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干部掛職單位意見范文

時間:2023-03-24 16:4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掛職干部掛職單位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掛職干部掛職單位意見

篇1

一、干部掛職鍛煉輪崗原則

堅持有利于惠州地稅科學發展,有利于基層建設和基層工作規范化,有利于優化干部結構,有利于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的原則;堅持適才選崗原則;堅持個人服從組織的原則。合理配置征管查人員,保證職能運作,實現精干高效。

二、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全市科級以下干部(部分科級干部根據工作需要作適當調整)。

1.市局機關、直屬單位科級以下干部在市局機關、直屬單位內部輪崗。

2.市局機關、直屬單位以及各縣區的科級以下干部,在市局和縣區局之間交流掛職

3.市局稽查局、登記分局人員調整結合一般干部交流輪崗掛職鍛煉一并進行。

三、干部輪崗交流掛職的條件

1.直接從事人、財、物管理的干部,在同一崗位上工作滿5年以上的;

2.在同一科(股、室、分局、所)工作滿10年以上的干部;

3.需要進行輪崗交流掛職鍛煉的干部;

4.不適合或不適應現職工作崗位的干部;

5.其他因工作需要進行崗位調整的干部。

6.掛職干部其政治素質要求:大局意識強,有事業心、責任感,具有較好的文化理論基礎和組織協調能力。

四、基層掛職單位的選擇

1.邊遠貧困山區基層稅務所、分局;

2.因工作需要,改善領導班子結構,發揮干部特長及其他原因的;

3.按照國家公務員回避制度需要回避和有特殊情況的。

五、掛職單位及上掛人員的產生方式

掛職單位及上掛人員由縣局申報、征求意見、黨組決定的方式產生。每個縣局(含大亞灣)分別申報1-2個機關股室和基層稅務所、分局為掛職候選單位;同時推薦或個人自行申報黨組同意的方式產生1-2名同志上掛市局機關科室、分局、局跟班鍛煉。

六、輪崗交流下掛人員產生的方式

市局科以下工作人員為輪崗交流下掛的對象。其產生方式為:個人申報、部門推薦、黨組決定的方式產生。

七、直屬單位人員編制核定

市局稽查局核定編制35人,登記分局核定編制5人。

八、人員調整工作程序

1.人事部門提出干部交流輪崗方案,在市局機關和縣區局班子中征求意見;

2.人事部門對方案進行修改報黨組審定后下發;

3.采取個人、組織申請與征求意見相結合的方法,產生掛職候選單位和候選人以及交流人員;

4.市局稽查局和登記分局按照市局下達的人員編制數,初步擬定人員名單,報市局人教科;

5.市局人教科根據定編情況,結合崗位輪換,在做好與縣區局溝通的基礎上初步確定各類人員名單。

6.黨組根據申報和征求意見等情況組織討論,確定稽查局、登記分局以及掛職單位和輪崗交流掛職初步人選;

7.市局黨組或人教部門征求干部派出、接收單位意見,并聽取本人意見;

8.黨組集體討論決定,由人教部門具體辦理;

9.在干部掛職離開原崗位前,人教部門或單位領導須與本人談話,做好思想工作,并明確掛職期間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10.確定輪崗交流掛職的干部,從接到通知之日起,在市局規定期間內完成工作交接,到新崗位任職;

11.干部輪崗交流掛職離開原崗位前,須辦理公務交接手續。確定輪崗交流掛職的領導干部和從事財、物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到新任職單位或崗位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先審計后離任。

九、掛職時間及掛職人員工作目標和任務

掛職時間為三年,三年滿后由市局或縣區局重新安排工作。掛職人員在任期內須完成以下五個工作目標和任務,掛職期滿由市局派出考核組全面考核。一是班子建設考核目標任務;二是隊伍建設考核目標任務(前兩個目標由監察室、人教科負責);三是收入任務考核目標任務(由計財科負責);四是征管執法工作考核目標任務(由征管科負責牽頭,法規科、規費科、稅政科、登記分局等部門共同完成);五是廉政建設考核目標任務(由監察室負責)。考核目標按照百分制計,指標參照“六個一流”考核有關指標。

十、獎懲措施

五項目標考核在90分以上的為優秀,在80分-89分的為合格,8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五項目標考核為合格以上等次的由市局頒發證書和獎金。

十一、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干部調整工作在市局黨組統一領導下進行,由市局黨組成員、市局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指導協調干部調整有關工作。組長:葉健勝;副組長:黃新發、戴德來、鐘毅民、林怡會、嚴貴楊;成員: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輝、羅運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調整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局人教科,嚴貴楊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輝、羅運強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成員由市局人教科、監察室派員,黨組審定后組成。

2.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堅決執行市局黨組干部調整的決定,個人必須服從組織的安排。

3.在調整離開原崗位前,干部本人須認真辦理公務交接手續,屬審計對象的,單位要對其進行離任審計;干部調離后,不準干預原單位的工作,不準從原單位隨帶工作人員和攜帶

交通、通訊工具以及其他公共物品。對不負責的行為或給工作造成損失的,要追究單位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4.掛職人員的工資福利仍在原單位不變。

5.掛職干部的住房,按照住房改革有關政策辦理。

6.凡組織決定調整的干部,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到任。對無正當理由不服從組織決定的,要批評教育;經教育仍不服從組織決定的,應就地免職,或降職調離原崗位,或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并在3年內不得提拔使用。

篇2

【關鍵詞】高校年輕干部;掛職鍛煉;掛職制度

從高校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是新形勢下培養鍛煉高校管理干部的一種新的形式和重要途徑,也是組織部門對改革創新高校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進行的一種有益嘗試,由于形式的多樣性以及范圍的日趨廣泛,使得高校年輕干部掛職工作逐漸凸顯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彰顯的價值日益顯著,其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其提升的路徑依賴更須加以思考。

一、選派高校年輕干部掛職鍛煉的意義分析

選派高校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是高校加強后備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路徑,在拓展干部培養途徑、激發基層工作活力,推進校地共建以及增進高校干部與基層群眾的感情等方面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有利于拓展高校年輕干部培養途徑。年輕干部能更好地擺脫學校書生意氣的嚴重影響,對我國基層的社情民意進行更全面,更通透的了解和掌握,積累社會基層工作經驗,磨練意志品質,有利于提升高校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激發基層工作活力。解決了基層對一系列急需人才的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激發高校年輕干部思維活躍、專業扎實、充滿朝氣的特點,有利于推動基層相關工作的活力。

(三)有利于高校和地方互利共贏。掛職架起了高校與地方之間合作橋梁,有利于校地雙方不斷加強交流,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實現雙向共贏。

(四)有利于增進高校干部與群眾的感情。年輕干部在生動的基層工作實踐中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碰硬事過程錘煉穩健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慣性,增進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感情。

二、當前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工作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近年來很多高校積極組織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干部掛職鍛煉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掛職年輕干部的思維視野、工作作風、能力素質和工作心態得到極大的鍛煉,工作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然而,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我國目前在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的實際組織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影響掛職鍛煉效果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還需提高

部分派出單位認為只要派出了掛職干部就算完成了上級的任務,對掛職干部過問不多;部分掛職接收單位認為掛職干部要帶項目給資金,忽視了鍛煉提高的目的,給掛職干部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導致掛職干部思想負擔大。少數掛職干部對掛職鍛煉的認識不足,認為掛職鍛煉是組織為培養后備干部而搞的一種形式,在實際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或是為求出政績,不擇手段,搞短期行為。工作中安不下心、沉不住氣,難以扎根。

(二)制度設計有待統一

目前對于年輕干部掛職鍛煉的諸多事項都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據,只限于通知和規定。而這些通知和規定中對掛職干部工作的具體實施情況規定過于簡單抽象,在實踐中很多都無法作為操作的依據。由于沒有將掛職鍛煉視為一個系統工程,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安排,派出單位和接受單位之間溝通也較少,導致掛職鍛煉工作缺乏統籌規劃,各自為政。

