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旅游發展計劃
時間:2022-03-03 02:01:00
導語:森林生態旅游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可以沒有人類,而人類卻離不開森林”。作為以森林資源和森林景觀為主體,以保護自然,教育旅游者認識自然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森林生態旅游,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愈來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過森林生態旅游來實現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夢想,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的國際流行色,并將在二十一世紀中有更大、更快的發展。
云南地處低緯度高原,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其富聚度居全國首位。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速林業發展的決定》(云發〔2004〕9號)兩個文件,建設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發展八大林產業,做大、做強森林生態旅游業,把云南建成“亞洲最著名的生態旅游目的地”。我們依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云南旅游發展倍增計劃(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業廳《關于開展全省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結合云南森林生態旅游業的實際,緊緊圍繞把云南得天獨厚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轉化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思路,組織編寫了《云南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的編寫工作,是在云南省林業廳的直接領導下,由云南省林業廳技能站主持,組織西南林學院生態旅游系等單位完成。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發改委、省文化廳、省旅游局、省財政廳、昆明理工大學等部門、領導、專家教授的指導、支持,提出了許多真知卓識的寶貴意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編撰人員水平有限,時間倉促,《規劃》難免有疏漏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1.森林生態旅游的內涵及國內外發展概況
1.1森林生態旅游的內涵
森林生態旅游,是讓游人置身于相對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中,盡情觀賞和享受旖旎的自然風光和野生動植物,領略大自然神韻的同時,肩負著保護自然環境和維系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游樂活動。即游人既欣賞自然美景又關注生態環境,通過觀光、科考、探險等一系列旅游活動,認識了解自然,同時增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教育旅游者及當地居民更多地認識自然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旅游活動。而我國的森林生態旅游,既包括在林區內依托森林風景資源發生的以旅游為主要目的,多種形式的野游活動,也包括登山漂流、跋涉探險、狩獵垂釣、野營科普、康體休閑、療養保健等活動。
從理論上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的利與弊,利大于弊。其正效益,不僅會給國家和當地帶來經濟收入,對環境建設也有好處,游客還能在游山玩水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形成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游,而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但,如果誤入歧途,它帶來的將是旅游性污染危害和群眾性觀光公害導致的環境惡化及環境災難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誠然,推行和實施“絕對保護”政策,是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
1.2森林生態旅游國內外發展概況
1.2.1國內外旅游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陸空交通的便捷,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人類參與最廣泛的產業之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據有關資料介紹,在過去的30年間,國際旅游業每年以6%以上的速度增長,到目前為止,旅游從業人員約占全球就業人員的1/4,累計總產值達3.5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總產值的6%,已超過石油和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據世界旅游組織估計,到2010年,國際旅游人數將超過10億人次,旅游年收入將達到15500億美元,為目前旅游總收入的3倍。預計旅游業所創造的產值(包括直接和間接產值)將占世界GDP總值的11.7%。旅游業的持續、高速增長,充分表明其己成為世界上經久不衰和最富活力的經濟部門,不僅有效地帶動了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而且還直接或間接地為世界各地的2.5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90年代,我國旅游業得到蓬勃發展,近十年來,呈迅猛發展之勢,旅游收入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日益增加,目前已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截止2002年底,我國旅游業總收入高達5566億元,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從1995年的3.59%升至2002年的5.47%,成為我國最具發展后勁的朝陽產業。
1.2.2森林生態旅游成為新興產業
