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黨群關系措施

時間:2022-10-16 08:53:00

導語:改進黨群關系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進黨群關系措施

黨的**《決定》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要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要構建和諧融洽的黨群關系。調研中,許多同志建議,應該從執政規律的高度重新審視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切實抓住影響黨群關系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抓出成效。具體來說,需要認真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教育,解決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問題,打牢工作的思想基礎,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基本經驗,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好辦法。當前,應在全黨開展一次以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教育活動。通過宣傳教育,促使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基本理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決反對脫離群眾、以權謀私;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持黨的群眾工作路線,深入基層,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只有這樣,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礎,才能有正確的目標方向,最終才能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

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教育應分層次、分步驟地進行,切忌“一鍋煮”,大而全。首先,抓好高中級領導干部,使高中級領導干部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做自覺提高做群眾工作能力的表率。在研討中大家談到,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是黨的領導干部隊伍中的“特殊群體”,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高中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作為“封疆大吏”的省部級領導干部做群眾工作能力的強弱,往往影響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一個系統干部隊伍做群眾工作能力的高低。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強,事業就會興旺發達;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弱,事業就會衰敗倒退。因此,對高中級領導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必須堅持高標準,充分發揮他們在提高做群眾工作能力方面的表率作用。二是應該抓各級黨政“一把手”,特別是年輕的主要領導干部。各級黨政“一把手”,是各級黨政機關的核心,是組織實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帶頭人,又是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政策的主心骨。黨的領導和政權機構職能作用的發揮必須通過他們來實現,他們在黨的群眾工作中起著核心作用,提高他們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至關重要。特別是近年來,經過換屆等,大批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他們是黨的各級領導班子中的有生力量,是黨的事業的接班人,肩負著特殊重要的責任。他們年紀輕,相對許多高中級干部來說閱歷較少、經受鍛煉也少,打牢他們執政為民的理念、提高他們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他們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教育,加強實踐鍛煉,才能切實提高他們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完成黨交給的歷史使命。三是應該抓一般領導干部。一般領導干部是黨的各級黨政機關的中堅力量,很多群眾工作需要他們去執行,況且他們直接生活在群眾之中,與群眾聯系相對較多,他們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進而影響著黨在群眾中的形象。抓好一般領導干部的執政為民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更具有實際意義,不可小看,應該引起必要的重視。

二、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群眾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密切黨群關系的最有效的手段。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經濟、文化、政治等全面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有最牢固的基礎和最可靠的保證。

第一,努力推動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把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當前,我們要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兼顧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兼顧社會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公正、社會秩序、社會管理、社會和諧、社會結構、社會領域體制和機制完善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把提高群眾利益協調能力作為減少黨群之間利益沖突的重要方面來加強。要努力提高中央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能力。調查中,不少被調查者對最近中央嚴肅查處江蘇“鐵本項目”、湖南“嘉禾項目”及出臺建筑拆遷法規等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后,應當加強中央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使國家的產業結構、生產力布局、所有制結構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改善,并且在結構調整中保持快速發展,實現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帶動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地方經濟結構的優化促進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努力提高各級基層黨組織發展區域經濟的能力,根據各地的條件,確定發展規劃和速度,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總體跟蹤,重點突破,穩步前進。

第二,制定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法規。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應始終堅持最大多數勞動群眾首先受益的原則,保證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在現代化過程中得到實際利益,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制定和執行某項政策時,要知道這項政策的成本將由誰承擔,誰是主要的得益者,每一項政策都必須把確保以工人農民為主體的最大多數勞動群眾的利益作為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應當把社會公平作為重要的政策因素加以考慮,使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起來,使我們的政策向緩解貧困、關懷社會困難群體傾斜。同時,充分考慮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充分調動和保持人民群眾的改革熱情,保持社會穩定,促進改革和發展。

第三,抓緊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往往就是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是熱點和難點問題,也是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各級黨委政府應從各自實際出發,查找、找準群眾生產生活中反映最強烈、最不滿意、最迫切要求解決的突出問題,并認真制定解決的措施。措施要具體、實在、可行,既有總體安排,又有分步實施的要求,既有長遠規劃,又有階段性要求;既有明確目標,又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把近期、中期、長期解決有機結合起來。對于能馬上解決的應即刻解決;難度大、需要時日的,也應積極主動,抓緊工作,創造條件,盡快解決。對問題的解決,不能推倭扯皮,敷衍了事,也不能搞短期行為,要做到善始善終,深得群眾滿意。當前應高度重視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征用土地、城鎮拆遷等突出問題、困難群眾生活問題、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醫療費過高問題、就學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調查中,被調查者對中央最近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等問題表示十分擁護,也對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解決實際問題寄予更大的期望。今后,應繼續把農民增收問題作為一個重大政治問題落實好,切實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保證減輕農民負擔。農業稅減免、糧食補貼等各項政策落實到位。特別是應根據全國外出務工人員已達1億多人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培訓、權益保護等問題。

第四,切實加強對人民內部利益差距的宏觀調控。應切實消除影響人民利益實現的體制和機制性障礙,從政策上對先富帶動和幫助后富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出臺一些具體政策措施,引導、組織和推動先富起來的地區和人們,給后富的地區和人們以更多的積極的支持和幫助。通過一定的政策杠桿,突出發展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關系,使先富的地區和人們有一種內在的動力和外在的壓力,與后富的地區和人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應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能夠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的利益調節機制;不斷增強二次分配的調控作用,在非平衡發展中建立動態平衡機制,限制壟斷行業,取締非法收入,同時堅持初次分配效率優先,再分配兼顧公平。

