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與科技創新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29 11:17:00
導語:質檢與科技創新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存在的問題;解決的辦法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認識問題、定位問題、重復性問題、浮躁問題、轉變觀念,重視質檢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構建適合質檢科技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制定適合質檢科技創新的激勵政策、重視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把握質檢科技創新的規律與方法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質檢科技創新的首要問題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應充分認識質檢科技創新的特點和規律,針對性地建立適合質檢科技創新的體制和機制,使科技創新真正具有適宜的外部環境。
建立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國務院面對當今世界經濟潮流和趨勢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作為質檢部門,如何深刻領會和貫徹好中央這一戰略決策,如何通過質檢科技創新促進我國質檢事業的發展,提高質檢工作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是每一位質檢科技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然而,目前我國質檢科技創新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需要我們充分重視并及時加以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
1.認識問題。“科技興檢,人才強檢”是國家質檢總局深刻剖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和質檢工作的特點所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也是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建立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然而,某些基層質檢組織對這一戰略決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質檢科技創新多停留在口號上,而沒有落實在行動上;在質檢工作中重視行政管理而輕視技術研發,重視行政辦公環境的改善而輕視質檢科技裝備水平的加強。
2.定位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質檢技術機構是質檢行政管理部門的直屬事業單位,承擔了官方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測的職責,同時又具有獨立法人或者相對獨立法人資格,能夠作為獨立第三方承擔一些企業的委托檢測。因此,一些技術人員常對質檢技術機構的定位感到迷惘,是否只作為官方實驗室存在還是要部分充當獨立第三方實驗室角色,是否只做純粹的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還是需要做一些科研工作,這些問題如果不能給予明確答復,將不可避免影響質檢科技工作的發展。
3.重復性問題。質檢科技工作的重復性主要表現在資源、方法和項目三個方面。資源重復性主要表現在實驗設備的購置方面。一些上百萬元的儀器設備在同一單位不同部門重復購置的現象經常發生,重視高檔儀器的購置,輕視儀器的有效使用,甚至出現昂貴儀器購置后閑置較長時間未拆封的現象,造成了儀器利用率低和資源的嚴重浪費。方法重復性表現在一些檢測方法標準重復申報和重復研究。某些檢測方法標準的檢測項目、檢測原理和檢測手段幾乎一致,僅僅因為檢測對象不同硬是拆成幾個標準來申報,造成了研究資金的浪費和研究方法的重復。項目重復性表現在同樣的研究內容出現在不同的研究項目中。某些科研工作者為了盡可能爭取多的科研經費,同樣的研究內容換成不同項目名稱申報不同渠道的科研項目;某些科研工作者科研立項時沒有做充分的文獻資料調研,費了大力氣研究的科研成果卻發現多年以前已經有人研究過了,這些都是項目重復性的突出表現。
4.浮躁問題。質檢科技工作者的浮躁問題近年來表現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重視項目數量,輕視項目質量;重視項目經費,輕視項目層次;重視項目對職稱評定的作用,輕視項目成果的轉化。某些質檢技術部門對科研項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對質檢工作的有效性方面往往考慮不充分,對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和成果管理不嚴,造成了科技人員的主要心思花在項目的立項上,而不是項目實施和項目質量上。某些單位科技激勵政策中對科研經費總量過分關注,卻忽略了科研項目的層次,促使科技人員樂于申請一些短、平、快的難度較小、層次較低的科研項目。某些單位重視科研的直接成果如論文、專著等,卻輕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某些科技人員甚至認為申報項目是為了獲獎、評職稱,沒有真正發揮科技工作對質檢工作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撐和技術保障作用。
二、解決的辦法
1.轉變觀念,重視質檢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我國質檢行政管理部門與其他行政管理部門相比,具有技術性高、專業性強的特點。可以說離開了質檢科技對質檢工作的技術支撐,質檢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現實需要和存在的基礎。因此質檢科技既是質檢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工具,也是確保質檢工作有效性的充分必要條件。各級質檢技術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質檢系統中的重要地位,轉變觀念,積極開展質檢科技創新,增強對質檢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
2.構建適合質檢科技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強體制和機制的創新:(1)樹立科技工作者的神圣地位。要從政治上、生活上充分關心科技人員,從物質待遇和精神鼓勵上向科技人員傾斜,創造一種人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科技氛圍,變行政管理為行政服務;(2)要制定適合科技創新的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例如科研立項制度、科研實施制度、科研成果評價與獎勵制度、科技成果產業化制度等等,變行政管理為制度管理;(3)確保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和權利。項目負責人具有對項目按時按質完成的第一責任,同時也具有對項目實施管理的主體權利,行政管理人員不應過多過細干擾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及其參與人員的管理,變項目行政管理為項目負責人管理;(4)要盡量使科技人員減少事務性工作,給科技工作者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容許科研失敗。
3.制定適合質檢科技創新的激勵政策。科技激勵政策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科技成果的物質獎勵上,還應該在培訓機會、榮譽授予、平臺搭建、崗位安排等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在科技成果的物質獎勵方面要著重考察科技成果對質檢工作的貢獻率,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和獎勵幅度,使科技工作者的關注焦點從傳統的文章、評獎等方面轉移到科技成果專利化、標準化和產業化領域。
4.重視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質檢技術機構不僅要重視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更要注重高級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青年科技專家的培養。要在出國深造、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充當重大課題負責人或項目骨干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力度,積極為青年科技者搭建施展才華,實現自身價值和事業抱負的舞臺,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其次,要變人事管理為人力資源管理,在人才培養當中引入競爭機制,在科研創新面前,應不分長幼,機會均等,不搞照顧,能上能下。遵循公開競爭的原則,只要具備特定崗位的任職資格,均可競聘崗位并建立嚴格的考評制度和淘汰制度。
5.把握質檢科技創新的規律與方法。深刻認識質檢科技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熟練掌握科技創新方法無疑能夠極大地推進科技創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質檢科技創新活動中應該把握以下三點:(1)科學研究需要系統思維,科技工作者要有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初級到高級的認識論,要對質檢科技事業有濃厚興趣,有執著追求和不斷攀登的精神,切忌淺嘗輒止;(2)要做好科研選題工作。科研選題往往決定了科研的質量和成敗。質檢科研選題往往來源于以下四個方面:即國際上質檢技術發展的薄弱領域,國家層面上質檢技術需求,質檢工作第一線的質檢技術需求和當地特色產業質檢技術需求;(3)要加強合作,善于合作。科技工作者應該拋棄傳統的閉門造車,單打獨斗的科研模式,站得高,看得遠,廣泛與外界交流與合作,集中智慧,形成合力,聯合攻關,實現雙贏。
- 上一篇:地方經濟服務發展經驗交流
- 下一篇:慣性力定律慣性系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