美國是發展森林生態旅游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872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國家公園。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在森林中發展旅游業的生命力。到1960年,森林旅游由于它的現實價值而最終獲得了各界人士的承認,而且一躍成為森林資源功能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美國舉行的以“森林多目標利用”為中心議題的第五屆世界林業會議上,發展旅游被確定為森林多目標利用的五大目標之一。這次會議是森林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從此各國積極進行自然保護區及國家森林公園的建設,不僅為本國國民提供了健身益智的活動產所,同時也招徠了外國的觀光游客,使森林生態旅游成為一項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
森林生態旅游能把文化、民族、林業、旅游、科技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一種非消耗性的林業產業發展方式。森林生態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形式,它還是國家政府機構用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工具。由于森林生態旅游在資源利用、開發經營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性,已經成為國際旅游的主要潮流。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旅游觀念正發生巨大變化,將有更多的時間和費用投入休閑旅游活動中。據世界旅游理事會估算,生態旅游年平均增長率為20%-25%,是旅游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10多年后,發達國家將陸續進入“休閑時代”,發展中國家也將緊跟其后。21世紀將是以森林生態旅游為主體的生態旅游世紀,并成為前景光明的新興產業。我國1999年旅游的主題是“生態環境游”,其內容為“走向自然,認識自然,保護環境”,表明我國森林生態旅游業正在迎頭趕上國際潮流。
1.2.3我國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自上世紀80年代初起,我國林業等部門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森林公園1658處,規劃面積1900多萬公頃;建立自然保護區1757處,規劃面積1.5億公頃。全國有6處國家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遺產,有19處自然保護區加入了“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7處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同時,還建立了數量眾多的自然保護區旅游小區、狩獵場和野生動物園等。這些森林旅游區囊括了我國不同地域森林資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華,形成了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森林生態景觀。
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旅游小區的建設,大大推動了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緩解了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走出了一條不以消耗森林資源為代價的林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如交通業、餐飲業、加工業、種養殖業、零售業等的發展,推動了林區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有效緩解了林區的就業壓力,并且極大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為林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國家林業局的統計表明,近10年來,中國森林生態旅游人數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率,在整個旅游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位置越來越重要。以森林公園為例,1992年森林公園以門票收入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到2003年達到了96億元,創造的社會綜合產值突破了1000億元。加上自然保護區、狩獵場、森林旅游小區、森林類型的旅游區,中國森林生態旅游的年游客量已達3億多人次,占到當年全國旅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森林生態旅游呈現出強勁發展的良好態勢。
1.3云南森林生態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云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境內峰巒疊起,江河縱橫,森林類型和生物物種豐富多樣,且具雄、奇、雅、秀、幽、險、野、曠的特點。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與條件。為實現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成“亞洲最重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為云南旅游支柱產業增添綠色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和緊密配合下,進一步加大了發展力度,使云南森林生態旅游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1.3.1發展成效
1.森林公園發展迅速。自1987年我省興建畹町國家級森林公園以來,截至2003年,全省相繼建立了昆明金殿、騰沖來鳳山、思茅菜陽河等2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雙柏南安、西疇雞冠山等13個省級森林公園,69個縣(市)級森林公園,分布在全省16個地州市,40多個縣(市)。國有林場森林景觀資源開發步伐也開始加快,先后興建了26個林場景區。
2.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旅游小區”建設穩步發展。十多年來,經多方籌集資金,先后投資1.5億元,恢復和新建國家級、省級和地縣級自然保護區168個,服務設施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床位2300多個。目前己有香格里拉碧塔海、麗江云杉坪白水山莊、西雙版納野象谷、原始森林、翠屏峰、綠色石林、保山高黎貢山百花嶺、屏邊大圍山、景東衰牢山天池、麗江老君山等景區(景點)正式營業。
