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經驗交流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30 07:5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項目建設經驗交流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項目是創新創業的載體,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服務創業的水平和成效,集中體現在服務項目建設上。市按照全省創業服務年活動要求,始終把服務項目建設作為服務創業的核心內容,重點圍繞“五個字”作好服務創業文章。
一、在實施項目推進戰略上突出一個“大”字
堅持以大手筆、抓大項目、求大發展,實施重大項目推進戰略。,市財政安排500萬元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招商引資專項經費,按照“項目化、責任人、時間表”的要求,實行“市領導掛點、鄉鎮(街道)跟蹤、責任部門、項目單位”四位一體的項目幫扶責任制,高位推進總投資327億元的79個重點項目。其中,有個項目列入省政府重大調度項目。通過開展三個“百日競賽”活動,全市共簽約項目160個,引進市外合同資金54.9億元,實際引進市外資金29億。在重大項目建設的帶動下,主要經濟指標逆勢上揚,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地方收入突破10億元,園區稅收突破10億元。今年,我們圍繞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啟動了“雙百雙十”工程,用三年時間,著力抓好100個重點生產性項目、100個重點非生產性項目,重點推進10個重大生產性項目、10個重大非生產性項目。200個重點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20億元,其中10億以上項目11個。
二、在完善項目推進機制上突出一個“新”字。
圍繞“創新”建設目標,創新重點項目推進機制,以創新推動創業。一是新建項目發展平臺。在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精品陶瓷產業基地、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的基礎上,成功爭取到省級總部經濟服務業基地、生物食品產業基地和國家級贛中再生金屬集散市場和“中國生態硒谷”授牌,啟動了贛中金融中心、贛中物流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孵化中心建設。二是大力發展高新科技項目。與南昌大學建立市校全面合作關系,出臺了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啟動了總投資12億元的惟斯特無油渦旋壓縮機生產基地建設,全市共有12項新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或填補國內空白,華伍公司成為首家本土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三是創新項目考核機制。將項目的實施情況和成效列入鄉鎮(街道)黨委書記落實科學發展觀考評和部門、單位績效考評范圍,對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動態管理,實行進度公示制和末位淘汰制。今年,我們按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副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創新服務項目建設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領導掛點責任倒逼機制、土地資金供應倒逼機制、考核評價獎懲掛鉤倒逼機制,營造責任落實、項目落地的濃厚氛圍。
三、在建好項目服務平臺上突出一個“快”字
堅持“快”字當頭,加快推進以行政服務中心為重點的平臺建設,加快實施“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促進行政提速。投資1000余萬元,高起點地興建了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交易市場中心辦公大樓,實行兩個機構、一個團隊的管理模式。全市行政許可事項和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縮減了37%,審批時間壓縮40%;32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五統一”的便民服務中心。今年元月,正式運行了公共交易市場中心,嚴格按照“統一進場、管辦分離、嚴守規則、全程監管”的運作模式,把工程建設、土地交易、政府采購、交通工程、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納入中心進行公開交易,從硬件、軟件、配件上真正實現“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切實減少了行政干預和暗箱操作。交易中心運行以來,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率達到13.72%、國有土地出讓拍賣價增值率達到78.3%。
四、在破解項目落地瓶頸上突出一個“實”字
針對項目落地的實際需要,圍繞項目建設的實際困難,重點解決三個現實問題。一是抓項目報批。每個項目組建一個服務小組,制定工作時間表,加強上下協調和匯報溝通,從項目注冊立項到竣工投產等提供全程服務。省發改委先后兩次到我市調研,分別在和南昌召開專家論證會和項目推進會,指導投資18.2億元的新高焦化等重大項目報批工作。二是抓項目用地。積極爭取上級國土部門的支持,圍繞重點項目用地情況,及時調整土地利用規劃,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報批工作,保障了好幫手電子等5個省重點調度項目2400畝用地,做到了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當年申報、當年下達。三是抓項目融資。,市財政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企業發展扶持基金、出口創匯退稅基金和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基金,幫助企業申請擔保貸款1.3億元,為4個高新技術項目提供1300萬元扶持資金;利用中小企業擔保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城司、豐源工業城投資公司、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公司五大融資平臺,累計向8家金融機構融資16億多元。今年,我們將全面對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切實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繼續完善各種專項發展基金和項目融資平臺建設,進一步招展 項目發展空間。
五、在整治項目建設環境上突出一個“鐵”字
篇2
“十五”期間,國家在遼寧投入國債興建國家儲備糧庫、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村村通油路”、林業、水利、城市基礎設施及石化、鹽業等企業技術改造等共580多項國債建設項目。近2年來,又有144項建在遼寧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債項目獲得國家批準,并陸續開工建設。
面對項目如此眾多、檔案內容如此豐富、熟悉工程檔案專業的人員短缺的困難,遼寧省當案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千方百計做好國債項目檔案工作。
堅持兩個“突出”,即依法行政和隊伍建設并重
1.突出各級檔案局的行政執法主體地位。遼寧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遼寧省檔案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屬于省、市、縣重點建設項目的檔案,由本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驗收;未進行檔案驗收或者檔案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能通過項目竣工驗收或者鑒定。”省檔案局積極宣傳和貫徹這項規定,增強有關單位依法治檔的意識。省發改委在2001年修訂《遼寧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工程驗收證書》時,也把檔案擺在與審計、消防、環保、工程質量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檔案局負責考核并填寫檔案驗收意見,具有一票否決的權限。
2.突出抓好竣工檔案驗收監理隊伍建設。自省檔案局、省建委、省計委聯合《遼寧省基本建設項目竣工檔案驗收規范》以來,有關單位聯合舉辦了5期竣工檔案監理培訓班,請國家檔案局、省發改委、省建委、省經貿委的相關處室的領導和專家授課,對各級檔案業務指導處(科)長、省(中)直項目行業主管單位的檔案工作負責人,進行基本建設程序、檔案業務知識、檔案管理登記和竣工驗收要求等相關專業的培訓,并由省檔案局、省發改委等單位聯合聘任“遼寧省重點項目竣工檔案驗收監理”,且頒發監理證。由省直單位聯合聘任,加大了他們在依法行政和監督指導工作中的力度和權威。
在工作中體現“把握源頭、抓住龍頭、屬地管理”
注重建章立制、宏觀把握、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營造抓好國債建設項目檔案工作大環境。
1.把握源頭。就是與省經濟綜合管理部門保持經常聯系,重點掌握項目立項情況和項目驗收計劃。經常性地與省發改委的投資處、交通處、能源處、流通處,以及經貿委的投資處等經濟綜合管理部門保持熱線溝通,全面了解全省項目建設動態。
“十五”期間,省檔案局與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全省國債項目檔案工作的通知》,與省經貿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全省重點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項目檔案工作的通知》。這兩個《通知》對國債項目檔案工作的組織領導、管理體制、項目檔案管理登記、歸檔要求以及驗收工作“兩步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組織檔案專項預驗收和參加整體驗收)等都作出了框架性的規定,特別強調了項目檔案的集中統一管理、“三參加”、“四同步”管理,把項目檔案工作納入到項目法人責任制、合同制、監理制之中。
發改委和經貿委是經濟綜合管理部門,也是國債項目立項審批單位,同時也是國債項目驗收的組織單位,借助他們的支持,才能加大對項目法人、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監督和指導力度。由于省局工作主動、積極到位,現在省發改委和省經貿經常在確立國債項目名單時,主動抄送省檔案局一份;組織驗收時,及時把檔案局納入到驗收委員會之中,良性的工作機制已經逐步地建立起來了。
2.抓住龍頭、帶動行業。就是與項目集中的行業主管部門密切配合,推動整個行業國債項目全面發展。“十五”期間,省檔案局與省糧食局、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遼寧省國家儲備糧庫及糧庫專項工程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的通知》,對用國債和世行貸款興建的72個國儲庫檔案工作提出了要求,并會同省糧食局及“建庫辦”的同志一道深入項目建設第一線檢查指導。
2001年,省檔案局還會同省電力公司、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遼寧省農村電網改造項目檔案工作的通知》,對一期64個縣和二期78個縣的農網國債項目檔案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時任省農網改造領導小組組長的趙新良副省長明確批示“要抓好農網改造竣工檔案工作”。此后,全省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被列入各級農網改造領導小組和各級農網改造驗收委員會之中,省檔案局與省農電局共同在鐵嶺市召開了檔案工作現場會,介紹了先進單位的經驗,對農網項目檔案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全省農網改造檔案的形成質量、完整率和準確率在全省與其他各行業相比均排在前列,成為各地區國債項目檔案工作的標兵。
3.屬地管理。就是注重加強市縣兩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作用,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屬地化管理的優勢。省檔案局及時把國家和省確定的國債項目名單印發給各市檔案局,通過要求各地填報《檔案管理登記表》,使各級檔案局對本地區的國債項目建設情況和檔案工作的進展情況實行動態管理,也使項目法人及參建單位在工程開工之初就注重項目檔案的形成和積累。
