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意見范文
時間:2023-03-15 00:25: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排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煙葉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抓好“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烤煙生產工作,緊緊抓住區被列入全省重點開發建設的新煙區和2014年被列為全省11個“三化一體”(即:原料供應基地化、煙葉品質特色化、生產方式現代化)綜合示范縣(區)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全力打造“黃金走廊”生態特色優質煙葉園區,展示區優質特色煙葉品牌,提高煙葉品牌的知名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煙葉質量,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全區烤煙產業的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全區指導性烤煙種植面積8萬畝(以區煙草分公司清棵點塘數據為準),煙葉生產量達24萬擔以上,中上等煙葉比例達92%以上,其中上等煙葉達65%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22萬擔(100%為中上等煙葉)。各鄉(鎮、街道)任務為:博尚鎮種植任務3.6萬畝,煙葉生產量11.16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10.5萬擔以上;圈內鄉種植任務2.4萬畝,煙葉生產量7.44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6.8萬擔以上;鳳翔街道種植任務0.26萬畝,煙葉生產量0.66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0.6萬擔以上;忙畔街道種植任務0.12萬畝,煙葉生產量0.28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0.23萬擔以上;馬臺鄉種植任務0.47萬畝,煙葉生產量1.22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1.13萬擔以上;邦東鄉種植任務0.1萬畝,煙葉生產量0.24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0.22萬擔以上;章馱鄉種植任務0.7萬畝,煙葉生產量2.1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1.76萬擔以上;螞蟻堆鄉種植任務0.18萬畝,煙葉生產量0.43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0.36萬擔以上;南美鄉種植任務0.17萬畝,煙葉生產量0.47萬擔以上,確保完成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0.4萬擔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各涉煙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按照區人民政府下達的指導性種植面積與煙農簽訂種植收購合同,并切實組織好生產,確保完成計劃任務。
(二)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涉煙鄉(鎮、街道)及區直有關部門要把煙葉生產任務作為今年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好、抓實,屆時將進行考核。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是烤煙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分片區包干領導是具體責任人。區煙辦是全區烤煙生產組織協調的責任單位;區煙草分公司是全區煙用物資調供、技術培訓、種子管理、煙苗供應、大田移栽、烤房建設、煙葉收購的責任單位。
(三)抓好基地建設,突出品牌特色。要切實按照省、市的要求,全力打造博尚“黃金走廊”生態特色優質煙葉園區建設,以現代煙草農業為統領,以“三化”建設為載體,以建設“生態、特色、優質、安全”煙葉基地為目標,以高起點、高標準、全方位的展示區優質特色煙葉品牌,提高煙葉品牌的知名度。
(四)強化服務,提高質量。區煙草分公司要加大對技術隊伍的培養,統籌安排好技術力量,服務好煙農,全面推廣漂浮育苗技術,確保提供足額的壯苗,繼續推廣拉線定位移植,落實平衡施肥措施,加大烘烤技術指導,強化預檢管理,全面推廣預定級到戶,提高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在烤煙生產過程中要認真落實“高莖壯苗深栽、深耕深翻高起壟、適時揭膜促管理、適時封頂留足葉片”四項關鍵技術措施,并在烘烤、分級扎把、交售環節中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全區煙葉生產有新的突破。
(五)抓住最佳節令,適時移栽。各村要充分發揮村民聯合互助組的作用,在移栽、烘烤、交售的過程中采取聯合互助方法,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在最佳節令完成烤煙生產種植任務。2014年全區烤煙大田移栽力爭4月30日前基本完成,確保5月10日前全面完成,移栽期控制在25天以內。
四、配套政策
(一)認真執行國家對煙葉生產、收購實行嚴格計劃管理的有關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煙葉收購和調撥價格的有關政策。
(二)貫徹執行市人民政府關于2014年烤煙產業發展扶持獎勵的有關政策。
(三)烤房建設以推廣密集型臥式烤房為主,計劃新建臥式烤房1000座以上,農戶新建密集型臥式烤房以煙草企業補助政策為準,區財政對2014年新建的密集型臥式烤房每座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補助600元。鑒于2014年種植煙葉面積比2010年增幅較大,邊遠山區密集型臥式烤房無法覆蓋的區域可適當布置普通立式爐烤房,每座補助1000元(含市級補助)。
(四)2014年由于面積增幅較大,新煙戶較多,為進一步提高煙農素質,區人民政府安排科技培訓費100萬元,用于新煙戶烤煙科技培訓。
(五)繼續堅持輪作制度,全區2014年輪作面積為13200畝,其中:各涉煙鄉(鎮、街道)、村委會必須嚴格執行烤煙輪作制度。
(六)烤煙用煤繼續按區人民政府《關于烤煙用煤供應保障措施的通知》執行。
五、獎懲辦法
(一)對鄉(鎮、街道)烤煙任務獎懲。對完成2014年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以區煙草分公司統計為準)的鄉(鎮、街道),按交售的中上等煙葉數量給予獎勵,其中:每擔中上等煙葉獎勵10元;其它鄉(鎮、街道)每擔中上等煙葉獎勵15元。對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達100%的給予全額獎勵;對只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90%—99%的按獎勵政策的90%給予獎勵;對只完成收購任務80%—89%的按獎勵政策的80%給予獎勵;對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數在80%以下的不予獎勵。各鄉(鎮、街道)對獎金的30%可用于獎勵從事烤煙生產的干部職工,其余用于產業發展和本鄉(鎮、街道)基礎設施建設。
對完不成煙葉指令性收購任務的鄉(鎮、街道)進行懲罰,每完不成一擔懲20元。
(二)對村級烤煙任務獎勵。對完成2014年指令性煙葉收購任務(以區煙草分公司統計為準)的村,按交售的中上等煙葉數量給予獎勵,其中:鄉老煙區每交售一擔中上等煙葉獎勵4元;對新煙區的那招片區每交售一擔中上等煙葉獎勵5元。對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達100%的給予全額獎勵;對只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90%—99%的按獎勵政策的90%給予獎勵,只完成80%—89%的按獎勵政策的80%給予獎勵;對完成指令性收購任務數在80%以下的不予獎勵。
篇2
一、工作目標
以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省直行政部門為重點,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加強監督檢查,積極整改突出問題,切實規范工作程序。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政府職能得到轉變,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法治和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工作任務
