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1:0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耕作制度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江南;耕作農具;土壤耕作
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
Abstrac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sanessentiallinkofthefarmcropssystem,whichhascloserelationwithcropsplantersystem.ThisarticlewillaimatthesoilcultivationsysteminJiangnanofmoderntimes.Firstly,wewillcarryontheconcretesoilcultivationlinkofeachmaincrops,thendiscussthecultivationsystemindifferentcropsdistributionareacombiningwiththecropsplantersystem.
keywords:Jiangnan;cultivationfarmtools;soilcultivation
土壤耕作制度簡言之就是土地如何耕作的問題,實質在于通過犁、耙等工具的機械作用改變土壤耕層構造和地面狀況,以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等因素,為作物播種、出苗、生長與發育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其由一系列的技術環節所構成,主要有翻耕、耙地、耖田、起垅、開溝、筑畦、中耕、耘耥等[1]。從歷史上來說,土壤耕作制度是不斷發展的,對此諸多前賢學人已有相關研究[2]。對于江南所在的中國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而言,以郭文韜先生的研究最為突出。他認為古代中國南方水田的耕作系統大體分為三個環節,即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開垅作溝及套復種的免耕播種。具體來說,又有兩種結合方式,一種是稻麥兩熟田的水耕與旱耕結合,即耕耙耖耘與開垅作溝的結合,另一種是套種田的耕與不耕結合[3]。不過,雖然諸多前賢學人已有開創之作,但由于他們的研究基本都是總體性的,故對于作物種植過程中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問題卻論述不多。基于此,本文就力圖對這一問題進行較為細致深入的探討,時空范圍則限定在近代的江南東部平原地區[4]。在具體論述過程中,我們將先對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進行簡要論述,然后再對各主要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具體土壤耕作環節進行探討[5],最后再與作物種植制度相結合以探討不同作物分布區內的土壤耕作體系問題。
1、近代江南地區的耕作農具
土壤耕作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耕作農具,而這些農具又是與一個地區的環境特征及具體的作物種植相適應的,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耕作農具也應該是土壤耕作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農具有兩個系統:一個是畜力耕作系統,主要農具為犁、耙、耖,由畜力牽引進行;一個是人力耕作系統,主要農具為鐵搭,由人力使用進行[6]。當然,這兩個系統間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在某些情況下也可相互結合,如在冬播作物的種植過程中,前期的土壤耕作可憑借畜力或人力進行,但后期的開垅作溝與中耕管理環節卻通常只能由人力進行。
畜力耕作系統的最主要工具就是犁。與自然環境與具體的作物種植制度相適應,近代江南地區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犁型,即小犁與大犁,也就是水地犁與旱地犁。水地犁主要用于水稻播種及插秧前的水田耕作,而旱地犁主要是用于耕稻板田,也就是割稻后的土地耕作,另外棉花等旱作也是使用這種犁。水地犁犁頭為尖形,犁耳為魚背狀,這樣在耕作時土就自然會向左右兩側分散。旱地犁的構造略同于水地犁,惟是犁底較短,犁轅較長,犁身稍偏于后,原因在于旱地犁較水地犁耕作時費力,所以犁身較短,這樣耕作時就能減少負土量。同時,旱地犁重量較輕,犁轅較長,則這樣耕作時拖拉才會更加有力[7]。由于自然環境的關系,水地犁在江南地區的應用中占優勢地位。犁外,就是耙與耖。耙的作用在于把大土塊弄碎以利于作物種植的進行。耖則是水稻耕作過程中的特有農具,其作用在于進一步把土塊弄碎,起熟化水田土壤的作用。對此,《王禎農書》云:“耖,疏通田泥器也,耕耙后而用此,泥壤始熟矣。”但其更主要的作用還在于把泥漿蕩起混勻,再使其沉積成平軟的泥層,以利于插秧的進行。正如鄺璠所云:“耙過還要耖一番,田中泥塊要勻攤。攤得勻時好插秧,攤弗勻時插也難。[8]”對于秧田整治而言,又有一種稱為耱的農具。耱又名耢,用于摩平整細田面,通常是一塊平板,摩刮起的泥土運至凹處逐漸填放、刮平。在江南水田地區這項作業通常被稱“落平”[9]。對此,《王楨農書》亦有言:“平板,平摩種秧泥田器也。用滑面木版,長廣相稱,上置兩耳,系繩連軛架車,或人拖之。摩田須平,方可受種。即得放水浸漬勻停,秧出必齊。”
鐵搭是人力土壤耕作的主要農具,其也有多種形制,以適應于不同環境與不同工作環節下的工作。如在浙江平湖縣,每年秋收之后,為種植春花作物,此時須將田土翻轉一次,俗稱翻寒田,工具就向用大鐵搭,亦稱鐵耙(俗稱寒田鐵搭),此種為鐵搭中之最大者,四股之端各有鐵角,翻土最為有力。春花收獲后,在種水稻前,田地亦須翻轉一次,俗稱翻白田,相比之下,翻寒田是深耕,故用大鐵搭,而翻白田較淺,只用中等鐵搭(俗稱尖刺),其股端為尖形。種水稻所用工具則為小號鐵搭(俗稱攤耙),功用在于將田土攤勻。又鑿溝所用之鐵搭,名帶翹,大小略小于寒田鐵搭,股較細,為防止折斷,在盡頭橫套鐵條一枝[10]。嘉善縣,鐵搭則有滿封、套封、平齒、尖齒之分類,滿封、套封用于水田翻耕,而尖齒、平齒大多用于旱地耕作[11]。鐵搭整地后,通常再用相同的工具弄碎泥塊,也有用人力拖拉耙進行的,在耙上放大石條,由人拉動耙田。
曹幸穗先生認為,近代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出現了一種簡單化趨勢,即人力代畜力,從“犁耕文化”倒退到了“鋤耕文化”[12],而其實質就是人力耕作系統對畜力耕作系統的代替。當然,這種趨勢不是從近代才開始的,而是很早就已出現。如據曾雄生的研究,南宋以后,由于人口的遷移、增長及在此基礎上的多熟制的推行,江南地區能夠用于飼養耕牛的土地日益減少,于是耕牛的飼養量也就日漸降低。到了明代,這種現象更加嚴重,以致于人們不得不以鐵搭代替耕牛耕地,所以《沈氏農書》與《補農書》也很少提到養牛的情況[13]。只是到了近代這種趨勢更趨嚴重。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人口壓力所導致的土地零細化。由于人均耕地面積少,因而單靠人力加簡單的鐵搭就足以勝任了,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耕牛的使用也就變得沒有必要。如在崇德縣:“耕地面積狹小,又無荒山草地,平時耕種,人力足以勝任,故牛之飼養尤少,幾云絕跡。[14]”開弦弓村,也是“農田較小,每戶的土地又是如此分散,以致于不能使用畜力,農民只用一種叫做‘鐵鎝’的工具”[15]。常熟興隆鎮亦存在同樣的情形,“田少勞多,歷史上很少養牛,個別富裕人家偶有飼養”[16]。對于這種情形,德國人瓦格納也說:“南方的稻田常是極小,以致獸力無所施,這上面固然全靠鋤頭(即鐵搭——筆者注),即在較大的田地上,鋤頭的使用也是完全普遍的。[17]”與之相反,在那些相對耕地面積較多而人力較少的地方耕牛的飼養就會增多。如在吳江縣,其東北部地區相比于西部地區,由于人口少而耕地面積多,故全縣的耕牛基本上就都分布于此[18],自然畜力耕作系統也就更為盛行。當然,這種趨勢并非是直線進行下去的,在某一短暫時期內也曾有所反復。如運動后,江南地區的耕牛飼養就一度有增長的跡象[19]。之所以如此,除移民習慣的因素外,背后的關鍵原因可能還在于人口大量死亡所導致的戰后人地關系的相對松弛。
2、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
水稻整地,分秧田與本田兩種。秧田整地,多選擇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的冬閑田或綠肥田為之,細細耕耙。如果是冬閑田的話,一般都要冬翻,預備播種前再行翻墾,灌水后反復耙碎,然后進行掏秧溝的工作(據筆者所見,此項工作通常用腳踏進行)。通常溝深半尺左右,兩溝間即為撒播稻谷的畦面(俗稱秧扇),有時為保證秧溝筆直,先用草繩對面拉直,再沿繩掏出秧溝。秧溝做好后平整田面,并去除稻根等雜物,再用推秧板推平田面,然后便可播種了[20]。為防止過多的稗草混于秧苗間,有時會采取如下措施:“將面泥丕刂去,掃凈去之,然后墾倒,臨時罱泥鋪面,而后以所浸谷下之。[21]”據筆者在江南農村所見,每條秧畦寬約1.5米左右。秧田整地的基本技術要求,姜皋認為要“宜平宜松”[22]。
本田整地,因前作的不同而有多種形式,如《雙林鎮志》所載:“冬日刈稻后即將田墾轉,以深為貴,至來春三月重加翻劚,謂之鈔田,欲其土塊細碎得水易融合也。有冬不及墾,直至插秧時爬轉者,曰筅箒田,以稻本尚留也。又有墾板田,有雖墾而未加鈔者,曰鑊蓋田,以土片大如鑊蓋也。又有并不墾轉,蓄水在田,近夏至徑插青,謂之爛水田,此皆惰農所為,良農不出此。至若得種春花之田,菜麥既收,翻平溝稜而細削之,謂之折麥稜。[23]”不過總體言之,主要分為三種,即冬閑田、綠肥田與冬作田,此外還有一種就是長期漬水的冬水田,只是在江南地區并不占重要地位。但不管哪種形式,具體耕耙耖的三個環節基本不變,只是每一環節進行的次數各不相同,通常耖只在插秧前進行一次,耕與耙則可能需要進行多次[24]。
冬閑田,俗稱白板田,一般先要進行冬耕,但不耙。對于冬耕的基本要求是力求早,正如農諺所言:“正月犁田是塊金,二月犁田是塊銀,三月犁田是塊鐵,四月犁田是個鱉”[25],這樣經過一個冬天的凍融與曝曬,土壤疏松,又可除草漚肥與消滅害蟲,因而對于春種有極大的好處。正如宋應星所言:“稻田刈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藁化爛,敵糞力一倍。[26]”而對于冬閑田的具體耕作環節問題,包世臣曾有詳細論述:“刈稻即起板,勿耢。……入春凍解,又耕之,及時,又耕之,乃耢。冬不耕者,老土耗下澤,流土刮上膏,土板不經凍,塊硬稻柔,不能起土,收常減。春不耕者,土性凍澀不和,亦減收。[27]”是為三耕一耙。當然,各地情況并非整齊劃一,如吳興縣第六區,先冬耕或春耕一次,分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第九區則是先冬耕,然后臨插秧前再耕一次,然后耙平,則在這兩個地方耕作環節為兩耕一耙[28]。而在桐鄉縣,傳統習慣則是多不從事冬耕:“農民狃于習慣,每年種稻一次后,多不從事冬耕,坐令大好空間,逐年荒廢,殊堪惋惜。[29]”
對于綠肥田,通常為二耕一耙,立夏至小滿時節犁轉土地直接把綠肥翻入土中,或者先把綠肥作物砍成二至三段再翻耕。第一次通常干耕,幾天后灌水以讓綠肥充分腐爛,然后插秧前再淺耕一次,耙耖后便可插秧[30]。對于綠肥田的土壤耕作,松江縣廣大農民的基本經驗之一是“早車(耕)田,慢種秧”,就是說翻耕紅花草和移栽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以利紅花草充分腐熟[31]。其具體的土壤耕作環節為:小滿前一周左右時,把綠肥翻入土內七八寸深,小滿時節再用水車向田內車水,當田內積水到達一定程度時再用牛牽引進行耕田,耕過之后再用耙進行碎土作業;沒有耕牛的農家則用鐵鎝進行耕翻[32]。
冬作田則通常為兩耕兩耙,冬作物收獲后隨即平整溝稜,先干耕,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進行一兩天的曬田作業,然后灌水耙田,待插秧前再進行一次耕耙作業,隨后耖平即可插秧。在舊松江府地區,冬作田的具體耕作環節為:耕田開始前先整理田疇,然后犁翻土地,有用牛力,亦有用人力者,耕后耙,是為第一次;耙后灌水入田,四五日后再犁、再耙,是為第二次;也有少數農家為力求精細而進行第三次者[33]。嘉善縣冬作田的傳統大田耕作亦多為兩耕兩耙[34]。
而對于長期漬水的爛水田,一般是一年只種植一季水稻,水稻收獲后通常不耕,只是到來年插秧前再行耕耙耖的工作,一般只進行一次。對于這種田塊,由于常年積水而又只耕耙一次,因而對于作物的生長很是不利,所以曾在中國工作的德國農學家瓦格納說:“耕作僅限于種稻之前幾時,……土壤的耕作這樣少,而土壤的流通空氣也很少,結果便看見這種長在水中的土地完全普遍的發生一種沼鐵,很有害于植物的生長。[35]”
以上我們主要從畜力耕作系統的角度論述了近代江南地區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環節。與之相比,人力耕作系統由于沒有畜力等外力的協助,因而在具體的耕作環節上可能就相對簡單一些。如在開弦弓村,人們先用鐵鎝翻地,“翻地以后,土地粗,地面不平。第二步就是耙細和平地,使用同一工具。一個人翻耙平整一畝地需要四天”。平整土地后灌水入田,每畝田再用一天的時間加以平整,然后就可以插秧了。也就是說,具體的耕作環節只有一耕兩耙,并不進行冬耕。至于鐵搭耕地的具體過程,則如下[36]:
農民只用一種叫做“鐵搭”的工具,它的木把有一人高,鐵耙上有四個齒,形成一個小銳角。農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舉過頭先往后,再往前甩,鐵齒由于甩勁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
平湖縣的人力翻墾工作,也只是在春花作物收獲之后、將種水稻之前,用鐵搭將田翻轉一次,然后用攤耙將田土攤勻,即行插秧[37]。吳興第一區,本田整地也是只靠人工進行,雖亦為冬閑田,但冬季多不耕地,通常只是于預備插秧時用鐵鎝翻土一次,再耬平即可[38]。在此更是只有一耕一耙。至于具體的耕作法及效率問題,光緒《松江府志》則有此記載:“一土大一鋤,以舊稻幹根為準,以鋤去根二,三鋤去根六,所謂三鐵搭六稻幹。如此來而往復,一人日可鋤一畝。”
對于翻墾稻田的技術要求,沈氏認為一是要深,二是要趁好天氣,他說:“古稱‘深耕易耨’,以知田地全要墾深。切不可貪陰雨閑工,須要老晴天氣,二、三層起深。[39]”此外的另一項技術措施就是要力求做得平整,這樣才能夠使整個稻田都能夠均勻的得到水的維護[40]。田整好后插秧,當秧苗長到一定程度時便進行耘耥的工作,以清除田間雜草與疏松土壤。
3、其他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耕作
棉花,對于前作而言亦有好幾種情形,即冬閑田、草子田與冬作田。冬閑田,一般也要進行冬耕,把表土翻到下層,把底土翻到上面,然后來春播種時再整理一遍。“隔寒將地岔起,以冀害蟲凍死,曰岔地。清明后耙松,曰倒地,以牛犁之,曰翻。若土塊過粗,再駛一過,曰劃。[41]”不論冬季還是春季的整地,“宜多次”,如此才能使“泥土細熟”[42]。當然,在具體的整地環節上可能各地情況不一,如在嘉定,冬閑田就先于冬間翻耕一次,然后到播種前再仔細整地一次[43]。太倉縣則不冬耕,通常是于清明前后耕起整地[44]。綠肥田,則到谷雨左右再行耕田,連同綠肥作物翻入田中以做基肥,在川沙就有此種方式施行:“掩入苜蓿頭以作基肥,總以土壤勻細、經畫井然為合宜。[45]”冬作田,又具體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元麥、蠶豆等冬播作物的話,則到立夏左右收獲之后再行耕耙土地。如在嘉定就是如此,春花收獲后直接用犁耕地,然后用鐵耙(又稱為劃耙)弄碎土塊,并平整土地[46]。太倉縣具體環節亦同[47]。如果是小麥、油菜等冬作地,由于小麥與油菜的收獲期要到小滿左右才開始,而這通常已錯過了棉花播種的最佳時機。正如農諺所云:“谷雨早,小滿遲,立夏種花正當時”、“立夏花,大把抓;小滿花,不回家。[48]”為把握農時,人們便采取了免耕播種的方法,即在冬小麥收獲前一二十天把棉籽播于麥田內,待小麥收獲后再行發育。對此,包世臣曾說:“溝塍種小麥者,及小滿可于麥根點種。刈麥,棉長數寸,鋤密補空,每窩三莖,深鋤細敲,無減專種。[49]”在川沙這種方式被稱謂“攢花”,只是小麥通常要條播方可。但由于可將“花子及時播入”,因而也就“毋庸翻墾”[50]。
與水稻整地相比,棉花整地過程中沒有耖的工序,耕耙次數也沒有那么多,相對較為簡便一些。但棉花種植過程中需要做畦開溝,這項工作要在耕耙之后進行。在南匯,做畦的工作俗稱分畹,“令土凸起成行,畦背之闊無過六尺,高七寸,此行與彼行交錯如犬牙,俾一泄水”,但通常是“闊以三尺為度”,且“尤須中高邊低,取其泄水”。做好畦播種后開溝。溝分兩種,即直溝與橫溝,直溝是與畦相平行的溝,橫溝又稱腰溝,與畦相垂直。“每塍周圍務開極深水溝一條(深一尺五寸闊一尺),其在田心每隔三四畹開溝一條(較周圍之溝略淺狹),每畹頭開小水溝一條(長約五六尺),尤須開浚極深腰溝一條,不然多雨時恒恐水積傷苗。[51]”與南匯相比,嘉定的畦寬在1.5米至3米之間,通常在2米左右,也是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便于泄水,畦與畦之間為排水溝,溝深在10到20厘米之間,每隔二三畦的溝開得稍微深一些,畦的兩頭也分別開溝一條,類似于腰溝的開浚。棉花播種于畦的中間,臨近排水溝的兩側則種植大豆[52]。畦做好后播種,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再進行多次的中耕鋤草工作。
麥類作物,水稻收獲前幾天先排水干田,收獲后隨即耕翻土地,很多情況下根本就不進行耙的作業[53]。即使耙的話,由于時間緊促,一般也只能是一耕一耙,然后作畦開溝,畦寬通常與上述棉花畦相類似。溝也分兩種,即橫溝與腰溝。正如《王禎農書》所言:“起土侖為疄,兩疄之間,自成一畛。一段耕畢,以鋤橫截其疄,泄利其水,謂之腰溝。”對于麥田整理的技術要求,《農政全書》有言:“玄扈先生曰:耕種麥地,俱須晴天,若雨中耕種,令土堅土各,麥不易長,明年秋種亦不易長。南方種大小麥最忌水濕,每人一日只令鋤六分,要極細,作垅如龜背。”沈氏則認為:“墾麥棱,惟干田最好。如爛田,須墾過幾日,待棱背干燥,方可沈種。”張履祥亦說:“種麥又有幾善,墾溝揪溝,便于早:早則脫水而埨燥,力暇而溝深,溝益深則土益厚;早則經霜雪而土疏,麥根深而勝壅,根益深則苗益肥,收成必倍。[54]”畦做好后播種,在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要注意適時清溝理墑,對此徐光啟曾言:“冬月,宜清理麥溝,令深直瀉水,即春雨易瀉,不浸麥根。[55]”在此過程中有時還同時進行敲菜麥溝的工作,就是用鐵鍬拍打麥的畦棱以使之緊實,一方面起壅土的作用,一方面也有利于行水。
其他一些冬播作物,如油菜、蠶豆等,與小麥的整地技術基本相同,在此不贅述。只是就油菜來說,在某些地方畦可能要作的比麥窄一些,如筆者在湖州所見的油菜畦,大約只有50——60厘米寬,高約30厘米左右,畦面很窄,寬約十幾厘米左右,極為類似于北方的紅薯溝。草子,一般都是采取免耕播種的方式進行播種。“于稻將成熟時之時,寒露前后,田水未放,將草籽(紅花草)撒于稻肋內,到斫稻時,草子已青,冬生春長,三月而花,蔓延滿田,墾田時翻壓于土下,不日即爛,肥不可言。[56]”
桑樹[57],作為一種多年生植物,對于已成型之桑園自然翻耕無法用牛力進行,只能由人力用鐵搭進行。按照沈氏的記述,一年之中,桑園的翻土要進行兩次。第一次是在秋后、冬季前進行,稱為墾,“墾地須在冬至以前,取其冬月嚴寒——風日凍曬。必照墾田法,二三層起深”。第二次是在春季進行,稱為倒,也就是按與第一次相反的方向進行,“若倒地,則春天雨水正多,地面又要犁平(即扒平——陳恒力注),使不滯水,背后腳跡,盡數揉平”。對于墾地與倒地,要在晴朗天氣時進行,“非天色極晴不可。若倒下不曬一日,即便逢雨,不如不倒為愈”。此外,桑園還要隨時鋤草,稱為丕刂,亦是“尤要天晴,尤要草未生而先丕刂”[58]。包世臣也認為:“凡桑田皆宜春秋兩耕,隔間三尺。[59]”當然,每一個地方不一定都是完全按照包氏、沈氏等所說的方法進行,如在吳興,翻耕就只在冬季進行一次[60]。
4、余論
土壤耕作制度是與一個地區的作物種植制度緊密相連的,有什么樣的作物種植制度就有什么樣的土壤耕作制度與之相配套,以達到用地與養地的有機結合。由于自然環境的差異性,江南地區可大體分為三個作物分布區,即桑稻區、稻區及棉稻區[61]。棉稻區,作物種植夏作以棉稻為主,輪作方式以一年棉一年稻與兩年棉一年稻占主要地位。同時,由于地勢較高,受水害的程度輕,因此本區冬季作物的種植就相對比較普遍,但由于冬播作物的種植主要是在輪種水稻時才種植,棉花播種后則通常是休閑或播種綠肥,而棉花又是本區最主要的作物,所以總體的作物種植制度以兩年三熟或三年四熟為主。稻區,則由于地勢過于低洼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冬季作物的種植,因此本區大部分地區是以一年一熟為主,只種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閑或種綠肥作物。但由于本區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及開垅作溝與良好的水利設施等保障措施的實行,水稻——麥油等一年兩熟的種植制度在本區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桑稻區,則一方面由于地勢低洼,另一方面也受蠶桑高收益的影響,冬季作物的種植也并不普遍,在種植制度上則以一年一熟制占優勢地位,絕大多數地方一年只種一季水稻,冬季或休閑或種綠肥作物[62]。
由于作物種植制度的不同,則各區間土壤耕作體系也必然就有所不同。棉區,棉稻輪作,則土壤耕作體系結合了水田的耕耙耖、旱作的耕耙與開垅作溝及棉麥套種與草子撒播過程中的免耕播種環節。具體耕作環節為:一年棉一年稻,則結合方式為:耕耙(或免耕播種)、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兩年棉一年稻則為:耕耙(或免耕播種)、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開垅作溝——免耕播種(若種綠肥)——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稻區,一年一作的話,則為耕耙耖——免耕播種(若種綠肥);一年兩作,則為耕耙耖——耕耙、開垅作溝。桑區,由于桑的情形比較特殊,只有人力墾倒這一環節,而對于糧食作物而言,由于一年一作占優勢地位,則土壤耕作制度主要為耕耙耖——免耕播種(若種綠肥)。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由棉區至桑區,土壤耕作制度呈現逐漸簡化的趨勢。棉區由于冬季作物種植廣泛,且夏作物采取水旱輪作的方式,因而土壤耕作制度也就最為復雜;桑區,田以一年一熟為主,地也只是以人力墾倒,因而也就最為簡單;稻區,即有大量的一年一熟制,也有相當程度的一年兩熟制,因此土壤耕作體系處于兩者之間。
[1]劉巽潔等:《中國耕作制度》,農業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第195頁。
[2]如郭文韜:《中國古代的農作制與耕作法》,農業出版社,1981年12月;(日)天野元之助:《中國傳統耕作方法考》,載華南農學院主編:《農史研究》第3輯,農業出版社,1983年4月。
[3]郭文韜:《略論中國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體系》,《中國農史》1989年第3期。
[4]大體相當于原蘇、松、嘉三府、太倉直隸州全部及湖州府大部。
篇2
論文摘要 由于花生重茬種植,青枯病逐年加重,經過調查研究,找出其發生危害規律,提出其綜合防治技術,以期指導花生生產。
正陽縣耕地面積12萬公頃,其中花生種植面積10萬公頃,是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近年來,由于耕作制度的改變、復種指數增加和旱地輪作年限的縮短,造成土壤內花生青枯病病殘體大量累積,致使花生青枯病成為正陽縣花生生產上最重要的土傳病害之一。該病害從苗期一直到莢果充實期均可發生,但以花期發病最高,重發年份一般田塊病株率10%~30%,有的高達50%以上,嚴重制約著花生產業的發展。該病造成的損失與發病早晚有關,結莢前發病絕收,結莢期發病損失30%左右。
1菌源及發病癥狀
花生青枯病是一種典型細菌性病害,細菌(Peudomonassolanacearum Smith)呈革蘭氏陰性,具好氣性,生長溫度范圍10~41℃,最適合生長范圍28~33℃,生長酸堿度為pH值6~8,最適pH值6.6。該細菌致病性很強,寄主范圍很廣,最常見的寄主植物有花生、煙草、茄子、辣椒等;禾本科植物和甘薯、西瓜、大豆、綠豆、豇豆等對青枯病免疫。花生從幼苗期至莢果充實期均可發生,但以花期發病最重。感病初期頂梢第2片葉首先表現失水萎蔫,早晨延遲開展,午后提前閉合,白天雖現凋萎,晚上還能恢復。以后病株葉片自上而下急速凋萎下垂,葉片變為灰綠,病株拔起可見主根尖端變褐濕腐,根瘤呈墨綠色,根部橫切面可見環狀排列的淺褐色至黑色小點,根部縱切面可見維管束變為淡褐色至黑色,濕潤時用手擠壓可見菌膿流出。
2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2.1傳播途徑
花生青枯病種子不帶菌,其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一般存活3~5年,病土的遷移、深翻、耙地、地下水均造成該病的擴散和傳播,病菌從寄主根部的傷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至維管束,由維管束向上蔓延,從而引起青枯死亡。病害發生嚴重田塊,常可見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擴展的跡象。
2.2發病條件
