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20:41: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技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之所以能夠產生明顯的效果,關鍵是政府職能明確,不斷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調整支持方向,改進資助體系和管理??偨Y美國聯邦政府支持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的經驗,對我國政府支持產業技術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一、美國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聯邦政府一直是計算機技術的強有力支持者。按1995年不變價計算,1976-1995年間,聯邦政府對計算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支持由1.8億美元增加到9.6億美元,增長了5倍。其中,基礎研究投入由6500萬美元增加到2.65億美元;應用研究投入由1.16億美元增加到7億美元。聯邦政府資助中約35-45%投向大學,其余55-65%投向政府實驗室和產業界;政府基礎研究資金的70%投向大學。聯邦政府還對其他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研究給予資助。聯邦政府對與計算機研究相關的其他技術和電子工程研究方面的投入由1972年的不到10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7億美元,占聯邦總投入的比重由5%增至7%。
聯邦政府從其職能出發決定資助方向,政府資金主要投向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點支持長期的基礎性研究
美國政府在長期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長期基礎性研究的主要特點,一是其效益往往在短期內無法顯現出來,風險較大。特別是在產業發展初期,企業沒有實力進行這樣的研究工作;二是其應用領域往往比較廣泛,一家公司無法完全利用,而且又無力阻止競爭者利用其研究成果。因此,產業界較少對長期基礎性研究進行投資。
美國聯邦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的長期基礎性研究的資助項目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政府資助的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開始于70年代早期,直到1997年才研制出能夠成功識別持續性語音的個人電腦。與此相似的是,國防基金從60年代就開始資助可用于三維圖像的基礎性系統研究,直到90年代才形成消費性產品。盡管這項成果在高性能儀器中早已開始應用,但近些年才廣泛應用于醫療、娛樂及國防產業。
(二)資助計算機研究的基礎設施
聯邦政府在計算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為美國發展計算機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1.為產業發展培養了大量人力資源
聯邦政府的資助計劃培養了一大批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生和優秀研究人員,為計算機和電子工程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續人才。國家科學基金的數據表明,1985-1996年間,獲得聯邦資金資助的計算機和電子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比例從14%增加到20%。聯邦政府對研究生的資助主要采取助教獎學金的形式,助教獎學金占總資助額的75%以上。1985年到1995年,全國最好的計算機系里,如MIT、卡內基·梅隆、加利弗尼亞大學勃克力分校等的計算機和電子工程專業的研究生中約有56%得到了聯邦政府的資助,其中一半是助教獎學金。1997年,斯坦福大學電子工業和計算機專業27%的研究生獲得聯邦政府資助,50-60%的博士得到資助。同時,政府資助的一些大型研究項目還培養了一批學術帶頭人。
2.為大學教育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設備和設施
配備和維護研究的硬件設備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一般的大學很難籌集到這筆資金。聯邦政
府采取多種形式來支持大學購買計算機設備,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為大學教學提供計算機設備;另一種是通過資助特定研究項目為大學提供精良設備。
聯邦政府在支持大學研究設備方面的主要貢獻,一是支持建立大學計算中心,資助大學計算機系開展研究工作。國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NSF”)于1956年就開始了為大學提供普通教學和研究用計算機的資助計劃。該計劃每年提供的資助金額增長很快,1958-1970年間,共資助了66,00萬美元。60年代,國防部高級項目處(以下簡稱“DARPA”)重點資助了少數幾個基礎好的大學計算機系(如MIT,卡內基-梅隆大學,斯坦福大學)開展專門項目研究,資助項目的大部分資金用來采購設備。據估計,60年代,全美大學中約一半的計算設備是由政府機構資助提供。1981-1995年間,聯邦政府資助了計算機科學系研究設備采購的65%,1985年高達83%。在電子工程方面,聯邦政府的設備資助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1982年為75%,1995年為60%。NSF啟動了兩套專門為計算機科學系提供設備的計劃:計算機研究設備計劃和一個更加廣泛的協作實驗研究計劃。
二是研制高性能計算設備和建設網絡設施。80年代中期,政府資助了IBM701等高性能計算機
的研制,造出了供研究人員進行各種研究使用的大型計算機系統。1985年,NSF啟動了一項建立超級計算機中心的計劃,資助建立了5個全國范圍的計算機中心,為那些不能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的高級的、運算復雜的研究提供了條件。后來,這些中心成為高性能計算機的早期試驗場,還對一些計算機科學系的教學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這項計劃還帶動州、私人部門出資在其他大學建立超級計算機中心。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政府加大對網絡設施的資助力度。1973年起,NSF著手進行一項科學網絡的計劃,每年提供60萬美元到75萬美元為大學的研究人員建立計算機網絡。
(三)支持利用高新技術的大型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聯邦政府有效資助了大型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項目。DARPA支持了計算機間相互聯結的分批轉換網絡(ARPANET)的研究項目。這項研究促進了有關入網協議、分批轉換及路線安排等項研究。同時也推進了對大型網絡管理模式的開發研究,如,域名系統及開發電子郵件等。DARPA的研究成果顯示了大型分批轉換網絡的價值,促進了其他網絡的開發。NSF網絡的建立形成了網絡的基礎。政府通過資助大型高新技術應用系統的開發,把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者匯聚起來共同建立共用的實驗室,交流思想,從而創造出一支有能力最終推動技術發展的研究力量。如,50年代的SAGE項目組織了來自MIT、IBM及其它研究實驗室的研究者,整個項目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創新思想,目前在計算機行業已經獲得廣泛認可的想法都是當時提出來的。許多計算機行業中的先驅人物也從50-60年代的控制計算機系統(SAGE)項目中獲得了經驗,后來這些人在代表著計算機及通訊事業新興的公司及實驗室中工作。SAGE的影響在后來的幾十年中才逐步顯現出來。
構造大型應用系統的實踐表明,有些研究并不一定直接導致某一項技術的創新,而是導致開發與技術推廣。應用開發是對已經研究出來的技術進行分析和合理組合,形成新的應用系統。如,建立大型應用系統的研究項目就是把電子通訊系統的原理應用到ARPANET項目開發中,形成了網絡技術的基礎。
(四)對產業技術的早期資助
20世紀50年代,聯邦政府資助了絕大部分計算機技術的研究。那時,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研究
開發的資助超過工業界R&D投入的3倍,幾乎覆蓋了整個計算機界的研究與開發。直到1963年,政府還資助著IBM計算機R&D的35%,Burroughs公司的50%,Control-Data公司的40%。從60年代末開始,因為整個計算機行業快速發展,政府對計算機R&D資助的比例急劇下降。直到70年代中期,政府資助僅占計算機R&D投入的25%,1979年達到戰后的最低點15%。隨著新項目的啟動和里根執政時期的國防建設,1983年,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研究的資助比例又有回升,約占20%。
美國政府對產業界的資助重點放在推動技術商業化方面。一是對產業界早期研究的資助。政府對企業實驗室提出的一些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給予資助,將其推向商業化。例如,IBM最先提出了相關性數據庫的構想,但IBM考慮到這項技術構想可能對自己已經成熟的產品造成潛在的競爭威脅,沒有繼續進行商業化研究開發投入。而NSF資助加州大學伯克立分校對這一構想進行深入研究,并將其推向商業化;二是支持共性技術研究開發。有些研究開發具有商業價值,但屬于共性技術,單個企業難以研究開發,或者企業擔心難以控制競爭者使用技術成果。IBM最先開發了RISC(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但直到DARPA資助加州大學伯克立分校及斯坦福大學進行深入研究時,RISC才實現了商業化。該研究是作為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項目的一部分來進行的。后來許多公司把以RISC為基礎的產品引入了市場領域。
(五)聯邦政府的資助對創新起到重要作用
聯邦政府的資助計劃促進了計算機技術的創新。據統計,1993至1994年間,美國全國共批準了1619項與計算機產業有關的專利。盡管這些專利的所有者75%是美國企業,但它們所引用的論文大部分是由大學或政府的研究人員撰寫的。在按資助來源分類統計的論文中,51%的資助來自于聯邦政府,37%來自產業界的資助。政府資助中NSF占22%,DARPA占6%。盡管這些數據僅限于兩年的專利統計,但反映出聯邦所資助的項目,特別是在大學里進行的資助研究,推動了計算機行業的技術創新。
二、美國政府在計算機產業技術發展各階段中的主要作用
政府在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隨計算機產業成長和發展階段不同而變化。(一)50年代——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初期階段,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用戶和資助者
在1960年以前,美國政府作為用戶和資助者,主導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研究開發。這一期間,政府支持計算機技術主要出于國防需要,資助面比較窄,重點是對技術本身的試驗,而且沒有一個系統的長期戰略計劃。但是,這一時期的政府資助項目嘗試了不同類型的資助機制,對私營部門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50年代,幾個主要計算機公司的R&D都得到過聯邦政府的各種形式的資助。例如,在IBM公司的R&D投入中,政府合同資助投入占50%以上,直到1963年還有35%。聯邦政府不僅在資金上對私營部門提供資助,而且從項目設計、技術思路、人力資源等方面提供了支持。資助的項目涉及到有關國家安全、人力資源培養等各方面,還包括一些綜合性、高投入、不確定性大、具有長期影響的技術開發項目。政府資助的許多項目研究出了設備的原型,在這些原型基礎上,研究人員可以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二)60-70年代——技術擴散和產業增長階段,政府扶持的重點轉向長期基礎性研究和培養人才
