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10 19:4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區中小學校布局亟需調整。
一、學校布局的現狀*區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學校32所,在校學生*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學生*人;初中10所,在校學生*人;小學17所,在校學生*人。隨著舊城改造的加速、*容量的擴大,*區學校的布局已與城市的發展不相適應。29所公辦普通中小學校,主要分布在老*人民路、建設路沿線。以洞庭大道為界,大道以南有小學13所,在校學生*人,校均規模*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學3所,在校學生*人,校均規模*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學校6所,在校學生*人,校均規模*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學生*人,校均規模*人。城市的擴大、學校布局的過于集中,給部分學生的就學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據了解,火車站附近的學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橋等學校上學,路程最遠的約有5公里。
二、調整學校布局面臨的問題1、市*學校建設規劃未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這對今后學校的新建、擴建帶來了諸多的問題,會造成學校建設成本增大,甚至無地可擴、可建。現在正在開發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區,其周邊難以找到一塊可以新建學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學等中小學,今后如需在原址擴建,成本會很高。2、在房產開發中新建學校的政策沒有兌現。《*義務教育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區,必須配置小學,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區,還必須配置初中,其基建經費應納入該區的開發計劃。新建擴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區,必須繳納教育設施配套費。”但是,這一政策一直沒有落實。目前,老*房產開發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區住宅套數多的達到幾千,也沒有按規定配套學校。如濱湖公園周邊開發的水榭花城,三期規劃建設住宅400*多套,入住人口*萬多人,規劃時沒有規劃建設學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學,現在已經爆滿,班額嚴重超標,且學校已沒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因此,今后該小區學生上學問題,將會變得十分突出。3、學生就學壓力越來越大。*區16所公辦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分別有學生*人、*人、*人、*人、*人、*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級,分別有學生*人、*人、*人;5所普通高中學校一至三年級分別有學生*人、*人、*人。據分析,今后幾年,生源將呈現如下變化趨勢:小學生源近兩年相對穩定,今后緩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幾年緩慢下降,從長遠看初中有資源緊缺問題;高中生源從今年起,今后幾年快速增長。當前,*區學校存在三個突出問題:一是小學班額過大。現在小學平均班額為*人,普遍超額。尤其是一些辦學條件較好、質量較高的學校,班額嚴重超標。比如常師附小平均班額*人,東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額都在*人以上。二是初中學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學校學生爆滿,有的學校資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學生人數分別為*人、*人、*人,平均班額均在*人以上,長怡實驗中學有學生*人,平均班額達到*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人、*人,平均班額*人、*人。這兩所學校經過近幾年的改造,基本辦學條件已有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難,生源不足,師資、教室等資源都有較大浪費。武陵區東郊中學,房地產已經開發到附近,全校只有學生*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經停招了初中一年級。這與該校的辦學條件和質量有關,大部分學生都擁向了臨近的市六中、四中。
篇2
一、調查內容和方法
1 問卷設計與內容
根據駐馬店衛校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選擇式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吸煙率,吸煙習慣、吸煙對健康危害性的認識、吸煙態度以及環境因素等五個方面,每個方面又設不同的內容。
2 調查對象和方法
以在校各臨床,護理、衛生保健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式;對我校470名學生進行現場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填寫后當場收回。
二、結果與分析
1 吸煙率
吸煙(包括有時吸煙、每日吸煙)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比例即為吸煙率。有效問卷總人數400人,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00人。男生每日吸煙者占28%,有時吸煙者占39%,女生上述指標相應為2%、11%。
2 被動吸煙率
在400名受訪學生中,被動吸煙者152名,被動吸煙率38%;男生被動吸煙者82名,被動吸煙率27%:女生被動吸煙者70名,被動吸煙率為35%;不同性別被動吸煙率男生明顯低于于女生。這證明不吸煙的男生人數明顯低于女生。
3 被動吸煙場所
被動吸煙者中,在宿舍被動吸煙占82%,在教室、廁所、食堂等公共場所占51%。其中女生被動吸煙主要在公共場所,占53%;男生則主要在宿舍,占89%。
4 吸煙習慣以及吸煙的費用
在248名吸煙者之中,每日吸煙者120人,其中有64%的人每日吸煙10支以上,有24%的人每日吸煙5~10支,還有12%的人每日吸煙在5支以下。每日吸煙者中,又以吸煙10支以上者為主,吸煙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學生吸煙每月花100元以上的有21%,50到100元的有34%,50元以下的有45%,這種結果表明吸煙也給他們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不小的開銷。
5 第一次吸煙時間、吸煙原因及吸煙情況
在37名吸煙學生中,第一次吸煙時間為初中或者以前。吸煙原因為好奇者59例,占吸煙人數的26.2%,朋友敬煙或者唆使55例占24.4%,學27例占12%,耍帥或者出眾57例占25.3%,其它25例占11.1%。何種情況下吸煙主要包括心情郁悶,嘴讒,壓力大等,其中心情郁悶時吸煙54例占24%,嘴讒吸煙66例占29.3%,壓力大時吸煙20例占8.9%,耍帥扮酷時吸煙64例占28.4%,其它21例占9.3%。
6 吸煙與健康
有97%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但仍有3%的學生否認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性。吸煙危害健康,僅僅是一般性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吸煙可能引起的疾病。我校學生多屬于醫學類專業,對醫藥衛生常識比較了解。從調查結果看,85.5%的同學認為吸煙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67.6%的同學認為吸煙與肺癌密切相關;64.2%的同學認為吸煙會引起記憶力減退;53.3%的同學認為吸煙導致肺氣腫;還有4.7%~33.6%的同學認為吸煙可能引起膀胱癌、口腔粘膜白斑,軟組織損傷、視力障礙,胃腸功能紊亂、高血壓、冠心病等。
關于不吸煙的原因,有68%的學生認為是“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34.4%的學生是“為了不使周圍人感到討厭”;還有40.5%的同學認為不吸煙是為了“省錢”。由此看出,學生們對吸煙的危害性認識十分模糊,不吸煙并不是源于自身健康的要求,而是屈從于外界條件。
7 控制吸煙的態度
據統計有89%的學生和教師贊同在我校成立禁(控)煙協會大部分同學都認為應該在校園內普遍禁煙,這說明我校多數學生控制吸煙的態度還是堅決的,他們都認為控制吸煙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三、討論與建議
1 關于吸煙的危害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經較長時間才能顯示出來,尼古丁又有成癮作用,使吸煙者難以認識。吸煙可誘發多種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是造成早亡、病殘的最大病因之一。
2 關于被動吸煙的危害性
被動吸煙就是指一個不吸煙者在一個曾經吸了20支香煙的房間,吸入相當于自己直接吸一支香煙的煙氣。如果一名非吸煙者長期居住在被動吸煙環境中的話,那么其最終患有肺部腫瘤的平均幾率也比生活在無被動吸煙環境中高了24個百分點。
科學家研究表明:被動吸煙者患白血病的機會比不與吸煙者共處的人高七倍!被動吸煙與肺癌、宮頸癌、癌的關系也極為密切。如果家庭成員與一個吸煙者共同生活(父、母或配偶)其患癌癥的機會是不與吸煙者一起生活的1~4倍;如果接觸兩個吸煙者,發病機會升至2~3倍;若遇上三個吸煙者,則可達2~6倍;這種情況既可見于非吸煙者,也可見于本身吸煙者。
3 學生吸煙心理
