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勞務經濟開發報告

時間:2022-10-23 11:46:00

導語:做好勞務經濟開發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做好勞務經濟開發報告

實施勞務經濟開發,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辦公廳于**年9月18日轉發了農業部《**-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的通知.**、**年中央一號文件同時指出,要適應產業結構升級和提高競爭力的需要,進一步搞好農民轉業轉崗培訓工作,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實施規模,推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省委、省政府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提出了“大培訓、大轉移、大增收、大發展”的工作思路。縣長張歌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年輸出農民工10萬人,創收5億元的目標。結合**實際,當前著重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勞務經濟開發工作。

一、總結經驗,穩步推進勞務經濟開發

經過各級的共同努力,今年元至10月份我縣勞務經濟取得較好成績。目前,已完成農村勞動力培訓1.16萬人,占全年計劃總數12410人的93%;完成新增轉移勞動力數1.17萬人,占全年計劃轉移數的96.5%,比去年同期增加0.36萬人,增長幅度外64.5%。據統計部門數字顯示,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31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81元,增長幅度為2.72%,前三季度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610.6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26元,增長幅度為6.87%。主要經驗是:

(一)領導重視。成績的取得與縣委、縣政府領導重視分不開。在推動勞務經濟發展過程中,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指導,督辦檢查。一是組建專班。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成立了**勞務經濟領導小組。縣委副書記、縣長、政協主席張歌鶯同志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其他四大家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縣直16個單位為成員。二是成立機構。縣勞務經濟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安排專職工作人員,配置專用辦公設施。并在各鄉鎮分別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安排了專職工作人員。各村還明確了一名打工經濟聯絡員。三是健全制度。明確了辦公室職責,建立健全了辦公制度。在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全縣上下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門配合、村組聯絡的工作機制,為勞務經濟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部門配合。半年來,辦公室充分發揮工作職能,開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統籌規劃。為了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職能,扭轉過去“都管都不管”的局面,勞務辦對全縣勞務經濟開發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分解了任務,明確了職責,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各司其職。16個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長期抓,各鄉鎮密切配合,合力推進勞務經濟開發工作。徹底打破了過去“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各自為陣”工作格局,充分發揮了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有力推動了勞務經濟發展。

(三)強化培訓。一是整合資源。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對各培訓學校進行科學、合理地整合,由原來近20個專業壓縮到12個,初步確立了機動車駕駛、電焊工、車工、機動車修理、計算機操作、餐飲服務、美容美發、縫紉、泥瓦工、家電維修、電工配電、建筑裝璜等專業的培訓。每所學校一般只設置3-4個優勢專業。二是創新模式。一方面對初、高中畢業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為以后就業做好準備。另一方面開展定單培訓,鼓勵引導培訓機構和輸入單位聯合辦學,實行技能培訓和介紹就業相結合,提高培訓人員的就業率。今年9月份,成功組織了兩百多名應、往屆畢業生,赴深圳工業行業培訓中心開展為期兩年的勤工儉學活動,完成學業后,全部實現就地轉移就業。三是管理規范。在培訓基地管理上,我縣積極做到了“四個到位”,即:學員臺帳建立到位、招生工作宣傳到位、教學資源整合到位、資金補助落實到位。在教學中,重點對全縣四家培訓機構的招生、教學、輸出進行全程監督,特別是對每期培訓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安排、培訓質量都進行了嚴格審查,對各培訓學校所設置的專業實行教學質量評估考核。

(四)著力服務。一是維權服務。在我縣農民工相對集中的勞務輸出地建立流動服務站65個,駐外勞務辦事處1個,共處理勞務糾紛13起,挽回經濟損失120余萬元。如: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在外出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寧海縣成立了辦事處,負責對該在寧海打工近3萬人的維權服務,深受打工人員的歡迎。與大型建筑企業——湖北卓越建筑集團建立長期的勞務關系,在該企業派駐干部,全面負責管理我縣務工人員。二是留守服務。在務工人員外出后,婦女、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農業生產、小孩成長、照顧老人等成為這些“留守族”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有序流轉土地的同時,各地成立了“扶貧幫困互助組”,幫助家中缺少勞動力的外出勞務人員家庭提供生產服務、困難救助等活動,解決務工父母的后顧之憂,避免了外出勞務人員盲目返鄉,真正讓外出務工人員“放心走、舒心留、安心干”。