一是品種和耕作制度。花生品種 間對青枯病的抗性差異明顯,一般珍珠豆型和龍生型品種比普通型品種抗病;蔓生型品種比直立型品種抗病。耕作制度直接影響花生青枯病的發生,連作花生的田塊發病重,病害嚴重的田塊病株率可達50%以上,嚴重影響花生的產量與品質;水旱輪作2年以上、旱地輪作4年以上的田塊基本可根除該病害。二是氣候條件。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種喜高溫的細菌,發病盛期在花生盛花期前。通常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0℃以上,5cm深處地溫穩定在25℃以上開始發病;旬平均氣溫穩定在25℃以上,5cm地溫穩定在30℃以上進入發病盛期。一般干旱年份發病重,風調雨順的年份發病輕。在花生生長季節,陰雨之后,尤其是暴雨驟晴天氣易暴發流行該病,這是由于暴雨初晴或久旱暴雨時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劇烈變化,地上的蒸騰和地下的吸收失去平衡所致。三是地勢和土質。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種好氣型細菌,對土壤中的空氣有較強的依賴性。試驗表明,隨著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氣含量逐漸增高,發病率也相應增大。因此,粗砂土內充足的空氣,為青枯病提供了優良的生態條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適宜寄主立即侵入為害,發病重;黏土、有機質含量高的田塊發病輕。四是土壤肥力及種植密度。有機質含量少,種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花生青枯病發生較重;有機質含量高,種植密度適宜,配方施肥,尤其是接種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田塊,花生長勢強,發病輕。
3防治措施
3.1選用抗病高產品種
目前適宜正陽縣種植的花生品種大都是直立型品種。通過近幾年的花生種植實踐證明,遠雜9102、遠雜9307等花生品種高抗青枯病,而白沙系列次之。
3.2避免花生連作種植
新墾地種植花生,青枯病極少發生,但隨著連作年限的延續,附近病土的擴散和流水的傳播,土壤病原菌逐年積累,發病也逐年增加。一般連作2~3年便會點片發生,而且病害每年增長的速度為10%~30%,3~4年便會普遍發生。輪作地塊花生青枯病發生較輕,一般應與玉米、紅薯、西瓜、綠豆、大豆、豇豆、水稻輪作。尤其是與水稻輪作,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的發生。青枯病發生嚴重田塊,要求水旱輪作2年以上,旱地輪作4年以上,花生青枯病基本可以得到根除。
3.3配方施肥,培育壯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
帶有病菌的土雜糞也是該病的初侵染源,故土壤增施土雜肥,必須經過充分腐熟,消滅病菌。同時增施氮磷鉀多元肥,具體方法是施用氮磷鉀三元復合肥(N、P2O5、K2O各15%)30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鈣15~30kg/hm2,培育壯苗,增強花生根系的抵抗力,從而減輕病害。
3.4切實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種,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
每15kg花生種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劑50~60mL,拌勻晾干播種。注意根瘤菌接種的花生種子不能直接放在陽光下曝曬,要放在陰涼處晾干,拌種時不需要加水;接種了花生根瘤菌的花生種子要當天播完,存放不能超過12h。
3.5及時拔除病株
花生結莢前,發現田間有零星病株時,立即拔出并帶出田外,可把病株放在日光下曝曬2d或者陰干3d,其所含病菌即死亡,從而減少侵染源。
篇3
論文摘要 蔬菜病蟲種類繁多,發生規律復雜,危害猖獗,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蔬菜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科學合理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防治。
蔬菜種類多,栽培制度復雜,作物營養條件好,病蟲種類繁多,發生規律復雜,危害猖獗,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據調查,黃山區10種主栽蔬菜中有40余種主要病蟲害,絕大多數病蟲害為害造成蔬菜減產5%以上,一般年份損失10%~30%,流行年份減產50%~70%。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合理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把化學農藥使用量壓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使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蔬菜的目的。
1農業防治
1.1選用抗病、專用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辦法。不同的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差異很大,根據不同的氣候重點防治對象,有針對性地引進良種。由于抗性品種的表現因地而異,應用時需對其抗性和豐產性能綜合評價,因地制宜選用品種;同時掌握新品種的栽培特性,充分發揮其抗性和豐產的綜合性能。并注意品種的抗性變化,一旦抗性喪失,要及時更新品種。
1.2應用“三新”技術培育無病蟲壯苗
一是苗棚內應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蟲侵染幼苗。二是更新傳統育苗方法。應用育苗盤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發生,提高秧苗素質。三是做好種子消毒。應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季節采用不同的種子消毒方式。溫湯浸種有消毒、增加種皮透性和加速種子吸脹的作用,早春茄果類和瓜類育苗采用此方法較好。化學消毒:用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15 min,撈出洗凈,有鈍化和殺滅病毒的效果,在反季節辣椒、茄子、番茄和遲熟辣椒上使用,能明顯抑制病毒病發生;白菜類育苗常用多菌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敵克松或苗菌敵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發生。五是加強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溫和通風降濕,及時間苗定位,保證幼苗齊、勻、壯。六是發現病蟲,及時拔除病苗并進行處理。
1.3針對栽培特點,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鏟除田邊雜草,在蔬菜生長季節要結合整枝及時拔除病株,摘掉病葉;蔬菜收獲后,清理田間殘株、敗葉和雜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不給病蟲生活的寄主,這些都是防止病蟲害傳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蟲在土壤中的殘留與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連作條件下的病蟲害發生更加嚴重。因此,可根據不同病原菌和昆蟲對寄主作物種類的選擇性,通過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蟲害,如在不同科、屬作物之間進行輪作。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不僅有利于蔬菜生長,而且可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惡化害蟲的食料條件,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一項基本措施,或實行水旱輪作效果更佳。同時利用作物之間的化學他感作用原理,進行間作和套作,對于蔬菜的病蟲害防治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態條件,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1.4強根固本,增強蔬菜機體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長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營養,使植株生長強壯,整個蔬菜機體抗性增強。要想根生長健康,必須創造適合蔬菜根系生長發育的環境。一是消滅土壤病原菌和蟲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會因病原菌和蟲卵的殘留而成為病蟲害潛伏的場所,特別是對于土壤傳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對土壤進行處理,殺死部分病原菌和蟲卵是積極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為深翻與曬土,可促進病殘株、蟲原物如菌核、卵蛹、落葉在土下腐爛,并能使潛伏在病殘體或土中的病蟲原物加速死亡,減少田間病源和蟲口基數。二是清溝瀝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對水分要求較嚴,特別是大棚蔬菜生產,高的地下水位,不僅土壤濕度大,而且影響大棚濕度的控制,冬天還影響大棚內的溫度,極易引發各種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機肥。土壤耕作層不能少于30cm,否則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長;要增施有機肥,如馬來大壯有機無機肥、農豐田有機肥,這2種肥不僅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還有多種微生物菌,對調節土壤中的微生物環境非常有利,最終使植株生長快、長勢強、病蟲害少、產量高、不易早衰。但農家肥和有機肥必須腐熟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病菌帶入農田。
1.5加強田間管理
科學的田間管理能創造一種適合于作物生長發育且有效抑制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是控制病蟲害發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內小氣候,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如控制溫度、濕度條件,合理安排播種期、改善田間小氣候和設施內的環境調節措施,創造一種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長發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蟲害繁衍的環境。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的前提下,調整播種期可以使作物的發病盛期與病蟲原物侵染的高發期錯開,達到避開病蟲為害的目的。如為控制病毒病的發生,秋延茄果類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軟腐病的危害程度與播種期有顯著關系,適當遲播可減輕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適當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還能提高品質。田間管理得當不僅可改善作物的生長狀況,而且還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補償能力。推廣深溝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間積水,可減輕病害發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溫季節到來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曬,利于根系發育,病毒病明顯減輕。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提早定植適齡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減輕病毒病、青枯病為害。通過以上農業措施的應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蟲害的發生。
2物理機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機械作用對病蟲的生長發育等進行干擾,減輕或避免其對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防治:一是高溫悶棚。夏季高溫,利用7~8月的高溫對土壤深翻悶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殺滅病原菌和蟲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廣春菜結束后,進行高溫悶棚。二是利用銀灰膜防治蚜蟲和病毒病。三是機械阻隔。大棚覆蓋不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產,還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產,可減少雨水的沖刷,減輕機械損傷和病蟲害的發生,有效解決伏缺問題。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間的相克性進行防治或應用天然動、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學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蟲的活動,如苦參堿防治菜青蟲、豆野螟等,菜豐寧防治大白菜軟腐病等。
