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稅收入辦法范文
時間:2023-05-30 16:10: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稅收入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一條為進一步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促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財綜[20*]53號)和《*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常政發[20*]238號)的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或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性資金。
第三條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
第四條區財政部門是本區政府非稅收入的主管機關,負責實施本辦法,并具體負責本級政府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草案的編制和組織執行工作。
第五條在本區范圍內有政府非稅收入收支活動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
第六條政府非稅收入主要包括: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根據法律、法規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性基金。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某項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征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三)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讓金收入、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及價款收入、場地和礦區使用費收入、出租汽車經營權、公共交通線路經營權等有償取得的收入,政府舉辦的廣播電視機構取得的廣告收入,以及其他國有資源取得的收入。
(四)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租、出售、出讓、轉讓等取得的收入,利用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場地設置停車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國有資產取得的收入,包括城市基礎設施開發權、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使用收入。
(五)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指按規定應當上繳國庫的國有資本分享的企業稅后的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以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以及依法由國有資本享有的其他經營收益。
(六)罰沒收入。指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依法查處違法案件時取得的罰沒財物和追回贓物所形成的財政資金。
(七)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指以政府、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已指定具體捐贈對象和項目的定向捐贈除外)。
(八)主管部門集中收入。指主管部門通過提取管理費、收入分成、下級上解資金或者其他方式集中的所屬事業單位的收入。
(九)利息收入。指各類政府財政性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包括稅收和非稅收入產生的利息收入。
(十)其他依法設定的非稅收入。
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不適用本辦法。
第七條機關、事業單位、未與事業單位脫鉤的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從市場取得的經營性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
第三章征收管理
第八條依法應當繳納政府非稅收入的單位或者個人為繳款義務人。
第九條向繳款義務人征收或者收取(以下統稱征收)政府非稅收入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為執收單位。
第十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了征收部門、單位(以下簡稱執收單位)的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由規定的執收單位征收;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財政部門為執收單位。
執收單位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委托其他單位征收的,應當將委托協議送財政部門備案;受托單位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單位的名義征收政府非稅收入,不得轉委托。
第十一條執收單位或者其委托單位應當嚴格依法征收政府非稅收入,確保應收盡收,規范征收。任何單位或個人無權擅自緩征、減征和免征政府非稅收入;特殊原因需要緩征、減征和免征政府非稅收入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十二條財政部門負責組織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依照公開、公平原則合理確定政府非稅收入代收銀行,開設政府非稅收入財政專戶,用于歸集、記錄、結算政府非稅收入款項。
執收單位和受托單不得擅自開設政府非稅收入過渡性賬戶,原先開設的收入過渡戶(財政專戶分戶)即刻取消。
第十三條政府非稅收入實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信息聯網、實時入庫(專戶)的征繳方式,執收單位可采取直接解繳或集中解繳方式,以直接解繳為主。
第十四條繳款義務人確因特殊情況需要緩征、減征、免征政府非稅收入,按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依法收到的待結算收入,繳款義務人應當憑執收單位或其委托單位開具的繳款憑證,先到財政部門指定的收款銀行將款項繳入政府非稅收入財政專戶;符合返還條件的,繳款義務人可以向執收單位提出返還申請,由執收單位簽署意見,經財政部門審核后返還繳款義務人。
誤征、多征的政府非稅收入,由執收單位依法確認后,向財政部門提出退還申請,經財政部門核實后返還繳款義務人。
第十六條執收單位收取的往來款項(暫存性)資金,應當繳入政府非稅收入財政專戶,使用時向財政部門提出申請,財政部門審核后通過財政專戶撥入執收單位賬戶。
第十七條執收單位收到的屬于應稅行為的政府非稅收入,應當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使用稅務發票,并將繳納稅款后的政府非稅收入全額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
第十八條執收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社會公布由本單位征收的政府非稅收入項目及其依據、范圍、標準、時限和程序;
(二)認真編報本單位政府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草案,并積極組織落實;
(三)按照規定向繳款人足額征收政府非稅收入款項;
(四)記錄、匯總本單位征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款項,并及時與代收銀行、財政部門核對;
第十九條財政部門、執收單位和收款銀行應當加強協調,改進征收方式,提高征收管理效率,方便繳款人。
第四章資金管理
第二十條政府非稅收入應當納入預算管理。對已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或通過財政專戶解繳國庫;對尚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非稅收入分期分批納入預算管理;新設立的政府非稅收入項目取得的收入一律上繳國庫。
第二十一條財政部門負責設立和管理本級的政府非稅收入賬戶體系,包括國庫單一賬戶、政府非稅收入財政專戶和其他賬戶。
第二十二條財政部門應當通過編制綜合財政預算或部門預算,實現政府稅收與非稅收入的統籌安排,合理確定預算支出標準,明確預算支出范圍和細化預算支出項目。
第二十三條政府非稅收入應當與執收單位實行收支脫鉤(分步實施)。執收單位的支出不再與其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掛鉤,統一由財政部門按照執收單位履行職能需要核定的預算予以撥付。
第二十四條建立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考核和增收激勵機制,增強執收單位依法征收的責任心,積極調動執收單位增收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認真執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規定的執收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五章財政票據管理
第二十五條財政票據是執收單位或者其委托單位在征收政府非稅收入時向繳款義務人開具的財政部門印制的收款憑證,是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
第二十六條除必須保留的新版專用票據外,統一使用財政部監制的(江蘇省)《*市政府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區)》。
財政部門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保管、發放、使用、核銷、檢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條執收單位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的,應當向繳款人出具財政部門監制(江蘇省)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不出具財政部監制(江蘇省)統一印制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繳款義務人有權拒絕繳款,并向財政部門投訴。
第二十八條執收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門的規定購領票據,并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票據領用、繳銷、審核、保管等制度,確定專人負責,保證財政票據安全和合法使用。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二十九條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征收匯繳、劃解、管理的日常監督、專項稽查,及時查處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中的違法行為。
審計、物價、監察、人民銀行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法定職責,做好政府非稅收入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條執收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本辦法的規定,健全內部監督約束機制,如實提供相關資料,接受財政、物價、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財政部門、監察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進行處理。
(一)違法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征收、代收政府非稅收入的;
(二)違反規定擅自設定政府非稅收入項目、范圍、標準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權限緩征、減征、免征政府非稅收入的;
(四)隱匿、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政府非稅收入款項的;
