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啟蒙教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14:15: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寶寶啟蒙教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幼兒數學教學研究3篇
第一篇:幼兒數學教學中興趣的培養
一、營造情境,讓幼兒感受數學
幼兒教師要能夠適時地創造一些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幼兒在腦子里建立起事物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他們初步具備數感。比如,在吃餅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啟發幼兒用牙齒將餅干變成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或者是其他更為復雜的圖案,這樣幼兒的注意力不僅僅只停留在“吃”上,而是將“吃餅干”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這件看似普通的事不僅豐富了他們對于對圖形的認識,也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動腦筋的習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免了餅干的浪費現象,也是一種一舉多得的好方法。或者,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認識“數字”的活動,讓幼兒尋找和收集教室里的“數字”。幼兒邊思考邊尋找,不一會兒就發現了鐘面、空調遙控器、電腦鍵盤上都有數字,而書的頁碼、自己的鞋碼、食品包裝袋上的成分含量和生產日期等也都是用數字來表示的,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它們歸類:不同地方的“數字”所代表的意義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示大小、有的表示多少、有的是表示號碼、有的表示時間……也正是由于它們的不同意義,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可以明確感受到“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數學的動機,為數學的入門學習打好基礎。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幼兒收集“數字”的范圍繼續擴大,讓他們找一找“家里的數字”“幼兒園里的數字”“馬路上的數字”等,從而增長幼兒的見識,掌握更多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二、實踐應用,讓幼兒體驗數學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智慧之花開在手指尖上。”實際的動手操作會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長時間不可磨滅的記憶,而且加上幼兒本身就具有好奇心強的特點,所以讓他們親自動手去做一做、拼一拼,不僅有助于加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記憶,還大大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幼兒觀察我們身邊的物體,讓他們從家里帶一些不同形狀的物品到課堂上來。上課的時候教師再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各小組把各自收集到的物品放到一起,并按形狀分開,隨即讓他們分別說一說這樣分的理由。發言結束后,教師指導幼兒動手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從而記住每種形狀的物體的特征,學習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后再親手制作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通過這樣的觸摸、拼折、擺弄等實際操作,幼兒逐步建立起清晰的數學圖形表象,并使得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數學情感等都得到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親身實踐和運用已有的知識而主動獲得新的數學知識。例如,在社會區域活動中通過“超市購物”這一模擬體驗活動,讓幼兒熟悉數數和認數。教師在事先布置好的超市環境中,提供了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水果、蔬菜、文具等,且每樣物品上都標有價目,并給了幼兒一些玩具鈔,讓他們根據教師的指令選購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活動中,幼兒不僅要認識足夠多的果蔬種類并且能夠準確購買教師所指定的個數,在付錢時還要能根據價格給出正確的“鈔票數額”,這對他們的數數和識數的能力都是一項不錯的鍛煉。并且將這鍛煉嵌入在了購物活動之中,幼兒能夠自行購物、算好付款和找零,產生了成就感也建立了自信心,確保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讓幼兒動手操作,調動多種感官體驗數學知識的探索和應用,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強化教學效果。
三、游戲激趣,讓幼兒愛上數學
微課在幼兒教學中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然后列舉了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具體方法,主要從申請微信公眾號、上傳微課資源、孩子在線對微課進行預習或者復習以及制作微課教師的注意事項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為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幼兒園教學;微課應用
1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微課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運用多媒體活潑生動的特點,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再現的教學方式。其顯著的特點是短小精悍,生動形象,可以隨時提取學習。微課這種教學方式是傳統教學的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有利于學生課后進行復習和自主學習。幼兒園教學內容的特點是生動活潑和豐富多樣,對于幼兒教學其活動的形式要新穎且有創造性,但是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無法滿足對教學容量的需求,在幼兒園教學中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能夠讓孩子在離開幼兒園之后依然能夠科學有效地進行活動,同時也能夠給孩子父母的家庭教育予以充分地指導。因此,將微課應用到幼兒園教學中非常有必要,微課能夠架起幼兒園與孩子家庭教育之間的橋梁,有利于孩子能夠將幼兒園學到的知識進行復習,最終有利于家庭和幼兒園協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2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筆者在微課應用于幼兒園教學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信息技術資源和互聯網對教育教學工作和幼兒園-家庭教育溝通方面的積極推進作用。下面將具體的微課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的方法呈現給大家。
