

《狼圖騰》有著樸素的敬畏生命的非人類中心主義觀念,這體現在它對世間每個生命都有著理解和同情,不但對草原的實際主人――狼,懷有深深的敬意,對于旱獺、野兔、甚至草,也抱有真誠的尊敬。小說主人公陳陣在與小狼的接觸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草原這個大系統中,人與其他萬物應該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人不僅不應該狂妄的地自詡為自然的主人和中心,而且還應當向自然萬物學習。《狼圖騰》贊美了狼的機智、英勇、集體觀念、富犧牲精神;謳歌狗的勇猛、忠誠,馬的善良、威猛。每一種動物,甚至每一個動物個體都極具性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狼,那條全書主人公的“小狼”自不必說,還有那條英勇的白狼王、被陳陣掏了崽的那條母狼、自殺也不給人留皮的兩條老狼、跑到累死也端立著的大狼等等。作者的目光不是居高臨下的俯視,而是平視的,像看待伙伴一樣看待這些生靈。

4 《狼圖騰》探索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的道路

人類與自然的不和諧,主要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后,人類掌握了更強大的力量,同時需要更多的生產資料和隨之膨脹的享受欲望。科學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引發了種種憂患,《狼圖騰》也表達了這樣的憂慮。

當兵團干部駕著吉普車來追殺草原狼時,兇猛的狼一下子變得任人宰割;當人開始使用更“高級”的無色無味的毒藥時,再精明的狼也難逃陷阱。《狼圖騰》試圖說明這樣的道理,當科學的發展超過了其他物種的適應性時,人已經轉變到了強勢地位,就應該保護處于弱勢的其他物種,不使用這些先進的科學手段去破壞生態,而是應該利用其去保護自然環境。否則,科學手段的應用必然會打破生態平衡,引發一系列生態災難。

三 結語

《狼圖騰》作為一部有影響的文學作品,它以傳奇而真實的動人心魄的小說形式,有力地傳播了生態思想,使其的社會價值更加顯著。所以,不論對“狼圖騰”精神是如何的探討批判,但這其中蘊涵的生態整體價值思想和“大命”“小命”的理念還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參考文獻:

[1] 姜戎:《狼圖騰》,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王諾:《歐美生態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 魯樞元:《生態文藝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篇9

摘 要: 21世紀是生態文明時代。作為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英語文學課程擔負著傳播新型文明、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時代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的重任。英美文學教學應適應時代要求,注重生態文論引入,引導學生從生態視角閱讀作品,培養學生生態意識,正確引導學生正確評定英美文學課程的實用價值,調動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 生態文論;英美文學;學習積極性;生態課堂

21世紀人類社會正步入生態時代,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一行動綱領。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到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世界性革命,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態。作為構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學教育理應擔負起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培養學生新型價值觀和道德觀的重要使命。英美文學是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主干必修課程,在英語專業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近年來在實用主義、物質主義和技術至上等觀念的沖擊下,文學課的地位日漸尷尬。社會對畢業生需求的變化,學生背負的就業壓力,以及教學理念與方法的陳舊等因素使得文學課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生態文學批評應運而生, 它所要試圖解決的問題就是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人類應該如何看待自然并和自然相處,以期緩解并最終消除生態危機。“生態批評”是從文學批評角度進入生態問題的文藝理論批評方式, 一方面要解決文學與自然環境深層關系問題, 另一方面要關注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態、文化生態、精神生態的內在關聯。

一、生態文論介入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要性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環境下,英美文學作為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在教學中應適應時代要求,注重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引入,引導學生從生態視角閱讀作品,進而培養學生生態意識。英美文學教學中引入生態文學批評理論,培養學生生態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意義的認識,增強學習英美文學的成功預期,和學生正確評定英美文學課程的實用價值,從而有利于教師調動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我覺得生態文學批評理論介入英美文學課程的是很重要的。首先,生態文論介入英美文學能促進學生英語語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因為生態文論介入英美文學,并不是在課堂講授的內容中機械地添加一些文論方面的知識,而是將教學中心從文史知識的識記轉移到培養學生運用生態文學批評理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來賞析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上。