我校學生除對吸煙危害性認識不夠,年齡較小外,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看到他人吸煙便感到好奇,以“試一試”、“嘗一嘗”的心理,發展到習慣性吸煙。有的同學以吸煙來“解悶”,還有的同學認為吸煙是為了尋求“刺激”、為了“瀟灑”、“擺闊氣”、“不吸煙不象男子漢”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心理不成熟,甚或不健康的表現。
4 環境對吸煙的影響
調查中有很多同學都認為自己吸煙是被別人誘導的,第一次吸煙并不是自己真的想去吸煙。部分上課教師在講課期間吸煙,也使得一些同學感到“羨慕”或“效仿”。而且校外生活中,如公共汽車、火車、商店等場合吸煙太普遍,對沒吸煙者影響很大。有的同學認為“與其別人吸煙自己被動吸,還不如自己也成為主動吸煙者”。另外,學生的人際交往中,仍把“煙搭橋”視為一種交際手段,朋友見面、老鄉見面都是先遞上一支煙。所以,“不吸煙難進社交圈”便深深印八某些學生的意識中。總之,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小,心理還不成熟,外界不良環境很容易誘發他們的吸煙行為。
5 吸煙行為給學校帶來的其它危害及其影響
1)我校占地面積比較小,隨著招生人數的不斷擴大,住校生越來越多使得宿舍人員比較擁擠。學生在宿舍里面吸煙,不但影響宿舍的空氣質量,也給同學健康帶來危害。躺在床上吸煙更易引發火災,給學生的生命安全會帶來極大的威脅。據學校保衛科、公寓科的老師介紹因為煙頭引起的火災事件在男生宿舍中屢有出現,所以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我校在05年提出的“和諧校園”的目標,但我們依然看到很多同學三五成群地在校園里、教室里走廊里吸煙,樣子非常不像學生,極不符合學生的身份,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出當代中職生的一點朝氣,有的只是更多的不成熟與不文明。
3)我們駐馬店市衛生學校是一所省部級重點醫學類中職學校。根據我的調查研究,我國很多本科院校的學生吸煙率都非常低,然而同這些大學相比,雖然我們的辦學層次較低,但我校的學生吸煙率卻是的驚人,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這一問題,這并不是簡單的生源質量的問題。我認為我校學生吸煙狀況嚴重說明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學生的思想教育、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等諸多方面還不夠完善。這些諸多的問題必將在某種程度上阻礙我校校園文化,精神文明的創建以及學校今后的發展,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6 針對上述分析中暴露的問題,綜合建議:
1)學校要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讓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走出宿舍,活躍業余文化氛圍,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充分顯示中職生的朝氣和特點。
2)加強“健康教育”課程的教授,從健康角度入手,進行有關吸煙危害、戒煙方法、醫學、心理等內容的學習,提高自我認識水平,增強保健意識,尤其是加強對那些吸煙頻繁學生的“健康教育”,讓他們從各個層面上了解吸煙的危害性。
3)進一步加強我校的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對那些煙癮較大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吸煙。
4)教室、宿舍、餐廳等校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尤其要控制任課老師、班主任的吸煙狀況,至少不能當學生的面吸煙,對他們也要進行一些這方面的教育和指導。
5)把“不吸煙”作為學生評優的一個指標,納入“三好學生”和“優秀共青團員”考核的必備條件,從而限制校園內吸煙現象,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
6)對我校的一些商店進行嚴格的審查,為了實現“無煙學校”這樣的長遠目標,我們可以痛下決心,禁止學校內的商業網點向學生銷售煙草。
篇3
關鍵詞:烏魯木齊學校安全教育危機意識
學校的安全教育是公共危機教育在學校這個特殊場合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公共危機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可持續性增強的一個源泉。另一個方面,學校也連著千家萬戶,學校的安全教育狀況對社會這個大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為了全面了解新疆地區公共危機教育狀況,我們對學校的安全教育狀況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1資料與方法
烏魯木齊市是個人口較多、學校也比較集中的地區,新疆的著名高校也集中在這里,下轄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水磨溝區、新市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和烏魯木齊縣。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在校的學生,我們的樣本是分階段隨機確定的,為了使我們的調查更有代表性,我們在每個區隨機抽取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大學當中既有著名的高校,也有一般的技校;既有公辦的,也有民辦的。此次調查,我們總共發了685份問卷,小學是160份,初中、高中、大學各175份。有效收回642份,總回收率是92.14%,小學的回收率是84.38%,初中的回收率是96.11%,高中的回收率是95.56%,大學的回收率是91.67%。回收率較高,有較好的代表性。
2結果與分析
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分析
(1)男女比例狀況。男女總的比例是:男性占41.6%,女性占58.4%。具體如圖1:
其中大學的性別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為45.5%,女性所占的比例54.5%。高中的性別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為41.3%,女性所占的比例58.7%;初中的性別比例是:男性所占的比例為39.3%,女性所占的比例60.7%。小學的性別比例是:男性53人,占樣本總數40.2%;女性79人,占59.8%。
(2)各類學校所占比例情況是:小學占20.6%,初中占26.9%,高中占28.8%,大學占25.7%。具體如圖2:
(3)地區和民族狀況。本次調查涉及烏魯木齊市七區一縣,調查對象中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滿族等14個民族。從調查的范圍和族別上看,基本能夠代表烏魯木齊市學校中學生對公共危機的認知能力,并反映出學校安全教育的狀況。
2.2學校安全教育狀況分析
(1)學校安全教育的總體認知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關注度很高。如在“你知道安全教育嗎?”的問題中,94.53%的學生都知道安全教育,僅有5.47%的學生不知道。具體如圖3:
但是,不同層次的學校又有一定的差別。從調查結果看,小學的安全教育抓的比較好,其次是大學的,初中和高中相對來說稍差一些。具體如下面圖4-圖7:
在安全意識方面,整體較好。如當被問及“當你看到學校的建筑設施(如:欄桿、體育器材等)損壞并影響他人安全時,你是否報告給老師?”時,有64.88%的學生回答“是”。在“打放學鈴,你常采取的方式為”這道題中,64.68%的人選擇“能嚴格遵守上下樓秩序,輕聲慢步走下樓梯”,19.31%的學生選擇“等同學走完再走”。當被問及“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如賓館或商場),你會特別留意“安全出口”或者“消防器材”的位置嗎?”有66.5%的學生選擇“會”。但是,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否”“不會”“不知道”。這表明安全意識的教育工作還要加強。
(2)學校安全教育狀況
為了能真實的反映學校安全教育狀況,我們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演練情況、安全教育的方式、學校的安全方面的相關預案的宣傳等方面設計了七道題目。調查結果顯示,學校雖然在安全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學校安全教育狀況,尤其是具體細節工作狀況不容樂觀。
1)在師資配備和課程設置方面,有專門進行安全教育的老師的只占44.3%,沒有或不清楚的占到55.7%。在課程設置方面,每周開0節安全教育課的占了40.9%,而每周開1節的占37.9%,每周開2節的僅占11.8%,每周開3-4節的都低于10%。具體到各層次上,小學的要好于初中、高中、大學的。情況如表1和表2:
表1你們學校有專門進行安全教育的老師
表2你們學校每周開幾節安全教育課
2)在安全教育的具體開展方面,總體上經常性教育不足。如在對“學校和老師是否經常對你進行健康、安全方面的教育”問題的調查中,經常教育的占43.1%,有時教育占50.4%,沒有的占6.5%。在對“你們學校舉行過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嗎?”經常舉行的僅占21.9,而偶爾舉行的則占到66.6%。具體的不同層次,小學的安全教育開展的情況遠遠優于初中、高中和大學。如表3和表4:
表3學校和老師是否經常對你進行健康、安全方面的教育
表4你們學校舉行過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嗎
(3)在安全教育活動開展方面,方式、途徑比較單一。如在對“你們學校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安全教育活動”問題的調查中,課堂中老師教、災難演習、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都在50%以上,其次是專家講座和學校信息欄宣傳安全知識,而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習過的則只占19.12%。不同層次又有不同側重點,具體如表5:
表5你們學校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安全教育活動