(五)轉讓、出借、代開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或者不按規定購領、開具、保管、銷毀財政票據的,利用財政票據亂收費或者使用非法財政票據的;
(六)非法印制、偽造、買賣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
(七)其它違反政府非稅收入征收、解繳管理規定的行為。
篇2
為貫徹落實《*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市政府38號令)和《*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暫行辦法》、《*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暫行辦法》精神,切實推進我市市級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新模式順利、平穩運行。根據市政府對推進政府非稅收入征管改革的要求和省財政廳對推動市、縣政府非稅收入征管改革的部署,按照市級政府非稅收入征管改革工作的計劃安排,現將第六批市級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方式改革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按照“先行政后事業,分期分批推進”的原則,確定屯溪一中等14個單位納入第六批市級非稅收入征管改革的范圍(具體單位名單附后)。各改革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對推進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各改革單位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單位的業務指導,主動配合市財政局開展工作。
二、各執收單位要對非稅收入項目、財政票據和銀行賬戶進行一次清理,并將本單位執收單位信息情況表于6月6日前報送市財政局(一式兩份)。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以市物價局核定為準,未經核定的收費項目一律取消,不得使用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再行收取。保留的銀行賬戶以市財政局核定為準。政府非稅收入征管軟件中將對單位執收的非稅收入項目(包括收費項目及標準)進行設定,對單位上報非稅收入項目不全、收費標準不符而造成非稅收入不能及時收繳庫的,其責任由執收單位負責。執收單位原領購的所有財政票據要全面進行清理核銷,啟用新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篇3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2.4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非稅收入既是行政事業單位的一筆數量龐大的資金管理項目,也是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對非稅收入進行科學的收繳管理對于優化當地資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義[1]。從宏觀上來看,加強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對于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基礎起著關鍵作用,在我國在宏觀調控過程中,經過了預算外收支兩條線管理到非稅收入資金范圍的劃分,再到非稅收入劃歸預算管理的過程,在這一演變過程中,政府對于非稅收入的管理日漸嚴格,而這對于提高市場競爭的充分性具有重要意義;從微觀上來看,加強對非稅收入的收繳管理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收入,提高內部管理中資金運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從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角度分析,加強對非稅收入的收繳管理對于實現行政事業單位持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非稅收入的規模不斷擴大,而政府為提高非稅收入的管理水平,頒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增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制度》等[2],以推動我國非稅收入逐漸透明化、公開化,明確各主體之間的收繳責任,防范、亂收費等現象。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的問題依舊突出,例如違規收入屢禁不止,一些地方事業單位打著行政管理的旗號,巧立名目進行費用收繳,或者依據國家的收繳項目,肆意抬高收繳標準;票據使用的不合理,在收費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記錄和憑據,從而導致收繳費用難以進行有效核算,造成了國家資產的流失;財務收支管理不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在票款分離中缺乏嚴格細化的規定,從而影響了非稅收入使用效率。針對這些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對非稅收入進行管理,才能夠在制度的約束下提高管理效率,進而營造和諧的市場氛圍。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對策
1.完善法律體系,建立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構建法治社會的基礎,在政府宏觀管理中,法律手段是市場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立法部門應該推進對非稅收入的立法進程,針對目前一些行政事業單位中存在的亂收費、肆意提高收費標準的情況進行法律上制約[3],以有效規范行政管理人員的行為;此外各地地方還應該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定符合當地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規范,并配合執法部門進行落實,以優化當地非稅收入的法律環境。
2.重視預算,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
推動非稅收入進入預算管理,已經成為提高其收繳管理水平的必然趨勢,在預算管理中,行政事業單位首先要對常見的收繳項目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預算收入,其次,簡化基金項目的預算管理過程,化繁為簡,整合預算管理內容;再次,加強對國有資產經營收入的管理水平,提高對國有資產收入的配置效率;最后,做好債券管理,利用國家信譽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到公共建設中來,以擴大非稅收入規模。
3.落實嚴格的票據管理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在票據管理中,首先要集中權力,將票據的管理納入到財務部門,以保證票據的統一性,規范票據使用;其次要細化票據管理部門的職責,消除商業影響,保證票據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出現票據造假的情況;最后,制定票據核算、核銷的管理辦法,細化管理規則,建立系統的管理模式,以保證票據對非稅收入的有效記錄與核算,提高收繳管理效率。
4.強化對非稅收入收繳的監督
監督是避免非稅收入收繳隨意性的重要手段,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監督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法律監督,即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建立征收辦法,將收繳項目、收繳標準進行明確,理順收繳過程,使非稅收入做到有法可依;其次,重視外界監督,即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利用官方網站、宣傳張貼等形式,對非稅收入收繳辦法進行詳細的解釋,以保證公眾、媒體的知情權,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最后,做好內部監督,即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應該完善審計機制,提高對非稅收入的核查,以保證收繳管理的公平、有效。
5.加強內部檢查,明確法律責任
首先,行政事I單位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利用系統的財會報告,規范監督體系和管理體系的法律責任;其次,規范檢查辦法,逐漸形成以財務部門為主,以價格、監督、審計部門為輔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模式;再次,財務部門要定期向人大報告檢查情況;最后,完善收繳責任制,利用系統的量化考核,保證收繳效率。
三、結語
近年來,行政事業部門為提高自身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公共服務與市場機制的協調程度,對非稅收入的收繳管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是由于我國國民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許多制度均有待完善,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中,應該對非稅收入的項目進行科學的核算、申報、審查,提高非稅收入的應用效率,從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玲.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271.
[2]王忌虛.規范非稅票據管理、加強非稅收入源頭控制初探[J].當代會計,2016,04:67-68.
篇4
關鍵詞:非稅收入管理體制公共財政
一、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現狀
政府非稅收入是與稅收收入相對的一個概念,非稅收入是對非稅收入種類的概括性稱呼。非稅收入資金是指以貨幣形態存在的非稅收入。從公共財政的角度看,非稅收入屬于政府(財政)收入。它是政府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憑借國有資產(資源)、國家投入收取、提取、募集的資金。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它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應該說這個概念的提出是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體制過程中,在不斷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體制改革和探索中總結出來的。有資料顯示,在現階段,我國的非稅收入資金規模已接近稅收收入的規模;遼寧省的非稅收入資金規模與稅收的規模大體持平。非稅收入資金已成為政府舉辦公共事業的重要保障。加強非稅收入資金的管理,意義十分重大。由于概念的確立在時間上比較晚,在現實的管理中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所以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管理的范圍還沒有覆蓋到政府非稅收入的全部。非稅收入的管理范圍主要集中在預算外資金上,主要加強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以及罰沒收入的管理。對于增收潛力很大的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還沒有作為管理的重點而全部納入管理范圍。
2、非稅收入數額大,增長迅速,且項目繁多。我國非稅收入由1978年的960.09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4640.15億元,增長了4.83倍。非稅收入占財政性資金的比重在1985年為42%,1990年達到了50%,即使在世紀之交也接近40%的水平。在非稅收入的項目上,根據財政部綜合司的有關數據,2000年全國性的收費項目仍有200多項,2002年為335項,地方每個省的收費項目平均在100多項以上,其中不乏有不合理和欠規范的收費項目。