篇4
論文摘要闡述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論述該項技術的優勢,并介紹推廣該項技術的措施,以指導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少、免耕栽培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項集保護性耕作與輕型簡約栽培于一體的先進適用技術,通過少、免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化學除草滅蟲,達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產、節本增效的目的,體現了發展優質、高產、節本、高效以及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內涵,是農業部“十一五”期間重大推廣技術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適宜推廣區域及模式
(1)高原風沙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雜糧技術體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蓋、輪作倒茬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該區域要在改善耕地質量的過程中,實現控制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2)丘陵山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技術體系,普及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中耕除草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在重點實現培肥地力、穩產高產的同時,達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條件的目標。
(3)盆地周圍山區。推廣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化學除草、深松淺松等保護性耕作技術措施。重點解決好治旱改土、保護生態、提高糧食品質。
(4)平川盆地區。推廣一年一作玉米、小麥—玉米兩茬平作水、旱地技術體系。在水、旱地上普及應用免耕播種、多種形式秸稈覆蓋、淺松、深松、化學除草為主要內容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旱地水地并舉,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區。推廣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技術體系。推廣普及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等技術,以達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產出率。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優勢
(1)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風蝕,改善了生態環境。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小麥免耕栽培試驗區試驗表明,試驗區地表徑流量比傳統耕作減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傳統耕作提高11%~17%;壽陽玉米免耕試驗區,地表徑流量減少55%,土壤流失量減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據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萬公頃耕地全部實施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每年減少土壤流失量可達9520萬噸,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這就能解決山西大部分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對農田不再進行耕翻、耙耱等作業,實施作物殘茬覆蓋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減少土壤風蝕,可有效遏制沙塵暴的發生。
(2)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增強抗旱能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所有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區都能獲得增產,而且越旱的年份增產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萬公頃示范面積,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9萬噸,平均產量5138.1kg/hm2,比對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堯都區是山西中澳項目試驗區,也是國家級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0年在全區降雨量僅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況下,少、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試驗區小麥產量達到2340kg/hm2,而傳統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產幅度達到110%;2003年項目區小麥產量達3600kg/hm2,比傳統耕作區增產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基地,2002年保護性耕作玉米產量8874kg/hm2,比傳統耕作區增產13.5%。
(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據我們對7個重點示范基地的調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比傳統耕作作業次數減少1~7次,且減少了人畜作業量,農業生產成本比傳統耕作減少11.4%~28.3%,糧食產量增加15%~18%。由于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糧食生產的效益顯著提高,平均純收入比傳統對照區提高1350~3000元/hm2,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通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栽培能夠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減少天然降雨沖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壽陽試驗區玉米試驗表明,玉米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傳統耕作區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鉀增加10.17%;堯都區小麥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平均增加達到0.065%。
3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的措施
(1)從實際出發,在引進國外先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同時,結合本地實際,選擇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條件和種植作物建立長期穩定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試驗基地,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機理、技術體系、生產成本和應用效果作長期的試驗研究,逐步形成和確立適合本地不同地區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麥、小麥—豆類一年兩作和小麥—玉米—豆類兩年三作的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這些技術模式都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2)建立科學的運作機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農業與傳統耕作農業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讓農民通過試驗區的效果認識和掌握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
(3)堅持農機、農藝結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農藝技術,是靠農業機械實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機具必須滿足農藝技術要求,重點是在有作物殘茬覆蓋的情況下,保證播種質量和不翻耕的情況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不同于傳統耕作技術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農藝規范,使農機與農藝互相適應,互相促進,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4)堅持連年實施,避免短期行為。少、免耕保護性耕作能夠有效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少徑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就必須連續堅持數年,不得間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預期效果。據臨汾市堯都區連續9年對采用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示范的小麥地調查,土壤有機質含量1992年為0.895%,2000年達到1.37%,這是一個逐步的量變過程。
(5)強化培訓,普及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知識。少、免耕保護性耕作是一項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技術,需要綜合運用秸稈還田、化學滅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種和免耕播種等技術。多年來,示范區對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少、免耕保護性耕作的發展速度與質量。舉辦保護性耕作技術短期培訓會議、講座,對項目區的主要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從技術原理、操作規范、技術經濟分析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并安排實施項目區農戶、農機手、技術人員的培訓計劃。
參考文獻
[1]郭瑞,季書勤,王漢芳.保護性耕作研究進展及其應用探討[J].河南農業科學,2007(7):5-9.
[2]許繼光.保護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總體構想[J].當代農機,2007(6):34-36.
[3]田慧,譚周進,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態學效應研究進展[J].耕作與栽培,2006(5):10-12.
[4]汪濤,龐蓉,劉遠芝.淺談農田保護性耕作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06(2):39.