60年代初期,美國的計算機行業開始商業化,可以獨立于政府的資助和采購,全國出現了幾個大型的計算機公司。這些大型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并且有能力自己研究開發計算機應用技術,從而促進了計算機產業的商業化。如,IBM公司與美國航空公司在部分采用軍事指揮和SAGE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計算機訂票系統(SABRE系統)。計算機定票系統的迅速發展成為推動計算機產業化的一個重要動力。與此同時,產業界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出現了計算機科學領域,幾個重要學校的計算機系已經成立。
隨著計算機技術產業化和商業化,政府的資助重點開始轉向長期基礎性研究和培養人才。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由于計算機產業界對R&D的投入增加,盡管政府資助產業界的絕對數額還在上升,但比例卻急劇下降。
(三)80-90年代——計算機產業成熟階段,政府積極組織和支持聯合研究開發
隨著產業界增加對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的投入,政府資助所占比例開始下降。80年代初期,日本的電子工程和計算機存儲器等技術開發,使美國的計算機產業感到了競爭威脅。同時,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國際市場份額從75%下降到了40%?!霸鰪姼偁幜Α背闪嗣绹?0年代技術政策的關鍵字眼,國內要求政府采取行動的呼聲提高。同時,大學與實業界開始以合資、協議等方式進行合作,或組織行業協會抵制來自日本的威脅。
為了提高美國計算機產業的競爭力,使其在世界占據領先地位,聯邦政府不僅繼續支持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而且調整了支持重點和資助方式。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的資助重點開始轉向支持各界聯合開發,通過支持行業協會等一些新機構,組織和促進產業界聯合開發。1984年的國家合作研究法案從不信任法案中把研究協會的名字去掉了,從而使研究協會的合作合法化。政府支持半導體制造技術協會(SEMATECH)等行業性組織機構,發揮其在計算機技術聯合開發中的組織作用。那一時期,半導體制造技術協會和高性能計算機研究所等受到政府資助的行業性機構,成為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和政策議程的主導者。
90年代,政府一方面對現存的政府所有的成熟的計算機基礎設施實現商業化和私有化;另一
方面又開始資助新的更高層次的技術研究。如,NSF于1992年將其互聯網向商業應用開放之后,又于1995年成功地把NSF的互聯網推向私有化。與此同時,NSF和其他聯邦機構還在繼續進行下一代互聯網(NGI)的開發與擴展工作,計劃將互聯網的數據傳輸速度提高100倍。NGI計劃將建立一個試驗性的、范圍廣闊的、可升級的測試系統,用以開發那些對國家至關重要的網絡應用技術,如國防和醫療等。
三、幾點啟示
美國政府資助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經驗,對我們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政府職能明確
在美國的計算機革命中,政府、產業界和學校起了不同的作用。政府主要引導大學和產業界研究機構的研究,特別在建立前沿研究需要的實物基礎設施,培養大學生、研究生和技術隊伍等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盡管有些在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的大公司,如AT&T、IBM、微軟和英特爾等在基礎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大公司更傾向投資于與其發展目標及產品開發有緊密聯系的研究項目。而政府則在長期基礎性研究、應用前途廣泛的共性技術研究開發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計算機產業從幼稚產業發展為成熟產業,美國聯邦政府的作用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從50年代的用戶和資助者,60-70年代的資助基礎研究和培養人才,到80-90年代的合作者。資助機構和管理也從分散、無戰略計劃逐步發展到由專門機構統一協調。
(二)資助來源多元化和機制多樣化,發揮政府機構的作用
聯邦政府對于計算機技術與電子工程技術的資助主要是通過幾個機構來完成的。例如國防部、國家科學基金、國家航空航天部、能源部及國家健康機構。這些機構的特點是,專業技術能力比較強,機構內部有許多專業技術人員,有些機構本身就是國家研究機構。除國家科學基金外,這些機構大都是計算機技術的直接需求和應用方,經常根據部門自身的需要資助計算機技術研究開發。
多元化的優點,一是有利于技術發展的多樣性。由于計算機技術是工具性技術,各個領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每一個機構都有各自的資助重點及資助方式,從而促進計算機技術多樣化發展;二是提供多種潛在的支持,增加了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選擇余地,有利于競爭;三是研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機構間轉移,形成廣泛的用途,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加強統一協調
盡管美國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的資助計劃是由專業管理部門分別執行的,但是,隨著計算機產業的成熟和資助規模的擴大,各專業管理部門和聯邦政府不斷加強對計算機資助項目計劃的統一協調和戰略規劃。60年代以前,軍方對計算機技術的資助是根據各軍兵種自己的需求分散進行的。60年代初,國防部成立了高級研究項目處,并成立了專門的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協調軍方各部門的長期戰略性資助計劃,實行統一管理。
9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設置計算機、信息和通訊委員會,該機構通過下級委員
會,協調12個政府部門或機構的有關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R&D項目,并重點組織實施了5個具有長期戰略意義的項目計劃。
這種體制即發揮了專業機構的積極性和技術特長,又加強了統一協調,避免重復研究和
分散競爭資源的局面,提高了政府資助的整體效果。
(四)以多種方式支持計算機技術
除了資助研究開發以外,美國政府對計算機技術市場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政府是高新技術的最大用戶,政府采購為高新技術創造了巨大的市場。
從半導體到超級計算機,在許多領域中,政府創造了計算機及其技術的市場,促進新技術的標準化和核心技術在計算機行業的推廣。例如,聯邦政府為阿波羅號航天飛機采購的集成電路以及國防部的洲際彈道導彈項目都對集成電路生產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一種刺激。為開發核武器,能源部及其前身機構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驅動了早期超級計算機市場的形成。美國政府的統計體系也是早期計算機及其軟件的大用戶。在軟件方面,通過建立聯邦數據處理標準,聯邦政府促使市場向“美國國家標準機構”制定的COBOL(面向商用的通用計算機語言)不斷靠近;為使FORTRAN程序語言擴展應用于并聯計算機,政府資助了高級FORTRAN論壇項目。
反壟斷訴訟也具有深遠的影響。例如,1952年出現了針對IBM的反壟斷訴訟案,要求IBM公司出賣或出租其設備,以幫助其它公司進入這一商業領域。同時要求IBM公司對其包括電子計算機在內的所有有關信息處理設備的現有及未來專利實施許可制度,并規定了許可的比率?!八痉ú糠磯艛嗖块T”的負責人認為,IBM訴訟案是“開放電子領域的一個進步”,為其他公司進入計算機行業打開了方便之門。
(五)保持戰略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美國政府對計算機技術的貢獻中最發人深省的是,政府不僅在計算機產業的發展初期發揮了作用,而且在計算機產業逐步趨于成熟時,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篇2
1.1系統技術是電子計算機的核心技術在電子計算機技術中,系統技術處于核心地位,能夠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完整性,主要包含了系統中的結構、管理、維護和應用技術,系統技術不同,發揮的功能和承擔的任務也不盡相同。結構技術的任務是保證解題速度的提高,代替由人工完成的計算工作,在性能比方面比較突出;管理技術存在于操作系統中,借助操作行為完成處理,這一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計算機的計算水平,十分迅速地得出計算結果,減少大量人力財力的支出,節省開支;維護技術的功能是對計算機的程序進行積、全面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處理故障;應用技術涉及的領域比較廣,主要是設計方面的自動化以及相關軟件的開發和利用。
1.2機器件技術是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基礎電子計算機是由很多不同作用的電子器材組合而成,它們是計算機得以形成的基本元素。因此,為了實現計算機有效、安全、穩定、可靠的運行,需要科學、先進的機器件作為基礎。在計算機內部,最為關鍵的就是復雜的邏輯關系,其最高級的邏輯就是在電子器材的協助下實現的,由此可以看出,計算機的發展進步與電子器材本身的更新、探索和革新是分不開的。
1.3部件技術是電子計算機技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計算機而言,其組成十分復雜,除了必不可少的器材以外,還含有諸多的部件,每一個部件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為此,部件技術對于計算機的穩定運行也至關重要。
1.4組裝技術是電子計算機的重要技術隨著電子元器件領域水平的不斷進步,需要計算機的組裝技術加以配合,實現與元器件技術的一致性。鑒于計算機在外觀和構造的小型化發展趨勢,在組裝技術方面需要加大科研投資,使其也向微型化發展邁進。
1.5電子計算機的綜合分析技術是未來的發展前景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處于不斷的完善和進步中,需要堅持不懈地探求更加強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應用性,這是其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的目標。但是,面對經濟高速發展的趨勢,很多計算機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為此,尋求具有更強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是當前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要對計算機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開拓思路,革新技術,實現功能的專業化以及各種配件的高度結合,將計算機對數據的信息處理變成對知識的轉化和處理,將知識進行整理,代替數據庫,使計算機技術更具綜合分析的能力,實現功能的全面升級。
2通信技術概述
在當前的通信業中,業務類型比較多,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就其本質,仍是對信息時間和空間的轉移的追求,也就是說,把不同形式的信息通過網絡,快速、準確地進行傳送。
(1)根據通信產業的不斷發展,其包含諸多業務類型,通信手段和方式呈現不斷的更新和完善。通信技術的目標就是將信息進行原始的傳輸和轉移,也就是說,借助通信手段,網絡作為傳播的途徑,實現信息準確、迅速、可靠地傳遞。