省檔案局還要求各級檔案局及時與本地有關部門轉發省檔案局與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印發的有關國債項目檔案工作的文件,并抄報相關省主管單位,通過這項工作,密切了各級檔案局與本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聯系,改變了過去在工程立項時不知情、驗收時不知道的被動局面,從而形成了左右互動、上下相連的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圍。
工作方法不斷創新,用真誠感動人,搶抓機遇教育人
1.“三參加”、“四同時”管理是做好國債項目檔案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檔案部門參加工程進度例會,參加單項或階段竣工驗收,參加設備開箱,并形成記錄。項目法人下達項目任務同時下達歸檔要求,檢查工程進度同時檢查文件形成情況,項目竣工驗收同時驗收項目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情況,上報項目評優和有關人員提職考核時,檔案部門出具專題檔案歸檔證明材料。
2.把檔案工作納入到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之中。明確項目法人對項目檔案工作負總則、監理單位負責竣工檔案審核;對項目檔案工作在招標中有要求,在投標中有承諾,在合同中有規定。明確規定應提交項目文件的套數、案卷質量、移交時間,以及提交文件的整理歸檔責任。
3.堅持日常指導與專題培訓、經驗交流相結合。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編寫講義和培訓資料,并采取現場示范和答疑的方式,先后舉辦了全省水利、公路、交通、林業、石化、農電等系統國債項目檔案專題培訓班,接受培訓人員近千人次。還通過經驗交流和現場觀摩的方式,以點帶面,推廣典型,促進建設單位之間的交流,同時還起到了以行業項目檔案工作的進步推動各地區其他建設項目全面發展的作用。
4.堅持做到項目“開工時檔案管理登記、施工中檔案執法檢查和指導、竣工時檔案同步驗收”的管理模式。項目建設檔案是隨著項目建設進程逐漸形成的,必須從頭抓起,否則就會形成竣工檔案“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竣工時討要”的現象。檔案管理登記工作恰恰使我們檔案局掌握工程開工情況、與項目法人建立工作聯系、對工程建設進度和工程檔案形成情況實行動態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省檔案局把登記工作當作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常抓不懈,“十五”期間,每年都受到國家檔案局的通報表揚。
國債項目是國家投入資金建設的,竣工檔案驗收是重點項目檔案工作的最后一環,我們必須為國家把好國債項目竣工檔案驗收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把驗收工作的重點放在檔案專項驗收或預驗收上,將驗收關口前移,凡各市沒有組織予驗收和市檔案局沒有參加予驗收的項目,省檔案局組織或委托市檔案局進行項目竣工檔案的專項驗收,及時發現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留出時間進行整改。條件不成熟的不驗收,決不使竣工檔案驗收流于形式,走過場。
5.在驗收大會上更不放過任何宣傳檔案工作的機會。在每次的工程驗收總結會議上,在場的有項目法人單位、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領導、各有關主管部門的領導及相關人員,有關人員都精心地為主要領導準備有關檔案工作的講話材料,通過領導講出做好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的必要性和措施、從而起到了靠我們自身宣傳難以達到的效果。
篇3
(一)公正審計報告原是社會中介審計機構的一種審計報告形式。這種審計報告一般是按特定的格式化模塊套成,因受委托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社會中介機構在審計報告中發表的審計師意見,存在反映問題不全面的情況。目前省級合同總價款20%資金,安排撥付項目建設資金,項目竣工后依據審計結論結算余款。項目建設業主單位,屬于前期審計的項目,應在審計完成后,依據審計意見書進入下一步招標程序,以審計結論為依據方可辦理工程結算和竣工決算。屬于結算、決算等后期審計的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發生調整建設方案變更設計、增加隱蔽工程量、調整特殊材料和設備價款等,超過合同總價5%以上的(或者一次性單項變更金額在20萬元以上及累計變更金額在20萬元以上的),在完成報批后應將相關資料及時書面通知縣審計局,以便進行后續審計。縣發改局每年年底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一次自查,對照項目建設、資金管理的各項規定進行自查自糾,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爭取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項目建設上,嚴格按項目設計或方案實施,既不能擅自擴大規模,也不能縮小建設標準;既要保證項目建設質量,也要保證項目建設工期;在資金的管理上,嚴格執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嚴禁擠占挪用、高估冒算、虛報工程套取專項資金。在審計監督中,發現有違反《襄陽市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辦法》規定,不按審計要求提供資料或提供虛假資料,因勘察、設計單位的過錯造成項目重大預算失控和投資損失,建設單位擅自動工建設、擴大建設規模、提高建筑裝飾和采購標準以及建設計劃外工程,設計變更或現場簽證未經法定程序審批,工程結算中多計工程款項,改變項目資金用途轉移、侵占和挪用項目建設資金等行為的,縣審計局應依法作出審計處理,涉嫌違紀違法案件的移送相關部門處理。審計機關對國外貸援款項目出具的公正審計報告中的審計師意見基本上也遵循了這種格式,往往也可能因為受各種因素影響發表審計師意見,與中介機構審計報告趨同化。
(二)現有外資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與外資項目審計領域不相適應
一是國外貸援款項目執行周期較長與地方審計機關對審計人員實行輪崗制度形成的不適應。從我省正在執行的13個國外貸援款項目看,執行期一般為5到7年,有的項目因延期,執行期更長。因地方市州審計機關兩年左右一次的輪崗工作制度,使新上任的人對項目缺乏深度了解,對工作難以適應。二是涉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項目,缺少工程造價和工程預決算等方面的審計專門人才,難以適應對國外貸援款中此類項目深入審計的需要。三是地方外資審計人員外語基礎較差,不能完全適應工作的需要。審計中不僅有些項目的國際資料需要一定的外語水平,出具公正審計報告也要用中英兩種文字表達,因此沒有較高外語水平的人才也難以適應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工作的需要。
(三)地方外資審計缺乏前瞻性眼光,創新謀遠發展的理論研究滯后
當前地方外資審計存在著為規避審計風險,只偏重于做好各種格式化的表格和工作底稿的傾向,忽視了外資審計長足發展需要前瞻性的眼光。為了完成審計任務,埋頭于看似完美無缺的格式化底稿,束縛了審計人員對外資審計工作在創新理念上的一些突破。
二、解決困難、問題的途徑及建議
(一)調整貸援款項目審計結構,均衡布局,統籌外資審計力量,科學安排
要解決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時間集中、工作量大、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一是建議國家審計署會同國家財政部和項目相關的部委與國外貸援款組織或機構協商,按項目貸援款數額多少或類別,由每年必審改為每年輪審或兩年一審,對項目審計時間和出具公正審計報告進行結構性調整,均衡布局審計項目完成時間。二是省級審計機關要打破地域和人員身份界限,整合外資審計人力資源,向社會吸納適合型人才,組成以省級外資審計人員為核心,市州級外資審計人員為傳動,聘用專業人員為推手的“三位一體”外資審計隊伍。三是省級審計機關根據每個項目的子項目涉及的點面情況,在完成上年度項目執行情況審計后,科學安排人員,組織力量對其進行本年執行情況的分時專項調查,這樣既能為下年度審計集存資料,又能減輕人員不足的壓力。
(二)建立穩定外資審計隊伍的措施,定期舉辦外資審計人員學習培訓班,提高地方外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一是建議國家最高審計機關建立相關制度,制定穩定地方基層外資審計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的措施。二是審計署外資司和省級審計機關按層次,舉辦外資審計人員參加的外資知識培訓班,全面提高地方外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定期舉辦外資審計理論專題研討會,組織交流創新理念成果,搭建平臺,營造氛圍,實現外資創新理論與實務的有效對接
篇4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是一項新啟動的、目前在部分省區實施的農業補貼政策。2012年以來,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各級農口部門的共同努力,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項目實施地方的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普遍反映,項目選得對、選得準、作用大、效果好。現將兩年來的項目實施情況及2014年工作通報如下。
一、項目實施的主要成效
農財兩部共同制定的指導意見提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主要在馬鈴薯、蘋果和其他特色果蔬主產區實施,按照不超過單個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定額補助標準,采取“先建后補”方式,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農產品儲藏、保鮮、烘干等初加工設施。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在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1個省、區和新疆兵團的157個縣、旗、團場實施項目,補助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烘干房等三大類19種規格的初加工設施。2013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5億元,實施省份擴大為14個(即在上年基礎上新增福建和湖南),項目縣增加到197個。兩年來,共補助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5萬座初加工設施,其中享受補助政策的農戶3萬個、合作社2000多個,新增馬鈴薯貯藏能力100萬噸、果蔬貯藏能力60萬噸、果蔬烘干能力60萬噸。初步測算,補貼建設的標準化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后,馬鈴薯、水果、蔬菜產后損失率從15%以上降低至6%以下,相當于每年增加27.5萬噸的產量,農民減損增收3.9億元。同時,由于及時入窖入庫貯藏和入房烘干,錯季銷售價格比收獲旺季地頭售價平均高出30%~50%,每年農民多增收14.8億元。如設施使用壽命按20年計算,預計可為農民帶來370億元的收益。
按照現代農業理念,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應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以往關注點多在產前、產中,相對忽視產后環節,造成大量農產品在收獲后白白損失掉,既浪費了資源、污染了環境,又減少了有效供給、增加了質量安全隱患,農民還得不到應有的收入。國家支持農民建設科學實用的初加工設施,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尤其是農民的經濟利益問題,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遼寧省昌圖縣平安堡鎮十里村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一年可利用大棚等設施種植四茬胡蘿卜。補助項目在該村實施兩年,新建5個100噸冷藏庫和300個10噸貯藏窖,前三茬胡蘿卜利用冷藏庫進行預冷處理后銷售,市場范圍從以往的鄰近省區為主擴大到全國各地乃至俄羅斯等周邊國家,每斤售價提高0.3元;第四茬胡蘿卜入窖貯藏3個月,每斤售價平均提高0.4元。多數農民預計建窖(庫)投資2~3年即可收回,種植、流通、貯藏收入加起來可使農業效益至少翻一番。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同志在西北調研時,基層干部和農民一致反映: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就是好!特別好!相當好!
