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市場考察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4 13:41: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陶瓷市場考察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陶瓷市場考察報告

篇1

幾年前,在全國曾經卷起了一股邯鋼熱,全國上下都在號召學習邯鋼的先進管理經驗。我懷著找到邯鋼繁榮的秘密的想法,來到了邯鋼的鋼鐵圍墻之中。在隆隆的機器聲中,我漫步在一幢幢巨大的車間廠房之間,穿梭在一根根管道之下,領略真正的創造的偉大。那邊鐵水順著下面的出鋼口流下,飛濺出燦爛的火花,紅紅的鐵水經過了一段傳運變黑變硬一根根鋼材便由此而成了。一想到我們身邊的生活中處處都是鋼鐵的身影,就馬上感到了這創造的偉大了。農業保證了我們的吃飯溫飽問題,科教文衛事業為我們提供了后方的支援,還有各種服務行業使生活更加舒適,而真正能帶來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的,能使我國早日成為世界強國的,就是我們的工業。看到邯鋼秩序井然,繁榮煉鋼的情景我就為我們祖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我所學的專業是自動化,這里就是我將來奉獻青春的火熱田野,我現在提前置身于這鋼筋水泥的圍墻之中,心情是無比的激動。我能有機會熟悉這里的環境,了解生產的工藝流程,實在是難得的很。我能親眼看到自動化為我們省下的力氣,自動化為我們創造的價值。在1XX年以前,人們恐怕還是自己在家股風煉鐵煉鋼的吧?——一個老漢左手拿著一把大鐵鉗,上面剛從爐里取出的鐵塊,右手拿著錘子用力向鐵塊砸去。

外國的船堅利炮轟開了的大門,只用木船架著幾架土炮向敵人還擊,一艘艘沉入了海底,是何等的慘烈?我們的恥辱不是我們沒有糧食養不活華夏的兒女們,而是我們的工業落后使得我們一直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解放后,我國的工業的飛躍發展起來,我國的國際地位由此一步步提升上去了。現在我感到我的所學是多么的重要,大學的課程一定要學好,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符合21世紀工業自動化大生產下的工作的要求。我的實踐活動另我對本專業有了更高的熱情,使我的將來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在有限的實習期間,我了解了整個企業的大體情況,正式接觸了新時期的各種各樣的工人,不同卻高效的辦事方法,也受到企業氛圍的熏陶。我感到受益非淺。首先,我熟悉了邯鋼的工藝流程。工人們把石灰石和鐵礦石運到燒結廠進行初步的加工,連同在煉焦廠加工的煤一起送進巨大的高爐里進行煅燒,形成了鐵水灌進魚雷鐵水罐車送往轉爐,在氧氣頂吹之下,進行更高溫度的煅燒,使得鐵中的含碳量進一步降低,并調節鐵水里的其他金屬元素的含量達到鋼的要求。鋼水出爐之后,有兩條途徑可走。

經過冷卻使之變硬,在連鑄車間把它們鑄成板坯,方坯和矩形坯。這些鋼坯還不能稱做鋼材,它們還需要進行軋制以符合各種再生產部門的需求。經過軋制生產出的棒材,線材,角鋼等便是最后的產品了。

這一機制的基本模式是:

市場-倒推-否決-全員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就是采用模擬的辦法,把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管理,但并非簡單地把社會上經濟交往中的銀行、公司、市場都照搬進來,把企業內部的二級單位都變成獨立的法人。邯鋼的做法是在保持現代工業企業專業化、科學分工協作、高度集中統一管理(即企業內部統一計劃、統一采購、統一銷售,銀行只設一個帳號,二級廠不獨立對外,不具有法人資格)優勢的前提下,抓住成本這個關鍵,依據客觀價值規律,用倒推的辦法,即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接受的價格開始,從后向前,通過挖掘潛力,測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標成本,然后層層分解落實,直到每一個職工。通過成本這個市場信息的傳遞,把市場價格信息內伸化,按市場導向決定廠內生產的資源配置,使職工直接感受到市場經濟的潮漲潮落,從而樹立市場觀念,關心市場,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實踐證明邯鋼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領導的決策是英明的。看著今天蓬勃發展的xxx鋼鐵集團公司,我心里充滿無比的自豪。我希望將來邯鋼會更加輝煌,也希望有一天我真正成為一名邯鋼的工人,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繁榮我國的鋼鐵工業。

