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趣事范文
時間:2023-04-09 02:32: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開學趣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伴隨著習習秋風,我們告別了炎熱的暑假,迎來了新的學期。
要說開學趣事,還要從我的小弟弟說起。我的小弟弟小名叫錚錚,兩歲半了,瘦瘦的,但動作很迅速,整天在家里橫沖直撞。開學第一天,媽媽很早就起來準備早飯了,6點40分了,我還在睡夢中錚錚就跑到我房間里,“姐姐,起床吃飯了!”見我沒答應,又叫了起來,“姐姐,姐姐。”這時,廚房里也傳來媽媽叫我起床的聲音。我說“錚錚,把姐姐拉起來。”沒想到他真的很快爬到床上來,兩只小手用力拉我的一只手,真的要把我拉上來,我被他逗笑了,一點睡意都沒有了。
我在吃早飯的時候,媽媽對我說要快點吃,上學別遲到了。錚錚也很快做到餐桌前,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根本不用媽媽喂了。吃完飯后,我在收拾書包準備上學,錚錚也拿起他的小書包,把他平時看的書和我寫完的作業本放進他的小書包里,最后還要媽媽幫他背上小書包,似乎他真的要去上學了。
背好書包后,他跑到我房間里,“姐姐,上學了!”我和媽媽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你們說這是不是很有趣呢!
開學趣事周記400字【二】
這一周是開學第一周,在這一周里發生了許多事情,讓我娓娓道來。
在第一天到校的時候,我就已經觀察到同學們的變化。許多同學在暑假中“養精蓄銳”,已長高了一大截。像劉同學,我本來可是差不多比她高半個頭的,但是她現在都快超過我了,可真有點擔心。再看賴同學,經過一番休整,簡直就成了女超人,讓我望塵莫及。看來我得加把勁了。
再說說我們的活動。開學第一天,我們舉行了“福田區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這個嚴肅而又充滿傳統文化色彩的儀式中,我們朗誦了《文明禮儀三字歌》,得到了在場領導、嘉賓們的贊賞。隨后是教育局的王伯伯發言。從他精彩講話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文明禮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了。劉伯伯鄭重宣布:“福田區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啟動!”操場上即刻響起熱烈的掌聲。緊接著是簽名留念的環節。在我們清脆悅耳的朗誦聲陪伴下,所有的領導嘉賓和各個年級的同學代表一起簽名留念。
這次活動十分有意義,讓我們懂得了在生活中應該學禮儀,知禮儀,懂禮儀,用禮儀,讓生活更美好。
開學趣事周記400字【三】
寒假很快的過去了,新的一學期開始了。在這一周里,我們班發生了很多的趣事。
剛開學的的第一天,我覺得同學們的變化好大呀!有的長高了好多,有的變胖了,還有的變瘦了。最大的變化是同學們變得更加親切了。比如說,那天我們在跑操時,跑完操回教室的路上初中作文 ,我和陳趙龍又說又笑。我覺得一寒假假期的不見,我和他的友情增加了好多。我倆不像以前那樣會因為一點小事吵起來,更多的是對方的互相包容和互相學習。連趙老師都說我們以前“打架”打成一團,現在好有好成一團了。其實這是我們長大了的最好證明。
篇2
【關鍵詞】識字 方法 創新
中國漢字有著6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無價的文化之寶。在這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它以頑強的生命力,在歷史發展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表意文字特點。如何讓這文化之寶得以繼承和發展。這里我想借用一句俗語“識字應從娃娃抓起”。對于處于黃金教育階段的5—6歲孩童來說意義非常重要。那么,我們教育工作者如何去面對“識字教學”這份責任呢?
