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與保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2:4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環境與保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環境與保護論文

篇1

一、民族風俗習慣

分住在從江縣城南6公里處月亮山麓天然林的5個寨子里,土地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長期居住著村民400余戶、2000余人。走進岜沙,隨處可見茂密的森林。他們以稻作為主,狩獵為伴,盡管已經“無獵可捕”,但是,這里的男人仍然保留著標準的“背槍配飾”。這里箐黑林密,鳥道蠶叢,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千百年來極少有外人進入。“岜沙苗寨”面積不大,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側的半坡上。整個“岜沙苗寨”木樓古樸、簡單,四周則為密林環繞、環境幽雅。“岜沙苗寨”全系苗族,衣著極為傳統,發飾極為奇特。岜沙人頭上蓄留的發髻象征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著那美麗的樹皮。岜沙人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普遍認為,“人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他們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局限于生產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約。至今保持著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著裝依舊保持著強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看待生死十分坦然,他們非常樸素的認為,人從生到死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讓四季常青的樹木延續人類的生命。在岜沙每出生一個孩子,家人都要為降臨人間的小生命種上一棵樹,并對這棵樹進行料理保護,祈望這個孩子像這棵樹一樣健康成長。岜沙人的喪葬習俗是神奇的,岜沙人沒有在生前就準備棺木的習慣,一個棺木,擇地埋葬后,即在墓穴上同樣種上一棵樹,表示先人的生命與樹同在,讓生命在自然中繼續延續。岜沙人把生命融于自然,融于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大樹,形成了岜沙獨特的樹葬風俗習慣,因此,在岜沙,只見古樹參天,森林密布。禁止濫伐樹木,很早就成為村規民約:只要發現有人盜伐樹木,就要罰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豬肉供全寨人吃,以示警告。村民們因生活所需,上山拾柴都自覺保護幼苗和樹干。占里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城東北25公里,全村不足800人。是一個長時間保持人口低增長的侗族聚居村,這里古木參天,流水潺潺,景色迷人,民風淳樸。應該說,占里侗寨是一個深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村寨。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國,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多子多福”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而占里人自覺格守著古老的盟誓,維護著樸素的生態意識和獨特的生育觀,數百年來人口幾乎零增長。任憑外界如何變化,這里依舊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對樹木的崇拜也是占里人世代不變的信仰。神秘的樹葬,更是一道獨特的風俗習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結構都是由單個的家庭以及通過血緣及地緣關系組成的村寨、鄉鎮所組成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產單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會環境。人們在這種環境中生活,自然要受到各種習俗及規則的制約和影響。“岜沙苗寨”與“占里侗寨”人們的生活方式,充分說明了從家庭—家族(家支)—村寨(族群)的演變及放大的過程。也就是為了維護從個人到家庭、家族、村寨直至一個民族的利益。個人的生存就像是整個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而風俗習慣確實又把個人利益同家庭、家族、村寨以及民族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因此,民族風俗習慣對于個人的制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成為習慣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類走向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

二、敬畏自然才能保護生態環境是民族習慣彰顯智慧的體現

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告訴我們,人類的社會結構是由單個的家庭以及通過血緣及地緣關系組成的。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產單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會環境。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指出:“在一切有組織的動作中,我們可以見到人類集團的結合是由于他們共同關聯于有一定范圍的環境,由于他們住在共同的居處,及由于他們進行著共同的事務。他們的行為上的協力性質是出于社會規律或習慣的結果。這些規則或有明文規定,或是制定自動運行的。一切規則、法律、習慣及規矩都明顯是屬于學習得來的。”[1]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在這里所說的“規則、法律、習慣及規矩”指的就是風俗與習慣法,通常講,風俗是“自動運行”的,而習慣法是強制實行的,具備法的特征和功能。岜沙人認為:“人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他們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局限于生產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約。至今保持著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著裝依舊保持著強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來源于他們對于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及其人類共有的“萬物有靈”的觀念。而對于大自然的崇拜實際又始終貫穿了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更為神奇的是,岜沙人在觀察世界與大自然時,不是遠離世界和自然,在世界之外去觀察世界,超越自然去觀察自然。他們認為,他們天然就存在于世界與自然之中,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因而他們總是以人為尺度去觀察、體會世界和自然,并將世界和自然擬人化。對那些一時不可解釋的現象、超人及超自然的力量,進而成為他們心目中各種各樣的神靈。由于岜沙人非常接受“萬物有靈”的觀念。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著裝依舊保持著強烈的原始色彩。即便是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他們的生活方式,依然相當盛行,時刻反映了他們的生活邏輯與規律。其中以樹木的崇拜最具有代表性。岜沙人頭上蓄留的發髻象征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著那美麗的樹皮。就是對樹木無限崇拜最為鮮活的例證。岜沙人對樹木的崇拜,聽說起來讓人難以自信,從古到今,岜沙人從不濫伐樹木,有時不得以為之,也是局限于生產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約。盡管321國道已于60年代修通過境,可就是沒有汽車到岜沙拉走過一根木材。岜沙人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的例外,是發生在1976年,北京修建紀念堂,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岜沙人懷著對無限敬重的心情,毅然決定將全寨一棵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用于修建紀念堂。盡管今天的岜沙人生活并不富裕,他們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貧困”線的標準。但是他們從不因生活所困,而砍伐樹木。而占里人則流傳有種種植樹造林的傳統,其中“嫁妝樹”的習俗最為著名。即孩子出生之后,便為之栽種一百株衫樹苗,作為兒女成家的嫁娶費用,甚至有的母親還專門為女兒栽種“嫁妝樹”,預備嫁娶費用。作為經濟欠開發、欠發達、欠開放的貴州,無論是經濟建設的規模,還是經濟總量都是相對發展滯后的,但是,大家共識的貴州,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素有公園省之稱。同時貴州也是一個森林覆蓋率達42.53%的省份。森林覆蓋率高于全國森林覆蓋率的平均水平。根據貴州省林業廳2012年的統計,貴州省黔東南州的森林覆蓋率達63.44%,大幅度的高于全省森林覆蓋率的平均水平。而地處在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黔東南州從江縣的森林覆蓋率達68.24%,同樣也高于黔東南州森林覆蓋率的平均水平,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貴州有70多種珍稀植物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目錄,絕大部分珍稀植物在黔東南州都有生長分布。當然,從江縣的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可能因歷史、環境、地理、地貌、氣候、經緯度等等因素的影響,但當地的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習慣應該說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岜沙人、占里人的風俗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法的功能和作用

從法理學上講,法律淵源一般可分為法的正式淵源和法的非正式淵源。法的正式淵源是指可以從體現于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確條文形式中得到的淵源;法的非正式淵源是指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權威性的明文體現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準則和觀念。“習慣是否具有法的特征、法的功能、法的地位、法的作用,在學術界和實務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從法的特征看,習慣顯然不完全具備規范性、國家意志性、普遍性、以權利義務為內容、國家強制性和程序性。但是,習慣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強制性,其規范作用、社會作用是明顯的,通常講,規范作用是社會作用的手段,社會作用是規范作用的目的。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人們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手段主要就是習慣規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自覺地創建新的社會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日益多樣化。當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時,習慣就可以作為一種非正式的法的淵源,來幫助人們找到解決法律問題的適當方法”[2]。岜沙人、占里人的習慣,在他們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非常貼切地體現了這一特征。1.岜沙人、占里人的風俗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具有法的規范性即不特定性和反復適用性。他們對樹木的崇拜和對大自然的敬畏,有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文字的形式記錄的村規民約。若有違反者,將受到處罰。2.岜沙人、占里人的風俗習慣具有法的特征普遍性痕跡。作為國家意志的法,其表現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法,也可以表現為政策、甚至風俗習慣等。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靈世界里習慣時刻調整和維系著他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其調整的深度和有效性甚至在一定范圍內強于國家法。習慣根植于他們的內心,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實施,社會秩序自然地維系與調整。3.岜沙人、占里人的風俗習慣具有法的特征,以設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調整村民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村規民約設定,對樹木的栽種和對擅自濫伐樹木的懲罰,都有嚴格的程序和措施,保證習慣得以完整的實現。以求達到保護環境,維系生態可持速發展的目的。不容諱言,盡管岜沙人、占里人對樹木崇拜的風俗習慣具有法的某些特征,在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法的功能和作用,岜沙人、占里人對樹木崇拜的風俗習慣,是人們約定俗成的,是當地村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并且主要依靠口頭傳播和繼承,與他們的祖先、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目中,盡管從效力上而言,風俗習慣、村規民約沒有神話傳說和現行法律那樣高效力,但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卻遠遠不及風俗習慣、村規民約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還包括當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時,習慣就可以作為來幫助人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最適當方法。正如德國法學家阿圖爾·考夫曼所說:“什么使得一種風俗習慣能成為習慣法?不是原始上的可強制性以及長時間的規律行使,而是相關規定的社會倫理內容,是針對共同福祉的。”[3]但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畢竟不是習慣法,更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法。這就客觀上要求我們,在社會管理過程中,不能將習慣的積極合理的因素、因子視同政策和法律,更不能代替法律。當然,我們對岜沙人、占里人對樹木崇拜的風俗習慣的認識和理解是非常膚淺的,也存在不斷認識、挖掘、整理的過程。

