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母愛的詩歌范文
時間:2023-03-18 09:34: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母愛的詩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是血與脈的相通相融
是兒女的福母親的痛
母愛
猶如春天的風
她輕輕拂過
大地才會一片綠色
母愛
是天上的云
總讓烈日
先從她的身驅穿過
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
母愛
是雨后的霞
總讓清洗過的大地
不棄的躺在懷里
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
2:母愛
是血與脈的相通相融
是兒女的福母親的痛
母愛
猶如春天的風
她輕輕拂過
大地才會一片綠色
母愛
是天上的云
總讓烈日
先從她的身驅穿過
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
母愛
是雨后的霞
總讓清洗過的大地
不棄的躺在懷里
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
3:母愛
猶如春天的風
她輕輕拂過
大地才會一片綠色
母愛
是天上的云
總讓烈日
先從她的身驅穿過
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
母愛
是雨后的霞
總讓清洗過的大地
不棄的躺在懷里
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
4:母愛是天涯游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于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
5:不為什么
只為我們的爹娘
父母為我們操勞一生
而現在
他們
卻孤單一人
父母生病了
卻無人照顧
父母想念我們了
卻沒有兒女回家
而今
他們
日日守望
夜夜思念
你可曾想象
每天
他們站在村口
遙望我們的身影
不為什么
篇2
田野里的紅薯啊
藤枯葉黃
卻甜美馨香
多像懷胎的女人啊
在大地溫潤的產床
漸漸地隆起了
豐滿鼓脹的乳房
莖莖根須
宛若生命的臍帶
滋養一群骨肉相連的兒郎
為了做一個幸福的娘
煎熬的子宮
呵護著妊娠的夢想
篇3
我知道,在缺乏作者生平背景知識以及有關詩歌的專業素養的前提下妄評大家之作是不理智的。可我。仍愿意以膜拜的姿勢,細品那流轉于紙頁間的佳釀,然后寫下幸福的文字。
有這樣一本詩集,它以母愛為信仰贊頌,以探索為目的低吟,以花朵的色彩來描繪,以長笛的樂音來相和;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真正將生育自己的世界熱愛,歌唱勇敢。歌唱真愛,歌唱那份天地混沌初開的悸動與美好;有這樣一種語言。它源于心底的天籟之聲。集天地間的靈氣,甫讀出口便能叩響人們的心弦;有這樣一位讀者。時隔百年,跨越國界與種族,再次把這本人性的圣書,放在心尖瞻仰。
早在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時,便知道泰戈爾不凡,無關于他的殊榮與頭銜。一個人活于世,若能隨意從萬物中獲取靈感,信手將自己心底深處的感情傾注于其中,除了他對自然生命無比深厚的愛,我不作他想。如同人們評價:他的詩歌是送給神的禮物,他本身是神的求婚者。他一直以一種貼近生活的姿勢,將世人眼中的平凡敘述輾轉成最美麗的文字。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卷,我仿若能看到遙遠圣殿里蘇普里雅執著的雙眼,我仿若見證了長街小巷中優婆鞠多與那一場動人的邂逅,我仿若聽到戰爭中號角的吹響,我仿若親見新娘拾起長笛的倩影。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百年之前,這樣一位寬厚慈藹的老人,用他溫熱的唇,輕輕開合訴說:You will play on it the music ofmidnight when the lonely crescentmoon wanders among the stars...如此語句,如同甘霖,澆灑在我因高中繁忙生活而荒蕪的心田,讓我在書山題海中仍能找回那最初的純凈。
出版社給了《采果集》很高的評價,稱之為“歲月的饗宴”。我一直很贊同一句話:若沒有足夠的歲月歷練,有些話最好不要輕易寫下。而這本作者用心沉淀、經過歲月長河洗滌的書籍,捧起,越發有沉重之感。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無法擅自對詩歌創作主旨進行以自我為中心的臆測。然而書中那份虔誠卻是顯而易見的,是對生命的虔誠,是對宗教的虔誠。是對善意的虔誠,抑或是對真愛的虔誠。有人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于我而言,《采果集》確如一個童話――輕嗅一路芳香打開大自然清新的課本,再看字旁大片的留白,仿佛墜入了詩人編織的一個夢幻。文字是他的,意象是他的,意義是他的,體會卻是你的。讀詩,很多時候是讀自己。
篇4
關鍵詞:林徽因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感情傾向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19-02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那輕那聘婷的你是,天真莊嚴的冠冕,你戴著你的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林徽因女士生平寫了許多、又為數不多的文章。我們為什么說林徽因寫了許多、又為數不多的文章呢?因為林徽因女士的文學作品如果從數量上講,是為數不多的,因為她生平只有數十首詩歌、部分小說和散文,與那些文學大家或者說那些高產的作家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可是從質量上講林徽因女士無論是詩歌作品還是散文作品或者唯一一部小說作品《九十九度中》,均在當時的文壇刮起了一陣新鮮的旋風,她的作品不僅是膾炙人口的,而且還是被當時許多文壇大家所推崇、贊嘆的……林徽因女士不僅具備強大的審美能力,她與夫君梁思成作為那個時代的建筑家為中國的建筑事業、為世界建筑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林徽因女士的人生還不止這些,總之很多人都認為林徽因女士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是一位幸福的女性,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士,林徽因正因為她的才華,得到當時文壇大才子徐志摩的青睞,最后在報紙上公開與妻子離婚消息,只是為了與林徽因女士交好。正因為她的才華橫溢,所以建筑界的奇才梁思成才會一見傾城,二見傾人國,三見就癡戀上了林徽因,就連當時大人物梁啟超都對自己這個兒媳婦贊嘆尤佳;更有甚者就是當時大學者或者說詩人作家金岳霖,為了對于林徽因女士的癡情,忠貞不渝又保持距離的愛,終生未娶,一直默默地伴著林徽因女士生活,二人互相愛慕又保持了極好的距離,相伴一生。這就是林徽因女士專屬的幸福。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就是林徽因那首最著名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究竟是寫給自己的情郎文壇大才子徐志摩,還是寫給自己剛出生的寶貝兒子梁從誡的。針對這個問題,學術界以及相關林徽因女士的研究者意見不一,但是主流意見就是以上兩種:一種是部分人主張這篇文章是寫給徐志摩的,表達自己對于文壇大才子徐志摩的情誼,或者說對于徐志摩與林徽因一起的康橋回憶的重要寫照;二是極大部分研究者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剛剛做母親的林徽因女士為了表達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梁從誡先生的喜悅之情而有感而發、撰寫成詩的。
那些研究者中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歌是寫給林徽因女士剛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占有絕大多數,或者說壓倒性勝利。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體現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自己的兒子梁從誡的,而不是寫給自己所謂或者在別人眼中看作情郎的徐志摩的。
