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災方案
時間:2022-11-02 11:29:00
導語:地質災害防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位于重慶市西部,地處川中丘陵與川東平行嶺谷的過渡地帶。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南邊緣翅起,中部及東北部為廣谷地帶,低而寬緩。境內平均海拔350—450m,最高處是巴岳山南段的云臺寺山峰,海拔934.7m,最低處在雍溪鎮淮遠河水面,海拔267.5m。境內有低山、丘陵、平壩、溪谷四種地貌類型,成“六丘三山一分壩”之勢,加之水系發達,區域內降水豐沛,且多大雨、暴雨等集中降雨過程,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具有類型多、分布廣、危害大等特點。
**年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在認真總結**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目標、任務和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年地質災害概況及防災預案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一)地質災害概況
**年,我縣年降雨量為909.8mm,降雨集中在6月后半月和7月前半月,誘發了地質災害,據統計,全縣發生地質災害226處。造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上千萬元。其中,具有區域代表性、有一定規模、危害程度較大的地質災害52處,其中滑坡22處,占境內地質災害總數的42%,總體積108.273×104m3;危巖崩塌21處,占境內地質災害總數的40%,可能崩塌的落石總方量約168.0055×104m3;泥石流5處,占境內地質災害總數的10%,體積20.76×104m3;地裂縫2處,,占境內地質災害總數的4%,分布面積約1.23km2;其它有2處,占境內地質災害總數的4%,體積91.86×104m3。
(二)防災預案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年部分街鎮鄉編制了地質災害防災預案,落實了機構、人員,并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調查,制發了“明白卡”,對地質災害點落實了責任人,并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和突發性地質災害上報制度。
**年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落實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縣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剛建立,資金少,而計劃治理的地質災害點多,需投入的資金量大,使計劃治理和避險搬遷的重要地質災害點絕大多數未得到實施,地質災害威脅仍然沒有存在,地質災害防治任務依然十分嚴峻,地質環境情況得到根本好轉;二是由于財政困難等原因,各街鎮鄉幾乎未設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僅僅依靠縣里的專項治理經費,工作難以正常開展;三是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嚴重缺乏,且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不能有效承擔起地質災害監測、應急調查處理等防治工作;四是個別地區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力度不大。
二、**年降水預測及降水誘發地質災害的規律
據氣象部門預測,**年我縣降水量920mm左右,大雨約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開始,于10月結束。7月前半月內降水較集中,還有可能出現局部性的澇災,11月以后降水量趨于正常。
據市地震部門預測,**年度及稍長時段重慶地區地震活動水平高于去年,存在發生5.0級左右地震的可能性。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為榮昌—永川地區,強度為5級左右。
通過近年的資料分析,我縣地質災害多發生在汛期,當降雨時間較長并伴隨多次連續大暴雨時,各類地質災害將明顯增多,并表現出較強的滯后性。據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初步統計,四川盆地低山——高丘地帶紅層分布區,當日最大降水量達到或超過當地歷年平均降水量的8%,盆周山地區達到或超過15%時,就可能有大量的滑坡產生。在具備泥石流發生地形和松散堆積物地區,日降水量達到50毫米時,普遍爆發泥石流。我們可將這種大量誘發地質災害的降水量視為地質災害的警界期,加強監測和預警。
從今年氣象預報和各種資料綜合來看,我縣**年地質災害的抗災救災工作仍面臨嚴峻的形勢。因此,各街鎮鄉、有關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救災工作“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力戒松懈麻痹情緒,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有備無患,作好抗災救災工作的思想準備,千方百計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現有地質災害情況
根據我縣1999年和2002年汛期地質災害調查,綜合**年汛期情況,全縣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26處,其中,經調查核實的,具有一定規模和危害程度較大的地質災害點52處(詳見附表一),其中:滑坡22處,總體積108.27×104m3;危巖崩塌21處,總體積168.0055×104m3;泥石流5處,總體積20.76×104m3,地裂帶2處,分布面積1.23Km2;不穩定岸坡1處,總體積0.26×104m3,病害水庫滲漏1處。
四、**年地質災害預測及防治重點