科學教學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
[摘要]在科學教學中,求知欲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拖延教學時間節點,吊足學生胃口;在探究活動前,欲擒故縱,先遂了學生心愿,讓其單獨行動,使其失敗,然后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學生遇到難題時,適時指導,師生共克難關,使探究活動得以繼續;在探究活動后,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分享和交流,使學生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
[關鍵詞]科學教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
人類步入21世紀后,對“人才”重新進行了定義:人才不但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技能,而且要富有創新精神,具備健全的人格、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教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有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人,才能夠稱為具有較高科學素養的新時代人才。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似乎只關注如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能力,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加以研究。那么,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下面,筆者以“養蠶”系列活動為例,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遷延歲月,呵護求知欲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一生下來就對陌生事物產生好奇心,而想要滿足這種好奇心的欲望就是求知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想辦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加以呵護。為此,在教學中,筆者總是想方設法保護學生的求知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故意拖延教學時間節點,以激起學生更大的求知欲,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如蘇教版四年級教材有一個單元的內容是帶領學生進行養蠶活動,從學期第一節課開始,學生便一直期待這一活動的開展。然而根據教學進度,養蠶活動應該在3月下旬開始,但是到了4月初,筆者依舊教學其他內容,沒有帶領學生養蠶。于是,有些學生耐不住性子了,每次上課都問:“楊老師,到底什么時候養蠶啊?”筆者總是微微一笑,這樣解釋:“時候未到啊!現在還不是養蠶的最佳時候,在恰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養蠶活動。不過,你們現在可以做些準備工作了。”筆者的解釋就像一盆冷水潑到學生的頭上,每每看到學生像漏了氣的皮球,筆者真有點于心不忍,但是這樣的胃口必須吊。到了4月中旬,桑樹上的桑葉已經長得足夠大,氣溫也越來越適合蠶的生長了,筆者果斷宣布:“養蠶活動正式開始!”教室一下子沸騰了,學生的熱情得到釋放,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參與到養蠶活動之中。“越難得到的東西,人們就越想得到!”因此,在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人為地拖延教學時間節點,吊足學生的胃口,使學生的求知欲達到最強再展開活動,往往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欲擒故縱,培養合作精神
幼兒教育新路徑
童謠是專門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它通常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生動活潑,是兒童尤其喜愛的一種文學作品。每一位兒童在年幼時都背誦過很多童謠,諸如: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再諸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沒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只,一二三四五。這些朗朗上口的動聽歌謠幾乎給每一個兒童帶去了歡樂更帶去了智慧。從幼兒園教學工作這十余年的時間里可以得知,童謠對于幼兒的早期啟蒙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因此,就此想淺談一下童謠在幼兒園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通過這個呼吁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視童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童謠的教育價值,真正做到幼兒教育的“潤物無聲”。
一、童謠使教育溫馨可愛,簡單易懂
童謠,顧名思義,兒童的歌謠,因此童謠理所當然具有兒童性,童謠的這種兒童性使得童謠總是以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想象世界,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深刻的哲理,但卻充滿了生活溫情和生活氣息,這種特質使得童謠與兒童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和歸屬感。在日常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師面對著一群牙牙學語的幼兒,單純的說教是行不通的,這種機械式的教育不但會逐漸泯滅幼兒的靈動天性,還會逐漸讓年小的幼兒對剛剛接觸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譬如,面對剛剛入園的小班學生,幼師在教授孩子們人體常識時,如果能利用童謠教學,那么效果將大大不同。“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個手指頭。我有一雙小小手,能洗臉來能漱口,會穿衣,會梳頭,自己事情自己做。”在與幼兒共同朗誦童謠的過程中,學生們對自己的雙手有了形象的認識。這比單純的教導他們效果要顯著得多,這樣的交流更容易使兒童信任教師并產生對學校生活的歸屬感。由此可見,童謠的兒童性使教育變得溫馨可愛,使教育效果顯而易見,立竿見影。
