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計劃生育現居住地管理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06 09:59:00
導語:街道計劃生育現居住地管理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轄區面積5.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641人,其中戶籍人口61691人,人在戶不在10950人,外地來京人員7400人,人戶分離人員占地區常住人口的35%。育齡婦女19000余人,其中戶籍育齡婦女16939人,人在戶不在1800余人,戶在人不在1776人,外地來京育齡婦女800余人,人戶分離育齡婦女占地區育齡婦女總數的23%。社區由改革前的56個居(家)委會劃分為現在的7個社區居委會、39個居民聯組。
身處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我們充分認識到萬變中相對不變的是人口的流入地——社區。因此,人們居住的社區歷史性地成為現居住地管理的基礎。社區建設打造平臺,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有效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延伸到社區、融入到社區、服務到社區、落實到社區,深化“兩個轉變”;讓居民真正成為社區的主人,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初步實現了計劃生育現居住地管理。
一、社區建設以黨建為龍頭,打造基層管理平臺,計生加強社區自治網絡建設。
社區黨委是社區建設的領導核心,在社區建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是組織核心作用。在社區樓宇黨支部建立的試點和普及工作中,充分發揮居民黨支部的作用,居民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密切了與社區的聯系;組織活動形式多樣;加強了黨員責任區工作的開展,提高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制度保證作用。為了使居民廣泛參與的社區活動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能夠體現居民自治的民主性、參與性,體現居民的意志,垂東社區黨委把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相繼建立、健全了36個必要的制度和章程。制度的建立,既克服了片面強調居民自治忽視社區黨建的傾向,又克服了片面強調黨的領導,而忽視社區自治的傾向,同時也落實了“事務公開讓民知、重大事務讓民議、社區事務讓民管、社區工作讓民審”的“四民”原則,使社區自治有章可循,并做到了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
去年3月街道工委在每個社區中任命一名副書記,協助社區黨委書記的日常工作,并專職負責社區黨建,同時牽頭主抓計生工作。新一屆社區居委會成立后,計生辦及時向主任辦公會匯報下一步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強社區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要加強組織建設,及時建立完善的社區計劃生育自治網絡。
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成立由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為雙組長的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和協調本社區的計劃生育工作,接受街道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的領導;社區事務中有關重大事項由居員代表大會討論和審議決定。
要求社區居委會明確一名副主任負責本社區的計劃生育工作,并同時按現居住人口數比例配齊計生委員,負責日常具體工作,接受街道計生辦的工作指導。社區工作聯組明確1名專(兼)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本聯組范圍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并組織宣傳員隊伍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服務活動,接受社區計生委員會的領導。每個工作聯組建立一支計劃生育宣傳員隊伍。
這樣*地區建立起一個全天候、全方位縱到底、橫到邊的三級立體管理網絡。《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規得以貫徹執行;信息網絡暢通無阻;依法服務落實到人;發現情況全員出動,從而確保了*街道的計劃生育率達到100%。
計劃生育是國策,高素質的計劃生育干部隊伍是現居住地管理的組織保證。在社區建設的人員安排上,計生辦堅持把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文化水平高、熱愛社區工作的年輕同志選配到計生崗位上來。7個社區計生主任中共產黨員4人、共青團員2人,平均年齡為36歲,文化程度大學本科1人、大專6人。
二、社區建設以居民自治為核心,打造居民參與平臺,計生協會實現“四個自我”,推進居民自治。
依托各群眾組織,實行居民自治,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社區建立并完善居民代表大會、計劃生育協會、婦女聯合會等群眾組織。加強以社區成員為主體、以社區服務為目的的社區群眾組織的培育,開展群眾性社區服務,保障社區自治的權利。從某種程度上講,社區群眾組織越多,居民參與的機會也越多,越容易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在社區建設的基礎上,街道計生協根據《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章程》,在7個社區中組建了社區計劃生育協會;社區工作聯組建立計劃生育協會小組;在計劃生育協會小組的主持下,建立計劃生育志愿者隊伍。駐社區的社會單位職工50人以上的,建立本單位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并參加社區計劃生育協會理事會。實行屬地管理,單位負責。
為地區5700余名會員發放了會員證,會員持證率達到90%。并進一步明確各級計生協會組織開展活動的任務。即實現“四個自我”,推進居民自治。