工廠考察報告(二)

幾乎所有我們接觸過的小型工廠在對待員工福利等方面都是不完善的,甚至是殘酷的。它們無一例外的沒有勞動合同、加班費和節假日(春節除外),更不可能有保險,甚至任用童工、惡意壓低工資,通過許多變相剝削的方式造成員工工作情緒普遍不高、流動量較大。在一些企業主的心里,員工的工資是被限定在一個所謂的合理范圍之內的,不能因為工人的努力工作而發生太大的變化。而這種標準的主導權在誰的手里?市場?法律?工人?答案是很可悲的。這是一種相關法律不健全,監管力度不到位的殘酷現實。工人問題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處理的不好,極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是不安定因素之一。

其中有一個觀點是我們所要特別提出的:政府應該為所有陶瓷工廠一線員工設立類似于紡織及煤礦行業那樣的營養補助機制。因為所有這些工作不同程度地造成工人身體的損傷及慢性疾病的發生,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應當值得全社會的關注,納入到統一的決策之中,加以研究、分析、采取措施。

三、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能

發現問題固然不易,但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關鍵,而最終認真履行、強化監管、不斷深入才真正值得敬佩。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陶瓷小工廠的生存狀況以及藝術院校培養學生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有些是需要我們這些從業人員所努力改進的,而有些則需要政府、社會群體共同努力才能夠得以落實。

(一)宏觀的層面:現代企業不論大小,不論成份,需要建立現代的企業制度

我們參考現代西方許多成功的企業,無一不是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科學,完備,有特色的企業制度,如企業的生產銷售制度,員工的福利保障制度,形象的宣傳推廣制度,文化的凝聚與延續制度等等,從而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共贏,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勞資雙方本質上固有的、根本的矛盾。這既是彼此協調的產物,也是勞動者斗爭的結果,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反觀國內那些不成熟的企業,往往機構臃腫,形式成風,工會形同虛設,許多職工行使的具體權利及行業的糾紛不是處于法律的真空地帶就是各個監管機構工作交叉處的盲點部分,直接反映出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管理不科學,特別是監督不到位的社會現狀,常常造成遇事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現象。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提高,許多著名的國內外企業都具備自身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追根溯源早在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前就已經制定了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度體系等內容,所有這些的前身不就是小工廠,小作坊嗎?拋開技術,時代等因素他們的成功很顯然也是離不開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的,而這些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應是與時俱進的。

(二)微觀的層面: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強調人的因素,樹立可持續性的發展觀點

篇2

【關鍵詞】室內設計專業 工藝基礎課程 教學模式 變革

工藝基礎是室內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技能之一,主要包括裝飾材料和裝飾構造兩門學科。裝飾材料是設計要素的物化形式,裝飾構造是對其加以拼接的工藝方法,只有對二者的基本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并不斷關注科技發展下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趨勢,才有可能做出蘊含創意的設計作品。秉著如上的教學目標,大部分的設計院校都將工藝基礎課程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但現實是學生走出校門后卻無法直接與社會接軌,原因之一即為設計工藝基礎不牢固。因此如何提高該類課程的教學效率便成為設計專業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將對國內外基礎工藝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目前部分院校在該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對課程今后的發展方向及教學方法進行嘗試性的探討。

一、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

室內設計專業工藝基礎課程一般設置在二年級,授課時間總共為6周左右,每周8到12節課。在教學方式上,絕大部分教師都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包括市場調查、現場工地參觀、引入設計案例等,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在教學中需要“教”與“學”相互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目前大多數院校工藝基礎課程的作業以施工圖的臨摹或考察報告的整理為主要形式。如此一來,由于缺乏對基礎工藝的實際體驗,學生無法形成深刻的記憶,也就無法對設計造型形成獨到的見解。在這樣的模式下所培養的學生,畢業之后花費很多精力來重修工藝知識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可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相比較之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藝術院校所培養的畢業生則更加成熟。我們可以通過對其教學體系的分析,試著找到目前部分院校工藝基礎課程未來的教學發展方向。