3、非稅收入征管主體多元化,執收行為欠缺規范。目前我國機構設置眾多,情況復雜,非稅收入利益主體龐大,征收管理十分不規范。雖然國家對非稅收入的項目和標準有嚴格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但是亂收、亂罰、亂支的現象依然存在。由于非稅收入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未真正歸位,非稅收入目前仍由各個執收執罰單位分散征收,這種“多頭”管理的格局,肢解了非稅收入管理職能,分散了征管力量,造成管理脫節,收入流失,分配失控,監督失靈。同時,也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容易誘發。
4、我國現階段的非稅收入末實現“收支脫鉤”。我國的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體制已基本形成。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的非稅收入管理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非稅收入的管理末實現“收支脫鉤”,上繳的收費和罰沒收入與執收執罰單位的支出安排仍存在掛鉤現象;非稅收入仍由執收執罰單位自收自繳,沒有實行收(罰)繳分離:在部門預算中末將預算內外資金統籌安排:執收執罰單位的預算外資金使用仍不夠規范、合理:在非稅收入征繳上還存在著隨意減、免等諸多“人情費”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導致了部門之間行政開支、職工收入水平差距較大問題的出現,致使單位亂收費、亂罰款以及截留、挪用非稅收入資金的現象屢禁不止,各種腐敗問題時有發生。群眾意見較大,已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損蝕了政府收入的基石,削弱了政府的經濟調控能力。
5、法制不健全,缺乏約束機制。目前,非稅收入的管理從立項、定標、征收、票據管理和資金使用各個管理環節沒有一套覆蓋全國的統一、規范、系統的法律法規,使得非稅收入無章可循或有章難循。同時,非稅收入的征管和使用安排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造成各地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不一樣,非稅收入管理難以規范,對違規行為難以約束。
以上問題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為我國正處于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各個利益主體在監督和約束機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釋放被長期壓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這其中產生的諸多不規范現象也只有在體制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中才能逐步解決。
二、完善非稅收入管理的基本思路
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要求,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就必須擺脫原有的體制的束縛。具體到實踐中,可進行如下方面的改進:
1、明確非稅收入征管主體,統一管理職責。非稅收入是政府及其所屬的部門在行使職能過程中收取的各項資金,它本身就具有財政資金的屬性,是財政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非稅收入的征管主體只能是管理政府資金的財政部門。因此,在非稅收入的管理過程中要強調財政部門的主體地位,變征管主體“多元”為“一元”。在財政部門內部設立專門的非稅收入管理機構,負責非稅收入的全面管理工作,統一征收,統一管理,統一政策。在預算外資金不斷納入預算內的趨勢下,非稅收入理應是預算外資金最合適的替代者。
2、清理整頓收費基金項目,出臺收費基金目錄,推動收費政策公示制度。對現有的收費基金進行認真的整頓和清理,堅決取消不合法的收費項目。對于重復征收的項目,應該合并的就要合并,杜絕行政機關搭車收費或越權收費現象的發生。對于還有必要保留的非稅收入項目,重新研究論證,由中央主管部門公布,實行非稅收入目錄管理和公示制度。對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收費逐步改為稅收。例如:設立燃油稅,對用汽油、柴油等的動力的車輛、船泊從油品價格上征收一定比例的稅,取消養路費和江河航道養護費等。公開收費政策審批權限,《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國發)[1996]29號,以下簡稱《決定》中支出,收取或提取”預算外資金必須依照法律、法規和有法律效力的規章制度所規定的項目、范圍、標準和程序執行。因此,實施非稅收入管理,明確非稅收入項目的管理體制與管理權限,十分公開收費具體內容和征繳程序,建立收費政策公開辦事機制。
3、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擴大非稅收入銀行代收。完善非稅收繳體制改革,“收支兩條線”是最重要的一個思路。首先,在賬戶管理上要清理執收單位在銀行的一切賬戶,取消各種形式的收入過渡賬戶,對有特殊原因需要匯繳的單位可以具體問題具體考慮,并最終實現國庫單一賬戶的管理。其次,實現單位開票、銀行代收的征管模式,并逐步完善部門預算制度的改革,通過合理、科學地編制部門預算,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分配和管理,防止非稅收入形式上的“收支兩條線”,實際上的“誰征收,誰使用”。
4、嚴格非稅收入的票據管理。國家規定,非稅收入票據由省及省以上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有同級財政部門統一發放。各執收執罰單位憑據《非稅收入票據領購簿》辦理票據領購。票據的管理是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的源頭,也是監督執收單位是否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的一個關鍵環節。加強票據管理總的原則是要做到統一領發、統一使用、統一保管、統一核銷和統一監督,力求票據與項目相結合、票據與收入相結合、票據與稽核相結合。首先,要對非稅收入票據的印制、核發進行控制。其次,要通過對非稅收入票據的核銷,監督收入是否按時足額地上繳財政,防止執收單位截留財政資金。同時,大力推進票據管理的網絡化,跟蹤每一張票據使用的具體情況,并針對目前票據種類、樣式的繁多現象,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減少票據種類,統一式樣。
5、加快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以“金財工程”收入管理系統為基礎,結合非稅收入管理的內容,設計開發非稅收入管理軟件,以科學為依托,實現非稅收入從票據領購到自動核銷、單位開票到自動入賬、銀行代收到傳遞信息、財政處理信息到分類管理等環節的一系列工作的微機網絡化管理。實現財政與銀行、執收執罰單位、財政部門上下級之間的微機聯網,全面監控非稅收入的收繳情況。為了強化票據使用的管理,遼寧省財政廳提出了新的票據管理辦法:即借助于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網絡系統,通過對執收執罰單位所領購票據的編碼的控制和管理,對票據的使用實施事前和事后監督,以實現對票據使用全過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
6、加快非稅收入管理法制建設,強化非稅收入監督檢查機制。針對目前非稅收入管理無法可依的情況,有必要從法律建設入手,健全法律體系,抓緊出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在制度上規范和約束非稅收入項目的審批、標準制定、征收管理、資金分配等工作。另外,還要強化非稅收入的監督檢查,形成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職能部門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在監督方式上,要突擊檢查和日常監督,事后檢查和事前、事中監督,案例解剖和重點稽查,局部檢查和整體監控等方式有機結合。真正做到發現問題不放過,一切行動都要做到有據可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新的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賬戶體系,規范收入收繳程序,加強財政票據監管,有助于 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增加預算外資金收繳透明度,從制度上防范腐敗現象發生。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察部、審計署,財綜[2003]29號,《關于加強中英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通知》精神明確規定非稅收入管理規定。
三、相關的配套措施
1、深化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應該說1994年實行的分稅制改革本身不是很徹底,體制也不很完善,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并沒有完全劃分明確。而非稅收入改革作為財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它的改革也只有在完善分稅制的改革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所以,當前需要的是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權,并根據事權來劃分相應的財權。思路是根據公共產品的受益范圍來界定支出范圍,全國性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由中央來提供;區域性的由地方政府來提供;跨地區的以地方提供為主,中央提供為輔。同時,適當下放給地方一定的立法、立項權利,使地方能結合自己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實施政策,充分調動地方執行非稅收入的積極性。
2、轉變政府職能。根據公共財政理論,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而不應該參與到競爭性領域中來。而我國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太深,政府承擔的職能太多,管的太廣泛,戰線拉的太長,直接的結果就是財政支出規模龐大,而收入增長又難以滿足支出的需要,這就為非稅收入的存在提供適宜生存的土壤,也是我國“三亂”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所以,適時地轉變政府職能,把投資從競爭性領域中退出來,重點保證公共支出的需要,才能根本上解決財力不足的現狀,從根本上治“三亂”問題。
3、修訂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實施細則》、《中央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賬戶管理的規定》、《中央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同時要研究制定《中央預算外資金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試點辦法》,規范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及所屬執收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和銀行等在非稅收入資金收繳管理中的職責,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4、加快機構改革步伐。造成目前非稅收入項目繁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機構的設置太多,近些年來,很多機構的成立都伴隨著一批收費項目的出臺,形成“增機構――收費――養人―再增機構”的惡性循環。因此,政府機構改革必須與規范非稅收入同步進行,對現有機構進行結構優化,精簡并妥善安排富余人員,嚴格控制機構人員數量,將支出規模降到合理的水平上。提高支出的效益和管理的效率。逐步細化現有政府預算科目,并對其涵蓋范圍作適當調整,以全面、系統地反映非稅收入內容。保證改革順利實施。
5、建立健全非稅收入收繳監管機制。財政部門要利用票據監控手段,加強對執收單位收繳行為的監督管理。同時,要建立健全收入收繳體系的監控機制,確保非稅收入資金及時、足額地繳入財政專戶。
6、加快財政管理信息系統和銀行支付系統建設步伐。按照新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的要求,要盡快建立管理先進、操作可靠的財政管理信息系統和銀行支付系統,為非稅收入資金收繳、匯劃清算的高效率運作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丹東市財政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相關知識手冊》.2003年.