(三)人員選拔亟需規范

一些派出單位往往根據工作安排方便和部分領導的個人意見確定掛職人員。在選拔過程中缺乏對通盤考慮,缺乏對掛職干部的資歷、專長和能力情況的審核,更缺乏相關程序就盲目派出。甚至還有個別單位為了減少掛職對單位工作的沖擊而采取“應差”的辦法,未經嚴格選撥就隨機選派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掛職干部。

(四)掛職培訓還需深入

在掛職鍛煉的培訓的經費及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上仍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部分組織單位為了應付差事,草草派出人員,接收單位只管接受和使用,較少安排相關培訓,掛職干部到崗后因不熟悉情況無所適從的現象時有發生。

(五)掛職管理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角色緩沖機制,掛職干部在掛職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調整自己,造成時間和精力不必要的浪費。二是部分派出單位疏于管理,造成部分掛職干部游離于管理和監督之外。三是部分接收單位不壓重擔,往往禮遇有加,既無分工也不壓擔子,只安排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象征性地給 “副職”或助理等“空職”、“虛職”。甚至一些接收單位只讓掛職干部去跑資金、跑項目,當作“聯絡員”來使用。

(六)績效考核仍存難點

部分派出單位認為“掛職人員已安排到接收單位,已身在異地,應由接收單位對其進行管理和考核。”而部分接收單位卻認為掛職人員的人事、工資關系在派出單位,無法進行有效考核。對于掛職干部的正常業務考核與學校組織部門的考核難以銜接。由于掛職只是一種臨時性質的干部交流形式,一般時間較短。但是掛職工作成效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這也給績效考核評估帶來了難題。

(七)保障體制有待健全

一是對部分掛職干部的生活照顧不到位。由于缺乏相應的經費保障,派出單位和接收單位無法顧及掛職干部生活上的實際困難,部分掛職干部經濟待遇有所降低;二是工作條件沒有保障。部分干部掛職期間既無工作經費也無辦公設備,一些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三是部分掛職期滿去向不定。部分派出單位出現了機構精簡或調整,而導致掛職人員期滿回到原單位得不到合理的安置這樣的問題也不在少數。

三、提高高校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成效的路徑思考

做好高校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針對當前各級政府和高校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工作的現狀及問題,筆者認為提高掛職鍛煉工作成效的關鍵在于形成共識,重點在于技術操作層面上明確相關參與主體的責任,核心在于建立制度。

(一)高度重視掛職工作,明確參與主體責任

安排掛職工作的上級部門、具體組織部門、派出高校、接收單位和掛職干部等諸多行為主體,必須要高度重視掛職工作,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 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派出高校要從為高校培養后備干部為高等教育事業積聚力量的高度正確對待和認真組織掛職鍛煉工作。接收單位要把掛職干部當作自己的干部看待,視同已出,一視同仁,真心實意地關心、關注、關愛掛職干部,給掛職干部安排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敢于把一些急、難、險、重任務交給掛職干部去完成,為掛職干部提供經受磨礪、展示能力的平臺。對于掛職干部本人來講,一定要克服“鍍金”思想和“短期行為”,主動融入接收單位,增強主人翁意識,及時調整心態,擺正位置,真正以接收單位為家,住得穩、蹲得住、沉得下,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二)建立健全長效的掛職工作規范

嚴格的制度保障才能實現掛職工作的設計初衷,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在尚未形成全國性的掛職條例或規則前,可以嘗試對崗位設置、干部選派、管理機制、保障機制、掛職考核等做出明確的規范,逐漸建立健全各種有關高校年輕干部掛職工作的制度。

1、建立規范的選派機制。根據干部的學習工作經歷、脾氣性格和能力素質等個體特點合理設置掛職崗位,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和方向。可以采取群眾自薦、組織推薦和公開選拔的方式進行,體現公正性和競爭性,提高群眾公信度,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潛力”的年輕干部“納入掛職培養鍛煉人才庫,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外派掛職鍛煉。”

2、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對掛職干部行為管理規范、掛職時間、掛職紀律,掛職任務等予以明確規定,使干部掛職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派出高校要有專人負責掛職干部的管理;接收單位要指定一名領導作為掛職干部的委培人,幫助掛職干部盡快適應環境,開展工作,定期與掛職干部溝通思想,交流情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接收單位要定期向選派干部主管部門和選派單位通報參加掛職干部的政治思想和現實表現情況,提出進一步培養的措施和辦法。對于集中選派的掛職干部,選派單位可在掛職地方成立臨時黨支部或黨小組,具體負責干部掛職期間的學習、教育和管理;還可明確信息聯絡員,定期向組織報告掛職干部的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掛職期間特別是結束之時,要及時組織召開掛職鍛煉干部座談會,交流學習體會,查擺問題和不足,提出意見和建議,并把掛職鍛煉學習經驗和體會文章通過簡報、信息、網絡等形式廣泛交流,進一步擴大學習效果。

3、建立完備的保障機制。高校可在校內干部提拔條件上可增加掛職鍛煉的經歷,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掛職鍛煉的干部。要定期評選一批優秀掛職干部,利用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典型。接收單位根據掛職干部自身特點,結合工作實際,大膽重用,把掛職干部安排到最適合的崗位上進行鍛煉;對掛職工作的經費、掛職干部的生活補貼等方面進行規范,做到“抽空問一問、定期看一看、家中訪一訪、有事幫一幫”,切實解除掛職干部的后顧之憂。

4、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要對考核評價指標進行量化,根據“最近發展區”合理確定目標項目和目標值。考核過程中可采取定期考核和即時考核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考察與指導相結合的辦法,通過述職、談話、評議、訪談等考核形式,力爭客觀、公正、全面地考察掛職干部的領導能力、工作能力、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群眾觀念的具體表現,防止考核的片面性。考核結果認定上力求客觀、公正、準確,能夠作為干部以后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趙小燕.干部掛職管理機制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 (19):80-81.

[2] 易紅慶.干部外派掛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人才, 2006(11):40-42.

[3] 翟年祥,姜婷.我國干部掛職鍛煉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求實,2011(02):20-23.

[4] 趙海濤.選派年輕干部掛職鍛煉的方式和成效研究——以樂亭縣為例[D].南開大學,2010.

[5] 張曉磊,楊術.干部掛職鍛煉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3):57-59.

篇3

2010年,干部綜合科明確了“加強宏觀管理,注重微觀服務”的工作思路,主要完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干部管理辦法,推進干部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一是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借鑒長沙經驗,結合實際,起草并擬定了我市《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的實施意見》,旨在通對《意見》的實施,加強對干部的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注重考核結果運用,執行問責制度,加大治庸治懶的力度。該《意見》已提交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近期將以市委文件下發;二是制定并下發了《市干部掛職鍛煉工作管理辦法》。《辦法》明確了干部掛職鍛煉的形式和基本條件,規范了選派干部掛職鍛煉的工作程序,強化了對掛職鍛煉干部的管理。

二、嚴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好干部任免工作。

全年共提請市委常委會討論縣級領導干部任免人,其中改任非領導職務和到齡退休人,享受正縣級待遇人,市人大政協干部職務任免人,推薦由人大常委會依法任命的政府組成部門行政正職人選人,縣區干部調整任免人,提請市委全委會表決或征求意見的縣級黨政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人。按干部管理權限對名干部辦理了任免手續,制發干部任免文件件。

三、加大競爭性選拔干部力度,積極開展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

去年月,省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正式啟動。全省共確定個公選職位,我市有個職位。在報名、資格審查階段,我市有人通過了資格審查。經過筆試后,全省共有人進入面試環節,我市有人入圍。經過面試角逐,進入我市各職位的考察人選有人。月下旬,省公選辦統一組織對人選的考察。2010年月,我市個公選職位的擬任職人選均已經市委常委會和縣(市)區委常委會通過表決,省公選辦于月底對人選進行了統一公示。今年月日,我市組織了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對接儀式,各職位公選干部已到崗赴任,并陸續開展工作,逐漸進入新的工作角色。