3.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2003年,僅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資金18076.96萬元,其中:國投1944.15萬元,引資15006萬元,自籌1203.1萬元。主要用于旅游服務設施、新增旅游項目和環境保護建設?,F已擁有車(船)155臺,游道265公里,床位1055張,餐位1123個,程控電話682門。
4.經濟效益增長較快。2003年,全省森林生態旅游接待中外游客423.5萬人次。僅森林公園接待游客就達196.31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32萬人次,全省實現森林生態旅游收入近32億元。成為云南旅游業和林產業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5.管理、服務有所加強。建立和逐步完善了森林生態旅游管理、服務機構。省林業廳明確了管理部門,成立了云南森林生態旅行社,部分地州市縣林業部門,設有專職、兼職管理機構和專職人員,負責經辦森林生態旅游項目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還成立了云南省森林生態旅游協會,并創辦了《森林生態旅游通訊》。服務管理方面:一些地州縣相繼成立了森林生態旅游接待單位以及集吃、住、行、娛、游、購為一體的林業培訓中心。
1.3.2存在問題
云南森林生態旅游業經過近十五年的艱苦努力,從無到有,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總體上看,由于起步晚,開發時間短,投入嚴重不足,步履十分艱難,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
1.認識不到位,發展不重視,理論研究嚴重滯后。行業主管部門和一些地州,對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發展的巨大潛力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真正排上議事日程,更缺乏緊迫感。
2.投入嚴重不足,開發程度低。由于森林生態旅游業外部性明顯,加上機制不活,底子薄,自籌能力弱,融資渠道不暢,對森林生態旅游業的投入嚴重不足,至使開發程度很低。截至2002年,全省開展旅游的自然保護區數量僅占總數的14%,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小區”的面積僅占保護區總面積的0.42%。開發的景點不到150個,僅占規劃景點的7.5%。并且一些地方的旅游開發,處于低水平、低層次、低效益、低質量的“四低”狀況、且開發方式趨同化。
3.已建景區(景點)開業率低。全省39個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中,僅有16個正式營業,開業率僅達41%;69個市縣級森林公園的開業率雖高一點,也只達75%。而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集中、富集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除少量以觀烏、生物多樣性專業考察外,沒有增加新的景區(景點)和旅游場所,整體市場轉化率較低。
4.市場開拓較差,服務管理滯后。宣傳促銷不到位,景區(景點)知名度低,“守株待兔”思想嚴重,滿足于現狀和低水平。經營機制不靈活,管理水平低,服務質量較差,多數景區(景點)處于“一流景觀,三流服務”狀態。經營能力和市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5.社區參與程度低。在森林生態旅游發展中普遍忽視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協作,忽視當地居民分享森林生態旅游效益的權力。除少數景點(景區)的牽馬服務外,在開發建設、旅游項目選定、規劃和各項政策的制定中,較少征求和咨詢當地社區和居民的意見,更少考慮共同管理和經營,從旅游中獲益甚少。
6.人才匱乏,素質較低。參與森林生態旅游的管理、服務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尤其是經營管理型專業人才、環境監測人才、規劃設計人才、營銷人才及森林生態旅游專業導游人才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森林生態旅游業的發展。
7.保障體系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許多地方管理體制不順,多頭領導,多方管理,互相扯皮、推委現象時有發生。部份森林生態旅游景區(景點)權屬錯位,經營權不明晰,收益分配不公,常引起糾紛和爭議。
2.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與評價
2.1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概況
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是指以森林景觀為主體,其他自然景觀為襯托的森林生態旅游環境。云南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環境原始,森林類型和生物物種多樣。全省有森林面積1.41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33.6%,是云南各類資源中最多、最大的可再生自然資源,是云南地理位置(低緯度)和地貌形態(多擇化小生境)共同作用下的“天賜”財富,而森林中珍稀物種種類和數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其富集度居全國首位。優越的自然環境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全省有各種高等植物17000多種,占全國總數的62.9%。
2.2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類型
本規劃中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劃分,本著突出林產業特色,分類體系邊界清晰和林業行政管理體系現狀,方便開發、管理和便于規劃操作的原則,依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標準,按照資源所在旅游地屬性劃分為三種類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其他林業地域。其中自然保護區166個,森林公園108個,其他林業地域31個,(詳見附表一:云南省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表)。
2.3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分布情況
