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工作思考

時間:2022-08-26 12:38:00

導語:農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網工作思考

**農網始建于**年3月,由市政府主辦、市氣象局承辦、市直農口部門和縣辦協辦的全市農村經濟綜合信息網站,通過加強資源整合,不斷完善體系建設,現已成為全市農業龍頭網站。**農網每天更新信息100多條,錄入文字10至12萬字,網上存有信息7萬余條,目前日點擊率超過400人次,總訪問量已超過30萬人次。兩年來,**農網信息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已幫助農民實現網上交易和招商引資4.3億元,直接受益農戶占全市農戶五分之一。**農網先后被評為市文明單位、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星火計劃農業信息化建設示范基地。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工地系列宣傳中,電視專題片《“網”在農家》,真實再現了**農網的信息服務工作,在全省參評的20余部專題片中榮獲二等獎,先后在央視、遼寧衛視播出,得到好評。**農網的開通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得到了當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首肯和農民群眾的認同。

一、**農網的體系建設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導下,在縣區和市農口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農網建設先后邁上了三個臺階:從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到**年第一次改版,組建了縣區農網分中心和市直農口部門信息服務中心,鄉鎮普遍建立了信息服務站,基本形成**農網框架體系;**年起全面實施“信息入村”工程,普遍建立了村級信息服務點,延伸了網絡終端;**年又以“信息入戶”為主線進行第二次改版,強化信息服務手段,使全市80%以上的農戶通過家庭電話或手機即可與**農網聯通,有效破解了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難題。通過第二次改版,使農網增添了語音聲訊服務新功能,有了熱線服務專號,使網絡末梢延伸到農戶。

目前**農網整個體系內包含有5個市直農口專業網站、7個縣區信息港、42個鄉鎮信息站、290個村級信息服務點,以及200多個鄉村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經紀人、種養大戶等終端用戶,形成比較完整的網絡體系。經過兩次改版,目前**農網已經有了功能比較齊全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一支經過培訓且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信息服務隊伍。改版后的**農網設有8個一級欄目、44個二級欄目和近百個小欄目,基本涵蓋了“三農”的各個方面,具有信息量大、應用方便快捷、實用性強等突出特點,得到廣大農民群眾與基層干部的普遍認同。

1、抓網絡體制整合,在加強農網建設上形成合力。在市政府正確引導下,破除條塊體制的障礙,由市氣象局承辦**農網,實現網絡技術和人才的最佳組合。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形成農網系統互聯互動、資源共享的有效運行機制。目前**農網整個體系內包含有5個市直農口專業網站、7個縣區信息港、42個鄉鎮信息站、290個村級信息服務點,以及部分涉農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經紀人、種養大戶等終端用戶,形成比較完整的網絡體系。經過兩次改版,目前**農網已經有了功能比較齊全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一支經過培訓且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信息服務隊伍。由于堅持體制創新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既節約了大量資金,又形成聚集優勢,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

2、抓鄉村信息站點建設,夯實信息服務基礎工程。在鄉村普建信息服務站的基礎上,去年**農網系統開展了標準化建站評比活動,提出“八個一”建站標準和六項工作要求,計劃用三年時間使全市鄉鎮信息工作上一個新臺階。目前已有29個鄉鎮信息站晉升為標準站,占總數的69%,其余年內全部達標升級。鄉鎮信息站普遍通過“信息欄”、“信息快報”、“信息趕集”等形式提供信息服務,成為網絡信息傳輸的重要驛站。到今年年底,全市將有220個村信息點晉升為標準化信息點,占總數的76%,其余明年有望達標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鄉鎮信息站已下載各類信息3萬多條,印發“技術手冊”、“致富信息快報”3萬多份。不少鄉鎮信息站還通過“信息趕集”、“信息入市”,現場直接為農民開展網上查詢服務。有的鄉鎮信息站還在勞動力市場設置大型電子顯示屏,為外出打工農民及時提供勞務信息。

