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車間副書記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02:0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掛職車間副書記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掛職車間副書記總結

篇1

論文摘要: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職業價值的取向對自身及社會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如何解決職業價值教育供與求的問題是研究的重點。寧波的高職院校紛紛進行了職業價值觀教育創新的探索,打破兩課教學的局限性,以傳統區域文化為載體,形成了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寧波模式”,通過對“寧波模式”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尋求高職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新思路,引導學生的就業觀向務實、自主、多元的方向轉化。

一、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提出

職業作為人生最重要的活動,必然要受到價值觀的影響并被價值觀所支配。價值觀在個體所從事的職業上的具體體現就是職業價值觀(Vocational Value),也叫工作價值觀(Work Value),它是個體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并對個體的職業目標和擇業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單位把職業價值觀作為人才的首選標準。縱觀就業市場的用人標準,可以看出呈現這樣一個微妙變化:從以前的重視學歷,到后來的重視能力,再到如今的重視職業態度。具有誠信、競業、務實、創新等職業態度的求職者會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空前發展,高職學生規模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職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對于職業價值的取向,不僅直接決定著他們的擇業態度和擇業方式,甚至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價值觀教育,不僅是21世紀職業教育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也是整個教育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因為,“職業教育不只是獲取生存技能的途徑,而且應成為提升人的境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種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開發的對象和增加財富的源泉,而且要成為發展的中心和終極目標”。

二、傳統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困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嚴重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擇業觀,市場經濟在價值觀上的典型投射就是職業價值取向的功利性。據了解,在高職學生的職業選擇中,經濟因素(包括工資、保險、福利等)已經成為首選動因,而對職業的“社會貢獻”則很少有人會加以考慮,以往抽象的理想主義已開始變為明顯的現實主義。高職學生在職業價值取向中更加注重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這當然有其積極因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機會均等,收人高,能提供進一步受教育的機會,”但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過度重視,導致在擇業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種多元化的價值觀使得他們掙扎在傳統與現代、物質與精神、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之中,制約了高職生的整體素質與職業能力的提高,也影響了他們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對于現代職業價值觀教育來說,首要的已不是解決價值觀“可教嗎”的問題,而是解決“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問題。然而,現實中對于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卻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即供與求的錯位。目前高校對于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基本依托“兩課”教學來實現,而該部分內容只占“兩課教學”的一小部分,并且局限于空洞的理論,使得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基本架空,并且由于“兩課”教學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錯失了在這一時期培養正確價值觀的良機。具體存在問題如下:

1.從認識層面而言,各方面對兩課的教學都非常重視,管理規范,要求嚴格,但在實際貫徹落實之中卻遇到層層困難,使得“兩課”教學實際上變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當前社會的大環境是重技能教育,輕人文教育,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尤為嚴重,不少學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師,對兩課都不以為然,輕視“兩課”教學。很多專業教師往往認為職業價值觀教育是思政課的事,自己只需注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傳授,而很少把誠信、敬業、責任、團隊合作、工作意義等等核心職業價值觀教育和專業教學聯系起來,滲透到專業教學中去。

2.從知識層面而言,“兩課”的教學內容不少都是中學就已經學過的理論,并且,這些理論也往往是以權威式的說教面孔呈現出來,與現實生活或學生可以想見的職業生涯脫離太遠,內容枯燥乏味,這就使得課程本身并不受學生歡迎,一方面,從小到大就接受灌輸式的思想教育,使得學生產生條件反射般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學生也對這些缺乏新意的教材內容產生厭倦。在教育方式上,大都以公共課教師說教為主,很少把核心的職業價值觀,用具體的內容和方式表現出來指導學生的行為,形成個人判斷是非與行為導向的價值觀體系。

3.從學生層面而言,高職學生的認知則往往建立在感性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讓學生及時體驗到學習后的實際好處,就無法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尤其是價值認識,在向受教育者內化時,必須經過其內在情感的過濾和篩選,激發出其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認同,否則無法把這些價值認識納人自身的知識體系。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學生本身對抽象的理論往往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因此,傳統方式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在高職學生這里更容易流于形式。

鑒于以上原因,我們必須對高職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進行改革創新,通過各種途徑,有效提高對高職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教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寧波高職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創新模式分析

據統計,寧波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九成,超過了本科生的就業率,這一方面有賴于寧波發達的區域經濟,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出,寧波高職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作為高職教育發達地區,寧波高職院校率先從“職業本位、就業導向”向“素質本位、市場導向”轉變,由單純重視專業技術能力,轉向專業技術能力與綜合素質兼重,其中,職業價值觀教育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高職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寧波模式”,通過對“寧波模式”進行探討,分析總結寧波各高職院校行之有效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探尋出高職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新途徑。