對于成年人來說,談起這話題似乎不足為怪,但是對于小學教育階段來說,識字教學極其重要。全國投入的研究歷時幾十年,方法多種多樣,效果利弊兼有。當然用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創新精神倡導下,有所完善有所繼承有所突破,總也顯得守舊了一點。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題目,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于理解,難于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本”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一種教學方法。
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征,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感受游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時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高閱讀寫作能力,更為了讓孩子們“人生識字聰明始”,我借鑒了和創造了很多“創新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于樂。
現將我在識字教學方面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游戲快樂法
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比較高。
我在“創新識字”教學中,經常采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讀文找字”,“玩玩字卡”,“找找朋友”等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
例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以找出難認字拿在手里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別的同學學學,別人不會的想辦法教。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學“媽”字時,我根據合體字的規律,把他分別制成偏旁部首和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字卡,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臺后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個‘馬’,小馬的馬,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把“女”字旁“小馬的馬”組合成“媽”字,接著讓學生說說“媽媽”的“媽”為什么帶“女”字旁?因為媽媽是“女”的,所以帶“女”字旁。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讀音的識字規律。讓學生整體的識記漢字,使其有了三、四百字的漢字積累后,自己發現和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通過形聲字等提高識字效率。另外,還可鼓勵學生區別同音字“媽媽”的“媽”和“小馬的馬”相同點、不同點。采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游戲學習的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二、猜謎引趣法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激發學生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就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而且,據某些專家統計也證明,學習有興趣、有吸引力的東西,識記效果幾乎增加一倍半;學習滑稽有趣,尤其是引人發笑的材料,可以使無意識記效果提高。所以,一名教師要善于引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求知的烈火;善于把學生的間接興趣引導到由事物或行動本身引起的直接興趣;善于把學生的短暫興趣引向穩定的興趣、志趣,并且要擴大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樹立起學好漢字的信心。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針對低年級孩子喜愛猜謎,如果教師能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學“坐”字時,我邊板書“坐”字邊說:“兩人在土上,這是什么字?”學生搖頭。再問:“你們現在的動作是站著,還是怎么著?”學生回答:“坐著”。我再說:“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后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說一、兩遍,字形和字意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三、競賽激勵法
這是一種類似“智力競賽”的方法,這種教法是根據兒童增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的特點而設計的教學。鼓勵是促進學習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效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它會有效地支持學生奮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篇3
一、從“香菱學詩”這一片段說進去
研究“香菱學詩”這一片段首先需要對這一節的內容進行細致分析,發現其中所透露出的最直接的作者的觀點和情感。因此,分析“香菱學詩”這一片段需要說進去,對香菱學詩的細節與黛玉的態度進行揣摩。
1.香菱學詩經歷的過程與表露的品質。
香菱在進入大觀園后,想要向黛玉學習作詩。黛玉為香菱進行簡單講解之后,告訴香菱學作詩需要先讀詩并且深入理解。從此香菱讀詩進入了極其著迷的境界。晚上都要捧著詩本學到很晚。由此可見,香菱在學詩的過程中是非常勤奮的,有了決心以后就開始落實到行動上不曾懶惰,這是現如今的人需要學習的良好品質。經歷了讀詩之后,香菱開始作詩、改詩,第一次詩的語言不夠雅致,第二次詩受前人的成果所局限且有些跑題,第三次才算得上是個好詩,既用詞精致又抒感。從中可以知道,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一個由普通到優秀的過程,遇到挫折要多思考,切不可輕言放棄。
2.黛玉教詩采用的方法與呈現的美德。
黛玉在香菱學詩的過程中充當香菱的老師,她的性格在教香菱學詩的過程中展現得非常明顯,而且與黛玉以往呈現出來的性格不太相似。當香菱求黛玉當她的老師時,黛玉毫不含糊地答應了,愿意為香菱指點學詩的方法。從中可以看出,黛玉是一個有才華且愿意教授他人的熱心人。黛玉教香菱學詩考慮了香菱以前對詩接觸不多的狀況,先鼓勵香菱多讀詩,從前人的詩中領悟一些東西出來,增加對詩的理解。然后讓香菱嘗試著自己寫詩,并對她的詩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讓香菱不斷地改進。從中可以看出,黛玉的教學方法是比較正確且實際的,注重廣泛閱讀與實際寫作,這一點可以為教師教學所借鑒。