(一)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在往年組織開展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各級、各部門對現有的審批事項,按照人事、編辦、法制辦等部門的實施方案,組織新一輪的全面清理。其中,省直各部門按照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意見,將自查清理意見報送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0月底前形成清理意見,報省政府審定后向社會公布。市、縣兩級參照省清理工作進度安排,結合各自實際,本著從嚴抓緊的原則,妥善確定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2、充分運用監察手段,對清理過程和清理結果落實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進一步明確審批標準、條件、時限和責任,完善審批方式,簡化辦事流程,規范審批程序。對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加強后續監管,實行跟蹤問效。
3、繼續加強行政許可法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規范行政許可行為,提高行政許可效能。在連續三年分部門開展《行政許可法》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制定較為完備、細化、操作性強的行政許可績效評估方案,報省政府同意批準后,認真組織實施。強化對行政許可權的監督制約,建立起經常性、動態性、長效性的層級監督機制。
(二)認真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亂收費問題,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1、加強兩項收費清理,規范收費行為。由省財政廳牽頭繼續組織開展行政事業性收費專項清理,省發改委、省監察廳、省優化辦等部門配合;由省發改委牽頭繼續組織開展經營服務性收費專項清理,省財政廳、省監察廳、省優化辦等部門配合。9月底前提出取消一批收費項目、降低一批收費標準的意見,報省政府批準后予以公布。同時對保留的項目重新進行公示,對收費許可證進行重新審核,按照行政事業性和經營服務性不同收費性質分別發放收費許可證。市、縣兩級也要集中時間,對兩項收費進行清理,11月底前公布清理結果。
2、著力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省法制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緊制定《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意見》。省監察廳、省優化辦會同省政府法制辦,9月份要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試點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全面清理涉企行政處罰項目,建立處罰事項自由裁量權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行為。
3、開展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部署和要求,切實對行政執法活動實施有效監督。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評議考核和責任追究,督促行政機關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糾正和查處違法或不當執法行為,提格執法、公正執法、為民執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合法性審查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年底前完成對全省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網上管理和公開。
(三)圍繞提高行政效能,加強行政服務網絡建設
1、規范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建設。進一步推進職能部門內設機構整合力度,切實解決行政服務窗口“收發室”、“二傳手”和“前店后廠”等問題,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機構履職、一枚印章審批”的行政審批服務。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要全部納入行政服務窗口辦理,實行“陽光操作”,履行服務承諾,嚴格限時辦結。要規范行政服務窗口收費管理,落實“部門繳費決定、銀行代收開票、財政監督管理”工作制度,防止和杜絕服務窗口亂收費現象的發生。深入開展“爭創優質服務窗口”活動,對達到規范標準的“優質服務窗口”予以表彰。
2、延伸和完善行政服務網絡,逐步實現以人為本的網絡化服務。把服務中心建設向基層延伸,向生產生活、勞動保障、信息咨詢和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等領域拓展,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在60%鄉(鎮、辦事處)建立便民服務中心的基礎上,今年全面完成鄉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力爭年底前形成省、市、縣、鄉四級行政服務網絡。堅持因地制宜,根據群眾意愿和實際需要,繼續在村級推行代辦員服務制度。按照省電子政務建設三年規劃要求,省監察廳會同有關部門于年底前制定全省電子監察網絡建設方案,報省政府批準,明年組織實施,2010年投入運行。
(四)加強公務員教育培訓,提高公務員整體素質
1、組織開展公務員培訓教育。堅持行政推進、全員參與的原則,制定公務員培訓方案,完善公務員考錄和流動機制。當前,要結合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主題活動,組織廣大公務員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關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自覺主動地把開展“兩轉兩提”工作作為解放思想大討論的重要內容,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通過常抓不懈,狠抓落實,在公務員隊伍中樹立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廉潔勤政意識。
2、開展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分行業組織服務對象進行評選,真正評選出群眾最滿意的公務員,形成各條戰線都有模范典型可學、可比、可趕的局面。年底前以省政府名義表彰一批“人民滿意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每三年表彰一次,形成制度。
3、建立健全公務員管理法規體系。結合全省實際,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河南省公務員日常登記辦法》、《河南省公務員考核實施辦法》、《河南省公務員職位管理辦法》、《河南省公務員獎勵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建立起法規完備、管理規范的公務員管理體系。
(五)圍繞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
1、組織開展對部門和行業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按照國務院糾風辦《關于進一步深化和規范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今年確定工商、國稅、地稅、質量技術監督等50個政府部門和電力、鐵路、郵政等25個公共服務行業為評議對象。在評議活動中,組織參評部門和行業開展“對照職能,貼近民生,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意識。11月份組織全省性的問卷測評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評議,積極聽取并整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把評議結果及時反饋有關部門,作為考核被評部門和行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糾風工作責任制、評選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文明行業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考核部門及其主要領導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