3、多方協作,力促“信息入村”一步到位。去年以來,市農網中心與市縣組織部門聯手,合理配置網絡資源,堅持“一機多用,多網并聯”,讓村級信息點迅速“搭車上路”。全市三年布點的計劃一年實現。全市290個建制村全部配機建點,并有了上網專線。去年又將具備通訊條件的121個村接入寬帶網,占總數的41.7%。

4、抓信息員隊伍建設,為農網發展增添動力。四年來,**農網中心堅持以人為本,多層培訓,嚴格考評,不斷提高信息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全市鄉、村兩級350名信息員,平均每年輪訓兩次以上,使其全面掌握信息采集、整理、和微機操作技能,持證上網。多數鄉鎮注重從大中專畢業生中選聘信息員,培養鄉土網絡技術人才。全市先后有20名信息員進入全市“十優”表彰行列,一批批優秀信息員脫穎而出,成為備受農民歡迎的“香餑餑”。如桓仁縣八里甸子鎮馬鹿泡村信息員董高松上任一年多,就為農戶促成17筆網上交易,成交額321萬元。其中僅集體林地出讓網上招標一項,就使村集體超收26萬元。有了這樣一些樣板和標兵,對推進全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5、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增強**農網服務功能。**農網圍繞信息入鄉、入村、入戶這條主線,先后進行兩次改版,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強信息服務手段。特別是通過第二次改版,增設語音服務平臺,增加視頻點播及智能專家咨詢系統;開發WAP網站功能,開設“16806111”服務專線;向農戶發送《信息查詢指南》手冊,較好地解決了多數農民既買不起電腦又不會操作的難題,使全市農村通過“電腦+電話”有效途徑,將網絡由“村村通”推向“戶戶通”,農民成為間接的“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通過自動查詢和人工查詢兩種方式,直接從**農網索取信息。第二次改版后的**農網同時具備上網、看網、聽網三種功能,供求熱線專欄還具有供銷銜接的自動配對功能,使農戶自主選擇交易對象。**農網還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市場價格查詢系統,每日及時更新本市60余種農副產品的批發價格,讓農民及時掌握本市和外省市價格行情和發展趨向。

二、**農網的主要成效

幾年來,**農網貼近農民,貼近政府,貼近市場,貼近實際,信息服務促進“三增”的成效日見突出,“信息即是財富,信息能轉化為生產力”正在變為現實。

一是有效地幫助農民對接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現金收入。農民普遍反映,有了農網就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過去市場遠在天邊,現在卻近在眼前。農網有效地幫助農民解決了山區信息閉塞、交易成本過高、農產品賣難等問題,帶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增長的可喜景象。據不完全統計,僅**年已實現網上交易6600多萬元,使農民獲利近千萬元,有5000多農戶通過網上交易受益。如南芬區思山嶺鄉在虹鱒魚低價滯銷期間,在網上供貨信息后,北京、天津等地客商紛紛涌來,500噸鮮魚銷售一空,價格提高一倍。臥龍鎮金坑村是全市馬鈴薯繁種基地,年產“早大白”等優良種薯500萬公斤,銷售卻一度成為問題,由于鎮信息服務站及時上網信息,使銷路迅速打開,價格一路上揚,僅此一項使當地農民增收200萬元。在桓仁縣食用菌主要產地向陽鄉,由于鄉信息員通過網上預測分析,及時提醒農民種植杏鮑菇市場風險大,使426戶菇農及時轉種香菇和滑子蘑,避免經濟損失20余萬元。由于“**農網”的成功運作,使廣大農民群眾增強了信息意識和上網意識,變“要我上”為“我要上”,主動貼網、上網的迅速增多。