1.依托傳統區域文化,構建職業價值觀特色教育

眾所周知,社會文化背景能夠決定價值觀的取向。位于不同區域的具體文化背景之中的高職院校,因其與不同價值對象所結成的價值關系不同,導致了其職業價值觀教育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實證調查表明,區域文化與職業價值觀的關系表現為強相關性。作為區域制度變遷走在前列的寧波文化,作為理念和制度建設走在前列的寧波高職教育,二者之間存在著更為直接的天然聯系。

寧波為什么能創造民營經濟的輝煌?最深層的原因在于寧波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寧波“浙東學派”提倡“義利并舉”的重商觀念、務實精神和開放精神,寧波“紅幫裁縫”更是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紅幫精神: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及誠信敬業的職業道德。豐厚的歷史傳統與發達的地方經濟構建出了“誠信的經商文化”、“平實的為民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把這種寧波人的精神和區域文化融人到人才培養中,就可以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創業素質的人,這是寧波高職院校職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特色。

實例模式: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三大機制”模式

該學院通過建立“與產業全面融通”、“與產業全程融合”、“與行業全息融匯”的三大機制來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新分別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并且在相關企業內建立實訓基地,以真實的生產環境組織教學,培養“零適應期”的實戰型高技能人才。以訂單形式定向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既滿足了企業提升人才素質、保障后備人才選拔的需要,同時也為學院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對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學院立足專業特色和區域文化資源,從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時代文化中汲取豐富的養分,通過機制創新,使紅幫文化、企業文化和創業文化融會貫通,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學院文化。

在浙江寧波紡織服裝的發展過程中,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紡織服裝企業,這些企業所擁有的企業文化,也成為該學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來源。學院在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十分重視企業文化的引人。一是把企業文化教育列人課程;二是邀請企業家直接向學生宣講企業精神;三是在組織學生進企業觀摩學習、頂崗實習的時候,注重企業文化的熏陶;四是在建設生產性實踐基地時,突出企業文化的氛圍營造,在教學環節增加了企業文化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接受企業培訓與實踐及企業文化的熏陶。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高職學生應具有什么樣的職業價值觀。

學院邀請寧波著名企業家,以企業人的視點,從求職人正確的自我定位、企業招聘準則、求職注意事項等方面針對學生在模擬面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就業指導。弘揚“務實、開放、思變”的“浙商”精神,形成以“敬業”為核心,“樂業、敬業、創業”為主題的職業道德教育文化,引導學生“愛一行、干一行”;建成學生職業素質拓展中心、創業訓練中心以及校外訓練基地等項目,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積極拓展職業技能,內化職業道德素養

2004年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高職院校要“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這就是說,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僅在高技能方面要適應第一線崗位的需要,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也要適應第一線崗位的需要。高職學生首先在思想上要樂于服務第一線崗位,其次要能夠自覺地踐行職業道德。而“大學生思想品德的養成,從其實質來看有兩個過程:第一是外在的社會規范為大學生所接受和認同,并內化為自己的品性;第二是把這種品性轉化為實際的道德行為。顯然,這兩個過程都需要依賴于大學生的實際參與和體驗。而以往灌輸式的價值觀教育,由于脫離了實際未免顯得過于空泛,如果學生在思想上不能對此有足夠的理解,則必然無法在行動中得到踐行。因此,在進行專業技能的實踐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認同職業道德規范,使職業道德素養內化為自身的職業行為模式。

實例模式一:“工學結合”模式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從1999年建校之初就開始走上校企聯合辦學之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所需學生。學生分批分組下企業輪訓,由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種獨特的辦學模式很快體現了它的長處。該院的學生得以在校期間就能充分了解、接觸企業,接觸市場上最先進的設施設備,使學生真正具備企業需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提前了解企業所要求的職業素養,接受了職業價值觀的教育。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連續5年在99%以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被冠之以“寧波模式”,并得以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寧波大紅鷹學院從2009年3月開始與鄉鎮聯手進行區域化校地共建,合作開展“大學生骨干掛職新農村”活動。掛職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分別擔任鎮團委副書記、行政村和企業團支部副書記。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一方面有利于新農村的建設。在這一模式的實施過程中,突出能力本位,要求掛職的學生嚴于律己、踏實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干部“作風正、能力強、靠得住”的優良傳統。通過實踐拓展了職業素質和技能訓練。

實例模式二:“實體辦學”模式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首創了“亦廠亦校”的實體辦學模式。該學院在寧海縣創辦了一個由地方政府、企業和學校共同合作的寧海產學研基地(亦稱寧海機電學院),依托寧海模具城,亦廠亦校,學生要到基地實訓半年或一年再畢業。這種“亦廠亦校”的混搭模式,將學生培養的全過程由學校與企業合作完成,最高程度地實現了“工學結合”的內涵。把課堂變成工廠,學生變成工人,使教學與生產相結合、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上邁出了新穎一步。同時也使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完成了職業價值觀的教育。該校學生小蔣說:“我們在這里上課,沒有傳統的教室,都在車間,在機器前一站就是兩節課,都是電腦程序輸人控制的,不能開小差。如果自己對模具專業有興趣,到這里來收獲是很大的,因為它緊鄰模具城,產品更新很快,對市場非常敏感,同學抬抬腳就可以去模具城觀摩教科書上沒有的內容,有許多老總都來我們這里上過課。”