2、切實推進基層部門和行業的作風建設。省政府糾風辦今年下半年在全省30個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能相對較多的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開展“群眾滿意的基層站、所(隊、辦)和窗口單位”評議活動。通過評議和創建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使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業務水平、行政能力及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有明顯提高。
3、辦好政風行風熱線,為群眾排憂解難。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省糾風辦繼續與有關媒體聯合,辦好“政風行風熱線”,積極引導部門和行業接受群眾監督。
(六)著力完善內部運行機制,規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要創新服務理念,改進工作方式,增強工作主動性。要盡快建立健全內部各項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真正形成靠制度辦文辦事的運行機制。要完善內部監督考核辦法,強化日常工作的自我監督和主動糾錯能力。要結合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主題活動,對照“兩轉兩提”工作要求,重點查找和糾正在思想認識、體制機制、精神狀態、自身素質、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省直各行政部門和各省轄市政府要對照“兩轉兩提”精神,理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和事項,研究制定具體的落實措施和時間要求,報省“兩轉兩提”工作辦公室,作為下一步督查、考核、驗收工作的依據。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開展“兩轉兩提”工作,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是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兩轉兩提”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認真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各級領導同志要全面掌握工作情況,定期研究、指導工作深入開展,及時發現、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為了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各地、各部門都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和工作機制,加強對“兩轉兩提”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要按照豫政辦[2008]62號文件要求,結合實際組織制定開展“兩轉兩提”工作的實施意見,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抓好落實。
(二)加強督查,強化責任。各地各部門“兩轉兩提”領導機構,要根據工作進度,及時對本地區、本部門開展“兩轉兩提”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促進工作落實。省“兩轉兩提”辦公室從8月份起,將適時對省直各行政部門和各省轄市報送的工作計劃、落實措施和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對重視不夠、組織不力、行動遲緩、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地區和部門重點督導。10月份將結合督查情況,召開一次會議,研究解決突出問題,交流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年底前,進行階段性總結。各級監察機關要認真履行監察職能,對工作不力,作風不實,甚至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認真整改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要認真受理舉報投訴,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繼續搞“四亂”、“四難”、不作為、亂作為的,加大查處力度。
篇3
為加強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防汛責任制全面落實,根據《省實施防汛條例細則》第20條的規定和省、市、縣抗旱防汛指揮部安排意見,我鎮汛期定為4月15日~9月30日。為了保證本年度防汛工作有序高效進行,現對我鎮2014年度防汛工作做如下安排,望各村委會及有關部門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分清職責,明確責任,抓緊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扎實做到責任、預案、措施、隊伍、物資“五到位”確保安全度汛。
切實落實水庫防汛安全責任制。
我鎮范圍內的水庫只有一個,即位于雪龍村的科拉水庫。根據縣上安排:水務局局長為部門責任人,水管所所長為技術責任人,水管所副所長為崗位責任人。目前水庫空庫運行,大壩完好,但隱患較大。在汛期期間,水利部門要安排專人負責,24小時均有人值班,做到不漏崗、不脫崗,并要全天保持電話通暢。雪龍村村書記、村主任,在降雨量較大的時候也要協助水利部門做好水庫監測工作,如有險情,應立即通知我鎮及雪龍村、科拉村、本康村村委會,三個村委會要按防汛預案,及時組織群眾安全撤離。
切實落實水電站防汛安全責任制。
我鎮轄區內建成的水電站有兩個,青崗峽水電站和峽水電站。水電站要進一步落實水電站防洪調度安全責任,認真編制水電站防洪調度計劃,科學規范做好防洪調度,進一步完善防洪應急預案,切實加強水電站管理工作。我鎮要與水電站建立健全水情溝通聯絡機制,辦公室要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在汛期不間斷。如有險情,應立即向鎮領導匯報,以便準確及時地做好防范工作。
切實落實城鎮和重點河段的防汛責任制。
目前,灘、工商所、大橋、公租房、五保家園一帶是我鎮城鎮防汛的重點地段。灘、龍園一帶由第一防汛小組負責;工商所、大橋、公租房、五保家園一帶由第二防汛小組負責;小城鎮辦工作人員是人員疏散組成員,應在有險情的時候及時撤離群眾。大通河沿岸是全縣的重要河段防汛地段。具體包括我鎮的村、那威村、麻科村的部分地段,這些地段河堤基本完好,但險情每年都有。村地段由第一和第二防汛小組負責,那威村地段由第三防汛小組負責,麻科村地段由第四防汛小組負責。業土溝、科拉溝、峽(包括大科什旦溝和小科什旦溝)的防汛工作也不容忽視。各村均制定了防汛預案,要對防汛預案進行多宣傳、多演練,使每一位群眾都知道撤離路線,確保在災難發生時不發生人員傷亡。還應該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各村書記、主任擔任本村的防汛工作負責人,要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在降雨量較大的時候或有重大險情的時候做到不漏崗、不脫崗,并要全天保持電話通暢。二是各村要加強河道管理,對行洪河道內亂采砂石、傾倒垃圾、填溝墊地等現象要加強管理,組織群眾堅決清除影響安全行洪的障礙物,對有危險的河堤進行加固,消除度汛隱患,確保河道行洪安全。三是對居住在沿河兩岸的群眾進行再一次摸底調查,宣傳安全防護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救能力。
切實落實暴雨洪水易發、多發區的防汛責任制。
我鎮地處山區,是暴雨山洪易發多發區,有雨即災,面廣且帶有突發性,防御難度大。為了有效預防山洪災害,避免或盡量減輕災害損失,就要充分發揮預警體系的作用。我鎮現已安裝自動雨量檢測站5處,簡易雨量檢測站9處,安裝無線廣播12處,配備銅鑼11個,手搖報警器3臺。各村委會要管護好本村的監測預警點,確定防汛責任人,明確職責,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人員的責任心,愛護設備、加強值守,及時上報簡易雨量站雨情,確保汛期雨情、汛期及時通報、各類預警信息暢通,最大程度減少洪災損失。
切實落實防汛物質儲備責任制。
防汛物質儲備是實施防汛搶險的必要條件。各村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準備一定數量的水泥、編制袋等有關物質。鎮已經向沿大通河的村委會調運了編制袋5000條,要有專人保管,不得挪作它用。各村還應該落實搶險車輛、組建搶險隊伍,確保防汛搶險時物質及時足額供給,車輛及時調運。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基層文化體育建設、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突破口,加大投入,加強管理,高位求進,加快發展,切實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堅實的精神文化支撐和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