第二,生態文論介入英美文學符合時代的要求,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建設生態文明的大環境下,生態意識是大學生的 “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魯樞元教授提醒我們,相伴現代工業文明的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覺地向著人類的心靈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導致人類自身內部的 “精神污染”。這里的精神污染是一個生態學概念,是指現代社會中科技發明對人的健康心態的侵擾,物欲文化對人的心靈渠道的閉塞,商品經濟對人的美好情感的腐蝕。當代人的許多精神問題,如自殺、吸毒、精神分裂、抑郁癥等等,都隨著社會發展的程度看漲。其突出表現為現代社會高度存在的疏離化: 即人與自然的疏離、人與人的疏離、人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疏離。因而,生態批評意識涵蓋范圍廣泛,不僅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更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關系的和諧發展意識。

而一方面,我國高校在課程設置上普遍存在著重實用輕人文素養的現象,強調大學生掌握可見可測的知識技能技巧,不夠重視學生需要、興趣、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的功利性使得競爭異常激烈。大學生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承受很多學業、人際、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壓力使得學生對情感、愛、理想和心理歸屬等需要格外強烈,學生會覺得精神空虛,難以走出心靈的困境。英美文學課程中引導學生從生態的批評視角對具體文學作品閱讀和分析,其目標是幫助學生探討現代社會的生態環境危機及其文化根源,讓學生理解二元論思維方式和極端的理性思維的形成、表現及其危害,培養學生對生命、自然的敬畏和關愛意識,從而進一步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樹立生態意識如生態的消費觀、愛情觀、求職觀等等提供啟示,幫助學生建立與自然、他人和諧相處的存在狀態,走出心靈的困境。滿足學生的精神成長之需,因而也能吸引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構建英美文學生態課堂

生態課堂是由教育主體、教學活動和生態教學環境構成的互動、開放、和諧有序的有機系統,包括由教材、多媒體課件構成的物理生態環境,由內化的社會價值觀構成的社會生態環境,以及由師生感情、學風和學習興趣構成的精神生態環境。在建設英美文學生態課堂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學策略的選擇。基于生態位和學習者主體的教學策略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到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在課堂系統中的生態位差異,充分尊重個性,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篇10

 

關鍵詞:生態文化 文學理論 教學創新

當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催生著生態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學主義為主導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相比,這無疑是一種深刻的文化轉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思想學術前沿敏感領域的文學理論界,20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態文藝學”、“生態美學”和“生態批評”,并對此進行了持續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響的理論范疇、命題,并以當代中國生態美學的理論建構為依托,對中國古代文論的生態智慧進行了別開生面的清理。文藝學研究中的生態維度,對文學創作、對建設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成為更新文學理論的教學內容、提升文學理論課程的時代特色的推手,并為文學理論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理論資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體生態文論觀

當代著名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哲學家霍爾姆斯·羅爾斯頓創建了意義深遠的自然價值論,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生態整體主義的世界觀。他認為自然是生命的系統,是呈現為完整、美麗的生命共同體。自然之美具有關聯性,起于人與世界的交感中。這種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來觀察世界、解釋世界的觀點和方法,不僅與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會和自然的相互關系作為理論研究出發點的原則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天人合一的觀念。 基于此,在文學理論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立足于宏觀層面,引導學生理解把握文論的體系框架、學科品格、研究視角等基礎性問題,還是從微觀入手,引領學生學習若干基本知識要點,如文學的語言特性、詩歌的韻律節奏、文本的二度創作等等,都需樹立一個核心的教學理念,即:通過塑造“天人合一”的整體生態文論觀,向現代社會和未來培養一批著眼整體、承續歷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濃郁生態情懷的知識分子。

如何幫助學生在文學和文論的領域里自覺運用生態的意識去審美,如何使他們在文學審美的層面上認識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實則就是自然與人和諧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眾多,其中的一種“無法之法”是最佳途徑之一。具體來說,“無法之法”中的“無法”當然不是毫無方法,作為“法”之一種,它是更高層次的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靈活有度的協調綜合,打造理論學習的自由空間。譬如美國當代文藝美學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學四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知識點,教師可采用多種方法教學:

(1)以先聞道者的身份,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介紹學生多了解我國古代儒家人體天道、親善和諧的主張,道家向往回歸自然的志趣,歷代文人在詩文中表達出的對天人合一真諦的體悟。多閱讀馬列文論中與此相關的章節內容。多接觸當代生態環境、生態哲學、生態文學的熱點問題和相關見解,在全方位多層次了解人與宇宙生態關系的基礎上再回到四要素問題本身時,學生的知識視野已極大開闊,對問題的縱橫維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許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啟發學生結合個人見聞和閱讀、寫作實踐,通過以己及人、以人觀理的過程,以臻“以理觀理”之境,這樣的思考過程因結合個人體會而更易產生超越于書本知識的獨特的切身之感。

