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年度報告書范文
時間:2023-03-15 16:1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人年度報告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縣社保中心2009年社會保險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照“五查五看”,強化落實發展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執行意識,按照年初制定社會保險“132”工作目標任務,在縣勞動保障局直接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扎實推進各項社會保險工作:
一、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工作,超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及時高效落實惠民政策措施工作。
三、做好建筑行業農民工工傷保險工作。
四、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稽核,確保社保基金安全運行。
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開展“雙服務”活動。
六、注重經辦能力建設,規范社保經辦管理服務。
七、注重社保文化建設,樹立社會保險新形象。
篇2
青島市嶗山區:一是確保謀劃先行。2014年1月舉辦了山東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系統應用培訓班,為順利應用系統做準備。并及時下發通知,對年度報告公開的內容、方式和程序等做了要求。二是確保服務到位。針對事業單位首次利用系統操作以及首次進行年度報告公開的特殊情況,區編辦建立網絡工作平臺,提供“年度報告公開須知”下載,對各項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填寫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對于各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反映的各種問題耐心細致解答。三是確保主體明確。明確事業單位是年度報告的公開主體,利用數字證書通過山東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操作,對其真實性、合法性負責。青島市嶗山區編辦 韓明珠 E:WJJ
高青縣:一是及早安排,搞好動員。及時印發《關于做好取消事業單位法人年檢有關工作的通知》,對事業單位年檢取消后,事業單位網上年度報告公開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利用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開政策。二是通盤考慮,全面培訓。為確保監管系統的正常運行,采取一對一講解和現場模擬演示等形式對事業單位進行網上監管系統的培訓。建立高青縣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系統QQ群,及時解決事業單位反饋監管系統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三是認真把關,嚴謹審核。嚴格審核單位提交的申報材料,對資產負債表等進行重點審查,確保材料齊全、填寫規范。對有撤銷、變更的事業單位,按有關規定先注銷或變更登記后再年報公開,保證年報事項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四是及時反饋,提高效率。建立“三位一體”的聯系、溝通機制,明確主管部門在年報公開工作中的監督責任。及時做好信息反饋,對上報材料不符合標準的,采取上門輔導、電話指導等方式耐心細致地解答疑問說明原因。高青縣編辦 E:CWK
桓臺縣:一是實行重點聯系制度。根據下屬法人單位數量多少和變更登記事項,重點對教育、衛生、水務及有變更事項的部門單位進行聯系指導,讓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實行分類指導制度。根據審核分工不同,分別對縣直屬事業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的部門聯絡員和登記經辦人進行指導,增強指導效果和針對性。三是不斷探索,細化完善工作流程。及時總結已提交單位存在的上傳內容不齊全、填寫不規范等問題,更新完善編發以“填寫說明+模板”為格式的《事業單位年度報告注意事項》。四是創新服務,優化聯系指導方式。通過建立QQ群,開通服務電話專線等形式,安排專人及時為參加年報的事業單位提供咨詢服務。桓臺縣編辦 王會林 E:CWK
博興縣:一是抓宣傳。及時印發了《關于取消事業單位法人年檢做好2013年度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開工作的通知》,對年度報告公開工作的范圍與時間、內容與材料、方式與程序、換證程序等事項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抓規范。事業單位通過監管信息系統填寫提交本單位的年報材料,舉辦單位對其審核通過后,通過山東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網向社會公示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三是抓落實。為確保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開按時完成,通過電話聯絡、主動上門服務、個別輔導等方式,督促事業單位按要求及時提交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并及時到縣事業單位監督管理機關換發新證書,確保工作順利銜接。博興縣編辦 高靜 E:CSQ
鄒平縣:一是合理部署。及時安排年度報告公開工作,要求各事業單位嚴格按照通知要求,通過省事業單位信息監管系統填報年度報告書及上傳附件,經舉辦單位確認、提報后,在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網向社會進行公開。二是嚴格審核。2013年度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開工作必須經過事業單位自我核查、舉辦單位審核把關和縣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局最終核準三道關口,從而確保年度報告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三是全面公開。及時了解和掌握事業單位違法違規等投訴舉報情況,按規定及時受理,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鄒平縣編辦 E:CSQ
篇3
一、查找原因,破解登記監管難題