在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將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列入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的議事日程和社區工作計劃,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由社區計生委員會組織實施,凡是社區中涉及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大事和居民普遍關心的問題,要向居民公開,讓居民發表意見,直接參與管理決策,真正做到當家作主,真正保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社區居民代表大會要明確社區計生工作管理服務的對象、內容、方法;建立人戶同在、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外地來京四類育齡婦女卡片;及時變更、反饋育齡婦女的婚育及避孕節育等動態信息,將政府行為變成居民群眾的自覺行動。街道計生協制定了《*街道社區計劃生育自治居民公約》,社區居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共同遵守。
九龍社區提出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不僅“入耳”、“入目”,更要“入腦”、“入心”。以“四個一”為途徑,開展活動。一是每月開展一次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活動。向居民宣傳計生知識、政策和科學、文明、進步的生育文化。二是設立一專欄。在每個居民聯組都設立計劃生育宣傳專欄。三是完善一室。建立計劃生育宣教室,加大計劃生育有關知識的普及力度。四是發放一袋。將計劃生育的政策、生殖、生育知識和計生辦事指南等,發到育齡群眾手中。垂東社區率先成立了講師團,18名團員均是社區計劃生育協會理事和社會單位的專家。他們利用社區業余黨校、人口學校舉辦多方面的知識講座,使計劃生育的“一法三規”家喻戶曉;使現代的婚育、生育觀念化為居民的婚育、生育意愿;使居民主動實踐計劃生育政策,積極參與社區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工作;在社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生育文化氛圍,促進社區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工作健康順利的開展。
自我服務一是依托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均為社區協會理事)開展的健康教育“10分鐘課堂”,提供面向育齡群眾的計劃生育、生殖保健知識的宣傳、咨詢、隨訪和技術服務;社區居委會要及時向衛生站反映廣大居民群眾在生殖保健方面的需求。二是社區居委會對居住在本社區的育齡婦女中遷入、新婚、懷孕、生育和實行計劃生育手術的人員進行走訪。三是發揮計劃生育協會的作用,在社區建立“計劃生育協會之家”,建立計劃生育生殖保健志愿者服務隊伍。廣和里社區以“三個一”為途徑,開展自我服務。一是完善一項制度。在社區計生協會中,開展隨訪咨詢制。做到“四必訪”和“四送去”。即新婚夫婦必訪,送去婚育、生殖保健知識;懷孕婦女必訪,送去孕期保健知識;產后婦女必訪,送去育兒知識和避孕用具;獨生子女特困戶必訪,送去慰問金和問候。二是建立一櫥。即:計劃生育藥具櫥。三是建立一站。與社區衛生站聯手,為社區育齡群眾提供治療和保健措施。
依靠計生協會會員、宣傳員和廣大育齡群眾,完善自我監督機制。對違反計劃生育的行為,計劃生育協會會員及時向社區居委會反饋信息并作好思想教育工作。社區居委會必須定期向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報告計劃生育工作,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對社區居委會的計生工作進行監督、考核、評估。03年我們還借政協委員進社區的大好時機,主動聘請7位區政協委員為計劃生育特邀監督員,監督和評估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執行“一法三規”的情況,監督社區居委會每月一次的舉報箱開箱記錄及舉報情況的處理結果,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通過宣傳和服??中的知情權、選擇權、婚育自主權;提高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人口與計劃生育現居住地管理上提升居民自治整體水平。
三、社區建設以共駐共建為目標,打造資源共享平臺,計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居民自治活動。
整合社區資源,合理配置社區各種設施,努力拓寬社會投資渠道,增加社區居民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整合、調劑現有設施,實行轄區文化體育場所等資源的共享共有。2002年9月1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頒布,我們抓住機遇,把人口法的宣傳同社區的其它宣傳工作結合起來,在《今日*》社區報上開辟計生宣傳園地,固定版面宣傳《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市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規章,對公民的權利、義務進行了宣傳;專門辟出專欄“祝你健康”登載了生殖保健、提高生命質量的生活常識,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春節元旦、計劃生育協會紀念日、世界人口日、科技周、9.25計生慰問日、男性健康日等大型活動日、宣傳日都擴大計生的宣傳版面,使地區的計生宣傳覆蓋面達到家家戶戶,群眾對生殖保健知曉率達到95%以上。社區計生協與垂楊柳醫院合作,組織會員進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生殖健康知識》競賽的同時,播放宣傳光盤400余場,觀看人數達三萬余人。
辦事處投資20余萬元在垂西社區建設了一座140平米的社區圖書館。現館內已有藏書一萬余冊,其中收到地區社會單位、社區群眾、社區志愿者捐書3000多冊。建館之初,計生辦在館內設立了“計劃生育圖書角”、計劃生育協會會員之家,張貼了計劃生育綜合服務流程圖,為地區群眾提供了一個了解生殖健康、普及科學生育知識的好場所。
為方便居民群眾辦理各種計劃生育事務,計生辦與社會單位聯手,利用社區中的閑置房開辦了居民事務代辦點。至今已為群眾辦實事370多件,大大方便了育齡群眾。
