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推進新農村建設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3-04 06:29:00
導語:縣推進新農村建設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位于河南省東部,東臨安徽省亳州市??偯娣e1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萬畝,轄1個工業園區,4個辦事處,20個鄉鎮,54個行政村,116萬人。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47個擴權縣、50個對外開放重點縣、24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扶持縣、18個糧食生產基地縣和10個棉紡織工業重點縣之一。近年來,該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縣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做法
(一)出臺文件,明確任務。2008年,該縣先后下發了鹿辦〔2008〕25號《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進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鹿辦〔2008〕26號《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縣2008年領導抓點帶面分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達到的目標任務是:“六通(即通油路、通安全飲水、通電、通電話、通寬帶、通廣播電視)、六有(即有衛生室、有文體設施、有超市、有寬敞住房、有主導產業、有建設規劃)、六治(即垃圾、污水、路障、溝渠、坑塘、庭院和周邊環境得到治理)”從今年開始,經過三年努力,對全縣546個行政村進行綜合整治,每年完成1/3的整治任務。
(二)科學規劃,周密部署。為了切實做好全縣的新農村建設,確保圓滿完成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縣能源辦、縣財政局等部門密切配合、深入研究、主動協調,認真制訂出臺了《*縣2008-2010年分類推進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規定三年間,全縣將大力推進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生態能源、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廣電通訊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省確定的一、二、三類村的標準,對全縣546個行政村進行分類建設,分類推進,其中2008年計劃完成新農村建設189個村,2009年完成176個村,2010個完成181個村,并嚴格做到抓點帶面,樹立典型,打造樣板,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真抓實干,成效顯著。近年來,經過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該縣已經在沼氣生態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養殖場(戶)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⒈沼氣生態建設。目前,全縣新建沼氣池8900多口,其中78個生態文明村新建沼氣池2500口,192個村容村貌整治村新建沼氣池3500口,農村沼氣國債項目村新建沼氣池8900多口,重點村新建沼氣池1100多口,累計建設沼氣服務網點135個,組建沼氣專業施工隊168個。
⒉“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已經新建和改建105個農家店,并已全部通過市級驗收合格。另外,總面積15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倉庫二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份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為全縣105家連鎖農家店的正常運營注入了無限活力。
⒊有線電視網絡“村村通”工程建設。目前,全縣546個行政村已有450多個村實現了有線網絡“村村通”,覆蓋率達80%以上。全縣25個鄉鎮(辦事處)已入“村村通”網絡戶達5萬多戶,入戶率達20%以上。
⒋養殖場(戶)工程建設。狠抓規模養殖,把規模養殖和養殖小區建設納入鄉鎮目標管理,目前,規模以上養殖場(戶)達到4300多個,農村養殖業發展形勢喜人。其中,新建肉牛養殖小區4個,奶牛養殖小區2個,可飼養100頭以上的養牛場達19個,出欄1000頭以上養殖場46個,存欄10000只以上的養禽場20個,2007年被確定為全國生豬良種補貼項目縣。同時,該縣還在城鄉公路“通通村”、農村安全飲水、文化大院、村室、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在投入形式上,形成了以縣財政為牽頭的投資主體,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的格局,積極向上引進政策性資金,較好完成了對*老子故里文化旅游區、*縣振興路建設等工程項目的開發建設,渦北鎮算李新農村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在建設目標上,自然村全部達到了“六通、六有、六治”的目標。在建設布局上,重點抓好農村沼氣國債項目、生態文明村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進新農村建設。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一)工作思路
該縣新農村建設的下步工作思路是:“強化四大理念、突出四大重點、完善四大保障?!奔葟娀匀藶楸?、注重民生的理念,強化全面建設、整體推進的理念,強化改革活農、創新強農的理念,強化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的理念,突出繁榮農村經濟、整治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四大重點,完善政策保障、機制保障、輿論保障和隊伍保障。
1、強化四大理念
(1)強化以人為本、注重民生的理念。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造福農民,必須把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緊迫、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激發農民群眾的建設熱情和創業激情,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2)強化全面建設、整體推進的理念。惠及全縣農民、推動全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重點是三個統籌: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建設,建設四位一體的現代新農村;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建設,突出發展富民,致力農村環境改善;統籌點、線、面建設,整體推進、共同進步。
(3)強化改革活農、創新強農的理念。以改革為動力,持續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改革,探索集體土地、農村宅基地置換新思路、新辦法;以創新為引領,提高農民素質,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全面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和農民創業就業能力。
(4)強化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的理念。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體現特色,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方法。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厲行集約節約,因地制宜建設新農村;堅持體現農村發展特色,凸顯農村傳統文化,豐富時代氣息。
2、建設四大重點
(1)繁榮農村經濟。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堅實基礎。一是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深化農業特色鄉鎮創建,開展以規?;亍堫^企業、專業組織、品牌產品、貢獻增長為內容的評比競賽,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建設特色鄉鎮。二是大力發展現代家庭產業。努力促進該縣現代家庭產業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逐步提高家庭產業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快農村服務業建設。規范、培育一批農家樂特色點、特色村,加快農村放心店、農資放心店等建設,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同時,要以村級集體資產融合為契機,盤活存量資產,探索集體經濟保值、增值有效實現形式。