二、從“香菱學詩”這一片段說開去
“香菱學詩”作為《紅樓夢》中的一個選段,被選人中學語文教材中,不僅需要對這一個片段進行細節性研究,還需要⑺放人整本書中分析和評價,探索作家曹雪芹想要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說開去。
1.聯系香菱一生的命運探討香菱學詩的意義。
香菱學詩是香菱一生中經歷的一個過程,與香菱的一生有著重要而密切的聯系。香菱一生命途多舛,生下來是甄士隱的女兒。本應在幸福的家庭中快樂成長,卻在五歲那年的元宵節被人販子偷走;在她十二三歲時本可以嫁給馮淵過上平穩的生活,卻被賣給薛蟠做妾;到后來薛蟠有了正妻之后,香菱的日子更加難熬,被正妻虐待至死。可見她人生的三個階段都充滿了曲折,是一個悲劇人物。香菱學詩與大戶人家的子弟不同,她并不想追求高雅的情趣,而是在學詩和作詩的過程中尋求心靈方面的慰藉,來暫時忘記生活的苦難。這才體現了香菱學詩的真正意義,僅在“香菱學詩”片段中是無法體現的。
2.聯系香菱學詩的過程來看其他人物的性格特點。
篇4
關鍵詞:范讀 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
高中課本中,有許多適合范讀的課文。下面,我就在《道士塔》和《我與地壇》的教學中的體會,談談范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所收到的奇效。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因而,我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中,特別加強了自己在本文教學中的情感力量的感染力,而這種情感感染力,首先是通過范讀來實現的。我先以平靜的朗讀開始,交代道士塔的地理位置、周圍的環境。之后以沉重的語氣進入到對“那個王圓箓”的介紹。而當我讀到這些語句——“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于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心中的感受及朗讀的語氣就不只是沉重了。這里既要讀出輕松的樣子,又要讀出心中涌起的憤怒不知向哪兒去發泄的無奈及憤怒!于是就更有了“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惟有無奈,無奈地歷數罪惡,無奈地遺憾惋惜,無奈地遙望歷史,無奈地幽幽痛惜,無奈地嘆出一口氣。讀到這里,看看所有的學生,臉上唯有無奈、痛苦、憤怒。本文范讀的部分在“一個當代青年的幾行詩句”那里:“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離開如云的戰陣/決勝負于城下……”當我以極其憤怒的語氣讀出這些詩句時,安靜的教室里突然發出了“嗵”的一聲,將所有沉浸在憤怒中的學生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個學生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無須再多講,學生學習這一課的興趣完全通過老師的范讀調動起來了,而且在之后學生去讀、去品的過程中,文章的重點“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感情”、“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則很輕松的完成了。教師傾情的范讀,確實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受和領悟,通過范讀,提高了學生的識記本文的能力和欣賞水平,確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奇效。
《道士塔》一文以情感人,特別適宜范讀,與之有同樣奇效的還有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在《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也是以范讀作為突破口,實現對這篇文章的鑒賞的。
《我與地壇》別適合范讀的部分在節選部分的第二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里都是加倍的。”“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深沉的思考可以通過范讀來讓學生感受。再如“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于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侮,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老師通過范讀,將作者的深深的痛悔、自責、告誡,全都很到位的表達出來的話,看看所有的學生眼中噙著的眼淚,就可知道,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對全文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根本不需要再費心費力的去講解了。
篇5
【摘 要】“學習力是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力。”在眾多學習力要素中,就小學生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莫過于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力就應從“培養學習興趣”開始。作為一線教師,可以從三方面著力:“因學而教”,找尋文本中學生的興趣點;“順學而引”,讓學習興趣在文本深處駐足;“利學而導”,興趣引領學生走向自主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幫助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獲得學習力上的提升。【關鍵詞】學習力
學習興趣
因學而教
順學而引