二是有效開展網上招商引資,推進地區經濟發展。全市不少鄉村以網為媒,大量招商引資信息,達成合資合作的項目日漸增多。**年以來,**農網以網為“媒”招商成功的就有100多個項目,到位資金2.8億元,使近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農網成為招商的窗口,優勢產品的展臺,愈來愈得到國內外客商的關注。桓仁縣向陽鄉招商項目共14項,其中網上招商成功的就有12項,引進資金3000多萬元;二棚甸子鎮二棚甸子村在網上合資合作開發硫化鐵礦啟示以后,很快引來廣州金帝公司,注入資金380萬元,合作開發建設礦山;南芬區南芬鄉金坑村信息員孟憲偉連續在網上合作開發鐵礦、硅石礦信息,兩年來已使3個新上馬的企業達產達效,到位資金1680萬元。一條信息喚來一個龍頭企業、招來一只“金鳳凰”,正在成為事實。

三是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農網根據實際需要,設置21個農業技術欄目,錄入實用技術信息2萬余條,占**農網信息總量的四分之一。這些信息頗受農民歡迎,**農網還通過智能專家咨詢系統和網上在線專家服務系統,幫助農民答疑解惑,推廣實用技術。“**農網”自開通以來,農村實用科技欄目的點擊率迅速增加。以“中草藥材”子欄目為例,其中點擊率超過100人次的就有200多條。農網正在成為農村推廣先進技術的新載體、農民學會實用技術的新課堂。本次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鄉鎮信息服務站都能下載網上有用信息,編印“技術手冊”或“致富快報”,及時發送給村干部和部分農戶。明山區歡喜嶺村農民鄭喜宏通過網上信息資料介紹,對以色列“百利”西紅柿產生濃厚興趣,立即到鎮信息服務站查詢有關栽培技術和市場行情,決計搞溫室栽培。當年他的一棟栽培“百利”西紅柿的溫室,就比其他蔬菜增收1000多元。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又有12戶栽培溫室“百利”西紅柿,普遍獲得較高收益。

四是有效地促進領導決策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轉變。“**農網”創建以來,各級政府領導更多地關注網上的預測分析和政策法規,許多干部增強了信息意識、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在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上,取得更多的發言權。以桓仁縣拐磨子鎮為例,這個鎮中藥材生產迅速擴大規模,得益于農網信息的引導。鎮里許多農民要求搞中藥材生產,但苦于缺乏準確信息,拿不準栽培哪些品種適銷對路。此時鎮政府領導不下硬性指標,不搞強迫命令,而是責成信息服務站上網查詢,給農民交底。還主動出資,組織十余戶農民代表到靠中藥材發家致富的縣鄉學習考察,求經問策,使他們大開眼界,很快選準中藥材生產品種。目前全鎮中藥材栽培面積已成倍增加,出現了一批超百畝的中藥材生產標準示范園。

五是應用“**農網”,積極開展氣象為農業服務工作。通過農網及時最新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并在網上提供氣象衛星云圖、遙感資料、雨情、墑情和自動氣象站等實時資料,也為各級政府趨利避害、防汛抗旱和指導生產提供了可靠依據。

三、**農網建設的幾點啟示

“**農網”盡管創建時間不長,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但是方向對頭,方法得當,成效顯著。農民夸其功德無量,有識之士稱其前程無量。“**農網”的開通和運行,使我們有了深刻的啟迪。

1、端正服務方向是辦好農網的重要前提。農業信息網絡是農業信息化的基礎工程,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創建農網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迫切需求,是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的迫切需求,是農民增收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是發展氣象事業、拓展服務領域的迫切需求。**市氣象局依托本部門的網絡技術和人才優勢,找準新的結合點,著力創建“**農網”,開辟了信息服務新天地。“**農網”創建三年來,不僅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增長做出貢獻,而且擴展了氣象服務空間,對氣象系統加強內部建設、提高員工素質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是農網建設的重要保證。“**農網”屬于公益性網站。公益性網站建設,特別在起步階段,離不開政府的正確指導和必要扶持。“**農網”創建初始,就主動將整個網絡體系建設納入市政府的領導和管理框架,實現領導重視到位、體制整合到位、督促檢查到位、資金扶持到位。市政府專門下發文件,對農網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還連續二年撥付專款,對購置上網微機的鄉鎮給予50%補貼,維持農網的正常運行;市農科教結合協調領導小組對農網建設及時進行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市政府還將農網工作的評優活動納入全市四個“十優”競賽范疇,對于創優者給予重獎。**農網建設之所以能夠出現可喜進展,是與市政府的正確指導和傾力扶持分不開的,這是**農網做大做強的重要保證。