[2]李友志.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
篇5
第一條為了便民守事,規范收費行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根據《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縣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依法履行管理職能,行使國有資產或者國有資源所有權,提供特定服務或者以政府名義收取稅款以外的財政性資金的組織。包括下列各項:
(一)行政性收費;
(二)事業性收費;
(三)政府性基金(附加);
(四)罰沒收入;
(五)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收益;
(六)其他非稅收入。
第三條縣財政局是非稅收入的主管部門,縣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局(以下簡稱縣非稅局)負責非稅收入管理的具體工作。
第四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征收或者收取部門、單位(以下統稱執收單位)的非稅收入項目,由法定執收單位征收或者收取;執收單位依法委托征收或者收取的,應將委托協議送縣財政局備案;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非稅收入項目,由縣非稅局直接或依法委托有關單位征收或者收取。
第五條各執收單位必須嚴格依照《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第八條的規定征收或者收取非稅收入。實施行政許可項目、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由政府定價的服務收費,必須嚴格按照縣財政局和縣物價局核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收取。招商引資項目的收費,按照縣人民政府年印發的《縣招商引資優惠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六條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制度,推行“多家費、一家收、分頭撥,的征收方式。縣非稅局在縣政務中心設立收費窗口,經縣政府批準,在相關單位設立室,負責管理非稅收入資金。
第二章征收程序
第七條向新辦企業收費程序:
(一)投資者向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提出辦理申請;
(二)縣政務中心根據有關規定填列縣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明細表;
(三)相關單位對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進行計算填認,提供審批(服務)表格。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對收費項目和標準進行審核;
(四)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審核后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明細表向繳款義務人逐單位逐項目開具《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然后將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明細表“交款人聯”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2-5聯交繳款義務人;
(五)繳款義務人將款項繳入縣非稅局在銀行開設的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六)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銀行蓋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的“收賬通知聯”,在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明,細表的“交款人聯”、“國庫聯”和審批(服務)表加蓋縣非稅局業務專用章;
(七)縣政務中心將已加蓋縣非稅局業務專用章的審批(服務)表格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執收單位聯”傳遞給相關單位,相關單位應及時進行審批和提供服務,并在限定的時間內辦理相關證件交縣政務中心;
(八)縣政務中心在限定的時間內將相關證件和手續傳遞給投資者。
第八條經常性收費(含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資源收益等)程序:
(一)執收單位依法向繳款義務人開具、送達縣非稅局統一監制的收費通知或者決定;
(二)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含室,下同)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進行審核并開具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并將審核后的收費通知或者決定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2--5聯交繳款義務人;
(三)繳款義務人將款項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當事人如果對收費通知、決定持有異議,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但復議或訴訟期間,不停止執行;
(四)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銀行蓋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賬通知聯”,在收費通知或者決定上加蓋縣非稅局業務專用章;
(五)相關單位憑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執收單位聯”和已加蓋業務專用章的收費通知或者決定書及時辦理相關事項。
第九條罰沒(罰金)收入征收程序:
(一)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繳款義務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或者司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繳款義務人)處以罰金或沒收非法所得的判決書等法律文書;
(二)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法律文書向繳款義務人開具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并將法律文書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2—5聯交繳款義務人或其人;
(三)繳款義務人或其人將款項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如果行為人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但復議和訴訟期間不停止執行;
(四)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銀行蓋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賬通知聯”,在法律文書上加蓋縣非稅局業務專用章;
(五)相關單位憑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執收單位聯”和已加蓋業務專用章的法律文書辦理相關事項。
第十條代結算收入(暫扣款、預收款、保證金、訴訟費等)收取程序:
(一)執收單位向繳款義務人開具縣非稅局監制的收費通知;
(二)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對代結算收入項目和標準進行審核并開具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將收費通知和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2—5聯交繳款義務人;
(三)繳款義務人將款項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四)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銀行蓋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賬通知書“收賬通知聯”,在收費通知上加蓋縣非稅局業務專用章;
(五)相關單位憑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收“執收單位聯”和已加蓋業務專用章的收費通知辦理相關事項。
第十一條罰沒物品處理程序:
(一)執法機關依法追繳的物品,向被扣者開具非稅收入專用收據:
(二)執法機關定期造具罰沒物品清冊報縣非稅局;
(三)縣非稅局和執法機關對罰沒物品統一處置,其中屬于必須銷毀的偽、劣、、毒等物品,由公證機關公證后統一進行銷毀;屬于可變賣的各種新舊物品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1.對于價款較少的罰沒物品由財政、物價部門估價后公開出售。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罰沒物品出售收入表開具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出售單位將款項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2.對于價值較大的罰沒物品,由縣非稅局委托拍賣公司公開拍賣。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罰沒物品出售收入表開具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拍賣公司將款項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第十二條現場征收程序:
除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當場收取外,禁止執收單位或者委托單位當場收取現款。依法可以當場收取的小額、零星、分散、不當場收取就難以追繳的收費和罰沒,按下列程序收取:
(一)執收單位開具收費通知或行政處罰決定,同時按有關規定向繳款義務人開具《非稅收入專用收據》直接收取款項;
(二)執收單位按日匯總并填制《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將所收款項集中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第十三條對未按期履行交付義務的,由法定執收單位依法強削執行或者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時收取的款項直接匯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按匯繳款出具收據。
第三章減免程序
第十四條繳款義務人確因特殊情況需要減征、免征、緩征非稅收入的,必須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繳款義務人向執收單位提出申請,申請書應載明減免理由及相關法律政策規定;
(二)執收單位填制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減免審批表,并簽署是否同意減征、免征、緩征的意見:
(三)執收單位將審批表交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審核、簽署意見,經縣財政局審核,報縣政府審批。
第四章結算程序
第十五條繳入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財政部門應當依照縣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財政可用財力調節比例的通知》(政發[]11號)規定,按月計算并撥付到執收單位。具體程序是:
(一)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進行分戶分類核算,在月末將收費(基金)款項劃入國庫和財政專戶。應當上交省、市的費用,由執收單位審核之后,及時從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上劃。
(二)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按月向財政國庫部門報送收費(基金)進度表,經國庫部門審核后送財政預算部門。縣非稅局填制行政事業收費(基金)撥付審批表,經審批后,由預算部門核對后填制預算指標追加單,并審批撥款。
(三)劃入財政專戶的資金由單位申請,經審批后,撥付單位。
(四)依法收取的待結算收入,符合返還條件的,繳款義務人可以向執收單位提出返還申請,由執收單位簽署意見,經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通過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直接返還繳款人,應當轉為非稅收入的代結算收入,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根據執收單位提供的依據,向繳款義務人開具非稅收入專用收據(待結算轉非稅收入)。
(五)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確認為誤征、多征的非稅收入,由繳款義務人向執收單位提出申請;經財政部門確認,由縣非稅局開具《非稅收入退庫通知書》,通過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及時、足額、準確地退還給繳款義務人。對于已劃解國庫或財政專戶的誤征、多征的非稅收入,則由國庫或財政專戶直接退付。
(六)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核算后,與單位的結算按國庫集中支付核算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票據管理
第十六條執收單位征收或收取非稅收入,應當向繳款義務人出具由省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非稅收入票據。
第十七條執收單位的非稅收入票據由縣政務中心統一領購,使用加蓋“縣政務中心”公章和“縣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局”收款專用章,并負責定期向財政非稅管理部門申報繳銷;需要到現場征收的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項目,由備執收單位向政務中心的收費窗口領取加蓋“雙章”的收款票據,其現場征收的各種款項必須及時足額繳入政務中心收費窗口。
第十八條縣非稅局和縣政務中心收費窗口應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票據領購、保管、核銷等制度,設立并登記臺賬。
第十九條縣非稅局要建立非稅收入票據年審和稽查制度,加強對非稅收入票據的監督檢查。
篇6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政府的財政管理工作,滿足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2004年財政部頒布了《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財綜[2004]53號),各地政府積極響應號召,加強了對非稅收入的管理力度,高校的一些收入也納入了非稅收入管理的范疇。這無疑給高校非稅收入如何走向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明朗化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思考。
一、政府非稅收入的概念和范圍
政府非稅收入是與稅收收入相對的一個概念,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政府非稅收入的范圍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源有嘗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彩票公益金、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非定向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
二、高校非稅收入的內涵
從非稅收入的定義可以看出,非稅收入的范圍較預算外收入更廣,高校的大多數收費行為都屬于政府非稅收入的管轄上繳范圍。高等學校非稅收入主要包括:高等學校學費、高等學校住宿費、委托培養費、函大、電大、夜大及短訓班培訓費四個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2004年財政部頒布了《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財綜[2004]53號)進一步明確了政府非稅收入的概念和管理內涵;明確了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即規范“非稅收入”、實行部門項目預算、建立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統一政府采購、實施銀行零余額賬戶管理。“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校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三、非稅收入與預算外資金的關系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使用“預算外資金”的概念和口徑。在國家正式文件里,最早出現“非稅收入”一詞是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即財庫[2001]24號文件中。其后,《關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出要“確實加強各種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2003年5月的《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察部、審計署關于加強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通知》(財綜[2003]29號)的文件中,第一次對“非稅收入”概念提出了一個較明確的界定。應該說這個概念的提出是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體制過程中、在不斷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體制改革和探索中總結出來的。
非稅收入與預算外資金相比,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正確理解非稅收入的準確含義,是適應政府非稅收入改革的前提和關鍵。
1.從概念上來說,政府非稅收入概念是預算外資金概念的升華。兩者分類的方式和強調的內容不同:非稅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對政府收入進行的分類,強調的是通過不同于稅收形式所取得的財政收入;預算外資金則是對政府收入按照資金管理方式進行的分類,強調的是沒有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這部分資金。從性質上講,二者都是政府收入,屬于財政性資金。
2.從外延上來說,兩者包含的范圍不同:非稅收入涵蓋了國家稅收以外的內容,范圍大于預算外資金;而預算外資金對于高校來說主要是指學生學費收入。預算外資金所包含的內容是非稅收入內容的一部分,而非稅收入對資金的定性更為準確、合理,更符合公共財政改革的要求。隨著公共財政觀念的強化,國家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收入機制的規范,預算外資金概念將逐步淡化,政府非稅收入將取而代之。
四、高校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的意義
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政府分配關系,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深化財政改革、健全公共財政職能的客觀要求;是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是依法行政、建設法制政府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迫切需要。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業單位。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形式日趨多元化,學費收入即非稅收入在高等學校收入中的比重逐漸增大,已經逐漸成為高等學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之一。非稅收入不斷走向信息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對高校事業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規范非稅收入的管理,將非稅收入直接上繳財政專戶,不僅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防止了轉移截留預算外資金、“小金庫”和“賬外賬”等問題的發生;也是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是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的重要環節和重要保證措施。
五、高校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的措施
(一)改變原有的收費模式
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銀行辦公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各大銀行實行聯網技術以后,用戶可以方便地使用一個賬戶即可在省內各銀行網點進行存取款及過賬業務,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為學校使用銀行提供的電子匯兌和電子過賬業務收取學費提供了可行性。因此,與銀行合作,利用銀行代扣學費,替代傳統的學生集中報到,手工收取現金的收費模式,已成為部分高校收取學生學費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的收費方式也已經從原來的單純手寫票據轉向打印票據、借用收費軟件功能統計收繳學費數據及刷卡繳費等。在實行預算外收支兩條線后采取了集中匯繳的方式,依托銀行和學校共同收取,在每年開學初,收費量集中時,由銀行批量代扣,收取的學費直接劃入財政專戶。高校在現有的收費管理模式及財務軟件的更新上,與財政、代扣銀行積極配合,并在清欠學費力度上不斷尋求新的突破,這些措施的實施都將對高校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起到非同尋常的作用。