利學而導“學習力”一詞最早出自1965年美國系統動力學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寫的《一種新型的公司設計》。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學習力逐漸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應運而生的一項前沿的管理理論,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在眾多學習力要素中,就小學生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莫過于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力就應從“培養學習興趣”開始。下面就結合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從三個方面來闡述自己的思考與實踐!一、“順學而引”,讓學習興趣在文本深處駐足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順學而引”的更高層次是指向于學習方式的轉變,通過策略性地改變教師的教,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文本深處駐足,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和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巧妙地設計。1.營造和諧開放的學習氛圍和諧開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敢想、敢說、敢問、敢做,勇于、樂于展現自我,從而保證自學、展示、點評等學習活動順利、高效地進行。課堂上,我們要走到孩子們中間去,盡可能地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如經常用商量的口吻與孩子們進行交流:“誰還愿意試著來說一下你的理解和感受?”“誰愿意把你的體會和我們分享一下”等等。2.預設豐富生動的導入環節在課堂上,孩子們只有在學習興趣被充分點燃調動的情況下,對課文才會產生想了解、想去讀、想學習的念頭。因此,老師在此環節應以情激趣,通過設計一些形式新穎、吸引力強、方法多樣、引人入勝的新課導入方法,引導孩子們入情入境。如在學習《輪椅上的霍金》《草原》等課文時,老師可利用相關的圖片或播放相關的錄像及歌曲等方法創設學習情境,及時把孩子們引入課堂學習中,激發孩子們主動探究的興趣。3.追求恰到好處的追問點撥課堂上,教師如能設置一些有價值的點撥跟進的追問,就能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起孩子們的深入思考,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激發起與文字、作者的情感共鳴。孫雙金老師教學《三顧茅廬》一課時,以“從課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這個問題為引領,帶領學生浸潤課文的語言文字,琢磨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意味。當學生把浮于文字表面的內容都找得差不多時,學生的思維有所停滯,課堂有變冷的趨勢,孫老師用提問為學生搭了一座理解之橋,他問學生“劉備是什么人?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們年齡嗎?”讓學生認識到“一位47歲的首領,對著一位27歲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個站一個還躺著”,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劉備的誠心誠意,對人才的尊重。學生的理解由 “天塹”變“通途”。二、“利學而導”,興趣引領學生走向自主學習 我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備學習力的能量,而學習力的高低影響著學習的有效性,孩子們可以在獲得幫助后成為更有效的學習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獲得更強的學習力。“利學而導”,是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是使學生徹底地從傳統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軌道上來,它依賴于學生的學習興趣。1. 創設學生自我展示的情境到了高年級,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憑借想象進入虛擬的生活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有強烈的表達需求。如話題“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一上課,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反映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的專題片,從而把學生帶入那個民族的生活情境之中,同時,也喚起那些從書本上、音像資料中甚至因走訪親戚、旅游而知曉、熟悉那些民族的學生的美好回憶。這樣的情景創設,打開了學生的記憶大門,讓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話題。如話題“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推薦一本書”,可以在課前,在教室里掛上許多中外名人、大家的名言,擺上同學們帶來的、平時非常喜歡讀的書。這樣的情境創設,讓學生有一種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起學生迫不及待地想介紹自己的所愛。2. 開拓學生自我學習的空間在教學中,教師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選擇一些小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引發學生興趣,并穿插一些練習題,引發學生參與的意識,喚醒學生學習主動性。如上完《小草和大樹》《給家鄉孩子的信》等課文,就啟發學生讀一點夏洛蒂姐妹、巴金爺爺的小說,并創設機會讓學生在課內進行簡要的介紹:學了《鞋匠的兒子》后,進一步了解林肯的其他故事……利用晨會、午間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故事,選讀里面的內容,吊起學生的閱讀胃口;或講述冰心、高爾基等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課外書中汲取營養。【參考文獻】[1]姜越編. 學習力:在學習中提升正能量 [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2]竇桂梅. 回到教育的原點:竇桂梅教育教學管理精華 [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3]何旭明. 學習興趣的喚起:教師的教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4]劉顯國. 激發學習興趣藝術 [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篇6
[關鍵詞] 游戲教學;合作學習;學具;動手操作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和人們的生活的聯系是非常的緊密地。所以,我們從小就要讓孩子們愛數學,喜歡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生活中的游戲、身邊的物品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創造性。