二、目標任務
2013年全鎮文化工作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新風尚、新文明初步形成;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文化產品、文化活動更加豐富;鎮、村(居)文化工作機構健全,文化人才隊伍壯大;文化管理體制順暢,文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重點鎮、特色鎮創建扎實推進。實現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文體活動創新、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增強文體發展活力、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取得新突破。
三、工作重點
(一)強基固本,狠練內功
要切實加強對法律、法規、業務的學習和職業道德修養,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廉潔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執法水平、職業道德水平,樹立良好的文化單位和文化人形象。
(二)夯實基礎,健全體系
以實施文化民生工程為支撐,以農家書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快文化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文化事業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一是積極爭取、對接項目,力爭年內全面啟動實施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二是結合巴山新居工程,規劃體育健身廣場,配套完善文體設施,全力打造漁江社區文體陣地示范工程;三是加強對漩灘、靈山等11個村(居)農家書屋管理,建立健全書屋開放、借閱登記等管理機制。
(三)嚴格執法,加強監管
一是加大對鎮內文化市場的執法、監管力度,確保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嚴厲打擊黃、賭、毒和非法盜版物,堅決取締黑網吧,凈化文化市場環境;三是大力開展學校周邊社會環境整治,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社會環境。
(四)突出特色,助推經濟
旅游文化、碑林文化、“魚”特色文化,是我鎮的三大特色和品牌。旅游文化、“魚”特色餐飲文化是我鎮經濟的發展亮點和獨特魅力,必須以此為契機,精心組織,全力辦好“十六”登高和“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會”活動,加強對靈山碑林的保護,“魚”品牌的注冊和推廣,努力把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強。
(五)緊扣節點,豐富活動
精心組織開展好春節、三八、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元旦等傳統節日的文化慶祝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通過組織老年秧歌隊,開展社區壩壩舞等群眾文化活動和送圖書、送文藝、送春聯等科技、文化下鄉活動,不斷豐富社區居民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
(六)注重傳承,做好保護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不斷加大管理力度,強化保護措施,抓好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一要健全鎮、村(居)、組三級文物保護網絡,做好文物的安全檢查和保護工作;二要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執法和宣傳力度;三要加強對陰靈山景區佛教歷史文物、書法石刻碑林、文化遺址和靈山老街傳統民俗民居群落等重點文物的保護。
(七)落實政策文化惠民
1、積極主動爭取政策,搞好項目對接,完成鎮文化站設備設施的配送和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
2、做好社區農家書屋和相關設施設備配送的申報工作。
3、完善好聚居點文化、體育、健身等公共文化設施設備的配套建設,落實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
4、撲下身子,精心指導農家書屋建設和管理,認真開展好送科技、文化下鄉活動,更好的服務基層、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和科技支撐,讓他們共享改革開放的文化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鎮黨委、政府把文化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做到“四有”:有領導分管,有專職干部來抓,有陣地,有經費保障。各村(居)、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將文體活動列入全年工作內容,安排專人負責,發現并培養文藝積極分子,成立文體隊伍。
(二)注重宣傳。要結合工作實際,堅持以文化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引導社會、教育人民為宗旨,開展形式各樣、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多渠道、多途徑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和廣大勞動者的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引導人民奮發向上,為構建和諧社會,平安社會夯實基礎。
(三)突出實效。各村(居)、各單位要立足現狀,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和農村基層干部廉政教育,抓好文體工作。做到既突出重點,又內容豐富;既生動活潑,又富有新意;既時尚現代,又深具本地特色,確保文體活動開展扎實,富有實效。
篇5
為進步加強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增強投資和消費信心,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推動我市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綜合協調作用
(一)建立房地產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主持,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市建委、市房產局等部門參加。其主要職責是根據房地產和住宅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房地產開發年度計劃、土地供應計劃,確定開發建設規模、區域分布及結構比例,確定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協調解決影響房地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確保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有效調控。
(二)市土地資產管理委員會近期應堅持適度從緊的土地供應原則和熟地出讓原則,對周邊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地塊,原則上不予出讓。
二、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分配貨幣化
(一)經濟適用住房全面推行貨幣補貼方式,停止實物分配。具有經濟適用住房購買資格的城市居民,在購買普通商品房時,由政府給予貨幣補貼。
(二)廉租住房堅持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以及租金核減為輔方式,適時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標準,擴大租賃補貼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三、激活二手房市場
(一)二手房交易綜合稅暫由1.98%調整為1.1%。購買二手普通商品房,按地方所得部分給予全額補貼。在年12月31日前出售二手商品房,并購買新建普通商品房的,其二手商品房交易所交營業稅在購買新房時由財政給予金額補貼。
(二)簡化二手房交易手續,實行一站式服務。推行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和交易資金銀行托管制度。