四、岜沙人、占里人的風俗習慣已經成為守護

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強制性規范從歷史上看,無論是岜沙人、占里人,包括其他少數民族在貴州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生產、生活,形成了完全符合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風俗習慣,對水土的保持及氣候的調節有著積極的作用,非常有效的抵御和防范了自然災害的發生,確保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速發展。他們通過習慣有效的解決內部成員之間的沖突和糾紛。正因為如此,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樹木,禁止砍伐樹木的習慣,特別是禁止濫伐樹木,普遍融入縣政府的經濟發展規劃、林業發展規劃及新型農村建設規劃等等規范性、制度性、強制性措施和手段的制定。在當地絕大多數村規民約的制定,盡管側重面不一樣,都將禁止砍伐樹木作為村規民約的核心,形成全方位、多層面的保護自然生態資源管理格局。由于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獨特的自然生活習慣以及天然的立體生態環境,近年來,吸引了各類有識之士的目光。當今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已經成為貴州的一張旅游名片,占里侗寨還入選“2013年中國最美田園”的美譽,是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保護民族村寨,特別是岜沙苗寨,被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態博物館”,已經成為貴州獨特的旅游資源,是人們到“多彩貴州”旅游的非常向往的必到之處。隨著旅游業的全面發展,岜沙人、占里人以傳統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生活節奏也隨之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他們表演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飾、生活習俗,打理著以家庭為主要特色的“農家樂”,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發展原生態旅游,成為他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的路徑之一。可以預見,原汁原味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習慣,已經成為日益興旺的原生態旅游的主打產品。隨著旅游產業的提升,必然會引爆上下游民族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將超常規的為當地經濟發展預留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民族特有的,才是自己的,也只有民族特有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習慣是多彩貴州、神秘貴州的一朵奇葩,表現為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共同信守的行為準則,對當今社會秩序的維護、自然環境保護等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建立獎勵補償保護

自然生態環境的法理機制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當今岜沙人、占里人生活的貴州省從江縣經濟建設發展相對滯后,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小,按照國家的政策標準核算,貴州省從江縣仍屬于國家級貧困縣。我們說,國家級貧困縣沒有歧視的含義。盡管他們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大都屬于國家政策限制開發和限制利用的范圍。從一定程度上講,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樹木,禁止砍伐樹木的習慣,對自然、植被、水土保持、氣候調節及生態環境保護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諸多方面,是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的。誰都不會否認,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我們經濟建設發展的成就,經濟實力有了大副度的提升,國力大為增強,經濟總量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在世界范圍內,有著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與我們國家的西部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為換取東部的經濟發展和騰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可以說,是西部自然資源環境的保護,換取東部的經濟發展和繁榮。二者相互依存,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離不開西部地區自然資源環境的保護。從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后,無疑應該返哺西部地區。在我國“封山育林,禁止砍伐”,當下已經成為國家的政策所導向的基本內容。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已經全面實行的“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退耕還草”的獎勵和補貼政策措施,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可以說“功不可沒”。作為長期棲息在西部貴州的少數民族村民,他們崇拜樹木,禁止砍伐樹木的風俗習慣,理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從經濟的、法理的層面講,也應該享有適當的獎勵和補貼,以解決他們溫飽之憂,為自然生態的保護增添“助推器”。

篇2

【關鍵詞】 環境保護;檢測技術;生態發展;可持續

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的研究相對于國外來說起步比較晚,僅僅有三十年的時間,但是在這三十年中,環境檢測的方法經歷了從無到有,并且達到了三百多項,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標志著我國環境檢測技術的建立與完善。我國環境檢測技術體系把重點放在環境質量檢測和質量控制工作上,始終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首要工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保護生態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境檢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中的應用可以促進環境的保護,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 近年來,環境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起步比較晚、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比如,在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中,忽略了對檢測軟件的建設以及現代信息自動化檢測技術的運用,忽視了環境檢測的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和環境檢測的預警能力的應用等等,這些問題的忽略導致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職能難以正常發揮,從而影響了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保護,滯后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善和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們必須要加快環境檢測技術的建設,不斷完善環境檢測體系。

二、 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它是一種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隨著社會工業文明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在許多方面已經開始漸漸影響社會的發展,面對這種問題,我國提出了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最大程度的協調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能夠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由此可以看出,生態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改善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促進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而且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 環境檢測技術在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對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物種多樣性等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檢測和監控,通過對數據的及時采集和分析,對當前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所正確的了解,從而能夠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政策,以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 環境檢測技術的構建

環境檢測技術的構建首先要注重環境檢測觀念的改變,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加大環境檢測技術的硬件投入時,還要注重培養環境檢測人員的技術能力,為環境監督執法提供基礎保證,建立對現代企業環境保護工作、污染治理的技術支持機構,加大對現代企業污染排放的監督,從而減少污染源的排放。同時構建環境檢測技術的預警體系,促進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完善。環境預警能力對我國的環境保護、污染災害的治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環境預警對避免重大災害事故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形成以現代信息自動化檢測技術為中心的環境檢測技術體系。信息自動化檢測,不僅能夠提高環境檢測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實現環境實時在線的監測,促進監測工作質量的提高。最后,要以環境檢測技術體系構成要件強化為基礎,實現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完善與建立。加快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相關法律的完善,以法律規范實現對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與指導。

2、 環境檢測技術在不同生態問題中的應用

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對不同的生態問題進行監控,從而提出及時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污染問題。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源污染等問題都屬于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同時危害了資源的利用,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環境檢測技術可以通過在不同的污染點進行檢測,及時發現污染源頭,控制污染排放。同時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有效的對企業和個人的污染排放進行制約,減少了污染排放,環境污染問題自然的到改善,這就實現了環境、資源與人口之間的協調,有利于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再比如,在水土流失問題中的應用。對水土流失問題的分析需要長時間的數據采集,環境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一要求。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數據采集,通過不同年份、不同季節的水土流失情況,環境檢測人員可以從中發現規律,制定改善水土流失的方法。同時,環境檢測技術可以將水土流失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從而發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總而言之,環境檢測技術體系的構建對我國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是實現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滿足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人口、資源、環境關系的良性循環。因此,積極建設環境檢測技術,構建環境檢測體系,可以促進環境保護的開展,從而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余財金 論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的構建【期刊論文】華章-2012

[2]張亞斌 郝俊江 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期刊論文】小城鎮建設-2011

篇3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國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之一,對我國經濟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有著自身的要求和特點,也有著一定的區域特色,不同的環境區域面臨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不同現狀,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手段。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作為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部分,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現階段我國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還缺乏比較充足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所以也在不斷摸索進行。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正在進行,這對促進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筆者在工作中深刻認識到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也將自身工作經驗進行了認真總結與提煉,現將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