一, 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最開始學習數學是從認識簡單的數字開始的。然后是簡單的計算,包括加法、減法、乘法、除法。計算是需要不斷的練習來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的。但是總是以單一形式的計算就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所以,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通過紙牌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和對于數學的興趣。紙牌游戲是這樣的:52張牌(除去大王和小王)一人26張,每次一個人從上面拿出兩張,用這4張紙牌利用加、減、乘、除的方法算出得數是24的就可以把這4張牌拿走,比如:3、6、5、8這四個數,可以利用6÷3=2、5-2=3、3×8=24;5、6、10、4這四個數,可以利用10-6=4、4×5=20、20+4=24;最后誰拿到的牌數最多或者這個人得到了所有的牌數時,這個人就贏了。游戲可以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是兩名學生一起玩。在休息娛樂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二, 充分利用學具進行教學
在進行加減法的教學時,教師都會充分利用學生學具中的小棍,讓學生擺一擺,然后小組合作,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和過程。能夠理解并掌握計算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能夠計算出結果。同時要鼓勵同學們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比如:在講“十幾減幾”這樣的退位減法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小棒來加深學生對“破十法”這樣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如:11-9=2;可以先擺出11根小棒,10個捆成1捆,另一邊放1根,先從1捆(10根)中拿出9根,還剩下1根,再用剩下的1根和另一邊的1根加起來等于2根,所以11-9=2。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具體過程,這樣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講空間和圖形時,也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我們身邊的小棒,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比如:小房子、機器人等等。在認識物體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學具袋中的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了解它們的特性。比如:正方體和長方體是有棱角的,只能滑動,不能夠滾動。球是沒有棱角的,可以滾動。圓柱體既可以滑動,又可以滾動。接著,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用學過的這些物體擺出一些生活中見過或者在書中看到過的甚至是自己想象中的物品。加強同學們的空間感。同學之間互相合作,也提高了協作意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三, 通過小組合作,互相討論讓學生主動找到知識點
小組合作是在數學教學中應該經常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小組之間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也能夠得到加強。尤其是在講比高矮、認識時間等這樣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知識時,就更要要求同學們小組互相活動,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
四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每天都可能會參加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課間操、大課間的活動、音樂課、美術課等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活動作為教學的素材。比如:可以利用這些活動編成一道解決問題的題目:跳繩的有9人,踢毽子的有25人。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如何來解答?還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例。比如:經過統計,我們班喜歡吃香蕉的有6A,喜歡吃桔子的有8人,喜歡吃西瓜的有17人,你能將下面的統計圖完成嗎?根據上面的已知條件,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并解答嗎?這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的題目都是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
篇7
英語、數學相捆綁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而要做到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承認學生的差異,正視學生的差異,就必須摒棄“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享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學科分層走班的教學模式正是落實新課程理念,打破原“行政教學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層次學習班”為單位,在同一教學時間內組織實施相同教學內容但不同教學標準、不同教學方式、不同教學方法、不同教學策略的流動式學科教學形態。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能關注學生差異,有利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煙臺開發區一中采取的是數學、英語捆綁的模式。在開學前期,學校為差異教學的實施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在入學時對學生做學習能力測試;召開家長會,校長親自向家長講解差異教學的理念和益處;就近安排相應的兩個班級的教室;課桌是帶鎖的,并且課桌的側面有掛鉤;制定相應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等。
