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時間:2022-02-10 02:28:00

導語: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為有效削減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切實改善城市空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編制依據

1.《國務院關于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計劃的批復》;

2.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計劃〉的通知》(環發〔2002〕153號);

3.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計劃的批復〉的通知》(環發〔2002〕160號);

4.《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山東省兩控區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實施計劃的批復》;

5.《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

6.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7.《山東省環境保護“*”計劃》。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編制本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計劃的批復》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山東省兩控區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實施計劃的批復》明確的污染控制目標和政策、措施,提出山東省火力發電廠(熱電廠)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本方案的工作指導原則是,在實施綜合防治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抓好電力、熱力行業的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充分考慮控制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提出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火力發電廠(熱電廠)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措施;通過控制二氧化硫污染,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減少經濟損失,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計劃范圍和計劃期

(一)計劃范圍

計劃范圍為全省所有的火力發電廠和熱電廠。

(二)計劃時段和基準年

計劃時段為2004年-2010年,基準年為2003年。

第二章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主要進展

“九五”期間,青島發電廠、德州熱電廠、青島熱電廠各1臺75噸/小時燃煤鍋爐,濰坊亞星集團公司3臺35噸/小時電站燃煤鍋爐建成了煙氣脫硫設施,還有部分熱電廠、煤矸石電廠也建成了不同技術的脫硫裝置。“*”期間,濟南黃臺電廠2臺300MW發電機組濕法煙氣脫硫和青島電廠2臺300MW發電機組海水煙氣脫硫工程被列為全國示范工程,山東里能里彥發電有限公司2臺135MW發電機組被列為山東省中型發電機組煙氣脫硫示范工程。其中濟南黃臺電廠煙氣脫硫工程已于2004年6月底建成;青島電廠和里能里彥發電有限公司煙氣脫硫工程正在建設。此外,黃島電廠、煙臺電廠、濰坊電廠的煙氣脫硫工程也已開工建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能源結構不夠合理

我省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2003年全省原煤消費量1.39億噸,占一次能源的82%,而全國原煤消費占一次能源的67%。煤炭的大量使用是導致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其中電力、熱力行業煤炭消耗量占工業煤炭消耗量的51.6%。

(二)工業結構性污染突出

據統計,2003年電力、熱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87.23萬噸,煙塵排放22.34萬噸,分別占全省工業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的56.6%和44.4%,皆居全省各行業第一位。電力、熱力行業是造成我省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行業,特別是部分電廠建在城市市區,加大了改善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的難度。

(三)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基礎脆弱

目前全省已建成的火力發電廠(熱電廠)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多是通過使用低硫煤措施實現的。據對全省271家火電企業的調查,共有35噸/小時及以上鍋爐717臺,大部分采用的是低硫煤控制措施。由于我省低硫煤儲量較少,低硫煤與高硫煤之間存在價格差異,受煤炭市場和經濟利益影響,不少發電(熱電)企業不按規定使用低硫煤,無法保證穩定達標。部分已上循環硫化床的發電(熱電)企業,也未按要求添加石灰石,僅靠爐內脫硫很難做到穩定達標排放。

(四)新擴建火電項目多,新增排污總量大

“九五”期間各地新建、擴建了一批小熱電廠和企業自備電廠,絕大部分沒有配套建設煙氣脫硫設施。“*”期間我省將新建成投產30萬千瓦及以上火力發電機組的裝機容量達432萬千瓦,而且還將新開工建設650萬千瓦裝機容量火力發電機組。國家要求我省到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要較2000年削減15%,即26.94萬噸,僅“*”期間新建火力發電機組將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13.40萬噸,削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形勢非常嚴峻。

(五)資金投入不足,環保執法監督能力薄弱

“九五”以來,我省環保投資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低于發達國家和國內先進省市。其中用于大氣污染源治理的投資僅為16億元,遠不能滿足治理需要。在監督能力方面,全省17城市中,絕大多數企業未安裝在線自動監測裝置,環保部門對大氣污染源的監督、監測主要采用人工方式,不能實施及時監控,難以形成強有力的監督,致使一些企業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轉,不按要求使用低硫煤。此外,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明顯偏低,對已建成脫硫設施的發電企業缺乏優惠政策,不足以促使企業積極進行二氧化硫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