二、童謠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對于幼兒園的學生來說,定力尤其之差,因此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只有以興趣為紐帶,幼兒教育才能順利開展。玩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教,對于入學不久的幼兒而言,只會讓孩子們無法集中注意力,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如果能讓孩子們在玩中求思,在玩中育情,跟著自己的興趣去學習新鮮的知識,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童謠則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因此,幼兒教師在準備課程時應注重選擇一些有趣的,積極向上的,與幼兒生活聯系緊密的童謠,讓幼兒能夠迅速的與童謠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童謠是幼兒道德觀教育的重要載體
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對策分析
科技發展飛速,國際交流和交往日益頻繁,多元化世界格局已經逐步呈現于我們眼前。語言作為連通各國的交流工具,越來越被人們置于顯眼的位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母語能力、外語能力是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由此可知,在時代的發展進程以及激烈的競爭中,除了母語是首要掌握的必備語言外,掌握第二種或者多種語言是具有競爭力的。在以上種種原因的影響下,學前領域的英語教育也在各個地區遍地開花。學前教育工作者將幼兒英語教育作為幼教改革的綜合工程,是英語教育的重要改革趨勢。曾有資料指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從當前看來,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其中,一些關于兒童心理、兒童生理、兒童思維和與語言發展的研究表明,幼兒英語教育對于兒童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學前兒童英語教育》一書的編者在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理論研究和一線教學多年的基礎上,參考了許多同行專家的意見,并將其整理寫入該書,以提供一部可用于中國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的指導書。該書指出,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必須建立在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之上。在這一前提之下,教師還應創設一個“適宜的語言環境”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這是對學前兒童進行英語教育的方式或手段,也是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關鍵。語言的學習和習得與語言交際環境密不可分。從學前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來看,適當的環境創造尤為重要。
“啟蒙性”是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主要特征。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學前兒童英語教育應注重培養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根據對《學前兒童英語教育》一書的研究以及學前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語言學習的相關理論、研究與探索等,可以總結學前兒童英語學習的相關對策。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動作、表情或圖像直觀地教學。直觀的思維方式使兒童必須通過直觀的動作、表情、圖片或特定情況來理解和表達語言。例如,每天早上老師用英語“Goodmorning”迎接小朋友的到來,通過反復觀察,剛入園的孩子們可以逐漸建立起這句話與生活的聯系,慢慢理解這句話。這種直觀的思維方式使兒童的語言學習變得自然,他們并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一門語言,但他們會主動理解和表達語言,以便與他人溝通信息和情感。在溝通過程中,他們也不會考慮什么是語言。其次,打破兒童語言學習中的沉默現象。雖然兒童通過聽媽媽說“寶寶笑”來做出相關動作,但學習具有真實意義的詞語需要的時間長達一年之久。另外,孩子從聽到一種句式到學會說出這種句式,或者是學會使用這種句式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必定會經歷瓶頸期,但是時間不會太長。就像孩子剛剛聽到“Comeheretome”的時候,不會馬上說出一模一樣的句式來,只有經過練習可以說出“Comeme”或“Cometome”或“Comeheretome”。
學前英語學習活動是第二語言啟蒙教育,為培養兒童雙語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建立兒童語言學習的主動性。兒童學習各種語言符號及其組織方式的過程并非完全被動。在語言交流環境中,當孩子需要交流時,他們會積極地在記憶中搜索單詞和句子并嘗試表達。在這種溝通需求的情況下,當孩子由于缺乏詞匯或語法錯誤而導致溝通中的理解障礙時,孩子們會感受到學習新單詞的緊迫感,并會有意識地利用這個機會相互學習,積極地模仿。以上是對學前兒童英語教育對策的探究,也是筆者最為關注的地方。
作者:歐燕 單位:海口經濟學院
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探討論文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啟蒙教育的奠基石,幼兒英語教育成為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雙語教學教育的開發研究,幼兒園雙語教學已成為家長和孩子們的迫切需要。實踐證明:讓孩子在語言發育時期就接觸英語,同時運用英語和漢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很大好處。
關鍵詞: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然而,在當前幼兒英語教學中,由于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差,許多幼兒英語教學成人化,使幼兒過早喪失了對學英語的興趣。因此,怎樣提高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呢?我園自開設英語課以來,經過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摸索出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并且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很好。在教學中,我們遵循以下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兩種。