汶上縣共有各類事業單位509家,政府機構改革前,核準登記事業單位法人244家,占事業單位總數的4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事業單位登記監管工作中存在著登記率不高、監管不到位等問題。2012年7月份,全省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召開后,面對新要求和現實差距,汶上縣編辦不等不靠,主動應對。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摸清了制約事業單位初始登記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事業單位登記意識薄弱,主動性差。一方面,法制觀念不強。部分單位和個人對依法行政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仍習慣于舊的管理方式和辦事習慣,有事要政府文件,找政府協調,不去主動爭取和完備法人條件進行登記;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律地位、合法權益和《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的使用效力還未得到充分體現,導致很多事業單位對法人登記工作的認識不足。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不完善。登記管理業務鏈中各個環節的社會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實施細則》規定,在辦理社會保險、收費項目及標準、購領發票收據、土地房產登記等事項時,要出示《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但相關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經常忽略此項工作程序。二是部分事業單位不具備登記法人條件。一方面,政事不分。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管得過多、統得過死,人、財、物統一由主管部門管理,怕獨立后對這些事業單位失去控制。事業單位也不愿意離開部門獨立開展工作,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怕缺少財政撥款。規模過小,有些事業單位布局零散,規模較小,沒有力量和能力開展工作,只好依附于部門和其他單位開展工作。另一方面,事業單位運行不良。有些事業單位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職能發揮不佳,或者職能弱化、消失,基本上已沒有業務可開展。三是財務管理體制不配套。財政管理體制是上收、集中統一管理,而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則是將事業單位逐步推向市場,成為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獨立運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市場主體。以往實行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體制,取消了各事業單位的開戶銀行和帳號,統一使用一個總的開戶銀行和帳號,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難。四是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有待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機關化、行政化管理模式束縛了事業單位自身的活力。一方面,大多數主管部門將事業單位等同于機關內設科室對待,事業單位法人在形式上和內容上相當于機關的科長,事業單位被視同為機關的辦事機構;另一方面,事業單位名義上有財產,但實際上由主管部門控制,導致事業單位財產所有權主體虛置,最終無法對資產的保值增值負責。為從根本上解決事業單位登記難題,確保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應登盡登,我們積極應對,完善措施,確立了“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區別對待、強化監管”的工作思路。采取不同方法,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為事業單位登記創造條件。針對事業單位財務不獨立的問題,結合2012年的財政體制調整,明確要求各事業單位必須開設銀行賬戶,否則事業單位將予以撤銷,認真清理了事業單位資產,明確了產權關系。新設立登記的事業單位,一律提供具有資質許可的社會中介組織出具的驗資報告,落實與其宗旨和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法人財產;已經進行登記的事業單位,在確保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下,啟用了財務存管制度,由舉辦單位對其實行規范的財務存管,舉辦單位代管期間為事業單位設置獨立會計賬目,保證事業單位財產的管理權和獨立支配權。針對職能弱化、人員場所不明確的問題,結合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對部分事業單位進行了清理整合,確保事業單位能夠獨立開展業務。針對認識不足的問題,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結合法制宣傳月活動,廣泛深入宣傳《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取得了社會各界對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采取法定代表人培訓與全縣人才人事干部培訓相結合的辦班模式,累計培訓相關人員500余人次。通過培訓,宣傳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制度,提升了公眾對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積極性和知曉度,實現了事業單位由“要我登記”到“我要登記”的轉變。
二、突出重點,提高事業單位登記效率
為切實提高全縣事業單位登記率,夯實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基礎,縣編辦積極采取三項措施,努力推動事業單位登記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高度重視,爭取支持。省、市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結束后,縣編辦迅速研究了貫徹落實意見,并向縣委常委會專題匯報了機構編制工作情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作出指示,明確要求增強機構編制工作責任意識,嚴格執行機構編制政策法規,按照省政府27號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機構編制監督體系,強化事業單位登記監管管理工作。為切實做好面上推動工作,縣委分管領導牽頭召開了動員會議,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明確了各單位完成登記工作時限和具體責任人,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全縣上下形成了登記監管工作“領導抓、抓領導”的工作格局。二是集中辦理,督辦結合。將2012年11、12月份確定為“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月”,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辦理法人登記業務。明確4名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專門負責,按照受理、審核、核準、復核的工作流程,采取“一站式”服務方式,實行當日辦結,分系統分時段進行登記。及時召開調度會調度進展情況,督促各事業單位及時進行法人登記,對不進行法人登記的事業單位下發了督辦函,對逾期不進行登記的,列入清理規范范圍。對一些規模小、人員少,職能弱化消失的事業單位,按照清理規范要求進行了整合和撤銷,創建符合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2012年,我縣共撤銷事業單位20個,收回事業編制38名;同時,整合了農業系統農機推廣中心、蔬菜站、科教站等5個事業單位,組建了汶上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既整合了資源,又提升了事業單位的履職能力。三是強化硬件,提檔升級。投資配齊了微機、制證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辦公設備,實現了辦公信息化的標準配置。選配了1名專職檔案管理員,聘請縣檔案局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檔案法》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檔案管理辦法》的規范要求,實現了檔案管理的專卷、專類、專柜和專人管理,制定了統一立卷、統一裝具、統一編目的規范要求。堅持每年對全部檔案資料進行一次集中清查維護,確保檔案的安全和完整。2012年,共整理檔案資料503卷,完善設立、變更登記資料110份。