(2)當前,通信技術發展不斷進行更新和升級,主要是針對數據傳輸的信道、傳輸技術以及傳輸的全方位進行改進。在數據傳輸的信道方面,主要是開發和研究了多種信道類型,拓展了光纖、微波信道以及衛星通信等多種渠道;針對數據傳輸技術,主要開發和應用了數據交換技術、頻帶傳輸以及數據通信網等技術;另外,多媒體技術彰顯優勢,移動和數字通信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3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融合發展
3.1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融合的表現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和發展是現代通信技術發展的里程碑。信息技術發展主要借助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來實現,使計算機技術進步,引起了通信技術的飛躍,人們所享受到的通信業務更加豐富,品質更加高端。
3.1.1計算機通信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統一。在這一研究領域,主要的技術熱點是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兩種。計算機通信的研究方向和目標是數據,因此,也被稱為數據通信。信息存在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文本、表格、圖像以及語音等。這些信息要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呈現,也就實現了計算機通信的目的。如果通信的距離短,只需要借助電纜,將設備端口進行連接,實現通信的目的;如果距離較大,要在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整個系統中,將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進行連接,利用不同媒介,達到數據信息的輸送。計算機通信的形成實現了用戶之間信息的分享,最大發揮每臺計算機的利用率,通信的變通性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3.1.2信息技術對于信息時代的今天,對不同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F代信息技術集合了多種高科技技術,充分體現了系統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例如,計算機技術與電信技術的結合,實現了對圖像、信號等信息的獲取,同時進行及時的分類和有針對性的處理,滿足整個社會不同領域的需求。同時,信息技術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信息產業逐漸躍居全球規模最大的產業類型,影響著諸多領域的發展速度。
3.1.3藍牙技術藍牙技術是通信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的重要體現之一。其主要特點是實現了小范圍內的無線連接,傳輸的內容上文件、信息和數據,不需要耗費過高成本。同時,藍牙技術能夠實現一點對多點數據的傳輸,操作簡單,效率較高。藍牙技術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專用IC和通信協議棧,而基帶處理和射頻模塊構成了專用性的藍牙,是藍牙的硬件部分,也就是發揮接收裝置的作用。藍牙的核心協議主要有RFCOMM、SDP等,主要用于主機或者處理器上,實行對設備的確認和安全處理。當前,藍牙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手機和電腦上,很多企業參與相關組織,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藍牙技術正在逐步向計算機、電信等多個領域擴展,是通信領域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3.1.4實時遠程通信在無線或者有線方式的應用下,將終端連接成為一個網絡結構,使得信息傳輸的范圍被擴大,尤其是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彌補有線的不足,在一些難以達到通訊的地方建立網絡系統。
3.1.5多媒體通信技術的應用采用多媒體形式的通信技術,主要的控制核心為計算機,運行手段比較多,能夠達到多媒體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存和傳輸。多媒體通信突破了原有信息類型的局限,實現數據通信的統一化,為相關領域的相關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如遠程教育等。
3.1.6數據庫計算機通信技術所形成的數據庫系統的內容更加廣泛、結構更加靈活,呈分布式,能夠將不同的管理項目進行有機的整合,同時體現一定的規則性,排列有序,條理清晰地表現在數據庫的平臺之上,提高了數量管理的效率,同時對辦公條件進行協調和處理。
3.2現代計算機通信的優勢
3.2.1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迅速的信息傳達服務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得計算機形成網絡模式,在其內部各個終端實現數據的傳達,打破原有設備信息處理的局限,傳遞的質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3.2.2應用的領域更加廣對于計算機通信技術,其對網絡資源的處理和使用為企業的發展策略提供依據,實現決策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同時,在辦公系統中的應用,使得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得以提升,實現資源在不同領域內的共享。
3.2.3通信服務的安全性提高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融合,使得對信息的處理和保存使用了加密的技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同時,強化了編碼技術使得數據通信服務的精確性,整體上提高了服務的優質性。
4對未來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的展望
篇3
工科相關專業的學生,高等院校是要加強對其,進行提高計算機模擬能力的教學,工業上的造型與結構,小的有日常生活中商品,大的有樓房建筑,都可以用計算機輔助軟件進行模擬,以保證其外觀性,質量性和可行性。這些軟件包括入Lll。(八D、1扮。月!NGINEER、UGNX、501云W6rks、Maste「(八Nl、3dsMax、入Nsys等等[2]。樓房建筑造型外觀,關系到城市的美容,自然重要,可以用3dsMax來實現模擬。但是比外觀更重要的是樓房的結構,它必須力學結構設計合理,質量好,沒有安全隱患;再如產品中的機械,是由機構組成,機構與機構間的運動,相關重要,稍有不慎,其設計的結果,將是個癱瘓的產品。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為了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不至于人力物力的浪費,必須考慮到深層次的分析,而社會上,多用軟件入NsYS[s]來進行分析,因為軟件入Nsys,對工業設計細節問題的模擬與分析,具有公認的權威性。一個產品或者一個模型,首先成型于軟件入Nsys里,然后通過軟件入Nsys的功能,進行相關分析,包括力的作用,運動的干擾,優化的實現等等。至于工業上的造型外觀,除了3dsMax軟件以外,其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也可以很好地進行模擬,且各具特色,這就給設計人員帶來很大的靈活性,設計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情祝,不同的需求而做出選擇,在與跟顧客溝通時,設計人員可以打開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腦,展示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里的工業造型,根據顧客的意見,當場做出滿意的修改,以獲得滿意的訂單,這就體現計算機技術的優越性。當然,其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大多數也有軟件入Nsys的相似分析功能,一般情祝下,都用得上,只不過沒它好用,沒它那樣受歡迎。所以,提高計算機白勺模擬能力,有助于打造美觀、安全和令人滿意的高質量建筑和產品。
2提高計算機編程能力,以實現高精度的數控加工和自動化控制
對于理工實力較高的高等院校,不管是師資、生源,還是相關的設備,都具備較強的優勢,是可以很好地開展,與工業相關的計算機編程教學,以實現工業的自動化。計算機的編程技術,對數控加工很重要,也只有應用它,才能實現加工的高精度性。數控加工,主要分為平面加工和曲面立體加工。平面加工的編程技術含量不高,也就是在機床上的X軸和Y軸,來回走刀,這可以手動進行編程;但是曲面立體加工,尤其是復合曲面的加工,就不一樣了,它主要是在機床上的x軸,Y軸和z軸上,進行立體似地走刀,必須用到計算機輔助軟件的制造模塊。比如生活上各式各樣的汽車及其部件的曲面造型,是比較美觀的,它們是通過立體數控,加工成冷沖模的凹凸模,或者加工成注塑模的凹凸模,而這樣凹凸模的接觸面或者間隙面的形狀,和實物是一致的,企業在生產中,將這樣的凹凸模,投入生產線,進行成批加工制造,得出高精度的汽車及其部件的曲面造型。那么具體用什么計算機輔助軟件,才比較合適呢?在中國的珠三角工業地區,其數控模塊的軟件常以uGNx和Master(八Nl為主,這兩個軟件的曲面立體造型功能和曲面立體數控功能,結合得比較好,具體是將其曲面立體造型轉為數控編程代碼,再把數控編程代碼輸入數控機床,以實現模擬到現實的加工。問題是,在UGNX或MastelC入Nl里,怎樣設計,才得出很好的編程代碼,對編程代碼,如何進行優化,才實現很好的加工,這就關系到設計人員的編程技術。由此可見,數控編程,可以說是機床加工的靈魂。計算機的編程技術,對自動化控制也很重要,也只有應用它,才能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在大型企業里,自動化生產比較常見,多用于生產線上機械自動包裝或機械自動裝配,其機械自動運作,可通過編碼器、數字控制(可編程序的NC)、動力負載控制(可編程序的PLC)、馬達、機械傳遞機構等技術來完成。這樣的自動化控制技術,日益顯得完善,如現在的一些大型企業,研究出的工業機器人,呈現多工種化,可代替大量的人為勞動力,其作業中,抗疲勞性、快速性和質量性,是令人贊嘆不己的,這將極大地提高其企業的生產能力,或許,這就是未來大工業時代白勺主流。如果把機械的自動化控制生產,比作一個生產工人,那么,編程技術就相當這個生產工人的大腦,由此可見,編程技術的地位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提高該計算機的編程能力,有助于數控加工的高精度化和機械控制的自動化,以實現產品生產加工的高質量性和快速性的目標。
3結束語
篇4
1.實務界未對管理會計職位正確看待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最優決策信息,其重點在于算活賬,既反映過去,又能用掌握的信息反映未來。由于我國管理會計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中一般沒有專設的機構和人員,大多由財務人員兼任,因此企業管理者很難改變觀念將會計與管理地位掛鉤。有些企業雖然設置了管理會計崗位,但往往不能發揮管理會計的經濟效益,原因是管理當局“長官意識”太重,沒有充分運用管理會計提供的資料。目前,管理會計主要應用在沿海城市和外資企業,中小企業的很多領導不懂甚至沒聽過管理會計。
2.缺乏管理會計協會和管理會計師隊伍西方發達國家大都已成立管理會計師協會,如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和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協會(CIMA),CIMA還進行管理會計師認證資格考試,培養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的戰略管理能力,但我國至今沒有管理會計協會,也沒有管理會計認證資格考試,這對組織開展全國管理會計工作以及管理會計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工作產生阻礙。另外,無管理會計資格認證考試,使得我國目前管理會計人員素質及教育水平低下,會計就業門檻低,會計就業市場的規范化尚未形成。
