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工作機制交流材料

時間:2022-12-25 09:42:00

導語:新農村工作機制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工作機制交流材料

1、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宗旨,建立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統計等各涉農部門大力開展服務新農村、建設新農村活動,進一步增強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信心。縣委堅持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依托鄉鎮市民學校以及全縣農村黨員電教示范點等,積極組織農民開展技能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勞動者綜合素質。縣建設、公路、水利、農業等涉農單位積極采取措施,向“三農”傾斜,電網改造、農村等級水泥路建設、“六千”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向農村轉移。政府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農技110為群眾提供果樹、食用菌、畜牧養殖、大田作物的生產技術、信息等。148法律服務中心開展法律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活動,開設“法律服務現場咨詢點”,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五個百”(宣傳百條法律、受理百人咨詢、調處百件糾紛、援助百位群眾、服務百家企業)的工作目標,分發法制宣傳材料,接受法律咨詢,積極援助外來人員和弱勢群體。勞動局積極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全縣累計轉移4.2萬人,占農村總勞力的55.3%,農民工資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4.7%。宣傳部把基層文化中心戶陣地建設作為為基層服務的一項重要載體,在全縣農村建立50個縣級文化中心戶和近100個鎮級中心戶,把科技、文化、衛生、法律等納入基層文化中心戶建設中,各部門積極配合,大力宣傳法律政策,推廣農業科技,傳播先進文化,豐富文體生活,帶動扶貧幫困,有效地促進了農村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

2、以“十大宣傳員”為骨干力量,整合資源、靠前服務。

圍繞縣委、縣政府“重在提請、主動服務”的要求,縣委宣傳部把為民服務的相關人員進行重新分類,按照個人自愿、基層推薦、部門把關的程序,建立了時政宣講員、文體輔導員、新聞信息員、文明督導員、心理咨詢員、科技指導員、法制宣傳員、網絡傳播員、旅游推介員、經濟服務員等“十大宣傳員”。宣傳員大多生活在農村,活躍在基層。他們利用自身的素質和影響,走鄉串戶,在為群眾服務的同時適時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引導群眾理性看待生活、生產中面臨的問題,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發展經濟,改變生活,產生事半功倍的效益。科技指導員劉福林2003年在巖溪鎮創辦××首家集水產試驗、指導、推廣、培訓為一體的水產技術服務部。他熱心為養殖戶提供免費水質化驗、技術指導和培訓。2006年9月,圭前村老葉家的8000尾倒刺凌晨2點突然異常浮頭。老葉急忙向劉福林求救。劉福林二話沒說,拿起增氧劑直奔老葉的魚池。經過一夜的忙碌,終于挽救了老葉的損失。兩年來,劉福林為養殖戶免費提供水質化驗2000多人次,診斷魚病5500多例,為養殖戶節省費用16萬元。在他的幫助下,巖溪鎮養殖業持續升溫,現發展到池塘養殖3920畝,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一個重要門路。像劉福林這樣的科技指導員,在××有184個,他們舉辦各種實用科技講座,接受群眾技術咨詢。時政宣講員戴坤益十多年堅持不懈騎車進村入戶為群眾放映電影近1000場,被群眾稱為“流動的電影院”。他根據不同時期的時事,用身邊的新人新事,自編自演了100多個方言順口溜、三句半、薌劇清唱、故事詩在放映前后“加演”,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給農民帶來歡樂,也宣傳了黨的政策。一個個新生的事物、一條條貼心的政策,通過老戴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地方風味的快板演繹,傳播到群眾心中。