3、興農網建設是做好為“三農”服務的重要手段。當前農業技術發展很快,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培方式日新月異,農產品的交易手段逐步走向現代化。農民對新技術、新品種的需求,對市場信息的需求,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的需求,愈來愈強烈。農民渴望自己生產的產品能與市場需求相對接,能在市場流通中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渴望與城市的經銷企業建立有序的銷售關系,渴望能有一個簡便快捷的方式,及時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要實現這個工作目標,建設興農網是一個重要手段。**興農網作為實施百萬農民上網工程的一種方式使廣大農民受益,被喻為“不打烊的市場,不下班的政府,不停課的教室,不關門的展廳,不收費的信使”。可大大提升農業生產水平,改造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勞動力教育水平,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農網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必然具有更大的生機和活力。

4、搞好網絡整合是農網建設的正確路徑選擇。“**農網”迅速做大做強,得益于體制整合,聚集合力,形成共扶農網的良好氛圍。農網改版以來,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搞好整合,健全網絡體系:一是加強組織體制整合,使市農網中心、縣區農網分中心和市直農口信息服務中心相互聯結,職責分工明確,實現互聯互動,形成三位一體的農業信息網絡。二是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共同建立大型數據庫,實行共建共享,提高農網的實用價值。三是搞好基層站點的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在市縣組織部門為村一層配置上網微機,架設“基層黨建網”基礎上,農網與組織部門緊密配合,“搭車上路”,延伸農網終端,做到“一機多用,多網并存”,加快了“信息入村”進程,使農網和黨建網相得益彰,發揮出“1+1>2”的網絡優勢。

5、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是農網良性運行的重要舉措。“**農網”的良性運作,離不開一整套嚴密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運行機制。市農網中心相繼下發了《加強**農網建設工作方案》等11個文件,使農網系統建立了一整套崗位責任制和獎懲辦法,制定出數據錄入、信息采集錄入、檔案管理、網絡安全維護和考核評比等多項制度,引導農網系統工作人員規范行為,苦練內功,不斷提高信息服務質量和水平,確保整個農網進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運行軌跡。市農網中心提出鄉鎮信息服務站標準化建設的具體標準和工作要求,在縣區進行村級信息點標準化建設試點示范工作,由點到面,梯次推進,使鄉鎮信息服務站建設更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求。

6、拓展農網功能,擴大農網發展的目標。為了順應發展**市現代中藥產業的需要,**農網積極創建了“遼藥信息網”。為**及周邊地區中藥制藥企業、經銷企業、中藥材種植基地和種藥農戶開辟網上交易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和信息咨詢平臺,通過整合相關信息資源,密切**中藥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聯系,全面展示**中藥產業資源和經濟優勢,推進**中藥產業信息化建設,推動**現代中藥產業加快發展。

今年我們還編印了《信息查詢指南》第二冊發給農戶,在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產業化經營上繼續發揮信息導向作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競爭力增強做出貢獻。

**農網創辦至今,初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取得明顯成效,被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譽為連接市場的橋梁,名優產品展示的櫥窗,增收致富的幫手,學習新技術的課堂。

**農網已完成由單純提供生產信息向提供產、銷、科技等全方位信息服務的轉變;已成為政府了解農村社情民意、把握農業發展動態、掌握農民現實要求的渠道;已建設成廣大農民獲取政府最新政策、農業市場信息、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窗口;完成了農網建設的探索過程。**農網建設以“集中、統一、規范、效能”為原則,規劃起點高,方法新,特色強,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立健全的組織體系,完善的信息員隊伍將為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網的成功是各級政府樹立新的農業信息觀、在思想上重視農業信息化,在措施上支持農業信息化,在工作上關心農業信息化成效的真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