計生協會的生命力在于活動。近兩年社區健康教育可謂開展得豐富多彩。與葆嬰公司協作為準媽媽開設優生優育孕教課;與柯瑞公司聯合推出國際最新保健知識與心理健康、護足愛足,健康起步;與市健康教育所、垂楊柳醫院聯手舉辦共筑新世紀健康長城,培養家庭主婦新生活方式等系列講座,大大小小共157次,受益人數達到20000余人。
組織社區居民文化娛樂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社區搭臺,大家唱戲的原則。各社區共有19支文化宣傳隊伍,每年都要演出40多場,參演人員1000余人,其中夏日廣場演出8場,有不少群眾表演的小品、說唱節目是反映婚育新風進萬家的,群眾喜聞樂見,特別受歡迎。
四、社區建設以為居民服務為落腳點,打造為居民服務的平臺,計劃生育把優質服務落到實處。
服務居民是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居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評判工作的根本標準,培育以民為本,民以社區為家的理念。計生辦與垂楊柳醫院聯手,在三年內為現居住地無業、下崗人員進行婦科防癌普查率要達到80%。為此計生辦、垂楊柳醫院、社區做了大量工作,考慮到這部分人的生活實際,確保她們按時查體,垂楊柳醫院趙院長親自掛帥,召開有關責任科室聯席會議,布置任務,責成婦產科、外科、檢驗科等部門象征性收費,最后僅以25元的低廉價格為近400人進行了檢查,社區群眾深受教育和感動。
結合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入戶登記,社區計生專干一邊摸孕情規劃,建卡入機;一邊結合社區實際開展調研活動。7個社區分別搞了4類調研:一是社區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二是根據現居住地的居民構成情況,包括居住在社區半年以上的外地來京人員,開展居民服務需求意向調查,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指導和服務;三是開展社區人口資源調查,形成能人帶、富人幫、會員助的局面,資源共享,真正實現居民自治;四是調查社區內非公企業人員對計生管理與服務的需求,為納稅人服務,千方百計促發展。并根據調研結果,制作了《優質服務進社區》計生服務小冊子,依據社區居民的需求,實行分類指導,服務納稅人,優化發展環境。
五、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1、工委、辦事處領導高度重視,定位準確是開展工作的根本保證。新一屆社區居委會成立后,工委、辦事處及時完善了計劃生育組織網絡,加強了社區計生隊伍建設。一是建立一支宣傳隊,利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身邊的人,在歡歌笑語中向居民傳播新型生育文化;使陌生的人熟悉起來,使疏遠的人親近起來。二是建立一支服務隊。與垂醫社區衛生站聯手,組成服務隊,利用健康教育“十分鐘課堂”,開展婚前婚后、孕前孕后、產前產后、術前術后四個階段的“四前四后”優質服務活動;義務為失業育齡婦女進行婦科體檢,社區群眾深受教育和感動。三是建立一支愛心幫扶隊。隨著企業的搬遷和產品的轉軌變型,失業下崗的人員逐漸增多,他們就業技能單一,再就業面臨許多困難。愛心幫扶隊將社區空缺崗位挖掘和社會單位空崗報告工作制度化,今年共召開了28次現場招聘洽談會,重點為社區中困難獨生子女家長服務。
工委、辦事處領導明確指出社區推進計劃生育居民自治以后,辦事處不能在計劃生育問題上再大包大攬,計生辦要發揮好指導、協調、監督的作用,在保證居民自治工作能夠健康有序運行、保證計劃生育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的基礎上,讓社區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社區解決不好、處理不了的事情,工委、辦事處領導及時提供幫助。
2、社區黨委功不可沒。社區黨委是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的領導核心,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依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組織、支持和保障社區的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工作。概括起來講:搞好組織發動,開展宣傳教育,選好計生干部,落實計生職責,加強領導監督。
3、社區居委會是實行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的執行主體,是現居住地管理的基礎。承擔了建章立制,建立組織、開展活動、組織協調概括起來講:制訂自治公約,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建立議事組織,定期開展活動。
4、社區計生協會及廣大會員是推行計劃生育居民自治的骨干力量。他們作為社區黨委、居委會聯系社區居民的橋梁紐帶,團結、引導和帶領社區現居住地居民按照“三自”要求,積極參與計劃生育居民自治,自覺履行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公約,自覺實行計劃生育。非典時期,社區3000余名會員自愿組織起來在小區內巡邏,加強治安防范,把住流動人口進出小區的關口。主動查找社區內防控非典的漏洞,積極出主意提建議。以主人翁姿態參與抗擊“非典”戰役。在會長的帶領下逐家逐戶地發放《今日*》防控非典專刊等十多種宣傳材料,把各級黨委、政府防治非典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科學防控知識面對面地傳達給每一個居民,實現自我教育。為社區居民制發了《家庭消毒表》、《外出人員活動表》,為外來人員制發了《個人身體狀況晨檢表》,并登記造冊。
5、社區居民是社區的主人,是實行現居住地管理的關鍵。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和活動,培育民以社區為家的理念。社區居民自我教育,主動學習,爭做學習型家庭;轉變婚育觀念,提高自覺實行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爭做“四自”、和“四有”新人;主動落實節育措施,搞好獨生子女教育。
6、“多贏”效應。實行現居住地管理,社區居民自治能力加強,居住社區,熱愛社區,群策群力建設小區,社會單位和物業公司直接受益。他們可以從繁雜的事物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策劃和解決本企業、物業小區的整體規劃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
- 上一篇:跨國并購法律風險研究論文
- 下一篇:街道計生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