(2)整治農村環境?;A工作抓面,重點是圍繞農村凈化、潔化,抓好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做好生活污水整治提質擴面文章,加快生活污水處理池建設;繼續鞏固農村衛生保潔,逐步推廣專業保潔。示范工作抓點,重點是抓好示范村創建工作。
(3)提高農民素質。加快農村文化設施和文化環境建設,繼續推進農村文化陣地工程建設,深入實施農民素質培訓工程,全面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4)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重在提高保障、維護穩定。一是切實做好社會保障。二是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繼續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切實提高各級財政資金對欠發達地區的幫扶力度,深入開展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三是加強財務管理。2008年是村級換屆之年,要抓住機遇,切實做好村級財務規范管理工作,進一步深化完善村級會計委托制。
3、完善四大保障
(1)政策保障。政策是最大的資源,是縣委、縣政府重農、惠農的最終體現。要圍繞實事工程開展政策調研,進一步整合政策資源,把有限的財力用到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事情上去;要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和引領作用。
(2)機制保障。建立三大機制:建立鄉鎮(辦事處)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健全村級聯絡員隊伍,著力形成求真務實、精干高效的組織機制;深入開展“雙百結對”活動,積極引導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著力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全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任務層層分解、分頭落實,確保工作到人、責任到人,加強綜合協調,建立職責明確、緊張有序的工作機制。
(3)輿論保障。組織開展一系列創優評先活動,并通過新聞媒體,對新農村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典型經驗、顯著成效,進行高強度、高密度的宣傳,積極營造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4)隊伍保障。制定出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意見,以“學習*、宣傳*、貫徹*”干部教育活動為主線,建設“忠誠型、學習型、思考型、實干型、清廉型”的“五型”干部,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著力塑造“昂揚精神、嚴謹學風、務實作風、清白政風”的干部形象。支部、工會要加強載體設計,提高教育效果,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響、打得贏的農村干部隊伍。
(二)具體措施
1、加強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農村基礎設施是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要建立統一的組織領導機構,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協調推動項目建設。各鄉鎮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要將項目的完成情況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建立健全嚴格、量化的目標評價機制,簽訂目標責任狀,明確項目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分解任務落到實處。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設質量、資金管理等方面監督檢查,消除各種影響項目建設隱患,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
2、建立多渠道資金平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一是積極申請國債等國家資金支持。按照國家公布的國債投資安排方向,認真篩選符合條件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盡快上報。二是建立長效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對于落后的鄉村道路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縣財政增加支持力度,按照上、下級財政共同負責本級項目建設的原則,建立長效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切實解決交通、水利灌溉等方面的困難。三是多渠道引入社會資金。對有經營效益的水利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按照市場運作進行建設和經營,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項目運作和管理。對已建成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且產權明晰的、具有明顯的經營效益的,可以考慮通過市場轉讓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方式,轉讓所得重新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產權不明晰的,可以通過實行特許經營權招標、收益權抵押等方式,選擇確定項目法人。政府對于社會團體和個人出資建設農村基礎設施的,給予資金獎勵。四是積極爭取銀行貸款支持。加強與農行、農發行等銀行的溝通和聯系,積極引導各項目業主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篩選出重大基礎性項目和經營性項目向銀行申請貨款,并實施財政貼息政策。五是建立長期社會募捐機制。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臺和網絡等新聞媒體,喚起社會企事業單位、團體和個人對新農村建設的關注和熱情,從資金、技術人力和物力上給予長期的支持和幫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3、完善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全面采用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承包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大管理機制。項目法人全面承擔和協調農村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以及建設、經營、還貸工作。在工程建設中,嚴格執行“三控制”原則,加強投資控制與管理,加強質量控制與管理,加強進度控制與管理,嚴格貫徹執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4、建立和完善農村基礎實施建設和管理新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機制。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的原則,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為依據,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項農村基礎設施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建立農民投資投勞新機制。對政府重點支持的農村基礎設施工程,以村為基礎對籌資籌勞進行“一事一議”,按照鄉(鎮)協調、分村議事、聯合申報、統一施工、分村管理資金與勞務、分村落實建設任務的程序和辦法實施。根據受益主體和籌資籌勞主體相對應的原則,在不影響整體利益和長遠規劃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體議事。要加強資金和勞務的監管,實行民主管理,接受群眾監督。嚴禁強行以資代勞或變相加重農民負擔。三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維護管理新機制。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維護管理體制改革。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管護”的原則,推進中小型農村基礎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權,落實工程建設和管護責任,確保工程的有效運行維護。
- 上一篇:農村先進文化建設思考
- 下一篇:基層黨組織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