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意見

時間:2022-10-23 05:02:00

導語: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是集漁農業生產、自然景觀與科普文化于一體,將漁農業與旅游有機融合的新型漁農業業態。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漁農家樂)是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有效實踐,是弘揚漁農業文化、推進新漁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順應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完善旅游產業供給層次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發展呈現了良好的勢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著規模小、檔次低、經營散等不足。為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大橋效應,大力推進漁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促進漁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漁農村建設,現就加快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漁農民收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為中心,按照“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和漁農業主導產業,引入現代旅游理念,依托現代旅游渠道,充分發揮漁農業、旅游業的優勢,積極拓展漁農業功能,弘揚漁農業文化,逐步發展一批布局合理、經營規范、富有特色、效益良好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基地和單位。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解放思想、鼓勵實踐的原則。拓寬思路,改變傳統抓漁農業生產的觀念,積極拓展漁農業多種功能,探索實踐多種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創業富民、創新強漁(農)的目標。

(二)堅持以漁(農)為本、漁(農)旅結合原則。在抓好漁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突出漁農業特點和地方特色,按照旅游業的管理方式和要求,開發適應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休閑旅游項目,不斷提升休閑觀光漁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堅持漁(農)民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確立漁農民的主體地位,重點支持發展以漁農民家庭為經營主體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基地和項目。同時,要引入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以業主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機制,增強休閑觀光漁農業的發展活力。

(四)堅持規范經營、循序漸進的原則。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必須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適度開發、穩步推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須加強管理,優化服務,規范經營行為,加強安全經營教育,認真落實安全措施,促進其健康發展。

(五)堅持因地制宜、拓展功能的原則。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必須充分考慮自然生態條件、區位優勢、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合法、合理地開發利用漁農村、漁農業資源和特色優勢產業功能。

三、總體目標

到2011年,在全市建成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重點特色鄉鎮(村)15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特色村25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項目點70個,接待床位10000張,經營戶1000戶以上,其中三星以上180戶,年接待游客250萬人次以上,年經營收入達到7億元以上,漁農民就業人員達到1.3萬人以上,從業漁農民年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

四、發展重點

(一)依托漁農業產業基地和漁農業資源,為游客提供觀光、賞景、采摘、垂釣、游樂等項目的特色產業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二)依托當地特色的漁村文化、農耕文化、人文資源、自然景觀,為游客提供海洋歷史文化特色、原汁原味的漁農村風情習俗、訪古、攝影、創作、探險、避暑等休閑項目的自然人文景觀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三)依托各類大中型漁農產品集散市場、漁港經濟區及漁農產品加工園區等,以“寓銷于游、游中促銷”為主要內容的貿易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四)依托原生態的漁(農)村落、島嶼、礁石、港灣、灘涂、果園、山林、田野等自然風光,讓游客感受海島漁農村景致、體驗漁農民生活,滿足回歸自然及觀海景、嘗海鮮、購海貨、釣海魚、踏海灘、滑海泥、玩海水等為主要內容的海島風情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五)利用漁區的漁船、漁業設備和專業漁民的技能以及漁港、漁業設施和條件,讓游客直接參與漲網、流網、拖蝦、籠捕、海釣等形式的近海傳統小型捕撈作業,跟漁民一起坐漁船、拔漁網、住漁家、當漁民,親自體驗漁民生活、享受漁捕樂趣、領略漁村風情的生活體驗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六)利用新鮮豐富的海水產品和農林特產品,以品嘗漁農家海鮮菜肴為主要特點的特色餐飲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七)利用自然資源和人工開發建設,集觀光、度假、娛樂、科普、參與、休閑、餐飲等為一體的綜合型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

(八)借助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連島大橋、中心漁港、文物古跡、名人故居,開發民居食宿、漁農村休閑型的特色旅游項目。

五、工作要求

(一)合理規劃。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必須認真搞好科學規劃。在規劃內容上,要與漁農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等有機結合。在規劃思路上,個性特色要鮮明、功能定位要清晰,體現生態性、突出鄉土性、增強游客參與性,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內涵豐富的“一縣(區)一特”、“一鄉鎮(村)一品”發展格局。

(二)拓展功能。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要堅持以資源為依托,不斷開發漁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休閑、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使游客滿足觀光、瀏覽、娛樂、保健、度假、教育、購物、體驗等方面的需求。

(三)創新機制。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需大量的資金、文化、資源等投入。在投入主體上,要充分發揮漁農民的作用,有序引導漁農民力所能及地以土地、漁農業資源、勞務等進行投入,同時要吸納農業產業化組織、工商企業、旅游企業積極參與,重視項目的招商引資,實行以協作、參股、合作、獨資等多種形式參與建設,實現多主體發展。在投入內容上,要強化產品開發的現代市場觀念,加強吃、住、行、游、購、玩等各個環節的建設和整合。