四、清理稅費收取
(一)規范稅收的收取和稽查行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稅種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提前收取。
(二)對房地產開發過程規費進行一次清理。沒有政策規定的堅決取消,能降低標準的盡量降低標準,能后置的盡量后置,能放開的堅決放開。
1、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收費均納入財政管理,由市非稅收入管理局一站式收取,再按規定撥付給相關單位。
2、取消由各區收取的教育配套費,嚴禁以此為由拒絕符合義務教育條件的學生入學。
3、基礎設施配套費(在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未繳納的)、勞保基金、人防易地建設費等報建費推遲至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收取,房屋維修基金推遲至辦理產權分戶時收取。
4、建設項目前期工程咨詢費、土地轉讓費、施工圖審查費、規劃信息服務費、房屋產籍測量費、地震評估費、防雷檢測費等經營服務性收費應堅持市場化原則,全面放開。
五、加快棚戶區改造
(一)棚戶區改造工作由政府牽頭,以區政府為主組織實施;針對棚戶區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力爭三至五年完成全市主要棚戶區改造。
(二)棚戶區拆遷安置原則上實行貨幣補償。拆遷補償資金必須按時足額到位,設立專門賬戶,專款專用,保證足額補償給被拆遷人。被拆遷人按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征個人所得稅。被拆遷人購置住宅的,其購房成交價格中相當于拆遷補償款的部分免征交易契稅。
六、營創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相關職能部門公開辦事程序、收費標準、辦事時限,簡化辦事手續,涉及兩個及以上部門的行政審批,繼續完善“聯合辦理”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即“一家受理、抄告相關、并聯審查、限時完成”;對只涉及本部門的行政審批權推廣一個窗口對外受理、內部責任部門分類分階段辦理的工作模式,限時辦結審批手續。
(二)降低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購買第一套商品房申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房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貸款最長期限由20年調整為30年(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
(三)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誠信的評定標準,嚴格評定程序,真正評選出有實力、講誠信的開發企業和中介企業,切實落實獎勵施,樹立誠信體系的權威性,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
七、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質、政府主導的方向,把維護群眾健康權益放在首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努力提高縣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在基層三級網絡的核心作用。建立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明確縣級醫院功能定位,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運行體制,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健全行業監管機制,維護公益性質、調動積極性、保持可持續發展。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二、改革目標
通過綜合改革,建立體制合理、機制靈活、功能完善、效率較高的服務體系,使90%左右的患者在縣域內就診,實現“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城,預防在基層”的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統籌規劃縣域醫療資源。
在摸清行政區域內現有醫療資源總量和配置情況的基礎上,依據“盤活存量、控制增量、優化結構、動態管理”的原則,結合我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統籌城鄉醫療資源布局,針對行政區域群眾主要健康問題,制定醫療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縣域衛生規劃要納入本地“十二五”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公立醫院所占份額,同時給非公立醫院留出充分發展空間。政府負責辦好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并明確其相應的規模、人員編制和功能定位。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充分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二)明確縣級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
縣級公立醫院主要承擔縣域內居民基本醫療服務、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危急重癥病人救治,重大疑難疾病的初診、轉診,適宜醫療技術的推廣應用,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鄉鎮衛生院及基層衛生人員教學培訓和技術指導等工作。縣級醫療機構作為縣域醫療服務中心和連接城市優質醫療資源與農村基本醫療體系的重要樞紐,既要積極聯系城市大醫院,開展醫療業務對口幫扶、危重病例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促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轉移。又要按照“縣鎮醫療衛生管理一體化”的要求,大力支持和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
(三)取消藥品加成,改革補償機制。
1、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在政府投入和醫療服務收費調整到位的基礎上,取消藥品加成的政策,實行零差率銷售。對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補償多少”的原則,以2011年各醫院藥品加成收入為基數進行補償,所需資金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共同分擔,依據省市文件精神,我縣人均財力低于4.5萬元,比例分擔為60%、30%、10%。
2、全面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三統一”管理。目錄內藥品必須通過縣藥品采購與結算管理中心進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縣級公立醫院要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提高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逐步實現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所需醫用耗材在省級公開招標目錄集中采購。
4、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支付等醫保付費方式,促進第三方控費機制形成。提高報銷比例,實現費用即時結算,適時推行合療基金市級統籌。城鎮醫保、合療經辦機構應為縣級公立醫院撥付必要的周轉資金。
(四)落實政府保障責任
1、縣政府是縣級公立醫院的舉辦者,應保障醫院在崗職工基本工資,實行全額預算管理。養老、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的繳費,應由單位繳納的部分由財政予以補助,充分體現醫院的公益性質。
2、政府負責縣級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婦女、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整合宣傳資源,把宣傳工作與婦聯組織開展的各項主體活動結合起來,大力宣傳我市經濟文化資源優勢,全面展示廣大婦女在各項工作中創造的成功經驗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為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二、工作重點