由附表一可以看出,全省己建成、正在開發或待開發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和森林公園共305個,景點2000余個。分布于121個縣市區。景區較為集中的縣(市)有:騰沖、景洪、勐臘、昆明、雙柏、香格里拉、保山、龍陵、麗江、盈江、楚雄、馬關等。景區最多的縣是騰沖、景洪、麗江、香格里拉、勐臘、龍陵等。
2.4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特點
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既豐富多彩,又有其獨特性,突出表現在:
1.資源類型多樣,有利于開展多種旅游
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類型,除海洋、沙漠等個別類型為空白外,按中國森林風景資源劃分的類型,云南幾乎均有分布。同時還具有其他?。▍^)少有的民族風情和邊境口岸類型。而且尚有峽谷、冰川、泥石流灘等為云南特有。類型多樣,是開發各類旅游活動和多種森林生態旅游產品的資源基礎。
2.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空間分異明顯
從資源綜合區劃的分布看,滇西北和滇南資源集中、富集,以大面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其原始狀態保存良好,生物區系特殊,過渡性明顯,交流與隔離并存,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好。且有相對密集的民族文化資源作補充;其次是滇西和滇西南,以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主,以熱帶雨林、季雨林和亞洲象、熱帶亞熱帶大型鳥類、古茶園、古茶樹等珍稀動植物最為突出;再次是滇東南和滇東北,主耍以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和水源林為主;滇中和滇東由于開發較早,次生林居多,資源品質相對較差。旅游資源分散,集中度低,造成開發上的困難,且難以形成群體效應。
3.資源原始、古老、開發價值高
在眾多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中,不少景區和景點尚處于待開發的處女地,保持著原生狀態,成為許多生物的避難所,保留了大量古老瀕危和特有的野生動物類群,且有濃厚的神密色彩。無論是觀光旅游,或是科普、科考、教學等專業旅游,都是最佳生態旅游的好去處,開發價值高,是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走出省門、國門的品牌,同時也是建成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寶貴資源財富。
4.后備資源多,開發潛力巨大
后備資源豐富,但多數高品質、高品位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分布在交通閉塞、經濟發育程度低的邊遠地區。絕大部分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處于未開發狀態,資源存量巨大,是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和云南旅游業“提質增效”的基礎,開發和市場潛力巨大。
2.5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評價
對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評價,在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運用專家系統評價法,依據GB/T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為標準,綜合考慮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鑒于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特殊性,在一般旅游資源100分的評價體系上,加權20分的生態價值分值)分為五級評價。其中五級旅游資源為特品級旅游資源;四級、三級旅游資源為優良級旅游資源;二級、一級旅游資源為普通級旅游資源。
按照資源所在旅游地屬性和類型劃分,全省166個自然保護區中,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均為特品級旅游資源;在50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中,有9個自然保護區為特品級旅游資源,有40自然保護區為優良級旅游資源,有1個為普通級旅游資源;在55個地市級自然保護區中,除2個人工水庫景區為普通級旅游資源外,其他53個均為優良級旅游資源;在48個縣級自然保護區中,除1個水源林景觀為普通級旅游資源外,其他47個均為優良級旅游資源。在全省108個森林公園中,36個重點國家級森林公園和12個一般國家級森林公園均為優良級旅游資源;重點省級13個森林公園和一般省級11個森林公園均為優良級旅游資源;重點縣級6個森林公園和一般縣級30個森林公園均為普通級旅游資源;在包括林場、動植物園和其他林業用地34個景點中,除4個為優良級旅游資源外其他30個均為普通級旅游資源。
*
3.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綜合區劃
根據全省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富集度,地域分布特點,綜合性、整體性、相似性、協調性、經濟上的相連性和各個旅游區的內在規律,區域基本優勢,為制定與實施各時期森林生態旅游規劃區域發展戰略提供科學依據,將全省劃分為滇中高原湖盆,滇西北高山峽谷,滇西中山寬谷,滇南中低山寬谷盆地熱帶,滇東、滇東南巖溶地貌和滇東北中山剝蝕地貌六個森林生態旅游區,進行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布局。
3.1滇中高原湖盆森林生態旅游區
包括昆明、玉溪、楚雄三市,總面積604.85萬公頃。該區經濟條件好、交通方便、四季如春、是云南旅游業最大的接待基地、集散地和游覽地。同時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齊全,高原湖盆、古寺廟宇、名勝古跡、民族風情集中,是云南的旅游中心。
3.2滇西北高山峽谷森林生態旅游區
包括大理、迪慶、怒江三地州和麗江市,總面積892.51萬公頃。地處云南西北部,橫斷山脈腹地,青藏高原南緣。該區蘊藏著得天獨厚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有廣闊的高山原始森林,豐富的動植物種群,廣袤的高山草原,聳立的大雪山、深切的高山峽谷、深邃的高原湖泊,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和古老的宗教文化。舉世聞名的“三江并流”、被譽為世外桃園的“香格里拉大峽谷”、我國緯度最南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和完整的高山森林垂直帶自然景觀,都分布在該區。
3.3滇西中山寬谷森林生態旅游區
