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02:32: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耕作制度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耕旱田耕作制度論文
摘要:由于高麗時代以前的農書尚未發現,我們幾乎不可能確切了解朝鮮半島三國時代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狀態;但是從朝鮮時代的農書可以看出,當時受中國農書《齊民要術》和《農桑輯要》等的影響很大。本文研究了在朝鮮半島中部出土的刻有農耕圖象的農耕文青銅器,進而考察了南江流域大坪里和漢江流域渼沙里的青銅時代農田遺址,認為三國時代的農業發展相當迅速,從而進一步考證了古代韓國的傳統旱田耕作法和農耕制度。
關鍵詞:作畝法旱田大豆間作
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隨著高句麗南下政策的展開出現了密切的交流和沖突,并在此過程中形成了古代朝鮮國家的基本特征。特別是在4~6世紀,由于三國之間的頻繁戰爭,導致了人民力量的不斷壯大,農業也由此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且各國通過王權強化,來謀求新的支配體制,因此,這個時期又是各國引進先進的文化,圖謀富國強兵的活躍時期。
但是,由于農業經濟史料不足,至今還不能確認是否農業經濟引起當時各國內部的變化。由于高麗時代以前的農書尚未發現,把握三國時代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狀態是十分困難的。但從朝鮮時代的農書可以看出來,當時受中國農書《齊民要術》或《農桑輯要》等的影響很大。
本文為了弄清三國時代的農業實態,研究了在朝鮮半島中部出土的大約3~4世紀、上面刻有當時農耕圖象的大田市盾牌農耕文青銅器,又進一步考察了在晉州南江流域大坪里出土的青銅時代的農田遺址,并比較了其與農耕文青銅器上描繪的作畝方式的差異。從中發現其上層和三國時代的農田遺址相互關聯,并可據此推知古代韓國的作畝法和農作法是如何發展過來的。另外,通過對4~6世紀漢江流域渼沙里的上、下層農田遺址的研究,發現三國時代的農業發展很迅速,從中進一步地考證了古代韓國的旱田農業實態。
一、農耕文青銅器的農作法
土壤耕作制度管理論文
摘要:土壤耕作制度是農作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其是與一個地區的作物種植制度緊密相關的。本文就針對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問題開展論述,先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論述,然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耕作體系問題。
關鍵詞:江南;耕作農具;土壤耕作
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
Abstrac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sanessentiallinkofthefarmcropssystem,whichhascloserelationwithcropsplantersystem.Thisarticlewillaima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Firstly,wewillcarryontheconcretesoilcultivationlinkofeachmaincrops,thendiscussthecultivationsystemindifferentcropsdistributionareacombiningwiththecropsplantersystem.
keywords:Jiangnan;cultivationfarmtools;soil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簡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問題,實質在于通過犁、耙等工具的機械作用改變土壤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以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等因素,為作物播種、出苗、生長與發育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其由一系列的技術環節所構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開溝、筑畦、中耕、耘耥等[1]。從歷史上來說,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斷發展的,對此諸多前賢學人已有相關研究[2]。對于江南所在的中國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韜先生的研究最為突出。他認為古代中國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統大體分為三個環節,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開垅作溝及套復種的免耕播種。具體來說,又有兩種結合方式,一種是稻麥兩熟田的水耕與旱耕結合,即耕耙耖耘與開垅作溝的結合,另一種是套種田的耕與不耕結合[3]。不過,雖然諸多前賢學人已有開創之作,但由于他們的研究基本都是總體性的,故對于作物種植過程中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問題卻論述不多?;诖?,本文就力圖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細致深入的探討,時空范圍則限定在近代的江南東部平原地區[4]。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我們將先對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進行簡要論述,然后再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探討[5],最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以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土壤耕作體系問題。
江南地區土壤耕作制度研究論文
摘要:土壤耕作制度是農作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其是與一個地區的作物種植制度緊密相關的。本文就針對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問題開展論述,先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論述,然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耕作體系問題。
關鍵詞:江南;耕作農具;土壤耕作
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
Abstrac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sanessentiallinkofthefarmcropssystem,whichhascloserelationwithcropsplantersystem.Thisarticlewillaima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Firstly,wewillcarryontheconcretesoilcultivationlinkofeachmaincrops,thendiscussthecultivationsystemindifferentcropsdistributionareacombiningwiththecropsplantersystem.