(一)注重宣傳圍繞大局開展的工作。要緊緊圍繞黨政工作大局,重點宣傳婦女組織貫徹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情況,包括貫徹落實的思路、措施、效果以及婦女的反映、要求和建議,及時反映基層婦女組織發展的新思路和工作的新舉措。
(二)注重宣傳婦聯的重點工作和品牌工作。要緊緊圍繞婦女組織創新工作開展情況、婦聯的重點工作貫徹落實情況、工作中開展的有特色可供借鑒的經驗、婦女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及解決過程的探索、婦女維權等工作加強宣傳。
(三)注重宣傳先進典型。要加強宣傳優秀的婦女典型,宣傳各行各業婦女的創業精神和勇于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事跡;要加強宣傳優秀的婦女集體,宣傳婦女組織在帶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經濟建設所發揮的作用,宣傳婦聯在支持和鼓勵各領域婦女參與全市經濟社會建設方面的經驗做法。
三、目標要求
(一)報送范圍:婦女工作調研報告、經驗材料、優秀婦女典型、信息及圖片等,各類與婦女兒童相關的圖片均可提供。
(二)報送渠道:對本單位和基層上報的調研報告、信息等稿件要嚴格把關,信息通過登錄市婦女網,由基層信息直報點報送;調研報告、婦女典型、圖片等材料通過市婦聯電子郵箱報送。(郵箱地址:)。
(三)計分和獎勵辦法:動態性信息上報一條得1分;被、、、中國婦女網及報刊錄用分別按每條2分、3分、4分、5分計分;調研報告、經驗體會、工作研討、優秀婦女典型事跡等稿件被采用分別按每條3分、4分、5分、6分計分,以上分值計入各單位年底考評總分。
四、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
宣傳工作是婦聯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向廣大婦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向全社會宣傳新時期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婦聯組織密切聯系婦女群眾的重要途徑。各級婦女組織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認識宣傳工作的輿論引導功能,努力構建上下聯動、多方配合的宣傳體系,使全社會深入了解婦聯組織的職能和作用。
(二)注重時效,確保質量。
各級婦女組織要注重稿件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要做到稿件質量過關,稿件上報及時,做到主題鮮明、文字精煉、新意突出、撰稿及時。要善于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及時反映婦女群眾的意愿和呼聲,向全社會宣傳新時期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
篇8
一、堅持屬地管理、單位負責的原則
市內所有企業、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都應納入駐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機構的管理,日常工作由同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負責管理。其中,層級較高的大型企業和職工人數較多的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由市和駐地縣(市、區)共同管理;較大的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由駐地縣(市、區)直接管理;其他企事業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由駐地鎮(街道辦事處)管理。對有明確主管單位(部門)且主管單位(部門)同駐本市的企事業單位,其計劃生育工作管理主要由其主管單位(部門)負責,單位駐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機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
二、建立和完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
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應當認真履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定責任,對本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負總責。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執行有關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企業文化建設,教育職工實行計劃生育;落實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由本單位給予晚婚晚育、避孕節育和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夫妻的獎勵政策,切實保障實行計劃生育職工的合法權益;確定負責本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的機構或者專(兼)職人員,督促其做好計劃生育日常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企事業單位要建立并實行單位內部計劃生育責任制,做到計劃生育任務同企業事業發展目標任務同下達、同考核、同獎懲。對完不成計劃生育工作任務的企事業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嚴格獎懲,實行一票否決。
三、加強對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對企事業單位年度計劃生育工作應實行“三統四分”管理模式:“三統”,即:統一設定指標,統一下達方式,統一評定標準。“四分”,即:單位分類屬地、政府分級管理、績效分檔評定、條塊分別通告。通過有分有統、統分結合的“簡約化、規范化、實效性”管理,達到強化單位負責,強化條塊配合,強化權益保障,實現既落實計劃生育,又切實保障職工計劃生育合法權益的目標。
(一)企事業單位年度計劃生育工作指標設置應以職工計劃生育率、計劃生育獎勵政策落實率為基本內容;同時,要設定計劃生育宣傳教育、避孕節育與生殖保健等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的指標要求。指標設置力求簡化,重點突出。
(二)市、縣(市、區)和鎮(街道辦事處)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每年初向屬地企事業單位下達年度計劃生育任務書或者與屬地企事業單位簽訂計劃生育目標責任狀。對有明確主管單位(部門)且主管部門同駐本市的企事業單位,可只向其主管單位(部門)下達年度計劃生育任務,再由主管單位(部門)分解落實到所屬單位,并負責組織實施。任務書和責任狀的內容由市或者縣(市、區)統一規定。
(三)市、縣(市、區)、鎮(街道辦事處)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切實加強對屬地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要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辦公手段交流情況、指導工作。要在業務培訓、職工教育、避孕節育指導等方面為企事業單位開展計劃生育提供幫助和便利。
(四)對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情況要進行認真考核。根據計劃生育率、計劃生育獎勵政策落實率完成情況,確定“達標”或者“不達標”等次;對計劃生育率、計劃生育獎勵政策落實率完成年度下達指標,計劃生育工作日常管理成效突出的確定為“先進”等次。對評定為“先進”、“達標”等次的企事業單位由市、縣(市、區)或鎮(街道辦事處)分別給予表彰獎勵;對“不達標”的給予通報批評或者依法給予其他處理。企事業單位年度計劃生育考評結果分別報告市或縣(市、區)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通報企事業單位的主管單位(部門)。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強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規范化建設
(一)各縣(市、區)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要加強對現代企事業單位改革中計劃生育工作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做好企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的新體制、新機制。