篇5
論文摘要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術要求較嚴格,只有施用適量、適時、均均才能達到理想效果。介紹了鋅、硼、鉬、錳、鐵、銅等常用微量肥料的施用技術,以期為微肥的科學施用提供參考。
隨著近年來化肥投入量的急劇增加,農田有機肥料投入的減少,農田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日趨明顯。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已成為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的一種制約因素。豫北地區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多年使用微肥的實踐表明,施用微肥一般可使農作物增產10%~20%。施用微肥既要考慮到作物的需要和土壤條件,又要考慮到氣候、耕作制度和其他肥料施用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做到有針對性地施用。微肥用量范圍較窄,過少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過多則引起中毒。因此,施用微肥要做到適量、適時、均勻。
1鋅肥
對鋅肥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等,常用鋅肥為硫酸鋅,一般可基施、追施、葉面噴施、拌種和浸種。①基施。適宜播前耕翻的作物。施硫酸鋅15~30kg/hm2,拌細干土(或有機肥)150~225kg,在播前施于土壤中,基施有后效,一般可持續2年左右。②追施。用硫酸鋅15.0~22.5kg/hm2,拌細干土150~225kg,苗期至拔節期條施或穴施。③葉面噴施。硫酸鋅葉面噴施濃度一般為0.1%~0.3%。小麥0.1%,玉米0.2%,水稻、果樹0.1%~0.3%。小麥在拔節期、孕穗期各噴施1次;玉米在苗期、拔節期各噴施1次,嚴重缺鋅土壤需在大喇叭口期再噴施1次。噴液量一般為750~1 125kg/hm2。④拌種。每1kg種子用硫酸鋅4~6g,先溶于水中,一般肥液占種子重量的7%~10%,均勻噴灑在種子上,陰干后播種。⑤浸種。谷子用硫酸鋅0.02%~0.05%溶液浸種6~8h;水稻種先用清水浸泡1d后,再用0.1%的硫酸鋅溶液浸泡24~48h。
2硼肥
對硼敏感的作物有油菜、甜菜等,常用硼肥為硼砂。硼肥以噴施為主,也可作基肥和土壤追施用,一般不作種子處理用。①基施。適用于嚴重缺硼和中度缺硼土壤,用硼砂7.5 kg/hm2,如用硼酸應減少1/3的用量,拌細干土150~225kg或與氮、磷、鉀化肥充分混合。條施要施于種子的一側,不宜與種子直接接觸,肥效一般持續3年左右。②葉面噴施。一般硼酸用0.1%濃度、硼砂用0.2%濃度(果樹可用0.2%~0.3%濃度),每次用肥液750~1 050kg/hm2,在作物苗期至生長旺期噴施2~3次,每次間隔7~10d。
3鉬肥
主要用于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和小麥,常用鉬肥為鉬酸銨,可以拌種、浸種和葉面噴施,一般不作基肥用。①拌種。每1kg豆類種子用鉬酸銨1~3g,一般肥液占種子重量25%~30%。溶液過多,易造成種皮脫落,影響播種和出苗。鉬酸銨要用熱水溶解。②浸種。不適宜用于花生、大豆等大粒種子,多適用于水稻、棉花、綠肥種子。一般用0.05%~0.10%的鉬酸銨溶液,種子與溶液的重量比為1∶1,浸泡12~24h,撈出陰干后即可播種。③葉面噴施。用0.05%~0.10%鉬酸銨水溶液,豆科作物在苗期至花前期噴施,蔬菜在苗期至初花期連續噴2~3次,每次用液量750~1 125kg/hm2,每次間隔5~7d。
4錳肥
常用錳肥為硫酸錳,主要用于小麥、水稻、棉花、花生、果樹等。可以基施、葉面噴施、拌種和浸種。①基施。用硫酸錳15~30kg/hm2,拌細干土150~225kg,也可與生理酸性肥料混合均勻,在播種時施于土中。基施硫酸錳肥效可持續1~2年。②葉面噴施。用0.05%~0.10%的硫酸錳水溶液,在作物的苗期、生長旺盛期或花前期噴施最為適宜,噴液量一般為750~1 125kg/hm2,連噴2~3次,每次間隔7~10d。③拌種。每1kg種子用4~8g,按種子與肥液重量比10∶1將硫酸錳溶解,均勻噴灑在種子上,陰干后即可播種。④浸種。用0.05%~0.10%的硫酸錳溶液,種子與溶液的重量比為1∶1,浸種12~24h,撈出陰干后即可播種。
5鐵肥
常用鐵肥為硫酸亞鐵,可以基施、噴施,多用于果樹林木。①基施。用硫酸亞鐵75~150kg/hm2,與有機肥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勻,坑施或溝施于土壤中。②葉面噴施。硫酸亞鐵噴施濃度為0.2%~0.5%。為提高肥效,可加尿素、檸檬酸、黃腐酸等。硫酸亞鐵與尿素的濃度為0.3%~0.5%,在作物缺鐵癥狀初期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7~10d。
6銅肥
常用銅肥為硫酸銅,可以基施、噴施和作種肥。①基施。用硫酸銅10.5~15.0kg/hm2,拌細干土150~225kg,開溝施在播種行兩側,每隔3~4年施1次即可。②葉面噴施。將硫酸銅配成0.02%~0.20%的溶液,在作物苗期至開花期噴施2~3次,每次間隔7~10d,每次用肥液750~1 125kg/hm2。③拌種。每1kg種子拌硫酸銅1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均勻地噴在種子上,陰干即可播種。④浸種。取硫酸銅加水配成0.01%~0.05%的溶液,將種子放入浸泡12~24h,撈出陰干后播種。
參考文獻
篇6
論文摘要介紹了生態環境對棉盲蝽發生的影響,總結了其重發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為棉盲蝽的防治提供參考。
大豐市地處江蘇北部沿海中部,為我國優質棉生長基地之一,年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公頃以上。棉盲蝽是當地棉花生長的主要害蟲之一,往往造成棉花籽棉嚴重減產2成。棉盲蝽危害種類主要有綠盲蝽、中黑盲蝽以及少量苜蓿盲蝽。根據筆者調查,20世紀80~90年代初棉盲蝽在棉田內重發,90年代中期發生程度大幅度減輕,2000年后隨著轉基因抗蟲棉的逐步推廣種植,加上耕作制度不同以及氣候變化,發生程度不斷加重,并上升為首要害蟲。通過多年的系統監測和田間調查,明確了棉盲蝽在大豐市棉田內的災變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和重發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控制對策。
1生態環境對棉盲蝽發生的影響
1.1耕作制度
綠盲蝽卵多產于冬綠肥、蠶豆、杞柳等組織越冬,2生時又集中在茄子、胡蘿卜留種田,因此套種地區及胡桑果樹蔬菜分布廣的地方棉盲蝽發生較重。根據調查發現套種的新豐鎮仁南村棉花發棵早、長勢旺,成為1代的誘集帶,百株蟲量超過百頭,株被害率為100%。中黑盲蝽主要產卵于棉田表土越冬,棉麥連年套作區發生程度明顯重于稻麥輪作區。因此,大豐市水旱輪作區以綠盲蝽發生為主,旱糧地區正常年份后期以中黑盲蝽發生為主。
1.2栽培模式
近年來推行以雙膜栽培為主體模式的棉花早發、早熟高產栽培體系,棉花與西瓜、毛豆、青椒等經濟作物立體間套種面積不斷擴大,而且共生期較長,各代棉盲蝽食料豐富,有利于其繁殖。如西瓜田棉花植株上棉盲蝽蟲量通常為純作棉田的10倍多。
1.3氣候條件
盲蝽為喜溫好濕性昆蟲,綠盲蝽發生的適宜溫度為18~29℃,相對濕度在85%以上;中黑盲蝽為20~30℃,相對濕度為80%以上,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對濕度60%以上時才大量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于棉盲蝽在棉花上發生危害,2005~2007年連續3年雨水雨日較多,刺激了棉盲蝽的發生并加重了其危害。天旱少雨時對棉盲蝽的發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在8月中下旬棉田內盲蝽發生量相對較輕。
1.4作物長勢
棉花生長旺盛,葉、蕾、花較多的田塊,發生較重;密植的植株葉片寬大、郁閉度深、生長嫩綠、含氮量大的受害重;一般移栽早、苗壯早發、生長旺盛、現蕾早的棉田危害嚴重;遲衰棉田、空枝芽枝多的棉田受害相對較重。
1.5天敵作用
大豐市棉盲蝽的主要天敵有蜘蛛、瓢蟲、草蛉等,但從觀察情況來看,天敵對棉盲蝽控制效果不太明顯。
2重要原因
2.1抗蟲棉快速取代常規棉,棉田害蟲群落發生明顯變化
20世紀沿海棉區主要種植泗棉3號、蘇棉9號等常規品種,棉鈴蟲、棉盲蝽為棉田主要害蟲,其中棉鈴蟲的發生較為猖獗,往往連年重發。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采取了以化學防治為主,協調運用農業、物理等綜合措施(尤其對棉鈴蟲主害代采取全程藥控的手段)。一般從6月下旬棉田就開始用藥,特別在3~4代棉鈴蟲發生期間,間隔3~5d即用藥防治1遍,進行掃蕩式治蟲不留死角,防治藥劑主要選用對棉盲蝽有較高殺蟲效果的有機磷及其復配劑。90年代末以來,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年年擴大,棉田內棉鈴蟲發生程度大幅回落,化學農藥施藥次數和用藥量明顯減少。2003~2006年棉田內有機磷農藥平均用量為18.51L/hm2,相當于棉鈴蟲重發年份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60.3%;復配劑平均用量為5.30L/hm2,相當于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54.5%。說明防治棉盲蝽的有機磷及其復配劑類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削弱了對棉盲蝽的控制作用。
2.2推廣種植轉基因抗蟲棉對棉盲蝽發生較有利
轉基因抗蟲棉雖然對棉鈴蟲、玉米螟等鱗翅目害蟲具有一定抗蟲性,但對刺吸式害蟲沒有抗性且利于其發生。雜交棉前期營養生長勢強,植株發棵早,易誘集棉盲蝽提前遷入棉田為害;中后期植株高大,一些棉農田間整枝、化控等管理技術跟不上,棉花長勢過旺,無效花蕾多,害蟲隱蔽性強,不易于防治。另外,由于雜交抗蟲棉需肥量高于常規棉,高肥水管理,植株含氮量偏高,對棉盲蝽繁殖為害非常有利;后期抗蟲棉田施藥結束期較常規棉田早,一般在9月中旬結束防治,而棉盲蝽在大豐市棉田內發生可持續到9月底至10月上旬,造成后期殘蟲量高,部分田塊百株蟲達數百頭,越冬殘留蟲量高也就意味著下一年發生基數大。
2.3棉盲蝽寄主眾多,蟲源充足
近幾年來隨著種植結構調整,喜食作物如苜蓿、豆類、蔬菜、瓜類、果樹漸漸增多,而且許多地方都是套種或插花種植,食料條件滿足了棉盲蝽的大發生,從而拉長了棉盲蝽向棉田遷入的時間,增加了棉盲蝽躲藏的空間。危害棉田的棉盲蝽許多是從早春開花的蔬菜、綠肥、雜草寄主上遷入棉田的。早春棉田周圍寄主種類、數量、生長狀況等對盲蝽種群數量的增長有很大的影響。
2.4忽視棉田內外寄主作物的防治是當年棉盲蝽重發的重要原因
隨著高效農業迅猛發展,不同栽培模式和間套種方式的推廣,尤其棉花與蔬菜瓜果間套作,加重了棉盲蝽發生及危害程度,多樣化的田外寄主都是很好的棲息繁衍場所,這也就形成了在整個世生期內豐富的食物鏈,其分布十分分散。2005年2代田外寄主蟲量超15萬頭/hm2,導致后期盲蝽在棉田內重發,9月中下旬大豐市調查150塊棉田,平均蟲量為21.1頭/百株,鈴害率20.3%為歷史罕見。2006年3生期調查,與西瓜套作的棉田平均混合蟲量32頭/百株,蕾害率24%,而相鄰純作棉田平均混合蟲量6頭/百株,蕾害率3%。2007年2代在芹菜、馬鈴薯、胡蘿卜、玉米上普遍發生,但農民沒有真正重視其防治。這些蟲源地是導致后來棉田短時間內蟲量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
2.5農藥使用不當和施藥技術較差也是造成部分田塊蟲量偏高的原因
主要表現為:一是在推廣抗蟲棉后,針對防治棉鈴蟲的用藥減少,或是所用藥劑對防治棉鈴蟲有效,但對棉盲蝽、紅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治效果不佳,因此造成棉盲蝽大量積累,為翌年發生提供蟲源;二是近年來農藥經營市場混亂,所供藥劑質量良莠不齊,加上有部分經營戶故意誤導農民,錯過了最佳防治時期,造成棉花被害嚴重;三是部分農戶施藥治蟲一走而過,藥液濃度以及劑量嚴重不足,防效不佳;四是棉花進入吐絮期,田間蟲量雖然很高,但用藥治蟲很少,也會造成下一年發生基數偏高。此外,棉田實行少免耕,雜交棉植株高大、果枝多而散,不利于施藥等因素也加重了其發生。
2.6有利氣候條件加重棉盲蝽的發生
一是棉盲蝽為喜濕害蟲,夏季高溫干旱不利于棉盲蝽的生存和繁殖。大豐市6~7月的雨量較多、濕度大,寄主嫩綠旺盛,棉盲蝽繁殖快,危害加重。2005~2007年大豐市連續3年出現洪澇災害,6~8月降雨頻繁,陰雨日多,有利于棉盲蝽發生的同時又影響了化防,出現了3~4代盲蝽在局部田塊蟲量偏高危害較重的現象。2006年2生期間,梅雨天氣明顯,雨量大、雨日長,極有利于棉盲蝽的發生,特別是部分田塊受淹后,植株出現瘋長現象,生出許多贅芽,無效花蕾過多,非常有利于棉盲蝽的繁殖為害。2007年與2006年相似,梅雨過后田間出現明顯的為害高峰,很多長勢好的田塊被害率超過80%,蕾幾乎掉光,果枝變成了空枝。二是近年來受暖冬氣候影響,越冬卵成活率高,1生面積大且重,防治面積小。
3防治措施
合理運用綜合防治,狠抓薄弱環節治理。以農業防治惡化盲蝽的生存環境,同時提高棉株抗害補償功能;以化防直接消滅害蟲,從而達到減輕危害損失目的。
3.1農業防治
改免耕為淺耕或深翻,清潔田園,惡化棉盲蝽生存環境,合理施肥(如進行配方施肥),適時管理(如化控、整枝、摘心、打頂、去無效枝芽)。
3.2化學防治
篇7