整個公選過程中,我市按照省公選辦的安排部署,積極組織報名、進行資格審查、做好筆試面試的考務工作,并協助完成考察工作。全省個市中,市公選職位最多,報名人數最多,入圍人選最多,這項工作得到了省委組織部的高度評價。

四、強化實踐鍛煉,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掛職。

全年共選派類名干部到各縣(市、區)鄉鎮、市直各單位和經濟工作重點一線進行掛職鍛煉。掛職工作由于抓得實,落得快,我市的工作情況匯報得到了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同志的批示。

五、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組織進行了2010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

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會同市人事局進行2010年市黨政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及參公人員招錄工作。經過筆試、面試,共招錄公務員名,其中,黨群系統招錄公務員名。工作中本著嚴格要求,嚴密程序,嚴肅紀律的原則,按照省委組織部和省人事廳的要求和部署,我市首次實行了面試評委異地執考制度,確保了招錄工作的公正透明和風清氣正,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篇4

同志們: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奪取“雙勝利”的特殊階段,我們召開這次啟動會,可以說,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剛才,去年和今年參與“一線工程”的掛職干部代表、接收單位代表分別作了發言,講得很好,也很實在。今年是我們開展“一線工程”掛職鍛煉的第三年,三年來,我們一共選派了XXX名年輕干部、業務骨干到基層一線、改革一線、發展一線去培養鍛煉,收獲了良好成效。為了進一步服務發展、突出實效,今年我們在“下掛”“上掛”的基礎上,增加了到蘇州市級機關、工業園區、昆山的跟班學習,為的就是讓年輕干部在對標找差中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提升格局。今天會后,XX名掛職干部就要分別奔赴各自的崗位開展掛職鍛煉了,借此機會,我就年輕干部培養和掛職鍛煉工作,再談三點意見。

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掛職鍛煉的重要意義

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發展一線捶打歷練,不僅是為了在歷練中培養干部、考察干部,更為了在具體工作中提升干部隊伍整體能力,為常熟發展積蓄后勁。

一是要認識到“一線”掛職是“三增三進”的發展所系。去年底擴大會上,市委明確了“三增三進”的發展目標和“三個一”的工作要求。半年來,全市上下爭先進位的勢頭很猛、后勁很足,雖然遇到了疫情防控的意外因素,我們在一季度還是“曬”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回過來看,常熟的發展與園區、昆山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特別是在干部的能力、眼界、思維方式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年輕干部作為發展的“生力軍”,有活力、有沖勁,一定要走上急難險重崗位、沖到改革攻堅一線,挑起發展重擔、迎接時代挑戰。在座的XX名掛職干部,要充分利用好此次掛職鍛煉機會,把“真經”取回來、把“本領”練出來、把“擔子”挑起來,為常熟的發展奮斗青春、建功立業。

二是要認識到“一線”掛職是培養干部的責任所在。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干部是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關注的一件大事,更是關系發展的“百年大計”。近幾年,我們圍繞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做了不少工作、付出很多努力,年輕干部能力、素質、結構都有了較大提升。隨便咩咩編輯,但是,對照長遠發展需求,常熟優秀年輕干部整體數量還不夠多、理念思路還不夠廣、專業能力還不夠強,必須要進一步加大年輕干部的發現、培養和選拔力度。為此,市里把年輕干部選派到“一線”掛職鍛煉,就是為了給年輕干部,搭建更多增長才干、脫穎而出的舞臺,在打硬仗、扛重活中,把優秀的年輕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三是要認識到“一線”掛職是年輕干部的成長所需。“梅李番瓜小老頭”“早熟的果子長不大”,干部的成長進步沒有捷徑可走,必須經歷基層磨礪、實踐摔打。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就越要放到艱苦環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去。特別是現在,我們的年輕干部大多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但還是存在實踐歷練不足、工作視野不寬等短板,多數是所謂的“三門”干部(家門、校門、機關門)。客觀地講,有些并不是干部個人的原因,而是缺少多崗位、跨領域鍛煉的平臺。因此,廣大年輕干部更要主動用好掛職鍛煉這一平臺,在實踐中磨煉意志、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二、要積極投入,爭取交出掛職鍛煉的合格答卷

此次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市委對大家寄予了厚望,園區、昆山都很支持和重視,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好、利用好這次鍛煉機會,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一是要成為“好學生”。大家原來都是各地各單位的工作骨干,到掛職單位后,都變成了“新人”“生手”。大家要迅速適應角色變化,做好“學生”,從“新”開始,從“頭”學起。“外掛”的同志要提前了解掌握蘇州、園區、昆山跟班學習部門的工作重點,圍繞招商、科技、治理、服務等重點領域,提升眼界格局、拓寬思路理念,要把專業的知識、前沿的理念、開放的思維學到手、帶回來,把常態化的交流溝通渠道建起來,全力擴大常熟發展的“朋友圈”“資源庫”。“下掛”的同志要主動了解掛職板塊的基本情況,提前了解分工,抓緊開展調研。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盡快進入角色,打開工作局面,要用群眾語言做群眾工作,處理基層事務,把“工作接不接地氣、落不落得到實處、有沒有水土不服”,作為判斷工作效果的首要依據。“上掛”的同志要盡快實現從基層到部門的角色轉換,既要學會在更高層面、更大舞臺謀劃推動工作,又要在工作中及時反映基層問題、一線需求,協助部門提高解決基層問題的能力。

二是要練就“好本領”。這次掛職,短的三個月、長的也就一年,可以說整體時間并不長,大家要抓緊一切時間、用足一切機會,爭分奪秒練出真功夫、學到真本領。要能吃苦。今年參加“一線”工程的XX名干部,都是年輕干部。市里花精力、花時間,選派大家到不同崗位掛職,不是希望大家走個過場、當個過客,而是真正要大家去練本領、學技能。8小時以內要學,8小時以外更要接著學,要做到“睜開眼就是工作、閉上眼才是休息”,把最難、最苦、最累的工作,當作自己最需要完成的任務,心無旁騖地學、踏踏實實地干。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來,“熬得住的,才能出眾;熬不住的,只會出局”。年輕干部一定要挑得起“千鈞擔”、當得了“戰斗員”,在礪練中吸收營養、強壯筋骨。要會思考。(相聲界有句名言:“誰不學馬三立,誰就不會說相聲;誰學了馬三立,誰就講不好相聲。”這就告訴我們,不能盲學、粗學、呆學,要學懂、學透、學活,要善于思考)在掛職過程中,除了要在勤奮工作中,吸收新知識、新理念,更關鍵的要能夠獨立思考。要找到工作的起始點、政策的出發點、措施的落腳點,翻開現象看本質、跳出工作看工作。要善溝通。這個很重要,要讓別人重視你,首先要通過溝通讓別人認識你。作為一名年輕干部,溝通協調能力是做好工作和安身立命的基本能力,溝通不好就有可能把小事釀成大事、把簡單變得復雜。工作中有問題,要大膽提、大膽問,不要悶頭干,要能夠與領導溝通、能夠與同事溝通、能夠與群眾溝通,在溝通中碰撞思想、在溝通中解決問題。要會爭取。特別是在蘇州市級機關跟班學習的干部,要充分利用好掛職契機,第一時間跟進研究上級政策、文件,及時匯報、傳達上級的政策導向、工作重點,盡全力爭取常熟發展的政策空間和關鍵資源。在政策爭取、資源引進上,要做到有你沒你不一樣。