3.管理會計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力度不夠通過網絡和計算機進行管理會計工作,不僅可以實現企業管理一體化,而且降低了信息處理的成本。但在我國企業中,電算化應用水平還不高,計算機技術與生產管理還未高度融合。即使運用了電算化的企業也是重核算、輕管理,而且這些電算化軟件大多是運用于財務會計方面,很少用于管理會計,因此,企業很難實現事前預測、事中控制。
二、促進管理會計發展的對策
1.建立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我國應建立起一支由高層次理論研究人員組成的管理會計理論研究隊伍,比如中國管理會計學會,根據我國經濟特點,應用多種理論和研究方法,在經濟發展中對管理會計成功案例進行總結,研究和解決企業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并將這種理論和方法體系寫進教材書中,形成相對統一的規范內容。其次,為保證理論體系的順利應用,我國應該抓緊完善會計準則的制定,例如規定符合要求的企業必須設置管理會計崗位。
2.重視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⑴在高校推動管理會計教育改革。目前,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教材內容交叉嚴重,而且對這些學科的定義沒有明確界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當然除了盡快解決教材問題外,管理會計應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教師在課堂上應配合案例講解,將實際運用的思想帶給學生。此外,組織學生對企業進行實地調查或開展案例分析競賽也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好渠道。⑵管理會計資格認證考試。我國雖然有會計從業資格認證考試,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師職稱考試和注冊會計師考試,但這些考試更偏向財務會計,鑒于管理會計特殊的管理職能,中國應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中國管理會計師協會,單獨組織面向全社會的管理會計資格考試認證。⑶管理會計的繼續教育。管理會計繼續教育的對象應分為兩類,一類是已上崗企業會計人員或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卻未上崗的人員,通過在繼續教育的內容中增加管理會計的內容,培養會計人員的管理意識;另一類是企業各級管理者,政府可以適當組織企業管理者共同學習管理會計的基本知識,使他們意識到管理會計崗位和管理會計資料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3.將管理會計與計算機技術結合企業的現代化發展必然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為降低企業成本,實現內部控制,及時傳遞信息,企業需將計算機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結合,借助計算機幫助分析和決策。目前我國會計軟件很少涉及管理會計信息內容,開發管理會計軟件是一個具有廣闊前景且急需發展的領域。企業應該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手段,將管理會計和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最佳方案。
篇5
關鍵詞:古典文獻數據庫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文獻檢索服務系統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古典文獻研究的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貢獻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計算機技術在古典文獻研究中的運用仍然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缺陷也是不容回避的。筆者近幾年來主持并直接參加設計“e書庫”數據庫的過程中,感到有必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提供給正在設計有關軟件的計算機專業人員、愿意使用該類軟件的專家學者們參考。
一、我國古典文獻數據庫建設的歷程
自古以來,歷代學者對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一直沿襲手工操作的方式,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后,計算機技術開始涉入到古典文獻研究中,對傳統的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方法(自然也對一切需要使用古典文獻資料的專業研究)起到了極大沖擊。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計算機技術在古典文獻研究領域內發展的歷程。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一些圖書館、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陸續開始大規模地利用計算機設計并建立數據庫。大致說來有兩類數據庫,一類是書目數據庫,一類是文獻數據庫。南京圖書館于90年代初率先建立書目數據庫,對讀者檢索有關書目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之后,各地圖書館紛紛效尤,類似的書目數據庫很快就普及了。雖說至今各地圖書館的書目數據庫的檢索方式,仍存在機讀編碼格式不統一的問題,然而書目數據庫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查詢功能,對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具體到學術研究來說,至少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比較方便的查找有關古典文獻的實用工具。
在建立書目數據庫的同時,一些大專院校與科研機構開始研發各自的文獻數據庫。從數據制作格式來說,大致可以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圖像格式,即將按原著內容掃描成PDF圖像文本,另一類是元數據格式,即錄入文獻文本內容(或掃描并轉化為電子文本)導入數據庫,并轉換成可閱讀與檢索的數據庫機讀格式。一般說來,無論是PDF格式還是元數據格式,它們數據庫容量都較大,也提供了較為原始的檢索方式,為學術研究提供了不小的幫助。從上述兩類制作格式的數據庫來說,PDF圖像文本可以直接閱讀圖像文字,但總體說來不太適應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的需要。而元數據格式較為精致,初步具備了較為方便的常用的功能,可以檢索、作卡片等等。
古典文獻數據庫從收錄的文獻內容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類目數據庫,即按“類”收錄有關圖籍,如經學類、史學類、文學類以及甲骨文、金文或出土文獻資料、石刻資料等等,另一類是綜合數據庫,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國學寶典》之類數據庫。
大陸最早的古典文獻數據庫是河南大學的《宋人筆記檢索系統南宋主要歷史文獻》,建立于1987年。之后,各種數據庫紛紛涌現,比較重要的有南京大學、河南大學、蘇州大學聯合研制的《計算機甲骨文信息處理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唐詩》、《先秦魏晉南北朝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十三經》、《全唐文》、《諸子集成》等數據庫、北京大學《全宋詩》數據庫、南京師范大學《全唐五代宋詞》數據庫、四川大學《宋會要輯稿》數據庫(與海外合作)等等。港臺古籍數字化起步較早,均采用繁體字形式。1984年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始研發《漢籍全文資料庫》,香港中文大學則有《漢及以前全部傳世文獻》、《魏晉南北朝全部傳世文獻》、《竹簡帛書出土文獻》數據庫等等。其中《竹簡帛書出土文獻》收錄《馬王堆漢墓帛書》、《武威漢簡》、《睡虎地秦墓漢簡》、《銀雀山漢簡》、《居延漢簡釋文合?!芳捌渌⒁姾啝┕?40多萬字的竹簡帛書出土文獻,價值頗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據庫主要是提供給本單位研究人員使用的,當然也有部分數據庫對外開放,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幫助。雖然這些數據庫有種種限制,但它們無疑為古典文獻的研究(當然包括其它專業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方便。之后,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各地方的圖書館、以及其它數以百計的網站向用戶提供收費或不收費的古籍文獻檢索服務,甚至還提供古籍文獻的下載服務。顯然,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學術研究的現代化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支持。至今為止,據筆者所查索到的除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各地圖書館數據庫之外,提供各種文獻下載的中文網站至少在200個以上,其中就有不少古籍文獻下載的網站。這些古典文獻數據庫或有關網站的建立,確實為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乃至其它學術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幫助。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古典文獻數據庫大量涌現的同時,一些潛在的問題與數據庫本身的缺陷嚴重地制約著古典文獻數據庫的正常發展。
從古典文獻數據庫技術發展角度來說,筆者認為大致經過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PDF圖像文本數據庫,其數據來源主要是以掃描方式獲得,形成PDF圖像文本。這種圖像文本優點是直觀,與原書分毫不差,但它的缺點是功能極其單一,僅可供瀏覽圖像和簡單地檢索書目。雖然第一階段的數據庫功能極少,但畢竟能方便而直觀地閱讀文獻了,因此引起了學者們廣泛的興趣。必須指出的是,由于功能太少,這類數據庫難以進一步發展。
第二階段是元數據數據庫,以香港迪志公司投資、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設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庫全書》、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設計、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的《四部叢刊》、尹小林《國學寶典》、南開大學永川公司的《二十四史》,以及大陸、港臺等大專院校或科研機構制作的較大型的數據庫為代表。它們的優點是具有較多的基本功能,如檢索、卡片、打印等功能,有些還附加了日歷查詢、字典、音樂背景等附加功能。然而,它們都不允許對數據庫內的文本錯誤進行修訂、沒有圖表處理能力、不提供功能升級服務(某些軟件提供所謂新版本,實際上只是增加一些文獻文本,并未真正提升軟件服務功能)。而且由于各自為政,開發者大都采取自定義方法來自造非常用的生僻詞,因此各種數據庫之間字庫不能相互兼容。這一階段的古典文獻數據庫也有吸收第一階段數據庫有圖像的優點,如上述提及的《四庫全書》就附有圖像,以利研究者核對文字。該階段絕大多數數據庫注意到版權問題,但仍有一些數據庫在版權上出現較大問題,乃至引起法律糾紛。