實施項目的各級地方政府重視程度都非常高,推進力度不斷加大。2012~2013年,內蒙古達茂旗得到中央財政項目補助資金700萬元,旗政府整合“一事一議”資金、地方財政應急資金和有關部門對口幫扶資金等3200萬元,全部用于馬鈴薯貯藏窖建設,兩年新增馬鈴薯貯藏能力7.8萬噸,強化了當地馬鈴薯的主導產業地位和發展基礎;福建省政府明確提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建設用地享受農業生產設施用地政策,不用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實踐表明,主產區建設貯藏、保鮮、烘干等初加工設施,切實起到了減損增供、均衡上市、穩定價格、提高質量、促進增收等多方面的作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培養了人才,鍛煉了隊伍。
二、實施項目的基本要求
篇5
當前,我區正處于產業二次轉型、經濟二次騰飛的關鍵時期。通過這次讀書學習和外出考察,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轉方式調結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然選擇,周邊區、市的科學規劃布局、飽和性投資造環境以及蓬勃發展的勢頭,使我們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作為全區經濟綜合部門,要真正通過發展和改革履行好轉方式調結構這一重大任務和使命,必須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落實科學發展觀、“十二五”規劃編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狠抓落實,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以強化規劃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基礎引導
充分發揮規劃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時代背景下的轉方式調節構發展戰略研究。將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當前工作和“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主題,牽頭做好“十二五”規劃綱要及6個綜合性規劃和46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不斷推動優勢產業由低端向高端發展、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盡快形成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和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的經濟發展格局,努力促進集群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服務業結構協優化、循環經濟生態集約化。服務業占GDP比重在今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的基礎上,爭取到2015年達到40%以上。
轉方式調結構的主攻方向
圍繞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促進產業集群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突出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引導制造業拓展和拉長產業鏈條,向園區集中、向品牌化轉變,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汽車項目、等船舶產業項目、二期等石化項目、峻嶺電子等信息產業項目;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著力點,積極推動工業企業分離發展生產業,加快發展生活業,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業,不斷強化服務業載體建設,加快建設一批聚集區,推進一批大項目,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重點加快沙灘、灣、山風景區等招商載體建設,推進樓等10余家高星級酒店建設。完善商業設施布局和建設,落實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消費政策,辦好消費節,抓好溫州商貿城等總投資200億元的29個重點項目建設,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
三、以優化投資結構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動力源泉
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要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必須實現投資結構的優化,而投資結構的優化取決于招商項目的結構和質量。一是強化定向招商服務和指導。重點推動引進特色旅游、現代物流、創意產業和服務外包業等服務業大項目以及產品研發設計、銷售服務等企業產品兩端的生產業項目,不斷增加服務業投資比重,提高工業定向招商質量,促進二三產業融合互動。二是嚴格項目準入制度。對入區項目實行綜合評價聯審制,積極引進符合產業要求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利用資源能源少的“兩高一資”項目。三是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載體建設,協調抓好今年總投資900億元的99個市區重點項目的調度服務工作,確保年內新開工50個,竣工25個,完成投資超過200億元。“十二五”期間,爭取每年滾動推進100個左右的市區重點項目,五年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元。
四、以強化節能降耗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
一是突出抓好節能降耗工作。圍繞制度、技術、工程和全民節能四個重點,完善節能降耗長效管理機制。重點強化電廠等14家年耗能過萬噸標煤企業的管理,爭取熱電公司鍋爐改造等13個節能量為5萬噸標煤的技改項目建成。確保“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如期完成。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
推進恒豐物流廢舊集裝箱回收利用等19個循環經濟項目建設,積極探討引入國際大公司在工業區建設低碳經濟試驗園區,加快海浪發電、新能源等總投資50億元的18個新能源項目建設,形成太陽能、海洋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體系。
五、以集約式發展節約化用地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支撐
一是抓好現有企業擴產增效。現有工業企業的擴產增效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也是優化工業經濟結構的主要載體,抓好現有企業的技改和對外合作,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是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增加單位面積產出的“短、平、快”的最有效渠道。當前重點加快印刷成型生產線等15個技改項目建設。要盡快整合現有政府扶持資源,制定統一規范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和產品名牌。二是抓好建成區企業“退二進三”和市場“退路進室”工作。結合城中村改造,同步研究政策,加快城中工業企業搬遷和“退二進三”工作,實施“騰籠換鳥”,同步規劃建設好新建小區農產品超市,實現露天農貿市場“退路進室”,促進土地資源整合,優化城區空間布局和形象。
六、以體制機制創新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動力保障
篇6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管理;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U4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066-02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地位變得越來越突出,對其進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應用方面的研究也逐漸加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也正呈現出健康良好的發展狀態。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應用方面開展研究以來,一方面有利于為其穩定發展創造各種良好的條件和充足的動力;另一方面也能夠為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然而,現階段在我國很多大型的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不少致命性質量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企業的發展步伐。由此,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進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方面的探討與研究至關重要,也是當前水利建筑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1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通過建筑物集中水流落差,以水庫匯集與調節水流流量,在水流推動水輪機轉動下帶動發電機發電,從而將蘊藏在水體中的位能通過機械能進而轉換為電能,最后通過變電設備以及輸配電設備等將產生的電力并入國家電網,由此輸送到千家萬戶。由此可見,在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設備和充足的資金等硬件,而且還需要相應的管理軟件,否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就會失去指揮、沒有目的、缺乏紀律,猶如一盤散沙,不會發展成為任何有利于人類的大項目。因此,要想發揮出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真正作用,實現整個建筑工程質的飛躍,就要在每一次施工過程中加強實施對各種設施乃至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即在合理施工管理系統的管理與指導下,對某一項目施工的過程的各個方面予以把控,涉及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協調、材料采購、設備應用與管理工作等方方面面。加強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其應用探索意義重大:通過在施工前階段,對施工技術工作予以科學合理地安排與管理,結合實際施工環境選擇出最佳施工方法與技術,確保最終的建筑質量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通過對施工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予以新技術、新工藝的培訓,來提高其自身素質及業務水平;通過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促使水利水電建設工程所涉及的資源得到合理地分配。
2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管理和應用現狀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規模龐大,施工技術復雜,建設周期長,質量要求高,工作環境艱苦,安全影響因素頗多等,而效益的保障得益于安全生產,安全的核心在于管理,管理結果出效益。但目前傳統企業太過包容,存在職工缺乏正規培訓,企業生產管理粗放等問題。水利水電建設企業管理系統尚不完善,缺少先進性。這直接導致在建設施工時缺乏科學合理地管理指導,失去對工程整體的把控,造成施工混亂、人員協調不當等問題。此外,目前相當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水利水電項目施工管理起步較晚,缺乏豐富的現代化施工管理經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現代化水利水電項目施工的健康發展。在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設計管理上,還有很多工作不到位。尤其是一些小型工程卻罔顧國家法律法規,前期未進行任何科學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及評估便直接施工,為項目的可實施性以及工程的安全性埋下極大隱患。此外某些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項目聘用的設計人員資質低下,技術水平差勁,缺乏設計能力,造成工程圖紙精確性和準確性受到影響,致使工程設計整體就不達標。對施工技術的由其對先進的、完善的施工技術的缺乏,使得相應的水利水電工程沒有強力的技術支撐,從而在施工過程中埋下較大的質量隱患,甚至危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施工現場管理是一個工作極易不到位的環節,除了相關監理部門對質控和管理意識不足容易忽視之外,對其機制的嚴格與完善迫在眉睫。對施工現場管理及其機制的完善敷衍了事危害深遠,嚴重影響施工工序、項目周期、施工質量等。在材料管理上,某些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由于時間緊迫在開展之前對材料的檢驗不夠仔細,而在施工階段,管理人員警惕性不夠,對施工材料沒有進行充分地檢驗,一步一步導致項目建設過程中誤用了質量不達標的施工材料和相關產品,施工的質量大打折扣,給整個工程項目建設帶來安全隱患。在施工設備管理上,由于施工設備對于項目施工必不可少,直接決定了水利水電工程能否順利開展,因此施工設備的租賃是常有的事,如果對其沒有實施有效地管制,例如定期進行維護和檢修,那么在施工時將會出現施工設備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此時就會在增加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同時,影響施工進度。除此之外,就施工單位而言,一些施工單位在不具備工程施工資質時就強行動工,可以預料其在施工中必然缺乏相應的管理和施工經驗,再加上置國家政策和要求于不顧,工程安全隱患極大,施工質量更是得不到保障。