(4)安全教育不系統,有些環節薄弱。在學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教育方面,我們設置了兩道題。調查結果顯示,這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夠。如對“你們學校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措施、方法)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有”的只占49.9%,而選“沒有”和“不知道”的超過50%。在對“你們學校進行過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有”的占67.3%,而選“沒有”和“不清楚”的占30%多點。2.3學生應對公共危機知識的來源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50%以上的小學生的應對公共危機知識的來自廣播、電視上和教師的教育;而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學生的應對公共危機知識的來源相對來說較廣些,50%以上的來自廣播、電視上,報紙或網絡上,教師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具體如表6:
表6目前,你通過哪些渠道獲得一些基本安全、自護常
2.4學校安全教育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太理想,還要不斷的加強。如在對“當發生火災、地震或傳染病等時,你知道正確的應對措施嗎?”問題的調查中,完全知道的僅占22.07%,知道一些的則占到73.87%,不知道的占4.06%。具體到不同層次,又有不同的表現。具體如表7:
表7當發生火災、地震或傳染病等時,你知道正確的應對措施嗎
3問題與思考
本次調查研究主要考察了新疆地區烏魯木齊市學生的總體認知狀況、公共危機意識、常用公共危機知識的掌握情況、公共危機知識得來的途徑以及學校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等。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疆烏魯木齊市學校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不足。結合調查結果,新疆烏魯木齊市學校的安全教育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篇4
一是大家認為中心學校在進一步推進內涵建設、創建精品學校、創教育強鄉,實現學校優質、可持續發展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可又以為困難重重,主要是辦學設施太薄弱,莫說教學設施,就是最基本的教學用房都不能滿足,校舍多是危房,國家投資太少,學校只能維持正常教學。
二是大家圍繞如何優化教師隊伍也提出了意見:青山鄉小學教師隊伍正處在青黃不接之中,占一半的教師是由民師轉正的,年已過半百,精力和體力都大不與前,工作是力不從心。但大家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認為就目前情況,中心學校應該從近幾年選招的青年教師中培養骨干,給他們加擔子,分任務,盡快讓他們成長起來。
三是關于留守兒童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大家以為這是一個突出問題。全鄉小學生(包括學前教育的學生)有1200多名,其中就有500多名學生屬留守兒童,這給學校帶來諸多教育上的麻煩和困難。
綜合教師們的談話和建議,我進行了一些梳理,也進行了剖析與解決問題的思考,構思了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
篇5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池州市城區學校15所,其中小學4所、中學4所中專(職高)6所普高1所
1.2方法通過學校匯報、查閱資料了解衛生組織建設及工作、健康教育、常見病防治等情況,現場檢查學校食堂衛生狀況,監測教育采光照明情況。
2結果
2.1衛生組織建設及工作情況15所學校均成立了衛生組織,由分管領導、總務科為主組成,主要進行飲食衛生檢查,其它方面的衛生檢查很少。
2.2健康教育4所小學及1所普高開設了健康教育課,開課率625%,其它中學、中專及普高開展了健康教育講座、宣傳欄等。
2.3常見病防治中學?中專、高校開展了健康體檢,占73.3%,體檢項目為內科、外科、五官科常見疾病及部分生長發育指標^小學未開展健康體檢2.4營養與食品衛生除小學外均設有食堂,2所中學?1所中專食堂衛生狀況較差,未按國家要求布局,食品貯存加工銷售過程混在一起,其余學校布局基本合理,衛生狀況較妊
2.5教學設備衛生中小學人均占地面積前排課
桌距黑板距離不符合要求,教室內燈具數量不足,排列方式不正確,黑板和絕大部分課桌面照度不符合衛生要求教室玻地比均符合要求
3討論
從檢查情況看,衛生組織在食品衛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了食堂衛生水平,但是學校仍忽視其它衛生管理究其原因,是因為《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未規定衛生許可審批權限,不能把衛生組織建設及工作情況作為衛生審批要偉另外,食品衛生如管理不好,容易發生食物中毒,而其它方面管不好,也未見明顯后果。
小學按國家要求開設生活課,重點講解衛生知識,而且還開展具體健教活動,把學生日常行為納入班級考核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多數中學受應試教育影響,均未開設健康教育課健康教育是學校衛生工作的基礎,是學生獲得衛生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應開展針對學生生長發育過程中易出現的衛生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改變的方法等的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形成,使學生發揮衛生示范和促進作用,帶動社會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
營養衛生的飲食,既能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又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檢查發現,2所普通中學?1所中專食堂為“個體作坊式”,未按《餐飲業衛生管理辦法》要求布局,生產銷售過程存在交叉污染,難以提供衛生營養的飲食
篇6
關鍵詞:職業學校;家庭教育;調查
作者簡介:陳丹輝(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級講師。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1-7518(2008)06-0055-05
家庭是學生重要的成長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況以及學生從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體驗,是職業學校進行家庭教育跟蹤指導研究的必要前提。為了填補職業學校學生家庭教育跟蹤指導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家庭教育跟蹤指導實驗研究》設立了《職業學校家庭教育跟蹤指導實驗研究》的子課題,并于2004年9月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分家長問卷調查和學生問卷調查兩種。家長問卷調查的樣本學校共11所,其中中專學校4所(北京市園林學校、北京市儀器儀表工業學校、北京市汽車工業學校、西安鐵路運輸學院);職業高中學校7所,其中地處北京市城近郊的職業高中4所(宣武區第三職業高中、海淀外語電子職業高中、海淀藝術職業學校、豐臺職教中心學校),地處北京市遠郊區縣的職業高中3所(懷柔第一職業學校、延慶第一職業學校、順義第一職業學校),接受調查的學生家長總計1312人。學生問卷調查的樣本學校共13所,其中中專學校5所(除上述4所學校外還有北京市外貿中專學校),職高學校8所(除上述5所外還有地處石景山區的黃莊職業高中學校)。樣本學校每校任選不同專業四個教學班的2004級新生作為學生樣本,總計1839人。
兩種調查問卷均由課題組編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發至樣本學校。調查由樣本學校課題小組組織在2004級新生入學時實施,時間多在8月底或9月初。調查問卷回收后由樣本學校組織計算機錄入,子課題組于2004年9月下旬將各樣本學校的數據匯總,并用EXCEL電子表格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1)家長和學生問卷在對學生家庭基本情況的反映上數據相當一致,形成相互印證;(2)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由于學生的戶口類型不同、家庭結構不同、家長的文化程度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特點。因此,本報告綜合使用兩種調查的數據,在反映家庭基本情況時側重使用家長問卷的數據,在反映學生情況時側重使用學生問卷的數據;并且對樣本進行不同的分類,以便在全樣本情況報告的同時通過比較反映各類樣本的特點和各個分類間的關系。
一、職業學校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
數據的分類比較突出顯示了城鄉居民戶口和農民戶口樣本之間的不同特點(見表1),:與居民戶口的學生相比,農民戶口的學生中男生多,年齡大的多,不是獨生女子的多,住在遠郊農村的多,與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長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勞動者的多,唯有非常態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戶口的學生低。
按家長文化程度進行的分類比較還反映了學生性別、年齡、是否為獨生子女、居住地與家長職業、收入之間的相關關系:家長的文化程度越高,職業與收入水平相應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區,學生為獨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時學生年齡趨低,而女生比例趨高。