學生一入初一便被分為兩層:自主學習班(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和能力提高班(基礎差一些、學習能力弱一些的學生),班額大約60人。在能力提高班,教師在備課的同時更加關注于備學生,備學生的已有經驗。王老師說:“有時看似較簡單的知識,在能力提高班卻拉不動,比如,在學《整式的運算》時,就需要補充相應的一部分小學計算知識。這一過程,在以往的教學中是不需要這么大力度的。”可見,差異教學的過程中的課前預設有許多是需要摸索進行的,“因學定教”可見一斑;在自主學習班,教師敢于放手,講得較少,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寬泛些。教師在兩個班備課模式上也有所不同,具體體現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包括教學目標、學習方式、習題鞏固、作業等,在授課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中自主學習班(成績較好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能夠出色地完成當堂所學內容。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展現。
學校每半個學期進行一次微調,能力提高班和自主學習班的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調動3個左右。經了解,學生本人及家長均能接受,但也有自主學習班極個別學生不想調。王老師說:他的學習確實很吃力,這更從側面說明了分層走班是針對學生的教學。經過調整后,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同的教師,不同的課堂
將學生分成自主學習班和能力提高班后,由同一位教師采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在兩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執教兩節課。雖然是同一個教師,但由于學生層次不同,講授的課程目標也是不同的。授課時,教師會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狀況,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的課堂進度,不同的授課節奏。自主學習班上課節奏快,課堂密度大,活動任務多;而對于強化提高班,老師則講的比較細,引導的比較多,與學生互動的比較多。這種分層設計,使得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吃飽吃好”。
篇8
關鍵詞:音樂形象;音樂鑒賞
一、問題的提出
音樂鑒賞是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音樂鑒賞作為一種審美活動,人們通常認為對學生而言,其授課內容、授課形式應該較之其他課程更具有引力!因為音樂畢竟具備愉悅身心的功能。可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筆者曾就該課程作過相關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很簡單,只有三個問題:1.你喜歡音樂鑒賞課嗎?2.你對鑒賞內容感興趣嗎?你在音樂鑒賞課上獲得什么?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音樂鑒賞課不感興趣,他們幾乎一致認為音樂鑒賞課與其他課程沒有什么兩樣,授課形式單一,授課內容古板、枯燥。有的同學甚至說“鑒賞課最適合睡覺”!一門趣味性極強,且具有濃郁審美屬性的課程為什么會獲得如此評價?為了了解這個不符合常規邏輯的回答,筆者作了一些進一步探究。
二、問題的成因
筆者根據第一次問卷結論,再次設計了三個問題問卷:1.你不喜歡音樂鑒賞課的原因是什么?2.你喜歡什么什么樣式和內容的音樂作品?3.你認為授課形式存在什么問題?綜合調查結果,大多數學生意見如下:1.我的理解與老師講授的意境不一樣;2.音樂鑒賞課程選擇的內容我不熟悉,也不喜歡;3.音樂鑒賞課程的授課形式呆板和上數學課一樣,我不喜歡。面對這樣如此尖銳的回答,筆者感到震驚!這說明目前我們音樂鑒賞課程實施與我們課程設置與教育目的背道而馳,對此我們有必要對傳統音樂鑒賞課授課內容與組織形式進行反思。通過大量聽課以及座談,筆者反思結論如下:
首先,傳統音樂鑒賞課程授課形式和其他語文、數學等課程授課形式基本一致,背離了以審美意趣為核心,在寬松愉悅環境下獲得審美教育的課程屬性;其次,音樂鑒賞的內容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意愿與教材要求設計好的(這種設計沒有認真考慮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情趣愛好,沒有將信息時代大眾傳媒瞬息萬變的時代氣息與課程及時有效的聯系起來);再有音樂鑒賞的步驟與邏輯也是老師預先設計好的,鑒賞的答案也是唯一的,多年固定不變的;另外,音樂鑒賞課程組織形式與要求與數學、語文等課程一致的,強調課堂組織紀律,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配角。
面對新的“以審美體驗為核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這種模式根本無法解決音樂課程“以審美體驗為核心”的觀點。這不僅讓筆者想起有關素質教育報道中的一個事例。一位外過學者與我們的某個小學的同學座談,具體談對一首音樂作品的理解,我們的小學生回答幾乎完全一致,在場的老師也很滿意。可是外國學者卻連連搖頭,說你們的教學方式有問題,原因很簡單,音樂不同于文字語言,更不同于數學,他沒有固定的答案,同一首作品,每個人的感受應該存在差異,即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在解釋自己創作的同一首作品時,也沒有固定不變的答案。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的名字又叫“命運”,可是“命運”這個標題并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貝多芬在設計音樂主導動機時也沒有考慮到“命運”二字,這兩個字是后人下的定義。面對同學的回答,面對外國學者的搖頭,我們的確應該對現行的音樂鑒賞授課模式與內容進行反思。
為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筆者近年也針對性進行了一些實踐與探索,下面以課例形式匯報如下。
三、引導學生創造“音樂形象”,了解音樂語言的表現邏輯
這堂音樂鑒賞課程的鑒賞內容選擇的是法國作曲家圣桑的《動物狂歡節》中的《大象》作為鑒賞對象。首先鑒賞音樂,不告知學生鑒賞作品的名稱,先讓同學們仔細聆聽,各自體驗與感受音樂。聆聽過后,讓同學們暢所欲言分別談談自己聆聽音樂作品的感受,談談你認為音樂表現了什么具象。這個時候,學生十分踴躍發言,興趣高漲,有的同學說像個大胖子在走路,有的說像狗熊搬家,還有的說像鵝或企鵝走路等等。在耐心聽了同學的發言后,我將不同答案進行歸類,然后,我在黑板上寫出音樂的標題《大象》。當同學看到標題后,他們非常興奮,幾乎異口同聲說“太形象了!”。這時我及時表揚同學們:“你們的回答都十分正確的,盡管你們的答案和作品標題不符,但是你們的答案都是指向笨拙的動物,沒有一位同學說音樂表現的是小鳥、蝴蝶。其實音樂語言和文字一樣,它也是有一定的表現邏輯與意境意蘊的!有的音樂家就像你們一樣用類似的音樂語言塑造了其他類似的音樂形象,你們都有音樂家的頭腦,你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音樂家!”此時,我馬上又引導學生鑒賞一首用樂器表現性格特征的交響樂《彼得與狼》。此時,學生對音樂語言的表現邏輯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鑒賞《彼得與狼》的時候,他們不時對音樂語言的表現力,發出驚嘆,有時當自己的鑒賞結論與樂器指向一致時,他們興奮不已!下課時間到了,他們依依不上舍。他們還紛紛詢問下節課聽什么。從他們的眼神里我深刻感受到奇妙的音樂魅力對他們的感動!