網絡布局為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奠定了基礎

水土保持環境生態監測網絡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時候要注意網絡的整體性與系統性,而且還要兼顧到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根據區域差異來建設合適的水土保持環境生態建設網絡。水土保持環境生態監測網絡的建設有著相應的原則,首先就是要確保自然水系與行政區劃是相統一的;其次,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兼顧微觀監測與宏觀監測相結合;再者,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注重整體與特殊性相結合;最后,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將治理與保護相結合,避免先破壞后治理的觀念。我國很多省市都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中秉持了這些原則和理念,根據省市之間的區域性來開展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以促進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發展,以保證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進步。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注意事項

2.1、重視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整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工作的正常開展以及成效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應該全面客觀認識水土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以便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采取適合的措施來促進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發展。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重點工作主要是宏觀區域水土流失的階段性變化,根據對區域水土流失的監測結果進行科學合理分析,進而為水土保持工作的下一個環節提供科學的依據,以制定下一步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策略。在進行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時候要注意監測工作的全面系統性,不能只是將監測工作停留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完成狀況上,也不能只是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數據復核,而是要將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預防保護與治理相結合,正確處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相關內部矛盾問題,以促進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完善,提高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水平。

2.2、客觀處理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問題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工作不僅涉及到自然環境的劃分,也關系到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工作配合。不同的省份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監測工作管理內容,有些省份會規定一般省級的監測公告要在5年更新一次,這一個周期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報告要展示出該省在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數據。例如某個省份展示的監測數據就可以顯示出這個省份的侵蝕面積和侵蝕級別,其減少幅度大體上是南部大于北部,而國家和省份水土保持的資金重點反而不在侵蝕面積和侵蝕級別較高的地方,這就使得水土保持的效果很難實現。很多省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水熱條件比較好、植被恢復比較快,這些水土流失的情況在影像上也可以體現出來。不同的省份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該省區域應該間隔多少時間對數據進行采集,進行系統監測、評價并公告值得認真考慮。如果間隔的時間太短,那么就可能會導致監測投入的問題,以至于治理的效果不太明顯;如果間隔的時間太長也會影響到監測工作的意義。因此,不同的省份在開展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時候也要注意監測時間的間隔問題,根據省份自身的特點和情況來決定適當的間隔時間,盡量確保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效果和意義。

2.3、正確處理監測數據

利用遙感手段可以監測到水土流失的面積、分布和程度等數據,但是如果要分析出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效益等數據,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觀測或調查來取得。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點源數據得出的結果會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但是在一些省級行政區域公布的水土保持公告中沒有體現出點源數據的重要性。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正確處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中的點源數據和面源數據關系和在公告中所占的比例,盡量將點源數據和面源數據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利用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完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利用體系,而且也可以保證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性。

三、結束語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我國實現社會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十分重要。本文論述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相關內容,著重對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論述,希望可以促進我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鄒燕莉.水土保持監測檔案管理研究[期刊論文].中國水土保.2012(7)

篇4

關鍵詞: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當人我們不斷反思、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時候,環境、能源、人口等方面的生態危機早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面對和必須要解決得重大問題了。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是青年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高校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建設,影響和決定著大學生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的形成和確立[1]。從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實際狀況來看,德育教育的內容存在滯后于時展的問題,加強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對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引導,是高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新課題。

一、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現狀

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生態道德觀出發, 啟發、引導大學生樹立為了人類長遠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意識和相應的文明習慣[2]。目前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現狀并不樂觀。論文參考。大部分高校雖然開設了有關環境保護之類的相關課程,但總體來看,學生的生態倫理道德觀念淡薄、行為缺失,生態倫理道德知識貧乏。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觀念存在局限性

傳統德育教育觀念以學生“達標”為工作的致力點,忽視對學生道德能力的培養,當學生離開特定的德育環境,面對新的問題和情況時,不易做出準確的道德判斷,不能實施正確的自我教育。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的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基本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沒有自覺地把其納入到德育教育的內容以及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里,更談不上對塑造“理性生態人”最為重要的情感體驗、習慣養成及價值觀的培養。大學生生態倫理道德意識淡漠,對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缺乏深刻的認識,生態道德行為缺失,逐漸成為影響校園、周邊環境乃至社會的一個問題。

2、教學指導思想缺乏全局性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高校普遍增添一些新興的、著重于應用性的知識或專業,但結果往往又局限于適應性的增加和知識面的擴大,缺乏全局性的指導思想。當人們在應用領域出現了某種新技術,并意識到它可能產生的社會倫理或道德等方面的問題對人類構成威脅時,才迫不及待地進行道德教育的補課。正因為如此,當人們看到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危及到自身的生存,而法律、經濟、科技等手段不能完全起作用時,才會想到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教學指導思想缺乏前瞻性、全局性

3、師資隊伍與教材建設存在薄弱性

由于生態環境科學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此大部分高校在某些相關專業開設生態環境教育課,缺乏專職的師資隊伍和專門的教材。大部分教師沒有受過專門的生態環境知識教育的培訓,知識缺乏系統性;在教材方面,沒有材和教學大綱,現行教材缺乏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意識和內容,過于注重知識性、理論性、系統性,在趣味性、實用性和指導性方面不足。高校一般以環境專業或理工專業的基礎課程類教材為主,缺乏系統的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學生不可能接受全面的、系統的生態倫理道德觀教育。

4、大學生在生態倫理道德問題上的價值取向上缺乏一致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社會上出現了利益主體、利益觀念的多樣化,各種思想文化思潮的激蕩帶來了思想觀念傳遞的多維性,大學生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面臨著挑戰。主要反映在學校的一元價值倡導與現實社會多元價值取向的沖突上,也反映在學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與社會環境相脫離、與受教育者心理需求相脫節等諸多問題上。論文參考。大部分高校都缺乏系統地與社會大環境的交流互動,許多大學生沒有形成堅定的生態倫理道德信念,當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利益發生碰撞時,大學生在生態道德問題的價值取向上便發生轉變 [3]。這種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不和諧的“兩張皮”現象,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面對生態倫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這些問題,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上午措施加以改進,“面向未來”的教育目標就難以實現。

二、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應包含的主要內容

1、生態善惡觀教育

即形成對社會和自然善與惡的觀念。法國思想家阿爾貝特·史懷澤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原則,明確提出了“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則”[4]。這一原則告訴人們: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行為,就是善;反之,就是惡。生態善惡觀的確立,能幫助人們以大自然的真善美為善美的標準,并為努力追求真善美而行動。

2、生態正義觀教育

即樹立維護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正義原則。生態正義是指個人和社會集團的行為原則符合生態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符合世界人民保護環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識,符合“只有一個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它倡導可持續發展觀,保護野生動物,植樹造林的正義行為,反對破壞生態系統,毀滅物種,污染環境的非正義行為。它要求人們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堅持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統一的原則,實現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

3、生態良心觀教育

即樹立愛惜自然,保護生態的善良觀念。是指人們對生態環境、對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責任感、同情感、榮辱感,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為自然界所有生物負責。它能喚醒人們反思自身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性,增強人們對大自然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選擇適合生態道德的行為,并監督他人行為,以此激勵人們保護環境。

4、生態義務觀教育

即養成主動、自覺地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人之所以要盡義務,是因為人類與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社會、國家、家庭的命運息息相關。同樣,人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人,地球環境與人類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人類的生態義務是人類對自然環境應盡的責任,也要通過道德自律內化為人的內心信念,從而樹立對生態的責任感。

5、生態意志觀教育

即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生態意志能促使人們排除各種干擾和阻力,把按照生態道德動機所決定的生態道德行為堅持下去,成為克服在愛護自然、保護自然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重要力量。