二、國內外著名設計院校裝飾材料課程模式和體系

1.美國的設計院校

美國有很多的知名設計學院,如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等。“美國的設計院校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學習與實踐的緊密聯系。具體到室內設計專業,對市場上真實材料的認知和應用是重要的訓練之一,幾乎所有的室內設計專業都擁有豐富的材科實驗室或材科庫,學生可以使用和研究其中的任何材科。”①

美國的設計院校對技術性課程給予的高度重視首先體現在課程的設置上。以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室內建筑專業2012年的課程為例,分別開設了 Design with Materials Seminar、Matter and Structures 2、Structures 3、Design Materialization等課程。課程采取設計與材料、加工工藝、建筑結構以及現代材料加工系統等技術性知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在作業的形式上,美國的材料技術性課程多以實際的改造或建造1:1的實物的形式完成的。例如,“美國紐約的帕森斯設計學院,二年級的建造和材料課程是與對本院工作室的改造相結合的。”②學生的作業通過不斷完善,最終會被建造出來。技術方面的長期實踐使得美國的畢業生能夠很快地適應社會,這一點是國內在教學方式上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亞洲的設計學院

(1)日本的實踐教育

日本的設計教育較為注重動手能力,學生的最終創意和構思大多會以模型表現出來。比如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就以“實踐、練習和講座”作為教育課程的三大支柱。學校非常重視對于學生技能方面的訓練。學校的本科課程體系包括導入教育、基礎教育與專門教育。導入教育著重培養設計的基礎技能。學生將在每年的素材演習中全面地學習各種原材料的性能及加工工藝。導入教育階段學生要完成真實大小的模型作業。在基礎教育環節,學生將進一步學習與環境藝術設計相關的材料與結構,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

(2)中國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中國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是全球最優秀設計學府之一,作為設計專業學生向往的亞洲著名學府,對于技術性的課程也是非常重視的。我們以設計學院的環境和室內設計學為例,其中技術類課程分布于各個學年,分量約占必修課總數的近30%(見表1)。

三、教學弊端的深層次剖析

通過比較可見,我們在工藝基礎課程教學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藝課程的比例、課堂教學與實踐相脫離等。然而方法的陳舊必然緣于觀念的落后,課程教育方法的落后緣于長期以來各院校對工藝課程部分的忽視,西方學院派對中國近現代教育模式的影響或許是原因之一。

1.國外傳統的學院派對中國現代教育的影響

在我國,設計教學的模式長期深受“學院派”的影響,使得在設計教學中忽視了材料和技術工藝課程。“西方學院派是世界范圍內最早的正規建筑教育體系,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建筑教育的主要來源”。學院派“強調社會、歷史、藝術文化等的價值”“是建筑樣式和繪圖表現訓練的典型代表”。③這種偏重于建筑繪圖和設計理論的思想,往往使得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忽視了材料與技術工藝,因而要扭轉這種思想誤區,轉變教學觀念,對工藝技能課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四個學年中適當提高工藝課程的課時量。

2.教學內容過于集中

工藝基礎課程不僅內容多,而且難度大。大部分設計高校都將課程一次性安排在二年級。二年級學生處在美術基礎和設計學科的銜接階段,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相應的承受限度,大量的工藝基礎知識極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課程內容必然無法及時被學生吸收。

3.教學與實踐的脫離

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是學生完善自我認知的完整過程。然而由于缺乏中間環節——實踐,學生們對所學無法檢驗或投入應用,從而對理論課程的理解無法達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在脫離實踐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忽視工藝問題,而使設計淪為“形式設計”“理想主義設計”;單調的圖紙臨摹又使得學生對工藝的了解一知半解,更不用說根據實際條件創作出既符合空間功能又極富創意性的設計。

四、教學模式的革新及發展趨勢

1.課程體系的調整

知識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吸收過程也應該由淺入深,在課程的設計上也應該由易到難。國內大部分院校大都將該類課程設置在二年級,在短時間內過于集中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師無法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對基本專業技能或設計結構進行深入的講授。而通過上文對國內外優秀設計院校課程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技術性課程在各年級是逐漸滲透的,難度亦逐級加深。從初入學到高年級,隨著設計課程的介入,基礎技能課程可以依次從材料、基礎加工工藝到設計與裝飾結構相結合來講授。如此一來,工藝基礎課程才會是易于接受的、有意義的。

