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果品鄉村觀光農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2 04:35:00

導語:特色果品鄉村觀光農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色果品鄉村觀光農業調研報告

*鄉作為我縣傳統特色果品的主要產區,一直是當地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是,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果樹新品種的不斷更新,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近年來,*鄉果農投入產出的效益呈逐年遞減的趨勢,“花果之鄉”的美譽逐漸淡化。對此,縣科技局、*鄉政府按照“樹立新形象、創造新業績、促進新發展”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邀請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專家教授參加,對*鄉果樹種植結構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整理如下。

一、調整果樹種植結構改造提升傳統特色果品品質勢在必行

*鄉位于燕山余脈東段,屬于半山地丘陵區,全鄉耕地面積29000畝,其中果樹面積20000畝,釀酒葡萄面積4500畝,其它作物面積4500畝,主要品種以梨、蘋果、桃、杏、葡萄等為主。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鄉出產的蜜梨曾送給偉大領袖,被全國人民所知,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至90年代初,由于*鄉的特殊地理優勢和長期積累的種植果樹經驗,果樹種植面積迅速擴張,尤其以桃樹的種植面積發展較快。其中,早、中、晚熟桃多達十幾個品種,在冀東地區乃至全國*鄉桃以其種植早、品種多、規模大、質量好的優勢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主要品種有雨花露、慶豐、九寶、京玉、金寶、綠化九等。上世紀九十年代全鄉桃樹種植面積達1萬畝,年產鮮桃2500萬公斤。

近年來,由于受市場需求的影響,*鄉果品優勢地位明顯趨弱,市場競爭能力不斷下降,果農靠種植果樹的收入明顯減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主導產品桃難以適應市場需求,桃樹投入產出效益明顯下降。一是桃品種老化問題日漸突出。*鄉現有桃樹大部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隨著優質桃新品種的不斷推出,新發展的桃樹品種主要以新、特為主,品質和產量俱佳,*鄉現有桃樹品種難以適應市場需求;二是已栽植的桃樹大部分已過了盛果期,亟待更新改造。桃樹的生理特性是見效早,豐產早、易管理、樹齡短,一般管理好的樹齡20年左右,盛果期在8—15年間,15年樹齡后的桃樹果實的品質和產量逐年下降。到目前,*鄉栽植的桃樹樹齡基本上都在20年以上,加之前幾年持續干旱,水資源缺乏,桃樹自然死亡嚴重,存活的桃樹發育也不夠旺盛;三是病蟲害對桃樹構成較大威脅。近年,食心蟲在*鄉危害及其嚴重,尤其是桃小食心蟲和梨小食心蟲,對桃樹危害性更大,造成好果率不足20%。隨著劇毒農藥的禁用,加之群眾采取的防治技術措施不規范統一,單戶經營各自為戰,噴藥時間不集中,用藥品種多樣化,害蟲得不到有效控制,導致病果多,甚至絕收。為此,群眾刨掉了不少桃園。近三年來,鮮桃收入由過去的戶均1萬元下降到現在的不足1千元,甚至有的種植戶一年下來還賠錢。鮮桃的產量和產值成倍下降,到目前,*鄉桃種植面積已減少到不足2000畝。

2、蜜梨、京白梨等傳統特色產品品質退化問題嚴重。現有的蜜梨、京白梨等傳統特色產品,由于近年來缺乏統一的栽培管理技術標準,品質退化問題也日趨突出。蜜梨、京白梨果實個大、肉細、汁多、味甜、耐貯的特點逐步被果個變小、果肉變粗、果汁變少、果味變淡而取代,亟待對蜜梨、京白梨等傳統優勢特色果品品質進行改造提升。

3、適宜旅游、觀光、采摘的生態果園,特色果園,文化果園發展緩慢,果樹種植結構難以適應市場需要。目前,*鄉果品種植結構仍以追求產量為主,傳統大宗果品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附加值特色果品少,忽略了果品內涵潛力的挖掘。特別是適宜旅游、觀光、采摘的生態果園,特色果園,文化果園發展緩慢,*鄉山、水、花、林自然景觀雖然美麗,但缺乏必要的吃、住、行等基礎設施,形不成觀光、采摘、旅游的小氣候。另外,文化水果開發緩慢,帶字水果,有字水果,印字水果、無公害水果,保健水果等沒有很好的與傳統特色果品有機結合起來。

二、調整果樹種植結構,改造提升傳統特色果品品質,發展鄉村觀光農業的主要措施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其核心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調整種植結構,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培育優勢特色產品,發展鄉村觀光農業,以此吸引游客、顧客,不斷提高特色產品的知名度。目前,*鄉現有的25000畝果樹面積中,需要通過改造提升穩定的果樹面積17000畝,需要通過引進新品種進行結構調整的果樹面積8000畝。