(二)實行票款分離的辦法
高校非稅收入的收取采用“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的模式。即資金收繳和票據開具相分離的辦法。由各執收單位按照經政府相關部門批準的收費項目,開具統一的非稅收入繳款書;繳款人持繳款書有關聯次到代收銀行辦理繳款手續;代收銀行可以收取現金,也可以通過支票、銀行卡或批量代扣學費時直接劃入指定的財政專戶。一般情況下,由執收單位開具繳款書后,由繳款人到附近銀行網點繳款,繳款人將代收銀行蓋章的“回聯單”帶回執收單位,執收單位據此向繳款人出具收款收據。應繳非稅收入直接繳入非稅收入財政專戶,有助于財政資金的及時入庫,杜絕單位不及時上繳財政、隨意占用、挪用資金的現象。實行票款分離的辦法,對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腐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統一財政專戶,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
財政對非稅收入實行專戶管理。要對單位銀行賬戶進行清理,取消多頭開戶,確立收支專戶。一個單位原則上只能開立一個收入專戶,一個支出專戶。收入專戶除財政劃解外只能收,不能支;支出專戶除財政核撥支出外,只能支,不能收。通過專戶管理,可以保證各項收入全額繳入財政專戶,監督全部支出使用情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止了截留收入和私立“小金庫”、違規開設銀行賬戶等違法行為的發生;防止了非稅收入形式上的“收支兩條線”,實際上的“誰征收,誰使用”的現象,最終實現國庫單一賬戶的管理,使高校非稅收入的管理趨于規范化。
(四)加強票據管理
票據管理是非稅收入管理的源頭。票據是高校收入的法定憑證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也是財政、物價、審計部門進行檢查監督的重要依據。因此,加強票據管理,有利于規范高校收費管理工作,保障收入及時、完整、足額實現并上繳財政;有助于從制度和管理上扭轉隨意占壓、挪用財政性資金的現象;有利于遏制自立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準等亂收費行為。加強票據管理,首先要做好票據的“申購、領用、使用、核銷”等環節的工作,實行專人管理,建立完善的票據領購、核銷手續;嚴格執行有關的票據管理規定,力求票據與項目相結合、票據與收入相結合、票據與稽核相結合;同時,大力推進票據管理的網絡化,跟蹤每一張票據使用的具體情況,加強票據管理力度,逐步實現非稅收入票據管理網絡化、科學化、規范化。
(五)清理收費項目
首先要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收費報批制度,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標準均按程序報經國家各級物價部門批準。沒有收費政策的、未經批準的收費項目堅決不收,杜絕提高或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亂收費行為,嚴格持證上崗制度。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的有關政策,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將物價部門審核批準的《收費許可證》上的收費標準、收費標準制批準文件號等內容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紀檢、監察、財政、價格管理部門以及家長和學生的監督,并在新生報到集中收費時以公示牌的形式在收費現場公示,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明白,使高校的收費行為透明化。
篇7
摘 要 圍繞加強和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應堅持以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理清非稅收入管理思路,全面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創新非稅收入管理模式,完善非稅收入管理體系。
關鍵詞 非稅收入 管理創新 制度結合
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改革進入以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為目標的新階段,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優化非稅收入結構,合理分配財政支出,對增強政府調控能力,促進財政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堅持科學理財,創新管理模式,應積極探索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新思路。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
在收入管理上實行統一歸口管理,成立專門的非稅收入專管機構。加強內部監督,提高廉政勤能力,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文明服務制度等,以制度建設作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切入點,強化財務核算和監督管理;修訂有關考核辦法,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建立首問責任制,明確首問責任人的職責和義務,不履行職責的處理辦法;建立限時辦結制,各類業務均明確具體辦結時間;建立服務承諾制,與服務對象密切相關或社會關注的事項實行承諾服務;建立一次性告知制,當事人辦理有關事務或咨詢有關事項,責任人員應當一次性告知需要的村料、手續和注意事項。
二、規范運行操作,嚴格收入征管
對非稅收入應嚴格按照“統一票據、單位執收、銀行收款、資金統繳”的要求進行管理。從收費項目管理入手,實行審批分工協作,非稅部門負責審核項目,物價部門負責審核標準,實現項目與標準管理的有機結合,完善微機動態化管理,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強化票據管理,票據領繳和資金監管相結合,按照“憑證購票、限量供應、以舊換新、按時結算、票款同步“的管理辦法,實現票據領用、繳銷和監督資金上繳的有機結合。同時規范往來結算收據管理,嚴格限制使用范圍。收繳分離,非稅收入直接上繳。與專業銀行簽定責任協議書,所有非稅收入一律由各專業銀行代收代繳,直接進入非稅收入專戶,單獨核算,定期對賬,確保票款繳納及時準確。
三、創新管理模式,盯緊重點收入項目
1.搞好非稅收入分析與預測。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非稅收入信息,加強調查分析,提高分析預測水平,進一步提高管理能力。積極開展非稅收入評估,對非稅收入收繳情況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經常查找薄弱環節,完善管理措施。
2.加大非稅收入管理力度。嚴格實行定任務、定時間、定獎懲責任制,摸清非稅收入底數,在搞好調查測算的基礎上,把目標分解到每個項目,把任務具體到各經濟主管部門、征收單位,簽訂責任書。完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召開一次非稅收席會議,通報征管情況、收入進度,分析存在問題,研究制定對策。抓好重點非稅收入的監管,建立健全對重點單位、重點項目的監控制度,對非稅收入大戶實行全過程跟蹤監控,徹底消除非稅收入征管“死角”,確保各項非稅收入應收盡收。
3.加大稽查力度,推進依法理財。要改過去由多部門分頭檢查的做法,而由非稅收入管理部門和會計監督部門聯合成立檢查組,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直面式的財務專項調賬檢查,預算內外統籌兼顧,既有效地杜絕轉移資金的漏洞,又能擴大非稅收入管理范圍。采取“調賬檢查為主,重大問題到單位檢查為輔”的方式,檢查結束出具檢查報告下發決定書,限期整改。
四、深化綜合改革,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效益
在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同時,要特別注重與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等財政管理制度的有機結合。實行預算資金與非稅收入資金預算統編,資金統一管理模式,統一支出標準,按照預算資金管理模式,進行預算下達和資金分配。
一是科學安排非稅收入支出預算。堅持“量入為出、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根據實際需要、財力可能和財政綜合預算的要求,按照“保人員經費、保正常公用經費、合理安排項目支出”的順序,核定當年部門、單位政府非稅收入支出預算。首先確保人員支出。有政府非稅收入開支的部門、單位,在職人員支出按在編實有人數和現行工資及其他個人性支出標準核定;應由單位負擔的離退休人員支出、撫恤等個人支出按實有人數和現行標準核定;其次保證正常公用經費。由政府非稅收入負擔正常公用經費的部門、單位,嚴格核定開支標準和負擔原則,其他公用經費可根據正常開支包干基數核定,根據需要核增核減專項業務費;第三是合理安排項目支出。根據經濟發展要求,按照部門行政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確保工資發放、保證正常公用經費的基礎上,根據項目的輕重緩急,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進行合理安排。
二是嚴格執行政府非稅收入支出報批制度。堅持“量力而行、量入為出、勤儉節約、開源節流”的原則,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建立健全財政支出責任問責制、過錯追究制,切實加強財政支出的責任意識,嚴格預算約束。嚴格控制會議費、招待費、差旅費、購車費、考察費等一般性支出,杜絕一切鋪張浪費的現象。對于下達正常經費,按進度每月撥付給各部門、單位;項目支出首先由單位根據業務工作需要提出申請、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送財政部門核定,經批準后,批復支出指標執行。應納入政府采購和投資評審中心評審的支出項目,實行政府采購和投資評審。在預算下達范圍之外的支出項目,原則上不再追加支出預算。同時統發工資及重點建設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積極探索完善非稅收入使用績效評價體系,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實行跟蹤問效制度,提高財政資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篇8
為進一步完善我縣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根據國務院《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實施辦法》(第235號令),財政部《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財綜[2004]53號),省政府《**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第184號令),以及省財政廳今年7月份全省非稅信息系統建設推進會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現就我縣實施政府非稅收入征收信息化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目標任務
