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農業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09 02:55:00
導語:訂單農業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全國蓬勃展開。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任務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對此,我們作了一些研究,形成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實行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不能動搖
農業產業結構歷來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把建立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放到了突出位置,幾乎每年都在持續不斷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其合理化程度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農業層次,種植業比重有了明顯下降,林牧漁業比重有了相應的上升。2005年與1978年相比,種植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有80%下降到49.7%,林牧漁業產值所占比重有20%上升到50.3%,畜牧業、漁業和林業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第二,在種植業層次,糧食作物比重有了明顯下降,經濟作物比重有了相應的上升。2005年與1978年相比,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農作物總面積中所占比重由80.3%下降為67.1%,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重由19.7%上升為32.9%,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第三,糧食總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糧食產量明顯增加。2005年與1978年相比,全國糧食總產量由30477萬噸增加到48402萬噸,增長了58.8%,增產的糧食約占同期世界糧食增產總量的2/5。與此相應,我國人均糧食產量也由318.74公斤上升到371.7公斤,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第四,市場上農產品供給充裕,過去長期供不應求的狀況有了極大的改觀。無論糧食、棉花、食用油、水果、蔬菜等種植業產品,還是肉、蛋、禽、奶、魚、蝦等養殖業產品,市場供應都出現了豐富多彩、空前繁榮的局面。
盡管我國農業產業結構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只適應總體小康階段較低水平的消費需求,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隨著城鄉居民生活逐步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過渡,消費水平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市場需求結構也發生了相應變化,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缺陷就日趨明顯地暴露出來:一是低質農產品普遍供大于求,而某些優質農產品卻供給不足,依然需要進口,出現同一種糧食過剩與短缺并存的奇怪現象;二是種植業開發過度,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近些年來,一些地區頻繁發生洪澇干旱災害,在相當程度上與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有直接關系;三是結構趨同現象嚴重,除糧食、棉花、油料、糖料等農作物在傳統分工基礎上有所調整外,大多數特色農產品還沒有完全形成區域分工,小規模分散布局仍然是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區域優勢難以發揮;四是產業結構不完整,農民就業仍然過于集中在農業,導致單位農業經營規模過小,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收入增長受到極大限制。與此同時,高產優質高效安全低耗農業主要局限于部分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全國大宗農產品主產區仍然在年復一年地大量發展低質的大路貨品種,而且不同地區之間農業結構雷同的趨向沒有完全改變,影響了農產品價格的穩定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顯而易見,再按照過去的老路子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但不能有效地解決當前所出現的現實問題,反而會給農業發展造成新的矛盾和困難,必須深入探求和運用新的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盡管這些年來,農民外出打工人數持續增加,來自打工的收入比重趨于提高,但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仍然接近3億人,農業仍然是農民收入的第一大來源,在今后若干年內農業仍然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的是實現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使之更加適應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更加適應加快農業發展、持續較快增加農民收入的要求,更加適應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繼續推進農產品由低質為主到優質為主轉化
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根據農產品全面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的狀況提出來的,到目前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是并沒有完全擺脫數量性結構調整的束縛,較為普遍的情況仍然是:某種農產品的市場供給稍微緊俏些,立即會誘發眾多地區一哄而上,很快出現滯銷積壓、價格下跌的局面。農民面臨市場經濟的大海,很難把握應該多種些什么、少種些什么。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重點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繼續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以優質農產品占領、鞏固和擴展市場。這是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首要內容。