包括保山市、臨滄地區和德宏州,總面積556.32萬公頃。地處云貴高原西緣,橫斷山脈南緣,以中山切割地貌為主。西部和南部與緬甸相連。區內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地熱、溫泉、瀑布、疊水星羅棋布。我國罕見的熱火山景觀、樹包塔奇觀、大樹杜鵑王、榕樹王、橡膠母樹王享譽海內外、南方陸上古絲綢之路、抗戰遣趾均分布該區。加上迷人的南亞熱帶、亞熱帶森林自然景觀和傣、佤、傈傈、景頗啊娜多姿的民族風情,是國內旅游和邊境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3.4滇南中低山寬谷熱帶森林生態旅游區
包括西雙版納和思茅地區,總面積650.85萬公頃。地處橫斷山系南段延伸地帶,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國境線長1482公里。屬中低山寬谷盆地,山川秀麗、風物神奇、知名度高,是我國西南邊陲的瑰麗寶地。區內風光絢麗、珍稀植物繁茂、珍禽異獸成群、奇特的熱帶森林風光、多彩的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和特有的思茅松林為本區森林生態旅游的主戴體。還有獨木成林的千年古榕、千年古茶樹、趣密難解的樹上“蝦泉”、“空中花園”、多姿的舞草、鶴立雞群的望天樹、樹抱塔、塔包樹和奇異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節祭、絢麗的民間藝術、誘欲的名吃、名食。是我省乃至國內外理想的大眾旅游和森林生態旅游區。
3.5滇東、滇東南巖溶地貌森林生態旅游區
包括曲靖市和文山、紅河州。總面積989.91萬公頃。南與越南交界,東與廣西、貴州接壤。區域為巖溶丘原、巖溶盆地和淺切割的中山所組成的巖溶山原地貌,山原表面為石山、洼地,崎嶇不平,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由此形成諸多怪石異洞、地下溶洞和地上石林自然景觀。有著名的瀘西阿廬古洞、建水的燕子洞、彌勒的白龍洞、蒙自的緣獅洞、師宗的玄洞等。還有山峰疊翠的森林生態景觀。是省內重點旅游區之一。
3.6滇東北中山剝石地貌森林生態旅游區
地處云南的東北角,與四川、貴州兩省接壤。總面積246.95萬公頃。屬五蓮峰和烏蒙山脈,為中山山原和中山剝石地貌。區內山嶺縱橫,高差懸殊,氣候重直變化明顯。從南亞熱帶到北亞熱帶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均有分布。以森林、瀑布、泥石流景觀,如大關黃連河瀑布群、東川小江泥石流、轎子雪山壯麗景觀和威信紅軍長征“扎西會議”舊址紅色旅游為特色。
4.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市場定位與開發潛力分析
4.1市場定位
云南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目標市場,分為國內市場、東亞東南亞及港澳臺市場和歐美、大洋州市場三個層次:
4.1.1國內市場
主要以東部地區市場為主,包括泛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區等。該層次市場人口基數大,較國內其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居民出游愿望和消費水平較高,可重點進行市場培育,主推大眾觀光型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和認知型森林生態旅游產品。省內客源市場主耍集中在昆明及附近一些州市,主推大眾觀光型森林生態旅游產品。
4.1.2東亞、東南亞及港、澳、臺市場
主要包括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印尼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及港、澳、臺地區。該市場經濟基礎好,旅游者都具有一定的生態意識,生態旅游的動機較強,愿望值較高,且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摸。同時,與云南己有直接的空中交通聯系,距離較近,是森林生態旅游重點開發的海外市場。主推認知型和體驗型生態旅游產品。
4.1.3歐美、大洋洲市場
主要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等國家。該市場具有較高的收入水平,生態意識,森林生態旅游觀念巳深入人心,森林生態旅游市場已趨成熟。但與云南距離較遠,沒有直接的交通聯系。是主要爭取和應下功夫加緊培育的海外市場。主推體驗型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
除重點抓上述三個主要市場開拓外,對我國、我省的周邊國家,如越南、緬甸、俄羅斯等國市場也可開拓。此外對省內市場進一步加大開發力度,以擴大營銷空間。
4.2市場開發潛力分析
4.2.1市場空間潛力分析
當今世界,人們的生活素質和生態意識不斷提高,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和對原始自然生態環境的向往,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意識和需求越來越強烈。從森林生態旅游一誕生,就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必將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前景。
1996年,全球國際游客達到6億人次,其中森林生態旅游者4200萬人次,占國際總量游客的7%。同期,亞太地區接待國際游客8700萬人次,森林生態旅游者560萬人次,占總量的6.4%。據世界旅游組織估計,到2010年,到亞太地區旅游的國際游客將會達到2.29億人次,其中森林生態旅游者約1500萬。森林生態旅游的活動類型也日益多樣化,包括探險旅游、觀烏旅游、登山運動和戶外攝影等體驗性旅游將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現階段,中國森林生態旅游的開發,主要依托各地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且絕大部份產品屬于大眾化或非專業性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以云南為例,2003年共接待旅游者5447萬人次,其中森林公園共接待旅游者196.13萬人次,僅占全省旅游接待總數的3.6%。而在國外,這一比例一般都高達10%一20%。從世界森林生態旅游發展的總體趨勢看,國外生態旅游者以年均20%—25%的速度增長,是旅游活動中增長最大、最快的部份,超出云南森林生態旅游增長速度的5—6倍。云南森林生態旅游客源市場空間增長潛力巨大,只要進一步培育和開發,到2010年,可望達到全省旅游總人數的10%以上,年森林生態旅游人數接近800萬人次,為目前的旅游人次的兩倍。
4.2.2市場收入潛力分折
森林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給全球帶來了至少200億美元的年產值,占旅游總收入的20%左右。國外森林生態旅游市場分折表明:森林生態旅游者的收入較高,比一般旅游者愿意支付更多的消費,森林生態旅游業的收入遠遠高于大眾旅游的收入水平。HLA/ARA的調查表明:45%的森林生態旅游者愿意為每次旅游支出1500美元以上。24%的游客愿意每次支出2000美元以上。據世界旅游組織(WTO),到2002年測算,世界旅游收入增長中的86%將來自與森林生態旅游有關的旅游項目,按這一消費和增長趨勢推算,到2010年,云南森林生態旅游收入近80億元,為目前收入的2.5倍。如進一步增加森林生態旅游人數比例,達到旅游總人次的15%左右,產值潛力將會更加巨大。