四、結語
篇9
根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為依法保障我區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2021年經開區入學將實行以下原則:
(一)學區內就近入學。今年起,經開區將劃分為三個學區,核心學區、河西學區和路東學區。小學入學原則上在學區內就近入學,初中入學在學區內派位入學,一貫制學校小升初直升初中部;學區內學位不足時,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將在經開區范圍內整體協調安排。
(二)經開區將繼續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實施記錄。自2022年起,將實際居住地址(憑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用于登記入學的,原則上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2021年8月31日之前已在經開區范圍內登記并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給予3年左右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經開區原有入學政策執行有關三年內提供一個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的規定,該過渡期截至2024年入學登記工作完成之日。
二、小學入學程序和方式
2021年經開區小學入學使用“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系統”,對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符合在經開區就讀條件的適齡兒童,須在規定時間參加“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系統”信息采集,按照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劃定的學校服務范圍免試就近入學。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積極穩妥推進以多校劃片為主,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審核入學資格,特別是合法穩定工作、實際居住條件的審核,嚴格審核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戶情況。
京籍非經開區范圍戶籍的無房家庭,長期在經開區工作、居住,具備連續在經開區單獨承租并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經開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條件的人員子女可以在經開區申請接受義務教育,由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在區內協調入學。
(一)具有經開區范圍戶籍的適齡兒童(2015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
(二)本市非經開區范圍戶籍且實際居住地址(憑適齡兒童家長或法定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在經開區的適齡兒童。
(三)本市非經開區范圍戶籍無房家庭長期在經開區工作、居住,具備連續在經開區單獨承租并實際居住3年以上(截止2021年8月31日)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經開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截至2021年8月31日)的適齡兒童。
(四)以下按本市戶籍對待的適齡兒童入學。經開區營商合作局認定的臺胞子女、經開區組織人事部認定的華僑子女、國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門認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子女、符合隨軍進京落戶條件正在辦理隨軍手續的現役軍人子女、父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戶籍、父母一方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或《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確認單》的適齡兒童。
(五)通過街道辦事處“證明證件材料”入學資格審核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六)經開區在建在售住宅小區,居民實際入住后,符合經開區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由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協調入學。
國融國際AB座5層及以上居民子女持相關材料到榮華街道辦事處提出入學審核申請;南海家園一里至七里(二手房、租房)、鹿海園五里(二手房、租房)、定海園一里至三里(二手房、租房)居民子女持相關材料到博興街道辦事處提出入學審核申請;審核合格確認后,由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在經開區內協調入學。
(七)超齡兒童(2014年8月31日之前出生)入學,須持相關材料到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審核,審核合格確認后方可進行信息采集和入學。
三、初中入學程序和方式
2021年經開區初中入學使用“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系統”,對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
(一)入學條件
1.本市戶籍及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的經開區小學畢業生。
2.已經辦理回經開區升入初中手續的外區及外省市小學畢業生。
(二)入學程序及方式
初中入學采用對口直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小學六年級應屆畢業生,由所在學校指導學生及其監護人按經開區社會事業局規定時間完成初中入學相關操作。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小學部和亦莊鎮第一中心小學京籍畢業生直升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初中部;北京亦莊實驗小學京籍畢業生升入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初中部;亦莊鎮第二中心小學京籍畢業生2021年升入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初中部,2022年開始在河西區三所中學(北京亦莊實驗中學、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北京市第二中學經開區學校)多校劃片入學。非京籍畢業生符合2021年經開區“證明證件材料”審核的,可升入對應初中入學。
北京小學大興分校亦莊學校京籍畢業生2021年升入人大附中經開學校初中部,非京籍符合“證明證件材料”審核要求的可升入人大附中經開學校初中部。
篇10
關鍵詞:起點;中途;學習興趣;化學實驗