三是要堅持“好作風”。掛職干部不僅代表個人,還代表所在單位和部門的常熟形象,特別是“外掛”的干部,在外掛職,你們就是常熟干部形象的代表。要服從大局,要講政治、講大局,把服從好組織和單位的工作安排作為第一要務,要把自己全心全意擺到掛職工作中去,擺到常熟發展中來。要堅決克服“看客”思想,拋棄“鍍金”觀念,不當“臨時工”,不當旁觀者,心無旁騖地干好每一項工作。要充滿朝氣,充分發揮年輕干部思維敏捷、精力旺盛的優勢,把激情燃燒起來、把活力迸發出來,充滿激情的迎接挑戰、經受風雨。要充分認識到,大家是組織部門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干部,要切實當好常熟干部的“金招牌”“活名片”,自覺展示常熟干部的好形象。要嚴于修身,作為年輕干部,作風是一堂“必修課”,在外掛職,對自己更要從嚴要求。要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做到想干事、會干事、干好事而不出事。要能夠用工作展示個人素質,用結果證明工作能力,用行動堅守品德操守,樹立常熟干部的良好口碑。

三、要形成合力,確保掛職鍛煉工作能收到實效

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工作領域和工作對象,掛職干部要掛出成績、掛出收獲,不僅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辛勞,也需要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

一是組織部門要加強管理、嚴格考核。要切實加強對掛職干部的跟蹤了解,掌握掛職干部到崗、分工和履職情況,切切實實解決掛職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要及時了解掛職干部的工作、生活情況,促進掛職干部之間的交流溝通,切實督促、推動掛職干部開展工作、推進工作。掛職期滿后,組織部門要充分考察掛職干部表現,客觀評價工作業績,讓優秀的干部選出來、站出來。

二是派出單位要關心支持、做好保障。要積極支持掛職干部開展掛職工作,原則上不再安排本單位工作,避免掛職干部“兩頭跑”“兩難顧”。要加強與接收單位和掛職干部溝通聯系,及時了解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幫助解決掛職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充分依托掛職干部,搭建起部門間、條線間溝通交流的橋梁,與接收單位多走訪、多聯系,在把人派出去的同時,把“線”拉起來,把溝通開展起來,把工作推動起來。

三是接收單位要大膽使用、放手培養。會后,派出單位和接收單位要及時溝通銜接,根據掛職干部個人的工作經歷、專業特長以及本單位的工作需要,為掛職干部合理分工,盡量把最能發揮作用、最能鍛煉干部的工作交給他們,讓他們有職、有責、有作為。要幫助掛職干部制定好掛職鍛煉計劃,給他們交任務、提要求、壓擔子,有針對性地安排他們參與重大問題決策、重大項目實施、重大事件處理,使他們在工作一線中經受鍛煉。

最后,我想向在座即將“出征”的XX名年輕干部提個要求,在掛職回來的時候,要向組織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做了什么?第二個問題是留下了什么?第三個問題是帶回了什么?希望大家能夠花十二分力氣,真正干成兩三件實事,在實踐中回答和思考這三個問題。到掛職期間或期滿時,我期待與大家再見一次面,再談一次心,聽聽大家的回答、看看大家的收獲。

篇5

***地區第十三批異地掛職干部考核嚴格按照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關于做好異地掛職干部2011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1年12月16日進入接收地開始工作,至12月23日圓滿結束。地委委員、組織部長葛標同志高度重視,親自部署;工作期間,在帶隊副部長隨地區考察團出疆外考察情況下,適時宏觀協調指導,為按時保質完成考核工作提供了堅強的領導支撐。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地區第十三批異地掛職干部75人(男61人,女14人;縣級帶隊干部1人,科級干部44人,其他干部30人),均安置在昌吉州,其中昌吉市35人,瑪納斯縣25人,呼圖壁縣15人。

二、主要做法

1、強力保障,行動迅速。***地委極為重視異地掛職干部的考核,要求把此項工作作為異地掛職培訓的重要環節抓好抓實。***地委組織部及時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異地掛職干部考核工作,決定由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吾斯曼·買托乎提同志帶領、從地縣組織部門抽調10名干部組成干部考核組,隨隊配帶四臺工作車,給予有力保障。考核組于12月14日凌晨從***出發,當夜即入住烏魯木齊市,為做好考核工作爭得了時間。

2、嚴格程序,突出重點。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與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接收地黨委組織部請示、溝通,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在考核的對象、內容、方法、程序、時間、紀律等方面,都做了具體要求。經與接收地組織部門商榷,合理安排行程,到掛職干部所在鄉鎮住宿點看望,通過聽取掛職干部工作總結、個別談話、集體座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全面了解異地掛職干部一年來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重點掌握異地掛職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理論素質和思想水平、工作作風、掛職學習效果,先后組織座談會14場,參與座談人員累計142人,個別談話236人。通過考核,接收地干部群眾普遍反映,***地區選派的掛職干部整體素質較高,雖然普遍比較年輕(年紀最小的只有21歲),但自我管理嚴格,自我約束、自立能力較強,能積極融入當地,主動參與工作和各項活動,做到了自治區黨委提出的“三提高”“五滿意”要求,有的干部并為當地贏得了榮譽。

3、歸納分析、公正評價。在認真聽取接收地總體評價意見基礎上,結合個別談話、民主測評、民主推薦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真實準確評價,考核組綜合分析,集體研究,初步醞釀確定近期后備干部27名,其中:正縣級后備干部1人,副縣級后備干部3人,正科級后備干部13人,副科級后備干部10人。

三、啟發與體會

短短7天緊張有序的考核工作,考核組深刻體驗到昌吉州黨委及組織部門在貫徹自治區黨委異地掛職工作精神過程中自上而下的嚴謹規范與靈活適宜,大家深受啟發,深有體會,普遍感到,這次昌吉之行,既是工作交流之旅,也是學習教育之旅。總結昌吉州在開展異地掛職工作中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高位推動,助力支持,這是做好異地掛職工作的組織基礎。接受地黨委、組織部門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組長都由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織部門專門負責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把掛職培訓工作納入黨建、經濟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上熱心幫帶,學習上耐心幫助,生活上細心照料。在肉孜節、庫爾班節等穆斯林民族傳統節日期間,接收地領導都前往慰問,與掛職干部共度佳節。各掛職點基本做到食、宿、學設施配套,做到“六有一全”:“六有”,即有電腦、冰箱、洗衣機、衣柜、有線電視和清真食堂,“一全”即毛巾、牙具、餐具、拖鞋、口杯、作業本等學習生活用品齊全。有的掛職點為掛職干部配備了自行車,有的為掛職干部每月發放200元生活補助。多年的掛職工作,逐步形成了規范、穩定和持續的管理機制,異地掛職干部得到全面鍛煉,成效顯著。有些掛職干部初來時不能寫漢字,不會說漢話,經過一年的勤奮刻苦學習,不僅能寫會說,而且語句流暢通順,有的并把自己的孩子轉到昌吉市,加強漢語學習。

2、明確任務,分類指導,這是做好異地掛職工作的有效手段。各接收地黨委根據異地掛職干部不同情況,結合實際,對異地掛職干部進行全面的培訓,指定專人負責異地掛職干部日常管理,采取“一幫一”結對子、請有經驗干部授課的方式,指導督促異地掛職干部加強漢語學習。注重發揮掛職干部自我教育作用,讓掛職干部勤思考、勤交流、勤分析、勤研討,對學習的一些重要內容,要求掛職干部闡述自己的看法,圍繞各階段學習和實踐重點,撰寫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實行“實掛職,掛實職”制度,根據掛職干部的工作單位和原任職務、專業特長、個性特點,安排科級干部任鄉鎮黨政副職、縣市直部門副職等職務,一般干部任站所副職、某方面工作的干事,同時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等職務,合理確定掛職干部職務,做到掛職單位對口、職務對口、分管工作對口,讓異地掛職干部在不同崗位上學習鍛煉,發揮掛職干部主觀能動性。有的掛職干部深入聯系村戶,幫助拾花割麥掰玉米;有的積極參加演講,在縣、市、州和自治區獲得較好名次;有的大度謙讓,年度考核把優秀名額讓給其他人,這些事例充分表明了掛職干部整體的高素質,深得當地干部群眾肯定與好評。