計算機技術廣泛地涉入文科研究領域,各種古典文獻數據庫紛紛建立,當然給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的現代化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幫助,然而,在筆者看來,目前計算機技術在這一領域中的運用形成紛亂無序的“戰國時代”,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否則將會影響或說削弱計算機技術在古典文獻研究(乃至其它學術研究)中巨大作用。對此弊病,筆者擬作一概述,企望引起有關部門、數據庫開發者及使用者的重視,以期真正使計算機技術對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大致說來,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缺乏整體領導與規劃,國家投資與收益不對稱。當然,首先應該看到,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著手做了一些規劃,也實施建立一些比較大的古典文獻數據庫,如2002年10月,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受科技部的委托,牽頭聯合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科院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啟動了我國數字圖書館標準規范建設項目。這一項目的目的就是力圖建立我國比較統一和規范的數字圖書館標準,自然也會對建立古典文獻數據庫有較大的借鑒與參考的價值。又如北京大學《中國基本古籍庫》、上海圖書館《古籍影像光盤制作及檢索系統》等等,也由國家有關部門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已經啟動并完成了部分內容。不過也應該強調,由于國家沒有制定出一個比較符合國內數據庫發展狀況的真正有價值的規范體系,因此這些項目的承擔者仍是各自為政,數據庫之間并不能兼容,不可能形成技術“合力”。再從所取得的社會效益或說實際使用價值來看,也不盡人意。因為至今為止建立的各種數據庫仍人為地設置許多障礙,無法使它們實現較大的使用價值。數據庫由國家投資,收益自然應該歸國家,或者成為不收費的公益數據庫,但目前收益既不歸國家,又未能成為公益數據庫,這不能不說是個極大的遺憾。實際上,數據庫制作者無償利用國家投資進行了開發,制作完成后卻獲得相當豐厚的收益,使人感到有“國家投資,個別單位圖利”的印象。筆者不反對交納一定使用費用,但收費單位一定應該說明收費后去向,絕不允許產生國家投資而由個別單位乃至某些個人得利的情況。
其二,開發商嗜利忘義,數據庫錯誤嚴重。除上述由國家投資開發的古典文獻數據庫外,還有一些有一定技術實力的軟件開發商加入到古典文獻數據庫的開發中來了。比較而言,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及各地圖書館建立的古典文獻數據庫質量較高,而開發商則很少關注數據庫中的文獻質量。我們承認確有少量開發商制作的數據庫質量較高,如迪志公司開發的《四庫全書》之類,然而象《四庫全書》這樣的數據庫確實鳳毛麟角,難以尋覓。我們發現,甚至有些開發商僅僅是把文本進行文字掃描導入,疏于校對,因此文本錯誤百出,難以卒讀。由于利益驅使,絕大多數開發商都以“獨自開發”為己任,數據庫設計相互保密,互不兼容,使用戶深感不便。這些問題已嚴重地影響到古典文獻數據庫的正常發展了。
其三,熱門文獻數據重復,冷門文獻數據罕見。雖說目前數據庫品種繁多,但由于考慮到使用者對文獻內容的需求,因此許多開發者熱衷于開發那些熱門數據,而一些比較冷門的文獻則鮮有人問津。實際上,冷門的文獻并非是沒有學術價值的文獻,只是使用人較少而已。因而,目前不但數據庫中文獻內容重復現象極為普遍,甚至同名同姓的數據庫也有不少,如《四庫全書》就出現了武漢大學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等數種不同版本。且不說那些數量繁多、質量也不甚高的數據庫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其實也使用戶陷入無可適從、欲舍不能的境地。用戶往往為了某些少量文獻內容不得不購買和安裝整個數據庫操作系統,而且這些龐大的數據庫大量占據硬盤空間,導致計算機運行速度大為減慢。而那些允許網上檢索的文獻數據庫又往往容量極大,上網檢索者多,導致“交通阻塞”!
其四,技術關卡重重,難以互相兼容。各開發者既鑒于不同開發目的與技術條件,又為防止他人解密,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在數據庫某些程序中人為設置技術障礙,以保障自己利益不受損害。自然,開發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本身利益不受損害是無可非議的。然而也由于人為地設置了障礙,卻使各種文獻數據庫之間不能兼容,無法形成合力,先進的技術反而成為技術壁壘。實際上,這一情況大大浪費了寶貴的人力資源與財力,對古典文獻的開發與利用有百害而無一利。另外,由于技術壁壘,在古典文獻數據庫的文字方面更導致許多問題。我國古籍常用漢字大約為4萬余個,這還不包括超過2萬個異體字及數千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然而我國目前在計算機上采納的國標字庫(GB)和擴展字庫(GBK),兩者相加也只有27000余字,這與我國古籍常用漢字數量相比,實在差距太大。因此,如此小的字庫與需求相比確實是捉襟見肘。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一些軟件設計者就采取在自定義區自造字(乃至占據字庫中擴展B的位置)、有些也用圖片方式來填字。而這些自造字、圖片字,拷貝到WORD文本之后,由于內碼位置的差異就變成其它字了,從而導致文本錯誤。
其五,功能單調,難以真正為科研服務。建立較早的古典文獻數據庫功能比較單調,只能做些簡單檢索、拷貝,沒有更為先進的功能,不能適應學術研究的需要。后來的一些古典文獻數據庫也存在類似問題,例如《四庫全書》的檢索功能,雖說可以采用添加“作者”、“書名”等限定條件,但檢索結果只是羅列一排出處,無法直觀地了解檢索到的具體內容。而且《四庫全書》也沒有提供更多的功能給用戶,因此這一巨大的工程仍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況且這一數據庫目前已經“定型”,不再繼續開發,使用戶對此深感遺憾。而其它古典文獻數據庫設計者的思維大多仍停留在“文本之爭”當中,重復著原來設計思想的錯誤,沒有更多地開發為科研服務的有效功能,因此在筆者看來,這一做法顯然不可能真正擺脫古典文獻數據庫目前面臨著的困境。
其六,學術圈地,使人心有余而力難用。解放后,一些國家級出版社化費了極大的精力,組織專家點校了不少重要古籍,為學術研究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然而時至計算機時代的來臨,卻出現了“版權”的問題。一些制作者忽視了國家有關版權法規,直接利用了一些出版社的成果來牟取經濟利益,理所當然地會產生版權糾紛。筆者以為,保護版權是每個學者乃至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根本毫無討價還價的余地。然而問題是,現在一些出版社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對自己已出版的點校過的古籍進行開發,而愿意開發這些古籍資源者卻無法涉入其中,導致他們處于既想開發這一寶藏又無法回避版權問題的尷尬境地,這就使眾多需要使用者望洋興嘆。如果有關出版社不愿授權,那么想要開發這些古籍者只能返回到沒有標點的原始文本中去。這種情況確實使每一個希望使用古典文獻數據庫的用戶感到極其失望,而且嚴重影響了古典整理與研究的現代化進度。
上述種種現實情況,已經是制約計算機技術對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支持的瓶頸了,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計算機技術即使再發達,恐怕也難以對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予以真正意義上的支持與幫助。
三、如何解決古典文獻數據庫存在的問題
古典文獻數據庫存在的問題是十分明顯的,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利學術研究(當然包括文獻研究)的迅速發展?筆者以為現在應該設計和開發出新一代文獻數據庫的軟件。按照筆者設想,這代軟件應該以建立能自由升級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為目的,是一種以提供強大功能為主、徹底解決版權問題的數據庫,實際上是建立一個規模巨大的功能相對完善的學術研究資源庫。所謂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是綜合性數據庫,只能由國家有關部門作為主要規劃者,它應該盡可能地包羅我國傳世古典文獻、碑刻資料和出土文獻等。在此基礎上允許建立適應每個研究者研究范圍的個性化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個性化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是指每個具體研究者所擁有的安裝在各自計算機上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它擁有一定數量的適合自己研究的范圍的古典文獻文本。其實,各個研究者并不需要一個“包羅萬象”的規模極其巨大的數據庫,即使象占據6至7個G硬盤的《四庫全書》,具體到一個研究者真正需要的內容并不是全部,而是其中一部分內容。
問題的關鍵在于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與個性化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兩者之間的技術“契合”,即兩者互相兼容的程度。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應該與個性化文獻檢索服務系統有所區別,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應該側重于文獻數量的完善、完備,而個性化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則應該考慮其功能強大。因此,從本質上說,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應該是一個統一的設計比較周密、與其它個性化數據庫在技術上能實現良好兼容的的數據庫;而個性化文獻檢索服務系統應該是“百花齊放”式的但必須能與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兼容而非各自為政的小型數據庫。兩者關系是源與流的關系。鑒于此,筆者以為目前應該從兩個層次上來解決問題,一是盡快建立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一是繼續開發個性化文獻檢索服務系統。
根據筆者近幾年的實踐,感到要解決這些問題并非不可能的。其實只要認真對目前計算機技術在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作一分析與梳理,重點突破一些瓶頸問題,應該說是能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的。那么怎么才能突破上述這些瓶頸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考慮的。
其一,加強總體規劃,建立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作為一個具體單位來說,誰也沒有可能建立一個包羅萬象的古典文獻數據庫,因此,這只能由國家有關部門組織人力物力來完成。其實,就目前來說,國家投入資金并不少,但由于制度原因,只是向某些重點院校或科研單位、向重點項目投入巨資,而這些單位建立起各自為政的古典文獻數據庫、期刊數據庫,雖然也為學術研究作了一些貢獻,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各自設計思路不同,相互之間不能兼容,已經妨礙到數據庫進一步發展了。以筆者愚見,國家有關部門應該主動負起責來,加強領導,重新考慮古典文獻數據庫的立項問題,組織力量、投入資金,真正建立起一個規模巨大、能為絕大多數研究者利用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同時也應該考慮所立項的古典文獻數據庫與其它數據庫(如現代文獻數據庫、當代文獻數據庫、期刊數據庫等)之間的兼容關系,只有這樣,或許若干年之后就能建立起一個價值極大的能真正為學術服務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乃至包羅一切文獻的數據庫。當然,就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來說,可以進行適量收費服務,但主要仍應該定位在“公益”上,不以“利”為主,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有價值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來。