三、強化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1、加強生態倫理道德實踐環節,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學校應積極組織、支持大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諸如生態調查,環保簽名,公益活動;利用“植樹節”、“愛鳥周”、“地球日”、“戒煙日”、“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等特殊紀念日,在校園舉辦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宣傳和普及生態倫理道德,增強大學生對保護自然環境重要性的認識,陶冶其道德情操;還可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宣傳欄等多種媒體,圍繞“關愛生命、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主題,舉辦攝影、征文、演講、繪畫等比賽,宣傳環境保護的科技知識、法律法規,提倡綠色消費,使生態倫理道德深入人心。

2、通過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直面教育

日常教學是宣傳和普及生態倫理道德的主要途徑。論文參考。在各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都應積極主動地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教學特點,適當增加和補充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如在哲學課中,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在法律基礎課中適當進行環境法規的教育;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要補充生態倫理道德的教育內容。此外,還可以通過開設“生態倫理學”、“人與自然”、“環境社會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公共選修課來普及生態知識。

3、加強校園生態環境建設,構建“綠色大學”

美的環境可以陶冶美的心靈,綠色校園對學生人格完善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生態倫理道德觀念的形成起著催化作用。學校作為一個小型生態系統,應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生態倫理的要求。在校區建設上應充分運用生態學原理,根據學校所處自然地理環境,運用原有的資源和條件,使用符合生態標準的清潔環保設施與材料,提高校園綠色覆蓋率,使校園的興建與自然環境的改造形成良性互動,激發學生的環保熱情,培養學生關注環境,保護環境、創造環境的意識、態度和情感,促進綠色行為的形成。

4、編著系統的生態倫理道德教材,培訓專職教師

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教材應體現生態倫理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理論的完整性,使大學生真正了解到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于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樹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珍惜生態、保護環境的高尚道德情操;培訓可以從事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師資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是進一步加強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必要保證

總之,在高校中普及生態保護知識,樹立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意識,努力形成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存共榮,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和共同進化是高校生態倫理道德教育的最終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馬桂新.環境道德教育[M].科學出版社,2006(10);288

[2]王世民.高校生態道德教育芻議[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3(3): 55.

[3]安德智等.倫理道德理論探索 [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268~276

[4]阿爾貝特·史懷澤 (陳澤環譯).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 127.

篇5

【關鍵詞】生態需水量; 環境需水量; 水質目標; 河道濕地; 耦合研究; 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是我國西北、華北地區最大的供水水源, 以其占全國河川徑流2%的有限水資源, 承擔著本流域和下游占全國15%耕地面積引黃灌溉、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

近20年來, 隨著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黃河水資源的過度開發以及日益增加的污染排放量, 致使流域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問題愈加突出, 也導致了諸如河道頻繁斷流、河槽萎縮、水質惡化、魚類產卵場退化、河口濕地面積萎縮等一系列問題, 黃河流域生態系統整體呈惡化趨勢。

1  黃河生態環境需水量概念及內涵

國外對生態環境需水的研究始于20 世紀40 年代, 主要側重于河道內流量的研究, 這期間有很多定量研究的方法( Tennant, 7Q10法, 河道濕周法, IF-IM法, R-CROSS法等等) 。在我國, 更多的是對流域生態需水和區域生態需水的研究, 特別是對西北內陸河生態需水和黃淮海流域生態需水的研究。盡管目前國內外有關“生態環境需水量”方面研究很多, 但對其概念界定尚無統一的認識, 研究者多根據其研究目標及其要保護的主要功能提出相應的定義[ 1 - 3 ] 。

基于對黃河生態系統、水文水資源特性、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及水環境狀況的認識, 本文認為黃河生態環境需水量概念為: 生態需水量是指為維持黃河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的正常生存繁殖, 滿足河道濕地、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基本功能和維持一定規模的水量。環境需水量是指為改善黃河水體水質, 基本滿足其環境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環境需水量實質上有著滿足水量和水質的雙重概念。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護河道內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 二是維持河流水體功能水質的水量; 三是滿足河道濕地基本功能的水量; 四是維持河口一定規模濕地的水量;五是有利于河口水生生物生存及河口生態修復的水量。

黃河適宜生態環境水量是指維系黃河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較佳水量, 此時系統狀態較理想, 能夠發揮較好的生態環境功能。在此狀態下, 黃河系統的恢復目標為: 一是黃河水質滿足水功能目標要求, 水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 二是黃河主要保護物種魚類能夠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 遭到破壞的魚類產卵場得到逐步恢復; 三是河道濕地和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生態完整性能夠得到維持, 發揮濕地應有的生態環境功能。

最小生態環境水量是指維持系統生存所需的最低水量或底限閾值, 若低于該水量, 系統會發生退化。畢業論文 對于黃河下游河道來說, 最小生態環境水量也是為了防止河道水體斷流并發生功能性裂變, 維持河道水流循環的最小流量。

2  理論及方法

2.1 生態需水量

根據黃河生態系統和水環境的特點, 一方面由于黃河缺乏長期的水生生物的調查及其生長習性的觀測數據, 缺乏相應典型河段主要保護物種生理需水的基礎研究支持, 另一方面考慮黃河水生生物并不豐富的實際, 因此, 現階段很難做到完全生態學意義上的定量研究。足夠流動的水體是構成河流生態系統的基礎, 從水量及其相關因子考慮, 目前國內外有很多學者利用歷史流量法和水力學參數法來計算研究河流生態環境需水量。這種保持河流一定流態的流量可認為是維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因此研究利用歷史流量法(Tennant法和90%保證率設定法)計算河道基流,在環境水量研究的基礎上, 考慮河口生態修復需水,結合水力學參數法, 對該流量級下的水文要素(如水深、流速、濕周等) 能否滿足黃河魚類的生存空間進行判別, 以體現保護魚類生存繁衍和維持生境的生態水量需求。

(1)Tennant法: 脫離特定用途的生態環境用水量計算方法, 也叫Tennant法或Montana法, 是非現場確定河流生態環境需水的典型方法。該方法以河流水生態健康情況下的多年平均流量觀測值為基準, 將保護水生態和水環境的河流流量劃分為若干個等級,推薦的標準值是以河流健康狀況下多年平均流量值的百分數為基礎。Tennant法生態環境水量計算的核心問題是必須給出一個預先確定的年平均流量。本研究采用黃河尚屬“天然”或尚未大規模開發利用和徑流調節情況的徑流量, 即黃河干流第一個大型水庫尚未建成運用, 河流水生態、水環境尚屬于健康狀態的20世紀50年代(1952~1959年)平均徑流量為流量基準。

研究將黃河生態環境用水的季節分為4 ~6 月、7~10月、11~3月三個時段[ 5 ] , 各時段的生態環境水量低限標準以河流水生態、水環境尚屬于健康狀態的20世紀50年代平均流量為基準, 計算平均流量的不同百分比流量。并認為, 各水期流量平均值的100%~60%為最佳范圍, 60% ~40%為較好狀態,40%~30%為尚好狀態, 30% ~20%為尚可狀態,20%~10%為較差狀態, 10%和5%為可忍受的最小流量和極端最小流量。對于每個河段生態流量的取值, 根據河段生態環境功能的重要性進行判定。根據黃河水生態與水環境的功能類型和特點, 將生態環境功能分為4個不同重要程度級別: ①魚類產卵場、棲息地, 重要程度, Ⅰ級; 4~6月生態環境需水量保持在最佳狀態, 其他季節保持在較好狀態。②國家級或省級重點觀光旅游區, 重要程度, Ⅱ級; 4~6 月生態環境水量保持在較好狀態, 其他季節保持在尚好狀態。③沒有劃定為觀光旅游區的大中城市河段和國家一級交通干線與黃河相交河段, 重要程度, Ⅲ級;4~6月生態環境需水量保持在尚好狀態, 其他季節保持在尚可狀態。④沒有特定要求的河段, 應達到魚類能夠暢通洄游和整條黃河(下游)不斷流的基本流量, 重要程度, Ⅳ級; 一般情況下應不低于同期基準流量的10%, 極端情況下不低于5%。