篇9
為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落實計生“惠民”政策,根據綿游委辦發[2008]18號、綿游府辦發[2008]2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局的實際,現提出2008年度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市、區做好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中心,以幫扶基地建設為載體,把計生“三結合”作為“關注民生、富民惠民”的著力點,從計生家庭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拓展幫扶形式,努力提高幫扶規模效益,切實為群眾做好生產、生活和生育服務,使幫扶基地內的計劃生育戶普遍享受“三優”傾斜政策和生殖保健服務,充分享受到游仙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工作任務
1、按照區委辦《關于印發〈xx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和區府辦《關于印發2008年度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我局2008年計生“三結合”直接幫扶任務為62戶,其中新增戶10戶,聯系戶20戶,幫扶戶32戶,建立幫扶基地1個。
2、協助區計生局作好區級經貿企業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責任書》,企業辦、商務辦督促其歸口企業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責任制。
3、協助區計生局作好區級經貿企業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責任書》,若有不簽或違法生育時,企業辦、商務辦按歸口企業進行協調處理。新晨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建立以局長馮忠衛為組長,工委副書記李平、紀工委書記薛圣林、副局長張劍、王玉琦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領導小組。由薛圣林同志牽頭落實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熊火義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結對幫扶人員要深入所幫扶聯系戶了解情況,制定幫扶措施,確保達到應有的幫扶實效。
篇10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執政理念,貫徹省委“四抓三支撐”總體思路和州委“1522253”發展戰略,高度關注民生,全面落實省、州確定的民生工作若干實事,切實做到改革、發展成果由全州各族人民共享,集中解決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全州社會和諧與穩定。
二、總體目標
通過集中開展關注民生活動,全面落實年省、州確定的22個方面的民生工作實事,使農牧村交通、水利、能源、文化、教育、衛生等基礎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農牧村特困戶、貧困戶、五保戶、貧困僧尼,以及老弱病殘、孤寡老人等喪失勞動能力人員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城區長期居住的農業人口戶籍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困難家庭學生得到可靠資助;大中專畢業生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城市和農牧村低保和醫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傳播互助互愛、團結和諧的道德風尚,喚起社會各界關愛弱勢群體的熱情,在全州上下努力形成人人關注民生、社會幫扶民生、黨和政府保障民生的良好氛圍。
三、主要任務
1、實施農牧村人口飲水安全項目。多渠道籌資1700萬元,新建飲水安全工程80處,使8縣(市)60個鄉(鎮)97個行政村的6456戶32300人用上安全、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此項工作由州水電局牽頭,州發改委、州財政局配合,各縣(市)組織實施。
2、實施農牧村公路建設工程。計劃投資19700萬元,組織實施185個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新改建農牧村公路1400公里,新建12個鄉鎮客運站、136個行政村汽車停靠站(點)。年內全部開工建設并完成70%的建設任務。
3、實施農村沼氣建設項目。整合農村能源建設、地震災后重建和扶貧整村推進等資金,在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合作5縣31個鄉(鎮)75個行政村新建5600口沼氣池和10個村級沼氣用戶服務點,基本解決這些農戶60%左右的生活燃料問題。
4、實施農牧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工程。從今年開始,每年安排1000戶特困群眾的住房進行改造建設,由省、州、縣(市)三級分別籌措資金,每戶補助6000元,戶均改造建設3間房屋(每間18平方米左右)。
5、實施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工程。按照“整縣推進”的要求,每年安排一個縣,今年從迭部縣開始,新建6個建設規模不低于300平方米、具備“三室一廳兩場”(辦公室、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多功能廳,籃球場、露天演出場或舞臺)功能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全州農牧戶相對集中、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閱讀需求且借閱方便的地方,再新建或改建120個不少于20平方米的“農牧民書屋”。
6、建立村干部養老保險和養老補貼制度。現任村干部基本養老保險實行財政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設立村干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月繳費額暫定為每人每月140元,其中財政補貼70%,個人繳費30%(42元)計入個人賬戶,到規定的退休年齡后每人每月養老金發放不低于150元,計全年不少于1800元。以后每年新增的村干部,逐年滾動納入養老保險范疇。對連續任職十年以上的已離任村干部,發放一次性離任補貼,補助標準按照省委組織部即將出臺的《離任村干部養老補貼辦法》執行。
7、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水平。繼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生活補助,確保每生每年1000元(包括小學、初中學生)。提高各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標準,農村小學每年每生均達到240元、初中達到375元,縣(市)鎮小學達到255元、初中達到390元。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平方米500元以上。另外,從今年開始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教科書免費范圍擴大到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
8、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的省屬師范院校本科畢業生和特崗教師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從年起,到我州農牧村中小學任教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及暫緩就業的師范類專業本科畢業生,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的非師范類專業本科畢業生,從到農牧村學校報到且正式上崗滿一年后,給予每人每年4000元的以獎代補津貼,連續補助4年,按學期發放。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教師中,符合“以獎代補”政策規定的,在3年服務期滿后,經縣(市)教育、人事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并與其簽訂繼續在農村中小學任教協議,自正式轉入當地公派中小學教師的新學年開始,享受以獎代補政策,補助期限為3年。