3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管理及應用探討
引入先進、科學、合理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系統,保證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的正常進行。目前全面的管理軟件系統在施工企業的應用比較廣泛,其管理上的便捷性和時效性促使無論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是否身在現場都可以通過軟件了解工程進度并實施全程地監控及管理。此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單位要盡可能地積累豐富現代化管理經驗,可以通過對國內外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進行案例研究與分析,揚長避短,形成一套符合實際情況、適用于自身的施工管理體系。在技術管理上,首先,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技術管理予以足夠地重視,加強技術管理執行力度,并且深化技術管理改革及完善技術管理,切實做好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有力保證施工安全,降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事故,促進技術管理的良性發展。對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中的技術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建立并健全技術管理制度無疑意義重大,在對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進行有效約束的同時健康發展,有利于技術管理工作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促使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滿足實際需要,進而提升技術管理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效果。技術管理手段有待進一步提升。不可否認,發達國家的水利水電建設施工技術遠在我國技術水平之上,我國現在的技術管理水平仍然極其單一,技術管理手段尚處在較低水平階段,距離技術管理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要認真對待在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應用研究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吸取經驗和教訓,豐富和健全現有的技術管理手段,并以此為基礎,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和創新,實現技術管理手段的提高完善。在人員管理上,秉承安全生產宗旨,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以人為本,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抓安全促生產。建立健全一套安全生產的組織制度,相關項目負責人保證廠站、車間、班組的三級管理工作網,實施分級管理,責任到人;收集技術信息,建立事故與故障整理、分析、反饋的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工作總結、技術經驗交流、技術革新與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注重加強職工技術水平培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屬技術密集型的企業,相應地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高,要求兼具電氣、機械、運行甚至機械檢修工作。通過專業培訓班、短期技術培訓班、函授和面授相結合、結合職工實際受教育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崗位培訓等方式的技術培訓使職工能夠通過理論學習而在工作實踐中其技能切實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郎海彥.淺談如何提高水利施工技術確保工程質量[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7):129.
[2]王曉春.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及改進方法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2):209.
篇7
今年以來,縣司法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集中力量全面推進“法律五進”,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著力提升法律服務水平,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法律五進”集中推進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縣“法律五進”集中推進年活動領導小組,成立了辦公室,辦公室下設五個工作指導組,明確任務職責,強化工作落實,做到了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三落實”;制定完善了“領導小組例會”、“工作協調調度”、“活動跟蹤督查”、“典型經驗交流”、“活動信息報送”等五項制度,確保活動開展扎實有效。
二夯實基礎,健全制度,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
2、狠抓人民調解室規范化建設。按照有場所、有制度、有牌子、有辦公設施、有調解員、有檔案材料的“六有”標準,做到組織、制度、工作、報酬“四落實”,集中開展了村居調解室規范化建設。各鄉鎮司法所認真抓落實,先后抓出了XX鎮魚臺村等50個高標準的農村調解室。縣人大于5月5日組織部分人大常委和委員對農村調解室建設進行了調研,對農村調解組織建設和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3、加強“148”法律服務專線工作。“148”專線始終堅持“熱情解答,精心歸納,疏導化解,保持穩定”的工作思路,做好了法律咨詢和群眾心態調節工作,為當事人解惑釋疑,化解矛盾。上半年共接聽、解答、分流咨詢電話57個,接待來訪13人次。
三擴大法律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為維護全縣發展和諧穩定大局保駕護航
4、社區矯正工作步入正規化。配齊配強了社區矯正工作者隊伍,部分鄉鎮成立了由離退休干部,社區居委會樓長、村居會治安主任為主的矯正志愿者隊伍。與縣法院聯合制定了關于判處管制和宣告緩刑人員接受社區矯正告知書,建立社區矯正人員信息登記卡,統一制定了《社區矯正工作流程》,并印制了社區矯正工作檔案材料,加強了社區矯正對象的有效銜接,注重人性化管理,防止了社會服刑人員的脫管、漏管現象的發生。采取多種幫教形式,促進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同時加大了對生活困難矯正對象的救助力度,促使他們能夠安心接受矯正,體現了矯正工作人性化思路。目前,共登記社區矯正對象97人,其中管制23人,宣告緩刑58人,假釋15人,解除社區矯正對象6人。
5、強化公證工作。全體公證人員努力開拓公證證源,拓展業務范圍,從加強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著手,積極為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交易、男到女家落戶、銀行貸款、招投標項目建設、土地承包以及社會公益事業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服務范圍廣,服務力度大,同時,將公證觸角向社會領域延伸,不斷拓展農村證源,積極為“三農”服務。上半年共辦理各類公證226件,其中經濟類公證23件,民事類公證203件,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
四加強教育,狠抓作風隊伍建設
制定了《司法局關于開展“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深化年”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督查方案》和《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實施意見》,認真開展了“抓學習、轉作風、保穩定、促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嚴格落實“五抓”執行“五不準”規定。落實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審批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執行上下班考勤制,增強了全局職工紀律觀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五圓滿完成其他各項工作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公環境,通過多方協調資金,投資近十萬元,對局辦公樓進行全面整修,更新了辦公桌椅,綠化了草坪,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有了全新改善。組織全局干部職工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捐款支援地震災區,全局職工共捐款29630元。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認真抓好“法律五進”集中推進年活動的總結驗收工作。
二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年內10%以上的村居調委會要建成規范化調解室,實現建設56個高標準的農村調解室的目標。
三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尤其做好奧運期間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工作,確保調處率100%,成功率96%以上。
四進一步抓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進一步細化教育矯正管理措施。
篇8
關鍵詞:成本管理 計劃成本 客觀黑洞 主觀黑洞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7-170-02
一、電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各項內容進行的成本核算、分析、決策和控制等管理行為的總稱。具體在電力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中,是指在建設中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進行有效地、系統地、合理地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管理工作{1}。具體說來就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跟蹤資金流向,核算實際成本信息,對比成本目標、各定額標準和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偏差,分析重大偏差產生的原因,并予以糾正。
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壯大,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生產出或提供優質價廉的產品或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顧客需要、贏得顧客青睞、占領市場,并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低價取勝是競爭中常用的手段,企業若要采取低價策略,則必須控制好成本。只有成本降下來了,價格才有下調的空間;若不考慮成本,一味降價,不是入不敷出,就是降低質量標準,只能在競爭中失敗。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電力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1.項目決策及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工程成本的控制主要由施工以前的項目決策和具體設計決定的,而項目決策確定之后,控制工程成本的關鍵就在于工程的設計了。在動工前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對擬建工程的實施進行全面的計劃就是設計,即對工程建設進行提前規劃的過程{2}。此階段需要設計者深入現場,調查研究,搜集相關數據資料,提出多種方案,每一種設計都有其各自的造價,優良的設計方案可以給整個工程帶來巨大的效益,同理,不合理的設計方案會給項目建設帶來重重困難,甚至導致項目擱淺。因此,不能盲目追求低成本的設計,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對方案進行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益評價{3}),選出最優方案。