5.云南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重要性及有利條件
5.1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對云南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是解決“三農”和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
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集中、富集的地區,同時也是廣袤的山區和邊疆少數民族聚集區,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有利于改變當地居民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同時使森林、地理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實現傳統農作、采伐產業的替代,促進林區、社區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2.有利于“五個統籌”的落實,促進城鄉同步發展
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既可以促進國內外和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同時也將促進國內外和城鄉之間信息、資金、技術的交流,對于“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推動縣鄉和社區經濟發展,實現“云南小康”的重要途徑。
3.是云南林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并重和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
森林生態旅游是以非消耗森林資源的方式利用森林資源,通過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既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又能改善生態環境,是林業建設實現“產業建設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同時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
4.是云南旅游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
云南旅游業目前正在經歷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邁進,旅游經濟發展由數量經濟發展型向質量經濟發展型轉變的關鍵時期。發展云南森林生態旅游產業,是實現云南旅游業“轉型升級”、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戰略抉擇。
5.2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有利條件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早在2000年,省政府與世界旅游組織(WTO)共同編制的《云南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將云南建成亞洲最重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在省政府旅游發展倍增計劃中,把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作為實現“轉型升級”和“提制增效”的重要途徑。在省委、省政府《關于加速林業發展的決定》中,再次強調加快森林生態旅游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2.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
云南復雜的地形地勢,造就了云南多樣的氣候類型和過渡性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全省分布著17000多種高等植物和1366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珍稀物種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居全國首位,是全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富集的地區。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4.3%。包括寒溫性針葉林、溫性針闊混交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季雨林、高原高寒植被景觀等。類型和物種多樣,為森林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
3.云南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與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緊密結合
云南24個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山區、林區,世代與森林為伴,互相依存,和諧相處,不僅凝結著古滇文化、畢摩文化、南詔文化、東巴文化、貝葉文化等邊疆古老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承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積累。各民族、各種文化在這里長期并存,多民族群體、多文化形態在這里繁衍共生,成為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充分展示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傳統與現實和諧的特殊范例。絢麗多姿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與豐富多采的民族風情有機結合,為森林生態旅游增添了無窮魅力。
4.森林旅游業開發體系開始形成
全省已有30多個自然保護區、2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3個省級森林公園和十多個林場開展了森林生態旅游經營活動。相當一部分自然保護區、國有、集體林場正在籌建新的景區、景點。從服務體系看,全省有12個地州市已建立了森林生態旅游接待單位、林業賓館和相應的服務機構,開展了以大眾觀光、觀鳥、生物多樣性考察、探險等為主的森林生態旅游項目。
