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風俗習慣范文
時間:2023-04-02 11:25: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節的風俗習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22清明節是農歷初幾
2022清明節是農歷三月初五。
清明既然是農歷節氣,它自有遵循的規律。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春季第五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便是清明。清明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作為節氣,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作為節日,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和慰勞自己的傳統日子。
2022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2年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二。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每年清明節都是4月4日或者5日,這兩天應該是那一天要看是閏年還是平年,閏年2月份是29天,清明節就是4月5日,平年2月份是28天,清明節就是4月4日。今年是平年,當然清明節是4月4日了。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有句俗言,十里習俗大不同。那里的習俗都是抨惡揚善,積極向上為出發點的理念。清明節是二十四節的第五個節,立春代表正月之始,清明代表三月之始(農歷),五為陽,三為陽,以陽生陰遁之理,農歷正月為三陽,三陽開泰是也。
四月為四陽,四為雙為陰,三月為五陽,三、五為奇為陽,清為純,明為陽,清明表示純陽之氣。習俗踏青,人納純陽之氣,是向上理念的踐行。清明祭祀,祭,際也,祀,巳的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巳表示火之意,火向上。
篇2
1、清明節可以吃肉,清明節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只是一般在清明節吃的傳統食物有青團,食薄餅等等,而且我們在清明節的時候也可以吃一些肉類食物的,并沒有什么妨礙。
2、清明的傳統食物有:青團、艾粄、雞蛋、薄餅、大蔥和蛋餅等。青團,江南一帶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團子用漿麥草的植物做成皮,細膩的糖豆沙做成心,然后放入鍋中蒸熟。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詩文教學;節日;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5-0185-01
一、語文教學應拓展傳統文化的寬度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十分豐富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了解這些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中秋節等。在這里,我們并不要求學生了解所有的傳統節日,而是選擇那些在傳統節日中那些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的,適合孩子們學習探究的語文素材,讓學生通過收集、閱讀、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我們可以結合清明節指導學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時節的詩詞,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并且讓學生向父母了解清明節民間的風俗習慣,理解中國人民千百年來每逢清明節懷念先人的習俗;結合元宵節組織學生猜燈謎,創作燈謎,感悟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絕倫;結合中秋節感悟人們“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濃濃鄉情等等。
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從古詩詞中尋找中國的傳統節日,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況。
春節:《元日》(宋)王安石
中秋:《水調歌頭》(宋)蘇軾
清明:《清明》(唐)杜牧
元宵節:《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生查子 元夕》(宋)歐陽修
端午節:《端 午 》老舍
詩詞是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通過一首首優美的古代詩歌,學生們既了解了古代百姓的生活情況,也了解了這些傳統節日文化在我國的悠久的歷史。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了解并發揚光大這些傳統文化,一首首優美的詩歌又好象我們兒時唱的兒歌一樣“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種中國獨有的思想,會深入學生的腦髓,假以時日,會顯示它獨特的魅力。
二、語文教學應深化傳統文化的深度
