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學習考研匯報

時間:2022-04-26 10:51:00

導語:掛職學習考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掛職學習考研匯報

月14日至28日,根據教育局領導安排,我們一行13人到成都考察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根據分組我被分配到成都市小學重點進行了考察學習。在考察期間,通過與校領導和教師廣泛交流、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活動、查閱資料等措施,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增長了見識,感受很深,收獲頗多。尤其是小學以人為本、富于創新的辦學經驗,與時俱進、靈活高效的人事制度,設備先進、文化氛圍濃厚的現代校園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鑒。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小學的基本概況

成都市小學,因為和博物館只有一墻之隔,所以得名。獨有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成就了成都市小學清雅幽靜的治學環境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良的傳承積淀鑄就小學鮮明的辦學特色。走進小學,滿園的綠色觸動著每一個人的視覺神經,給人的感覺,這是一所流淌詩歌的學校,一所飄溢書香的學校,一所倡導活動的學校,一所崇尚鍛煉的學校,一所重視習慣養成的學校,不愧是成都教育的一個優質品牌。從2004年起,藍繼紅校長從市中心的一所小學調到小學擔任校長。小學現在所轄兩個校區,即浣花校區和翠微校區。浣花校區現有38個教學班,1900名學生,110名教師。在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方面,該校著重依托文化,打造詩歌校園;推行“執行校長”管理模式,為教師提供發展平臺,打造了屬于自己的辦學特色。年,為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詩意文化熏陶,當地黨委政府籌資建設了成都市小學新校區——翠微校區,翠微校區與小學本部浣花校區實行一體化運作的管理模式:一校兩區,兩區一制,同一法人。校風、校訓、教風、學風等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保持一致。兩校區教育教學資源高度融合,重大教育教學活動、工作安排同步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8月22日,x校長應邀參加國務院在中南海舉行的基礎教育座談會,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的親切接見。之后,該校的辦學經驗陸續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報刊雜志進行系列報道,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可以說該校在四川、乃至全國是一所頗具影響力的學校。

二、小學的突出亮點

第一,小學是一所充分體現學校文化的品味學校。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有多少高樓大廈,而是在于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城市如此,學校亦如此。名校之名,名在文化。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歷史的積累,文化建設在師生中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2005年秋,小學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資源,特別是文化和杜甫文化,對學校文化建設重新進行了整體構建和全新打造。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該校以打造詩歌校園為基石,凸顯學校文化建設,形成學校特有的價值觀念,從而打造出學校自己的品牌。青羊區教育局一次性撥款400多萬元投入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外部環境、教室、辦公室、圖書室、會議室、墻壁等進行了全新裝飾。小學提出了“植養人文氣韻,奠基詩化人生”的校園文化主題,確定的目標是詩歌教育,詩意教育。我認為,該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學生要寫多少詩,學校要出多少詩人,而是讓孩子的心靈保持詩的靈性,洋溢詩的真善美。該校辦學目標的確立,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學校發展的風格、方向,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寫照。走進小學,仿佛走進一座詩意的殿堂,在紛擾的繁華中,凸顯著清新淡雅。“詩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是該校的校訓。從學校校園環境的布置至學生與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小學獨有的詩意氣質,如:“好雨軒詩社”體現了詩社育人潤物細無聲;“碧草書屋”比喻學子將像碧草一般學習、成長,展碧綠春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甚至衛生間,每一面墻壁甚至樓梯,都傳達著詩的語言,處處流淌著濃濃的詩意。總之,學校的一樹一草都成景,一磚一瓦皆育人,小學到處都淺吟低唱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在這里,“詩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獨具特色、極富知識,不僅彰顯著校園文化的潤物無聲,而且蘊涵著對國學文化的不懈追求。

第二,小學是一所體現現代制度改革的典型學校。現代學校管理,除了經驗化、人性化,更要有一個可操作、可觀照、可創造的現代制度,用組織模式、管理體制的變革帶動學校創造性地可持續發展。發端于成都小學的這一場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基于這一大背景下的原始生成。2005年8月,小學開始實行了“階梯式”現代學校管理模式改革。我認為,“執行校長”制度是該校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最大亮點。

第一級階梯:設立校級教師執行校長崗位,在全校范圍內公推競聘,任期一個月。該校長在“執政”期間有職務津貼、獨立的辦公室,擁有傾聽、觀察、建議、執行等權利和義務,代表教師參加學校行政會。每個校級執行校長還要有展現自己特色、富有學科特點的執政夢想,并主持召開圓自己夢想的行政會,部署具體的工作,并在同伴的協助下實現夢想。

第二級階梯:設立年級執行校長崗位。建立年級執行校長管理機構,這個管理機構里有年級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及各個年級的優勢崗位、特色崗位。建立名為“彩之舞”、“花之語”、“雨之靈”、“海之韻”、“風之旅”、“季之歌”的六個年級執行分校,設立年級教師執行校長崗位,并由年級教師執行校長“組閣”——建立年級執行分校校長管理機構。這個管理機構里有自己的教師校長和副校長,自己的教師教導主任。老師們根據自身的優勢和愛好,人人都在分校中兼任職務,參與分校的管理,每位教師都成為年級執行校長的管理助手之一。分校內每月將定期召開例會,總結本月的得失,根據學校的要求及時調整部署新的工作。學校還定時召開年級執行校長會議,搭建起各年級交流學習的平臺,既同舟共濟又友好競爭,使整個學校的工作重心突出,特色紛呈。