各街鎮鄉、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總結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認真分析**年地質災害的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制定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做到未雨稠繆,防患未然。建立地質災害的救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分析災害形勢,提高救災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由于境內地質環境及誘發因素的差異,地質災害的分布密度及發生頻率也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分布于寶頂、寶興、玉龍、石馬、金山、拾萬、國梁、珠溪、鐵山、季家、高升、中敖、高坪、古龍、龍崗、棠香等16個街鎮鄉,其類型以滑坡、危巖崩塌、泥石流、地裂縫為主。
(二)**年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我縣地質災害主要發育于中高丘和低山地貌區,誘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是汛期暴雨和人工不良工程活動,易發期為5—10月。
1、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分布于寶頂、寶興、玉龍、石馬、金山、拾萬、國梁、珠溪、鐵山、季家、高升、中敖、高坪、古龍、龍崗、棠香等16個街鎮鄉,面積469.8Km2。地質災害主要表現為滑坡和危巖崩塌。
2、地質災害危險區。主要分布于季家、鐵山、高升、中敖、高坪、寶頂、玉龍等鄉鎮,其中,玉龍鎮危險區分布面積為14.5Km2,主要地質災害為地裂、滑坡和危巖崩塌,災害規模一般為0.5—10萬m3;其余區域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為滑坡和危巖崩塌。
附表二所列的我縣**年重點監測、預防的地質災害點,其穩定性差,今年可能逐步變形,災害所處的各街鎮鄉、村(居)委會、社要切實加強防災預警工作,每處災害都要制發“明白卡”,落實監測責任人,圈定警戒范圍,確定報警信號及撤離路線,建立健全群策群防體系和汛期值班制度,作好預測、預報工作,在未得到徹底治理前,要定期檢查防災預案的落實情況,嚴禁在各類地質災害點及其影響范圍內從事誘發地質災害發生的任何不良活動,盡量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
五、地質災害預測及防災措施(詳見附表二)
六、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制
認真落實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救災工作責任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街鎮鄉要切實加強領導,建立一支專門的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專業隊伍,力爭把我縣地質災害救災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縣級各部門職責
1、縣國土房管局:主管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編制全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防災預案;地質災害發生后的應急調查和處理;組織巡回檢查和開展監測預警;并將情況及時上報縣政府和市級主管部門;組織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2、縣政府救災辦: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統籌協調全縣救災工作,為縣政府指揮搶險救災提供建議意見;負責綜合全縣災情信息,掌握抗災救災情況,災情;辦理縣政府有關地質災害防災救災方面的文、會、事并及時將情況上報市政府救災辦;會同縣級有關部門提出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安排意見,送縣政府審批。
3、縣建委:(1)根據經確認的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用地危險性評估報告,負責項目的規劃、選址和定點;(2)負責工程項目建設活動的管理,避免工程活動中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3)組織開展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監測;(4)組織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5)制定應急排危方案并組織實施。
4、縣財政局:負責及時籌集調度防災救災資金,預算安排一定數量的工程治理經費,并按時足額到位。
5、縣民政局:災情的收集并向縣政府、市民政局報告;負責負責災民生活安排,會同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做好災民轉移,及時調集災民生活救災品;協助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做好險區災民臨時轉移安置工作;協助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調查核實災區房屋損失、災民生活困難情況。
6、縣水利農機局:負責全縣病害水利工程監測和制定整治方案,搞好各類病害水利工程除險整治工作;當地質災害威脅到水庫時,組織搶險救災,及時制定搶險排危方案,迅速恢復水庫的正常使用。負責本行業工程建設活動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7、縣交通局:(1)當地質災害威脅到公路、鐵路等交通要道時,負責組織現場搶險救災;(2)當地質災害造成鐵路、公路毀損、堵塞時,及時制定搶修、疏通方案、迅速恢復交通,上報災情;(3)負責本行業工程建設活動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8、縣氣象局:(1)山體滑坡氣象條件等級預報;(2)負責進行災害性天氣趨勢分析和預報;(3)及時收集和核實氣象災害情況,向縣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報告;(4)負責人工影響天氣工作。
9、縣衛生局:組織醫護、防疫人員及藥品、藥械進入災區,幫助、指導災區防病消毒和救治傷員。
10、縣文體廣電局:負責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在災害防治重點區域建立廣播通知臨災撤離避險系統。