提高農產品質量,包括改進品種和提高品質兩個側面,通過著力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擴大優質產品在整個農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實現農產品生產由以大路貨產品為主逐步轉向以優質產品為主。例如,目前東北春小麥,南方早秈稻和長江流域小麥以及玉米中的低質品種仍然占有相當的比重,這些品種已經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應當大力調減,以至退出生產領域,用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品種取而代之。雖然近些年我國農產品優質率有所提高,但是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國提高優質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逐步從較低消費水平所要求的優質走向較高消費水平所要求的優質,在目前我國農產品整體優質率仍然較低的起點上更是大有文章可做。
在農產品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不宜采取單純壓縮農產品生產等消極的調整辦法,而應當采取積極的調整調整辦法,即利用優質農產品和低質農產品在產量上的差異,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的生產,爭取一舉兩得的效果。由于我國過去長期偏重于追求產量,培育的品種基本上屬于高產低質型的,優質農產品往往產量較低。因此,發展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往往意味產量的相應的下降,優質農產品發展越多產量下降就越明顯,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不僅有利于從整體上實現農產品質的提高,也有利于緩解農產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為結構調整過程中一種切合實際的選擇。今后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優質農產品的產量也會逐步上升,以滿足人口增長對農產品數量逐步增加的市場需求。
三、在充分發揮各地優勢基礎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結構
全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是否合理,與各個地區的區域結構有著直接關系。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各個地區的區域結構趨同現象嚴重,區域優勢沒有很好形成,更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途徑,就是對糧食生產實行明確合理的地區分工,主產區專心致力于商品糧生產并與主銷區建立相對穩定的供銷關系,主銷區則保持適當的自給水平,將更多的資源用于發展具有優勢的產業和產品,通過市場機制將這些產品賣到糧食主產區和其它地區,并從主產區購買所需的糧食和其它產品。這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商品購銷關系,必將使不同地區都能從中受益。調整區域農業產業結構,正是為了逐步推進這種新型經濟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在糧食生產方面,實行“一體兩翼”的生產布局不失為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所謂“一體”就是糧食主產區作為商品糧生產的主體,所謂“兩翼”是指生態脆弱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和指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我們在糧食生產布局上應當通過相應的政策導向,實現這三種不同類型地區的合理分工。
糧食主產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除了滿足當地城鄉居民口糧和飼料用糧、加工用糧需要外,必須向沿海發達地區、大中城市和西部缺糧地區從數量上、質量上提供適應當地市場需求的商品糧,盡可能擴大國內糧食市場的占有率。例如,河南等地發展加工專用小麥很有前途,但是要講究規模經濟效益,基本做法是在保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實行集中連片種植,可以考慮在幾個鄉甚至幾個縣為單位連片建立生產基地,全省建立若干個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形成專用小麥的大批量生產能力,以利于統一提供良種和栽培技術服務,提高質量和單位面積產量,以利于大批量收購、儲運和加工,提高在糧食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使這些地區糧食產業的區域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生態脆弱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必須進一步消除毀林毀草種糧的現象,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應當看到,發展農業的目的不僅是供給農產品,而且要維護和改進生態系統。尤其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區這個問題更顯得迫切和重要。在一些生態脆弱地區退耕還林之所以遇到困難,一個基本原因就是糧食等農產品供給不足,農民的基本口糧和現金收入難以解決,力圖通過過度開墾,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提高糧食的自給水平,維持現金收入的來源。現在,隨著糧食等供求關系的變化,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應當指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不是權宜之計,不是在糧食充裕情況下的一時安排,而是長遠的戰略性措施,一旦實行就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決不能半途而廢。同時,還林還草還湖既要積極,又要穩妥,要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在搞好試點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確保推進一步成功一步。一個重要保障是加強后續產業發展,妥善解決農民吃糧、用錢、燒柴等實際問題。在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加強口糧田建設,解決農民吃飯問題(在沒有條件的地區,則應遷移人口、實行封山育林,利用自然界自我恢復功能增加植被)。同時,著重要解決好生態林、經濟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有機結合,統籌考慮,兼顧農民的各種需要,消除影響森林正常生長的各種矛盾。還應看到,不論森林的生態效益多么重要,對于生產者來說,更多的是關心能否從中獲得預期的經濟收入。因此,除了保證相當比例的生態林、薪炭林外,最重要的是抓好經濟林、用材林的培育和發展,并實行合理輪伐,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早日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退耕還草還湖也要與提高農民經濟效益相結合。在退耕還草之后,無論北方草原還是南方草山草坡,能否得到高效率的保護和開發,根本問題在于加強草場建設。通過加強草場建設,培育和增加牧草資源,實行圍欄輪換養畜,提高產草量和載畜量,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畜產品深加工,多層次地增加附加值,形成比開墾種糧高得多的經濟收益。