5.已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發展
森林生態旅游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已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調動了大家參與開發的積極性。昆明、保山、大理、麗江、德宏、思茅、西雙版納、香格里拉等地,一些民營資本已進入到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開發中,并已初步形成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6.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速(加快)林業發展決定精神,按照“五個統籌”和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總體要求,以保護森林景觀和生態環境為前提,以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旅游小區和林場為依托,以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為動力,以打造森林生態旅游精品、特色品牌和培植龍頭企業為主線,以不斷增強產業綜合競爭力和整體素質為目標,做大、做強森林生態旅游產業。把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建設成我省林產業的支拄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游品脾和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實現全省林業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綠色經濟強省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6.2開發原則
1.堅持全省“一盤棋”,統一規劃,統籌安排,聯動開發的原則
森林生態旅游業與大眾旅游業、森林生態旅游資源與其他旅游資源、森林生態旅游業與其他林業產業、森林生態旅游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有機的整體,彼此緊密相連,互相促進,密不可分。應統盤考慮,合理布局,有效整合,以利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聯動協調發展。
2.保護性開發原則
景區、景點建設首先必須注重環境保護,切實保護好本底資源的原汁原味,使森林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不受任何破壞,同時確保森林環境、自然景觀和地方特色的統一。加強對森林旅游資源的科學管理與利用,確定合理的保護措施和開發序位,堅持先保護,后開發,建立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相應的保護開發機制,以保障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
3.科技興旅的原則
在自然保護區旅游小區、森林公園和其他林業景區建設中,應用高新技術建立先進的資源、環境監測體系,以利可持續發展。景區建設必須規劃先行,應由有資質的設計和施工單位進行規劃和施工,做到景點布局科學合理,設施功能完備,設備配置齊全,達到投資省、景觀美、服務好、效益好的目的。同時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做到科學規范、高效的管理。
4.優先開發與梯度推進的原則
應選擇資源價值高、區位條件好、景觀特色佳,有一定開發基礎的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集中投入,優先開發,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對其他景區,則根據難易程度,分步實施,滾動發展。
5.同解決“三農問題”相結合的原則
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多在邊遠山區、林區和少數民族聚集區,與“三農問題”緊密相連,通過開展森林生態旅游,變地域、森林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有利于區域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實現“綠山富民奔小康”。
6.堅持社區與非公有制積極參與的原則
支持社區和當地居民參與和協作森林生態旅游的開發、經營與管理。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業主、境外投資者、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干部職工等,單獨或合伙參與開發,并依法保護投資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7.堅持市場導向的原則
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國內旅游與國際旅游并舉,創新經營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嚴格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與省內外、國內外旅游市場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潛能,努力提高市場綜合竟爭能力,盡快發揮森林生態旅游產業效應和更好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6.3發展目標
6.3.1總體目標
以云南豐富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為背景,深入挖掘獨特的森林生態文化內涵,依托大眾旅游、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林業基地,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形成五個以上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水平較高、經濟實力雄厚、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或企業集團,并打造出10個左右在省內著名、國內知名、具有區域性國際影響的森林生態旅游名牌系列產品,初步建立以森林生態旅游產品為核心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體系,使森林生態旅游年產值達130億元,占全省旅游總產值的20%左右,真正成為云南林業產業的支拄產業和先導產業。為把云南建設成為“亞洲最著名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和培育云南經濟新的增長點做貢獻。