直接興趣是對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例如:幼兒開始學英語時,一般都會對一門外語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教師能采用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幼兒的求知欲,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學英語,當他們學會了一句日常用語,學會說幾個英語單詞后,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趣體驗,從而產生更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樂在其中,越學越愛學。興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和保護才能形成和發展。幼兒的特征是好動、愛表演、不怕羞,樂于接受新奇的、趣味性強的事物,而教師教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游戲教學,盡可能地將枯燥乏味的語言為幼兒樂于接受。生動有趣的學習形式,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創造一種良好的語言交際情況,這樣,有利于幼兒的英語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各方面的素質。
幼兒園感恩教育探索
【摘要】感恩教育是教育元素中比較重要的階段,也是賦予教育時代性的原則要求。幼兒階段是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實現一個人教育的最初階段。以感人故事為研究主線,探尋感恩教育之余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并將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行,將中華民族的感恩教育從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全面推行。
【關鍵詞】感恩教育;幼兒園;幼兒階段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幼兒的思想素質,讓幼兒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伙伴、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阜西幼兒園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感恩活動,以此增進師幼、家園之間的情感。“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隨著校園內清脆嘹亮的歌聲,我院幼兒園大班學生的感恩式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從我國古代的治國之道開始,形成了以“詩書禮儀”為代表的儒家式傳統教育。而今,在輕諾言、重利益的時代下,文明的缺失和教育的改革勢必要重新將感恩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無論是“尊師重道”還是“以孝治天下”“報得三春暉”“以德報怨”“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恩德育教育工作,正在逐漸被應用于我園的幼兒園班級建設和管理中。
一、幼兒園感恩教育故事精選
感恩家庭。一個天生聽力障礙小女孩,父早亡,家貧,與母親相依為命。每日日落時分,小女孩都會在家門口等待,盼母親早歸,母親每天都會給她帶一塊年糕。忽一日,雨夜,母親未歸,女孩尋路找母親,母親亡,死前手緊握年糕,不瞑目。女孩跪地唱《感恩的心》,母親閉眼。而我們這個有著濃厚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的國家,就更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感恩;三字經說道:首孝悌,次見聞;弟子規又說道:首孝悌,次謹信。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讓我健康成長!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古今中外,尊師重道,所以我們:感恩老師,給予我教誨,教我知識,懂得思考!感恩兄弟姐妹,讓我不再孤單感恩朋友,給予我友愛,感恩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溫暖!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聲中,通過手語來表達感恩。我們體驗了兩大游戲活動,一是我是孕媽媽,讓孩子們辦成孕婦媽媽跨過障礙。二就是運寶寶,難度比較大,除了要運寶寶還要保護好安全,親身地讓孩子們感受了母親的愛。感恩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感恩老師的詩句,也是幼兒園感恩教育中必須講解的課程,辛勤耕耘吐絲的蠶,直到死前也要吐出最后的絲,老師點亮自己只為照亮學生前行的路。“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只為育人。感恩社會。感謝他人對自己的恩情,予以報答。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形形色色的兒童,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意識,有著直接的愛好和興趣,感恩社會讓幼兒共同學習、參與合作游玩,共同得到進步。一棵小草因為對一滴春雨的感恩,所以它擁有了自己絢爛的花朵;一顆心靈因為對愛和善良的感恩,所以它使自己擁有了鉆石般的璀璨光芒。
二、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探索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對于班主任來說,除了文化課教學,班級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良好的班級管理,課堂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小學生剛剛完全脫離家庭環境進入學校,第一次接觸管理環境,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在很多方面都會影響學生對周圍、對世界的認知,學生基礎的價值觀、人生觀會在此階段生成,這對學生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
1搞好啟蒙教育塑造學生三觀
通過德育啟蒙教育來塑造學生正確的三觀非常重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強調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特別是正確三觀的形成。班主任要在啟蒙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從日常的生活、學習入手,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了解他們的愛好,進而建設相適合的班級文化,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在塑造三觀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因人而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當然愛不是放縱,教師還要把握好愛與嚴格的尺度,嚴慈相濟,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讓他們的人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揚帆起航。