自五四以來,中國人不斷批判傳統,導致國人漠視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脅到民族文化的傳續。所以語文教師責任重大,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挖掘和展示傳統文化優秀篇章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傾心傾力,感同身受地教,學生就會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就可以變為自身道德進步的強大動力,并最終積淀成為價值觀和人生觀。 “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達理”指的就是這個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學分量,將其蘊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學生心靈深處并以次為基礎構造自己的精神家園,讓他們從早在心底書寫出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自覺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道德和民族精神。這無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義。古往今來,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從來不讀古書的人能成為一個修養良好、內心豐富有志報國的人。
三、語文教學中應融入傳統節日文化
初中學生年齡小,但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利用這個特點,每到一個節日,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動腦,把自己融入到節日中去。結合我的實踐,把我的做法歸納如下。
(一)向學生簡單介紹各個傳統節日的來歷、風俗、習慣、意義等等。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月亮最圓,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人們一般在中秋節里賞月、吃月餅、賞、賽龍舟等等的紀念活動。……
其他幾個傳統節日的介紹也如此。
(二)讓學生背誦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
與中秋有關系的古詩詞:李白《靜夜思》、蘇軾《水調歌頭》、李白《月下獨酌》、王建《十五夜望月》等。與重陽節有關系的詩詞:的《采桑子·重陽》、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與春節有關的詩詞: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節看花市》等。與清明有關的詩詞:杜牧的《清明》、宋之問的《途中寒食》等。與端午有關的詩詞: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靜山的《節令門·端陽》等。
篇4
【教學構思】
①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本地區有著濃厚的民風民俗――家家門口插柳枝。②由于現在柳樹的稀缺,所以護城河邊的垂柳每年都要遭受重大的損壞。傳統節日要過,風俗習慣不能改,河邊的垂柳也不受傷害,怎么能兩全其美呢?③塑料花、布花、紙花給我了很大的啟發,何不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一做呢,這樣既能環保又能鍛煉孩子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們了解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的來歷及在本地的風俗習慣。
(2)讓學生們知道垂柳的作用。(綠色植物),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4)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2.教學重、難點
(1)討論并確定既要過好節日又要不傷害垂柳的過程。
(2)制作柳枝。
(3)說服家長采用自己的勞動成果。
3.課前準備
(1)表格1:
(2)表格2:
(3)褐色的、深綠色、淺綠色的皺紋紙或布若干,透明膠、剪刀、針、綠線、雙面膠或固體膠等。
4.教學時間:兩課時
5.教學過程
(1)檢查學前準備。師: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對這個節日有哪些了解呢?(課前填好的表格拿出來。)
(2)入題。師: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兒清明節那天家家戶戶都要插柳枝,下面我請同學舉手搶答幾道題:豐縣縣城共有人口21萬,如果每家按3口人計算,請問,我們豐縣一共有多少個家庭?如果每家門前插一枝柳,共需多少枝柳?如果一棵柳樹上有200枝柳,請問多少棵柳樹才能有這么多柳枝?
(通過計算,讓學生大致了解我們無意的一項舉動,會給河邊的垂柳帶來多么大的傷害。)
師:老師讓同學們課前查了有關垂柳的作用,拿出來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垂柳對我們來說,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凈化空氣,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好處,我們怎么能忍心傷害它們呢?
(3)播放配音視頻《垂柳的眼淚》。
師:每年的清明節前夕,政府都要派出大量的人力來監督管理。作為社會上一個小公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生:我們不插柳。
師:清明節可是我們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并且有很強的紀念意義呢,怎么辦呢?
(4)小組討論。師:教師節的時候,我看到有同學給老師送鮮花、布花、塑料花等。
生1:我可以用布做柳枝,代替樹上的柳枝。
生2:我可以用皺紋紙做柳枝,代替樹上的柳枝。
……
師:是啊,同學們真聰明,一下想出了這么多的解決辦法。我們如果能少花錢辦大事,辦更好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想一想,我們要用布、紙做柳枝,怎么做呢?