一、林徽因女士與丈夫梁思成兩人之間愛情十分的忠貞堅定
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兩人是自由戀愛,而不是由父母包辦婚姻而結合的,林徽因女士對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先生對林徽因女士同樣是忠貞不渝的,所以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的婚姻是經得住時間、空g以及其他各種事情的考驗的。即便是文壇巨匠、文壇才子、詩壇璀璨的新星徐志摩先生各種求愛示愛依舊不改自己對梁思成先生忠貞不渝的愛。所以說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被認定為寫給眾人眼中的情郎徐志摩是極為不合理的,正因為寫給所謂的情郎徐志摩不合理才使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自己剛出生兒子變得合理。因為那個時候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的二兒子梁從誡恰好是這個時候出生,為了表達一個母親對于新出生孩子的喜愛之情,賦詩一首較為符合林徽因女士作為文人的文人情結,也是極為符合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深情真摯的愛戀,所以為了表達自己與梁思成先生的愛寫了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極為合理的。
二、每一個詞匯無不巧妙地展示了一位母親對于自己兒子真摯的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輕靈在春的光焰中交舞著變……”
四月是一個代表生命的季節,所以林徽因女士才用四月告訴或者說慶祝自己新出生兒子梁從誡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把他形容成四月的云煙,輕靈像是春的光焰,交舞著變化,可想而知,林徽因女士對于自己和梁思成先生的愛的結晶是多么的喜愛,來自一位母親最深的喜悅之情。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中,她把新出生的兒子比作黃昏之后風吹過的暖,她把新出生的兒子比作是天空中新出現的不斷閃爍的星星,她把自己的兒子比作是灑在花前的那種春天里的春雨,那溫柔纏綿的春雨一樣。林徽因女士在她膾炙人口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也表達了一種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的戀人情節,從而表達了一位母親對于這個新出生小生命的深深的依戀與熱愛之情。
“那輕那聘婷的你是,你戴著你的天真莊嚴……”林徽因女士展開自己極為豐富的想象力與感性思維,將自己新出生的兒子形容得細致入微,從各個方面、各個視角展示新出生兒子所帶給家里的喜悅之情與幸福之情,表達了一種兒子的出現給家中所有的一切都帶來了極為可喜的變化,這就是一位母親對于自己孩子母愛的力量。
“你是夜夜的月圓,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你是燕子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女士在詩中將自己新出生的兒子比作是月圓、花開、燕子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這些無不體現一位母親對于新出生孩子的愛戀,月圓、花開、燕子呢喃,這種意向并不適合表達自己對于情郎或者說是對于情侶的思念,尤其是從燕子在梁間呢喃一句中體現出一位母親對于新生兒的愛戀,只有還沒離開母親喂養的乳燕才會在梁間呢喃,好像這并不符合部分人所說那種對于自己情郎徐志摩的愛戀表達的那種情感吧。是愛,當然要數是母愛;是暖,當然要數是一位母親對于孩子或者一個孩子長大后對于母親的暖了;是希望,更是一位新出生孩子的所帶來的希望了,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所誕生的愛情結晶可以代表世界上絕大多數生命那樣,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只有充滿愛、充滿暖、充滿希望的世界才值得人民去生活,只有一位母親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的愛,才能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才能如此感情充沛。
三、由第一任當事人所傳送的信息
除了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忠貞不渝的、真摯的愛戀以及字里行間展示出來那種母親對于新生兒的喜愛之情之外。還有就是梁從誡先生長大之后,或者說在林徽因女士去世之后的幾年里,他曾經跟自己的父親梁思成先生在私下里或者日常生活中談論文學作品的時候就談論到了母親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所展示的情感傾向,后來得到自己父親梁思成先生的證實,這首詩是為了慶賀或者說慶祝新的生命的誕生而特意撰寫的一首愛子的詩歌,并非像是傳言中的那樣是寫給大家眼中所謂的情郎徐志摩的詩,這種由第一任當事人所傳送的信息,或者說這位與林徽因女士朝夕相處的梁思成先生所親口說出來的那種“這首詩的寫作目的是對于新生兒梁從誡先生的喜愛與嵐之情”,這比那些只依靠冰冷的無生命的文字所推理出來的寫給林徽因女士情郎徐志摩的更有說服力吧?
四、從林徽因女士個人性格來分析
林徽因女士是那種生活在舊時代的新時代女性,既然是新時代的女性勢必會有新時代女性那種時刻迎接新事物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可這并不影響林徽因女士作為舊時代女性那種愛一個人就要忠貞不渝的方式方法,就連曾經為了林徽因女士而終身不娶的金岳霖先生依舊沒有得到林徽因女士的青睞,始終和他做著好朋友,始終不會跨越雷池一步的金岳霖先生都沒有從梁思成先生那搶走林徽因,何況是一個拋棄妻子的詩壇浪子的徐志摩呢?所以我們再次可以通過人物的性格分析之后,可以斷定這首詩是林徽因女士寫給新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而不是那位被人誤認為是林徽因女士的情郎徐志摩的。
綜上所述,林徽女士作為當時的文壇新星,當時的一位偉大的建筑家,作為名人梁啟超先生的兒媳,作為偉大建筑師梁思成先生的妻子,作為當時文壇新星或者說文壇才子徐志摩先生所一生追逐的愛人,作為當時名人金岳霖先生一生未娶的對象,作為中國文壇中偉大的女性,作為未來幾位優秀兒女的母親,無疑會收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關注,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期待,當然緋聞或者流言蜚語一定是不能少的,和其他領域的明星一樣,會飽受其他人或者百姓、群眾甚至是評論家的關注。而且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還是那種極為優秀的文章,林徽因女士又是那種極為傳奇的女性,所以由一位傳奇的女性寫出的傳奇文章勢必會受到各界研究者以及評論家的強烈的關注。所以在這里,作為林徽因女士文章與個人的喜愛者,我也來迎合一下目前對于林徽因女士研究的潮流,對于林徽因女士這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來加以評論,提出自己的一些關于林徽因女士的個人觀點,或者說這對這首詩究竟是寫給情郎徐志摩的還是寫給自己的兒子梁從誡的加以評定,找準屬于自己的站位。
參考文獻:
[1]藍棣之.作為修辭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學成就與文學史地位[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2]李向珂.試論林徽因詩歌中的“孤獨”情感[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6).