(2) 90%保證率最枯月流量法: 90%保證率最枯月流量法, 是7Q10 法的延伸。7Q10 法是指采用90%保證率最枯連續7 d的平均水量作為河流最小流量設計值, 該方法傳入我國后主要用于計算污染物允許排放量。本研究采用1970~2000年31年實測水文系列, 計算90%保證率最枯月流量, 該系列基本涵蓋了黃河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豐、平、枯水期, 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2 環境需水量

根據黃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狀況, 選擇CODCr和氨氮作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 采用一維水質模型進行計算。河流納污水平和水質目標是計算環境水量的兩個重要輸入條件, 水質目標采用黃河干流水功能區劃目標, 河段納污水平按現狀納污水平、目標控制水平和污染可控水平三種情景設定。計算模型如下

Q = ΣqiCi exp ( - kxi /8614u) – ΣqiCs/Cs – C0 exp ( - kx /8614u)(1)

式中, Q為計算河段上斷面需下泄流量(即所求環境水量) (m3 / s) ; qi 為旁側入流量(m3 / s) ; C0 為計算河段上斷面污染物濃度(mg/L) ; Cs 為計算河段下斷面污染物濃度(mg/L ) ; Ci 為旁側入流污染物濃度(mg/L) ; k為污染物綜合降解系數(1 /d) ; u為平均流速(m / s) ; x為計算單元長度( km) ; xi 為旁側入流i距下斷面距離( km) 。

3  環境水量計算結果及分析

現狀納污水平下環境水量即指研究河段在現狀納污狀況下, 稀釋污染物使河段水質滿足功能要求的水量。研究統計分析了2003年入黃排污口和入黃支流污染物實測入黃量, 職稱論文 個別支流根據多年監測資料進行調整。

目標控制水平是國家環保政策能完全落實的一種理想狀態, 即指研究河段所納污染源達標排放, 入黃支流滿足入黃水質要求, 在這種理想狀態下, 稀釋入黃污染物使河段水質滿足功能要求的水量。

所謂污染可控水平, 即考慮在現有的社會經濟發展、污染治理水平下, 全部實現達標排放難度極大,河流水功能區水質規劃目標的實現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因而需對污染可控水平進行研究, 意在找到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水域水環境承載能力的結合點, 即對研究河段污染源的可控制性進行研究, 也就是說要根據流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家宏觀政策及相關規劃等,設定一些原則, 最后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給出研究河段一些支流及排污口的控制指標, 從而確定河段納污水平。采用數學模型對上述三種納污水平下所需環境水量進行計算。并考慮河流水體的連續性及枯水徑流保證機率, 給出黃河干流重要水文站點環境水量要求。具體見表1。

通過上述環境水量的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現狀納污水平下, 黃河干流所需環境流量很大,在目前水資源條件下很難實現, 其水質達標不可能得到保證。(2)要實現黃河干流水體功能目標, 入黃支流必須滿足入黃水質目標要求, 入黃排污口必須滿足國家排放標準。(3)污染可控水平下, 龍門以上河段所需流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證, 但龍門以下河段在枯水時段難以得到保證。

4  生態水量和環境水量的耦合研究

黃河的水生態和水環境功能, 各種生態功能如棲息地功能、景觀功能等, 和環境功能之間存在著交叉和重復, 各種功能所需水量可以兼顧, 需對滿足多種功能需求的不同量級的水量進行耦合。考慮黃河生態系統特點及黃河水資源的調控性, 生態水量和環境水量耦合的原則如下。( 1 )全河段綜合考慮: 重要水文斷面流量整合時, 要考慮上下斷面之間流量的匹配性、水流演進等多種因素, 經綜合優化后給出。( 2)不考慮河段取水及水量損失: 黃河干流取水口眾多且分布復雜, 本研究關注的是生態基流, 對河段內取水以及因蒸發、滲漏等水量損失未予考慮。( 3)水質保證優先: 水質改善是河流生態系統恢復的首要目標, 只有良好水質保證的水資源才能滿足河流其他的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在考慮水質問題時, 適宜水量主要依據污染可控水平下環境水量, 而最小水量主要考慮目標控制下環境水量。( 4)水資源可調控性: 黃河干流已建和規劃修建的大型水利樞紐較多, 徑流可控性強, 在水量耦合時不但考慮水流的上下傳遞, 同時考慮大型水利樞紐的調節控制。( 5 )河口生態保護優先: 黃河下游生態水量的給出, 優先考慮河口近海生態、三角洲濕地生態和魚類洄游等需求。

根據上述耦合原則, 考慮河口近海魚類、河口三角洲濕地需要, 同時滿足各河段的水生態和水環境功能需求, 給出黃河干流10個重要水文站斷面的推薦水量, 生態環境水量耦合結果見表2。

5  小 結

(1)有關稀釋污染的環境水量研究是本次研究的重點, 也是我國北方河流面臨的現實問題。研究根據黃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狀況, 選擇CODCr和氨氮作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 采用一維水質模型進行計算, 研究方法帶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推薦的生態環境水量, 是在關注研究河段生態問題的同時, 著重解決水質保證問題, 只有水體質量變好了, 黃河生態系統才可以逐漸得以恢復。

(2)在當前黃河流域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下, 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和污染超負荷排放, 是導致黃河生態危機的主要因素, 黃河面臨的一些生態問題無不由此而引發。研究中生態水量沒有和黃河主要保護物種的生態機理緊密聯系,留學生論文 這是本研究的一個缺陷, 但這也和黃河特殊的河情以及我國發展進程有關。在以后的研究中, 隨著相關資料的豐富和積累, 必將加強這方面的機理研究。

(3)河流的各種生態功能如棲息地功能、景觀功能等, 和環境功能之間存在著交叉和重復, 滿足各種功能的水量耦合是本研究的難點。研究優先考慮河口近海魚類、河口三角洲濕地生態需水, 提出了基于全河段綜合考慮、水質保證優先、黃河水資源的可調控性等水量耦合原則, 特別在水資源可調控性以及水生態與水環境保護目標耦合方面, 既符合黃河實際, 又具有水量調度的可操作性。

(4)黃河生態問題突出, 究其原因主要是水量貧乏、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以及污染排放所致。要使黃河河道內保持一定的生態環境水量, 必須有一定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如實施調水工程補充黃河河道內生態環境水量,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加強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和污染控制, 注重流域生態建設等措施來支撐和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浩, 陳敏建, 秦大庸, 等.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承載能力研究[M ].鄭州: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3.

[2]湯奇成.綠洲的發展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J].干旱區資源和環境, 1995, 9 (3) : 107-112.

[3]楊志峰, 崔保山, 等.生態環境需水量理論方法與實踐[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3.

[4]楊嚴鷗.黃河水系魚類分布的模糊聚類分析[J]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9, 19 (2) : 161-163.

篇6

論文關鍵詞 生.物多樣性 環境立法 改革完善

隨著近年來我國環境的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面對的環境狀況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和挑戰。因此,我們要認清楚自然生態環境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推動環境立法的有序進行,做好生態多樣性保護工作。

一、環境與生物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內涵

生物多樣性定義眾多,內容廣泛,包括了動植物資源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等多個方面。它是地球生物資源豐富性的具體體現,反映了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生物多樣性也是生物之間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構成。其中的物種多樣性是指自然環境中存在的生物形式多樣;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是指生命體內決定性狀的遺傳因子及其組合的多樣性 。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生物多樣性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眾多的生產和生活原料,維持生物多樣性能夠保證食品物種的豐富和材料來源的豐富。同時,生物多樣性還能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從而保障和改善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還有益于保持地球物種的豐富多樣,保護地球生命物種的基因庫。防止瀕危物種帶來的生物基因庫匱乏。

二、環境惡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一)生態環境退化,物種多樣性銳減

由于長期的經濟發展 ,不合理過度開發利用引起我國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森林面積減少,草場退化、沙化,湖泊濕地減少,河流干涸以及水體污染等多種原因造成生態環境的整體惡化。同時加上濫捕、濫獵,導致我國動植物數量急劇減少,瀕危物種逐漸增多。

