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報告

時間:2022-03-07 08:26:00

導語:學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報告

*學院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條件建設為保障,以內涵建設為重點,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根本,以建立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為目標,以“實質融合、科學管理、和諧發展、校風建設”為主題,抓住發展不放松,堅持發展不動搖,科學謀劃,求真務實,在發展模式、發展質量、發展速度等方面已初步彰顯出獨有的特色,探索出一條又好又快發展本科教育的新路子。

把規范教學管理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是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制定并出臺了以《*學院教學工作規程》為核心的70余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采取切實措施保障這些制度得到有效落實,保證了教學工作的規范有序運行。二是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機制,堅持實行教學質量檢查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干部聽課制度、教學信息反饋制度、學生評教制度等,進一步強化了教學人員的質量意識,收到了明顯成效。三是認真實施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認真實施了重點專業建設項目、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等,努力實現教學過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把凝練學科特色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學校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人強我特”的理念,大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一是加強學科結構優化和專業資源整合。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建設本科專業,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造專科專業。本科專業及招生專業方向由2004年的5個發展到37個,專科專業由50多個調整為26個,本科生規模由500人發展到5863人,招生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二是彰顯專業品牌和學科特色。在繼續保持理、工科專業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優先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著力培育新的優勢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應用性學科,初步形成了學科門類齊全,以理科、工科、商科和軟件、信息類專業為主要發展方向的專業培養體系。三是由學科的規模發展轉向內涵建設。構建了既能反映出學校特色又能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課程體系和教育教學模式。目前,學校專業總體布局與結構合理,專業設置有良好的學科基礎,符合社會需要,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把強化隊伍建設作為提高人才質量的保證。該校堅持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強校之基和立校之本。一是實施“555”人才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積極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力爭使學校到2010年教師隊伍具有50名博士、50名教授、500名碩士。二是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注重對在職教師的技能培訓,加強教研室建設,積極開展高教教改理論和實踐研究,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持續開展優質教學大獎賽活動,促進了課堂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三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不懈開展“知榮明恥師為范”師德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增強教師修身立教、為人師表的意識和從嚴治教、嚴謹治學的自覺性。

把突出技能培養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點。在培養目標上,切實體現“實用、管用、好用”的人才培養特色;在培養模式上,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為主導,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切實改善實驗和實踐教學條件,加強對實驗和實踐教學的管理,打造具有*學院特色的人才品牌。一是將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納入學分管理體系。制定和實施了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實施方案,對學生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按學分制進行管理,同時積極拓展實踐教學平臺。按照“人人參與、選拔尖子,重在平時、營造氛圍,以點帶面、全面提高”的要求,著力打造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特色項目,開展了“英語精、電腦通,素質高、能力強”系列技能競賽活動。二是強化實踐教學保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實驗實踐教學條件;加強實驗實踐教學隊伍建設,規范對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強化監督檢查;大力提倡實踐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保障和提高實驗實踐教學的質量。三是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學校本著“拓寬基礎、提高能力”的原則,與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廣泛合作,建立了10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并積極探索建立實習、實訓、就業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也為畢業生創造了順利就業的平臺。20*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6.4%。

把推進合作辦學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抓手。該校以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為快速發展的突破口,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快速發展。學校與印度合作創辦了河南省唯一的國際軟件工程學院,使學校的IT類學科得到迅速發展。與英國威爾士大學、印度邁索爾大學成功開展的合作培養項目,引進了他們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模式,舉辦了一批高質量的商科和軟件工程專業。目前,學校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在校生共2146人。今年學校又與英國班戈大學就學生培養、教師交流和漢語教學輸出達成合作協議,使國際合作辦學得到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把優化育人環境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支撐。學校大力加強硬環境建設,三年來,新增校舍面積14.6萬平方米,新校區于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數字化校園建設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強了實驗室建設,新建了蘋果機房等。初步實現了校園后勤服務一卡通。新建了632套近9萬平方米教職工住宅。加強了綠化和景觀建設,植樹5萬株,校容校貌明顯改觀,被教育廳評為文明學校。學校還高度重視軟環境建設,連續4年先后開展了“實質融合年”、“科學管理年”、“和諧發展年”、“校風建設年”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術氛圍和文化氛圍,以樹立良好的校風。廣泛開展干部“下課堂、下公寓、下食堂、下基層”的“四下”活動。加強對招標、大宗物品采購、工程建設等工作的監督,先后完成招標63項,核查清理外欠款1500多萬元。推行校務公開,強化了內部審計監督,審計基建、維修項目72項,審計金額7593萬元,審減資金1733萬元。

自升本以來,該校黨政班子帶領全體師生員工艱苦創業,堅持整體工作向前進,單項工作創一流,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局面。學校組織的“留守務工子女幫扶團”、“大學生骨干基層掛職鍛煉團”被、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評為國家級優秀團隊。在全省成人教育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優秀。在全省行風建設民主評議中,學校全省排名第七,比2006年提升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