篇5
關鍵詞:兒童詩;群閱讀;小學語文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兒童詩是以兒童為主體的詩歌,在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有其不可估量的、獨特的作用。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兒童童心飛揚的最佳時期,教師如何高效地引領兒童走進兒童詩,汲取詩歌中的精華,以培養他們高尚的情操是筆者孜孜以求的。
近兩年,“群文閱讀”在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界悄然興起,它是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小學語文蘇教版低年級教材中選編了許多兒童詩佳作,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兒童詩魅力無窮。這些優秀的兒童詩分散在教材的各個角落,而這精致的美餐卻往往填不飽兒童如海般的求知欲。如何使兒童常常能享受到兒童詩帶來的饕餮盛宴,又不至于消化不良呢?筆者吸收了“群文閱讀”的理念,在平時的兒童詩教學中展開了兒童詩主題群閱讀的研究。
一、夯實基礎,群閱讀促進習慣養成
《人有兩個寶》《升國旗》是針對剛入學兒童編排的關于習慣養成的兒童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簡潔如話的語言“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教育剛入學的兒童養成“手腦并用”的良好學習習慣。“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國歌聲中,高高升起。我們立正,向您敬禮。”短短25個漢字,給學生傳遞的是愛國的情操、文明的禮儀。
一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倘若從兒童詩教學入手,養成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既避免簡單枯燥的說教,又使學生得到語言、情感上美的熏陶。于是,筆者精選了一系列習慣養成篇的兒童詩,領著兒童邊讀邊做,不需要講解,更不用死記硬背,因為生活中天天都用得到。
《太陽公公起得早》(魯兵)“太陽公公起得早,他說:‘寶寶在睡覺,我去叫一叫。’……寶寶到哪里去了?寶寶在院子里,一二三四做早操。”《梳頭》(朱慶坪)“小梳子,梳梳頭,梳出一個傻妞妞。”《過馬路》(北董)“過馬路,我不急,左邊右邊看仔細。看到沒車我再過,交通安全數第一。”……
就這樣,讀得多,兒童自己都會編了――“頭放正,腰挺直,定定心,動腦筋。”不管好不好,鼓勵小朋友寫下來,署上大名,兒童儼然成了真正的小詩人。這也為兒童打開了一扇通往寫作的天窗。
二、擁抱自然,群閱讀激發創作靈感
兒童詩中對自然景物的精雕細琢而體現出的情趣美是兒童天真爛漫、豐富多彩生活的縮影。
小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著名作家冰心創作的《雨后》“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開頭便把兒童的思緒拉到了春雨后清新的廣場上,主人公“泥褲子”和“撅小辮”的形象讓兒童感同身受。借助冰心奶奶無窮的文學魅力,“小詩人”大膽地進行了“時空穿越”――
《雪后》:青翠的蒼松挺著胸膛,地面上像鋪了一層雪白的地毯,雪地里一群可愛的孩子,快樂得好像天使一樣。小哥哥飛快地滑著雪,在雪地上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他高喊:“滑雪真好玩!”(譚遠,9歲)一根根樹枝像胖乎乎的薯條,廣場上成了一片雪地。雪里一群可愛的孩子,快樂得好像在游樂園一樣。小哥哥在雪地上奔跑,在雪地上印上了一個個腳印。他喊:“弟,注意,冷!”說著自己就“阿嚏”打了個大噴嚏!(吳越,9歲)
小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著名兒童詩人金波以兒童的視角、詩意的語言創作了“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這般清新自然的詩作,喚起了學生創作的靈感:“我最喜歡/夏天滿池的荷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朝霞還美!我最喜歡/夏天草叢中的螢火蟲: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可愛!”
冰心、金波都是兒童非常崇拜的兒童詩詩人,筆者趁熱打鐵,給兒童精心準備了一串糖葫蘆兒童詩呈送:《春的消息》《花的夢》《風箏》《狗尾草》《紙船》《嫩綠的芽兒》《母親》。了解了詩人,知曉了兒童詩的創作背景,兒童就能跟隨詩人的腳步去追尋詩歌中獨特的藝術美感。
三、悟情入境,群閱讀唱響美的旋律
“詩者,志之所知也詩者,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兒童詩的靈魂和生命。優秀的兒童詩總能以豐富動人的情感引起小讀者的內心共鳴,使他們從中獲得藝術的享受以及美的熏陶。
1.物我合一,美輪美奐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家》)“千首曲,萬首歌,裝滿一籮又一籮,唱咱水鄉新生活。”(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水鄉歌》)詩人用無痕的筆勾勒出對祖國、對家鄉厚重的情感。
“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雨點》)“一切景語皆情語”,熱愛自然是兒童的天性,因為愛自然而愛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兒童詩。
這種景情交融的優秀兒童詩數不勝數。于是筆者就鼓勵兒童自己去尋找這一類自己喜愛的兒童詩。兒童在浸潤圖書館、翻閱海量兒童詩、合作篩選的過程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文學鑒賞能力,還拉近了人、文、物三者的情感距離。瞧,兒童推崇的詩作真的絕代風華:鐘代華《春天的郊野》,林換彰的《日出》,劉饒民的《海水》……當讀到“我伸出舌頭一舔,呵,春天,好甜。”兒童天真地伸出舌頭,說:“舔到了,真甜!”讀到“海水海水我問你,你為什么這么藍?海水笑著來回答:‘我的懷里抱著天。’”學生的語調自然上揚,“語感”則自然形成。
2.人倫精神,溫馨美妙
兒童的心是最善良、最博大的,他們的內心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而兒童詩正是兒童天真、自然情感的流露。
“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趙永紅筆下《鄉下孩子》的幸福,讓城里的兒童向往不已。鄉下兒童,城里兒童,同在一片藍天下!“樂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滕毓旭筆下的“盲婆婆”傳遞給兒童的是“善”――對老人的關愛,對殘疾人的尊重,對鄰居的幫助。“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學生從作者于旭的兒童詩中學會了尊師重教,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父子母女間的親情,鄰里間的友情,師生間的深情,都在兒童詩中得以體現、升華。
優秀的詩人往往用真情釀成甘露,引領兒童走向真善美。“愛”和“善”是兒童詩中常見的主題。教者沿著這條主線,引領學生閱讀“母愛”:媽媽的心,像我的影子/早晨,我去上學/在教室里念書的時候/她就躲在我的耳朵里,悄悄地說:“要認真讀書哦……”(林換彰《媽媽的心》);體悟“親情”:……只有外婆瞇瞇笑:“人家不買我要買。”她把小豬抱過來,拍拍小屁股,摸摸小腦袋,她叫小豬好乖乖(魯兵《背小豬》);分享“友情”:……一個人/就像一棵小草/只有大家站在一起/才不會被狂風吹倒。(錢萬成《一個人》)
依托教材,以點帶面有主題地進行兒童詩群閱讀,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越,同時在此過程中深入地理解作品,領會作者的創造意圖、創作技巧,從而喜愛兒童詩、喜愛文學創作。因此,本人認為,兒童詩群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也是寫作與思維能力的有效補充。
參考文獻:
[1]詩大序.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9.