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應當適當安排糧食生產,大力發展附加價值高的名優產品生產,特別是花卉、蔬菜、果樹等園藝業,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和擴大出口。與中西部糧食主產區相比,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具有土地資源緊缺、勞動力費用高、科技素質高和市場信息靈的特點,這種客觀狀況決定了適宜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價值高的名優產品,挖掘和發揮糧食主產區所沒有的獨特優勢。可以考慮,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除農民自身口糧盡可能做到自給外,則由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安排糧食和其它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不必過于強調提高糧食自給率,更不必強調非得做到自給自足,而應把資源集中用于發展質量更好、價值更高的農業生產項目,擴大中西部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等農產品市場銷路。同時,要注意保持和增強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關鍵是保護好基本農田,以掌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動權。中西部糧食主產區與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大中城市應當走聯合之路,共同建立優質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生產基地,通過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與中西部簽訂大宗農產品“訂單”等途徑,將雙方的資源、產品、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并且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四、大力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
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一個高效的農業產業體系,在產值構成上應當具有的特征是,畜牧業產值大于種植業產值,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于種植業產值和畜牧業產值的總和。同時,盡可能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支持農民組織起來進入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領域,分享加工、流通環節的增值效益。尤其在人多地少的農業發達國家,更是如此。增加農民就業和收入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展開的。
國際經驗還告訴我們,實現農產品增值主要有三大法寶,即養殖、加工和出口。從養殖來看,我國養殖業產值仍然較大幅度地低于種植業,發展的余地非常大的。2005年畜牧業產值相當于種植業的67.9%,即使加上漁業產值也只是相當于種植業的88.4%,與農業發達國家畜牧業高于種植業的狀況相比,差距是相當大的。隨著國內人民普遍陸續進入小康階段,對動物性食品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發展養殖業的市場前景在總體上是看好的,養殖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逐步接近種植業。這在中西部糧食主產區更顯得重要,能夠在相當大程度上緩解糧食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時,人民生活由小康向更加寬裕的生活水準過渡,對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加工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消費需求,我國目前近13億并且仍在擴大的人口規模,加上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足以發展成為世界上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最大消費市場,我國也完全有可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工業體系,特別是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的潛力巨大。農產品加工業作為連接初級農產品和最終消費的中間環節,不僅關系到直接滿足最終消費需求,而且關系到擴張農業的中間需求,對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緩解農產品賣難現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事實是,在國際市場上,我國谷物等種植業初級產品的成本價格過高,基本上不具備競爭能力,但是由于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裕、費用低廉,不少養殖業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以及蔬菜、水果、花卉等園藝產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是擴大農業出口和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潛力所在。法國、荷蘭之所以成為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的農業出口大國,并不是由于這兩個國家初級農產品出口多,而在于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達,農產品產業鏈條長,農產品轉化增值和加工增值幅度大,并且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從長遠來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級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和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條,可以通過加工業合理布局促進鄉鎮企業相對集中和加快小城鎮發展,可以大大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可以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提高中國農業的競爭力。