3、以拓展便民服務內容,確保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時效性。

一是拓展生產性服務。××縣積極發展郊區型、生態型、出口型、高效型的現代農業,連續三年抽調100名機關干部,組成全面建設小康工作隊,進駐20個重點村,選派16名中青年干部駐村任職,下派兩批共60名科技特派員和流通鄉鎮長助理,聘請185名村級農民技術員,加強對農村工作的指導與服務,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標準化生產,促進農民由“苦力型”向“智力型”的轉變。目前,全縣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名優水果、優質茶葉、畜牧水產養殖、生態型食用菌、速生豐產林等六個特色農業生產基地,養殖業占農業比重提高到35.6%,農副產品加工率達35%。新種速生豐產林11萬畝,建成全省最大的速豐林生產基地。二是拓展政務類服務。主動為群眾辦理計生、土地、林業、戶籍身份、婚姻、低保、流動黨員等證件、手續,以及服務企業工作。如坂里鄉在今年夏收夏種大忙時節,組織20余名計劃生育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宣傳訪視和辦證服務活動,為育齡群眾辦理各種證件70余件。三是拓展應急類服務。把“平安××”建設工作納入聯動服務范疇,積極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排查,特別是針對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用工、礦山開采、涉法涉訴等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注意抓苗頭、抓防范、抓調處,充分運用治安調解、訴訟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手段,依法處理和協調解決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理順群眾情緒,切實把各類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社會安定穩定。四是拓展社會性服務。把服務延伸到文化、法律、工商維權等社會的方方面面。如縣工商局增加“12315維權進鄉村”工作內容,在有條件的村(社區)設立“紅盾維權站(崗)”,條件尚未成熟的聘請“農村工商聯絡員”,協助工商部門及時處理消費糾紛。目前,全縣已建立農村維權工作站34個,消費維權崗6個,聘請農村工商聯絡員80名,08年成功調解41起消費糾紛案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51208元。

4、以創新監督機制為工作核心,使社會聯動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

加強檢查監督是落實110社會服務聯動責任的一項重要措施。××縣110社會服務聯動領導小組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強對110社會服務聯動單位的監督。一是組織監督。縣聯動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動單位工作匯報會,及時了解運作情況,督促解決存在的問題;聯動辦經常下單位檢查了解,及時協調有關部門聯動單位解決群眾反映的難熱點問題。邀請人大、政協、紀委等部門采取視察、暗訪、測試等方式對聯動單位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外部監督,有力地推進110聯動的工作。二是新聞監督。不定期組織記者對110社會服務聯動工作進行追蹤報道,增強110社會服務聯動單位的責任感。今年,市110聯動辦組織對我縣社會聯動工作進行調研,深入公安、供電兩個部門進行走訪,對他們的優質服務高度肯定。三是社會監督。為了加強對110社會服務聯動的監督,縣110聯動辦制作了110社會服務聯動單位服務卡,發放到廣大干部群眾手中,并設立了舉報電話,接受群眾投訴;縣聯動辦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聽取反映,征求意見,及時把情況反饋給各聯動單位。四是自我監督。各聯動單位也加強自我監督,努力做到“六有六公開”。“六有”即有組織領導機構;有能及時出警出勤的隊伍;有聯動服務的項目、內容等具體要求;有求助投訴電話;有考核制度;有必要交通、通訊設備。“六公開”即:服務項目內容公開;服務程序公開;出警出勤時間公開;完成時限公開;求助投訴電話和監督電話公開;收費標準公開。

成效:

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與探索,我縣110社會服務聯動在服務“三農”工作、密切干群關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

1、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全縣抽調了24名有農業科技專長的干部和4名擅長搞流通的干部分別作為“科技特派員”和“流通鄉鎮長助理”,并選派了100名縣鄉干部,組建了20支小康建設工作隊,進駐20個重點村。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大力支持農村建設工作。服務一線的干部采取各種措施,做好示范引導,搞好農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發展郊區型、生態型、出口型和高效型農業,形成名優水果、無公害蔬菜、茶葉、食用菌、畜牧水產、速生豐產林等效益農業和優勢產業,加速農村經濟發展步伐。