1、依托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啟動蜜梨、京白梨傳統特色品種改造提純科技示范工程

蜜梨、京白梨作為*鄉的傳統優勢特色產品,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蜜梨平均單果重150克,果色金黃,果斑極小,口感甜脆,皮薄有透明感,常溫下可貯存到來年5月,是我省極少有的品種。京白梨8月下旬采收,平均果重150克,放置一段時間后呈淺黃色,果點淺淡,果味清香濃郁,口感細膩多汁,品質上等,是中秋節、國慶節期間不可缺少的佳品。目前,*鄉現有蜜梨、京白梨3000多畝,年產350萬公斤。針對蜜梨、京白梨品質退化問題,依托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啟動蜜梨、京白梨品種改造提純科技示范工程。主要任務是通過田間試驗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提純,優化、改造京白梨、蜜梨生產類型,篩選出適合冀東地區推廣的蜜梨、京白梨優系品種;研究適合冀東地區生態環境的蜜梨、京白梨優質豐產栽培的樹形、留果指標和果袋種類等;建立冀東地區蜜梨、京白梨優質豐產栽培技術體系;完成昌黎原產地域產品昌黎蜜梨、昌黎京白梨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今年,在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由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專家教授、縣內果樹專家、果農參加的聯合考察小組,深入田間地頭,完成了對蜜梨、京白梨生長情況實地考察任務,為明年準備進行田間嫁接試驗做好了充分準備。在西張村、東張村建立密梨、京白梨示范基地200畝。

2、建立燕龍板栗、薄皮核桃等干果新品種科技示范園,示范帶動節水型果樹新品種的發展

燕龍板栗干果新品種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選育出的一個集寡雄、高產、個大、色好、優質、可短截、適于密植等優良性狀于一身的板栗新品種。該新品種的突出特性為:寡雄、高產,3年生嫁接樹折合每公頃產量4864.5公斤;個大、色好、質優,堅果平均重為10.2g,果面茸毛很少,呈紅褐色,油亮美觀,果實質地糯性,細膩香甜,糖炒品質優良;可以短截、適于密植,該新品種可在結果母枝下部形成混合花芽,適于進行短截修剪,短截后的果枝率為52.2%—61.7%,較一般品種提高50%以上,適于密植栽培,畝栽培量可達166株;新植4年(嫁接第二年)栗園進入盛果期,比其他品種和技術早5年左右。重點在山坡地、水源條件差的地方示范推廣板栗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今年,由縣科技局投資建立了3畝板栗種質資源苗圃,5畝燕龍板栗干果新品種示范園。在長峪山、正明山發展矮化板栗示范基地300畝。

針對*鄉長欲山村100多畝百年板栗大樹管理粗放、產量不高的問題,實施板栗大樹低產改造科技示范工程。主要針對板栗大樹存在的問題,采取高接換頭嫁接新品種,去掉中心枝干,培植開心型樹勢,促進堂內結果的技術改造模式,從而達到提高大板栗樹產量和品質的目的。同時,配合*象花果山旅游資源的開發,開發長欲山百年板栗大樹鄉村觀光游,逐步形成鄉村觀光農業旅游帶。

引進高產、早豐、密植薄皮核桃新品種,建立薄皮核桃新品種科技示范園。輻射帶動后*村、梁各莊村、坎上村等發展矮化核桃示范基地300畝。

3、建立大櫻桃采摘生態農業觀光科技示范園,輻射帶動大櫻桃特色果品的發展

借鑒山海關大櫻桃農業觀光采摘園的模式,建立10畝大櫻桃新品種科技示范園,采用玻璃光沼氣罐處理農家肥,確保大櫻桃優質、無公害,打造昌黎大櫻桃知名品牌。輻射帶動五峰山大櫻桃示范基地100畝。依托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旅游景點,充分挖掘*鄉山、水、花、果獨特的資源優勢,將旅游線路逐步向*鄉花果山引伸,形成獨特的蜜梨采摘園、京白梨采摘園、板栗園、板栗大樹觀光園、核桃園、大櫻桃采摘園等,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4、無核葡萄新品種科技示范園

由縣科技局牽頭,依托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對十里鋪鄉張各莊一村農民李紹星培育的晚熟大粒無核葡萄新品種進行進一步的試驗示范,對十里鋪鄉張各莊一村農民李紹星培育的晚熟大粒無核葡萄做進一步的提純,優化,觀察其穩定性、適應性及生物學特性,使之成為我縣今后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的一個特色葡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