篇6
看《飛鳥集》的第一感覺就是清新,既不是村上春樹那陽光中帶著憂傷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沒有雨果那種悲痛的劇情,它仿佛是浩瀚宇宙中最最新鮮的空氣,讓我有一種想一口氣吞并、吸收它們的感覺,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讀書筆記飛鳥集,請您閱讀。
讀書筆記飛鳥集1不同于村上春樹那陽光中帶著憂傷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別于張愛玲華麗中透出凄涼滄桑的老式愛情。泰戈爾的文字是一種獨特的清新,仿佛無人踏足的自然荒野上的空氣,在鋪天蓋地的明媚陽光下,為我們打開一扇面朝天堂的窗……——題記
小巧秀氣的淺黃色封面上掠過一群展翅高飛的群雁,映襯著三個柔中帶剛的黑字“飛鳥集”(StrayBirds)——這,便是我桌面上擺在最顯眼位置上的一本書。而就在昨天,在金海心空靈飄渺的歌聲中,我剛剛讀完了這本泰戈爾的經典詩集——《飛鳥集》。
《飛鳥集》由105段詩歌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卻在冥冥中,悄悄為我們點亮了什么東西。而在這些集靈感與思索為一身的精悍短詩中,泰戈爾更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多個身份——他時而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為母親的微笑而手舞足蹈;時而是一名四海為家的探險家,向著高山大海發出感嘆;時而是一位熱戀中的青年,因心愛的姑娘而謳歌愛情;時而是一位滿頭銀發的老朽,獨自在回憶中反思人生;但更多時他只是一個無名的過客,為世間萬物記錄下靈感閃動的瞬間,然后微笑著安靜離開。
除去泰戈爾清新自然的文筆,在《飛鳥集》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愛的思索。毫無疑問,泰戈爾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但同時更高于生活;他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巧妙地隱去了一些苦難與黑暗,而將所剩的光明與微笑毫無保留地獻給了讀者。他對愛的思索,更是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青年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親對孩子永存的母愛、人與自然間難以言喻的愛……尤其是對于愛情,泰戈爾毫不吝嗇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來贊美愛情的美好與偉大。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一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
在另一方面,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于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讀書筆記飛鳥集2萬年的時光染綠了石縫間的苔蘚,千年的歲月斑駁了門口的古樹,百年的光輝則沉默于他筆尖的舞蹈。從未見過哪一位作家能夠只用短短幾句話便將一個道理、一些思考、一種我從前以為抽象而不可描述的事物用語言急促而富有節奏地刻畫出來,直到一個安靜的午后,我無意間拂去了埋葬著昔日沉默靈魂的微黃紙張上的灰塵,悄然開始一場無聲的對話。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他告訴我星星的光輝再柔弱也是對堅強的一種獎章,不值得為已經失去的事物而再次失去。
“你看不見你自己,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他啟示我,認識自己本難,認清自己更是難上加難,影子或許只是一個水中的倒影,恰好與自身相反。
我懷著期待的心情閱讀下一首詩,再留戀地用目光撫摸過最后一個字,這種寧靜的心情一直持續到我看到那首僅有14個字的詩,剎那間,我的心里是溢滿了驚喜與悸動的。
曾經有位朋友問我,究竟是此岸月好,還是彼岸花好。我思與良久卻未能解答,知道這個午后與這首小詩邂逅。泰戈爾說:“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此岸的觸手可及與彼岸的虛幻飄渺都是一種美,也許你在此岸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彼岸眺望此岸的你,正如鳥兒和云,正如花兒與月,距離造就的美好在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風姿,因為沒有一個定量,所以終究是不能相比。后來,我終于知道了問題的答案:“霧里看花花似月,水中望月月如花。”泰戈爾把我不知如何表達的答案隱藏在了《飛鳥集》的書頁中,給了令我恍然大悟的啟示與驚喜。
在閱讀中,我驚異于他的想象和思維的不拘一格。他仿佛是草原上奔騰的野馬,沒有羈絆,沒有束縛。耳邊風的呼嘯給他一靈感,眼前山的跳躍給他以視覺的盛宴。他的筆觸在世間任意一個角落里來回穿插:水中沉默的游魚,陸上喧鬧的獸類,空中歌唱的飛鳥和復雜的人類。他自由而毫不顧忌地訴說著自己的靈魂,在膜拜這個世界的同時似乎也在不屑于這個世界。他干凈而瑰麗的詩他的世界的純粹與博大,還有如宇宙般難測的秘密。
沒有絲毫的思維定式,他的文字在自然中放逐。
放逐思想,也許是我起航的新起點。
讀書筆記飛鳥集3有的人,善于堆砌華麗的辭藻,營造虛幻飄渺的意境,內容卻空洞蒼白,無病;有的人,善于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數千字,讀來卻晦澀枯燥,毫無文字之美感。不如翻翻泰戈爾的《飛鳥集》吧,縱使多么冷漠的人,也難以抵抗這默默無聲的愛和清靈灑脫的智慧。
大愛無聲,泰戈爾用他沉默的文筆勾勒出對自然的愛,對人生的愛。在自然中追求真理,在人生中崇尚高潔,這是泰戈爾超出常人的智慧。“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啊,請留下你們的足跡在我的文字里。”他記錄了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記錄了千變萬化的經歷。“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他道出了生存的真諦,人性的價值。“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為我有一盞還沒有燃點起來的明燈。”他反省自我,謙虛謹慎。“我不能選擇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選擇我。”他耐心追求,無怨無悔。
泰戈爾用簡潔的語言,構造了一個真理的殿堂。不可否認語言的簡略使得《飛鳥集》難以理解,但這并不影響其蘊含深刻無價的真理。從泰戈爾的文筆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認真的態度以及對愛的思索。毫無疑問,泰戈爾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熱愛生活,因此也隱去了生活中的苦難與陰暗,保留的是光明與歡樂。泰戈爾對愛的思索,更是深切,更是執著。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子間溫馨的親情,人與自然間微妙的感情……一切人類可以體會的情愫,都被泰戈爾原原本本,又及其含蓄地表達出來。泰戈爾尤其崇尚愛情,他毫不吝惜地運用了大量比喻來贊美愛情的偉大與永恒,就像他寫的那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他把愛與真理恰到好處地放在生活這架天平的兩端,沒有絲毫的偏差。