三、多措并舉,強化事業單位登記監管力度
工作中,堅持登記管理和監管服務并重的原則,一手抓登記,一手促監管,不斷完善事業單位登記監管服務體系建設,規范事業單位法人行為,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
(一)規范年檢程序,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全面檢驗。按照年檢程序,實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三結合的審查制度。在年檢程序和材料質量上下功夫,嚴把“五關”即:受理關、審核關、核準關、發證關、公告關,認真審查事業單位提交的《年度報告書》、《資產負債表》、《財務審計報告》等相關資料,把握事業單位的運行和發展狀況,確保做到程序、材料、內容“三規范”;嚴格審核驗資報告,邀請財政專業人員審核把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驗資報告的質量。2012年年檢合格率為97.8%,辦理變更登記110家。探索建立了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審查制度。凡納入審計部門審計的事業單位,變更法定代表人時,由審計部門出具離任審計報告,其他事業單位,充分發揮舉辦單位內部審計協會職能,由舉辦單位出具離任審計報告,把審查結論作為事業單位監管服務的重要依據,強化法定代表人的責任意識。2012年共對41家變更法定代表人的事業單位進行了離任審計。
(二)強化部門聯動,完善對事業單位的綜合監管。以縣政府文件印發了《汶上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的意見》,切實提升了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力度,修訂完善了《汶上縣事業單位法人監督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主動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財政、人社、質監、物價等17個部門加強業務聯系和溝通配合,通過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相互通報有關情況,強化了法人證書的約束力,形成了對事業單位法人的監管合力。2012年12月,召開了全縣事業單位法人監督管理聯席會議,18個部門參加了會議,共同協商解決事業單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會議明確規定了證書的作用和地位,要求成員單位在事業單位刻制印章、辦理銀行開戶、社會保險、項目審批等事項時,依法審驗法人證書。
(三)開展專項檢查,加強對事業單位的運行監管。制定了《汶上縣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監管實地核查辦法》,改變過去只審查書面報告的做法,對2012年新增登記的269個事業單位和變更登記的110家單位抽樣進行現場核查。通過現場核查,對事業單位的住所、財務狀況、人員編制、從業人數、業務開展情況、經費來源和開辦資金情況、相關資質(執業許可)等登記事項進行現場核實,同時對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書的填寫予以現場指導,使審核工作更加直觀和準確,確保了登記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將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專項執法檢查列入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的內容。2012年12月,結合鄉鎮機構編制專項檢查,對鄉鎮已登記的事業單位的履職、單位名稱使用、印章使用等情況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
(四)完善信息公開,強化對事業單位的社會監督。制定出臺了《關于貫徹〈山東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公開辦法〉的通知》,指導各舉辦單位和事業單位依據《辦法》,建立信息主動公開工作機制,明確信息公開的內容、方式和程序;對事業單位的保密審查制度、年度報告制度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主動公開進行備案。加強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督導落實。安排專人對各單位的公開工作進行督導,選擇部門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實地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印發了《汶上縣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備案表》,對各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并把檢查結果作為事業單位等級評定的重要內容。設立舉報電話,接受公眾、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監督,強化監督管理,有效促進了信息公開工作。積極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對登記管理信息進行公開。條件差的單位利用公開欄、辦事指南等簡便易行的形式進行公開,條件好的單位利用報紙、電視臺、單位網站、電子顯示屏等形式進行公開,收到明顯效果。2011年度年檢結束后,縣編辦在縣電視臺和政府門戶網站對事業單位年檢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公告。通過信息公開,進一步增強了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公開透明度,強化了社會各界對事業單位的監督,促進了事業單位的健康運行。
四、創新方法,完善事業單位登記監管體系
在充分調查研究和學習外地經驗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信用等級評定和績效考核兩個體系建設,從理順考核體制、健全評價標準、改進監管方式、強化結果運用等四個方面入手,不斷創新完善事業單位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
(一)積極開展事業單位模擬分類促登記活動。將開展分類改革與法人登記監管相結合,對暫不具備條件的事業單位,進行清理整頓。2012年,縣編辦按照社會功能對全縣事業單位進行了模擬分類,初步確定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39個,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13個,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457個。縣登記管理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對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的法人登記工作,確保了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全登記,積極督促不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完善法人條件,成熟一個登記一個,力求做到一步到位,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