關鍵詞: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蟲)
中圖分類號 S43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2-0074-03
油菜作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而且在醫藥、食品和工業原料等方面均有廣泛的用途。以油菜為原料榨取的菜籽油更是部分農村居民家庭食用油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油菜的生育期較長,病蟲害繁多復雜。因此本文分別介紹了油菜主要病蟲害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及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蟲)的發生特點,概述上述油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策略,以期為科學防治油菜病蟲害提供參考。
1 油菜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
1.1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又稱油菜莖腐病,俗稱霉蔸、空稈、白稈,是一種由核盤菌屬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其可侵染油菜的莖、葉、花、角果,引起油菜植株早枯、葉片穿孔、花朵早落、角果減少、種子空癟。發病田塊油菜減產10%~50%,發病嚴重田塊可達到80%以上[1]。土壤中的菌核作為菌核病最初侵染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產生子囊孢子在空氣中隨氣流傳播,子囊孢子首先落到植株的花瓣上,受侵染、帶菌花瓣落到植株莖葉上進一步侵染植株[2]。
1.1.1 發病癥狀 葉片發病初期形成不規則水漬狀青色病斑,后逐漸擴大為圓形至不規則形,如“貓眼狀”,病斑中心呈灰褐,外緣具黃暈,并常具明顯輪紋,潮濕時生出絮狀白色菌絲,干燥時則破裂穿孔,葉緣、葉腋及枝腋等凹陷處因易于水分滯留和花瓣堆積而發病最早最重。莖部發病初為黃褐色水浸狀病斑,后逐漸擴展為灰白色棱形、長條形或繞莖大病斑,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展,并產生灰絮狀白色菌絲,干燥時則表皮開裂,莖內纖維呈麻絲狀,可見被蝕空髓部內生大量黑色的鼠糞狀菌核,莖極易折斷,病部以上枝莖萎蔫枯死[3]。花瓣發病初期呈水浸狀,后漸變為蒼白色,最后腐爛。角果發病初期呈水漬狀褐色病斑,后變灰白色,種子癟瘦,無光澤。
1.1.2 發病原因 (1)品種抗性。我國種植的油菜品種多為雜交品種,其中極少有高抗或免疫品種,且種植最為廣泛的雙低油菜抗病力極弱,相同種植條件下菌核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常規品種[4]。(2)耕作制度。土壤中的菌核作為菌核病發病主要侵染源,可在土壤中存活1~3a,并且菌核亦可夾雜與種子中成為侵染來源;油菜種植田雖多為旱地油菜―蔬菜輪作田,但是油菜菌核病源真菌可侵染十字花科、菊科、豆科等16科71種植物,致使田中菌源基數不斷增大[5];由于農戶追求產量,種植密度過大,氮肥施用過量,導致油菜植株高大,枝葉繁茂,各植株間葉片枝干交叉重疊,郁閉度隨著生長不斷擴大,田間濕度不斷升高,病健植株交叉感染,病害逐漸加重。(3)氣候條件。作為真菌病害,其發病程度受多種氣候因素的影響,其中降雨量、降雨日數是影響發病程度的主要氣象因子[6],且有研究表明與降雨量相比空氣相對濕度更為重要,田間高濕情況持續較長時間將有利于菌核病菌核的萌發、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而油菜種植過密、生長郁閉后水份蒸發減弱將加重菌核病的發生[7]。同時春季油菜開花時間與春季降水時間相吻合,導致油菜花瓣掉落、葉腋及枝腋部積水,給菌核病傳播侵染創造了有利條件。
1.2 油菜霜霉病(Peronospora parasitica) 為由霜霉目蕓薹屬、蘿卜屬及薺菜屬3個變種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其可侵染油菜的莖、葉、花、角果,發病時病部變黃,并長出白色霉狀物,花梗染病后腫大彎曲,呈“龍頭拐”狀,花瓣肥厚變綠而不結實,一般田塊發病率為10%~25%,嚴重田塊發病率可達70%~100%,產量損失可達5%~60%[8]。在土壤中和附著于種子上的越冬越夏的卵孢子或休眠菌絲為其侵染源,其萌發產生的孢子囊隨農具或氣流傳播,孢子囊在萌發產生芽管從氣孔或表皮侵入寄主組織發展為菌絲,之后菌絲生長產生孢囊梗由氣孔伸出產生孢子囊進行再侵染[9]。
1.2.1 發病癥狀 葉片發病初期為淺綠色小斑點,因受葉脈限制逐漸擴大為不則多角形黃色斑塊,病斑葉背面可見白色霜霉層,發病后期,葉片變褐色枯死。花梗染病后,頂部呈“龍頭拐”狀腫大彎曲,其上著生的花瓣肥厚、變綠,并長出白色霜霉狀物。受害嚴重角果變褐萎縮,其上著生白色霜霉層,最后枯死。染病嚴重時,整株呈褐色枯死狀,布滿白色霜霉[10]。
1.2.2 發病原因 (1)品種抗性。目前種植油菜品種對霜霉病均無高抗性,株型與霜霉病發病程度有密切聯系,葉片與莖稈之間角度越大,受害越嚴重。一般認為在現有油菜品種中,甘藍型油菜相對較為抗病,芥菜型次之,白菜型油菜最易感病[11-12]。(2)耕作制度。連作田發病明顯重于輪作田,發病時間上連作田發病較輪作田早15d,發病率上連作田發病率較輪作田高20%;同時土壤薄瘦、粘性大,且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種植密度大及氮肥施用過量田塊亦加重病害發展[9、11]。(3)氣候因子。由于溫濕度直接影響著霜霉病病菌的菌絲生長與孢子囊萌發釋放,因此溫濕度與霜霉病的發生流行有著密切聯系,其中,溫度是決定霜霉病發生時間早晚及發展速度的重要因子,而濕度(降水)則決定著病害的嚴重程度,研究表明連續陰雨,氣溫在12~26℃,相對濕度在80%左右,有利于病害發生流行,連續3d以上的陰雨、寡照,病株率可上升39%,病葉率可上升13%[9,11]。
1.3 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蟲) 油菜病毒病由多種病毒侵染所致,主要病原有蕪菁花葉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簡稱TuMV)、油菜花葉病毒(Oil seed rape mosaic virus,簡稱OR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簡稱CMV)和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簡稱 TMV)4種,其中由蕪菁花葉病毒的占80%以上。除種子帶毒外,其主要由翅蚜吸食帶毒植物后飛行至健康植株摩擦枝葉、吸食汁液傳染,主要傳毒蚜蟲蘿卜蚜、桃蚜和甘藍蚜等,3種蚜蟲常混合以成、若蚜群集于油菜的幼苗、嫩葉及嫩莖上吸食汁液,致使油菜葉片大量失水,營養不良,并出現生長緩慢、葉面卷曲皺縮、斑駁或發黃等現象[13-14]。
1.3.1 發病癥狀 品種不同其發病癥狀亦有所不同: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的典型癥狀為“花葉”,多發生于新生嫩葉上,初期葉脈為黃白色呈半透明狀,由葉片基部沿葉脈向葉尖發展,葉脈兩側褪綠,逐漸形成花葉癥狀。成株期發病時,枝莖上具黑褐色條斑,頂端花序短縮,花器叢生,或不能開花,或“花而不實”,所結角果畸形、密集,莢枯籽秕,含油量降低,植株常于成熟前枯死。甘藍型油菜植株發病后的典型癥狀為黃斑型和枯斑型。侵染后,多由老葉首先發病逐漸向新葉發展,首先老葉上出現褪綠小圓斑,之后逐漸發展成近圓形的黃斑或黃綠斑,呈油漬狀,病斑邊緣常見細小褐點組成的圈紋,后期病斑中央下陷、形成枯白色半透明小點,并逐漸擴大形成灰褐色或灰白色枯斑。莖上發病,呈水漬狀、紫褐色大小不等的條斑,角果受害后皺縮瘦小,其上多具細小黑褐色斑點,受害嚴重植株整株枯死[15]。
1.3.2 發病原因 (1)毒源植物。蘿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毒源植物,其種植面積及秋季病毒病發生程度與周邊油菜病毒病發病程度成正相關[16],毒源作物病毒病發病率高,種植面積大的年份油菜病毒病發病較重,油菜苗圃距離毒源作物越近的發病越重[17]。(2)品種抗性及播種期。各品種間抗病程度不同,白菜型油菜感病,甘藍型油菜較抗病。同時播種、移栽期的早晚與發病程度亦有較大關系,播種、移栽早的田塊發病較重,反之則輕[17]。(3)翅蚜數量。翅蚜首先在帶毒植物上危害后,遷飛取食傳播病毒,油菜3~6葉期為感病生育期,如恰逢蚜蟲遷飛盛期,則苗期蚜蟲傳病期越長,遷飛蚜蟲數量越多,發病越重[13,17]。(4)苗期的氣候因子。苗期是油菜最易感病的生育期,且氣候因子對蚜蟲的遷飛、傳毒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苗期的氣候因子與苗期油菜病毒病的發病程度有著重要關系,其中主要因子氣溫與降雨量影響蚜蟲的繁殖、遷飛、傳毒、病毒的增殖和病害顯癥,有研究表明氣溫在15~20℃對病毒病的傳播明顯有利[13]。
2 油菜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策略
2.1 農業措施
2.1.1 品種選擇 由于甘藍型油菜對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的抗(耐)病能力均強于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因此可根據當地環境、氣候情況合理選擇甘藍型油菜品種。
2.1.2 輪作 輪作是減輕許多作物病害發生的重要農業措施之一。實踐證明合理輪作有利于減輕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的發生,特別是采取與水稻水旱輪作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田間菌源基數,與旱旱輪作相比ι鮮霾『Ψ⑸的控制更為有效。
2.1.3 播種、移栽 播種、移栽期與當年油菜霜霉病、病毒病的發生程度有著重要聯系。播種、移栽期過早將加重上述病害的發生,因此需根據當年氣象情況合理安排播種、移栽期,適當推遲播種期。
2.1.4 密植、施肥 過度密植將影響田間濕度及光照,且植株間葉片、枝條交叉重疊會促進病害的傳播;同樣過度施用氮肥不僅對種植田塊的土壤產生影響,并且會造成植株貪青徒長,植株過度茂密,加重病害的發生。因此可選擇以行間距70cm和32.5cm寬窄行組合的方式進行種植,同時合理施肥,施足基肥,要加大有機肥的施用量,合理搭配氮、磷、鉀肥,并噴施硼、錳等微量元素[18]。
2.1.5 病葉清理 病葉不僅是病原主要來源,更影響田間光照及通風。因此可在油菜生長中、后期及時清理植株下部病葉、黃葉,并且于油菜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植株殘留體等病原越冬、越夏場所。
2.1.6 開溝排水 田間積水不僅提高了土壤濕度影響植株呼吸減弱了植株抗逆性,同時提高了田間空氣濕度增大了病原侵染、蔓延的可能性,因此應在雨后及時開溝排水。
2.2 藥劑防治
2.2.1 種子處理 種子帶菌作為病原傳播的重要途徑,種子處理可有效降低種子的帶菌率,并殺滅部分攜帶病菌。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3%拌種。
2.2.2 田間用藥 (1)苗期。苗期是油菜霜霉病的初次浸染期,也是油菜蚜蟲為害期和蚜蟲傳毒引起病毒病的初次侵染期。在苗期噴藥于初次侵染前殺死部分病菌,減少部分再侵染源。當油菜長出真葉后,1hm2用25%甲霜靈75g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g,兌水750kg噴霧,抑殺病菌,若發現蚜蟲遷入,應及時用吡蟲啉、抗蚜威等藥劑防治[10]。(2)花期。花期是油菜最易感病期,也是油菜菌核病病菌的盛發期,而油菜菌核病藥劑防治以盛花初期與盛花中期各噴藥1次的防治效果最好[19]。當油菜進入盛花后,1hm2用70%托布津可濕粉劑1500g,根據田間情況1hm2用10%吡蟲啉150~240g/兼治蚜蟲;用藥后7d~10d,搶晴防治第2次;同時霜霉病嚴重田塊可使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1000倍進行防治;缺硼花而不實田塊,1hm2用20.5%~21%高效硼肥450~750g,兌水450~675kg噴施。
參考文獻
[1]費維新,李強生,吳新杰,等.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2,03:47-49.
[2]李強生,HAMcCartney,AHeran,等.油菜菌核病病原菌侵染條件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0,03:314-315.
[3]董家勝,楊軍章,李巖,等.雙低油菜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J].河南農業,2003,11:17-18.
[4]張建忠,邵興華,肖紅艷.油菜菌核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學報,2012,04:467-471.
[5]钚旅.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在我國的寄主范圍及生態特性的{查研究[J].植物病理學報,1959,02:111-122.