三、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作為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途徑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線。只有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不斷吸取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提高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就可以獲得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第一,依靠群眾推進做群眾工作的實踐和理論創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黨的群眾工作理論創新,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的首創精神是群眾工作理論創新的動力源泉;人民群眾在實踐中探索的方式方法,是群眾工作理論創新的鮮活內容;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是群眾工作理論創新的實踐基礎。只有不斷總結群眾在實踐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并升華為理論,才能不斷推進群眾工作理論的創新,才能使群眾工作理論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才會具有生命力和價值。

第二,建立健全有利于發揮群眾智慧和力量的群眾參與決策、管理、監督等各項制度。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是通過各種具體的制度和機制來實現的。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如果缺乏具體制度的保障,只能是一句空話。當前,應建立健全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制度、決策議題的提出制度、決策信息反饋制度、人民意志表達制度,以及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和社會聽證制度、決策論證和評估制度等,讓最廣大人民有條件、有可能通過正常的渠道、健全的制度有序參與到決策中來,才能有效地發揮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同時,建立健全群眾監督制度。切實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強化群眾監督制度和法規,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保證群眾的監督、檢舉、控告、質問等權力的有效行使從制度上機制上保證監督的有效實施。

第三,建立健全群眾評價機制。評價和判斷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的高低,關鍵是群眾,標準在群眾是否滿意。應認真研究建立以提高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為內容、以群眾參與為主體、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多種評價形式為手段的評價機制。建立評價機制,既應注重群眾工作能力提高的成效,更應注重群眾工作能力提高的過程。注重在評價方式上下功夫,可通過各類通報會、座談會或處理群眾的來信來訪、開辟評議專欄和宣傳輿論渠道等來聽取群眾對黨做群眾工作的意見,特別應注意聽取派等黨外人士的評價意見,勇于接受群眾評判和監督。更重要的是,應通過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信任,達到群眾滿意。努力形成群眾有效參與、信息渠道通暢、評價標準客觀、黨群干群互動良好的運行方式,使黨做群眾工作能力的提高真正體現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的要求。

四、加強自身建設,把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作為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的關鍵

黨群關系能否密切,關鍵在于黨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時代的新發展新形勢,黨群關系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求我們黨必須切實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以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影響群眾、感召群眾,從而帶領人民群眾完成新的歷史任務,以更好地代表、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一,扎實有效地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應充分運用先進性教育試點的成功經驗,著眼于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調動廣大黨員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達到提高黨員素質、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根本目的。堅決按照中央關于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統一部署,抓好落實;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出現的突出問題,認真研究如何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改善黨群關系和促進各項工作;認真研究如何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黨員的特點抓好先進性教育活動;認真研究如何認定和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純潔黨員隊伍。努力把握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堅持把組織黨員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始終,堅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第二,制定出臺共產黨員先進性標準和要求。充分利用中央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以及以往黨的建設特別是黨員隊伍建設的研究成果,認真研究各行各業、各部門各崗位、各群體各層次黨員的特點,制定共產黨員先進性標準和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具體要求,使廣大黨員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有方向、行動有依據、衡量有標準、實踐有成效。

第三,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風建設。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著力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建立健全黨的作風建設落實機制,各級黨組織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作風建設問題,分析本地區、本部門作風建設的形勢,檢查一年來的工作,找出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改進措施,作出相應部署。結合各自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作風建設目標,明確任務和措施,提出階段性的目標要求并抓好落實。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全委會向黨代會報告工作時,要把作風建設情況作為重要匯報內容。同時,要圍繞“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具體要求,分別制定有關規定和制度。

第四,毫不動搖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應以教育為基礎,以法制為保證,以監督為關鍵,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標本兼治,以反腐敗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一是積極探索擴大群眾參與反腐敗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反腐敗的民主機制,提高反腐敗工作的民主含量,保障人民群眾在反腐敗中的民主權利。二是增強反腐敗工作的透明度,把反腐敗工作的任務目標、方針政策、黨紀法規、對策措施等公之于眾,讓群眾監督反腐敗工作的進程及其結果,要將腐敗問題信訪、舉報的辦理、落實情況,采取適當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公開查辦的腐敗案件情況。三是認真研究新型腐敗的特點,加大對新型腐敗的斗爭力度,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邊緣腐敗”、官商結合等問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規定,在對發現的極少數腐敗官員進行認真查處的同時,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私營企業的監管和服務,切斷“利益鏈”,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官商勾結等問題。四是切實注意并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領域腐敗和“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私有化”等問題,防止壟斷行為和“執法產業”形成。五是進一步改進反腐敗成果宣傳方式,正面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腐敗現象,增強群眾反腐敗的信心。

第五,認真做好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適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進一步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是保持黨員隊伍生機和活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應切實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的意見》要求,堅持不懈地做好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和干部中發展黨員的工作,積極穩妥地開展在新的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的工作。近年來,許多省份積極探索了“定崗定責”(根據黨員的不同職業身份和技能制定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職責規范)、“三個培養”(把共產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共產黨員,把黨員中的致富能人培養成村干部)等黨員培養管理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后,應積極探索不同職業身份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途徑,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黨員管理的制度和方式。積極探索創新加強對新的社會階層中黨員的規范化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包括業主黨員在內的新的社會階層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