keywords:Jiangnan;cultivationfarmtools;soil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簡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問題,實質在于通過犁、耙等工具的機械作用改變土壤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以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等因素,為作物播種、出苗、生長與發育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其由一系列的技術環節所構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開溝、筑畦、中耕、耘耥等[1]。從歷史上來說,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斷發展的,對此諸多前賢學人已有相關研究[2]。對于江南所在的中國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韜先生的研究最為突出。他認為古代中國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統大體分為三個環節,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開垅作溝及套復種的免耕播種。具體來說,又有兩種結合方式,一種是稻麥兩熟田的水耕與旱耕結合,即耕耙耖耘與開垅作溝的結合,另一種是套種田的耕與不耕結合[3]。不過,雖然諸多前賢學人已有開創之作,但由于他們的研究基本都是總體性的,故對于作物種植過程中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問題卻論述不多。基于此,本文就力圖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細致深入的探討,時空范圍則限定在近代的江南東部平原地區[4]。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我們將先對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進行簡要論述,然后再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探討[5],最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以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土壤耕作體系問題。
玉米粗縮病防治論文
1發病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葉即可顯癥。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葉色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九至十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1/2,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2發病因素
一是毒源量。第1代灰飛虱是玉米粗縮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飛虱帶毒率及其發生數量與玉米粗縮病發生輕重呈顯著正相關。在生產中,田間、田埂雜草多,生產管理粗放的玉米田發生較重。二是播期。不同播期玉米的發病程度差異顯著。播期決定了第1代灰飛虱成蟲遷飛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玉米植株6葉前)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長,病害越嚴重。本地區5月中旬播種的玉米,苗期與第1代灰飛虱成蟲高峰期相吻合,病株率和發病程度明顯高于其他類型,因此應推遲播期,避開灰飛虱遷飛高峰期。三是品種。不同品種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近年來的調查情況看,鄭單系列品種田間病株率平均為6%,發病率為10%左右,平均減產5%~10%;而掖單系列抗性很差,發病率為50%以上,減產達7成以上,因此在生產上應選擇鄭單系列等抗病品系。四是氣候條件。氣候是影響玉米粗縮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秋冬季氣溫偏高,春季干旱的年份,灰飛虱越冬死亡率低,增大了灰飛虱的發生基數與帶毒率,有利于玉米粗縮病的發生。五是耕作制度。由于不同茬口和播種方式會影響玉米的播期,間接地影響到玉米粗縮病發生的輕重。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發現,耕作制度簡單的發病輕,耕作制度相對復雜的發病較重。
3綜合防治措施
3.1加強監測與預報
玉米粗縮病防治論文
1發病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葉即可顯癥。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葉色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九至十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1/2,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2發病因素
一是毒源量。第1代灰飛虱是玉米粗縮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飛虱帶毒率及其發生數量與玉米粗縮病發生輕重呈顯著正相關。在生產中,田間、田埂雜草多,生產管理粗放的玉米田發生較重。二是播期。不同播期玉米的發病程度差異顯著。播期決定了第1代灰飛虱成蟲遷飛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玉米植株6葉前)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長,病害越嚴重。本地區5月中旬播種的玉米,苗期與第1代灰飛虱成蟲高峰期相吻合,病株率和發病程度明顯高于其他類型,因此應推遲播期,避開灰飛虱遷飛高峰期。三是品種。不同品種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近年來的調查情況看,鄭單系列品種田間病株率平均為6%,發病率為10%左右,平均減產5%~10%;而掖單系列抗性很差,發病率為50%以上,減產達7成以上,因此在生產上應選擇鄭單系列等抗病品系。四是氣候條件。氣候是影響玉米粗縮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秋冬季氣溫偏高,春季干旱的年份,灰飛虱越冬死亡率低,增大了灰飛虱的發生基數與帶毒率,有利于玉米粗縮病的發生。五是耕作制度。由于不同茬口和播種方式會影響玉米的播期,間接地影響到玉米粗縮病發生的輕重。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發現,耕作制度簡單的發病輕,耕作制度相對復雜的發病較重。
3綜合防治措施
3.1加強監測與預報
春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春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
論文摘要甘藍型春油菜機械化栽培技術是解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油菜大面積高產高效的關鍵。其技術包括整地、播種、育苗移栽、植保、收獲、秸稈還田、脫粒等環節,核心內容是機械化播種、育苗移栽和收獲。
青海省的氣候條件很適合甘藍型優質油菜的生產。生產的油菜產量高,平均產量可達3750kg/hm2,最高產量達到5250kg/hm2;產值高,每生產1kg油菜籽的產值,比生產1kg春小麥的產值高2~3倍;品質優,需用量大。