[6]徐梅,劉振忠,辛惠普,等.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強度的判別模型[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1999,01:57-59.
[7]陳士華,吳興泉,杜春梅,等.春油菜菌核病田間發生規律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4,01:19-21.
[8]敖禮林.油菜霜霉病綜合防控措施[J].植物醫生,2013,02:19-20.
[9]胡群英.油菜霜霉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農技服務,2014,09:50.
[10]李明霞.油菜主要病害防治研究進展[J].農藥研究與應用,2011,02:4-7.
[11]周傳寶,程其江,蔣宏斌.油菜霜霉病發生規律及防治策略[J].湖北植保,1995,04:14.
[12]文雁成,張書芬,王建平,等.對甘藍與大白菜種間雜交合成的甘藍型油菜的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1999,04:8-11.
[13]油菜病毒病的防治[J].現代農業,2005,10:8.
[14]建峰.油菜蚜蟲與油菜病毒病的防治[J].農村實用技術,2008,12:44.
[15]郎強.油菜病毒病的識別與防治[J].現代農業,2009,03:35.
[16]彭國強.毒源作物與油菜病毒病的關系調查[J].病蟲測報,1989,S1:53-57.
[17]王華弟,孫祥良,朱金良.油菜病毒病發生流行的調查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植物病理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2010:2.
篇8
論文摘要總結了大通縣農業生產現狀,分析了農業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大通縣屬高原大陸氣候,冬季氣候寒冷、夏季氣候涼爽,土質肥沃,地理條件優越,環境宜人;交通便利、寧張公路貫穿全境,并通有寧大高速和寧大鐵路線,鄉鄉通柏油路,50%以上村莊實現道路硬化,利于農產品的運輸。通訊發達,實現了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開通了大通縣農業信息網、農業電話語音咨詢熱線,縣鄉各機關單位全部實現電話、傳真與電腦辦公,具有較為完善的信息網絡傳輸系統,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理想之地。
近年來,通過實施省、市農業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和種子村的建設,為打造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大通農業、形成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經濟效益顯著,促進了大通特色農業產業的迅速發展。
1農業生產現狀
“十五”期間,在確保農村自用糧食需求和農民生產生活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2006年我縣糧油作物種植面積4.64萬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7萬公頃,總產量7.90萬噸。其中小麥面積1.40萬公頃,總產量4.56萬噸;馬鈴薯0.57萬公頃,總產量2.48萬噸;蠶豆面積0.26萬公頃,總產量0.71萬噸;油料1.94萬公頃,總產量4.43萬噸;蔬菜面積0.29萬公頃,總產量11.26萬噸。馬鈴薯、油菜、蠶豆為主的特色作物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中的比重占到60%。農作物種植向適應市場需求和高原特色調整優化,由糧油作物為主的“二元結構”向產值高、收入好的“多元結構”轉換。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建立了縣級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和鄉級病蟲監測點。
2農業技術推廣現狀
2.1加強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壯大了農技推廣隊伍
“十五”末,我縣基本形成了以“縣為龍頭,鄉為紐帶,村為基礎”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縣農技推廣中心現有職工56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8名(占85.7%),工勤人員8名(占14.3%)。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19名,初級職稱22名,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力量。于2005年建成了大通縣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由專人負責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病蟲信息,指導全縣的農作物病蟲鼠害防治工作。全縣20個鄉鎮均建有農技綜合服務站,管理模式以鄉鎮管理為主,現有人員74人,其中中級職稱14人,初級職稱46人,其他14人;村級服務基本以縣鄉技術人員和村干部服務為主。
2.2加大了農業科技創新力度,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重點推廣了青春533、高原448、樂麥5號、民和853等小麥優良品種;青海9號、10號、11號、12號等蠶豆新品種;青雜1號、青雜2號等雜交油菜品種;狠抓馬鈴薯脫毒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重點推廣了脫毒175、下寨65、青薯2號、大西洋等馬鈴薯脫種,使糧油作物的生產逐步向“小麥良種化、蠶豆優質化、油菜雜交化、馬鈴薯脫毒化”的方向邁進。并累計推廣旱作溝播技術0.73萬公頃,配方施肥技術7.67萬公頃,種子包衣技術0.18萬公頃,病蟲草害防治技術23.0萬公頃以及農業重點新技術2.43萬公頃,受益農民19萬人,充分展示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支撐作用。
2.3加強了農業科技示范區的建設
重點實施了優質油菜、優質蠶豆、馬鈴薯種植基地等項目。2007年共建立優質蠶豆、油菜溝播、小麥良種繁育、優質馬鈴薯種薯繁育及商品薯生產等為主的31個集中連片示范基地66.7hm2。不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而且特色種植初步形成,并向規模化發展。區域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我中心在全縣建立14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村和種子村,其中馬鈴薯特色產業村3個,面積232.92hm2,平均產量33.75t/hm2,收益達2.025萬元/hm2(0.6元/kg),總收入471.7萬元;油菜特色產業村4個,面積9.488萬公頃,平均產量3375kg/hm2,收益1.215萬元/hm2(3.6元/kg),總收入達512.3萬元;小麥良種繁育種子村4個,面積327.7hm2,平均產量4500kg/hm2,收益1.08萬元/hm2(2.4元/kg),總收入353.9萬元;蠶豆良種繁育種子村1個,面積505.4hm2,平均產量4875kg/hm2,收益1.17萬元/hm2(2.4元/kg),總收入39.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涌現出一大批種植大戶和特色種植產業重點鄉鎮,發展勢頭積極。
截至200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42.85元,比“九五”末增長64.98%,“十五”期間年遞增10.53%。農技推廣為我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貢獻。
3存在的問題
3.1農民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偏低
大通是少數民族居多的自治縣,農民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基本素質偏低,接受農業新技術的能力較差。雖然每年都進行科技培訓,但傳統種植觀念改變較慢,因為有文化的青壯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真正掌握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的青年農民不從事農業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較慢。村干部和農民技術員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但力度不大;由于經費緊缺,不能系統的進行定期培訓,科技知識更新慢,不能及時掌握新技術新方法。
3.2良種引進、繁育管理工作滯后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其職責是進行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引進良種是農業的基礎措施,而我縣在良種引進方面存在著較大困難。農民的科技素質較低,在良種的引進和繁育過程中不按操作規程執行,往往導致引種速度慢、推廣面積小,甚至出現引種失敗的現象。我縣農民對良種引進的認識不夠,習慣于常規品種的種植。另外,我縣農村的經濟水平較低,購買良種的能力有限,在良種推廣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在引種方面,管理工作跟不上,對未經審定的品系,進行隨意種植,導致品種繁雜。不能明確品種優良性,也是不能取代常規品種的根本原因。
篇9
【關鍵詞】再工業化;再農業化
一、“再工業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紀70年代,“再工業化”是針對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和日本九州地區等重工業基地改造問題提出的。因此,“再工業化”不是一個新概念,本意是在對傳統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中,對傳統工業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再工業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回歸” 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很多專家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近十年來美國經濟的“去工業化”,美國新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實體創新而非金融創新,因為金融創新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金融市場過度擴張及金融資產過度升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混業經營風險無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所謂“新經濟戰略”:美國經濟要轉向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即出口推動型增長和制造業增長,要讓美國回歸實體經濟,重新重視國內產業 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這也就是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
回顧美國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制造業曾被認為是“夕陽產業” 由于資源環境問題,傳統產業失寵于投資者;今天的美國,正實現著由過去把工業生產大量環節轉移海外的“去 工業化”到現在“再工業化”的快速轉身,這個調整和“轉身”令人關注。
應當看到,美國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是一種現實的考量。盡管制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經濟總量巨大,美國制造業在全球的份額仍高達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現在,美國力圖通過“再工業化”重振本土工業,一方面是防止制造業萎縮失去世界創新領導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過產業升級化解高成本壓力,尋找像“智慧地球”一樣能夠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高端產業,而不是僅僅恢復傳統的制造業。
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就是在加快傳統產業更新換代和科技進步的過程中,實現再一次依靠“再工業化”來推進實體經濟的轉身與復蘇。