將這上述調查結果與北京市中學生的家庭概況相比較,可以認為,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在經濟收入、職業、文化教育等方面均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遠離城市中心區、整體生活水平在各類家庭中最低的農民家庭占近半數的比例。(見表2)表2
二、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響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長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還包括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家庭勞動活動以及家庭環境氣氛對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雖然未必是家長有意進行的教育,但它們在孩子成長中產生的實效卻不可低估。本調查在涉及家庭對職業學校學生進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時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對學生這種無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質條件及教育投入
問卷從基本信息交流設備、娛樂設施和學生學習設備條件等方面對樣本學生家庭進行了調查,調查數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職業學校學生家庭的生活質量和教育投入的特點。
樣本學生家庭中電視、電話等基本信息交流設施擁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電腦擁有率超過30%;小汽車擁有率達20%;娛樂設備方面,上世紀末流行的VCD/DVD、收錄機、組合音響等擁有率多在半數以上,但近年出現的錄像機、MP3等現代化設備擁有率還較小;在專為學生在家學習提供的物質條件方面,專用書桌達74%,而專用書報一般在40%以下。
比較各類設備的擁有率可以發現,在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娛樂設備的購置率(一般在半數以上)遠高于學習設備的購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區域生活內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類型學生家庭的物質條件有比較明顯的差異:農民戶口學生家庭的設備條件總體比城市居民戶口家庭差,家長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這種差距在新時興的現代化信息、交通、娛樂設備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響
職業學校學生家庭的物質條件較為有限,但是家庭給予學生的教育影響卻不能說是低水平的。職業學校學生在家里與家長一起進行的活動有生產勞動、日常生活、休閑娛樂、學習交流等等多方面內容。數據顯示樣本家庭親子之間經常一起“干活兒”的約占40%,經常一起處理生活事務的占60-80%,經常一起休閑娛樂的占10-40%。不同類型家庭的活動內容有所不同:農民家庭中生產勞動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這一比例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農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閑娛樂形式內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將、打牌”在樣本家庭總體中占14%,農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項上的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學習活動在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數(80%)學生家長在業余時間習慣看電視。只有47%的家長習慣于讀書看報,而這一習慣在居民戶口家長中達65%,在農民家長中只有28%。70%以上學生認為家庭中的親子共同活動相當頻繁。
樣本學生課余在家里67%“做家務”,61%“休閑娛樂”,42%進行“課外學習”。其中農民子弟更多地承擔家務勞動(高出居民子弟8個百分點),而較少休閑娛樂(低于居民子弟37個百分點);進行課外學習的僅30%,低于全體平均數11個百分點,低于居民家庭學生20個百分點。當家里有事時26%學生“經常”被家求處理意見,68%“偶爾”被征求意見,只有不到10%的學生從不被征求意見――其中多為家長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對于成長中的學生來說,這些家庭活動未必是家長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動,但是他們卻在其中通過與家庭成員的交流,通過親身體驗,通過對成人的觀察、學習和模仿養成了勞動習慣,學習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識,角色自信和情感體驗,完成重要的學習和發展。大多數家長認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相處愉快,互相關心”(84%)或者雖然“關心不夠”,但相處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對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比較關心”,“能為家人服務”(76%);“回家主動干家務活”(56.5%)。在這些方面,農村家長對學生的評價要比城市居民家長的評價更高,“為家人服務”方面高出6個百分點,而“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方面高出12個百分點。
樣本學生自己也這樣表達自己的家庭生活體驗:85%的學生感到“家庭成員間相處愉快,互相關心”;60%余樣本學生在家庭中自認為是“被寵愛呵護的對象”(在這一點上農民戶口學生并不比與居民戶口學生比例低);近30%學生自認為是家庭中“能夠參與議事的重要成員”,這在“家長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學生認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農民家庭在這一點上高于居民家庭12個百分點);10%學生甚至視父母為“最崇拜的人”。
雖然統計數據同時表明在家庭生活影響下,樣本學生中30%不能主動承擔勞動,24%不能關心家人、為家人服務,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對父母缺乏信任和親近感――這些多發生在非常態家庭中,家長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總起來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數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角色意識,養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質。
三、職業學校學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與教育態度
當學生進入職業學校、面臨新的學習時,樣本家庭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普遍抱有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學生上大學甚至接受大學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獨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將來能幫助家庭改善經濟狀況,35%家長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給家里惹事”。不同類型的家庭中,農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學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個百分點,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幫助家庭改善經濟狀況的高于居民家庭10個百分點;非常態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與農民家庭之間;對于孩子的升學,家長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應越高,母親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學的比例最高達90%。與學生家庭生活的現狀相比照,不難體會到家長和家庭的期望中不僅有對孩子未來的企盼,還有對家庭生存狀況改善的憧憬。
為了這樣的期盼,除極少數(不足5%)的家長有意擺脫家教責任外,絕大多數家長相當重視自己的教育責任。但是,他們當中有的(近30%)過分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有的(近10%)對孩子的發展要求過低,教育觀念存在著一定問題。
(二)家長的教育方法與實效
對于家庭教育,學生普遍希望家長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給孩子講道理”(62%)“和孩子討論”(57%)“點到為止,聽其自然”(27%)“從側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實上,樣本學生小時候做錯了事能夠得到家長“說服教育”的僅占半數,另有20%會挨打,近50%會挨罵;在家庭懲罰中,父親動手的多些,而母親多為嘮叨。進學校以后,學生在取得了較好成績時90%能夠感受到家長的贊許和鼓勵;但是在學習成績不理想時,近40%會受到嘮叨責備甚至打罵,犯錯誤時嘮叨責備甚至打罵的更是超過40%。另外有近10%的學生表示,無論學習成績如何父母都“無動于衷”“不聞不問”――這在非常態家庭中相對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徑方法方面,樣本家長中選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選擇“對他做對了的地方及時肯定”的只有24%,選擇“盡可能不讓他接觸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對他的缺點及時批評”的卻有48%,通常“吃飯的時候進行教育”的占13%等等。發生矛盾沖突時,73%的家長“要求孩子必須聽家長的”,35%家長力求通過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決,而8%家長企圖通過家庭暴力手段解決。有近20%的家長錯誤地認為小孩做了錯事“不用管,長大就好了”。
