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7-29 03:02:00

導語:師資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資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當今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所以,人才開發勢在必行。而人才的開發在于教育,教育又離不開教師,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僅直接影響著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的關鍵。所以,我校依靠多年的有效管理,多管齊下,全力鍛造,建設了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結構合理、富有活力、適應學科發展、滿足教學工作需要的師資隊伍。具體說來我們在以下方面作了嘗試與努力:

一、民主管理:促進教師自我完善的最佳舉措

1、開展“學陶師陶”,引發教師自我完善的內力

在平時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以及教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學陶師陶”、“樹師表形象,創文明校風”系列活動,使全校教職員工人人成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積極分子。目前,搶挑重擔,樂意奉獻,在全校教師中已蔚然成風。幾年多來我校教師有幾十人次獲得各類獎勵,其中同志榮獲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市人民科教獎勵和市“群眾最滿意的校長”、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光榮稱號和市“群眾最滿意的教師”、多名教師獲市十佳教師稱號等。并通過《人民教育》、《江蘇教育》、《成才導報》、中央電視臺、江蘇教育電視臺報道他們的事跡,贏得社會的尊重予肯定。

2、建立共同愿景,牽動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

建立良好的學校文化,將追求社會進步、理想主義、人格完美、崇高的使命潛藏于每一位教師內心之中,并是之成為強大內驅力。我校利用學校精神、學校價值觀、辦學理念、教師使命與宗旨去整合,幫助教師完成自我超我,使教師的文化內驅力指向學校發展目標并具備更網強的社會化動機。這已成為我校教師奉獻在、貢獻在的一個巨大的動力。

3、關心身心健康,成為教師自我管理的外力

身心健康是努力工作、積極奉獻的基礎。我校以工會工作為依托,組織進行一年一度的健康普查,保證教師身體健康;關心教師的生活狀態,對因遇突發事件的家庭解燃眉之急;進行四度結構工資改革,提倡“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合理安排教師進修學習網與工作,為他們聘邀代課教師,妥善處理工學矛盾。

二、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保證

1、以培訓方式多樣化促進教師互動生成,提高培訓有效度

(1)以面為主的“互動生成式”培訓。由一名領導組成員主講一個案例,會場各處按放七至八個麥克風,教師們可以隨時提問,隨時發表見解,其目的與功效有三:其一是根據校長張炳華提出的“不做沙灘上的沙石相互碰撞,要做天空中的群星相互照亮!”理念,敦促教師圍繞著培訓主題,認真思考,進行思維碰撞,引發腦力激蕩,產生思維火花,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其二幫助教師善于尋求教育資源,同時能主動、有效地與教育實際相聯系,提升教育水平與能力。其三是使領導能及時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教育教學上的困惑等,進行有能高效的調控管理,構建團結和諧的學校文化環境。

(2)線面結合的“診斷反思式”培訓。一般由某學科推薦一名教師上一堂研究課(執教科目及教師由各學科申報,教務處結合學校工作統一排定上課表,各學科輪流執教),全體教師參加聽課活動,課后,各學科分組討論,討論的內容一般由兩個項目構成,第一,研討該課的優劣;第二,研討該課對本人及本學科的啟發。這樣,使每一位教師同時擔當了培訓者和被培訓者的雙重角色。這種培訓構建了實情實景的課堂教學,促使教師自覺地立足于學校和各自學科,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以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提高了理論水平。而由學校構建的統一內容的課堂教學情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中蘊含有許多真知灼見,使得培訓的質量全面提高。

(3)以線為主的“課題引領式”培訓:我校有六項省級以上課題,七項市級課題,還有相當一部分市級課題,全校170多名教師全部或是課題主持人,或是課題參與者。從選題到制定研究方案、進行開題報告,再到行動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推廣研究成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去學習、去思考、去研究,而其過程就是教師不斷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業務素質的過程。同時,通過課題研究這個切入點,可以牽動教研、科研、培訓、管理工作的開展,激活了學校整體工作。

(4)以點為主的“出校進修式”培訓:我校積極聯動周邊地區,向外派出骨干教師,共同探討課改新路,極力推進學校課改進程。就近兩個月,我校連續派出六批教師遠赴內蒙古、寧夏、重慶、杭州等地與友好協作單位交流,探討課改前沿問題。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展我校教師的教育視野,每年積極安排教師到境外進行教育學習和考察,回來后撰寫學習心得,向全體教師匯報。例如,僅的一年中,我校與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學就有近百名師生進行相互交流。

2、以培訓管理嚴密化促進教師學以致用,提高培訓指向性

(1)領導重視,指明方向。我校校本培訓開展的有聲有色最關鍵的原因是學校領導重視,校長張炳華帶頭更新觀念,領導組成員率先垂范參加培訓活動,親自主持培訓,為教師樹立榜樣,使得培訓正常有序地開展。