其二,數據庫內容與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分離。這個問題與上述問題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數據庫內容與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分離,那么目前“列國紛爭”的面貌是不可能真正解決的。
我們知道,一個古典文獻數據庫實際上是兩大部分組成的,一是古典文獻數據庫內容,即數據庫所包括的文獻文本,二是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其實目前所見有關古典文獻數據庫都是“兩者合一”,即既包含一些文獻數據內容,又有具體的操作服務系統。事實上,這些古典文獻數據庫在功能上明顯存在缺陷的。就目前古典文獻數據庫管理形式來說,一是網絡管理,一是個人管理。前者是網絡數據庫,一般是單位所擁有的數據庫,即我們所說的網絡版,后者是安裝在個人電腦中的個人版。就功能來說,網絡版沒有必要具有卡片、文本修訂、書簽等個性化的功能,個人版應該具有做卡片、文本修訂、書簽、文獻管理等個性化的功能。就文獻數量來說,網絡版自然力求文獻內容豐富,盡可能包羅文獻文本,而個人版實際所需要的文獻數量是根據各自研究需要而定的,因而強行“規定”使用所有文獻內容并不值得肯定。就文獻內容來說,網絡版與個人版都應該允許不斷地增加其數據庫文獻內容,但不同的是,網絡版應該是只增不減,而個人版應該允許用戶根據研究需要自由增減文獻內容。
在筆者看來,應該從單純的文本內容競爭的思維中解脫出來,進入以文獻檢索服務系統競爭為主,文本竟爭為輔的體系,或許是解決古籍文獻數據庫的出路。也就是說,擅長計算機技術的開發者(開發商)應該注重文獻檢索服務功能的開發與完善,而具體文本的整理可由研究學術的專業人士來完成。這樣,開發者就可能開發出比較成功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而數據庫中的文本也由于專業人士的加入而能大大提高文本的準確率,然后合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當然,輸入和整理古典文獻文本可以采用投標(或以申報項目形式)來確定,規定統一格式,要求保證文本的正確率達到一定比例,完成后再分別導入這一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中;經過若干年努力,最終能形成一個規模巨大、適應于學術研究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我想,采取這種措施不但節省了大量重復投資,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且一旦建立起這個規模巨大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可以解決了目前數據庫泛濫、文本錯誤太多、重復勞動等弊病,而且真正能做到廣大學者對古典資源“共享共有”。
在此基礎上,各個開發商可以力求開發學者們個性化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它無須考慮文獻文本內容,但必須功能強大、操作方便,并與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完全兼容,學者們通過“購買”文本或其它方式來方便地組建自己的數據庫,這樣或許會給學術研究帶來真正的方便。
還須補充的是,我國的古典文獻中有大量表格與圖片,而由于技術原因,目前所有古典文獻數據庫都沒有導入原著的表格與圖片,極個別數據庫有少量圖片也是不能檢索,這是目前眾多古典文獻數據庫的重大失誤之一。其實只要真正化力氣去探索,這個問題是不難解決的。因為筆者曾作過設計并反復試驗,只要設計合理,圖片與表格不但可以導入數據庫,而且都是可以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
其三,加速確定字庫方案,以利數據庫健康發展。當然,要真正解決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問題,還必須解決字庫問題。目前,國家雖然組織專家在論證有關字庫問題,然而由于進程不快,遠遠落后于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需要。按照筆者的看法,應該建立一個以Unicode字庫為基礎的、適應漢語古籍需要的、并與國際接軌的真正有中國特色的字庫。這就需要抓緊工作,迅速落實擴展字庫B的內碼。同時根據我國漢字的具體特點,對自定義區域的6400字的內碼配置也應該有所規范,這樣才能使漢語字庫統一問題落實到實處。如果真能做到如此,那么就能真正解決目前古典文獻數據庫之間字庫互不兼容問題。
與字庫相關聯的是字體問題。古典文獻數據庫應該考慮到古代文獻對文字的特殊需要,筆者以為凡是古代文獻數據庫中的文本應該保留繁體字,以防繁簡不分而導致文義偏差。就目前計算機技術來說,解決這一問題是毫無困難的。其實用繁體字輸入文本早已不是問題,而掃描古籍文本再轉換成文字的技術也十分成熟,如北京書同文公司的“數碼翰林”OCR識別系統,應該說是極有價值的識別軟件,對絕大多數繁體文字能夠正確識別。如果能再進一步加以改進,使擴充字庫數量并與Unicode字庫兼容,那么古代文獻的文字識別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應該強調的是,古代文獻以繁體字導入數據庫,但應該允許在數據庫中自由進行繁簡轉換,換句話說,若需要使用繁體字時,文本可以保留繁體字,而需要簡體時,可以十分方便地轉換成簡體,這樣就適應用戶對繁簡體的不同需要了。
其四,徹底解決古典文獻版權問題。這是困撓計算機古典文獻數據庫建設的重要難題之一。自然,這一問題要真正得到落實確實存在相當困難的,因為版權保護工作任重道遠!不過,即使困難再大,古籍文獻數據化的發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停止的。筆者以為,有關出版社在維護自身法定的版權權益的前提下,應該從大局出發,在收取一定數量的報酬前提下,允許制作有關古典文獻的數據庫,以利學術研究的發展。至于報酬多少可以也應該實事求是地酌情商定,國家有關部門應該主動與那些出版社協調,亦可將目前大量分散投入到各課題中的資金中抽出部分來補償有關出版社,雙贏互利,以求突破版權瓶頸,早日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
與此相關的是古典文獻電子文本的版權問題,這也是個極難處理的問題。因為用戶若貪圖小利,版權意識不強,不愿化費代價使用電子文本,就容易產生“盜版”問題,如此就使得制作古典文獻電子文本者的正當利益大受損失。按筆者設想,如果真正能夠由國家有關部門主管古典文獻數據庫建設工作,那么就可以設想建立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規定導入數據庫的文獻文本都給予一個“統一編號”,沒有統一編號的文獻就不能直接導入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和個人使用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中,也就是說,個人使用古典文獻電子文獻必須化費一定的代價才能取得使用權,這樣就可以保證制作古典文獻電子文本者的一定收益,防止版權意識不強者侵權使用。同時由于古典文獻電子文本都有了統一編號,那么也就可以防止某一具體文獻文本重復錄入的問題。即使有部分重復,古典文獻電子文本也可以在用戶選擇過程中優勝劣汰。
其五,建立公平的交易平臺。建立龐大的公共古典文獻數據庫當然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而這種古典文獻數據庫自然不是每一個普通研究者購買得起的。在筆者看來,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應該在經濟允許的前提下購買有關數據庫,以供教學、研究之需。當然也應該允許個人在交納一定數量的經費后,自由上網使用這一數據庫,并允許購買(下載)一定數量的古典文獻文本,自行導入各自的文獻檢索服務系統,以利建立個性化的有實用價值的數據庫。如果真能做到這樣的話,那么就將會促進學術研究的迅速發展。
篇6
時代的進步發展帶來了電網容量的不斷擴大和設備的增加投入,電力調度操作量也隨之增大。由于繁瑣的工作量影響著調度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1相關工作調度人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查閱信息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要兼顧平常的理性操作工作。在工作中所記錄的數據信息都會重復查詢翻閱,所以對數據精確性要求很高,一旦出現錯誤,就可能導致后面工作的重復錯誤。同時,大量的數據記錄也給查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2統計及分析操作員在進行電力調度運行工作時要對電網情況了如指掌,這就需要調度員認真的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而在數據采集的過程中一般采用的都是記流水賬的方式進行人工記錄,方式單一且易重復記錄,不便于檔案的調取。因而在巨大的工程量面前要做到數據信息完整準確的記錄下來是很困難的,這時就需要一種新的智能統計信息方式來代替人工記錄。
1.3故障處理當電網出現異常或事故時,要求調度員在最短時間的排除故障,避免更大的損失。這對操作員的水平要求較高,一旦掉以輕心就容易出現大狀況影響電力的供應。但調度日志的計算機技術在電力調度運行中的應用分析文/鄧正文李山子電力行業現如今面臨著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電力調度運行中的需求,同時提高運行效率。本文闡述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背景,通過分析計算機技術在電力調度中的運行狀況和作用,肯定了計算機技術的重大作用,同時對其發展前景做出了很好的展望。摘要記錄則是調度操作員判斷故障的重要依據,這種方式制約操作人員的事故處理能力。
2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
2.1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隨著科技日益發達,將GPRS運用到電力調度工作,能夠保證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終端能夠接收故障信號,實現電力調度自動化。同時也對數據的采集分析、設備控制方面起到很大作用?,F代化的數據傳輸能夠在電力調度運行中進行數據的實時監控,保障電力運行狀況更加合理清晰。
2.2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變電站的綜合自動化是在對各種應用功能整合之后用在變電站的二次設備上,使各設備的數據信息能夠相互交換,能夠監控整個系統并統一調節。
(1)建立數據庫。建立一個可以對數據進行保存和處理等功能的數據庫,由調度人員設置訪問權限,實現數據的保密和共享,同時根據需求生成操作票,提高操作能力。
(2)數據共享。在開關設備的附近裝上數據采集裝置,聯入數據庫,能夠實現資源的數據共享。數據共享能夠使電力調度工作在處理過程中更加靈活,同時有助于處理事故。
2.3綜合視頻指揮調度系統綜合視頻指揮調度系統能夠對調度終端、網絡數據、報警顯示終端、視頻服務器等設備進行集中控制及管理。在進行集中調控工作時,各部分的視頻場景都要調度,以便更好分析調度決策。
2.4安全穩定的控制技術
(1)安全穩定的控制技術在電力調度運行中的作用。電力調度工作作為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很容易出現故障,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調度人員的人生安全應當得到保證。安全穩定的控制技術在調度運行中發揮重大作用,增大系統運行的安全性,保障了調度員的人生安全,同時也保障了電力的正常供應。
(2)安全穩定控制技術的應用。保障電力安全運行要求在電力控制、分析、運行等方面進行嚴格的監測。其中廣域測量系統在電網運行中能夠檢測到電力系統中電壓負荷變化,通過無功備用容量、有功備用容量和靜態穩定設備進行調整,在保障電力調度的安全穩定運行起到重要作用。