二、正視問題,增強做好勞務經濟工作的緊迫感

我縣勞務經濟開發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勞務經濟開發過程中存在著基礎不扎實,培訓工作不平衡,配套服務不夠,開發空間還未充分利用等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基礎不扎實。我縣目前尚無準確反映全縣勞動力分布狀況、基本情況和轉移現狀的基本資料,還沒有建立形成一整套的臺帳記錄外出務工人員的去向,從事的行業,分布的區域等,情況有待進一步摸清底數,形成更好的管理,建立更完備的工作體系。

(二)培訓工作不平衡。由于受到培訓條件、培訓方式、認識高度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致使有培訓任務的單位在培訓中進度不一致,有領導因素,也有農民工自身因素,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工沒有經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就直接流入社會,導致生員招生難,培訓難。

(三)配套服務不夠。我縣勞務輸出雖然起步較早,但是有關政策措施未配套,勞動力市場發育緩慢,機制和制度不健全,導致勞動力流動渠道不暢、有效組織化程度低。目前自發性轉移是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緣、人緣、地緣”關系,通過家屬帶領、親友介紹、本地外出人員帶動、自行闖蕩等方式進行轉移。外出缺乏組織性、紀律性。

(四)投入不足。根據省直相關部門文件要求,我縣目前農民工轉移培訓資金主要來源于上級補助資金,地方年配套資金僅30萬元,工作經費5萬元,學員參加培訓要支付部分經費,根本激發不了學員參訓積極性,工作經費不能到位,下鄉無經費、組織無保障,部門工作難以開展,只能按部就班,機械運轉。

(五)培訓質量不高。由于培訓條件有限、師資力量薄弱、培訓教材不規范等因素,導致我縣各農民工培訓機構培訓質量不高。在加上部分農民工參訓目的不明確,對職業培訓認識不足,沒有把學到一技之長作為謀生的手段,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強化措施,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做好今年的工作,我們必須正視不足,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以提高農民工素質為突破口,加大培訓力度,逐步形成以培訓促輸出,以輸出促增收的良好局面。

(一)抓基礎。對我縣現有農村勞動力資源和**籍外出務工人員情況進行一次徹底普查,摸清底數,建立“人人有表、村村有帳,鄉鄉有庫”的勞動力資源庫,為建立勞務輸出基地、組織勞動力轉移、捕捉用工信息打好基礎。

(二)抓培訓。一是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根據市場需求狀況,結合各培訓學校的師資力量、實習場所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各培訓基地的專業課程,做到統一安排,相對集中,優勢互補,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定培訓,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擴大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今日**、**勞務輸出網站等媒介大力宣傳“陽光工程”惠農政策,加大在組織領導、轉移培訓、就業輸出、維權服務等四大體系中的典型宣傳。縣鄉(鎮)要設置專欄,勞務信息,組織外出務工成功人士開展“現身說法”,評先彰優,佳節團拜,出動“陽光工程”宣傳車,寄發信函、宣傳資料,努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三是因人制宜,提高層次。在培訓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合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案,保證每一位學員都具備一技之長,在外出務工中做到人盡其才,學有所長,確保培訓學員人人都能成才,都能順利就業,都能增加收入。四是提高質量,形成品牌。在開展定單培訓過程中,要結合我縣地方特色,在建筑、電動縫紉、家政服務等行業中全力打造勞務輸出行業品牌,形成規模,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勞務品牌。

(三)抓服務。加強輸出基地建設,暢通培訓、就業渠道。一是優化環境,培植縣內就業基地。我們應該看到,隨著各地勞務輸出規模的擴大,沿海等經濟發達、工資收入高的地區勞動力市場將趨于飽和,“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內部轉移將成為我縣勞動力轉移的另一個方向。因此我們要在擴大縣外轉移規模的同時,通過優化環境,積極扶持縣內企業提高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拓寬農民工內部轉移就業渠道。二是政策引導,鼓勵回鄉創業。一些打工者在外地經過艱辛付出,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回報家鄉的良好愿望。我們要在保護他們外出創業的同時,立足形成良性循環,通過減稅等激勵措施,鼓勵其返鄉創業,以招商引資的誠意和創造良好寬松的經濟發展環境吸引他們榮歸故里,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

(四)抓落實。在全面推進勞務經濟開發工作的過程中要搶抓機遇,強化措施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能抓出實效。在轉移培訓任務落實上,不能只重數量,而忽視質效。不要只為了完成任務抓培訓,而是為了農民增收抓培訓。針對我縣勞務經濟現狀,一要面向市場,確定培訓規劃。二要圍繞需求,開展培訓。三要加大輸出,增加效益。各級各部門要從長遠發展的視角,戰略的高度出發,以實現農民增收為己任,在勞務經濟發展上再加措施,再鼓干勁,認真履行職責,狠抓工作落實,順利完成縣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