種種調查結果表明,雖然家長們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關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圖教育幫助,但是許多家長長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卻缺乏科學性,簡單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較有限,親子之間的溝通并不順暢。數據反映,樣本學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學校的情況說給家長聽,其中10%的學生“回家就自己呆著,不太與家長說話”,甚至“不能問,一問就頂牛”。對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學生表示完全認同,47%只是基本認同,另有21%學生不認同或不很認同(其中非常態家庭學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學生則以“沒想過”表現出對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態家庭學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學生明確表示“家長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態家庭所占比例最高)。這種親子溝通不暢嚴重影響了家庭教育的繼續展開和取得實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職業學校學生家庭教育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問題。絕大多數樣本學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關愛,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為在家庭生活中時時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愛護、被教養,學生從這些關注、愛護、教養中獲得了歸屬感和安全感。但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學生需要的教育內容讓家長越來越難以應付了。家庭教育的問題不僅在家庭中導致了親子之間的矛盾,而且導致了家長之間的矛盾,甚至整個家庭矛盾。
調查顯示,當前學生感到家長關注和監控并與之形成矛盾的問題主要有學習(52%),花錢(29%)、上網(22%)、業余愛好(22%)、交友(20%)、交異性朋友(18%)、做家務(13%)等等。各類家庭在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關注的重點各有不同:居民家庭親子間在學生的學習問題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錢”問題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學生上網,非常態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異性朋友”。
面對問題與矛盾,學生普遍希望家長“講道理”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是從調查反映的教育實效上看,家長常常沒有為學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長不能滿足學生需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長大了,進入職業學校了,家長感到對學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學生“現在的學習成績如何”(53%)、“在學校與什么同學交往”(45%)、“平時會為什么事心煩”(39%)、“在學校生活是否習慣”(36%)、“在校外與什么人交往”(28%)、“專業是學什么的”(25%)、“是否有異性朋友”(22%)等等。不僅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許多家長還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決許多問題,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對這么大的孩子該教進行什么教育”(47.02%),“對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該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間不能有效地交流溝通”(28.67%),“對教育孩子喪失信心”(3.50%)等等。家長受困于這些問題,顯然難以為學生提供滿意的家庭教育。
家長在家教方面的力不從心是他們自身的處境和自身素質所決定的。從本調查對家長文化程度、職業、生活區域、生活內容的了解可知,多數家長雖然期望孩子在職業學校學業有成,但他們自己沒有職業學校的學習經歷;家長中雖然多數希望孩子上大學,但是他們自己并沒有上過大學;他們雖然希望孩子找個好工作,但是他們中的多數并不在現代化企業中任職,也并不具備通過競爭找到“好工作”的個人優勢;他們為孩子的上網、交友、攀比花錢所苦惱,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自己沒有接觸過電腦和網絡,沒有親身面對孩子從家庭走出來后遭遇的物質世界和人際關系……。可以認為,家長們雖然根據自身的社會經驗發現了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但是他們并不擁有教育指導已經長成半大人了的孩子應對當前的學習、上網、交友、個人發展等等問題的知識準備和經驗。家長的這種尷尬處境僅以年齡產生的“代溝”來解釋似乎不夠,應該說還涉及傳統與現代、農村與城市等文化差異的問題。
(四)家長對家教指導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樣本家長希望得到學校的有關指導,雖然其中5%表示懷疑學校能否提供這樣的指導。在聯系學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習慣于參加家長會,或者被動地等待老師來聯系。能夠主動與學校和老師聯系溝通的僅占26%,這在低文化的農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對于學校的家長會,47%的家庭主要由母親參加――雖然家庭中一般由父親全面負責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長會有困難――困難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離學校太遠”的問題。
四、調查結論
(一)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點
1.當前的職業學校學生是高中學段學生中的一個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的特殊學生群體。他們中的多數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進職業學校的。從基本情況看,這一群體當中獨生子女比例較低,居住在郊區農村地區的較多,農民戶口的較多。
2.職業學校學生的家長大多為就業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較低的普通勞動者。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大多屬于社會中經濟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較低中下層人群家庭,其中的農民戶口家庭主要分布在遠郊農村地區,家庭結構較為完整體,傳統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數;居民戶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區或郊區城鎮中心區,非常態家庭的比例較高,約占14%。
3.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雖然物質條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勞動教育、親情教育和環境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質。家庭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長和家庭自身條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觀念有失陳舊,教育方法有失簡陋,教育內容逐漸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漸陷入困境。至今雖然有極少數家長無心管教或者無暇管教,但是絕大多數家長仍愿意承擔自己的教育責任,他們希望學校幫助自己了解孩子,幫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識,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4.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生的家庭以及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復雜,內部類型多樣,主要類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區農民家庭、非常態家庭、家長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類型等。各個類型之間情況差異顯著。同時,由于各個職業學校之間有相對特定的生源群體,因而職業學校校際之間的家庭教育情況也相應存在較明顯的差異。