(3)以組織者的身份,發起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若條件許可,還可組織學生就此問題專訪某位作家或批評家來加深理解。這種從課堂之內的知識傳授向課堂之外的實踐課程的轉換,將帶給學生新鮮活潑的學習樂趣和生動感受。

(4)以上三種具體方法綜合運用,“獨語式”、“對話式”、“互動式”教學模式交叉使用,授課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因地制宜。既將“無法之法”化為無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實處。

二、以生態學視角展開研究型教學

在當今大力推進素質和創新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學范式是相對于以往以單向性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范式提出的一種全新理念。以生態學視角展開研究型教學范式的現代價值不局限于教學方法的創新,而是通過其課程教學過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體生態文論觀的核心理念,將教學和科研統一起來,使教學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滲入課堂內外,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創新設計、促進生態文論知識的有效生成。據此,以生態學視角展開的研究型教學范式在結構特性和課程價值方面至少具備以下三點:

(1)教學和科研統一于教學身份的雙重性上。研究型教學實踐中,教師

[1] [2] 

和學生都兼有雙重身份:教師既是教學者,又是研究者,從事的是研究性教學:學生既是學習者,也是研究者,從事的是研究性學習。教學過程不是一邊倒的灌輸知識,而將學生視為平等對話的伙伴,一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質疑本能和問題意識,比如從根本上質疑:生態文論與過去文論的區別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態學原則都能解釋文學藝術現象?二則有步驟的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啟發學生由淺入深的思考人們在文學藝術中如何表達了他們的生態意識?怎樣勾勒文學表現生態意識的歷史過程?怎樣解決文學在表現生態意識時所體現出來的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沖突?如何確立生態文論和生態批評的一般理論標準?諸如此類的重要問題不是一時一地憑一己之力所能解決的,這項事業注定了教學與科研的不可分離。只有教師和學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學范式里,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統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獨立與創新孕育于教學平臺的民主性中。學術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靈魂,民主的教學平臺上,學生擁有充分的話語權和表達權,師生之間可以平等的進行教學溝通和學術討論。正是在這種和諧開放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才能養成寶貴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夠的學術勇氣去解構一直奉為圭臬的人本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才有足夠寬廣的學術胸襟去建構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協調的生態觀。

(3)互動與合作貫穿于教學形式的協作性里。聞道求知是大學的獨特學術品性,開展學習協作是達到這種品性的必要途徑。個人化的閉門式學習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與人互動,才能使個人的研究成果與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對照,從而在更高層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與人協作,才能從更深立意上懂得萬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態智慧。

三、倡導文本細讀,啟動生態批評

建構整體的生態文論觀,除了必要的以生態學視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學之外,還需要在課堂教學的前后環節有所延伸。具體來說以下兩個方面不容忽視:

(1)教學之前倡導學生多讀、細讀與生態文化相關的文學文本。生態文論是對生態文學的理論觀照和規律總結,是“文學研究的綠色化”。因此在進入系統的生態文論學習前,對生態文學文本廣泛閱讀、積累充分的感性體驗是十分必要的。與生態文學相關的文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凸顯生態意識的經典之作,如被譽為西方乃至全球“綠色圣徒”的美國作家梭羅,其代表作《瓦爾登湖》從一部不受人重視的普通浪漫主義之作,一躍成為人類生態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杰作。除此外還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優秀文本,如享譽世界文壇的《與狼共度》(莫厄特)、《寂靜的春天》(卡森)、《訴訟筆錄》(勒克萊齊)等,我國的生態文本如《懷念狼》(賈平凹)、《水中的黃昏》(蔣子龍)、《拯救大地》、《守望家園》(徐剛),《只有一條江》(岳非丘)等。另一類是傳統意義上的經典文本,在現實的生態語境下,可以轉換現代生態視角,重新進行解讀,如《白鯨》、《魯濱遜漂流記》、《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學名著。如何在當下呼吁生態環保、可持續性發展的冷靜期重新審視此類文本中表現出的人對自然的征服?如何歷史的、公允的全面評價?這樣的思考有賴于相關的文本細讀,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