2.施工階段嚴格執行目標成本計劃。工程施工階段即把設計圖紙和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等變成具體實物的過程,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決定著整個工程投資的控制。因此,控制好施工階段的投資對提高工程整體經濟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施工階段可采取各種措施嚴格執行計劃,控制支出,比較實際支出與計劃支出,對二者出現較大偏差的,及時分析原因并予以解決,確保成本控制在預定的范圍內。此外,當實際情況有較大變動時,也可對成本計劃進行調整,使之更加切合實際。
3.工程結算階段的造價管理工程結算是整個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此階段成本控制的好可省去大部分不必要或施工單位的虛報開支,提高經濟效益。對電力建設單位來說,堵住漏洞,盡可能降低工程造價;而施工單位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通常多報結算甚至虛報款項,以追加投資{5}。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程結算審核實際上是雙方財務人員能力的較量。要想打贏成本結算這場戰役,就要求電力建設單位的財務人員,要熟練掌握基本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工程造價的計算程序、調查研究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堵住虛報漏洞。此外,技經人掌握一定的工程技術專業知識也是有必要的,既能切合實際的優化計劃成本,對實際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又可對不合理報價提出質疑。另外,造價人員還要多下基層,不能脫離實際,要經常下工地了解現場情況,掌握工程進展情況,時刻跟緊工程資金流向。
三、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筆者結合多年來在電力建設項目中積累的經驗,從項目競標、建造和項目成本的費用的組成,剖析了項目成本的漏洞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1.查準項目成本管理黑洞形成原因。成本管理的漏洞主要有主觀黑洞和客觀黑洞兩類{6},這兩類黑洞的結果都是項目的虧損即成本的提高。因此,二者都是成本管理控制中要注意的。
(1)客觀黑洞。客觀黑洞是指不受項目管理自身控制,而是由客觀原因造成的黑洞。它包括投標降價黑洞,地質變化黑洞,施工技術投入黑洞,企業創優黑洞等。
投標降價黑洞即在競標過程中企業為了中標,以相對低的不合理的報價作為競爭的優勢,來獲取中標{7}。這種做法往往在編制標書時,壓低臨時工程的數量或降低臨時工程的支出,但在實際施工中,這一部分費用是無法避免的,無疑是將施工方推入虧損的境地,因此是不可取的。
地質變化黑洞顧名思義是由地質變化所引起的成本增加{8}。電力項目施工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不同的地理環境會產生不同的造價,若對地質構造勘測錯誤或在施工過程中地質構造發生變化,則原計劃的造價會與事實嚴重不符,造成虧損。
施工技術投入黑洞是在更新技術方面的投資,當實際施工難度大于估計施工難度時,需采用更先進更復雜的技術,引進新技術就必然增加成本,因此產生了施工技術投入黑洞。
其它還有企業創優黑洞即企業為維護形象,盲目縮短工期,提高技術難度等增加的成本支出;施工組織設計黑洞即材料市場價格、人員、設備等方面出現投標時計劃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符造成的成本增加{9}。
(2)主觀黑洞。主觀黑洞是指完全由于管理者控制不力而增加成本的現象,其主要包括成本控制總目標黑洞,材料管理制度黑洞,分包工程黑洞,合同管理黑洞,工程質量黑洞,安全事故黑洞等{10}。
成本控制總目標黑洞是指工程管理者施工前沒有認真規劃設計,提出合理的工程造價,或者提出后沒有嚴格按計劃執行,造成實際投資嚴重偏離計劃成本。
材料管理制度黑洞是指對材料的管理不嚴格,出現不按計劃購買,超過用量購買,高價購買等現象,購買后沒有按規定管理出現材料報廢,浪費甚至丟失的現象。
分包工程黑洞是指對勞務分包隊伍沒有落實責任制{11},沒有嚴格審查財務支出,造成重復支出而沒有工程進度,甚至最后分包隊伍一走了之的境況,給招標方帶來巨大虧損。
其它還有合同管理黑洞即缺乏法律意識,對所簽合同沒有認真分析盲目混亂的簽合同造成的經濟損失;工程質量黑洞即工程質量不合格以至于返工而產生的重復支出;安全事故黑洞指出現安全事故之后的停工整頓,檢查,賠償等善后工作的支出;項目管理費黑洞即管理人員擅自揮霍資金所產生的開支{12}。
2.項目成本管理黑洞的解決辦法。
(1)客觀黑洞解決辦法。對于客觀黑洞,其誘因是客觀且無法避免的,但如此并不代表管理者只能聽之任之,而應隨著工程客觀條件變化,并出臺相關規定和補救措施,積極調整施工方案,使成本增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首先,在動工前的計劃階段,要深入具體施工環境進行細致的勘測研究,分析各種突況,并將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在報價內,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對于潛虧項目(投標價格核算低于成本的工程)絕不冒風險承攬。
其次,在施工過程中應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資源利用率,對人力、財力、物力進行更好的組合,以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的經營規模也不能盲目擴大,企業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對于能力不夠的企業,規模過大是一種負擔甚至造成倒閉。企業的經營規模要適當,一般認為企業凈利潤與經營總額的比值能達到同行業平均水平即為規模適當,大于平均水平時可考慮擴大規模{13}。
此外還可采取企業在其系統內實行招標采購固定資產的固定資產招標采購制度,以及企業自行分配整合施工任務的攬干分離的經營方式。這些手段都有助企業有效整合自身資源,合理分配利用,更有效地應對客觀黑洞,使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2)主觀黑洞解決辦法。對于主觀黑洞的解決辦法主要是管理人員能力的提高。具體方面有除項目總成本外再設立盈虧目標以考核成本管理的能力;對材料購買也采用招標方式,選取合理報價,研究制定材料的具體數量,采購來的材料要按相關規定存放管理,落實相關責任制防止材料報廢,浪費丟失等;重視安全和質量,質量是企業品牌的保證,安全是企業穩定的前提,做好安全和質量工作,保證企業的效益;結合項目實際,制定相關規定,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針對分包施工的項目先按照施工標準計算出工程量,綜合各項費用,作出項目造價;然后嚴格按照規定撥付和結算款項,非特殊情況不對分包單位進行預付款;凡是中標單位必須簽訂合同嚴防各種形式的掛靠施工。
四、總結
目前,我國電力建設行業已實施市場競爭機制,這就意味著企業面向市場,自行承擔盈虧風險。利潤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成本控制直接關系企業的利潤,因此電力企業必須從理論上實踐上深入研究摸索,落實成本管理,保證企業利潤的實現。總而言之,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涉及工程的各個方面,需要管理者掌握各方面知識和信息,在項目的整個過程中嚴格執行預算成本,并按相關規定制度進行管理。本文也列舉了一些筆者總結的成本管理的漏洞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對電力行業同行有所裨益。
注釋:
{1}孫慧.項目成本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陳恒.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太原大學學報,2006(1)
{3}劉荔娟,林煒.關于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模式的探討[J].上海企業,1989(3)
{4}陳祖雄.工程管理實踐EPC三大內容實踐及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8(5)
{5}陳皴華.有關EPC合同的技術管理[J].建筑施工,2008(7)
{6}陳建虹.電力工業基本建設預算管理制度[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7}素瑩主編.工程造價管理[M].科學出版社,2006
{8}梁基照編著.工程管理學[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
{9}Litzenberger R., Jones. C. P. The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cost of Capital:Comment[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9(3)
{10}周大兵.深化施工企業改革加強工程項目管理為創建國際一流電力建設水平奮斗―在全國電力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暨火電施工專委會第十二次年會上的講話[J].電力建設,2000(11)
{11}李健.探索電力工程項目投資控制管理[J].電力建設,2003(12)
{12}尹光華.項目管理理論在電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華東電力,2001(12)
{13}張勁松.項目管理在中國電力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電力,2004(9)
篇9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2011年全市經信工作完成情況和2012年工作安排講三點意見:
一、2011年經信工作回顧
2011年是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經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的主線,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精心組織經濟運行,狠抓工業結構調整,大力實施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節能降耗、信息化推進等工作,全市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主要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年度目標,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一)加大綜合協調力度,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一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市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成為全國工業銷售收入過萬億的16個城市之一。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在14%左右,銷售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實現9500億元、720億元和11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6%和30%。二是要素保障扎實有力。積極緩解企業資金緊張難題,開展政銀企協作平臺建設、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銀企互動的效率和水平明顯提高,與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簽訂合作協議,為中小企業集中貸款35億元。全年利用固定資產增值稅抵扣10.86億元,對上爭取各類獎勵及扶持資金2.2億元。加強煤電油運綜合協調,全年全社會用電量329.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5%,工業用電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全市冬季電煤庫存達到21天以上;成品油零售82萬噸,增長13.89%。