在不改變非稅收入收支主體的前提下,通過建立現代化的非稅收入信息管理平臺,杜絕非稅收入體外循環、亂收費及跑、冒、滴、漏現象;實現政府對各單位的非稅收入收支的實時宏觀監管,進一步提升我縣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水平,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益,為推進部門綜合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及國有資產的管理奠定基礎。
二、信息化管理范圍
政府非稅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彩票資金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專項收入、其他收入等類。
待形成政府非稅收入的款項,如預收款、暫扣款、押金、保證金等,同樣納入收繳管理范圍。
經營性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非稅收入的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均是經營性非稅收入:一是經營性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經省財政廳、物價局批準;二是經營的主體是履行有關政府職能、公共職能的行政事業單位;三是利用國有資產(資源)進行經營并使用稅務發票或特定的財政票據。
三、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政府非稅收入信息化管理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重大舉措,是杜絕亂收亂支的重要手段,是國務院及省、市各級政府的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統一認識,嚴明紀律,服從、理解和支持這項工作,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
(二)搭建網絡平臺,實施科學征管。立足于公共財政改革,建立集整體性、先進性、安全性、實用性和長效性于一體的非稅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單位與財政、單位與銀行、銀行與財政之間的網絡連接,完成開票、繳款入庫業務,及時掌握收費項目及標準的執行、票據管理和資金繳交等信息,達到按規定項目、規定標準收費和自動分類、匯總,收入上下級劃解、直接劃轉國庫和財政專戶,票據使用自動核銷與手工核銷相結合,實時監管執收單位收支運行狀態等目的。在網絡信息平臺搭建后,整個非稅收入收繳將按三種模式進行管理:1、凡進入縣行政服務中心的單位,其收費項目全部納入中心窗口統一收繳。中心設立專門窗口集中開票和集中收款,實行“執收單位受理、專人統一開票、專人集中收款和辦理匯繳”的收繳分離管理模式,原單位一律不得另行開票收費。2、未在服務中心設立窗口,且執收業務量較大的單位直接設立單位執收客戶端,實行“單位開票、集中匯繳”的管理模式。代收單位當日內將所收款項匯總,并開具《**省政府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集中繳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3、不具備上述兩條件的單位經縣財政局批準后,實行“單位開票、直接繳款”模式。由繳款人持執收單位開具的《**省政府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直接到銀行窗口繳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
鄉鎮收繳采用模式:以為民服務大廳為基礎,由執收單位開繳款通知書,財政統一開票、銀行收款。
(三)開展四項清理,建立各類數據庫。一是清賬戶。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進行全面清理,除經財政部門批準保留專項資金賬戶外,單位不得在銀行開設任何其他賬戶和過渡性賬戶,否則將依法沒收和追繳賬戶資金,并上繳財政。執收單位所征收的一切政府非稅收入均必須通過收繳、罰繳分離或集中匯繳等方式直接繳入財政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二是清票據。在啟用信息系統前,對全縣執收單位所使用的收費收據、收款收據和專用票據進行全面清理核銷,核對賬戶余額與上繳國庫和財政專戶款項,追繳應上繳財政管理資金;規范票據的使用范圍,確定電腦票據使用單位和項目。根據目前實際情況,為不影響單位正常收費工作,采取清理一個掛接一個辦法。三是清資金。依照政府非稅收入劃定的類別,清理執收單位收入來源,界定分類分項非稅收入的范圍。重點理清執收的往來款項、待定收入、應上繳收入、分成收入等易發生轉移流失的非稅收入核算環節。通過資金清理,核定資金性質分別劃轉國庫或財政專戶;核定屬于往來結算資金的劃轉會計核算中心賬戶或財政專戶。四是清項目。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省財政、物價部門的文件規定,對執收單位的收費項目、范圍、標準等進行全面清理,檢查是否依法的收費,是否存在擅自對非稅收入減收免收或超標準、亂收費行為。在此基礎上編制完善《**縣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目錄》,及時調整非稅收入目錄,實行動態管理;五是建立非稅收入資金分類管理、票據管理、項目管理數據庫,編制執收單位代碼和項目代碼。
五、實施信息化管理工作時間安排及步驟
為穩步推進我縣政府非稅收入征收信息化管理工作,從11月上旬至12月底完成縣本級信息化建設。具體工作實施步驟安排如下:
(一)11月上旬進行宣傳發動工作,并同時進行設備采購和完成局內信息系統建設工作;
(二)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進行選定銀行和落實代收服務網點、確定軟件服務商、開展四項清理、單位掛接、授權等工作;
(三)12月上旬起分兩批完成執收單位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四)12月底以前完成部分單位的信息系統安裝調試工作;
(五)**年元月份信息平臺試運行。
篇9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綜合性改革。因此,在推進管理創新的同時,必須與財政局相關職能科室配合,做到改革同心、工作同步、業務協調,才能保證財政改革有序推進,平穩運行。
首先是參與編制部門預算,抓好非稅收入項目核對環節,與部門預算中收入項目轉換對接。其次是抓好非稅收入測算環節,組織專班進行科學測算,在一下階段,由非稅局根據前三年收入實現平均數下達非稅收入建議數,在二下階段,非稅局對部門上報的非稅收入預算數進行審核,文秘站:保證收入測算數據的真實性,為部門預算中非稅收入部分的編制提供翔實基礎數據。
一是把好銀行賬戶關。全面設立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對非稅收入、待結算資金、往來資金實行結算匯繳。二是把好資金劃解關。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定期劃解,將非稅收入資金及時足額劃繳國庫,通過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實現一個渠道進、一個池子蓄、一個口子出的資金高效運行體系,確保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的正常運行。三是把好資金甄別關。將行政事業性收費、其他收入、專項收入、待結算資金、往來資金、代管資金等項目資金性質進行嚴格清理甄別,發現收入混庫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同時,實行國庫、非稅局、執收單位三方同步調賬更正解決,確保收入真實完整。
部門管理科室要準確掌握各預算單位的收入進度,合理安排月度支出計劃,這就要求非稅中心每月分單位分收入項目明細將收入報表傳遞到相關部門管理科室,同時將財政綜合口管理的專項資金按單位申報、非稅中心審核分解、局領導審批、預算科將指標上線、傳送部門管理科室、下達支付計劃、國庫科執行的程序進行管理,保證部門預算的順利實施。
規范和強化市直的非稅收入征管工作,確保依法收繳,并充分調動執收單位的征收積極性,既做到應收盡收和及時足額入庫,又能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建立科學的非稅收入報表分析制度;建立約談催繳和欠繳公告制度。建立臺賬管理制度,摸清非稅收入家底,實現非稅收入精細化管理。建立財務報表報送制度,使我局能全面地掌握了解單位的收支情況,更加合理地安排征收經費和核定收入返還比例。我市非稅收入管理工作通過這一年多的摸索與實踐認為改掉與革去的都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淘汰的,但需要不斷建設與完善的路程卻沒有止境與終結,道路任重道遠。
非稅收入作為國家的財政收入重要組成部分至今沒有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反觀不少地方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制訂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或者是政府性規章.如__市2006年10月1日實施的《__市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將非稅收入的收支、管理、使用初步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由于從預算外資金管理到非稅收入管理不僅僅是簡單的概念置換.而是公共財政改革過程中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在概念、范圍、管理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均賦予了新的內涵,實現了新的突破。不可否認,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府性規章,對促進當地非稅收入的管理會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是根據__的實際情況,在認識程度上還夠深,權威性也不夠.特別是最近幾年財政改革變化比較大,及時性不足.都對非稅收入的管理產生了不利影響,制約了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
目前,就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方式而言,采取的主要是由財政部門直接征收和委托執收執罰單位分散征收相結合的形式。但由于監督力度不夠,現階段,政府非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等均由各級執收執罰單位受財政部門委托代為征收,財政部門直接進行征收的政府非稅收入種類較少在實際征收過程中體現了征收行為不規范、隨意性較大等問題。
目前,承擔政府非稅收入監督任務的部門并不少.但由于缺乏明確分工。各監督機構大都是只重事后監督而輕事前、事中監督,只看重收入取得的合法性而忽略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使得監督“防患于未然”的根本目的沒有達到。同時,由于所有監督機構都集中在事后進行監督檢查,往往讓基層單位在這一階段窮于應付.不但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進行。此外,專門的非稅監管機構在進行監管時,也有“釘子戶”單位不服管理,主要是監管員在進行非稅征收、監督、檢查工作中,單位領導工作人員給監管員制造了極大的阻力,主要是監管單位人員不配合,這讓監管工作十分難開展。