3、措施到位,狠抓落實,這是做好異地掛職工作的可靠保障。實行“8+2”工作機制,即白天8小時工作,晚上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漢語或政治理論不少于2小時。組織掛職干部系統學習科學發展觀、十七屆五中全會、“五觀”、“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等政治理論,讓掛職干部切實做到“干部向學員轉變,家庭生活向集體生活轉變,工作態度向學習態度轉變”,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投入掛職工作。接收地上級黨委和組織部門領導、異地掛職帶隊領導與各掛職點負責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督查指導,各掛職點按照制度和規劃,明確各階段目標和任務,做到了掛職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有計劃、有目標、有檢查、有考核、有落實,成效顯著。

4、注重調研,實踐鍛煉,這是做好異地掛職工作的根本途徑。為使掛職干部盡快熟悉當地基本情況和社情民意,進入學習和工作狀態,接收地把掛職干部集中在縣市黨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進點教育,組織掛職干部到農村、工業園區和廠礦企業進行1-2天的參觀學習,使他們開闊了眼界,感受到南北疆經濟發展的明顯差距,激發了廣大異地掛職干部參加掛職培訓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通過掛職培訓學習先進經驗,提高綜合能力,更好地投身于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的信心。

異地掛職鍛煉,讓掛職干部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掌握了技術,提高了能力,主要在以下幾方面有了明顯轉變:一是思想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在黨性修養和宗旨意識,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得到提高,清醒認識到南疆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良好環境,增強了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自覺性。掛職干部普遍領會到了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二是思想觀念有了明顯變化,異地掛職干部從三個文明建設、干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農民的生活水平、人們的思想觀念等方面進行比較,深深感到南北疆的明顯差距,思穩定,求發展,縮小差距的心情更加迫切。掛職干部紛紛表示,一定要把所學用到家鄉建設,為***發展貢獻力量。三是堅定了學習漢語的信心,有珍惜機會,提高素質的緊迫感。異地掛職干部的漢語水平和文化素質有了顯著提高,他們決心,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加強對漢語的學習,不但自己學,還要帶動家里人、身邊人、周圍人共同學,營造漢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四是情深意厚,與接收地干部群眾建立了深厚友誼。異地掛職干部能主動融入當地,積極參與各項工作和活動,建言獻策,把當地干部群眾當作朋友甚至親人來對待。座談中有位掛職干部說,輔導老師是她的第二個母親,說她現在有兩個媽媽,一個是維族媽媽,一個是漢族媽媽。掛職干部和當地建立的良好人際關系,為今后返鄉發展獲得了不可或缺的人脈資源。

四、工作建議

1、根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安排,選派了一些專業技術干部,接受地安排的工作崗位大多能夠與其專業對口,但也存在個別學用不一致的現象。建議:在今后的接受安置中,盡量做到專業對口,可適當考慮在縣(市)直部門安置。

2、掛職工作開展已有多年,各接收地逐漸形成完整規范的管理模式,但期間由于工作繁忙等各種因素難免在管理上有所放松。

建議: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能在掛職干部年中休假返回時統一組織選派地領導回訪,看望慰問,督促檢查,以激勵掛職干部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篇6

堅持以人為本貴在創新實踐

過去的一年,我們×系統在局黨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觀,牢記服務宗旨,切實履行藥監職能,全面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特別是在培養鍛煉年輕干部上,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過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激活用人機制,積極推進多元化交流等措施,有力地改善了我市縣級局領導班子的年齡和知識結構,促進了系統內年輕干部的交流與成長,為我市×系統培養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后備干部隊伍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增強干部交流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干部交流是一項政策性、規范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為規范有序地實施干部交流,我們除積極營造有利于干部交流的良好氛圍外,著重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⒈選準對象。選準交流對象是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把培養干部的工作重點放在對年輕干部的培養鍛煉上,著重挑選那些基本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進行交流鍛煉。黨組研究后認為:縣局稽查工作任務重、條件艱苦,是鍛煉培養干部的平臺,為了把系統內優秀的后備人才挑選出來,我局探索建立了以群眾公推、黨組提名、上級組織考察,任前公示和上級審批為主要形式的后備干部推薦人才機制,積極推行“助理制”、“掛職制”,每年都對縣局后備干部人才庫進行調整充實,分類排隊,篩選出合適對象,分期分批進行崗位交流,讓他們在多崗位上鍛煉成長,提高素質。我們先后推出名縣局局長助理,名所長助理,通過實踐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和執法水平均有明顯提高。

⒉超前規劃。實施超前規劃是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前提。三年來,我局每年都對轄市(區)局進行一次年度考核,同時組織群眾對后備干部進行推薦,通過平時了解和年度考核,及時掌握縣局班子整體運行情況,對班子進行運行質量分析,擬訂出每年班子調整和干部交流的總體計劃。對那些班子結構不盡合理的,亟需加強領導力量的,都提前擬訂調整方案。黨組反復討論方案的可行性,使之逐步完善,達成共識。

⒊制度規范。為了加強和規范藥監干部交流工作,××××年我局就制定出臺了《國家公務員實施教育輪崗(交流)暫行規定》和《關于加快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實施意見》,對于干部交流的范圍,對象和組織紀律都進行了嚴格規定。

我局還結合藥監工作實際,先后制定了《關于年輕后備干部掛職鍛煉的意見》和《關于縣局級領導干部實行異地任職的生活待遇的暫行規定》。對年輕后備干部的交流工作作了明確規定,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二、拓寬渠道、多元交流,增強干部交流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多元化干部交流是指組織上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形式對干部進行多方位的交流。打破地域、崗位的界限,實行系統內的對流,是激活用人機制的一種探索和嘗試。實施這種多元化干部交流,我們考慮:一是有利于改善領導班子的結構,加強縣局領導班子建設;二是有利于促進干部換位思考,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提升工作平臺、增強干部適應能力和打開新局面的工作激情。三是有利于加強局機關與基層局之間上下溝通理解,更加求真務實,以促進系統內工作和諧、協調共振。四是有利于在實踐中練兵,增長才干,實施追蹤考察,讓這批年輕干部到基層艱苦環境中去摔打磨練,不斷增長閱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為此,我們探索建立了二種干部交流機制。

⒈橫向交流。指干部在部門與部門、崗位與崗位、縣局之間的平行換崗交流。去年底,我局通過年度考核,對×、×局領導班子進行組織調配,著力于調優配強,如把×局分管×工作的領導調配到×局主抓稽查執法工作,加大崗位鍛煉的力度,把業績較好的×局局長助理提拔安排到×局工作,進一步拓寬了工作平臺,把×局推薦的局長助理調配到×局配合抓稽查工作,進行崗位練兵。通過互動式的橫向交流,使這些班子充實了力量,增強了活力,改善了結構。此外,市局部分業務處室之間,行政和業務處室之間的領導年前也進行了橫向交流。

⒉縱向交流。指市局和縣局之間的干部交流。我們擴大了選人用人視野,充分運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的成果來促進專業人才的合理流動。如×局在公推后備干部工作中,×所長脫穎而出,為了使這位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年青干部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我們采取“上掛”的形式,提拔后調至市局稽查處任副處長。我們還以下派任職的形式,派出一名市局副科級中層干部到×局任副局長,這種縱向交流措施,一方面充實加強基層局領導班子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給市局年輕干部補上在基層一線工作的一課。