(二)職業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以及職業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必要注意的問題
1.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多來自我國社會中中下層人群的家庭,學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狀況處于相對弱勢,受教育情況也處于相對弱勢。盡管他們也有強烈的發展需求和愿望,但是這些弱勢使他們的學習發展造成困難。職業教育責任就是幫助“城鄉人民能學到有效就業并從而走上豐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領”{1},因而,我們在研究和工作中應該充分理解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家長、家庭的弱勢處境,充分體諒這種弱勢處境給他們自身發展帶來的困難,充分肯定他們給與學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們發展自身的權利和意愿,以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教育為己任,努力推進研究與工作。
2.雖然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學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樣,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孩子長大了離開家庭步入社會,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人,其間需要的教育幫助是家長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難以提供的。課題研究以及職業學校的家教指導工作應該充分估計家長和家庭在學生的職業學習方面由于無知、無能而導致的家教無力,應該充分認識自己在學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須承擔的主要責任,不對家長提出過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幫助家長了解面對社會的孩子和孩子面對的社會,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一起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3.當前社會中十六七歲未成年人的學習發展問題是整個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難點問題,而不僅僅職業學校學生的家長為之困惑,本課題題目是“家庭教育指導”,但是如果我們對學生教育的問題沒有深入調查和研究,沒有形成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們拿什么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課題的研究必須注重全面調查學生學習成長面臨的問題,注重研究學生的教育問題。
4.本次調查已經反映出職業學校學生客觀存在著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自信、掌握學習方法、養成道德品質、糾正不良習慣、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等等學習需求,但是在職業學校現行的課程教學設計中,這些需求卻沒有被切實安排落實。由此可見,雖然是“家教指導研究”,發現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卻首先在課程教學的整體改革。沒有職業學校課程教學的整體改革,僅靠家教指導工作,不可能解決學生和家長的教育問題,因而本課題的研究應該盡可能地將自己融入學校整體的課程教學改革之中,與課程教學的其他方面形成協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調查勾勒出了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輪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點和規律,為本子課題后續研究的展開打下了基礎;此外,本調查也為職業學校課程教學的相關研究提供了資料。子課題將在這一基礎上深入推進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釋:
篇7
各市、縣(市、區)應按照粵府辦〔2007〕1號文的要求,切實加強對危房改造工作的領導,組織得力人員負責具體工作,進一步明確分工和職責,確保危房改造工作順利推進。
各市、縣(市、區)應成立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和危房改造工作辦公室(下稱危改辦)。請各市于2月28日前將本市政府和所轄縣(市、區)政府成立領導小組及危改辦的文件匯總報省教育廳危房改造辦公室。
縣(市、區)危改辦的職責:編制危房檔案,擬訂危房改造總體規劃,辦理每個改造項目的立項和報建等報批手續,依法組織招標、簽訂合同、申請撥付資金和組織竣工驗收,組織編制工程結算和竣工財務決算,進行檔案收集和管理,統計工程進展情況并向上級報告等。
地級以上市危改辦的職責:組織審核各縣(市、區)的危房改造總體規劃并上報,指導、督促各地開展各項工作,匯總工程進展情況并向社會公布和上報等。
二、制訂危房改造總體規劃的原則和要求
制訂危房改造規劃,要堅持“以縣為主”的原則,要堅持與規范化學校建設、中小學布局調整、修復受災學校、解決大班額和校園環境美化相結合的原則。
各縣(市、區)制訂的危房改造規劃要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全面掌握和摸清本縣(市、區)現有的C、D級危房校舍,并建立危房檔案;二是確保危房檔案中的每一棟危房均得到改造,2007年底改造完成后本地區不再存在C、D危房。
1 2 3 4 5各縣(市、區)制訂的危房改造規劃應滿足四點要求:一是對C、D級危房校舍要分類處理。C級危房應盡可能維修加固后保留使用,D級危房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在 2007年底前全部拆除。二是應分別編制維修項目和新建項目的具體建設計劃。所有項目應列明項目名稱、所在鎮和學校,維修(新建)建筑面積,總投資和資金來源,計劃工期、開工及完工時間等內容。三是維修項目和新建項目所需的建設總投資必須全部落實,不能產生新的教育負債。四是各縣(市、區)新建校舍的總建筑面積原則上應不少于拆除原有危房的總建筑面積。
各縣(市、區)的危房改造總體規劃應在2月底前制訂完畢并上報市,由地級以上市教育局會同市財政局審定匯總后,于3月底前上報省教育廳、財政廳備案。
三、制訂危房改造總體規劃的內容和步驟
(一)建立現有危房檔案
在2006年7月份上報省教育廳的危房校舍基礎上,各地應按照國家規范進一步排查和復核,建立現有危房檔案(見表1)。危房檔案涵蓋的范圍是:轄區內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現有教學行政用房、學生生活用房和教師校內工作用房的C、D危房。教學行政用房包括教學用房、教學輔助用房和學校行政辦公用房;學生生活用房包括學生宿舍(含浴室、廁所等)、學生食堂(含廚房);教師校內工作用房不包括產權屬于個人的房改房。
各地應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建立危房檔案,不得虛報、漏報和瞞報。
(二)制定危房拆除計劃
由于D級危房承重結構的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因此,此類校舍必須停止使用。各地應嚴格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要求,制訂具體的危房拆除計劃(見表2),確保將現有危房檔案中所有D級危房校舍在2007年底前全部拆除完畢(個別具有歷史文物保留價值且可以修復的除外)。
1 2 3 4 5(三)制定危房維修計劃
從節約辦學的角度出發,各地應因地制宜制訂危房校舍維修計劃(見表3),對危房檔案中的C級危房進行維修加固后保留使用。危房的維修加固,必須做到“技術上可行,造價要合理,效果能保證”。
(四)制定新建校舍計劃
在確保將D級危房全部拆除和對C級危房進行全面維修加固后,結合本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需要,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各地應制定詳細的新建校舍計劃(見表4)。
新建校舍計劃,應嚴格依據中小學校舍建設標準和中小學校舍設計規范,合理確定校舍的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不允許超規模和超標準建設;應優先考慮最急需的教學行政用房,其次再統籌考慮學生生活用房和教師校內工作用房;應優先在布局調整后保留的學校中建設,原則上不安排在準備撤銷的學校;應優先安排在建設用地已經落實,且供水、供電、道路等開工條件已經具備的學校中建設。
三、各類改造項目實施過程的要求
各類改造項目(包括危房校舍拆除項目、危房校舍維修項目和新建校舍項目)的實施,必須由縣(市、區)危改辦實行“統一建設”,堅持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工程造價和建設進度。
(一)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各類項目的實施,必須堅持先報批后建設,和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嚴禁搞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各地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要統籌協調政府各職能部門,加快辦理各項前期審批手續;各地危改辦應結合本地實際,依法依規提出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積極主動,深入基層,創造性地推進各項工作。
1 2 3 4 5(二)加強對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管理。按照粵府辦〔2007〕1號文的要求,各地應參照省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操作和管理辦法,既確保資金及時撥付,又做到管理規范、專款專用。