(二)扎實推進結構調整,工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政策引導力度不斷加大。先后擬定出臺了《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電子信息、機械等9個行業發展規劃,《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工業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方向和重點。二是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投資720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技改投資620億元以上(新統計口徑),占工業總投資的86%。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約28%,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2%以上。三是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百項重點工業項目開工107項,累計完成投資180億元,有57個項目竣工投產。96個國家、省專項項目竣工48項,累計完成投資104.07億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工業轉方式調結構的若干政策意見》,公布實施第一批重點產業鏈,目前配套的15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4個項目部分投產。四是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26.7%,較年初提高1.4個百分點;新材料、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超過30%,利稅、利潤同比增長40%以上。五是物流產業發展迅速。預計全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280億元,占全市GDP的9%,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4%。六是發展空間有效拓展。列入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的19家企業全部完成淘汰任務。寧夏石嘴山工業園順利開工,被評為國家級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示范園區。
(三)突出創新載體建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是創新載體不斷優化。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6家。有238個項目列入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較上年增加50余項。全市地方企業主要裝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26%,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40%以上,我市被確定為省首批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二是集中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年開發新產品、新技術2000余項。動態無功發生器、船用雙燃料發動機、美洛西林鈉等20余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實現產業化。三是產學研合作逐步深化。舉辦了陶博會、精細化工產學研洽談會、新醫藥論壇等一系列產學研活動,成果540項,達成合作意向110余項。有20多家企業與高校簽訂共建研發中心協議。90%的規模以上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建立產學研基地和研發實驗室300余個。四是工業設計穩步推進。鼓勵企業建立工業設計中心,新增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家。舉辦“創意”2011年工業設計大賽,有40余所省內外高校參賽,征集作品508件,涉及裝備機械、電子電器、軟件設計等多個領域。舉辦工業設計創意展,展出優秀工業設計產品100件。五是軍民融合步伐加快。與中國空氣動力研究發展中心、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等單位就核電裝備制造、小弱信號智能處理等達成合作意向,7個項目進入合作實質性階段。
(四)狠抓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年以6%的工業用電量增速實現了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萬元GDP能耗降低3.7%以上,能夠全面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一是政策規章體系逐步完善。印發節約能源規劃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修訂《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等10余個政策法規,為“十二五”節能工作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嚴格節能目標責任制管理,開展“十一五”節能考核,兌現獎懲措施,分解落實“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加強督促考核。二是結構節能扎實推進。嚴把節能評估和審查關,對1010個投資項目進行了節能評估和審查,確保新上工業項目能耗水平低于全市“十二五”當期控制目標。實施地方節能標準提升工程,有6項標準上升為省級標準,產品能耗定額標準760個。制定《南部區域產業優化升級關停淘汰工作實施方案》,出臺了耐火材料、鑄造等6個行業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意見,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三是科技節能不斷強化。印發全市重點節能技術、產品和設備推薦導向目錄,公布了9個行業54項節能技術,12項節能技術列入省重點推廣目錄。實施工業窯爐、雙盤摩擦壓力機和紡織行業綠色照明產品升級改造工程。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節能服務機構10家,能源審計機構12家。四是加快節能重點項目建設。100項節能重點示范項目年實現節能量100萬噸標準煤。77個節能項目列入國家、省重點扶持計劃。五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認定綜合利用企業106家,居全省第一位,年減免稅收近億元。71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開展了300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和能效對標,年可實現節能量100萬噸標準煤。
(五)加強兩化融合,信息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一是信息化與工業化加快融合。實施兩化融合示范項目30項,有8個項目列入省信息技術推廣應用重點項目,12個項目進入省兩化融合“四個一百”工程。開展兩化融合助企行動,在建材冶金、紡織、機械等行業的160余戶企業中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電子商務應用深入發展,有3家企業成為省首批電子商務認定企業。二是加強淄臺信息化交流。先后舉辦了海峽兩岸()工業信息化和產業合作交流會、淄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高級領導研習班等5次對臺活動,搭建起海峽兩岸信息化交流合作的堅實平臺。兩地50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16項、合作意向50余項。三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平穩。預計全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潤、利稅同比均增長21%以上。31個在建重點項目竣工12項。四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加快文昌湖軟件產業園建設,打造軟件產業“兩園一帶”新格局。累計認定軟件企業33家,5家企業通過CMMI3級國際認證,7家企業通過計算機系統集成三級資質認證。五是抓好信息安全保障和無線電管理。開展專項保密、數據安全管理備案等檢查,為全市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加強“無線城市”建設,全市基本實現城區、主要鄉鎮網絡全覆蓋。重點做好應急聯動、政府移動OA系統、醫務通、智能公交等應用項目,有40多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六)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整體發展素質進一步提高。一是企業管理創新力度加大,先后組織企業進行現場觀摩活動、舉辦高級研修班和高層次專題講座,培訓企業家、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3000余人次,有2家企業和2項管理創新成果獲得“省企業管理獎”,獲獎數量居全省首位。48戶企業被評為省級誠信企業。組織召開全市企業管理創新經驗交流會議,出臺了《市企業管理創新獎管理辦法》,30家企業獲得“市企業管理創新獎”。二是基礎管理日益加強。目前全市重點企業中,90%的企業制定了生產現場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技術標準等,47.5%的企業實施了企業資源計劃管理(ERP),34.5%的企業實施了流程再造。三是大企業集團龍頭作用更加突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178家,其中,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10家,過50億元的18家,過10億元的77家,11家企業進入全省工業企業100強,6家企業進入中國工業企業500強。2011年度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增長25.15%,總量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超過41%。
二、科學分析經濟形勢,進一步明確2012年發展目標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總體上看,今年經濟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科學分析形勢,保持經濟和信息化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不利因素看:一是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三大主要經濟體發展困難重重,歐債危機日益惡化,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成為長期趨勢。針對我國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外部需求持續疲軟。隨著外部環境對我國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明顯加大,我市經濟發展速度也將放緩,呈現逐步回落態勢。二是區域競爭壓力加大。近年來多次到蘇錫常地區考察學習,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產業結構逐年優化,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的比重達到40%左右,新興產業對工業的貢獻率超過了50%。在全省“一黃一藍”兩大戰略中我市的區位優勢明顯弱化。三是發展要素受到嚴重制約。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土地資源緊張,房地產市場疲軟,市場需求進一步下滑,將對我市建材、冶金等行業造成較大沖擊。企業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受物價上漲影響,生產成本顯著上升成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問題,目前,能源及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超過13%,僅去年12月份電價上調一項,將年增加企業經營成本6.93億元。
從有利方面看:一是今年中央確定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推進結構性減稅,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實行有扶有控的產業政策,為工業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經過近幾年轉型發展,我市經濟實力和發展質量有了質的提高。工業規模不斷壯大,工業總量突破萬億,為工業升級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化工、建材等一批傳統產業實現脫胎換骨式的提升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壯大,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省級以上品牌達到360余個,具有市場話語權的工業產品達160余種,為工業內涵發展注入了活力。三是黨的十、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召開,將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增強信心、提供動力。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些都為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利用好新的優勢資源,統籌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統籌處理好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的關系,統籌處理好突出重點和協調發展的關系,就一定能夠趨利避害,戰勝困難,把今年的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做好。