三、強化跟蹤管理,增強干部交流的實效性。

干部交流工作既要體現黨管干部的原則性和組織行為的嚴肅性,又要充分體現出干部交流的實效性。

篇7

第一,嚴格自律,全心投入,是做好掛職工作的思想基矗到新的工作環境,內心無比的喜悅,感激組織能給我這次難得的鍛煉學習的機會。但由于語言的關系,我很難聽懂別人的講話,他們知道我聽不懂方言,就主動說普通話,我也學著學習他們的方言,主動適應工作環境。自覺以學員的身份認真做好工作,渡過了一個思想適應期。在海門這樣一個經濟發展氛圍濃厚、服務理念至上的環境中,我真切的體會到奮斗、努力的目標是更好地工作。掛職鍛煉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更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掛職不是鍍金,不是享受,而是學習,更是鍛煉。“掛職”是一種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組織的形象。掛職期間,我嚴格按照作息時間上下班。上班時,認真閱讀有關資料,廣泛進行學習交流。堅持多聽、多看、多學、多記、多想,做到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尊重當地領導,團結周圍同志,一切服從當地組織部和街道辦的安排,嚴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內容開展工作,自覺參加掛職街道辦的各種集體活動,從未提過不合理要求。

第二,勤于學習,深入思考,是做好掛職工作的基本要求。掛職鍛煉是一種新的工作體驗,需要學習、思考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初到海門,工作環境、工作對象都發生了極大變化,為盡快實現角色轉換,除自覺參加有關會議,查閱資料、文件和當地報刊外,我堅持深入部門、深入社區了解、熟悉街道基本情況,學習他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堅持取人所長,補己之短,堅持與領導同事們交流思想,聽娶學習他們的經驗,在交談中汲取營養,在交流中積累經驗,不斷提高個人工作能力。

第三,鍛煉自我,推介昭蘇,是做好掛職工作的最終目的。掛職期間,我加強與當地干部的交流,虛心做他們的小學生,誠心和他們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宣傳昭蘇的自然資源、人文環境、風土人情和招商引資項目及優惠政策,使他們更多地了解昭蘇。在此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對待工作的那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和善嚴謹的處世之道,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他們那里,我更加堅定了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決心。同時在和街道辦的同事們朝夕相處中,我也學到了為人處世、對待工作的一些方法。本次掛職鍛煉使我真正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磨練了意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以此為契機為起點,努力工作、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為喀夏加爾鄉各項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近兩個月的掛職鍛煉,通過學習了解和親身體會,我感到收獲很大,也認識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壓力和動力。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本人認為:昭蘇的經濟社會發展雖然相對滯后,但我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資源優勢,只要我們緊抓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就一定能夠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縮小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

掛職收獲

掛職鍛煉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經歷,掛職鍛煉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維空間、增強了科學發展意識。

第一,新挑戰。

在熟悉新的工作環境的同時,角色定位是關鍵。一定要擺正位置。雖是掛職,不能失職;雖不參與分工,但不能當看客,千萬不能有臨時觀點,得過且過,把掛職當度假。要全身心投入,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仔細研究。在平時工作中,我自覺服從掛職單位領導安排的工作;直接或間接學習同事的工作方法,既不能把自己當作掛職單位的客人,又不能作為主人;團結同事,不亂發表個人意見。在這次掛職中使我的領導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新機遇。

一定要珍惜機遇。現代的領導干部需要有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懂得現代企業管理,懂得如何謀劃發展,為經濟服務。我們從經濟欠發達鄉鎮到經濟發達地市體驗,組織選擇了我們,這個機遇是非常難得的。一個干部的領導才能、經濟工作能力,需要在具體工作的實踐中形成。因此,我非常珍惜此次機會,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認真學習,刻苦鍛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

第三,新認識。

篇8

――西城區強化實踐鍛煉,加快年輕干部成長步伐

近年來,我區認真執行《干部任用條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干部到辦帶職工作,到農村、企業掛職鍛煉,到國內外院校和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在強化實踐鍛煉、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和成長步伐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幾年的實踐證明,這項工作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在實踐中鍛煉成熟。

一、創新辦帶職工作制度,讓年輕干部到矛盾的焦點中去經受考驗,提高他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2002年5月,區委決定選派新提拔的副處級干部到辦帶職鍛煉,并相應制定下發了《關于建立區直機關部門新提拔的副處級干部帶職輪流到區辦工作制度的通知》,將這項工作制度化。制度明確規定:帶職工作的對象是年齡在35歲左右新提拔的副處級干部。帶職工作時間為6個月,帶職干部在帶職期間與原單位工作一律脫鉤,掛任區辦副主任,參與辦領導班子分工,負責一個方面工作,并享受與區辦干部的同等待遇;帶職期滿,由區委組織部對其在帶職期間的表現采取聽情況匯報、查工作記錄、訪來訪人員、談帶職體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全面考核。

制度實施兩年來,西城區已選派了5批15名副處級干部到區辦帶職鍛煉。帶職期間,區委組織部和區辦嚴格按照區委提出的“管理、培養、教育、提高”的要求,抓學習、抓管理、抓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帶職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一是提高了處理突發事件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二是增強了大局意識和群眾觀念,三是促進了工作作風的轉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實施“五個一批”計劃,讓干部到經濟建設第一線接受鍛煉,提高他們解決尖銳矛盾的能力

為了進一步加強干部培養鍛煉,加快年輕干部成長步伐,激勵年輕干部在基層發揮作用,增長才干,提高機關干部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探索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新途徑,樹立從基層和艱苦環境中提拔使用干部的導向,不斷改進干部工作作風,從整體上提高我區干部隊伍和領導班子建設水平,區委常委研究決定:凡沒有在街鎮、企業和開發區擔任過黨政主要領導職務的45歲以下正處級領導干部,沒有在街鎮、企業和開發區任職經歷的35歲以下副處級領導干部,都要根據干部個人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到街鎮、企業和開發區任職或掛職。另外,沒有在基層擔任過主要領導職務45歲以下的區級領導干部也要有計劃地派到一線去補上實踐鍛煉這一課。按照這個規定,區委實施了“五個一批”培養鍛煉干部計劃,選派了1名區級領導到街鎮任職;選派了100名區管干部到100戶重點稅源企業掛職;在區直部門和街鎮場區各選派了17名35歲左右、大專以上學歷的處級干部實行雙向掛職;選派了48名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科級干部到貧困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選派了12名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擔任“社區黨建指導員”。

三、加大交流輪崗力度,讓年輕干部經歷多方面工作特別是基層工作的磨煉,提高他們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根據《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暫行規定》的要求,我區大力推進干部交流,特別是加強街鎮與街鎮、街鎮與區直部門之間的交流,并相應制定了干部交流調動的有關規定,完善了干部交流工作中的配套政策,嚴明了干部交流紀律。明確規定:區管干部任同一職位滿10年的必須交流,中層干部任同一職位滿5年的必須輪崗。具體工作中,著力于區管干部和中層干部的交流與輪崗,加強部門與部門、街與街、鎮與鎮、部門與街鎮之間干部的交流。堅持基層優先、企業優先的原則,將在街鎮、企業和開發區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績的干部,交流到區直部門擔任重要職務;將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干部交流到街鎮挑重擔。對在同一部門或同一地方任職時間較長的區管干部實行交流輪崗。對在換屆中沒有進行地域回避的少數街鎮黨政正職,適時進行交流;同時,積極穩妥地推行地同一崗位任職滿5年的領導干部內部輪崗。去年,交流4名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到街道任黨政正職和4名區直部門副職到街鎮任行政正職,街鎮3名職前大學學歷的優秀年輕干部交流到區直部門任正職或重要職能部門副職,選派了11名職前大專以上學歷優秀年輕科級干部到街鎮任副職,其中有5名是黨外干部、女干部。目前,在全區16個街鎮場區32個黨政正職中,有22名是從區直部門選派的。5年來,結合班子調整,全區共交流了干部370人,其中,年輕干部交流面占干部交流總數的56%。

四、強化學習提高機制,讓他們緊跟上時代的節拍,提高他們的經濟管理水平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篇9

【關鍵字】高校大學生;掛職;人才培養;社會實踐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216-01

一、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近年來,高校大學生人才培養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新挑戰.、中央文明辦、團中央、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3號)等文件精神明確指出, 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創業能力和增強就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在方法、途徑、體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而大學生實踐能力低下,在現實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大學生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據2011年廈門市針對實踐操作能力做了一份研究調查表明41.84%的用人單位認為非常重要,0%的用人單位認為很不重要,38.10%的高職院校認為非常重要,1.59的高職院校認為很不重要,35.74的高職學生認為非常重要,5.48%的學生認為很不重要。2013年2月向廈門華廈職業學院2013屆341名畢業生發放調查問卷,截至2013年7月,共回收288份有效問卷顯示92%的學生希望增多社會實踐方面的教學。

所以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強的人才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篩選畢業生的重要量尺.而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發展機制也成為高校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就業中面臨的現實和迫切的任務.