品讀《飛鳥集》是一種享受美的過程,如一杯香茗,散發著縷縷熱氣,如煙如霧,仿佛置身美好的幻想世界。一切都活脫脫的,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眼前。這里是一片凈土,翻閱著泰戈爾的文字,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他用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裝飾著這篇土地,點綴著這個世界,清新的風格和朦朧的哲學思想更為它添了幾分神韻。
讀書筆記飛鳥集4《飛鳥集》是由短小精悍的小詩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組成,話雖短,但隱含在其中的意義卻不小這些形式自由、語言精湛、短小精悍、氣質悠揚、出類拔萃、令人深思、筆法清雋、樸素無華的小詩中,似乎帶著一點點童趣,一點滄桑、一點憂郁、一點悲傷、一點心痛……每一句都告訴了我們事物的真理。例如,第十六句詩:“我今晨坐在窗前,世界如一個過路人似的,停留了一會,又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不正是說出了時間,是寶貴的嗎?正可謂有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生與死本是一種永遠無法溶合的距離,而近在咫尺卻形同陌路是單相思者的心與所愛的人更遙遠的距離。相愛卻不能相處,有情人不能成眷屬,是千古遺憾的情人間的距離,而明明愛著卻裝著不放在心上,是矛盾而痛苦,逆離真心的距離。可,比這更遙遠的距離,你可知?是心的冷漠,是對愛的藐視,是面對愛自己的人斷然掘上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把愛遠遠拒絕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外。
進入泰戈爾的《飛鳥集》,如同進入一個美的伊甸園。一切都活脫脫,一著一絲麗飾地展現在面前,虛空的諺語與偽善的面具此時早已化為溪中的碎葉和早冬的晨霧,而往日生活中的吁嘆我已全然不覺,心中只存有一份喜悅。
在另一方面,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于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我用自己最感性的思緒面對這些令人動容的詩句。享受著與心站得最近的分分秒秒,人類真的擁有太多了,多得不得不心存感激,感謝生活。
讀書筆記飛鳥集5《飛鳥集》是我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獲。不僅從頭到尾細細讀過一遍,更字字句句摘抄下來。偉大的泰戈爾,用他高尚的思想洞悉世間的一切,用他純美的文字記錄下每一個思想的光輝。人性的善惡,在他的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對美好的謳歌,對丑惡的批駁,更是登封造極。雖比不上荷馬詩歌的壯闊,但是《飛鳥集》這一部長詩,卻更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初讀時生澀難懂,但多讀便將寓意看得分明了,正如茶的本性,使人唇齒留香。
美感和韻律是詩歌的靈魂,《飛鳥集》將人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天堂般的境界。這里有明媚的陽光,整齊的白樺林,仿佛一幅簡單明了的彩繪畫。這里有“泉水激石,泠泠作響”,也有“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猶如一幅清雅脫俗的山水畫。這里有黑夜籠罩下的狂風暴雨,也有沉沉暮靄下燭與燈的對話,好似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這里同樣是奇妙的童話世界。看看不知深淺的螢火蟲嘲笑著沉默的星星,瞧瞧馬與草之間的精彩辯論,聽聽花朵與綠葉之間的低語,我領悟了深邃的哲理,同時又收獲了可貴的天真。
泰戈爾的筆下,人性這個話題屢見不鮮。對人性的思考,在泰戈爾看來是永恒的。他用看似簡單的語句揭示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在可怖的夜幕中,我喚醒內心的理性,與泰戈爾一道,剖析著人性的弱點;在溫暖的陽光下,我調動著感性的情感,與泰戈爾一道,感受著世界的氣息。我在泰戈爾的引導下,明白了美的含義,也領悟了情的真諦。拒絕冷漠,拒絕愚昧。泰戈爾用自己的情感感動了我。
《飛鳥集》的意義并不在于它的文字如何的優美,而在于它的。它用唯美的方式演繹了晶瑩剔透的篇章。我采擷著它閃耀的光芒,并從中獲得了新生。
在它面前,我以前的文字都黯淡了下來,唯有它光彩奪目。在泰戈爾面前,我終于意識到我過去的靈魂是多么的卑微。
《飛鳥集》,好一部美的箴言。
讀書筆記飛鳥集6今天,我讀了著名詩人泰戈爾的詩集《飛鳥集》。剛讀,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這本書由325篇短小精悍的小詩組成。這些形式自由、語言精湛、筆法清雋樸素的小詩中,似乎帶著一點點童趣,細細品味,仿佛又蘊含著一點兒哲理……總之,一個字:美。
說它有童趣,是因為《飛鳥集》中的詩,寫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死物”,并賦予它們“生命力”和“說話的權力”。例如:他在第36篇中寫道,“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時便有歌聲了。’”這句話就是作者賦予了瀑布“唱歌的權力”;又如他在第86篇中寫道:“‘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這是一則“花”與“果實”的對話,在對話中,作者賦予了它們“說話的權力“。
說它有哲理,是因為泰戈爾從那些似乎平常的事情中,卻能看出許多錯綜復雜的做人道理。例如:他在第16篇中的詩句:“我今晨坐在窗前,時間如一個過路人似的,停留了一會兒,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如果你仔細讀的話,那么你就會發現這句話中的哲理并不難找:時間就象一個頑皮的孩童,稍不留神,他就會從你眼皮底下溜過,因此,時間是寶貴的,一寸光陰一寸金也是這個道理。著名戲劇作家莎士比亞有過一句名言:“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意思是:鐘上的時間都是現在的,眼前的,而不是剛才的或是明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在不停向前走。剛剛還是現在的,一轉眼已經變成過去了。我們不斷看到的都是“現在”,但它們立刻就變成了“過去”,不斷地“現在”,不斷地“過去”,快得不得了!所以我們現在要抓緊時間,抓住每一個“現在”,好好地努力地讀書,從“現在”的這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開始努力!