2.5電力市場化運營技術
(1)電力市場化運營技術的應用。電力市場化運營技術的應用在根本上是為了提高電力系統運營的安全、規范市場,同時改善和提高電能生產、傳輸、配送的安全性,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受限較多,目前國內此技術的應用還不普及,但電力市場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點電力企業的運營能力。
(2)調度員在電力市場化運營中的作用。電力市場化的運營在依靠先進技術的同時更取決于電力調度員的個人素質。電力調度員在電力市場運營中發揮著系統操作、交易執行和活動指揮的重大作用。因此,調度員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交易的成功與否。在工作中養成公正的交易意識,努力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最大程度滿意客戶要求是一個優秀的電力調度員應具備的品質。調度員要不斷升華自己,才能讓企業在運營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3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前景
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電力調度運行可從評估、處理及統計三點來分析作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全面進行數據評估,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在方案確定之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事故處理,并記錄下數據信息。在事故評估和處理之后要通過數據、報表的統計,分析討論。因而在某階段事故處理中,與其相關的軟件會產生數據信息的變化,目的是和結論保持統一。計算機技術在電力調度運行中作用重大,有利于提高電力調度的效率,發展和應用前景十分樂觀。
4結語
篇7
1對科學技術的建設
計算機技術發展創造第一個需求是系統科學界的需求??茖W技術一直都是社會發展的生產力和主要動力,沒有科學技術的支持,我們的社會就很難發展,科學技術一直都是我們進行科技創新和誰會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們實施一些重要戰略措施的前提保證,科學技術的建設更加是我們實現計算機技術的良好發展的基礎條件。
2互聯網的建設
計算機技術發展創造的第二個需求來自于互聯網的需求。真正往前看若干年,有人說小心傳感器之間的信息傳遞,可能它的量會大大的大于計算機之間,和一般互聯網之間的信息傳輸。也就是機器和機器之間的傳送量將大于人之間的傳送量。
3對信息資源的建設
計算機技術發展創造的第三個需求是對信息資源的建設,二十世紀的數據庫系統發展很快,可以說在二十世紀里,數據庫系統支撐了一個極具活力的產業,這個產業造就了三位圖靈獎的獲得者。
二、發展進程中的計算機技術的創造性應用
1傳統的計算機技術創造性應用
計算機技術的創造可以劃分為若干層面,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理論性創造和實踐性創造這兩個方面,理論性創造即是實踐性創造的基礎,又是實踐性創造實施的重要保證。當我們將計算機的各硬件組成部分逐步分解觀察,我們就不難發現計算機本身的硬件是由品種、數量繁多的不同部件組裝而成的。每個部件所包含的技術組成十分復雜,這里面包括信息存儲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輸入輸出技術、信息運算與控制技術等。計算機的邏輯功能和運算單元主要包括主存儲器、中央處理器(CPU)、通道或I/O處理器和各種外部設備控制器部件等。超高速緩沖式存儲器通常是由與處理器同類的雙極型電子元器件構成,兩人者運算速度匹配,但是價格較高,并且容量只有主存儲器的幾百分之一。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一般情況下都是以硬件自動來調度緩存空間,以虛擬存儲的方式在操作系統軟件的輔助之下,在主存與外存之間進行自動調度。可以說,數據存儲技術革新的直接成果就是科學研究的進步,尤其是科研效率上的進步。無線產品指的是通過紅外、藍牙、無線電等傳輸方式進行傳輸的產品,這種傳輸方式省去了有線傳輸所必須的導線使,從而得計算機的運行環境更加的簡潔。
2當代的計算機技術創造性應用
篇8
就體育課堂而言,它主要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室內進行的理論課,一種是在體育場等室外開展的活動課。體育的理論課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因此可以對其他學科已經成熟的現代化教學手法進行借鑒,其中大多是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和其他學科相比,體育課沒有足夠的學習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精神往往較為放松,課堂氛圍也比較活躍。但是,很多學生喜歡的是體育活動課,而對體育理論課缺乏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理論教學時也難以達到其教學目標。體育理論課是對學生體育技術上的理論指導,它和活動課相比確實顯得更為枯燥。所以體育教師也要注重體育理論課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體育理論課是為體育活動課服務的,這些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同時學生在體育活動課程中來運用和體現相應的理論知識。并沒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只需要在體育活動課程中加以運用就行。所以,要想使得學生能夠有興趣學習并熟練地掌握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那么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體育理論課教學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計算技術可以使枯燥的體育理論課堂更為生動有趣。在體育理論課教學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一些多媒體設備上,比如錄像機、多媒體體課件以及投影儀等等,從而可以通過圖片、聲音、圖像及視頻的形式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從而使得傳統的體育理論教學模式變得更為豐富,同時還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體育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播放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籃球視頻片段,然后根據籃球運動員的動作和籃球比賽規則對視頻進行講解,利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將視頻中的一個規范動作的難度動作進行移動、回放以及定格等,學生就可以通過清晰直觀反復地觀察來了解動作要領,并在體育活動課上進行動作技術學習和揣摩。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示范動作時不可能做到精準的同步解說,特別是在對跳躍等空中的技術動作進行講解時,但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實現同步解說,教師可以通過回放、慢放、定格等操作,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具體的實際技術操作如下:在排球教學中用圖示來講解排球的扣球技巧這樣不僅能夠使體育理論知識變得更具吸引力,而且在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可加快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另外,教師還能夠和學生進行互動,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并檢驗學生對于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分組比賽,選取幾個沒有在課堂上播放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在看完以后,快速的對教師給出的提問進行回答,并最終選出表現最好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都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從而大大的加強了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
可利用計算機技術用彩色活動圖形來對比如籃球、排球等體育教學活動的戰術過程進行呈現,同時可將此作為測試工具,看學生是否能作出近似在比賽中的反應。測試者可以在相同的戰術情形中接受集體測試,整體交流可以輸出受控的戰術情形,使不同受控者在相同條件下的戰術意識過程的研究成為可能。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這種技術難以實現,但計算機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近似實戰的演練,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有利于加速戰術意識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增強臨場應變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戰術能力。
3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校園體育網站
就體育教學而言,僅僅通過課堂教學其空間和時間畢竟有限,但通過體育網站進行體育學習其空間和時間和卻是無限。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體育網站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更豐富的體育知識和健康知識。學生在體育網站上學習體育知識還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另外,教師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相互的學習和溝通,體育網站為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體育網站向體育教師提出一些教學上的建議,而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建議進行匯總,并不斷改進其教學方法和內容,從而使教學內容更易于被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好地實現其教學目的。
4利用計算機檢測學生技術動作