(5)討論,交流,總結。枝:粗一點的,細一點的。顏色:深褐色。葉:長條的,短條的。顏色:深綠的,淺綠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
如果用紙的話,最好用皺紋紙,一是便宜,二是柔軟,三是顏色多樣。如果用布的話,最好用下腳布料等。
提示學生,一定要本著節儉的原則,能少花錢盡量少花錢。
(6)總結。布置出所需材料:皺紋紙或各色布頭若干、剪刀、針、線、透明膠,雙面膠或固體膠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大家一起討論了怎樣過一個既環保又有意義的清明節。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做柳枝,看誰做得更逼真、更漂亮。做的過程中要邊做邊演示。
生1:枝的做法:取長一點褐色的皺紋紙一張,用手搓,搓成細長條。
生2:葉的做法:用筆在深綠、淺綠色的皺紋紙畫上柳葉形狀,然后剪下來。
生3:把葉用膠固定在枝上,注意錯落有致。
師:準備用布做柳枝的同學到前面來講一講你們的做法。
……
師:下面的時間就交給你們了,看誰的小手最巧(提示用剪刀和針的時候注意安全)。老師巡視指導。
師:現在展示作品與評比作品的時間到了。同學們做得真好,像真的柳枝一樣。現在老師有一個擔憂,如果家長不采用我們的作品怎么辦?你有能力說服他們嗎?(這里要求孩子們在給家長做工作時,一定要以理服人,讓家長知道環保要從我做起。)
篇5
2022攔社要在墳周邊做什么動作嗎
以地方的風俗習慣為準,畢竟十里不同俗。
攔社要在墳周邊做什么動作嗎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不過像這種也沒準確的答案,畢竟我國地域遼闊。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不過新墳掛社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說到的新墳不過社。新墳其實就是剛死下葬沒有超過一年的時間,用傳統的話來說就是,新死的人剛剛到陰間,等于新的環境,還沒有熟悉也沒有同伴,所以容易受到老鬼魂的欺負,對于新鬼魂閻王爺法外開恩照顧新鬼魂,讓他們提前接受家屬的各種祭拜貢品和紙錢,防止在清明節被老鬼魂搶走。
新墳攔社有什么講究
新墳攔社有什么講究是大家常問的,不過就以往的情況看所謂“攔社”就是于春社前祭祀去世不久的亡靈。亡者的親朋好友在亡者過世后的第三年的春社前幾天,到墓前祭奠亡靈稱為‘"攔社” 。攔社時,墳頭要插“寶蓋”。寶蓋呈直徑二尺高一尺無下底的圓柱體,骨架由篾編扎,用紙、布或絲織物裱糊成形,并裝有用同類材料做的飄帶、花朵飾物或用筆勾勒出傳統的裝飾圖案。祭奠時將其用長竹竿懸掛,插在墳上。
新墳攔社要用什么來祭祀
篇6
古代清明節的發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大詩人杜牧寫下的這首七言絕句《清明》千古傳唱,似乎奠定了清明節“清冷傷情”的情緒基調。然而,清明節由來已久,中國古人歷來很重視清明節,那么古人又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呢?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相傳,春秋戰國期,晉國人介子推,有恩于遭難時的晉文公。晉文公當了國君后曾放火燒山,希望逼出帶母親上山隱居的介子推,領取俸祿。哪知介子推寧死不仕,結果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為此悔恨不已,此后每到放火燒山那日,宮中便禁止生火,以此紀念懷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節”。寒食節后,晉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為其掃墓的“清明節”,清明掃墓又成風俗。此傳說可信與否暫且不說,不過介子推確有其人,《左傳》上便有記載,但名叫“介之推”,僅稱他是“隱而死”,并無晉文公放火燒山的情節。但不論怎么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寒食節和清明節由來已久。
寒食節其實是一個“勵志節”。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到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時,將清明節掃墓正式編入禮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清明節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與寒食節連在一起,成為當年繼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長假”( 4天)。到李亨(唐肅宗)當皇帝時,或許覺得小長假不夠長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節的假期天數,將唐玄宗定下的寒食清明假期4天增加到7天——在中國節假日史上,清明節首次成為了真正意義的“黃金周”。“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寒食城東即事》,描繪了人們在清明節紛紛走出戶外,踢球、蕩秋千,十分熱鬧。王維還感慨說,年輕人應該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節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則在清明節寫下“留餳和冷粥,出火煮綠茶”。清明節生火品茶,佐以麥芽糖、冷粥,想必別有一番風味。
到了宋代,清明節也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宋代繼續了唐代喜歡放假的做法,寒食與清明兩節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兩個節日已完全融合為一體,并移植進了上古時“三月三”上巳節的某些娛樂功能,人們出游喜歡來到水邊。清明節也是宋人重要的節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掃墓的風俗更濃,這從北宋人張擇端繪于清明時節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時人從汴京(今開封)野外掃墓歸來的情景。宋代清明節里,皇家和民間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熱鬧程度不輸元宵節。時開封人孟元老在后來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述當年京城過清明節的氣氛:“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酬勸,歌舞遍滿,抵暮而歸。”“清明弄柳”這一傳統習俗,在宋代達到了極致。