(三)強化對各類項目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廣東省建設工程監理條例》規定必須實施監理的項目,應對項目的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實行監理;其他項目,應優先采用監理制,實在不具備監理條件的,縣級危改辦應選派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工程監督小組進駐施工現場,對工程進行質量監督。
(四)抓緊辦理工程結算和竣工財務決算。各類改造項目竣工后,各縣(市、區)危改辦應立即組織編制工程結算和竣工財務決算,交由縣(市、區)財政部門審核。工程結算和竣工財務決算的編制和審核情況,將作為省財政廳撥付余下的15%省補助專項資金的依據之一。
(五)完善有關檔案的管理。按照《建筑法》和《檔案法》的規定,校舍維修項目和新建項目竣工后,應建立和完善校舍建筑檔案;危房校舍拆除計劃和維修計劃完成后,應及時對危房檔案進行更新,逐一消除原有危房。
四、危房改造工作的進度安排和信息反饋
(一)進度安排。圍繞到2007年底徹底消除我省義務教育學校現有C、D級危房的總目標,省制定了《2007年廣東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工作總體進度安排表》(見表5),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責任部門。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將于7月份組織全省危房改造中期檢查,11月份起組織全省危房改造總驗收。
篇8
一、調查方法
本調查主要在昌黎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的,同時輔以訪談法和文獻法。在調查時還對學校領導、老師和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9份,回收有效問卷67份,接近理想的樣本數。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學習動機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動機,51%的學生認為是為了學一門技術,39%的學生為了將來有所成就,10%的學生學習是非自愿的。
2.學習態度
讀書學習時,20%的學生感到充實有意義;28%的學生感到辛苦,但還是堅持在學習;42%的學生本不太愿意學習,但在各種壓力下還是在學習;10%的對學習厭煩,上課就想睡覺。對于課后作業:30%的學生能夠按時獨立完成作業,28%的學生能和同學討論完成作業,32%的學生參考同學的作業才能夠完成作業,有10%的同學平時很少做作業。通過問卷還發現,愿意學習的學生基本上是獨立完成作業的。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學生學習態度比較端正,另一部分則有待改善。
3.學習偏好
學習中最在乎誰的看法?調查顯示。51%的學生在乎自己對自己的看法,24%的學生在乎老師的評價,14%的學生在乎家長的評價,11%的學生在乎同學的意見。讀書學習時,對某門課感興趣的原因時,54%的學生是因為對學習內容感興趣,25%的認為上課氣氛融洽、教學生動有趣。在對老師的教學意見中,35%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夠加強課堂的管理,嚴格要求自己的同學;40%的學生希望老師講課能夠生動有趣。
4.學習方法
有無學習目標和計劃是學習方法好壞的重要表現,所以學習方法主要從學習目標和計劃方面展開調查。22%的學生有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并且能夠堅持執行;23%的學生曾制定過計劃,但未能堅持執行;44%的學生有目標但是沒有計劃;11%的學生重來沒有制定目標和計劃。綜合來看,近一半的學生注重學習方法,但很少有學生付諸行動。
5.學習結果
對于自己目前的成績和技能時,12%的學生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42%感到比較滿意,38%對自己學習的現在不滿意,8%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感到無所謂。總的來看,一半學生對自己目前的成績(技能)表示比較滿意。另一部分表示不滿意或者無所謂。而且成績(技能)的滿意度與學習態度基本相對應。
三、中職學生學習現狀的成因分析
1.中職學生基礎偏差
隨著我國普通高中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變的很窄,一般情況下,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為在初中學習中的“差生”。少數學生成績根本沒有達到入學要求,中職學校為了完成招生任務,將其留校讀書。極少數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優越但年齡又偏小,無法做其他事情,他們來職校只是為了消磨光陰。
2.中職學生的心理
2.1自卑心理
進入職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人們所謂的“學習差生”。這些學生中相當部分的人在其以前的學習生活中經常受到其周圍人不公平的言語或行為對待以及貶抑性評價,進而使他們普遍產生了自卑心理。
2.2厭學心理
進入職校學習的學生學習基礎不甚牢固,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時往往感到很吃力。這些學生一般都有較長的學習挫折經歷,大多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信心,再加上自己毅力不強、意志薄弱等因素,面對學習困難時厭學心理便產生了。
2.3叛逆心理
中職學生一般15~18歲之間,他們在心理的發展上。缺乏自控力;渴望自由,卻沒有翱翔的翅膀;有想法,卻有太多的限制;很多懷著美好的向往來到學校,開始新的生活,表現很上進,但苦難總比他們方法多,結果情緒一落千丈;出現叛逆心理和一些不健康心理。
四、思考和建議
1.開展賞識性教育
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偏差,自卑、厭學心理比較嚴重;但也有著很強的自尊感。有著希望得到別人認可和尊重的心理。比起其他的普高學生,他們更愿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出來,情感更真實,但同時內心更脆弱。教師多方面發現學生的優點,多一些正面的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做事的積極性。
2.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他具有目標導向、凝聚、激勵、控制功能。在班級當中,它能夠凝聚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激勵學生向最優秀學生看齊,控制學生的個體行為,幫助學生更好的找到目標。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有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確定,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有助于學生管理,有助于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
3.開設學習指導課
中職生在學習方面有許多問題是比較普遍和突出的。比如,雖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目的,但學習動力不足,不能長期堅持學習;雖有運用學習方法、制訂學習計劃的意識,但是不能付諸于行動,行動能力差等。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學習研究工作,對中職學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學生在學習上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篇9
隨著2012年我校08級大二同學的實習生涯拉開帷幕,各種各樣的就業情況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針對這一情況,特作出一份畢業生就業情勢分析報告。
二、調查目的
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從而使畢業生能夠看清當前社會的就業現象、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所準備,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三、調查方法
1、調查地點: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3、調查對象:淮北職業技術學院08級實習生及在校生
4、調查方法:抽樣調查
四、調查內容
1、我校待畢業生就業情況
今年3月份剛來到學校就已經感覺到那種就業的氣氛了,學校開始向我們介紹一些以前我校畢業生的實習單位并且零星的有一些企業來我校招聘了。但一開始的招聘會最終被招走的人很少。通過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那時候的我們大多數其實還是沒太在意的,反正知道了這學期就要出去實習了那就在學校多呆一些日子吧,而且也從上屆學長、學姐那里聽說不管在哪,后來都覺得還是在學校最好。所以,就多享受一下當學生的好吧。
(2)開始的招聘會對于我們來說只能像是一個對以后找工作所做的一個鋪墊吧,知道找工作是怎么回事,漲點找工作的經驗。
(3)對于校園招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一些人口中知道,其實是把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我們當苦力,根本學不到一點東西。所以,我們都在等,等有好一點的工作。就像買東西“貨比三家”一樣。
(4)還有的是因為家里面可以幫忙找到工作、或是嫌遠,還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試等。
介于這些種種,學校最終留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之后,一次算是比較大型的招聘,在我校財經系就招走了六七十人,可能這時候大家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了吧,而且和自己的專業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聯系,算是專業對口吧。招聘的人是以前的學長,可靠,且有他的成長經歷可以有動力去那里拼搏!