(二)遺傳基因多樣性受環境影響而降低

大量的動植物資源喪失,必然會導致遺傳基因的減少,從而導致遺傳基因多樣性降低。長期的保護不利和過度開發,我國眾多地區的動植物資源明顯減少。以野生水稻為例:早期調查中的野生稻分布點已經由16個減少到現在的3個,分布面積也大幅縮小。

(三)環境惡化造成生態系統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喪失

環境惡化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尤為明顯。大量的人類活動改變了生存環境,草場變耕地,山林成農田水泊,導致原來的生態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態系統的劇烈變化也會導致系統內的生物構成和生存方式發生變化。此外,許多自然生態系統被改造成人工生態系統,造成了生態系統單一,同時在改造過程中也導致生物物種多樣性大量喪失 。

總之,由于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索取,我國現存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生物多樣性迅速喪失。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生物物種的減少,最終會威脅人類自身的健康和社會發展。由此,我們需要加強環境保護,為生態多樣性的豐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環境立法的意義

(一)環境立法是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需要

生態環境的迅速惡化使得生態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而生物物種安全涉及的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工作與環境保護關系緊密。這就使得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成為實現其他目標的基礎 。

(二)環境立法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保持,是社會長遠發展的必需要素。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生產需求,對環境的破壞增加,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加劇,導致瀕危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長期偏重于經濟發展,忽視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嚴重受損,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要求。只有通過相關的環境立法,保持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為眾多的生物存在創造條件,并以此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生物資源,保障人類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三)環境立法是健全我國法律保護體系的需要

加強環境立法,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法律依據,使得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建立一個健全合理的法律保護體系,能夠從制度層面和法律層面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同時使具體的保護工作能夠有明確的規范和指導。填補了法律空白,也提高了保護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強環境立法的基本原則

(一)環境立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戰略思想。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自然資源的消耗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發展預期,需要有符合發展規律的發展思想科學合理地進行指導。

(二)環境立法堅持物種平等原則

任何物種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歐冠都有其獨特地位和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無論物種的生命形式和功能大小,都應該得到尊重。人類與其他物種在生態環境中應該是互相平等相互聯系依賴的關系,我們要尊重其他物種存在的合理性和平等性,不能自居高等,要通過科學細致的環境立法,保護物種共同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促進物種間的平等協調發展。

(三)環境立法要結合地區實際狀況

自然生態環境是個復雜的系統,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呈現出多樣的地域特點,衍生的生物鏈、生物物種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國高原地區存在其他地形下沒有的獨特動植物資源,沙漠環境中的生物物種和生態鏈也與平原地區差別很大 。因此,要針對各地區的獨特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研究本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四)環境立法要充分考慮公眾的可參與性

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作用很大,從而顯著改變了環境中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因此,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主要就是控制好人類活動的不良影響以避免產生生態破壞。在制定環境法規時,要綜合考慮當地居民的生活生產特性,以明確地法規制度控制當前活動對生態環境不良影響。同時,從方便居民活動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地區居民發展特點的環境保護法律,從而引導居民科學合理地開展日常活動達到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共同發展。如果制定的法律與當地的實際狀況不符,保護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公眾的參與積極性都會降低,限制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

(五)環境立法要注意吸收借鑒先進成果

相較于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我國的環境立法工作比較滯后,存在很多不足。對于國際上已經取得的環境立法工作成果,我們應該積極引進運用以完善自身的立法工作;對于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和教訓也要相應地吸收借鑒,防止類似問題的產生。此外,引進相關人才,促進經驗技術交流也是加強工作中切實可行的方法。但是在吸收借鑒當中,我們要充分結合我國的國情和現實條件,不能盲目照搬,要重視理解消化 。

五、環境立法中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環境立法存在的相關問題

1.環境立法目的不明確難以適應發展需要。現行的環境立法工作比較注重對于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忽視了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立法目的不明確造成了后續的環境法律制定工作重心偏離,制定的法律法規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從而影響法律法規的執行實施效果,導致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不力。以往法律片面注重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而不是以改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為主要目的。這樣的認識需要改變,要從宏觀上樹立系統保護、全面保護的長遠保護思想。

2.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存在漏洞。現行的法律條款制定的時間較長,已經落后于現實發展需要。陳舊的法律規定不符合當前的工作條件和實際狀況;部分法律只有大略的規范,缺乏明確可依的具體條文規定,造成具體實施困難。此外,一些地區性的環境保護法規與國家性的法律不協調一致,甚至產生矛盾。這就造成環境保護的具體實施工作難以開展,取得的保護效果不明顯。

3.環境立法在多領域存在法律缺位問題。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主要針對個別的環境問題進行法律規定,沒有系統性地對整個生態環境改善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整體協調規劃,造成一些重要領域的法律規范不健全、不完善。比如對進來突顯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和基因庫保護問題都缺少系統合理的法律規定,導致相關工作不到位。

4.法律執行機制不完善。體制不健全和執行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國的法律執行效率低下。部分地區和部門存在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等問題,而且相關檢查部門、執法部門和監督部門之間協調管理不善,權責劃分不清晰且缺少必要的執法條件,這些問題共同作用導致環境保護法律的執行難以實現,對產生的有關問題找不到責任人或者處罰不當,妨礙了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二)改進環境立法工作的措施

1.糾正環境立法的目標偏離,完善法律規定 。從環境立法目標認識上,加強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重視,制定全面規范的法律條文切實指導相關工作的實行。對不符合生態系統保護目標的陳舊條文及時修訂,使得制定的法律條款能順應自然生態發展的現實需要。針對實際保護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制定相關法律以指導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填補法律上的空白。

2.制定明確清晰的法律條款,提高相關法律的可操作性。粗略籠統的法律規定嚴重影響相關工作的開展,使得環境保護法律執行困難,影響了法律規范糾正作用的實現。規定清晰、權責明確地法律法規,能夠提高實際運用中的執行效率和實際效果,更好地促進保護工作順利進行。

3.健全法律管理體制,加強法律執行落實。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需要健全的管理執行機制來落實施行。因此,環境立法工作還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組織管理機構,協調相關部門的配合執法,使得制定的法律能夠有效執行、違法者得到追究懲罰,從而提高環境保護的效果,保護生物多樣性。

篇7

[論文關鍵詞]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的基礎,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行為和社會活動,對促進旅游地經濟繁榮、文化交流、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規劃、建設與消費過程中,因缺乏科學指導盲目開發、管理不當等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破壞了旅游資源的永續性,影響到旅游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長江上游的大九寨環線擁有重要的旅游資源,擁有聞名世界的九寨溝、黃龍等自然風景區,每年要接待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游者,在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由于活動人員眾多,也帶來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本文試圖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到旅游業中,探討旅游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長江上游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贏。

一、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

1.循環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循環利用來實現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由于四川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發展任務非常繁重,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任務十分緊迫。因此眾多的專家提出了四川發展循環經濟應根據自身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特點,按照循環經濟所遵循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從資源開采、資源消耗、廢棄物產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著手,抓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大力推行節能、節水、節料、節地,推行資源循環利用、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并提出了企業、產業園區、城市和區域等不同層次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但把旅游業作為循環經濟研究內容的還不多見。

2.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旅游業循環經濟是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是循環經濟思想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旅游業中的具體體現。從旅游產業這個角度來看,旅游業循環經濟主要是指根據執行服務來創造價值的第三產業的特點從旅游服務產品與設施的設計與開發,到整個旅游過程,都要考慮消除或使之盡可能地減少旅游企業、旅游者對旅游環境的直接與間接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循環經濟嚴格遵循著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3R原則”,運用生態學規律指導一切旅游經濟活動,在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活動中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以達到“合理開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業清潔生產、旅游資源綜合利用、旅游產品的生態設計和旅游者的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從而使旅游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旅游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來。