9、加大力度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全州8縣市所有被全國普通高校(包括民辦和獨立院校學院)正式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已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讀的在校大學生,由本人提出助學貸款申請后,經縣市教育資助管理中心審查,報開發銀行省分行審批,今年力爭助學貸款學生達到2000名。把這項針對貧困地區的金融助學政策宣傳好、利用好。
10、實施寄宿制學校學生大灶建設工程。整合地震災后教育設施重建資金、各類社會捐助資金和州縣市財政配套資金等,改造或新建100所寄宿制學校大灶。每個學生大灶投資20萬元左右,并統籌解決寄宿生的洗澡、洗衣、理發和開水供應等困難。大灶廚師實行學校聘任制,工資全部由縣(市)財政承擔。
11、加快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好衛生事業發展的政策性投資,新建縣級綜合醫院,改擴建39個鄉鎮衛生院、19個村級衛生室和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再利用中國紅十字會援建資金,在舟曲縣新建5所鄉鎮衛生院和10個村級衛生室,在迭部縣新建7所鄉鎮衛生院。
12、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牧民的補助標準。凡參加農牧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牧民群眾每人每年各級財政的參合補助標準,在2007年每人每年40元的基礎上增加一倍,人均達到80元。同時,適當提高住院補助比例、起付線標準、報銷封頂線和年累計住院補助封頂線,使參合農民的實際補償比例平均達到60%以上,基金年度結余控制在15%以下。繼續動員廣大農牧民群眾參加新農合,全州參加新農合的農牧民達到50萬人以上,參合率達到95%以上。
13、繼續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將全州原來未列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中小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使全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擴大到80%以上,人數擴大到8.3萬人以上。
14、提高農牧村低保省級補助標準,穩定城市低保人口的物價補貼。今年農牧村低保省級補助在原每人每月15元的基礎上再增加20元,每人每月達到35元。城市低保人口的物價補貼在原28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5元,每人每月達到43元,并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15、實施廉租住房建設。繼續為790戶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6平方米以下的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發放廉租住房補貼。同時,計劃新建612套3060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其中年內開工建設190套95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設實行省、州、縣三級財政按比例配套。
16、建立縣市農牧村中心敬老院,年內10%以上的五保戶和孤寡老人實現集中供養。今年全州新建9個農牧村中心敬老院和2個五保戶集中供養點,入住供養人數達到400人以上,集中供養率達到10%以上。
17、基本解決在城市居住的農牧民的戶籍問題。進一步加大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基本解決在城鎮居住的農牧民的城鎮戶籍問題,將符合條件的盡快納入城市低保和醫保范圍。
18、多渠道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按照“雙向選擇”要求,基本解決全州國民教育序列第一學歷為本科的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通過公開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缺編人員和“三支一扶”和“進村(社區)”工作人員,力爭解決1500名以上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繼續實施跨地區就業“金橋工程”,促進大中專畢業生異地就業。同時,采取部分稅收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財政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大中專畢業自主創業。
19、做好城鎮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工作。進一步加強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穩定就業。對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要在3個月內保證至少1人實現就業。對已認定的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要安排公益性崗位就業,崗位補貼標準按新的最低工資地區類別和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即合作市每人每月580元,其它各縣每人每月540元。對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自主創業資金有困難的,要幫助提供小額貼息貸款。
20、切實落實扶貧濟困病床設置和醫療費減免補貼制度。全州各醫院設置扶貧濟困病床不少于核定病床數的10%,每位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住院費用的減免標準不低于20%。各醫院設置濟困病床所需減免的收費由同級財政納入預算,即州級醫療單位每年10萬元,人口10萬以上的縣市4萬元,人口10萬以下的縣市補償3萬元。
21、建立70歲以上農牧村高齡老人參合費政府補助制度。所有70歲以上的農牧村高齡老人(不包括殘聯、民政、人口委等相關部門已經資助參合的)參加新農合個人交費部分,每人每年20元由各縣市財政直接劃撥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用賬戶。
22、將寺廟及貧困僧尼納入民生工作范圍。結合寺院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活動,努力解決一些寺廟突出存在的供水、行路、用電、收看電視和文物保護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并將符合政策條件的貧困僧尼納入醫保、低保和特困救助等范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推進關注民生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州委、州政府決定成立關注民生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督查組和宣傳報道組,主要負責整個活動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宣傳報道等工作。各成員單位、各縣市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緊密配合,狠抓落實,務求關注民生活動取得實效。各縣(市)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二)加大宣傳力度。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政策宣傳職能,抓緊制定宣傳方案,組織各家媒體,大力宣傳民生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和重大現實意義。各級各類報刊、廣播、電視、電臺、網站等媒體,要開辟專版專欄,深入開展以關注民生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各縣市、各鄉鎮和州直各有關單位,要采取編發簡報、張貼標語、開辦黑板報和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大力營造人人關心民生、社會關注民生、各界幫扶民生、黨和政府解決民生的強大輿論氛圍,真正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戶曉,讓全社會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強化督查指導。建立地級領導干部對口督導縣(市)民生工作責任制度,全面負責對口縣(市)民生政策落實檢查督導工作,要求各縣(市)配合好工作,與縣(市)有關方面一起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組織縣(市)內的工作督查,并及時向州上報告有關重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