而4月25號我校組織的一場擁有154家大小企業參與招聘的招聘會為我校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60%~70%當時沒有找工作的都去參加了,其他同學也都去奔赴各大人才市場。在五月中旬08級的我校學生基本上都有了實習單位。
篇10
一、調查目的
職業教育與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還有某些特點,例如:職業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職業技能訓練和素質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形式;學生絕大多數尚處于青少年階段,心理上、身體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完成學業后面臨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所有的這些特點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雖然沒有普通高中學生們的升學壓力,但他們也比同齡人更早地面臨著社會的挑戰與考驗。特殊的學習、特定的生活環境以及社會變革的影響,會使得他們在觀念上、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有別于普通高中學生的新變化和新矛盾,給職教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思考。
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狀況,使職業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調查方法
1、問卷法。
2、訪談法。
三、調查時間
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5月12日,共計67天。
四、調查地點
陽信縣職業中專。
五、調查對象
對陽信縣職業中專的全體學生(1900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問卷800份(問卷附后)。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職業學校學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種心態:
1、既有升學的愿望,又有升學、求職兩落空的擔心。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始從中等職業學校對口招取考生以來,許多一度對高考失去信心的學生,又萌生出升學的念頭。有40%的學生選擇職業中專的目的希望繼續升學,但又擔心自己成績差考不上大學;少數學生自信經過本人努力升學有望,卻又顧慮家窮無力負擔日后的讀書費用;一部分學生同時還擔心因準備升學而失去較好的求職機會,因而顯得有些憂心忡忡。57.6%的學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對畢業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認為自身素質差,社會輕視職業學校畢業生,難以戰勝他人的競爭。畢業班的學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負擔尤其嚴重,他們希望社會和學校多提供一些就業信息,老師多進行求職指導,以便出校門后盡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奮精神。
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努力工作,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為社會創造財富,能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雖然他們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機會,但同樣渴望成才,期望將來能夠成名成家、出人頭地,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他們卻怕吃苦,怕困難,缺乏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有52%的學生對未來工作要求過高,如環境舒適、報酬高、自在等,有點不切實際;有部分學生甚至存在非現實的奢望和幻想,夢想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便可“住洋樓、坐名車”。
3、自我意識充分發展與社會適應性差相矛盾。
職業學校學生處于十七八歲的年齡,自我意識發展較快,能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渴望早日獨立,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建設,然而,面對著即將進入的錯綜復雜、變化萬千的世界,他們卻常覺茫然和無所適從,獨立處理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的能力比較低。有一部分學生為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緊張而苦惱不安;許多學生渴望異性的友情,卻又不知道如何溝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學所說:“我最怕離別和適應新環境,每想到要離開好友和同學,走到另一個新地方,我就憂傷煩悶。”他們渴望老師家長多傳授一些為人處世的知識和技巧,教會他們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幫助他們適應從學校向社會的過渡,建立挑戰社會的信心和勇氣。
4、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與學生本人實際水平有差距,從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擾。
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競爭失敗而進入職校就讀的。由于原有知識基礎薄弱和學習能力差,在職業學校學習中,他們面對專業化的理論和技能更覺有心無力、困難重重,從而感到前途渺茫。相當多的學生認為進入職業學校讀書有自卑感,有負父母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師對學生的嘲諷輕視更是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學生自言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純屬屈從于家長意見,讀書索然無味,厭學甚至常常逃學。所有的職業學校學生均呼吁老師多些愛心,家長多一點跟自己的溝通和交流。
5、思想活躍,但明辨是非能力較差。
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壓力小,課程也較輕松,課外活動時間相對普通高中生寬俗,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寬闊,故而接收的社會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獲得的知識更加紛繁復雜,思想更加活躍,但由于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對社會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優劣兼收,容易受到錯誤觀念思潮的影響,甚至思想混亂,導致行為出軌。例如,在藝術品位上,60%的職業學校學生傾向于欣賞港臺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愛看港臺言情小說,男生則沉迷于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11%的職業學校學生沉湎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與對策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現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議有關教育工作者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諄諄善誘,以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1、愛字當頭,鼓勵為主,激發學生自信自強的心態。
職業學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如果他們長期被自卑困擾,就會逐步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而動搖成才信念,阻礙其人生奮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學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從而悲觀失望,甚至走上逃學、棄學、絕望輕生之路。因此,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心。教師要善于設身處地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輕易挖苦、諷刺和批評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之不足,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要針對他們的特點,承認差別,分層次、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發揮特長和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為的,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和克服困難、挫折的勇氣和力量,自強不息。另一方面,教師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績,鼓勵他們正確對待失敗,在學習中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側重專業的技術性和使用性教學,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發展學科才能。
2、強化競爭意識,開展就業指導。
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充滿競爭。職業學校學生要在社會中站住腳,就必須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學校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強化他們的競爭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勇于競爭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同時,教會學生競爭的方法,學會戰勝他人,學會排除競爭中的困難,敢于承擔競爭的壓力,樹立敢為天下先、勇奪桂冠的決心,為畢業后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競爭心理基礎。具體可在班級工作中,組織一些有競爭性質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勞動競賽、球類競賽、棋類競賽或模擬市場競爭等對學生進行訓練。此外,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擇業求職指導。學校和教師要熱情主動地做好學生的參謀,尋找和提供多種職業信息,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意愿和職業能力傾向,揚長避短,有目的地擇業,特別是多傳授一些求職技巧方面的知識。例如,進入工作單位前要進行調查研究,警惕上當受騙;學習職業道德和有關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實習時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薦藝術等等,使學生形成充分的就業心理準備。
3、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防微杜漸。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較差,近年來職校學生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教師、家長及社會應隨時注意他們的行為變化,及時防微杜漸,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建立以學校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護網絡。首先,學校要優化育人環境,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德育活動和法制教育落到實處,通過課堂教學和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丑,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網絡,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生活狀況,客觀地對待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問題,聯手形成育人合力,減少學生違紀違法的誘因,做到防患于未然。還有,學校要密切聯手街道、派出所、公檢法、共青團、教育等社會部門,積極創設社會全方位的優化育人環境,形成學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問、出門有人管、人人齊關心的一條龍教育防范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