實例模式三:“職業導向”模式

寧波教育學院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首崗勝任能力,突出的崗位適應能力,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專業崗位意向,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立“職業發展導向”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多種途徑將職業道德培養與專業實踐相結合。

例如,市場營銷專業,通過校內創業園、創業模擬實訓,構筑校園創業創新教育平臺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強化了對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通過建立學前教育實踐基地,使學生在接觸幼兒、了解幼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尊重幼兒、熱愛幼兒、關心幼兒、理解幼兒的教育觀念,激發熱愛學前教育工作的情感。文秘專業,通過將“國際秘書節”引入秘書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校園里組織一系列以慶祝秘書節為主題的活動,從而鍛煉學生的辦文、辦會、辦事等各種能力,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增強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樣的項目實訓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興趣與認知度,培養了同學們的專業精神,同時也有利于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道德的培養。

3.進行兩課教學改革,強調核心價值觀目標導向

職業價值觀作為人生價值觀重要部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社會傳統、學校教育及家庭環境等因素,其中學校教育的影響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青年期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對其今后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職業價值觀作為人生價值觀的構成部分,在此期間也必然進行重新構建。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在高校主要由“兩課”來承載,高職學生目前職業價值觀表現出來的功利性、自我型及現實性,事實上都是其人生價值觀中重視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重視個人利益、忽視國家利益;重視物質享受、忽視精神回報的具體表現。

鑒于此,在“兩課”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人生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長遠意識,調整擇業價值取向,做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導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導向,主要是運用社會發展目標和人的發展目標進行導向,目標導向教育就是引導大學生將社會目標轉化為個人奮斗目標。因此,如何將抽象的理論內化為學生今后的行為模式,突出“兩課”的導向性,是“兩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實例模式:寧波教育學院“兩課”教學改革創新

首先,在課堂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由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化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課堂教學從師生雙向互動著手,實行啟發式、研討式、模擬式、開放式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課堂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有助于學生建立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體系的職業道德基礎。

其次,突出實踐學習,針對教材內容,設置實踐教學模塊,例如團隊信念訓練、辯論賽等模塊的設置,將學生放置于一個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從情感上得到認知,強化了學習效果。并將“兩課”實踐與其他校內實踐結合,例如聘請勞動模范、技術能手擔任德育輔導員,完善“雙休日工程”,將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覆蓋至校內校外、課內課外;使學生自發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觀與價值觀。

最后,對學生“兩課”的考核,采用過程化考核,除了把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考核內容之外,還要把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紀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討論和回答問題情況等作為學習過程考核的主要依據;并把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成績作為總評成績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學生態度的養成,幫助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

四、小結

通過上述實例,可以看出,寧波高職院校立足于寧波區域特色,已經做成了寧波品牌,形成了高職教育的寧波模式,尤其在職業價值觀教育中,可以引以為借,幫助我們探尋高職職業價值觀教育的創新模式。

首先,更新職業價值觀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一是以服務社會為職業價值內涵。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不僅是一種生存手段,更要明白勞動對社會的意義,鼓勵他們超越個人利益的狹窄視域,積極地為他人、為社會而勞動,能真正從手段與目的相統一、功利價值與適義價值相統一的高度來認識自己的就業需求和擇業活動。強烈的職業責任感是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之一。要讓高職學生認識到只有在工作中把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統一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在選擇職業時,引導學生不僅要看重職業本身的價值,更要看到職業對社會的創造和貢獻。只有看到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并主動承擔起這種責任,這樣的職業價值觀才是高尚的。

二是以誠信敬業為職業道德核心。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擺在職業道德的首位,視之為基本的、對所有從業人員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道德規范。誠信作為做人立業的根本,它不僅是一種道德品質、道德信念,同時也是責任、道義,更是準則,是人們自覺的境界和崇高的人格力量。敬業的核心是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盡職盡責。“誠信”側重為人,“敬業”側重做事,兩者不可偏廢,并行成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立足崗位的基石。它要求大學生踏踏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以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在崗位上建功立業,用知識和技術服務人民、貢獻社會。

其次,引導學生的就業觀念向自主化、務實化、多元化方向轉化。

自主化—鼓勵學生增強主體意識,注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尤其是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觀念和意識。

務實化—鼓勵學生眼光向下,到基層、到農村、到城市社區就業,特別是到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等。

多元化—鼓勵做到一專多能,因為單位里不可能都是一對一地對應所學的專業,一專多能的人在發展、就業、崗位等各方面的選擇范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