雖然,我現在只看懂了全書的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沒看懂,泰戈爾的詩對我來說還是比較深奧、難懂的,不過,他的那些帶有靈性的語言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兒,這就使他的詩給人帶來一種美感,也是他的書令我愛不釋手的原因所在。
讀書筆記飛鳥集7《飛鳥集》,它是詩人泰戈爾的杰作。這部偉大的杰作由325首小詩組成,小詩雖然短小,卻蘊藏著一絲童趣和深刻的道理。從不止哭泣的嬰孩,到歷盡艱險的探險者;從沒有經驗的青年,到飽經風霜的老者;從平凡不過的小草,到美麗妖艷的小花;從展翅高飛的小鳥,到潔凈無暇的白云,無一不充滿趣味。泰戈爾用了擬人的手法,讓天下萬物都活了起來,讓它們有機會訴說自己的歡樂與痛苦。這本書的第一頁就寫道:秋天的黃葉,它沒有什么可唱的,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這本書的詩句里面,有描寫一片美景的,有描寫一段對話的,還有憑著對生活感悟寫出的警世格言。其中有一句,叫:“我今晨坐在窗前,時間如一個過路人似的,停留了一會兒,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這句話飽含的哲理其實也就是要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這些格言不但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警世作用,還能作為我們的座右銘,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們不斷進步。
篇7
關于精選《飛鳥集》讀后感范文 不同于村上春樹那陽光中帶著憂傷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別于張愛玲華麗中透出凄涼滄桑的老式愛情。泰戈爾的文字是一種獨特的清新,仿佛無人踏足的自然荒野上的空氣,在鋪天蓋地的明媚陽光下,為我們打開一扇面朝天堂的窗……
——題記
就在昨天,在金海心空靈飄渺的歌聲中,我剛剛讀完了這本泰戈爾的經典詩集——《飛鳥集》。
《飛鳥集》由105段詩歌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卻在冥冥中,悄悄為我們點亮了什么東西。而在這些集靈感與思索為一身的精悍短詩中,泰戈爾更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多個身份——他時而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為母親的微笑而手舞足蹈;時而是一名四海為家的探險家,向著高山大海發出感嘆;時而是一位熱戀中的青年,因心愛的姑娘而謳歌愛情;時而是一位滿頭銀發的老朽,獨自在回憶中反思人生;但更多時他只是一個無名的過客,為世間萬物記錄下靈感閃動的瞬間,然后微笑著安靜離開。
除去泰戈爾清新自然的文筆,在《飛鳥集》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愛的思索。毫無疑問,泰戈爾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但同時更高于生活;他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巧妙地隱去了一些苦難與黑暗,而將所剩的光明與微笑毫無保留地獻給了讀者。他對愛的思索,更是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青年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親對孩子永存的母愛、人與自然間難以言喻的愛……尤其是對于愛情,泰戈爾毫不吝嗇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來贊美愛情的美好與偉大。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一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
在另一方面,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于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這就是泰戈爾,這就是《飛鳥集》。或許,對于人類的文明史來講,《飛鳥集》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然而,我卻只想說,它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清新,在如今繁忙擁擠的都市里,用它蘊涵的廣闊無邊的自然荒野,為我們開創另一個天堂。
關于精選《飛鳥集》讀后感范文 “夏天的飛鳥,來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曲子可唱,一聲嘆息,飄落在地上。”
閱讀泰戈爾大師的《飛鳥集》,不同于讀那些明媚中帶著憂傷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別于讀那華麗中透著苦澀的古老愛情。他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新鮮,讀每一首小詩就像在初夏滂沱大雨后的清晨,推開窗戶,儼然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天空大地。
325首小詩,自然界中的一切在這里被賦予靈性,說清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片段,鳥兒與云朵談情,小草懂得謙虛和善……這種因人性化而整理出來思想上的碎片,便是“在我心頭涌現的想法,就像一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的意韻所在,片片都彌足珍貴。
在那美妙的字里行間中,我似乎穿越到了泰戈爾的少年時代,他年少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就這么如一本翻不完的相冊,每一個瞬間都是可貴的美好,他曾經可能對著大海許愿,對著天空吶喊,對著喜歡的書籍放肆表白。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里,愛是傳遞一切的鏈子,是維系人們生活的紐帶,是父母的疼愛,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力挺,路人的幫助…但不管怎么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面對世界,面對國家,面對家庭,面對親人,面對最初的自己,以及不放棄的理想。
“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扯下它那龐大的面具。它變小了,小得宛如一首歌,小得宛如一個永恒的吻。”
“黑夜對太陽說:‘在月光下,你把你的情書送給了我;在草地上,我已帶著斑斑淚痕做了回答。'”……
泰戈爾大師認為,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最后一句:“‘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句話為作我最后的話。”讀《飛鳥集》,你會發現愛與被愛是何等的融洽。
時間快得只有一頓早餐的時間,愛是父母手里盤子中托出的熱氣騰騰的面包,干凈得如碗里的白粥。他們總是催促我快點吃,吃多點,我在想,他們,不餓嗎?如今,我才明白,那是愛,干凈圣潔的愛,會包容我的無理取鬧,會糾正我的錯誤行為,會帶我看最美的風景,會告訴我為人處世的道理。
年少的人讀《飛鳥集》是有福的,因為,這就等于在你生命中種下了愛的種子,不知何時,就會生根發芽。
黃昏,我合上書卷,閉上雙眼,用心去咀嚼其中每一個字符、每一縷情愫、每一個微妙可貴的瞬間。
讀書,不容許急于求成,而是要在原文里體會其中深深的寓意——愛,近在眉角,近在唇邊。
關于精選《飛鳥集》讀后感范文
《飛鳥集》是我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獲。不僅從頭到尾細細讀過一遍,更字字句句摘抄下來。偉大的泰戈爾,用他高尚的思想洞悉世間的一切,用他純美的文字記錄下每一個思想的光輝。人性的善惡,在他的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對美好的謳歌,對丑惡的批駁,更是登封造極。雖比不上荷馬詩歌的壯闊,但是《飛鳥集》這一部長詩,卻更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初讀時生澀難懂,但多讀便將寓意看得分明了,正如茶的本性,使人唇齒留香。
美感和韻律是詩歌的靈魂,《飛鳥集》將人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天堂般的境界。這里有明媚的陽光,整齊的白樺林,仿佛一幅簡單明了的彩繪畫。這里有“泉水激石,泠泠作響”,也有“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猶如一幅清雅脫俗的山水畫。這里有黑夜籠罩下的狂風暴雨,也有沉沉暮靄下燭與燈的對話,好似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這里同樣是奇妙的童話世界。看看不知深淺的螢火蟲嘲笑著沉默的星星,瞧瞧馬與草之間的精彩辯論,聽聽花朵與綠葉之間的低語,我領悟了深邃的哲理,同時又收獲了可貴的天真。
泰戈爾的筆下,人性這個話題屢見不鮮。對人性的思考,在泰戈爾看來是永恒的。他用看似簡單的語句揭示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在可怖的夜幕中,我喚醒內心的理性,與泰戈爾一道,剖析著人性的弱點;在溫暖的陽光下,我調動著感性的情感,與泰戈爾一道,感受著世界的氣息。我在泰戈爾的引導下,明白了美的含義,也領悟了情的真諦。拒絕冷漠,拒絕愚昧。泰戈爾用自己的情感感動了我。
《飛鳥集》的意義并不在于它的文字如何的優美,而在于它的內涵。它用唯美的方式演繹了晶瑩剔透的篇章。我采擷著它閃耀的光芒,并從中獲得了新生。
篇8
一、導入新課時滲透情感,以情引情,撥動心弦