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述,宋時清明節里,家家戶戶門上都插柳條,時稱“明眼”。所謂“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驅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護家門,此時的柳枝與桃枝功能相近。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熱度不減。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提到清明節日里的臨安(今杭州)城時,用了這樣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滿檐,雖小坊幽曲,亦青青可愛。”難怪宋人能寫出“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詩句。宋人在清明節長假里的活動很多,民間在這天還喜歡挖井,而皇家則會舉行一項唐代皇家就有的“改火”活動。但宋代皇家更特別,讓宮內小太監們在閣門前用榆木鉆火,第一個取到火的會得到獎賞,獎品相當豐厚,是一只金碗、三匹絹。然后再用取到的新火種點燃火燭,賞賜近臣。清明節的法定功能,在宋代達到了頂點。由于時間比較長,活動內容也開始變味,寒食、清明二節本應停止娛樂的,但在宋代卻異常活躍。一些路途遙遠無法回原籍掃墓的官員,常會利用這難得的“黃金周”,把酒敘舊,找老鄉、約同科成為一景。有的干脆相約賭博,想著法子找樂,打發假期。宋代著名詞人柳永筆下的《拋球樂》顯示出清明節的熱鬧,既有音樂助興,又有踏青出游:“乍疏雨,洗清明。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斗草踏青。”此外,清明節插柳枝,賞杜鵑,也受到詩人歌詠,讓今人感受到清明節的獨特魅力。
隨著唐宋的遠行,清明節的繁華和熱鬧也不復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務員多假制度被否定,節假日大為減少。但元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從功能和活動內容上看,在事實上合成了一個節日,仍與元正(旦)一樣,是元代最重要的節假日之一。朝廷會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壽節(唐時稱天長節)和冬至才放假2天。到了明、清兩代,寒食、清明二節則完全退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序列,政府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節假日。雖然不放假,時人仍喜歡過寒食節、清明節,要外出掃墓、春游。
由上可知,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祭奠親人、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和朋友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祭拜祖先,并不是封建迷信,這是對故去的親人的一種思念、想念,告戒后人不要忘記先人,故去的老人。這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的接力傳承!
掃墓前做哪些準備1、清明掃墓時間在幾號最好?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稱"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所以,并不是清明節當日掃墓最好。
還有,對于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掃墓的時間還需要根據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2、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需要根據自己情況。古代是在5-7點,即卯時,也即古代歷法中,為一。
現在通常不會那么早,但是,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 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3、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么花?
通常是,因為我國古代把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4、清明節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盡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配戴本命佛吊墜、桃木等,則可以化解煞氣,避免將祭拜時招惹的陰氣煞氣帶回家。
5、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如果要吃可以食素,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6、掃墓時如何著裝?
不可以。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念頭和言行。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并衣著整齊,神情莊嚴肅穆為妥。
掃墓需要注意什么1、掃墓時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
2、不可在先人墓地照相
祭祖并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特別提醒朋友們: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個方面失衡。因此給親人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3、修整墳頭草
必須修整!掃墓時如果發現墓碑破損,或墳墓上有植物長出,應立即修補和清理出土的植物,尤其不能讓植物長成樹木,否則,將對生者造成嚴重損害!