2、密切基層干群關系。社會服務聯動工作向農村延伸后,基層干部從以前的行政指揮命令為主向提供服務引導轉變,使廣大干部熱衷于與農民交朋友,熱心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千方百計化解農村矛盾,為村民辦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在干群之間架起了一條“心情通道”,干部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今年4月份,陳巷鎮消費者薛女士到一牙科診所修補牙齒,出現牙齦出血、紅腫,牙縫合處有裂紋、脫層現象。當地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接到求助后,工作人員一邊聯系醫院口腔科相關人士介入診斷,一邊召集雙方仔細了解情況,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牙科診所向薛女士賠禮道歉,同時一次性賠償經濟損失630元。事后,薛某逢人總是豎起大拇指夸“12315維權進鄉村,得益的是咱們農村老百姓。”

3、轉變農村思想觀念。科技特派員下到農村后,積極開辦科技講座、提供科技咨詢,強化對農村的科技培訓,并扶持一批農村專業大戶,通過他們的發展成長,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結合,加速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進程。他們根據各村實際情況,與村兩委共同努力建設經濟特色村。有的村創建生態型食用菌基地1.53萬平方米,一年菇季每平方米獲收入43.62元,為該村菇農增收225萬元。有的村引進技術,提高茶葉質量,每公斤售價提高10元以上。有的村大力推廣“四合雙交叉”早季冬瓜立體搭架種植新技術,冬瓜畝產值由原來的700多元提高到1930元。通過引導帶動,使廣大農戶開闊視野、轉換腦筋,把注意力放到科技致富上,“六合彩”、封建迷信等逐漸退出農村“市場”,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體會:

110社會服務聯動工作是惠及千家萬戶的事業,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紐帶。110社會聯動各部門、單位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省110社會聯動規范化建設工作細則》和《××省110社會聯動考評細則》的規定,進一步健全聯動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群眾、服務經濟建設、服務社會發展的實效和水平,不僅要把它作為為民服務的“民心工程”,還要把它作為維護社會安定的“穩定工程”,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骨干工程”來抓。

一是要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好110社會服務聯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轉變政府職能的迫切需要。社會聯動各部門、各單位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把110社會服務聯動工作與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評,不斷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推動聯動工作的健康深入發展。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承擔起本部門的聯動工作職責,保證24小時接受群眾的報警和求助。有條件的聯動單位,要把聯動工作推向鄉村,拓寬服務領域。特別要保障“治安、供水、供電、交通、傷病者急救、消費者投訴”等方面做到群眾滿意。縣聯動辦要充分發揮聯絡、協調、監督、檢查的作用,及時協調聯動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110社會服務聯動工作涉及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教育,形成人人都理解、關心、支持聯動工作的良好氛圍,把人民群眾參與110社會聯動工作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信息刊物和宣傳車、宣傳欄等媒介大力宣揚社會嫌動工作中救急、救難、救險的典型事例和貢獻突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弘揚社會正氣和文明新風,使聯動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同時要加強報警求助常識的宣傳,努力減少騷擾電話進行專項治理,對惡意撥打報警電話、觸犯法律法規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必要時給予曝光。

三是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運行機制。社會服務聯動工作作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化解社會矛盾、為民排憂解難、凈化社會風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系統工程,要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要改變一張桌子、一部電話的落后狀態,從建設“信息××”的戰略高度出發,提高聯動報警服務臺裝備的技術水平,逐步具備來電鎖定、顯示主叫、衛星定位等功能。要按照急、危、重和一般性求助等不同情況,向公眾提供優質、快捷、高效的緊急救助服務。“有諾必踐”取信于民,做“信用××”建設的表率。

四是要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在職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崗位技能,是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徑。社會聯動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行業特點,加強對聯動工作人員尤其是指揮調度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業務知識技能、法律常識、文明用語和儀表形象等方面的訓練,提高指揮協調能力和崗位精力技能,努力建設一支業務精通、形象良好、群眾滿意的聯動服務隊伍。把聯動服務隊伍建設成為職業道德的“標兵”,業務工作的“精兵”,處置突發事件的“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