新穎獨特的導入語可以起到一鳴驚人的效果,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導入新課作為教學課程的第一個環節,是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識的“火藥”能使學生煥發出機器強烈的學習愿望。它是機房學生情感的關鍵性的一環。優美奇妙的導語,往往像磁鐵一樣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登堂入室,進入教學環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我的母親》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在唐詩中有一首贊美母愛的詩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學們還能背出這首古詩嗎?這首詩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一片愛心,而這種愛心有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撥動無數讀者的心弦。看過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誰都會潸然淚下,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母親的愛,是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給我們一片光明。是雨天里的一把傘,給我們一方晴空。這世上,還有誰比媽媽讓人牽掛?彎彎山路口,那是一聲叮嚀;脈脈斜暉中,那一聲聲呼喚……你們聽到了嗎,那殷切的呼喚正從小巷深處傳來……今天,我們就跟隨我國著名作家先生一起走進《我的母親》,聆聽一段關于母愛的動人故事……如在講《春》一課的導語是“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一幅陽光明媚,春風浩蕩,綠滿天下,花開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們就感到有無限生機,有無窮力量,內心洋溢著無比的喜悅。古往今來,多少是人曾用彩筆描繪出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像這樣的導語,既能描繪出文章的內容,又把學生誘導到作者對春贊美之情中去的作用,有效地喚起學生學習積極性,情緒飽滿地進入語文學習。
二、挖掘教材內涵,移情動情,體悟真情,陶冶學生情感
“文章不是無情物”。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的作品都屬情文并茂的精品,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都已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蘊含著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這些情感因素進行語文教學,能夠使課堂“情緒激昂”“寂靜無聲”“興高采烈”“悲涼凄苦”,一次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產生自己的主觀體驗,進而陶冶學生的良好品質和高尚情操。可以說這些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血和淚凝聚集而來的,是情感的海洋。冰心說過:“文章寫到了有風格,必須是作者自己對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著濃厚真摯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沖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東抄西襲的語言,乃是濃厚真摯的情感,獨特的語言。”(《關于散文》)在水一般清澈的冰心的散文中,我們不是可以感受到火一樣的熾烈的感情波濤?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課文中極富感情的內容,引導學生經歷分析、理解、品味、鑒賞的思維過程,感染他們的心理,陶冶他們的性情,叩開他們的情感之門。在教學朱自清的敘事散文《背影》一課時,從課文的寫作背景及對父親的情感“熔”于一體,產生共鳴,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以背影開篇,一下子就點明全文的感情基調。車站相別的場景兩次寫到背影,淋漓盡致地抒寫了父子間的深情、催人淚下的離愁別緒。文章結尾處,作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襖黑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間,并與開頭相呼應,真正做到以情開篇,以情收束。學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進入課文情境之中,心靈受到震動,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教學余光中的《鄉愁》,我引導學生分析:詩中作者借助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感情層層深入,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大陸的思念之情及作者期盼祖國早日統一。如《爸爸的花落了》中的骨肉情,《新大陸》中父親因為孩子而欣喜,因為孩子而與世界息息相關的動人。這些都使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有了一定的教學載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和健康人格個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用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心靈,激感
篇9
關鍵詞:初中語文;信息技術;整合;有效教學
如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因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便要順應時代潮流,有機地將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筆者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對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有了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現就將我的認識向各位專家和同仁進行探討。
一、多媒體資源豐富,有利于教師備課
多媒體資源可謂包羅萬象,就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一樣,在多媒體的海洋中,永遠有數不清的寶貝等著你挑選。因而,多媒體就為語文備課提供了最便捷、高效的服務。語文由于學科特點,信息容量大,需要查閱很多的資料,而且有好多資料又是非常生僻或非常新穎的,如果備課不到位,就不能有效破難解疑,自己對知識也是囫圇吞棗,食而不化,何況給學生傳授。所以,以往的語文教師案頭總有無數的書籍隨時查閱。而多媒體資源就解決了語文教師備課的難題,需要的資料隨時可以查閱,既方便快捷又準確到位。
除了查閱資料外,備課時還可以觀看名師的課堂實錄,向名師學習,等于在名師的輔導下進行教學。還可以在備課前借鑒名師教案設計,精品課件等等。完全打破了以往教師備課僅靠一本《教學用書》的現狀,而且大大提高了備課的質量。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生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輔助教學比傳統教學形式要豐富多彩得多,它集多種感官刺激于一身,總有一種刺激能讓學生心動。它能將空洞的文字敘述變為精彩的動畫展示,使抽象、枯燥、靜止的文字知識變得具體化、趣味化、生活化,利用這些豐富的圖片和課件,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倍感親切,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教育教學資源,使我們的學生享受到了高質量的教育,更使我們的學生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素質。如在教《羅布泊,消失的仙湖》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資源,查找羅布泊、胡楊林的圖片,讓這些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可以看看大漠風光,體會生態環境在人的影響下產生的變化。
利用它能分能合這一功能,如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上課前,可放一段電視劇《水滸》中的《好漢歌》:“……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不僅直接導入,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調、氣壯山河的歌詞,令學生聽后精神振奮,血脈膨脹,并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節拍而歌之。在這種強烈的氛圍下,學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課文了解魯達扶危濟困、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的鮮明性格,了解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懲治惡霸鎮關西的。
在語文課堂上,由于多媒體教育資源的輔助,使得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各學科之間的滲透真正體現了語文課作為綜合課的特點。
三、整合多媒體資源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中大顯身手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盡管需要很多資源,但整合了多媒體資源以后,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也就顯得簡單多了,教學有效性也便自然會得到顯著提高。