一、在起點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學習伊始就用大千世界的豐富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學生們就非常感興趣。例如,家長天天給孩子們喝的牛奶為什么不宜煮得太久呢?用化學知識就可迎刃而解。牛奶不宜在高溫中煮太久是因為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加熱時,呈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微粒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當牛奶溫度達到60~62度時,就開始出現輕微的脫水現象,蛋白質微粒由溶膠狀態變為凝膠狀態,并出現沉淀。牛奶中還含有不穩定的磷酸鹽。加熱時,酸性磷酸鈣變為中性磷酸鈣,也會以不溶性沉淀物的形式沉淀下來。另外,當牛奶加熱到100度左右時,牛奶中的乳糖開始焦化,使牛奶帶有褪色,并逐漸分解成乳酸,同時產生少量的甲酸,使牛奶帶有酸味。所以,牛奶不宜煮得時間太久。
再如,我們吃的松花蛋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食品。由于它風味獨特、口感極好、保質期長,很受人們喜愛。同學們知道嗎?其實,將鮮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過程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化學過程。灰料中的強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從蛋殼外滲透到蛋黃和蛋清中,與其中的蛋白質作用,致使蛋白質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同時,滲入的堿進一步與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晶體以漂亮的外形凝結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氫氣體則與蛋黃和蛋清中的礦物質作用生成各種硫化物,于是蛋黃、蛋清的顏色發生變化,蛋黃呈墨綠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綠色。食鹽可使皮蛋收縮離殼,增強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鉛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縮離殼。而茶葉中的單寧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質凝固著色和增加皮蛋的風味。
其次,我們還可以用神奇的化學現象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的開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而化學趣味實驗以生動、鮮明、新奇的實驗現象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消字靈的制作。日常的寫作中,如:教師寫教案、作家寫文章、學生記筆記等,寫字時常出現一些寫錯或需要修改的地方,涂涂改改會顯得文章很零亂。特別是有些寫錯的段落不想把痕跡留在原稿上,用橡皮擦也擦不掉。怎么辦呢?用“消字靈”將原來的字跡消除是最理想的方法。那么,讓我們自己動手制作“消字靈”吧!在此之前,我們先準備好草酸、蒸餾水、高錳酸鉀、濃鹽酸、漂白粉。先配甲液(草酸溶液),用角匙取少量草酸晶體放入燒杯或錐形瓶中,加蒸餾水使之溶解。然后將此溶液倒入一只滴瓶中,標簽注明甲液。再配制乙淀(氯水或漂白粉溶液)。①氯水的配制方法:將一角匙高錳酸鉀晶體加入燒瓶中,然后再向燒瓶中加入濃鹽酸,將燒瓶塞和導管連接好,固定在鐵架臺的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導管導入裝有蒸餾水的錐形瓶中,片刻后將錐瓶中新制成的氯水裝入乙滴瓶中。②漂白粉溶液的配制:如果沒有條件準備一套制氯水的裝置,就可以用漂白粉溶液代替氯水。配制漂白粉溶液的方法比較簡單。用角匙將漂白粉加入燒杯中,然后加蒸餾水溶解。漂白粉的溶解度較小,因此配制的溶液有些渾濁。將此液倒入乙滴瓶中即可。這樣,消字靈就制成了。去字跡時,先用甲液滴在字跡上,然后再將乙液滴上一滴,字跡會立即消失。注意晾干后再將修改的字跡寫上去。學生一定會覺得化學太神奇了,他們怎么會不喜歡化學呢,怎么能不愛學化學呢,說不定我們對化學的啟蒙教育會激發學生立志成為化學家呢!
二、在中途強化興趣
學習過程中通過過程性評價與激勵,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體驗得以強化,這是興趣能夠持續的必要條件。作為化學學科,應根據其特點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實驗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生活的理論運用能力。某些趣味化學實驗不僅要完成教材中的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還要變學生的任務學習為興趣學習。通過化學實驗的趣味化,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調節課堂氣氛,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轉化為積極主動地觀察與思考。而且中學化學實驗的趣味化,也給新課程改革中的實驗改革及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新的途徑。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青少年學生學習動機的直接來源之一是“情趣動機”。由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入手,到提高其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功能。通過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逐步得到發展。許多顏色、溫度、壓強、物質形狀、聲音等方面的化學實驗現象變化豐富多彩,學生可感知到化學變化的神奇;化學原理、方法應用于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化學實驗介紹,可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實用性。這些屬于初步的化學學習興趣,還不足以引起學生持久、強烈的化學學習動機,仍需要在具體的探究體驗過程中進行加強。學生在親身探究實驗問題時,能夠體驗到發現問題的樂趣,能應用到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方法,以感受到學習內容的實用之處,體會到探究過程中的毅力、態度等方面的艱辛,能夠體會到問題得以解決時的成就感。通過實驗探究的親身體驗,學生可逐步形成探究興趣,從而促進其對化學深入、持久地學習。而親身體驗時所遇到的問題將會給學生帶來刻骨銘心的記憶和對化學永遠的愛好與探索。所以老師們要要求到位、指導到位,將因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所產生的危險系數降到最低,并且不能因噎廢食,以致以后不敢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內容。例如,制取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就有一定的危險,需要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先是實驗室制取氫氣Zn+H2SO4(稀)=H2+ZnSO4,然后還原氧化銅,CuO+H2=Cu+H2O(加熱)。這個實驗因為涉及稀硫酸和濃硫酸,實驗過程又要加熱,如果氫氣不純的話,極易發生爆炸。所以在探索實驗的過程中還要有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在檢測成果中激發興趣
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對化學保持永遠的愛好與興趣,使我們的化學課培養出化學人才,打造出化學天才。
參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