二、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的旅游環境

四川作為一個資源大省,建設企業循環經濟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四川也是一個旅游大省,特別是長江上游的大九寨環線,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溝為西線和成都-綿陽-江油-平武-九寨溝為東線的環形旅游線組成的地帶,大九寨環線上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色彩多樣、層次分明的森林景觀;同時,大九寨環線上人文古跡眾多,有唐朝詩仙李白的故里,三國時期蜀漢遺跡富樂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馬蔣琬墓地,深山宮殿報恩寺等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為發展觀光旅游業,培育第三產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吸引了眾多的國際與國內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環線上人口密度大,經濟活動頻繁,水土流失嚴重,部分地區生態仍十分脆弱,大氣和水質等環境污染問題在整體得到改善的同時,部分地區生態問題也顯得日益嚴重。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對九環線經濟發展的制約和影響加劇,而且也對三峽庫區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和影響。其次,大九寨環線上生態建設也面臨著提升生態建設效益等深層次的問題,面臨著解決生態建設與增加生物多樣性、發展地方經濟及生態系統的維護等結構性矛盾。為了保持該地區生態建設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推行旅游業循環經濟模式就顯得尤為必要。

三、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旅游循環經濟模式是整個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和目標所在。要按照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文化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充分發揮知識經濟、體驗經濟、技術經濟的作用,協調旅游生產與消費,協調區域內的農業生態化、工業生態化、城鄉生態化等,嚴格按循環經濟理念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循環利用,保護資源和環境,樹立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的新理念,構建旅游循環經濟發展運行的系統模式,以保證旅游業科學、有效地發展。

篇8

開拓創新,首推生態毒理學五大原理

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土壤,江河、湖泊、濕地、農田、草原,都是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最終創造了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生態毒理學是環境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有毒物質進入環境對組成生態系統的生物種群和生物群落所產生的生態毒理效應及其機理。環境污染問題出現后,促使傳統的毒理學從研究毒物對生物個體所產生的效應擴大到研究毒物對生物群體所產生的效應。在此基礎上,法國學者R.特呂豪特于1969年提出了生態毒理學的概念。

周啟星教授對生態毒理學理論的最大貢獻,是總結、歸納并提出了生態毒理學的五大基本原理:(一)環境毒物的劑量-效應關系原理;(二)環境毒物的結構-活性相關原理;(三)毒理作用的多層次效應原理;(四)毒理生態動力學原理;(五)環境毒物的生態適應性原理。以上五大基本原理的提出,對于深化生態毒理學研究以及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多層次應用,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

在生態毒理學領域,尤其是近年來周啟星教授等在石墨烯的健康與生態系統風險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結果被國際著名刊物《Chemical Reviews》刊出,此研究結果堪稱為國際環境界的一項重大進展。

周啟星教授通過對金屬-金屬、金屬-有機、有機-有機等污染物之間復合生態毒理效應及其微觀機理系統而深入的實驗研究,不僅闡明了復合污染生態效應與污染物之間的復雜定量關系,還創造性地提出了聯合效應廣義理論:復合污染生態效應決定于污染物暴露的濃度組合關系而非其本身的理化性質;它不僅與生物種和生態系統類型有關,還與其作用的生物部位有關;復合污染生態效應是矢量而不是標量,它不僅存在“毒性倍增”機制,還會發生“危害延時”和“危害增時”風險。在此理論指導下,他還進一步歸納出“互作態”的新概念并賦予定量化內涵與定義,并通過實驗修

正了教科書中一直沿用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原有定義中不完整甚至錯誤的提法,并得到有關方面認可。

周啟星教授還首次從理論上提出未污染區也有存在超積累植物的可能性,并以沈陽未污染區40科160種農田雜草為篩選對象進行系統的室外盆栽試驗,首次發現并報道了龍葵(Solanum nigrum)、球果蔊菜(Rorippa gobosa Turcz. Thell.)和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為鎘超積累植物,從而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和方法的先進性,這在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以及生態修復理論上是一個較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周啟星教授還成功地進行了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的實際應用,并對其超積累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實踐上,周啟星教授以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為重點目標,兼顧農藥、石油烴和多環芳烴等有機污染土壤的修復,對鎘超積累雜草進行其技術性能的多方挖掘和強化。為了解決生物量處理這一世界性難題,周啟星教授率先開展了超積累花卉的系統篩選,首次發現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為鎘超積累植物。以根際圈理論為指導,較為系統地開展污染排異型雜草植物篩選研究,首次發現月見草(Oenothera biennis L.)為鎘和銅污染排異型植物。這些重要工作和重大科學發現,為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植物修復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和開展環境調控實踐奠定了基礎,而且對于污染生態修復這一新的學科生長點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巨大的科學價值。尤其是他領銜所著的《污染土壤修復原理與方法》,作為國際上迄今為止系統論述污染土壤修復基本原理并全面介紹相關方法及其進展的學術著作,已對該領域的科研和教學產生了廣泛影響。

親力親為,為生態環保鼓與呼

在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周啟星教授還積極投身到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去,為生態環境保護鼓與呼。他成功組織了三屆污染生態學國際會議、五屆全國污染生態學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還成功地組織了“污染土壤修復與生態安全”第212次香山科學會議。此外,他還提出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污染形成機理與生態修復”和“環渤海地區復合污染、生態退化及其控制原理”的973項目建議,并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和有關方面的批準。

篇9

【標準論文格式要求(1)】

1.中文摘要

(1)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號黑體),字間空一字符。

(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內容(小四號宋體)

(3)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關鍵詞”三個字(小四號黑體),其后為關鍵(小四號宋體),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隔開,最好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2.英文摘要

(1)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兩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

(2)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空字符;

(3)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WORDS”,其后為關鍵詞用小寫字母,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不打標點符號。

3.目錄

目錄二字為小二號黑體,居中打印;下空一行為章、節、小節及開始頁碼(小四號宋體)。章、節、小節分別以第1章、1.1、1.1.1等數字一次標出。

4.前言

“前言”二字為三號黑體,居中打印;二字之間控一字符。

5.正文:

1XXX--章級層次

三號黑體居中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XXX--節級層次

四號黑體左起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1XXX--小節級層次

四號楷體左起排,段前0.5行;

1.1.1.1或1.XXX--條款層次

小四號宋體左起;

(1)XXX(小四號宋體,接排)

畢業論文、設計說明書正文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22磅,標準字距。

6.圖

圖題采用中文,中文字體為5號宋體。引用圖應在圖題右上方角標出文獻來源。圖號以章為單位順序編號。標號在圖下方。

7.表格

表格按章順序編號,表格必須按規定的符號標注單位。標號在表上方。

8.公式

公式書寫應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號按章順序排列。標號在公式同行右對齊。

9.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按論文中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參考文獻中每條項目應齊全。

環境工程職稱論文范例欣賞:環境工程與環境保護

摘要:環境工程是一項重要工程,關乎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也給與了高度重視,各國都在積極探索環境保護與治理經驗。環境保護工程是一項長期的發展工程,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普遍關注、共同努力才能夠收到成效,本文簡要分析了環境工程的內容和管理手段,同時針對環境問題,提出了相關的環境保護措施。

關鍵詞:環境工程;環境保護;措施

前言:環境工程是一門提出控制、治理工程措施的使用科學,它所跨的專業內容包括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電工程等,它不僅研究防治環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改革生產工藝、發展少害或者無害的閉路生產系統以及按區域環境進行運籌學管理,以獲得較大的環境效果和經濟效益,這些都成為環境工程的重要發展方向。

一、環境工程的內容

(1)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從技術和工程上解決預防和控制水污染的問題,提供保護水環境質量、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方法以及滿足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用水的工藝技術和工程措施。對廢水的處理,一般是根據當地納污水體的功能與當地污染物總量控制下允許的排放量及濃度來確定處理程度,

(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大氣污染物的起因,并提供預防、控制和改善大氣質量的工程技術措施。大氣污染問題主要為人類活動所造成,主要的大氣污染源有三種,即生活污染源、工業及農業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在宏觀上應采取綜合防治的策略,對主要污染物可采取顆粒污染物凈化技術或者氣態污染物凈化技術。