年級教師執行校長和校級教師執行校長應該是在同一時間段產生的。但是,這兩者之間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年級教師執行校長要完成的是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常規管理的堅決執行。校級教師執行校長更多的是在圓教師執行校長們自身的一個夢。一個立足現實,一個關照理想。年級教師執行校長要建立一個分工明確、職責到位、相對穩定的年級執行校長管理機構。校級教師執行校長有相對固定的工作職責,但卻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團隊,團隊的建立松散而靈活。年級教師執行校長有人權、財權、事權,每個學期末,學校將就年級工作情況進行“有獎考評”。校級教師執行校長,不考核、不檢查,相當于校級管理的志愿者,要的是激情,看的是內心的收獲。

五年來,40多位校級“執行校長”在“執政”期間策劃組織了約70次校級活動,其水平與效果非過去的行政指派可比,不僅讓40多位教師圓了自己的夢,更大大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與曝光率。

第三,小學是一所飄逸詩歌的書香學校。“植養人文氣韻,奠基詩化人生”成為該校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中選定的自我發展主題。自2001年起,小學便成立了由學生創建的“詩社”。“詩社”是孩子們自己的詩歌社團,現擁有1700多名學生,從社長、編輯、通訊員到成員全由學生組成,設編輯部、美工部、表演部、采訪部和詩歌產品開發部。“詩社”的辦公室取名為“好雨軒”。門楣上方書著“柴門”二字。地上是用狂草書寫的《春夜喜雨》。“詩社”成立以來,從一開始的每班推薦兩名社員,發展到今天的一千七百多名社員,即整個學校就是一個詩社,每個班就是分社,且都有“社名”,如“采蓮分社”、“濯錦分社”、“小螞蟻分社”等。在小學校園里徜徉,一抬頭一舉足,處處是詩:教室墻上有詩,走廊里有詩,樓梯的梯級上有詩,連校園的梧桐樹樹干上都掛著詩牌。

小學的老師們在探索現代詩教之路上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級誦讀”模式。“三級誦讀”即“校級誦讀——班級誦讀——個人誦讀”。“校級誦讀”是指利用全校隔周一次的朝會時間,由各班輪流,以詩文聯唱、小品、吟誦、舞蹈等形式來演繹經典古詩文。“班級誦讀”是指學校規定的每周二、三、四晨讀時間的古詩文誦讀。并且,每班每周有一節“經典賞析課”,屬學校校本課程。學校還編寫了不同年級的校本教材。而“個人誦讀”則是將校內的“詩教”延伸到學生家庭。孩子將在學校里學到的詩歌回家讀給父母聽,與父母一起吟詩,品詩,甚至還教家里的保姆讀詩。“三級誦讀”激活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各班開發了多姿多彩的“詩歌游戲”。

該校開發了“相伴經典、創編詩化”校本教材,每周1節,納入校本課程統一管理。孩子們賞詩、吟詩、賽詩、唱詩、舞詩、演詩、寫詩,自主地把詩歌活動開展得多姿多彩,師生先后開發出《我們的詩意課堂》、《經典賞析》等眾多校本教材和200多本《詩社》個性詩集……小學的小學子們,在詩意校園中,放飛屬于他們自己的詩意童年。

三、個人的感悟和體會

體會之一:文化傳承使小學發展注入特色

成都市小學原來是一所城鄉交界的學校,許多教師都不愿在此工作,因此學校成為當地的薄弱學校。當地教育主管部門青羊區教育局在“做優一般學校、做強名集團、做大教育產業”的總體工作思路下,確定用3--5年將小學打造為成都市九年義務教育示范校,成為繼成都市實驗小學、泡桐樹小學之后的又一名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良的傳承積淀鑄就小學鮮明的辦學特色。考察后反思,一所民族文化氛圍濃郁的生態園林式綠色學校,一所獨具特色和美麗的學校。這一切得益于學校領導對當地雄厚的教育資源的了解和挖掘,對當地文化和人文資源的深層次思考。

體會之二:自主創新給小學發展注入生機

小學藍校長說過:生活即詩,詩一定來源于生活!教師是詩,學生是詩,教育亦是詩!我們所說的“詩”決不僅僅是平常人們理解的作為文學體裁的詩,而是一種融入社區資源、地域人文特點,結合學校實際,成為其辦學理念的廣義的“詩文化”。該校在重新建設初期就把學校的文化、管理、發展定位全部科學規劃,使學校在一開始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并有條不紊組織實施。從學校的布局顏色到教師的辦公設施;從景觀設計到學校文化品牌;從制度建設到管理流程,全部有章可循,按章做事。而這一切體現了學校對中國傳統文化應用的獨具匠心,這本身也是一種自主創新,一種創舉,一種無聲的教育。

體會之三:人本管理給小學發展注入活力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我們所考察的小學,首先是學校都有一定的辦學自主權,這樣保證了師資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學校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能夠陶冶教師的情操,凈化其美好的心靈;也會給人以無形的力量,激發教師積極進取。學校還努力為廣大教師去創造條件減輕壓力,學校通力合作減少無用的、無效的工作,不做應付檢查的事,扎扎實實地為教師解決點實際問題,讓教師在一種寬松、自然、寧靜的氛圍中,體現工作的快樂。

四、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幾點建議

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內容復雜,下面僅就自己的淺薄認識,提兩點不成熟的建議:

一是理清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關系。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首先要簡政、放權,建議我們的主管部門要把主要職能著重放在宏觀調控和有效引導上,要抓大放小,而不應管得過細、統得過死。學校要根據制定的學校章程,建立自我管理和約束機制,能管的事情應由學校自己來管理,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實現專業評估。目前,各種名目繁多的評估檢查讓學校應接不暇,使學校很難有時間和精力按照自己的辦學目標和方向去行動。建議教育局研究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現代學校評價機制,讓學校能夠在規范的前提下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