(四)規范管理。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要加強行業管理,特別是對安全設施、飲食衛生、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經營內容、服務質量等方面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促進其規范發展。要積極培育和發展合作社、行業協會、旅游服務中心等中介服務組織,不斷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機制,避免惡性競爭、無序發展。要加強從業人員的素質培訓,提高服務水準。

(五)打造品牌。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必須注重特色開發。在經營內容上,要深入挖掘特色風土人情,使游客能深切感受當地漁農村居民的生活;在項目開發上,要盡可能結合漁農業生產和漁農村風光,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動項目招攬游客,避免雷同,防止千篇一律。要加強對外宣傳、推介促銷,利用各種途徑和載體,擴大知名度。

六、扶持政策

(一)對列入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發展的特色鄉鎮、村,市區兩級優先安排“高效生態漁農業”、“河道整治工程”、“康莊工程”、“綠化鄉村工程”、“信息通村入戶工程”、“村莊示范整治工程”、“放心店建設”、“農村社區衛生網點建設”、“電氣化村”等項目。

(二)對本市漁農民投資發展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項目點,根據規模、投入及使用本市勞動力情況,一次性給予2-15萬元的補助。縣(區)按1:1配套。

(三)對評上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市級特色村(點)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

(四)對漁農戶利用空余住房改裝為設施齊全,與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旅游配套的家庭旅店,按床位每張一次性補助600元;改裝為餐廳,面積35平方米以上,且餐桌3張以上的,給予一次性補助4000元。對休閑漁船的安全設施按規定配置的,每條船給予一次性補助6000元-12000元。補助資金市與縣(區)各承擔50%。

(五)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經營戶被評上“三星”戶的每戶獎勵5000元,“四星”戶獎勵8000元,“五星”戶獎勵10000元。獎勵資金市與縣(區)各承擔50%。

(六)對利用貸款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項目的,經營單位和家庭戶可申請貸款貼息,期限為2-3年,貼息額度與獎勵、補助額相等;對投資規模大、貸款額度高的項目,貼息額度可適當增加。如項目貼息期滿后經營仍有困難或又有新的投入,可再申請延長一年的貸款貼息,貼息額度不超過一次性補助(獎勵)額的20%。對已享受過補助或獎勵的不再享受貼息政策。

(七)對吸納本市漁農民就業30人以上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工作滿半年以上),年接待游客在2萬人次以上,從事農林業占地在300畝以上或漁業養殖等面積在100畝以上,并被評上省級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特色點(村)的,可享受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同時,可再享受企業吸納本地勞動力的有關就業安置補貼政策,按實際招用人數給予用人單位一次性每人300元就業補貼(其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每人補貼600元);對招用漁農民就業在15人以上的項目業主或承包人,按就業帶頭人給予每招用一人50元的獎勵。

(八)金融機構要加大對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的信貸支持力度,適當放寬擔保抵押條件,擴大信貸額度,簡化審批手續,并給予貸款利率和時間上的優惠。各縣(區)、鄉鎮要做好與信貸機構的銜接工作,視情幫助解決可控范圍內的貸款擔保問題。

(九)對利用自有住房及其它生產生活資料等創辦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項目,衛生年檢貼花費、衛生檢測費全部免除,工商管理費能免則免,或按最低標準收取。根據經營實際從低確定稅收負擔。供電、供水部門也要盡量給予優惠。

(十)對各縣(區)舉辦市內外大型推介、促銷等打造品牌活動的,給予適當的補助。

以上扶持政策,從2008年1月1日起執行,時間暫定3年。具體實施辦法由市漁農辦會同市財政、海洋與漁業、農林、旅游等部門另行制訂。

七、組織保障

(一)成立領導機構。市政府成立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漁農辦,負責組織推動、工作指導、服務協調、政策研究、典型推廣、市場開拓等工作。各縣(區)也要建立工作機構,明確牽頭單位,扎實開展工作。

(二)優化公共服務。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為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特別是有關管理部門要簡化手續,提供優質服務。要加強協調、規劃、信息、促銷、培訓等服務工作,拓寬服務領域。對評上休閑觀光漁農業重點特色鄉鎮及成績顯著的市屬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落實工作責任。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涉及較多的部門和單位,必須共同配合、相互協作,按照各自職能,主動參與,積極支持。特別是漁農業部門要把發展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納入整體工作布局之中,培育主導產業,建設生態漁農業,推進漁農村環境整治,指導有條件的漁農村發展“一村一品”、“一島一特”的休閑觀光漁農業(漁農家樂)。旅游部門要積極做好開發指導,完善服務、制度建設、市場開拓、宣傳促銷、人才培訓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