因此,對于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應當擺上農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作為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產業來對待。在實際操作上,至少應當考慮這樣幾點:一是糧食主產區要根據市場需求,加快發展畜牧業,擴大糧食轉化規模,減少原糧銷售,實行秸稈過腹還田,增加動物性食品供給,提高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建立農牧結合、相互促進的生產結構。二是在農牧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托實力強、規模大的龍頭企業,建設原料生產基地,實行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經營。三是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資源的轉化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出口創匯產品,特別是畜牧業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適當增加進口土地資源占用大、附加值低的大宗農產品,提高農業的總體經濟效益。這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顯得更為重要。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應當與發展鄉鎮企業結合起來,與加快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特別在農產品主產區,鄉鎮企業應當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對待,有的地區甚至應當作為主要內容來對待,使農產品的增值效應能夠在主產區充分體現出來,使過去長期單一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能夠真正得到實惠。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應當盡可能地向小城鎮轉移和集中,加工企業集中布局在小城鎮的工業小區,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服務業一般布局在小城鎮的商貿小區,以增加小城鎮的勞動力就業容量,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口遷入小城鎮的居民小區居住,形成對第三產業的規模需求,帶動整個小城鎮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五、創造適應新型產業體系要求的組織形式
我國農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總體競爭能力較低,主要原因是受耕地等農業自然資源的嚴格制約,農戶經營規模過小且又過于分散,不能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作出有效反應。這種狀況與農業生產、加工、流通脫節,產業鏈條過短有極大關系,是由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和新型產業體系的逐步建立,有必要也有可能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按照市場需求變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擴大經營規模,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今后不僅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需要有效地組織起來,即使參與國內市場競爭也要有效地組織起來。因為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解決,國外農產品將比較容易進入我國市場,國內農產品即使不出口也會面臨外國農產品的激烈競爭。更重要的是,發展市場經濟必須樹立競爭觀念,參與市場競爭必須有效地組織起來,這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基本保證。新型組織形式的具體做法有多種多樣,應當允許不同的組織形式并存,在競爭中不斷總結和提高。根據許多地區的實踐經驗,“公司(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經濟組織)+農戶”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組織形式,可以兼顧各方面的經濟利益,能夠比較容易地把生產、加工和流通等環節聯結起來。
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各項重要任務,包括提高農產品優質率,建立區域優勢產業分工,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以及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都需要通過新型組織形式把農民有效地組織起來,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然而,對分散的農戶進行有效組織的最好形式,絕不是政府運用行政手段,而是龍頭企業通過經濟利益的聯結將農戶帶動起來。迄今為止,我國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較低,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龍頭企業的有效帶動。今后如果仍然缺乏龍頭企業的有效帶動,我國農業中分散、弱小、低效、無序的狀況還將持續下去,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將很難擺脫不利的地位,農業的整體效益(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方面)都不可能有多大提高。有了龍頭企業的帶動,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一是龍頭企業通常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科技開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安排和調整生產計劃和營銷策略,能夠帶動較大范圍、較多數量的農戶發展商品生產,并負責收購、加工和銷售農戶提供的初級產品。龍頭企業自身也可以免除原料來源不穩定的后顧之憂,以更大的精力開拓和鞏固市場,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二是農戶可以根據產銷合同和專業分工進行生產,按照合同確定的時間、品種、質量、數量、規格等要求將農產品出售給龍頭企業,不必承擔直接與千變萬化的市場打交道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這不僅使得優質農產品的銷路有保障,有助于大面積地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同樣也有利于形成農業的區域規模經營和區域分工,在全國范圍內緩解農業產業結構趨同化的傾向,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自然優勢和經濟優勢,有助于促進農民按照經濟、社會、生態三種效益兼顧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生產。三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可以借助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戶按照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進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并大幅度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應當重視解決的幾個問題