篇7
一、善于利用風俗習慣和鄉土史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若只是照本宣科,只重知識,不重趣味,不加以積極誘導,課堂上就不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生對于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都比較熟悉,課堂上如果能把歷史同風俗習慣結合起來,不但能豐富他們的知識,加深對風俗習慣的了解,同時還能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如講到“春秋五霸”時,就可以和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聯系起來。“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有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相傳此俗源于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后,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另外,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歷史都有著特殊的濃厚的感情,因此在講課時,根據教材內容適時插入一些涉及家鄉的史實,不但能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增強對家鄉無限熱愛的情感,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充分利用鄉土歷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把看似枯燥無味的歷史知識講活了,把歷史學科的趣味性、現實性、情感性和人文性的一面展現給了學生。正是因為開展這樣的教學,所以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大大提高,教學質量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二、創設有效的情境教學法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習者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情境教學所創設的情境,是人為有意識創設的、優化了的、有利于中學生發展的外界環境,這種經過優化的客觀情境,在教師語言的支配下,使中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僅能影響中學生的認知心理,而且能促使中學生的情感活動參與學習,從而引起中學生本身的自我運動。
運用情境教學首先需用“著眼發展”的觀點,全面提出教學任務,而后優選教學方案,根據教學任務、班級特點及教師本人的素質,選擇創設情境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生活展現情境;設疑創設情境;語言描述情境;表演體會情境;多媒體演示情境。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歷史教學過程中,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非常有利。“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利用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設施及教師本人的素質,選擇適當的創設情境的途徑,及時把握情境設計的時機和切入點,達到情與境融合的效果,真正發揮地理情境的感染作用。我們也應該注意,任何嘗試都不要只注重形式,而應考慮學科特點、注重實效,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使教育改革朝著良性軌道發展。
三、將歷史教學通俗趣味化
通俗的課堂,趣味的演講,一定可以激勵學生去追尋和感悟歷史的真諦。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對通俗的語言是更加容易接受的。教條的知識教學一般來說容易使學生們產生厭倦的感覺,而富有激情的通俗講法則會引人入勝。易中天老師憑借他豐富的知識、極富激情的通俗講法,使眾多的人對三國充滿了興趣。若我們在教學中也能把歷史教學通俗化,那么學生對歷史的情趣就會更加濃厚。所以運用最為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所需要講授的歷史知識與學生自己的實際學習生活最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尤其是尋找到與每個學生息息相關的情感突破點,是一節好的歷史課的重要之處。
篇8
苗族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人口眾多,分布遼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云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苗族節慶較多,除春節、春社、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與漢族相同的節日外,最具表性的有趕年場,櫻桃會,趕秋場。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被紀念的民族人物,既有反抗封建邪惡勢力的民族英雄和勤勞勇敢的祖先,也有抗擊外來侵略者和保衛邊疆的英勇戰士。這些反映苗族歷史的風俗習慣,千百年來都一直鼓舞著苗族以及苗族地區的各族人民堅貞不屈的斗爭精神,激勵各民族積極向上。