2以身作則一視同仁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非常容易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影響他們的三觀,因此,教師就要從自身入手,以身作則,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班主任更是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思想意識,通過自身散發的魅力去影響、引導學生。另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要做到一視同仁。在態度上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細節上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以身作則,一視同仁,才能在情感上感化學生,以自己的高尚師德為學生指引方向。
科學課實驗教學的嘗試透析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實驗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親自感知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和變化,通過認真觀察、認真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學課教學中筆者作了如下幾點嘗試,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潛能
教學中有些內容不便于直觀講解,特別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就需要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演示實驗,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師運用直觀教具,演示給全體學生的實驗,使學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探究的潛在能力。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冷與熱》中的《溫度和溫度計》時,我采用演示實驗教育學生怎樣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讀取溫度的溫度數。在第四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中《蠶的生命周期》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電教手段的作用,圖文并貌、形象直觀的演示了蠶寶寶的一生。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發掘了學生的潛能。
2.創造條件開展分組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學生課堂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
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現象,驗證一些規律,熟悉一些簡單儀器的使用和性能。為此,在指導學生分組時實驗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講清楚實驗的目的和研究的問題,交代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學生自由選材,為學生分組實驗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我在教學《磁鐵》一課時,把事先準備好的磁鐵和各種材料如銅片、鐵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好,并告訴學生們盡可能的多去設計試驗方法,來探究磁鐵的性質。學生開始設計實驗,選取材料,開始實驗。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一階段實驗,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完成實驗報告。
課堂啟蒙教學論文
【摘要】《品德與生活》是一門對小學生進行啟蒙思想教育的課程。它以淺顯的社會公德、生活常識為基本內容;以教育學生初步養成誠實、勇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為主要目的。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啟蒙教育
兒童的品德與生活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他們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教學中采用兒童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它突出的表現了其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兒童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一、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
在教學中,我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外,還根據本課程的特征,放飛學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在生活中學習。讓教育與學校、社會、家庭之中,讓品質在老師、學生、家長的互動中形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溫暖的家》“我長大了”主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養育恩情。我課前讓學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證,紀念品,照片以及嬰兒時的小件物品。并在課上開展了“小小展示臺”(我來介紹我自己)的活動。學生們一個個興致勃勃地拿出準備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紀念品和小時候穿過的小衣物……我以“猜猜這是誰”的方式請出猜中的同學繼續自我介紹。看到孩子們兒時一張張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讓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上的人還真要費些周折,因為身體上的變化太大了!一臉秀氣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壯得像小牛犢的;而頭無毫發,小臉胖乎乎的,一幅男生像的寶寶今天竟是豎著小辮亭亭玉立的女孩。同學們在驚詫和歡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長過程,看到自己身體上的變化的同時意識到自己在知識,能力上的提高,進而懂得了長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養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務勞動來分擔父母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