甘藍型油菜生產全機械化技術包括整地、播種、育苗移栽、植保、收獲、秸稈還田、脫粒等環節,核心內容是機械化播種、育苗移栽和收獲。推廣普及先進適用的油菜生產技術裝備,是提高油菜生產技術水平,實現甘藍型油菜生產機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術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條播和點播,要求下種均勻,無明顯斷條,行距相同,行向筆直,播種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春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春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
論文摘要甘藍型春油菜機械化栽培技術是解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油菜大面積高產高效的關鍵。其技術包括整地、播種、育苗移栽、植保、收獲、秸稈還田、脫粒等環節,核心內容是機械化播種、育苗移栽和收獲。
青海省的氣候條件很適合甘藍型優質油菜的生產。生產的油菜產量高,平均產量可達3750kg/hm2,最高產量達到5250kg/hm2;產值高,每生產1kg油菜籽的產值,比生產1kg春小麥的產值高2~3倍;品質優,需用量大。
甘藍型油菜生產全機械化技術包括整地、播種、育苗移栽、植保、收獲、秸稈還田、脫粒等環節,核心內容是機械化播種、育苗移栽和收獲。推廣普及先進適用的油菜生產技術裝備,是提高油菜生產技術水平,實現甘藍型油菜生產機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術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條播和點播,要求下種均勻,無明顯斷條,行距相同,行向筆直,播種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保護性耕作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區域;優勢;措施
論文摘要闡述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論述該項技術的優勢,并介紹推廣該項技術的措施,以指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集保護性耕作與輕型簡約栽培于一體的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少、免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化學除草滅蟲,達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產、節本增效的目的,體現了發展優質、高產、節本、高效以及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內涵,是農業部“十一五”期間重大推廣技術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
(1)高原風沙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雜糧技術體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蓋、輪作倒茬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該區域要在改善耕地質量的過程中,實現控制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2)丘陵山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技術體系,普及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中耕除草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在重點實現培肥地力、穩產高產的同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條件的目標。
保護性耕作技術淺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區域;優勢;措施
論文摘要闡述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論述該項技術的優勢,并介紹推廣該項技術的措施,以指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集保護性耕作與輕型簡約栽培于一體的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少、免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化學除草滅蟲,達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產、節本增效的目的,體現了發展優質、高產、節本、高效以及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內涵,是農業部“十一五”期間重大推廣技術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
(1)高原風沙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雜糧技術體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蓋、輪作倒茬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該區域要在改善耕地質量的過程中,實現控制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2)丘陵山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技術體系,普及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中耕除草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在重點實現培肥地力、穩產高產的同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條件的目標。
機械化秸稈還田分析論文
1秸稈還田的意義
農作物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主要是以機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壓等機械化作業為主,將農作物秸稈粉碎后直接還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產量,減少環境污染,爭搶農時季節。秸稈中含有的氮、磷、鉀、鎂、鈣、硫等元素是農作物生長必須的主要營養元素,秸稈中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5%左右。因此,秸稈也是豐富的肥料資源。據農業部門測算,小麥單產6000kg/hm2、水稻單產8250kg/hm2,全年可產生15t/hm2秸稈,全量還田相當于起到施用有機質450kg/hm2、尿素165kg/hm2、14%的普鈣172.5kg/hm2、60%的紅色鉀肥465kg/hm2的效果,節省成本1425元/hm2。秸稈還田連續3年,土壤肥力將會提高半個等級,單產可提高5%以上。因此,秸
稈還田對于改良土壤有著積極的作用。
2秸稈還田的方法
選用帶有切碎裝置的機械,在離地面10~15cm處收割,可以將長秸稈切成7~10cm的短秸稈,用70型以上大型機械干旋田,旋耕在10cm以上,既不會纏繞旋耕的刀片,也不會影響機械化插秧、人工插秧。
3秸稈還田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