但其中最隆重和內容最 豐富的就是苗年。過苗年的時間,各地并不相同。 苗族過年,食品也多種多樣,有米飯、糯米粑、酸肉、酸魚等,還有一種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進食欲,驅風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備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苗年隆重熱烈,除祭祖、飲宴之外,還舉行各種活動。新年來臨,全家守歲。吃了“過地餐”----這是苗家人與在陰間的祖先共進的團圓餐,拜過年,人們就開展各種活動。祭龍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熱鬧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場面。祈神求豐收,是苗年活動的一個大主題。這些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盛大節日,生動地反映了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苗族男子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腳,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婦女的衣服褲短而大,腰系圍裙,胸前、袖口、圍裙、褲腳習慣滾邊,繡花或排紗,并加欄桿于其間,五光十色,焯爍眩目。 首飾是苗族婦女喜愛之物,種類繁多,造型美觀,有 金飾、銀飾、銅飾、玉飾之分,以銀飾最為普遍。以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為常戴之物。苗族婦女每當出嫁、串親、做客、趕集、節日赴會等均佩戴銀飾。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此外,在三月三傳統歌舞節苗族人民自動集中到約定的歌場上,參加對歌、聽歌、跳舞、觀舞,盡情歡樂,別有一番樂趣。
篇9
在這些節日中,植物都是人們歡度節日時不可缺少的道具,而且往往寓意多樣,還常常具有保健、治病的功能。
春節是新年的開始,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古時風俗當進椒柏酒、屠蘇酒、桃湯、五辛盤。椒柏酒為花椒的花、葉或種子與柏樹葉浸泡的酒,“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反映了椒柏酒在過年時給予人們健康、吉祥的美好寓意。屠蘇酒始于晉人葛洪用細辛、干姜等泡制,后來逐步演化為用一些中藥材來泡制,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五辛盤始于魏晉,新年伊始,人們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苔、胡荽等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發五臟之氣,這是后世春盤、春餅、春卷的變遷之源,隨著時間的推移,名稱相繼更新,制作也越來越精美了。五辛盤也常在立春節食用或者是從春節吃到立春。春節與植物相關的食俗在不斷地變化,雖然已很少有人再進椒柏酒等,但春卷仍是春節重要的食物,更多寓意口彩的食用植物也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古代新年時要在門左右系兩塊桃木板,上書荼咀、郁壘二神名,以驅百鬼,現在逐漸以春聯代替。
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以歲后第七日為人日,漢、魏以后,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又增添了一層思念親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才能遠走他方的習俗。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吃人日有和七樣羹。人日菜為芥菜、番蕃薯、芋頭與煎堆、炒米等混在一起煮,老少吃上幾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豐衣足食;七樣羹是將芥菜、芹菜、蒜、韭菜、芥藍、芫茜、菠菜、薺菜、白菜等蔬菜搭配七種同煮,寄寓吉祥彩語,各地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元宵節在漢代,除了團圓賞燈、吃元宵外,民眾還要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上已節又稱“三月三”,與寒食節、清明節時間相近,因此很多習俗相仿,如踏青游春。有一種說法講清明踏青最早的源頭應是古之上已節的游春習俗。插柳戴柳是三月節期間一項重要的風俗活動,或插于房檐,或插于轎乘,或插于兒童的衣襟,或戴于婦女頭上,或把柳枝做成圈戴于頭上,謂能辟邪。《唐書?李適傳》有“細柳圈辟病”的記載,有人據此認為戴柳始于唐代。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人們遍插柳條、松枝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江蘇、安徽一帶,流傳三月三插薺菜花、吃薺菜花雞蛋湯可防治頭痛頭昏以及在灶頭放置干燥薺菜花除蚊蠅的習俗。另外,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仍保留著上已、清明、寒食節吃烏飯這一古老的習俗。烏飯又稱青精飯,以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嫩枝葉搗汁浸米蒸飯而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染青植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種類,如青小麥、鼠曲草、小白菜、艾草、蕎麥、菠菜等,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
端午節與植物的關系非常密切,掛菖蒲、艾葉、蒜頭,薰蒼術、白芷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傳統,據說是為了壓邪,小孩則多佩帶用艾編剪而成的艾虎,或剪彩為虎,粘以艾葉,佩戴于發際身畔。戴香包也是端午的重要風俗,用五色絲線纏成或用碎布縫成的香包,內裝白芷、川芎、山奈、藁本等傘形科、姜科香草,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防病健身。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這種蘭是菊科植物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后來一般是蒲、艾等香草洗澡。粽子是應節食品,那包粽子的葉片則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箬竹、葦葉是最常見的,另外還有苧麻葉、菰葉、荷葉、艾葉、楝葉及芭蕉葉等。