(二)高校大學生地區掛職意義

掛職就是在不改變干部行政關系的前提下,委以具體的職務到其他地方培養鍛煉的一種臨時性任職行為.選派高校大學生到地區掛職(這里地區指農村、社區、貧困縣城等地)旨在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實踐學習和親身鍛煉,提高高校大學生自身專業實踐能力和人才培養.高校選派大學生掛職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諸多薄弱環節.一掛職是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創建更高更廣闊的舞臺,改變只涉及到企事業單位的局限性,開辟了社會實踐新領域.二是目前大學生實踐活動過多的注重形式,缺乏實際性.高校與地區進行”聯姻”, 從地方用人、大學育人、學生成才的角度充實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性,既能發揮高校與地區的各自優勢,共同培養人才,還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是一種很好的推動方式,是拓寬研究視野以及加強大學生踏入社會的重要途徑.三是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熟悉社情民意.社會基層往往硬件方面建設設施薄弱,軟件方面人才資源有限,社會基層事務繁瑣,人員綜合素質教育相對較差,經驗能力等較欠缺.大學生到社會基層掛職一方面為基層建設開展提供充足人員等豐富資源,通過走訪基層,面對面交流,了解基層需要什么,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把地區相關信息、資料整合,服務地區人民,改善地區環境,促進地區發展,對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加快校地人才培養產生積極影響.

最后通過校地合作掛職案例反饋,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 改革建設高校教育的課程體系, 探索高校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更好地為社會培養需求型人才,輸送優秀人才.

二、目前高校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當前我國大學生培養社會實踐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學校教學實現;二是校內外相結合的社會實踐;三是通過校企合作。

(一)通過學校教學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學校課堂往往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實踐教學主要是按照專業課程的內容對學生所學的理論、原理、知識、技能等進行實際訓練,如實驗操作,課堂模擬表演,課上或課后作業等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二)通過參加校內相結合的社會實踐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校大學生可以通過參加校園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人文、科技、環保等校園社團組織或者社會上志愿服務或其他類型的社會實踐,例如暑期社會調研、三下鄉、參觀企業等活動組織大學生圍繞當今社會民生發展的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熱點的形成原因,解決的意見和建議,是否可行性等,形成調研成果。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社會調查的選題、途徑、過程的管理和指導,開設社會調查課程或講座,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三)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目前高校較常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方式是校企合作.

1)把學校辦在工廠,實現工學交融

2)把專家請進校園,提高實踐教學

3)訂單式的培養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表現之一

4.通過校地合作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校地合作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培養方式,從地方建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需要出發,建立多類型具有地方自身特點的社會實踐基地及青年就業創業基地

我們從廈門大學和廈門市思明團區委合作的選派大學生團支書掛職到社區的案例中,體現了大學生深入社會進行實踐的作用,通過對優秀大學生的選拔,將優秀人才選派到地方進行掛職鍛煉,在很大程度上對探討高校育人,地方用人,學生成才的新思路,新機制和新載體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也為調研高校大學生到社會基層掛職給予幫助和經驗,也為大學生到社會基層的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發展給予幫助。

三、探索高校大學生到社會基層的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發展

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以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為主要內容,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以穩定的實踐基地為依托,以建立長效機制為保障,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學校在培養實踐中應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堅持育人為本,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首要任務。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確保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參加社會實踐。4堅持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期健康發展。5堅持整合資源,調動校內外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局面。

四、如何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一)建立指導中心

在項目開展的前期,由校就業指導中心、校學生處、地區等有關部門組織建立了大學生掛職指導中心.為滿足地區的人才需求,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高校針對不同專業、層次的大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對項目廣泛研究和深入的探討,確定了大學生在項目中的實際功能職位,制定了一套較詳細的、操作性強的管理、操作機制,并根據不同崗位制定不同規定,加強組織的領導作用。通過實踐,證明這樣的前期工作為有效的開展項目增強了制度保障。

(二)實行社會實踐分級分類指導

根據年級專業篩選學生到不同的崗位,再根據實際崗位的需求進行合理的分配,以提高用人的效率。其次,在分配好各自的崗位后,大學生、地區、指導中心簽訂三方協議,用來保證項目的正常運作,也對大學生起到了約束和保障作用。最后,為了讓掛職大學生盡快的適應所在崗位的職責,指導中心應對掛職大學生進行系統、全方位的培訓,其中包括地區的經濟建設概況、公務禮儀、公文寫作以及方言的培訓,這為大學生對所在崗位的適應和良好發揮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科學安排,增強項目的可操作性

在海掛職鍛煉中,大學生的實習工作與以往不同,要求大學生一周之內至少要有兩天在崗,暑期期間至少要一個月的在崗時間,在這期間,要求實習學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工作時間,既保證了文化課的學習也將專業知識及時學以致用,對掛職工作進行地更加深入。

另外,為了調動實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所掛職的單位也可設置了各種各樣的實踐平臺,確保了實踐的多元化,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所在職位的功能與義務。

(四)完善制度,做好督與教作用

目前我們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假期實習通常都只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且每個同學所處的行業也不同,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另外,實際的在崗過程中,沒有專門的老師對實習生進行專業的輔導,就算有也沒有具體的任務要求,所以,學生在執行崗位職責的時候常常會“摸爬滾打”,非常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和鍛煉。為了能更好的操控和指導學生進行掛職鍛煉,指揮中心為高校大學生掛職人員分配相應的指導老師,負責教導崗前培訓、工作的指導監督、年度考核和評比等工作,保證每月有一次的工作經驗交流.當然,指導教師也要遵守相應的制度,指導中心也可對指導教師進行一系列的考核、評比。

(五)宣傳推廣,讓更多人關注青年發展

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深入宣傳報道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和實際成效,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激勵環境,構建有力的社會實踐平臺。

篇10

殘疾人干部在殘聯的地位之重要,有如青年干部之于共青團,婦女干部之于婦聯,少數民族干部之于民委,文學藝術者干部之于文聯。因為社會是由不同群體組成的,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利益。只有這個群體內的人最熟知這個群體的需求,最能體現這個群體的特征、代表這個群體的利益。世界上有色人種的解放、少數民族的解放、婦女的解放和現在的殘疾人的解放,無不是群體內的代表人物在嘔心瀝血、奔走呼吁,無不是群體內大批精兵強將在不懈奮斗。如果缺少群體內有識之士的正確引導和強力推動,一個群體的解放事業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和目的,甚至會出現“斷層”、出現“兩頭熱,中間冷”的局面。樸方主席說:殘疾人不活躍,殘聯不可能活躍。這話語重心長。

目前,在殘聯工作的干部中,有不少有事業心、有責任感、能吃苦耐勞、有奉獻精神的人,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但是,不可否認,還有一些殘聯干部,是被這個事業迅速發展起來的洪流“卷進來的”,他們之所以被“卷進來”,是被殘聯組織“科級”、“處級”、“廳級”等職位所吸引。我在湖南省殘聯從事宣傳工作15年,全省120多個縣(市、區)基本跑到,除了知道一些殘疾人干部是主動要求來殘聯工作外,幾乎很少遇見有其他干部主動要求來做殘疾人工作。聽他們講得最多的是:先到殘聯上一個臺階再說。如果把他們調進殘聯,在職務上不提一級,就會懷疑“