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要取得預期效果,除了需要在以上各個方面努力外,還需要處理好一些相關問題,使我們從觀念上和行為上都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第一,各個地區農業發展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一個地區來說,不可能做到所有農產品都達到自給自足,應當選擇最具本地優勢的農產品加以重點發展,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并通過市場競爭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應當看到,自給自足是以犧牲當地優勢和效益為代價的,其結果必然是不經濟的。一個地區在某些農產品的生產方面有所不為,才能在另外一些具有優勢的農產品生產方面大有作為,有所不為是為了大有作為,兩者互為條件。提倡多種經營,并不等于要求各個地區樣樣經營。不能看到市場上某種或某些農產品價高好銷,就不顧當地具體條件地一哄而上,也大量生產這些農產品。這種跟著市場后面轉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場容量是有限的,一哄而上的結果勢必導致供大于求,原先價高好銷的產品很快就會變成價低滯銷。一些地區已經在這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比較穩妥的選擇是,將當地條件與市場需求聯結起來,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注重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維護和提高產品的信譽,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和銷售區域,并不斷增強產品競爭能力,努力開拓新的市場,使區域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得以充分發揮和逐步擴大。
第二,提倡各個地區農村都要增加消費異地農產品。市場經濟是以流通為基礎的。為能賣出,必須買進,不僅在工業中是這樣,而且在農業中也是這樣。如果各個地區在農產品供給方面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哪個地區都不愿意購進農產品,那么所有地區都不能指望本地區農產品能夠較為順暢地賣出去,滯銷積壓、虧損減收必然成為普遍現象,在全國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現階段更是如此。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商品率之所以相當高,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國家的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幾乎都是作為商品出售的,而農戶日常消費的農產品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從市場購進的。從各個地區來看,根據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的要求,所提供的農產品在種類上也是相當有限的,居民消費的大多數農產品都需要從其它地區購進,由此形成了互為市場的區域農業產業結構,從而使得整個國家和各個地區的農業都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現在,我國各地農村還是把農產品的銷售視線集中在大中城市,以為大中城市可以提供無限廣闊的農產品市場,這實際上是很不全面的。誠然,繼續拓展大中城市的農產品市場無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開拓異地農村的農產品市場。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農產品市場容量將會不斷趨于擴大。我們在政策指導上應當大力提倡農產品的異地農村消費,使農民既成為某些農產品的生產者,又成為其余農產品的消費者,減少自給農產品所占的比重,增加商品農產品所占的比重,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結構,集中各種資源發展具有區域優勢的農產品,促進異地農產品的消費和相互交流。這是調整區域農業產業結構的目的所在,也是各個地區農業發展的前景所在。
第三,著力擴大名優農產品的市場份額。我國農產品生產剛剛步入市場經濟不久,農民對于農產品的品牌意識還相當淡薄,不能充分認識品牌對收入可能產生的種種有利效益,這是導致優質農產品發展滯緩的原因之一。應當明確,優質與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優質的產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須以優質的產品為基礎。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及其標志,是消費者認識和購買的主要依據,也是生產者和經營者開拓和擴展市場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后,離開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優質農產品也猶如“身在深山無人識”,難以順利實現其價值。因此,要增強農民的品牌意識,擴大優質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以此擴大名優農產品的市場份額,使優質農產品得以順利銷售。
第四,重視培育“訂單農業”的觀念和行為。在數量上供大于求,產品價格必然下降,經濟效益也將受到影響。即使是目前市場上品種、質量看好的農產品,也不能過多過快地盲目發展,應當在對市場需求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科學決策,相應增加市場適銷對路產品的生產,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盡力避免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以銷定產,這個在工業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針,今后在農業上同樣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銷定產不能停留在一般口號和號召上,必須付諸于行動。這種行動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維護合法合同的法律效率,通過廣泛利用購銷合同確保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銷路。生產者和經營者應當以購銷合同為主,結合其它銷售渠道,確定各種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生產數量,提高農產品的銷售率,降低農產品的壓庫率。這是防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出現盲目性的基本保證。現在農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和生產出來往哪里銷售,已經充分說明了推廣“訂單農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當然,對信息網絡建設必須加強,盡量延伸到縣鄉和龍頭企業甚至專業大戶,提供價格、生產、庫存、氣象等方面的信息,以利于企業和農民參考和選擇。這是廣泛實行“訂單農業”的基礎。
- 上一篇:訂單農業健康發展的匯報
- 下一篇:發展訂單農業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