(3)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從工程的角度,解決城市垃圾、工業廢渣、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回收利用的問題。由于固體廢物來源面廣、量大。若管理不當,必將對水體、大氣和土壤帶來嚴重污染。其中的有毒有害廢物和病原體,還會通過生物和環境介質的傳播,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處置,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4)噪聲及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自然環境中除了大氣、水、植被等環境要素以外,在我們的生存空間里還充滿著各種聲波、電磁波、光輻射等。隨著核能技術及放射性元素的廣泛應用,天然石材制品進入室內裝飾領域,放射性污染也在走進我們。電磁、放射性、噪聲、熱、光污染的防治已經成為眾所矚目的環境保護課題。

(5)污染的綜合防治技術。環境工程具有龐大而復雜的技術體系。所研究和要解決的問題,不僅限于防治環境污染的技術措施,還包括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探討和開發廢物的資源化技術,改革生產工藝,以及按區域環境質量的要求,合理地布局與管理,以求得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我們應該從資源、生態、經濟、社會全方位來考慮,以獲得最佳的治理效果。

二、環境保護的相關措施

(1)水環境保護。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當中,污水的處理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以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為重點,大力推進工業行業水污染減排和禽畜養殖污染減排。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將污染源普查范圍內的重點建制鎮納入污水處理范疇,推進小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全面實施雨污水分流工程,大力推行雨污分流式管道收集系統,新建滲透型雨水收集系統,提高城鎮污水管網覆蓋率以及城鎮污水收集率。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綜合整治沿海排污口,實現排海污染物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的雙重控制制度。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強化水源地的管理能力。

(2)大氣污染保護。空氣污染源大致來自于以下方面:工廠排放的大量粉塵和CO2、SO2等廢氣;汽車尾氣;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發形成的碳氫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家庭中能源的消耗;各種噴霧劑,如各種空氣清新劑、殺蟲劑,這些化學制品增加了空氣中原來沒有的成分,造成污染。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①工業合理布局:這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還應把有原料供應關系的化工廠放在一起,通過對廢氣的綜合利用,減少廢氣排放量。

②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減少汽車廢氣污染,關鍵在于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有害廢氣。

③綠化造林: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后,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3)固體廢物綜合整治。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目前我國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正處于穩步推進階段,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節約土地資源、減少填埋場污染、加強填埋氣體回收利用。垃圾焚燒處理主要適合于可燃垃圾,對于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的東部沿海城市,焚燒處理會逐步發展成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

(4)噪音控制。噪音控制在技術上雖然現在已經成熟,但由于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規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業和場所為數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問題上,必須從技術、經濟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權衡。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強度要低,城市規劃的時候可以分別采用隔聲、吸聲、減振、消聲等技術進行治理,減少噪聲污染。在庫房或少有人去車間或空曠地方,城市規劃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松要求,即建設該處的城市綠化水平,減少城市噪聲。

另外,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多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編制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法律目前還是空白。因此,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依然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今后應加快對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立法步伐,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可持續增長。

篇10

論文關鍵詞:公路建設環保技術

論文摘要:如何協調好道路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保護自然環境、協調公路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本文結合公路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環保現狀,就公路設計、施工和環境保護對公路建設的要求等進行分析與探討。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高等級公路不斷增加,公路不僅要綠化美化,還要承擔防止水土流失,滿足視線引導、緩沖、強調目標、標志等作用,它需要一整套技術,這是一種以植被恢復為代表的生態工程技術。公路建設工程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突出表現在生態破壞、水土流失等方面。公路工程的路堤、路塹邊坡及其它開挖面等,將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脅。人類要設法走出目前所面臨的嚴重生態危機,就必須重建地球上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由征服、掠奪自然轉為保護、建設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共生關系。

1生態公路的主要意義

生態公路是在公路的設計、建設中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在公路建設項目整個生命周期里綜合運用各種工程措施,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形成行車安全舒適、運輸高效便利、景觀完整和諧的帶狀公路交通生態系統和區域交通生態系統,實現在現有條件下的最大生態化。近年來,公路大規模發展導致生態負效應,如氣候熱島、環境污染、能量耗散、景觀割裂、生物多樣性減少、廊道效應等,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主要因為公路建設中,大量的挖填,破壞了原有的地質環境;施工的影響導致了環境污染;失控的取棄土,造成了人為的地質病害;對地形的過多切割和阻礙,改變了水文的平衡狀態;最嚴重的是,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損失,自然植被的恢復十分困難。公路環境問題的根源是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對環境的重視不夠,對公路所產生的環境問題估計不足。因此,公路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資源、環境和人口之間的矛盾,使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應該協調發展,而不是一味索取與征服。在公路建設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僅是向社會作出承諾,更重要的是對后代子孫的高度負責。如何協調好交通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既是保護自然環境、協調公路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

2環境保護對公路建設的要求

公路的外在形式是公路的網絡結構、線形等技術指標,而其內涵是公路環境總體對人類運輸活動的服務和支持,把環境與公路割裂開來考慮是不全面的。盡量減少土地占用和拆遷道路在規劃和確定方案過程中,應注意環境保護,盡量減少耕地占用和電力電訊、村鎮居民點、廠礦企業等設施的拆遷,從而減少對現有社會環境的影響。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壞工程應根據有關規范要求,并針對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氣候、地形、地質情況,采用合理的排水與防護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在施工期和運營期的水土流失,保護植被。注重道路美化、綠化在道路兩側種植花草樹木,營造防噪性衛生防護林,搞綠化美化工程,既能美化路容、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減噪、吸收汽車尾氣及粉塵,凈化空氣,減輕汽車尾氣和噪聲對沿線環境的污染,特別是營造喬、灌、草多層次復合結構林帶,防噪減污效果更佳。科學設計,精心施工公路規劃中環境保護措施的制定應以費用最小、社會代價最小為目的,采取“最佳可能性方案、中級可能性方案,初級可能性方案”多層次的設計,力求在宏觀目標上與經濟總體發展趨勢相符合,在環境標準上與居民生活要求相一致,在財政的保證上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在實施的序列上與公路建設所取得的成果相聯系。科學的路、橋設計,精良的施工,快捷、通暢的路網,可以緩解交通壓力,降低污染程度。

3公路生態工程技術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結合主體工程,綜合考慮生態工程的交通安全、工程防護、景觀、視線誘導、線性預告、防眩、緩沖、遮蔽和標志等目的,使主體工程與綠化美化恢復生態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由于受景觀、生態、交通安全及施工管理等因素限制,公路生態工程設計既不同于傳統園林的景觀設計又不同于都市中互通立交橋的景觀設計,它首先應將防止水土流失,確保交通安全等放在首位,在植被恢復的設計方面應以景觀優美、生態系統長期穩定和養護管理粗放為宗旨,這是一種取代傳統設計的新途徑,其目的就是要創造更自然的景觀,提倡用種群多樣、結構復雜和競爭自由的植被類型,發揮其交通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功能。生態工程設計應因地制宜。一般公路路線較長,地形、地貌等環境條件變化較大,設計前應明確各環境單元的設計目的和要求,做到目的性、整體性、穩定性、藝術性兼顧,體現地方風格,創造公路景觀個性。公路生態工程技術是把公路征地范圍的生物和非生物看作一個整體,是整個公路工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提高安全和舒適性以及美化、減噪、凈化空氣、生態恢復和優化等為目的,最大范圍地采用生物材料,減少公路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所實施的植被恢復工程技術。它與以往的單純綠化不同,作為公路的一個組成部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工驗收,并針對修筑的公路特點,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材料,實施植被恢復計劃。公路生態工程的范圍,包括公路征地范圍內的用地,有中央分隔帶、土路肩、上下邊坡、排水溝、隔離柵、橋梁等構造物,以及立交區、服務區、管理所等,還有取、棄土場地等需要恢復植被的土地。

4道路的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