自己是不是犯了錯誤?”、“自己的工作能力是不是不行了?”有些殘聯干部不愿在外面理直氣壯地講自己在殘聯工作,也不愿跟殘疾人打交道,認為和殘疾人在一起“丟格”、“倒霉”。因為有這種心態,這些人對殘疾人工作多半采取能“應付”就“應付”的態度。而對個人利益則是看得很重,在內部千方百計爭待遇、要規格;常和其他單位的同級去比,覺得自己吃虧了。個別干部甚至情愿殘聯垮掉,好合并到別的單位去“當官”。一些理事長(正職)想盡辦法離開殘聯,情愿到其他單位做排在三、四位的副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湖南省14個市、州殘聯相繼成立。十七、八年過去了,現在市級殘聯尚未完全配備殘疾人副理事長,絕大部分市級殘疾人副理事長也是樸方主席2002年7月到湖南考察工作后近年內才配好的。一些縣(市)沒有殘疾人干部。在基層殘聯,殘疾人干部可有可無,殘疾人干部的意見可聽可不聽。殘疾人干部在殘聯“聲音”很弱,甚至沒有“聲音”。殘疾人干部在殘聯的地位沒有體現出來,更不用說重要地位了。

二、殘疾人干部和殘疾人事業血肉相連,千方百計想把工作干好,但是目前殘疾人干部的處境令人擔憂。

1992年,我主動要求到殘聯工作。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我是殘疾人,只有殘疾人事業發展了,自己才能發展,那些同病相憐的殘疾人兄弟姐妹的日子才會有所改善。帶著這樣的理想來到殘聯,我自覺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命運、前途和殘疾人事業聯系在一起。這是一種血肉聯系。據我了解,大部分到殘聯工作的殘疾人干部都有這種想法、這種愿望、這種理想、這種熱情。殘疾人干部在殘聯總是千方百計想把工作干好,生怕工作出了差錯,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但是盡管他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面對現實,卻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奈。

1.大部分殘疾人干部在殘聯有職無權,或無職無權,代表的作用發揮不出來。殘疾人干部在基層殘聯屬于“小門小姓”,由于缺少“人脈”,在實際工作中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干著急。很多好的想法、方案、意見,就是提不到會上討論,或提到會上討論,“和者寡”,往往通不過。

2.對殘疾人干部呵護、關心少,歧視、偏見多。在工作中,殘疾人干部和其他干部一樣,有優點、有成績,也有缺點、有不足。但是一些同志對殘疾人干部的優點和成績“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缺點和不足則“兩目圓睜”、“品頭評足”。如果有了優點、成績,他們認為你是殘疾人,是殘

疾人中的代表,多做殘疾人工作是應該的;對于缺點、不足,認為你是殘疾人,就是水平差、素質低。那種為了使殘疾人干部能夠健康成長,對其熱情呵護、有意栽培的情況不多見。有些干部甚至有意無意拿殘疾人干部生理缺陷開玩笑,不愿和殘疾人干部走在一起,或一起出去辦事、出差等。殘疾人干部在自己的“娘家”有一種被壓抑的另類的感覺。

3.殘疾人干部在殘聯難以提拔和重用。① 一些干部,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認為自己是來做殘疾人工作的,殘疾人是自己的工作對象,殘疾人能到殘聯來工作已經是很不錯了,到頂點了,只有老老實實做事的份,還想當什么“官”?在思想上,“俯視”殘疾人,把殘疾人干部低看了一等。② 另有一些人認為:我一個健全人干了幾十年,也還是一個處級、科級,你一個殘疾人再怎么地,也是個殘疾人。在觀念上,歧視殘疾人干部。③ 還有極個別人認為:上面要求要培養、重用殘疾人干部,因而生怕殘疾人干部妨礙了自己升遷、搶先占了自己的位置,千方百計想把殘疾人干部擠壓出局。在職務升遷上,把殘疾人干部視為絆腳石。“正面”問題往往出在“投票”和“考察”這兩個關鍵環節上。“票數不夠、缺少民意”、“還不成熟,需要鍛煉鍛煉”,是兩個大棒。如果你是非常優秀的殘疾人干部,成績擺在那里,寧愿給你榮譽,如記功、評先進工作者等,職務則抱得死死的,不到那一步就是不放手,盡管你做殘疾人工作已從青絲熬出了白發,也無濟于事。因此,有的殘疾人干部在殘聯準備“自生自滅”,也有不少殘疾人干部對殘疾人事業不愿做孔圣人“亂而隱,禍而避”,而是壯志未酬,雄心不改,一邊拼命工作,干出成績;一邊勤奮學習,“寧靜致遠”。

三、殘疾人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以極大的政治熱情來做好殘疾人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要以極大的政治熱情來培養、重用殘疾人干部,為殘疾人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動力。為此,必須加大殘疾人干部的培養力度,現有三條建議供參考:

1.支持一批真正優秀的殘疾人干部做省、市殘聯的理事長。理由:①各省市殘聯都成立十幾年了,不少殘疾人干部在殘聯這個“洪爐”里得到了鍛煉,“煉鐵成鋼”。他們有切身體會,熟悉殘疾人工作,熱愛殘疾人事業,并已把自己的命運和前途與殘疾人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他們有知識、有能力、也有成績。面對這樣一批殘疾人干部、殘疾人工作的老兵,中殘聯要有信心、有決心,充分利用殘聯干部雙重管理的文件精神,放手支持他們去挑重擔。上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婦聯在成立之初對自己的干部不拘一格培養、提拔。那些婦女干部開始做婦聯的負責人時也是在“票數不夠”、“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干起的,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很快適應了自己的位置。②殘疾人干部做殘聯負責人的優勢:a、熟知殘疾人情況,和殘疾人的感情拉得更近。“我們都是殘疾人”,可以讓大家的心貼得更近,手拉得更緊。b、其工作熱情可以感動周圍的人,包括領導。“他(她)身體不方便,為了殘疾人工作跑上跑下,我們從心底里佩服,應該給予支持。”c、殘疾人干部得到了鍛煉,積累了“當家”的經驗,為下一輪殘疾人事業更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創建培養殘疾人干部的長效機制,加大殘疾人干部的培養力度。①建立殘疾人工作者培訓基地(培訓學校)。以一年、半年的中、短期培訓為主,或把殘聯干部的培訓納入黨校(行政學院)的培訓計劃,設立殘聯干部培訓班,每期培訓要有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干部參加。只有通過培訓才能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工作隊伍,特別是一支專業化的殘疾人干部隊伍。②給一批優秀的殘疾人干部掛職鍛煉的機會。掛職鍛煉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增強能力,提高水平,這是很多部門、很多單位培養干部的一個重要辦法。這個辦法目前在我省殘聯尚未出現,也沒有看見我省殘疾人干部到中殘聯掛職,更沒有到外單位掛職。建議從中殘聯做起,定期讓一批基層殘疾人干部到中殘聯掛職鍛煉,并建議中殘聯推薦一批優秀殘疾人到其他單位掛職。③健全殘疾人干部的管理制度,如定期考察制度、激勵與約束制度等。現在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不進則退,請中殘聯多和各省組織部門溝通,對德才兼備的殘疾人干部要從殘疾人事業的實際需要出發,敢于破格提拔重用,大膽放手支持他們的工作。④嚴把殘疾人干部進入殘聯工作的關口。進入殘聯工作的殘疾人干部一定要起點高。現在有些在殘聯工作的殘疾人干部文化底蘊有限、心理素質有限、活動、協調能力有限。具體體現在人格上缺少尊嚴、血性,思相上缺少主見、遠見,處理問題上缺少大氣、果敢。是不是殘疾人中就沒有千里馬?絕對不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現在挑選“千里馬”,外在的因素太多,嚴重影響了“馬”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