2012年經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突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牢牢把握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的戰略機遇,以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重點,以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和政策扶持為支撐,著力穩增長、抓改造、調結構、強創新、拓市場、提質量、促融合、控能耗,做強比較優勢,創造發展優勢,努力推進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布局合理化、產業經濟低碳化,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012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增長16%以上;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3%以上;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以上。
三、突出重點,創新實干,努力實現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新突破
在國內外環境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做好今年的經信工作,關鍵是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刻領會劉慧晏書記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內涵發展提出的三個重要詮釋,堅定不移的轉方式調結構,真正實現工業由大到強,由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由依靠資源能源消耗向依托科技創新、人才文化支撐的轉變。
(一)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一是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的變化,搶抓機遇,趨利避害。準確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認真搞好監測分析,有步驟的開展電力、資金、財務管理、市場布局等方面的預警預測,及時提出調節經濟運行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努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鞏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防止出現大的波動。二是切實抓好重點企業培育和發展。發揮企業評價考核和創新成長型工業企業培育兩個方面的綜合引導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優質資源向重點企業和優勢企業聚集,推動企業在技術創新、招才引智、區域帶動等方面實現新跨越。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培育一批企業管理創新優秀企業,集中扶持20-30個重點管理創新項目,推廣先進管理模式,引導全市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誠信工作和評價機制,協調建立部門聯動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三是強化各項要素保障。做好煤電油運綜合協調。加強政銀企合作,優化金融環境,在全市商業銀行中推廣政銀企合作集中貸款模式,探索實施財政風險補償金貸款,在小微型企業貸款難方面實現突破。四是繼續大力開拓市場。借助“品牌建設年”活動,深入推進市場細分與定位、渠道、品牌三大戰略推廣工程。組織實施“品牌培育工程”,抓住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開展品牌品質培育,強化政策扶持,提高我市特色產業的名牌覆蓋率、品牌知名度。鼓勵品牌“走出去”,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搶占中西部市場,大力拓展非洲、中亞、東歐、拉美等新興市場。五是抓好企業安全生產。深入開展“本質安全強化年”活動,繼續降低工業企業一般事故的總量和傷亡人數,堅決遏制較大級以上事故發生。
(二)加快構建新型產業體系。一是做強做大優勢支柱產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施差異化戰略,努力占領產業制高點。重點抓好新材料、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優勢支柱產業,在資金、稅收、人才、技術、設備等若干領域給予強力支持和引導,促進加快實現跨越發展。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深入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加大創新成長型企業的培育力度,按照做強做大的目標,發展新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按照發展壯大的目標,發展汽車及物流等產業,按照創新提升的目標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盡快形成一批支撐我市經濟增長的新產業群體。三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優化結構、提升檔次、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方向,堅持創新發展、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兩化融合原則,加快推動化工、建材、冶金、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大力發展生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圍繞打造魯中物流“旱碼頭”,充分發揮好保稅物流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物流信息交易平臺建設為重點,突出抓好4大物流園區,5大物流中心,10個特色配送中心,25家重點物流企業和40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生產供給主體,抓好晶圓測試、新能源汽車研究、生物醫藥研究、MEMS研究等社會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五是加快特色產業聚集。以城鎮化為依托,加快形成現代產業發展和城鎮化相互適應、相互補充的工業化與城鎮化融合新格局。抓好各類產業基地建設,提高現有示范基地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新培育一批省級示范基地,爭取創建一批國家級示范基地。
(三)積極擴大有效投入。一是加大技改投資力度。繼續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計劃,進一步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為主向對生產全過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總體改造發展,由單個企業的改造向對整個產業鏈的配套改造發展,由單純的生產制造環節改造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領域延伸發展。落實好技改項目免稅、增值稅轉型等鼓勵政策,出臺技改項目導向目錄,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加強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管理。對列入省“1000項”、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項目和市百項重點工業項目、重點產業鏈項目等重點項目,加強跟蹤、服務和協調,從項目策劃、項目招商到項目建設,做到專人負責,一抓到底。充分發揮市工業經濟協調小組和市工業調整振興聯席會議的作用,在項目的環評、安評、能評、備案(核準)等手續辦理方面提高效率,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項目實施進度,保證項目順利投產。加強項目策劃和儲備,加強與世界500強、中央企業和國內知名民企的對接,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市場需求,精心謀劃和儲備一批項目列入重點項目庫。三是多渠道籌措項目資金。用足用好國家各類扶持政策,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省重點。鼓勵社會資本采取直接投資、合資合作、參與改制重組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重大項目建設,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需求。支持條件相對成熟企業上市融資。認真落實國家、省促進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
(四)大力發展產業鏈經濟。一是明確發展重點。推動化工、醫藥、冶金等原材料類產業鏈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推動汽車、機電裝備等裝備制造類產業鏈,向發展高端裝備產品、整機產品,向專、精、特方向發展。推動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等新興產業鏈,向規模化、高端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推動服裝、陶琉、絲綢等終端消費品為主的產業鏈,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二是高水平研究和策劃好產業鏈。圍繞是否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廣闊的發展空間、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良好的產業基礎等方面,認真研究,篩選策劃一批重點產業鏈、產品鏈。通過高標準、高水平、高起點策劃產業鏈,實施一批關鍵項目,爭取盡快形成新的產業優勢。三是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鏈發展。嚴格按照市政府《關于切實做好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鏈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圍繞產業鏈發展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切實抓好市第一批重點產業鏈發展。落實項目責任主體,落實項目建設條件,集中骨干力量,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按期投產達效。各行業協會、各區縣重點抓好產業鏈組織推進工作,積極協調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產業鏈總體規劃目標按期實現。
(五)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是著力提升企業研發水平。認真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進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依托的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高起點認定,開放式建設,規范化管理,力爭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市級以上重點企業技術中心研發投入達到5%。二是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產學研合作,形成資源共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長效機制,爭取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企業占比提高5個百分點,主要行業普遍與國內最先進高等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加快促進海藻纖維、超級電容電池、樹脂纖維、微波干燥儀等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產業化。三是深入推進工業設計。整合全市資源,把創意工業設計大賽打造成我市工業設計大平臺,推動工業設計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優秀設計作品實現應用,更多的設計團隊和設計人才落戶我市,把工業設計大賽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四是積極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搭建起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科研開發儀器共享、科技人才交流三大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建立和加強面向企業的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研究試驗基地和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學數據以及科技文獻等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加強以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創意產業孵化中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為重點的創新創意載體建設,吸引國字號、省字號的研發機構來我市落戶或建立分支機構,促進我市整體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產業聚集。