建立有效的激勵與制約機制是規范非稅收入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是從目前所進行的改革看,并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為了調動執收單位的征收積極性,財政部門需要給執收部門一定的激勵, 目前非稅收入主要采取收支掛鉤的“收支兩條線”管理方式,納入預算管理的上繳圍庫,未納入預算管理的上繳財政專戶.而實行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基本上全額撥給執收單位.即使部分地區對非稅收入按一定比例統籌資金,但其余仍撥給執收單位,基本維持“誰收誰用”的分配格局。由于預算安排緊張,這樣,“收費大戶”與“清水衙門”形成的收入反差,部門之間、單位之間苦樂不均現象嚴重:一方面,無收費無罰款來源、全靠財政預算安排經費的單位,資金較為緊張;另一方面有收費、有罰款來源的單位花錢大方、職工待遇等各方面都較其他單位好。
目前,據了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經以法律形式、甚至通過憲法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做出明確規定.使其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的可操作性。而我國至今尚未出臺一部全國統一的、專門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規.這不僅在客觀上造成人們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輕視,還影響了實質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中央政府應積極推動有關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制化的建設工作,盡快出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健全非稅收入法律法規體系,用法律規范征收主體、業務流程和征收行為:明確非稅收入的概念、性質、范圍、管理原則及征管辦法等,解決非稅收入管理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問題
一是進一步深化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完善非稅收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非稅收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和透明度.確保非稅收入全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杜絕隱瞞、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現象發生。二是加快推進非稅收入“收支脫鉤”改革 即將非稅收入與稅收收入統籌安排使用,實行綜合財政預算,徹底解決“兩
張皮”,真正實現收支脫鉤,從根本上解決分配不公、苦樂不均問題。三是健全全面監督機制。即健全非稅收入財政監督、政府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新機制要強化對執收執罰部門或單位行政執法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各執收執罰部門、單位和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的觀念,完善行政執法的內外監督約束機制。一要完善行政自律制度,按照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的要求,對執收執罰行為的全過程進行有效制約和監督。二要健全質詢制度。各級政府和執收執罰部門要自覺接受各級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要實行多種形式的監督措施.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重點加強對重點收入和重點支出項目的監督。三要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加強行政效能監察,通過建立健全行政效能工作責任制、行政效能投訴體系、評估評議制度,深化政務公開,促進依法行政.加強對政府部門辦事效率的跟蹤監督,切實解決“中梗阻”、消極應付等問題,提高行政效率,保證政令暢通。四要強化監察審計監督。要把事前介入、事中把關、事后監察審計有機結合好,充分發揮作用。當前,特別要加大對城市重點工程建設的監督力度.實行全過程監督,發現問題.嚴肅追究責任。五要推行公告和公開評議制度。各級要建立項目公告制度。各級財政部門會同物價部門根據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增減情況,逐年編制年度收費和基金項目目錄,明確項目名稱、設立依據、執收單位、管理方式等內容,并向社會公布,進一步提高征收工作透明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實行公開招標的辦法,增強支出管理的透明度,有效防止腐敗的發生并節省財政支出。
篇10
一、工作思路
按照縣委縣政府整體工作部署,搶抓歷史性機遇,在大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積極涵養稅源財源上下功夫;在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上下功夫;在積極探索體制創新,不斷深化改革上下功夫,為實現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可靠的財力保障。
二、工作目標
做大財政總量,增強地方可用財力,逐步實現財政工作重心由吃飯財政向公共財政轉移,確保財稅收入實現突破性進展,國稅局稅收比上年增長50%,地稅局稅收比上年增長6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稅收征管,確保應收盡收
1.加強稅源管理。對全縣納稅戶進行全面、細致的摸底,按照納稅戶經營規模、年納稅額大小,劃分重點稅源和一般稅源,由國稅局、地稅局與縣有關部門相結合對年初下達的稅收指標進行重新分解,將市、縣下達指標進行有機銜接,合理分配人力資源,采取不同管理辦法,確保牢牢抓住重點稅源,全面覆蓋零散稅源。
2.加大稅收征管力度。不斷提高稅收收入占GDP和財政收入“兩個比重”,促進財政增收。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努力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益。加強行業稅賦核查,進行納稅評估工作。對2007年低于全國平均稅賦的企業進行稅賦核查。對投資、營業額與納稅情況差距明顯的企業進行核查,對定額征收的納稅戶重新進行調整,對明顯征繳稅收不足的軋花、房屋出租等行業加強征管。
3.強化稅收稽查。加大稅務稽查力度,推行稽查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加大打擊涉稅違法行為力度,堵塞漏洞,防止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加大清欠力度,全面清理陳欠。
4.改進納稅服務質量。改進工作作風,主動服務,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鞏固國地稅聯合辦證成果,免收工本費,減輕納稅人負擔。
(二)建立稅收管理協調機制,增強合力
成立寧河縣稅源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縣長李xx任組長,常務副縣長xx任副組長,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發改委、商務委、工經委、招商辦、工商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的職責是,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分析稅收增減因素;調整完善稅收征管政策;進一步明確企業隸屬關系;對全縣稅源財源實行動態管理,協調相關部門,實行資源共享;核定財政收入指標并分解到征收機關、各鄉鎮和縣直各主管部門等單位,形成全縣協稅、護稅網絡體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趙仲春擔任。由各成員單位各指定一名業務科室負責同志為辦公室成員,辦公室的職責是,對全縣企業轉入、轉出、新建等情況進行跟蹤;建立企業生產經營和納稅信息數據庫;進行財政收入統計分析,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三)建立財政收入考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部門抓收入的積極性
按照高起步、高標準的目標要求,確定國稅、地稅等職能部門收入指標,半年考核一次,按進度完成政府下達的財政收入任務的,給予一定比例的經費補助。全年超額完成縣里下達指標,遵循多超多補、少超少補的原則,按照超收收入中地方實際留成(剔除享受我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企業的政策性返還)的一定比例給單位安排經費補助。
在充分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財政收入指標分解到縣各行業管理部門,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指標進行考核,對完成任務的部門,結合縣委、縣政府的考核辦法,年終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做到獎勤罰懶。
由縣財政局拿出具體方案,報經縣長辦公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后實行,如屬重大決策報縣委常務會議審議。
(四)完善相關政策,為招商引資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清理、歸并、調整涉稅政策,確保政策適度優惠,實現企業與縣財政互惠共贏。結合國家、市政府制定出臺的有關招商引資政策,對現行的招商引資相關政策進行清理,制定全縣統一的招商引資政策。
進一步劃清鄉鎮與縣直企業稅收收入歸屬,按照“誰出力,誰受益”的原則劃清兩個開發區、橋北新區、高速公路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稅收歸屬,保證縣鄉之間、鄉鎮之間公平受益。由縣財政局拿出具體方案,報經縣長辦公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后實行。
(五)規范財政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1.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征管。按非稅收入類別分別制定完善相關辦法,掌握非稅收入來源情況,對收入進行分析預測,建立非稅收入基礎信息數據庫,做到根據需要隨時入庫。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杜絕坐收坐支現象。根據國家和市有關規定,研究制定《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繳管理辦法》。
2.認真落實《寧河縣部門預算編制改革試點實施意見》和《寧河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施方案》和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嚴格財政支出管理,不斷擴大采購規模,逐步實現增收節支目標。
3.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管理,研究制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和國有企業管理辦法。
- 上一篇: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
- 下一篇:高血壓的防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非稅票據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