二、“再工業化”內涵與實質
(一)“再工業化”基本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再工業化”的概念和內涵不斷豐富和變動。韋伯斯特詞典對“再工業化”的解釋是“一種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特別是通過政府的幫助來實現舊工業部門的復興的現代化并鼓勵新興工業部門的增長”;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業化”定義為產業的結構轉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識密集要素和產品以及服務于新市場以新技術創新為主的產業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對“再工業化”的解釋:通過政府幫助、稅收激勵、工廠和機器現代化等途徑實現的工業和工業社會的復興。
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是通過政府的幫助來實現舊工業部門的復興和鼓勵新興工業部門的增長。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過去那種“去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反思和重歸實體經濟的愿望。
(二)“再工業化”精神實質。美國所指的“再工業化”絕不僅是簡單的“實業回歸”,而是在二次工業化基礎上的三次工業化,實質是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發展高附加值的制造業,如先進制造技術、新能源、環保、信息等新興產業,從而重新擁有強大競爭力的新工業體系。這對于正在試圖轉型升級的中國制造業來說,無形中增加了新的發展障礙。
新興產業是未來工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由于圍繞新興產業所形成的產業群可能成為下一輪全球經濟繁榮的支撐點,因此是“再工業化”的主攻方向。從長期看,為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各國需要加大在新興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推動新技術在傳統制造業中的廣泛應用;從短期看,對新興產業的投資也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
三、“再工業化”理念對我國農業發展啟示
我國是農業大國,目前,農業也同樣存在“去農業化”的現象和發展趨勢。最近幾年,雖然我們國家在工業與其他產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農業產值占總產是的比例很小,已經低于15%,但我們依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農業是我們經濟發展乃至社會生存的根基,尤其從從業角度看,農業發展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去農業化”不僅是農業高校發展之憂,更應該成為整個社會之憂。現在,我們對“去農業化”不加反思和行動,將來,“去農業化”可能會讓我們食不果腹,社會和諧也將受到威脅。
我國是一個傳統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青銅的冶煉和青銅工具的出現,以及后來鐵的冶煉和應用,使金屬工具得以應用,由此引發了勞動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進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將原始農業推進到傳統農業時代,從而,創造了四千年輝煌的農業文明。然而,隨著近代科技革命,古代農業文明讓位于近代工業文明,農業進入了工業化農業時代。以無機能源為支撐的近代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同時也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
因此,鑒于目前農業工業化的現狀和存在的一定問題,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而言,有必要對“去農業化”現象進行再思考。立足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市場需求、以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進行“再農業化”,將近代農業推進到現代農業。
篇10
關鍵詞:區位理論;區域經濟;演化
中圖分類號:F1文獻標識碼:A
區位理論是區域經濟理論起源的基石,是區域經濟學的核心基礎理論之一,根據其研究內容的差別,西方區位理論可以分為傳統區位理論和現代區位理論。
一、傳統區位理論
傳統區位理論主要是運用新古典經濟學的抽象方法,分析影響微觀區位或廠址選擇的各種因素,其研究對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處于完全競爭市場機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單個小廠商及其聚集體――城市。它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古典區位理論和近代區位理論。
(一)古典區位理論。古典區位理論主要是指杜能的農業區位論和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杜能是西方區位理論的先驅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系》是第一部關于區位理論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實踐經驗較強的區域經濟理論――孤立國理論,即資源配置的地理空間效應。他認為,城市周圍土地的利用類型及農業集約化程度都是隨其與城市距離的遠近而呈帶狀變化的由內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圓,這些同心圓被稱為“杜能圈”,每個圈都有自己的主要產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農業圈層現象的理論意義在于:他引入了運輸成本作為農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因子,從而形成了農業區位論,為區位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世紀中后期,德國完成了產業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發生,促進了鋼鐵、化工等新興工業部門的發展,工業區位問題顯得突出起來。德國經濟學家韋伯對工業區位進行了系統研究。他第一個完整地提出了工業區位理論,并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公認為工業區位理論的奠基者。韋伯首先引入了“區位因素”這個前人未曾用過的概念,他是第一個對工業區位理論進行系統分析的經濟學家,并完成了一般區位理論的構造,使古典區位論,特別是工業區位論達到了一個頂峰。
(二)近代區位理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逐漸代替自由競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由此引起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發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變化,區位論的研究逐漸從以成本為重心偏向市場。區位理論即由古典區位理論演變為近代區位理論。
德國經濟學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論文《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論。從區位選擇的角度,闡述了城市和其他級別的中心地等級系統的空間結構理論。中心地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務中心,根據所提供服務的不同檔次,各城市之間形成一種有規則的等級均勻分布關系。
中心地理論提出后,許多學者在不同地區對其進行了檢驗。有學者在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華盛頓等地區進行的研究表明,中心地體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因此,許多學者開始放松中心地理論中嚴格的理論假設,探索不同消費水平、消費者行為和不均勻運輸表面等條件下的中心地變化。20世紀五十年代后,中心地理論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和修正,進而取得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集中見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經濟的空間分布》一書。從經濟區位的觀點來看,他的區位理論是以最大利潤原則代替韋伯的最低費用原則為特點,標志著區位論研究從古典區位論發展為近代區位論。廖什第一個把需求作為空間變量,引入成本和需求兩個空間變數。同時,廖什也發現最佳區位問題不能只考慮單個廠商,還要考慮到廠商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這樣,問題的復雜化使區位系統的平衡不能再用圖解的方式來表達,而只能以一個實際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統來表達。總之,市場網絡的分異和排列由多個因素影響并取決于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原則。由這種市場網絡按經濟原則排列所形成經濟分布空間的等級序列,廖什稱之為“經濟景觀”。
二、傳統區位理論向現代區位理論的過渡
傳統區位理論主要指二戰以前對單一企業或工廠和城市區位的研究,這無疑都屬于微觀經濟學范疇,存在很大的歷史局限性。它以微觀經濟學完全競爭下的廠商理論為基礎;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靜態的;它只注重運輸費用或勞動力費用等經濟因素,忽略了制度、技術創新以及經濟政策等的作用。
從20世紀二十年代起,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幾乎同時陷入了結構性危機。到三十年代,地區性的經濟危機演變成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地區間的兩極分化加劇。為了緩和地區性結構矛盾,各國都開始注重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對區位理論的研究進入了一個。
帕蘭德對工廠區位和市場區域進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位論及市場地區范圍問題的經濟學家。美國學者胡佛從歷史的角度敘述了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區位結構,他還以函數的形式來表達區位布局問題;艾薩德在《區位和空間經濟》一書中闡述了區位理論的一般原則;亞羅索提出地租區位論,認為地租決定著城市產業布局,得出城市的同心圓理論。
縱觀區位理論的演化,可以看出,區位理論是通過不斷放寬假設條件,同時將各個理論與其他學科和現實問題相聯系、融合而發展的過程。
三、現代區位論和區域經濟學的產生
二戰后的十幾年,人類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特別是五十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浪潮沖擊了幾乎所有的國家,極大地改變了舊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環境,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重大區域經濟問題。為了科學地回答和解決這些重大問題,區位論學者、區域經濟學者和人文地理學者進行了廣泛地合作,促進了區位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時期的研究從單個廠商的區位決策發展到地區總體經濟結構及其模型的研究;從抽象的純理論模型的推導變為力求接近區域實際的、可應用的區域模型;所研究的產業部門的擴展;對人及其行為進行了考慮等。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逐步形成了有別于傳統區位理論的空間區位理論和方法,即現代區位理論。
現代區位理論的形成以艾薩德的《區位與空間經濟》和貝克曼的《區位理論》的發表為標志。從其研究內容來看,現代區位理論概括起來大致包括五大學派。以胡佛、區薩德為代表的成本-市場學派;以普萊德為代表的行為學派;以拉克、摩爾為代表的社會學派;以達恩、奧特倫巴為代表的歷史學派;以加里森、哈格特為代表的計量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