2.教學模式的變革方向

合理的課程安排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學方式的選擇則是教學效果的主要決定因素。恰當的教學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事半功倍。以往的一系列教學方法雖然對課程的講授效果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通過4年的教學檢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應及時對課程的教學模式做出必要的調整。

(1)由被動的教學向主動探究轉換

認知理論中的重要分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④

在課程的設計上應該鼓勵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和驗證,發揚創造性精神,獨立思考,這樣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并形成創新本領。如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去解決某些問題就成為了課程的關鍵。環境藝術設計屬于應用科學的范疇,實踐才是最終的目的,因而讓學生參與實踐才最能調動室內專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其中的工藝基礎課而言,讓學生去接觸材料的制作及工程設計的創作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學習潛能。

(2)側重實踐性教學

實踐性教學所培養的是實踐型人才,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快地融入社會。實踐性教學包括兩個方面,即社會化教學與學生的動手操作。在基礎工藝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實踐性的體現則可分為對常用裝飾材料的動手操作以及社會技術專家對學生的專業指導。

①模型的制作

圖紙或書面性的課程作業最突出的弊端就是無法使學生體會到由規格尺寸、結構、造價等帶來的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的作品流于理想、形式。然而社會更需要能夠學以致用的設計師,因此在教學中應創造機會讓學生對基礎工藝進行研究。我們可以借鑒國外院校在技術課中側重模型制作的教學方式。通過實物模型的制作,學生可以檢驗課堂的所學,并且發現一些新問題,如材料的選擇、模型總體造價、如何解決突發問題等,這些不僅能夠加深認知,還能夠幫助他們學會協調、交流與互助。

②教學與社會接軌

在基礎工藝課程中,教育和社會緊密聯系主要體現在專家的工藝指導上。國外的藝術大學經常在工藝課程中邀請社會上優秀的技術人員和實驗人員對學生設計的實體模型進行技術指導,目的是使學生熟練掌握材料的特性及加工工具,同時學習到社會最尖端的科學技術。

另外,學生們也可以在實際項目的參與中去學習設計工藝技能。歐洲最大的藝術設計教育機構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在室內設計教學中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在其專業領域作為一位熟練的設計師工作,使學生能夠充滿自信地步入行業,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緊密聯系行業實踐。學生在學校完成了一系列的工程項目,如邁哈密旅館的重新設計、摩洛哥精品酒店設計、化妝品品牌貝嘉專賣店設計等。設計工程的參與以及明星設計師的點評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以更為現實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實際工程中各種材料與工藝的應用方式。

3.教學環境的完善

硬件設施的完善是學生學習基礎工藝的保證。大多數知名設計院校都配備了完善的工作車間。如上文提到的我國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即為學生提供了木材和金屬車間以及塑料陶瓷等工作車間。木材和金屬車間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加工木材和金屬所需的工具,還配置了先進的計算機數控建模和激光切割設備;塑料陶瓷車間也提供了各種專業的空間和設備,供學生進行陶瓷和塑料在各個過程中的制作。加工工作室的創建是實踐性教學模式轉變的基礎條件之一。

當然,國內的設計教學發展較晚,課程體系發展相對不完善。對于工藝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很多的設計院校和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師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探討。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暑期主辦的“創意未來——裝飾材料創作營”,就與國內外建筑裝飾材料企業及行業專家合作,通過學生的親身觸摸與創作來貫穿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想,旨在“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真正地了解和觸摸材料,提升藝術設計的表現力與創新力”⑤。相信通過國內各設計院校及設計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會培育出更多年輕的優秀室內設計師。

注釋:

①②梁文,楊宇.材料的理性與情感[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0(6).

③姜涌,包杰,王麗娜.建造設計——材料·連接·表現:清華大學的建造實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④梁寧建.應用認知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⑤楊冬江.材料悟語:室內裝飾材料設計與應用實驗教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