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措施
時間:2022-05-08 09:54:00
導語: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扶持機制
要縮短**州與先進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家、省加大對**州的扶持至關重要。當前,在進一步落實國家西部開發、扶貧開發和湖南省實施**地區開發等各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還應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州發展需要的扶持機制。一是要建立以項目為載體的扶持投入機制。爭取國家、省對**州的項目建設給予特殊安排。首先,按照人均投入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原則,對**州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行單列計劃管理,優先扶持。其次,按照生態補償的原則,對惠及下游廣大地區的**州公益林保護、生態移民、農村能源建設、環境污染治理等生態環境項目優先重點安排。第三,按照保證扶貧目標實現的原則,逐年加大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條件。二是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開發式扶貧機制。爭取國家、省對我州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優勢企業、支柱企業進行股份改造、上市公司購并重組、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設立民族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產業項目的貸款貼息;積極發展小額信貸,引導貧困地區的廣大群眾參與扶貧開發,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三是要建立穩定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將民族貧困地區納入財政轉移支付的測算范圍,建立起比較穩定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緩解**州各級財政的巨大壓力。四是要建立以科教為重點的智力扶持機制。把科技、教育、衛生、計劃生育納入扶貧的重要內容。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加快結構調整
農業上要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優化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大力發展效益比較好的水果、藥材、烤煙、茶葉、草食牲畜養殖等支柱產業,發展農產品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千家萬戶的農戶進入市場;圍繞支柱產業開發,建立完善良種選育繁育基地和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示范區,提高大宗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強生態防護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增強農業生產抗災能力。工業上要努力優化結構和布局,采取政策引導、經濟激勵等多種手段,促進傳統的農產品加工業、礦產品加工業精深加工;要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以州府和各縣城為重點大力發展工業園區,引導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的企業到工業園區落戶發展。三產業上要充分利用我州山水奇特、風光秀麗、民風淳樸的旅游資源優勢,合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加快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此外,還要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的機遇,加快交通、能源、水利、電信、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經濟發展和服務環境。
三、完善政策體系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一是完善人口政策。堅持扶貧與計劃生育相結合,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將人口控制納入責任目標管理,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之一;優化人口結構,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健全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群眾生育觀念的轉變,穩定我州計劃生育低生育水平。二是完善資源優化配置政策。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加強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建設,控制建設用地,防止耕地減少和質量退化,確保糧食安全;健全礦產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加強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和保護。三是完善生態建設和保護政策。實施封山育林、工程造林和小流域治理,防止森林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努力降低薪柴在農村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強化城市大氣污染防治,開展流域水污染防治,鼓勵發展環保產業。
四、加快體制創新
一是管理和考核體制創新。成立我州實施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決策管理機構,制定《**州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將可持續發展列入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并且貫穿到實施的全過程。制定有利于考核地區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建立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評估制度和專家咨詢制度,對重大決策和重點工程,在付諸實施之前進行可持續發展影響評估論證,防止不可持續發展因素的發生;加大考核力度,將領導干部實施可持續發展評估結果作為考核政績的重要依據,從體制和機制上促使各級政府和企業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提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與管理能力。二是科技體制創新。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技術的推廣應用;建立科技人才開發體系,加大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培養力度,充分發揮吉首大學、**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和一些科研機構的優勢,盡快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努力營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三是教育體制創新。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一種人類行動,而且是一種人類理念,是對傳統行為和觀念反思后產生的一種新的發展觀。因此,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可持續發展意識十分重要。要開展多層次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素質;要建立公眾有效參與機制,提高決策與管理的科學性。
- 上一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 下一篇:談我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