(2)內容實際,學以致用。我校主要從四個方面組織培訓內容。一是來自教學實踐的問題與疑惑,張校長以及領導組成員收集資料、撰寫成文,并在教職工會議作解答、指導,三年多來,共進行了“課改與教學藝術縱橫談”、“教育智慧成就學生優秀人格”、“減輕學生負擔從我做起”、“教師素質與教育公平”等近二百個主題培訓。二是來自于學校內部資料《供你參考》,由學校教科室聯合十五位兼職教科員,共同匯集全國各種教育類報刊中的經典課改內容編輯而成。三是由學校購買《教育目的》、《愛心與教育》等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人手一冊,為教師們的課改前行鋪墊了理論基礎。這些培訓內容使每位教師真切感受到課改學習不是“霧里看花”,不是“隔山觀火”,更不是“遠水”,而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學以致用的內容。

(3)課時保障,貴在持之。我校校長室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學期初計劃一學期教師校本培訓課時,一般每人每學期不少于150課時,每次培訓由校長辦公室負責點名,每月與績效工資掛鉤。學期結束由校長室組織再次檢查核實,納入年終福利考核項目。

(4)評價周密,確保質量。每學期結束由校長室對全校教職員工進行全面考核,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是檢查各人的培訓記載(包括每月一篇讀書筆記、每周一篇教學反思的質量情況),主要看專注度;二是由專人出卷,在同一時間里進行筆試和面試考核,筆試針對一線教師和職員,范圍是歷次培訓內容,面試是針對后勤員工,范圍是“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協同推進課改”,考核分數合格線以年齡段進行劃分。一線教師考核成績上報上級部門作為繼續教育考核成績,職員的成績報校長室作為下一年聘用的依據之一。

三、激勵培養:促進教師迅速發展的最佳機制

我校近五年來共引進了60多名青年教師,他們無論是工作經驗還是工作態度都無法與學校成熟性教師相比,他們的快速成長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未來發展,所以,我校積極構建青年教師成長機制,敦促他們快速發展。

1、建立青年教師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快速成長。

我校建立青年教師培養體系,組織《青年教師成長激勵機制的有效嘗試》課題研究,使之成為青年教師追求進步的指南,從而有效地指導幫助青年教師達到教育思想、教學能力的較高水平,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充分發揮出教育資源的力量優勢。

我校建立了建立報酬激勵、成就激勵、機會激勵三位一體的自我激勵機制。建立適合青年教師創新性工作特點的績效考核制度和自主性特點的勞動監督與管理制度。根據教學實績給青年教師核算工資獎金,通過這一種形式體現來自學校對他們勞動的尊重、理解等。進行一月一小考,一學期一大考的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業務考核制度,引進競爭機制,引發青年教師強大的行為內驅力,以獲得對工作成果中個人貢獻的體驗和將工作成果與別人比較獲得的優勢體驗,以此完成成就激勵。進行青年教師一年崗前培訓,使每一位青年教師進入學校之后,再進行一年的見習,了解教師崗位工作特點,做好教師的心理準備滿足青年教師的期望心理。建立考核提拔和任用優秀青年教師制度,使每一位青年教師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獲得同等的學習培訓機會、職務晉升的機會,形成有效的機會激勵。

2、明確青年教師成長目標,敦促教師快速成長。

(1)青年教師在新參加工作的培訓階段要分別達到:第一年上好“匯報課”,課堂教學基本符合教學規范;第二年上好“合格課”,課堂教學達到教學規范要求,課堂教學效益明顯,學年教學成績達到同規教學班平均水平;第三年爭創“優質課”,課堂教學突出教學規范,表現出較強的教學能力、教學藝術,課堂教學效益高,學年教學成績超過同規教學班平均水平。

(2)設立青年骨干教師動態培養階段,學科帶頭人,市、縣“優青”及青年骨干教師研修班人員要達到思想境界高、業務知識精、工作能力強,在學科教學或學校教育管理方面獨樹一幟,成為一定區域內教育教學的精英代表。

3、依靠“師徒青蘭結對”,幫助教師快速成長。

面對60多名青年教師,我校充分利用我校一支“專家型教師”隊伍,其中有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省勞動模范、省優秀教師、省優秀德育工作著等等,還有二十七位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市學科帶頭人和市骨干教師,充分利用優質師資將“新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結成青蘭對子,讓新教師從模仿老教師表層行為技能中揭示其深層理念,從模仿老教師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老教師的思維,最終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在這樣的培養機制下,我校60多位青年教師中已有20多名教師開設過省級、市級公開課。

4、搭建高位發展平臺,引導教師快速成長

面對已經成長起來的教師,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業務考試摸底,結合教師平時教育教學業績,搭建教師成長梯隊,提高教師發展有效率。

(2)定期將優秀教師外送培訓,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厚度”和“廣度”為教師發展搭建擴展理論平臺。

(3)定期于省內外知名學校聯誼,相互會課交流,從教學實踐中及時吸取“外能”補充“內能”。

(4)鼓勵進行課題研究、論文撰寫,提升教師科研含量,為教師創設條件,申報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優秀教師等。公務員之家:

(5)對骨干教師,在評優、職稱評定中進行一定的政策,引導教師自覺快速發展。

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無產階級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大量的實踐證明,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師隊伍。我校的教師日漸成為了教育戰線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