立夏是節氣,但古人卻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這是因為立夏的本意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嘗到三鮮,有“立夏見三鮮”的諺語,主要指莧萊、蠶豆和蒜苗。鄉間也有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婦女在立夏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長駐,稱為“駐色酒”。
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夜設大香案,擺上月餅、毛豆枝、雞冠花及切成蓮花狀的西瓜舉行迎寒和祭月。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江南一帶還要食用紅菱、鴨梨、板栗等新鮮瓜果。桂花是中秋節當令鮮花,或清冽,或濃郁,飄蕩在大街小巷、山村田野。人們坐在桂花樹下,賞桂花瓶插、飲桂花酒、吟桂花詩、講吳剛伐桂的故事,植物文化深深浸透其間。
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插茱萸、飲菊酒、食蓬餌是節日的三大活動。“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里的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雅號“辟邪翁”,人們或插于發髻,或佩于手臂,以辟邪去災。又名“延壽客”,重陽時節正是盛開之時,在貼著枝葉門窗下、植著綻放的竹籬旁、喝著醇香的酒,老人們養心鍵腦、祈福祈壽。蓬可指多種植物,如菊科蓬篙、禾本科雕蓬(菰)、禾本科黍(黍蓬),蓬餌指加入蓬類植物的糕,演繹為今日的重陽糕。
篇10
1、語文教學中傳統節日的缺失
首先是關注度不夠。我國有著豐富的節日資源,除了學生耳熟能詳的春節、清明節等外,二十四節氣也是節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地域或民族還有自己特殊的節日。但是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平常的語文教學對其關注度不夠,往往是一帶而過。同時有些教師以為節日文化教育是社會的事情,學生會自然得知,語文教學不需再次涉獵。更主要的是應試的壓力讓老師也無暇顧及所謂的節日文化。
其次是學生對傳統節日逐漸淡漠。隨著社會的發展,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萬圣節等西方的節日逐漸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學生對西方節日的熱情要遠遠地超過傳統節日。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端午節就是吃粽子,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春節就是吃餃子”上,未體驗到節日更深層次的意味。
2、語文教學傳承傳統節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傳統節日文化與語文教學具有契合性。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風俗習慣以及歷史故事,同時也包含著我國先人的智慧與思維方式,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信息。而語文相比其他學科,最主要的特點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蘊涵豐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傳統節日就成為了與語文課程相契合的教學資源。
其次是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能有效激發學生獨特的生活體驗。學生本身對傳統節日并不陌生,特別是一些風俗習慣、儀式等。如果傳統節日能成為語文教學資源的組成部分,在學生原認知基礎上,從節日的風俗習慣、儀式升華到其中包含的價值觀或者審美情趣,就能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既然傳統節日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資源,那么如何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文化呢?
二、語文教學讓學生感知傳統節日的途徑
1、從語文課本入手,挖掘傳統節日內涵
雖然現有的語文教材關于傳統節日的題材的文章數量不是很多,但教師仍然可加以發揮,抓住機會點燃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比如古典文學中常涉及的節日,它們往往是誘發作者情思的導火索,最突出的則是春愁、秋思。那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則可通過體驗節日,進而賞析節日與詩人情感的聯系。
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整首詞都是圍繞著中秋節展開的。在語文教學中可首先通過師生互動談中秋的方式進行“預熱”,繼而引出蘇軾是在離開弟弟蘇轍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寫的,進而埋下伏筆。再談及中秋節與哪種意象最為相關?詞作中是否出現了該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該意象的?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興趣。然后在賞析詩作過程引導學生發現“月亮”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物體,將月亮、月宮、中秋節的聯系自然地引出,讓學生了解中秋節中包含濃厚的團圓、事圓、人圓的意味,對照詩人現有的境遇,詞作中才有詩人往返于人間與月宮的情懷。
2、在語文主題活動中,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除了語文教學課堂外,主題活動也是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結合傳統節日,圍繞學生較感興趣的傳統節日設計語文的活動主題,從而讓學生動口、動手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