11、縣公安局:(1)負責災區治安防范,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2)負責重要目標和要害部位的安全;(3)維護災區交通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12、縣市政局:(1)當地質災害威脅到市政設施時,及時到現場組織搶險救災,制定搶險排危方案,迅速恢復市政設施功能;(2)負責本行業工程建設活動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各街鎮鄉職責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地質災害的救災防治工作和各災害點的調查、監測、上報工作,并會同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點進行整治。主要職責是:
1、動員和組織災區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工作,保護國家財產,維護災區穩定,恢復災區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2、組織力量搶救傷病員,安撫遇難者家屬和處理善后事宜。
3、救濟災民和安頓無家可歸者,確保一方平安。
4、在本級財政中安排專項救災經費、儲備搶險救災物資。
5、按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的要求,組織地質災害的應急調查和處理。
6、組織汛期地質災害檢查,檢查本區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建立和落實情況。
7、及時將所在區域內發生的地質災害上報縣政府,并抄送縣國土房管局、救災辦、民政局等有關部門。
8、負責本轄區內地質災害監測工作。
9、按要求在汛期來臨前完成業務人員和各災害點監測人員地質災害防災知識的培訓。
(三)各街鎮鄉村建國土房管所職責
1、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
2、編制轄區內**年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辦事處)批準后組織實施,防災預案要對轄區內重大地質災害點圈定警戒范圍、設置警戒標志、確定警報信號及撤離路線,落實監測人員及防災責任人。
3、組織相關部門和地質災害汛期檢查組對本轄區地質災害(包括突發性地質災害)進行汛期檢查。
4、對較大級以下地質災害進行調查、處理,提出防治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上報主管部門。
5、每周末向縣國土房管局報告本轄區地質災害檢查、處理情況及存在問題,遇重大地質災害發生,及時上報。
6、對本轄區**年新發生的地質災害、原有地質災害發生了新的變形或險情的,均應填制地質災害調查表報縣國土房管局。
7、按照調整后的行政區劃,調整原制發的“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并在汛期前將調整后的“明白卡”發送到各監測點和當地群眾手中。
(四)汛期檢查組職責
1、加強落實地質災害體的監測工作,對已布置的監測點要繼續監測、作好記錄,對變形逐步加劇的災害體要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檢查制,做好臨災預報,杜絕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
2、積極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防災知識,并向當地群眾講解地質災害觀察判別辦法,讓群眾認識地質災害類型,特別是災害前兆。
3、認真傳授地質災害的監測方法,如何建立觀測點,怎樣記錄觀測數據,如何根據記錄數據及現象判別地質災害的變形發展趨勢,并作簡單的預報;現場傳授和指導險區群眾在緊急情況下采用什么方式和路線撤離避險;并將其制作成“明白卡”發放到險區群眾手中。
4、通過汛期檢查,將重大地質災害防災預案落到實處;完善群專結合及群測群防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5、每周向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檢查情況及存在問題。
6、對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后迅速寫出調查報告,報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五)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
為提高我縣在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應急處理能力,更好地落實防災預案、險情巡查、汛期值班、災情速報等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制度,盡最大努力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我縣去年成立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由于區劃和人員調整,現將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成員調整如下
七、地質災害處理與災情報告
(一)地質災害處理
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后,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的發生或者災情擴大。地質災害發生后,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啟動并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二)災情報告
地質災害發生后,當地政府必須迅速組織有關部門調查核實災情,及時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發生規模較小的地質災害,由縣政府負責處理,并將災情及其發展趨勢等信息上報市國土房管局;發生重、特大地質災害時,由縣政府在2小時內向市政府報告受災信息,12小時內上報災情及救災情況,并抄送市級有關部門。
災情報告內容:地質災害種類,發生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失情況,危害程度,發展趨勢以及已采取的對策措施等。
報告災情必須實事求是,不得隱瞞、謊報、假報。災情數據未經核實,不得公開報道。災情的以政府指定的專門部門的統計數據為準。
- 上一篇: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意見
- 下一篇:固定資產債務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