技術動作的掌握體育教學活動最重要的環節,可以用攝像機先對學生的整體動作進行拍攝,然后將其輸入計算機,通過計算機的處理,可以將學生的整體運動軌跡及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點的相對位移、相對速度、絕對速度、角速度、加速度、速度等一系列參數清楚地顯示出來,改變這些參數,那么相應的技術動作也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幫助學生改進動作。如就以標槍投擲為例,擲標槍的遠度受出手高度、出手速度以及出手角度等參數的影響,教師利用計算機控制,保持其中兩個參數不變,然后改變第三個參數,屏幕上標槍在空中的軌跡及遠度就會發生變化。學生在對糾正后的參數進行反復分析和研究后,可以幫助其有效地提高擲標槍的遠度,這也使得傳統體育教學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5具體計算機相關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在學校體育中的應用主要依賴于學校方面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和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仿真技術的具體應用。這里的仿真技術的應用主要是依賴計算機的仿真技術來建立體育方面的實驗科學的具體數據集成。通過對體育活動中人體肌肉的具體參數的采集及推算,了解在體育活動中的人體的運動狀態,以方便學生更好得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二是體育圖像視頻的處理技術的應用。具體來說就是在體育活動中或者是相關體育技術的講解過程中運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多層次、多方位的信息讓同學了解到體育活動的具體的精華所在,對體育活動的各個方面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三是體育自動控制系統在學校體育中的應用。具體來說就是要借助計算機中的中央管理站、控制器、傳感器等不同計算機的構建建立一個屬于學校的網絡系統。在學校的體育館中、體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中、具體的體育訓練中講體育網絡加入進去,加強整個校內體育網絡內的交流與學習,通過整個網絡和框架的構建以及框架內的交流與合作來實現學校體育系統的升級。
6結束語
篇9
隨著社會發展,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重要性逐漸被人們發現,將主要朝以下幾個方面發展:(1)未來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將會向自動化、智能化、高清晰度、高速傳輸、三維立體成像等方向發展。(2)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將會朝兩個方面發展:一是注重實際操作,二是注重運用便捷。向圖像處理功能的集中化發展。(3)注重研究先進的算法和理論作為指導。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先進的理論可以使未來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在實際運用中得到更廣泛的發展,所以,必須注重及時對先進理論和方法的研究與開發,這樣才能保證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更好應用。先進理論和方法主要包括小波分析、遺傳算法、分形幾何等方面。
2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組成
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對圖像分析處理達到需要的結果的一項技術。一般被稱作數字圖像處理,通過掃描、攝像機等設備經過數字化之后得到二維數組,就是像素。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圖像增強與復原:由于需要改進圖片的質量,這就需要對圖片進行圖像增強,通過低通濾波可以將圖片中的噪音去掉;通過高通濾波可以將邊緣等高頻信號進行增強,使圖片清晰。復原則是在已知模型的特定模糊和噪音程度情況下估計出原來圖像的技術。(2)圖像壓縮:由于圖像的數據比較巨大,對圖片儲存和傳輸都比較困難,因此,需要對圖像進行壓縮,以節省存儲空間和減少傳輸時間。圖像壓縮分為對靜態圖像的不失真壓縮方法和用于動態圖像的近似壓縮方法。(3)圖像匹配、描述與識別:這是圖像處理的主要目的,得到不再是具有隨機分布性質的文件,而是具有明確意義的符號、數值構成的圖形。
3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
3.1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
這項技術學科交叉、知識比較密集、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綜合性應用技術,由計算機與制造工程兩個技術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是先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是一個國家工業現代化與科技水平的主要衡量標準之一。這項技術在工業領域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CAD與CAM這兩項實用工具。同時,在建筑設計、裝潢設計等領域也應用廣泛,也可以用來進行對飛機、汽車等工具的外形設計。當然,在其他方面也應用廣泛,而且得到的效果非常好,比如:電路板的印刷、網絡分析等等方面。
3.2遙感圖像處理系統
遙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高質量的不同波段遙感數字圖像被廣泛運用于農林牧副漁等行業的科技現代化之中。圖像處理在遙感技術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將來會形成快速成像與信息自動化提取系統,而這個系統也是以圖像處理為主。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功能將會不斷完善,得到更大的發展。
4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前景
現代科技的進步使計算機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也就使計算機技術運用在圖像處理中有了可能,并且在圖像處理中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F在人們對圖像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要求,就必須不斷進步、不斷創新。計算機技術將會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社會中,圖像處理技術也會越來越依賴計算機。隨著大量的成熟軟件的不斷被研發,既有專業軟件,也有普通軟件,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要求。技術人員應該開發新技術來滿足更多、更復雜的圖像處理要求,使圖像更加的豐富多彩。
5結語
篇10
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是在1946年誕生的ENIAC,自此以后。電子計算機由于其優越的性能以及其極快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20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先進的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開始配備并使用計算機來協助辦公,英特爾處理器以其優越的性價比推動了計算機的普及,在1982年第一臺個人計算機的誕生,使計算機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自此以后,計算機在一些較小的企業甚至在一些家庭中得到了應用。計算的發展從誕生到現在雖然僅僅不到70年,但是計算機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并且計算機技術逐步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得每個層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現今的進算計技術較為成熟,計算機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計算機的發展正在朝著微型化、網絡化、人工智能化、技術多元化方向發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步適應社會各個部門的專業化需要。計算機操作系統也在逐步的進行更新換代,隨著操作系統的更新,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正在適應更多領域的應用需求。
2計算機在辦公自動化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辦公的需求,計算機技術被用到辦公中去,并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充分的使辦公需求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使辦公效率明顯加快。
2.1辦公自動化
我們經常說的辦公自動化(OfficeAutomation)指的是辦公的內部事務性工作實現自動化處理以及辦公信息實現自動化處理的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衍生物。辦公人員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硬件、軟件以及各種網絡通信設備和辦公所需要的各種必要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傳送、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儲存等環節,通過這些環節。辦公人員就可以根據需求將個人辦公系統、公務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等集成到指定的統一網絡中,使之實現信息的共享提升辦公效率。我國的自動化辦公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最為廣泛,辦公自動化極大的提升了辦公效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辦公自動化正在趨向于智能化。
2.2計算機技術在辦公自動化中的應用
目前在辦公自動化的過程中,計算機技術主要還是體現在圖文的處理方面,我們日常處理文字、數據所用的Word、WPS都是用來處理文字、圖畫的軟件,這些軟件對文字進行編輯,對文字的版式進行處理,并對編輯內容進行打印等操作,提升了辦公效率。計算機在辦公方面的應用還體現在數據的處理上,例如Exal等軟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對目標數據進行篩選、排序等,實現了辦公中數據處理的自動化,辦公人員還可以在計算機上設計自己所需要的表格、并根據需求對表格進行修改處理和制表等操作。多媒體技術也在辦公自動化過程中得到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再辦公過程中對圖像進行有目的的修改,還可以根據需要發送語音傳真,多媒體技術還被應用到綜合業務數字網、多功能多媒體應用站中去,使辦公更加現代化、高效化。計算機技術在近幾年還被廣泛應用到了各種會議中去,視頻會議就是計算機在辦公自動化中的應用,會議的雙方雖然不在同一個地點,但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處理,可以實現雙方的面對面的交流,會議的內容也能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相應的匯總、判斷決議以及打印會議總結報告等,計算機技術在視頻會議中的應用,節省了開會的成本和時間,極大的提升了辦公的效率。
2.3如何應對辦公自動化過程中的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行業的辦公人員必須不斷地提升使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以適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從業人員要積極圍繞社會以及行業的需求,不斷地提升計算機的理論和實踐性應用,以滿足各行業的自動化辦公需求。在企業實現辦公自動化過程中,要積極進行計算機辦公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注重辦公人員計算機使用技術的培訓,企業要加強與高?;蛘咂渌嬎銠C培訓機構的合作,使辦公人員能夠在自動化辦公中游刃有余。辦公人員也要加強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積極學習一些計算機技術,例如常用的辦公軟件以及各種操作系統的使用,軟件的安裝啟動以及使用、電子郵件的接收以及發送等基本操作。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