在《到民間采風去》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需要查閱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單憑手頭資料完全不夠。在教學前,我把班級同學分成七個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個傳統節日的資料收集工作,在網絡資源的幫助下,同學們收集了傳統節日的起源、節日習俗、節日的詩詞、節日的對聯,大大超出我布置的范圍。當活動開始后,各個小組把自己收集的資料,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出來,課堂內容豐富了,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又比如在進行《獻給母親的歌》的綜合性學習時,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與母愛有關的詩歌、格言、諺語、俗語,關于母愛的感人事跡,與母愛有關的視頻資料等等。我們把學生帶到計算機房,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資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展示。這樣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的教育資源讓語文綜合性學習課變得輕松自如。
四、多媒體資源有利于課堂參與者進行交流
傳統的教學,課堂參與者的交流往往只能是單線條的,有了多媒體后,就變成了多線條的,而且還可以是“零距離”的。如教師可以通過網校的平臺與在線專家進行交流,請教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交流教學心得,進行資源共享,互相之間形成優勢互補。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給專家提供教學案例,同時縮短城鄉之間教育的距離。
如果教師能夠建立班級QQ群,在QQ群中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談理想、談學習,答疑解惑,像朋友一樣的交流,那么師生關系融洽,加大相互了解,真正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網絡能實現師生、生生之間在空間、時間和心理上同步與異步交互的“零距離”,學生講真話,講當面不可能講的真話。通過網絡,教師與學生可以傾心交流,沒有心理隔閡,真正實現師生“心理”上的零距離。
篇10
【關鍵詞】讀寫結合 仿“法” 補“白” 悟“情”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01-01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在這句中,葉圣陶先生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這也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課標不僅強調在課內外閱讀中進行語言和習作素材的積累,還提倡對積累的運用,抓住契機及時進行寫作指導和訓練。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重視發揮文本對寫作的引領作用,巧妙穿插有效的練筆,切實深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要真正實現讀寫結合的價值,提升語言文字訓練的實效,我們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發掘讀寫結合點,仿文本之“法”
語文教材是語言知識和語言現象的載體,是學生極好的范文。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表達方式的吸納和遷移。引領學生學習文本典型的句式、段落結構、遣詞造句等,進行遷移、延伸和創造。
如在教學《荷花》這一課時,我覺得“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的“冒出來”用詞十分準確,于是,我就引導學生運用換詞的方法,體會“冒出來”一詞的巧妙之處。通過引導,學生就明白到“冒出來”一詞寫出了由于池里的荷花挨挨擠擠的,荷花必須用力向上長,才能長出來。因此,這個詞用得十分的準確。在學生的寫作中,他就會潛移默化地運用上一些好的詞語。
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段。雖然這段話只有4句話,第一句總寫了西沙群島魚很多,然后再介紹有各種各樣的魚。這種先總的介紹,再分別具體介紹的段落對于剛步入寫作的小學生來說,有很強的示范性。于是教學到這,我讓學生們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自由談談讀了這一段有什么樣的感受,或者你覺得哪里寫得好。有的學生說到:“用上了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讓我們覺得魚確實很多。”有的學生說到:“課文里還用上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感覺魚的樣子就在我們面前。”于是我趁熱打鐵:現在我也想請你們來試一試,觀察一下我們學校花壇里的小,看看這些的花瓣、花蕾的形狀、顏色、味道,再以“小盛開了,多么美麗呀!”為總句,按照觀察順序把的形、色、味具體地說一說。學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這種總分式的段落表達形式已經在孩子們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難關不攻自破。
又如《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是注重文章的首尾照應。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啟發學生找出首尾照應的句子,充分地讀,認真體會首尾照應的寫法,然后運用作者這種方法。
每個文本,如果都能破解其最具特點的一“法”,讓學生模仿運用,長此以往,范文中獨特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方式就會在學生的心頭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語言之花。
二、優化讀寫結合點,補文本之“白”
小學語文教材非常重視讀寫能力的培養,從內容到形式為發展學生的語言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點,運用重組課文語言的形式,給予學生讀寫語言實踐活動。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語文是幫助學生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對文本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上,一定要在練習、運用上下功夫。教師要創設多種語言環境,讓學生所學的語言經常得到抒寫。
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從中,我們感受到了兒子阿曼達身處逆境仍執著堅定的信念。這里,沒有關于阿曼達的細致描寫,我就可以因勢利導,請學生想象當時他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從而具體展現阿曼達的堅強。這樣的練習,既能讓學生更深地感悟主題,又是一次有效的人物描寫訓練。
又如《窮人》一課,桑娜告訴丈夫自己已經把孩子抱回家后,課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運會怎么樣呢?桑娜與漁夫又會帶領孩子怎樣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第三個環節:鼓勵學生對課文的結局進行大膽想象和創造。我先舉行《窮人》續寫交流會,先讓他們進行小組的交流,說說接下來的情節將會是怎樣的。然后讓他們繼續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下一段精彩而又富有個性的續寫,使文本的情節得到進一步延伸,更深切感悟到了窮人善良高貴的品質。
三、創設讀寫結合點,悟文本之“情”
文字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文本也融入著人們豐富的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語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色彩比較濃重的文本,一旦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便會形成巨大的“情感磁場”。作為教師,必須穿透語言表層深入文本,洞悉文本的“動情點”,去撥動學生的心靈之弦,引領他們真正完成與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達到心靈與心靈之間的自然契合。
《媽媽的愛》是一首滿懷深情的詩歌,用孩子的口吻寫出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也抒發了孩子對媽媽的愛。在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去發現母愛,體會母愛,感悟母愛。如第二小節是寫媽媽為“我”送傘,教學時我相機問學生: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媽媽就不怕雨淋嗎?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情感體驗來閱讀,使學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和文本進行對話。
因此在學完這篇課文后,很多同學都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中,此時我趁機問學生:如果是你,你想用什么來比喻媽媽的愛?為什么?然后課件出示:媽媽的愛是______。學生文思泉涌,暢所欲言,比喻真是豐富多彩:一束陽光、一杯清涼的水、一堵擋風的墻、一雙結實的臂膀……最后再讓他們動筆來寫一節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