(六)下更大力氣抓好節能減排。一是加強節能目標責任考核。按照年度與進度相結合原則,對區縣、部門和重點企業節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出臺全市“十二五”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實施辦法,建立能耗總量與能耗強度相結合的考核體系,通過控制能耗、電耗總量指標,確保完成能耗強度降低目標。完善“一崗雙責”考核機制,落實市直部門節能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農村和商貿等領域節能工作。二是扎實推動結構節能。研究制定全市單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工作實施方案,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合理控制區域能源消費總量。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遏制“雙高”和產能過剩行業過快增長。分行業推進節能減排,出臺塑料、棉紡等行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意見。實施中心城區南部區域產業優化升級關停淘汰方案,著力在提高產業和產品結構層次、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財稅貢獻率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三是推進節能技術進步。開展“節能改造年”活動,圍繞工業鍋爐(爐窯)改造、換熱技術改造等5類項目,組織萬噸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改造。繼續抓好“節能30項”為主體的重點節能項目建設。加快節能減排重大技術與裝備的推廣應用,加快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力爭新增清潔生產驗收企業70家。四是抓好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繼續開展節能低碳行動,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組織開展能源審計和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實現年節能100萬噸標準煤以上。五是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產業轉移力度。制定出臺淘汰落后工作方案,提高淘汰標準和范圍,確保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淘汰任務。按照省里要求,認真做好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工作。大力實施產業梯次轉移,重點抓好寧夏石嘴山工業園等一批“飛地園區”建設,推動建材、冶金等資源依賴性產業向外轉移,為經濟發展騰出更多空間。
(七)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步伐。一是積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物流等領域覆蓋滲透、集成應用和融合創新。加強兩化融合試點示范,選擇化工、機械、紡織等重點行業兩化融合示范項目20個,示范企業10家,推廣一批信息化應用技術。出臺推進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意見,建設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兩化融合”促進中心,作為推進兩化融合的抓手和技術支撐。擴大淄臺合作范圍,引進臺灣先進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經驗,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二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集成電路等4條產業鏈建設為總抓手,加快物聯網建設,努力把我市建成北方集成電路、環渤海灣地區電力電子、智能電網生產集散中心和儀器儀表產業基地。2012年,力爭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利潤、利稅同比增長20%以上。三是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加強電子政務項目的審查、管理、驗收和運行維護機制建設,加快推進全市協同辦公平臺、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大重點領域應用,促進我市政務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做好電子政務內外網維護和升級工作,做好服務保障。四是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大力推進“無線城市”建設,到2012年底,實現全市無線基礎網絡全覆蓋。繼續推進“三網融合”,加強我市云計算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快“一卡通”應用,建成全省范圍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企業電子商務、第三方電子商務,積極建設商貿、餐飲、旅游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升服務業信息化水平。
篇10
關鍵詞:建筑;施工圖;重要性;優化設計
施工圖對建筑施工而言作用重大,是工程建設的過程依據,也是工程完工驗收的基礎參照,更為工程投用后的維修以及養護提供可靠參考。但在對施工圖進行設計時面臨各種問題的多重考驗,對施工圖進行優化設計在提高設計深度和建筑質量等方面影響重大。
1施工圖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1.1使工程形象更加直觀具體
設計方案文本對工程設立理念、思路、方法、過程以及結果進行了詳細描述,而施工圖紙的則把設計成果以具體的圖像展示出來,業主借助圖紙就能對工程設計成果有一個大致直觀的印象,初步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重點是否與預設效果一致,以施工圖紙為交流媒介能增強與設計和施工單位溝通交流的效果。
1.2有利于施工計劃的合理安排
施工圖所攜帶的所有信息中涵蓋了工程不同部位對高程控制、材料選用以及各個構件的相對位置等,技術和管理人員按照工程總工期要求以及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序和相互聯系及影響,結合人員機具配備情況以及天氣、地質等客觀環境的限制對具體的施工計劃和步驟進行實時安排和調整,以實現施工管控措施更加科學化和靈活化[1]。
1.3是預算及造價控制的重要依據
工程項目建設之前都要開展預算工作,業主方按照工程建設成本的預算造價預先支付一定比例的款項給施工單位,用于開展工程建設地點通水、通電、通路以及場地平整等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和施工材料的購置等。而工程預算及造價的準確編制則以高質量的施工圖紙為主要依據,通過施工圖的不斷優化可以在保障建筑功能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工程投入的顯著降低。舉例說明:江蘇省無錫市2012年間由外資投資新建的一個工業廠區,其規劃面積約為7100m2,經過投資方與設計方的多次有效溝通,屋面結構設計由最初設計圖紙中的235最終確定為345,并且把施工圖紙中采用的鋼筋材料提高了一個等級、將C型檁條替換為Z型檁條,最終確定的施工圖紙相比最初的施工圖,在工程總造價方面節約了40~50萬(人民幣)。
1.4便于后期維護和養護
工程完工投用后難免會發生各種質量問題,如裂縫、滲水、線路老化或等,或者出于運行實際需要拆減或增設某些設施,這就需要對建筑的隱蔽工程部分有個詳細了解,而施工圖紙就是最有力的參考資料。施工圖紙中對于隱蔽工程的內部結構以及特殊部位的細部結構都給予了詳細標注與說明,業主或者運行管理單位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就能對工程開展細致、到位的檢修,準確找出問題根源,提高問題處理效率;也能就拆減或者增設設施對工程局部和整體所產生的影響作出精準判斷,進一步研判拆減或者增設某項設施的必要性,為準確決策提供基礎幫助[2]。
2建筑施工圖設計中存在問題及優化策略
2.1存在問題
(1)意識偏差。
施工圖紙是設計人員腦力勞動的成果展現,與設計人員的主觀意識聯系異常緊密,意識偏差主要體現為設計思想過于開放或者過于保守。設計思想過于開放主要體現為工程設計人員在對項目進行設計過程中一味地求新求變,過于注重建筑外觀的視覺震撼效果而忽略了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建筑受力承載的合理安全性以及施工成本等經濟問題,不僅造成設計成果質量下降,也無端增加了工程預算;設計思想過于保守主要體現為高層建筑中從建筑強度和安全性的出發,剪力墻的厚度過大,然而卻使得側移值大大減小,甚至低于規范標準的要求,這就直接導致建筑抗震水平受到限制,抗震強度較低,還增大了材料用量和施工作業量,降低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3]。
(2)設計成果質量難以保障。
設計缺陷大量存在以及設計成果實際施工難度大等問題在建筑施工圖紙中屢見不鮮,其根本原因就是設計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過關、設計經驗不足或者沒有按照工程建設和設計程序對工程擬建地點開展詳細深入的實地踏勘,對基礎設計資料準確性沒有進一步核實,導致設計深度不夠或者出現重大偏差。此外,一項工程設計是由一個設計團隊中的不同人員共同協作完成的,然而由于負責不同分布工程的設計人員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和技術交流,不同人員在所負責的設計任務范圍內對同一項技術標準的取值選定出入會很大,進而導致同一建筑項目不同分布工程的銜接部位出現設計紕漏或者缺陷的幾率大大增加。比如在水利工程的灌區工程設計中,由于地形條件限制會涉及渡槽和泵站的設計,泵站廠房以及渡槽結構的設計往往由不同設計人員負責,如果設計團隊中缺乏必要的溝通,出現灌溉保準等基礎參數的選取有出入,在不同的分項工程中就會造成相關的計算和控制標準不同,渡槽輸水能力與泵站處理能力不相匹配等設計缺陷。
2.2設計優化的策略
(1)設計團隊成員之間要加強信息溝通和技術交流。
設計人員之間切實有效的配合協作是實現經驗交流與技術探討的有效途徑,也是優勢互補提高項目總體設計質量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設計人員要樹立正確恰當的設計理念,既要符合時代及技術的進步趨勢,又要杜絕不切實際的標新立異;另一方面要主動強化自身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的提升,以適應建筑設計領域對設計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此外,設計團隊之內要強化聯系和交流,各個設計環節或者不同分布工程設計任務之間的聯系一定要做好信息銜接,確保設計偏差將至最低[4]。
(2)嚴格設計圖紙的審查。
施工圖紙審查是為降低設計誤差、減少設計缺陷的把關措施,對保障設計質量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由于設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思想認識以及設計經驗等各種原因的限制,施工圖紙的設計成果必定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圖紙會審就是對設計成果進行診斷和研判,降低因設計缺陷而導致施工建設質量問題的幾率。比如,在2006年某地的一棟綜合大樓的施工圖設計中,建筑總面積1.8萬m2,建筑總層數15層,初始設計圖紙中底部基礎結構為四層鋼筋,建筑內部轉換層之間的結構形式采用薄壁型的異形柱,建筑整體桿剛度很脆弱,且自震周期長,與轉換層相鄰部位的側移剛度比例嚴重失調,與預期規格要求相差甚遠;地基基礎以砂巖為主,承重能力基本能滿足建筑要求,設計中采用的基礎形式是錨樁固定。如果該項工程沒有進行圖紙會審,所有的施工作業均按照初始的設計成果進行,不僅建筑整體的安全性堪憂,建筑抗震的問題幾乎沒有考慮,而正是因為圖紙會審環節對這些問題的一一查明和解決,為國家避免了一項重大經濟損失,也使建筑的安全性和質量得到了切實可靠的提高。
(3)縮短施工圖紙與施工實際之間的距離,提高施工圖紙的施工可行性。
施工圖紙是一個設計團隊的智力成果,是施工作業各項工作開展的最直接依據,必須具有高度的施工可行性。以房屋建筑為例:在施工圖紙中出了最基本的建筑框架整體結構尺寸的標注之外,要細化至地下車庫防火門的高度等,而在規模較大的建筑施工圖紙中,涉及不同的防火分區時就要把每個防火分區均在設計圖紙上加以區分和標示,要詳細至樓梯或者電梯的各項細部尺寸,若是公用建筑或者塔式住宅項目等,消防電梯的數量、詳細布置位置以及細部尺寸等,越詳細越有利于施工作業的開展,對于地下車庫甚至需詳細至消防公共通道的尺寸大小。
3結語
綜上,建筑施工圖紙對于施工實際的作用毋庸贅言,只有充分徹底地重視施工圖紙的重要性,積極探尋發現圖紙設計中潛在的問題并直覺加以規避和改善,才是全面保證設計能與施工實際高度貼合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崔建峰.建筑施工中工程施工圖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4(17):259.
[2]李丹,王紅偉.建筑施工圖設計研究[J].科技資訊,2011(10):16.
[3]李輝,胡楠.論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優化建議[J].建筑知識,2010(S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