6.3.2分期目標
1.近期(*-2007):產業投資建設期
深度開發和完善重要景區(景點)以及相互配套的基礎設施,完成3個主要森林生態旅游基地建設,重點培育5個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出5條特色森林生態旅游線路,建設6個森林生態旅游城鎮,積極扶持2家森林生態旅游龍頭企業,為建立完備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體系奠定基礎。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到2007年,森林生態旅游海外游客19萬人次/年,創匯0.9億美元;國內游客570萬人次/年,國內旅游收入43億元;游客總人數達589萬人次/年,占同期全省旅游市場比重的9%,總收入(年產值)51億元,占同期全省旅游總收入比重達11%。
2.中期(2008-2010):產業發展建設期
強化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開發與森林資源利用的整合力度,以提升大眾生態旅游為基礎,以系列化開發和整體包裝專業生態旅游產品為核心,完成10個品牌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10條特色森林生態旅游線路。加快旅游產業與林產業的有機結合和市場化進程,加強旅游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積極探索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經營管理和運行機制。努力將森林生態旅游業建設成為云南林產業的支柱產業,云南旅游業新的熱點旅游品牌和“提質增效”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到2010年海外游客達到28萬人次/年,創匯1.5億美元;國內游客達到750萬人次/年,國內旅游收入67億元;游客總人數達778萬人次/年,占同期全省旅游市場比重10%;旅游總收入(年產值)78億元,占同期全省旅游總收入比重13%。
3.遠期(2011-2020):產業完善提升期
全面整合旅游經濟和林業經濟,形成以主題各異的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為基礎,以精品旅游線路為鏈接的完善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鏈
,使森林生態旅游在云南林業經濟發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成為云南省內著名、國內知名、在泛珠三角和泛亞地區具有區域性國際影響的旅游品牌,把云南建成“亞洲最著名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海外游客達到41萬人次,創匯2.6億美元;國內游客達到10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08億元;游客總人數達1041萬人次,占同期全省旅游市場比重>15%;總收入(年產值)130億元,占同期全省旅游總收入比重>20%。
4.年度定量目標
*
說明:預測以2003年度云南省旅游統計數據為基期數據,由于生態旅游邊界難以確定,統計口徑不統一,本規劃參照國際慣例,按森林生態旅游占國內旅游總量的8%,海外旅游總量的10%,花費比普通游客多25%測算;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暫時取8.31;*、2010年比重按照云南省旅游發展倍增計劃定量目標測算,2004年海外旅游者測算扣除SARS影響,各指標值浮動區間為±5%。
6.4發展戰略
1.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保護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加強對旅游生態環境敏感區的管理和科學利用,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對自然生態環境和景區污染的治理力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建立新的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和產品開發模式,加快貧困落后地區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2.集團、專業化發展戰略
圍繞和依托區域性龍頭企業、產品、基地和組織,形成森林生態旅游各要素的優化整合,優勢互補的經營機制,推動森林生態旅游向集團化、專業化和市場化轉變。整合既有林業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又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森林生態旅游企業,組建集團公司,開發特色森林旅游專業產品,形成網絡和實施區域聯合經營。
3.綜合發展戰略
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前后關聯效應,在“綜合”二字上下功夫,通過旅游業與林業、林產業的有機結合、綜合協調和系統優化,實施以開放促開發和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立體化的綜合開發,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4.精品、名牌發展戰略
以云南豐富獨特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為載體,以六大特色生態旅游目的地,旅游區建設為核心。在初期大眾化旅游產品基礎上,深入挖掘云南森林資源優勢,加快精品、名牌產品的培育和建設,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森林生態旅游區和森林生態旅游產品。
5.社區參與發展戰略
同“三農問題”、扶貧開發和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建立森林生態旅游示范城鎮,鼓勵、支持國有林場、苗圃等面向社會,采取聯營、入股等形式參與開發,共同經營,共同受益;重視當地農民的參與,保障當地居民通過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獲得經濟利益,同時要加以引導和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發展山區經濟、富裕山區人民。
7.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規劃與布局
7.1開局
1.開局原則
正確處理好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充分發揮和利用云南旅游業和森林生態旅游現有接待能力、配套設施和旅游市場的優勢及條件,本著市場容量的最大化、先易后難、先近后遠的原則,分類指導,分期實施。以國內旅游促進國際旅游,國際旅游與國內旅游并舉。在產品開發上,以觀光型旅游產品和認知型旅游產品為主,逐步開發體驗型旅游產品。在戰略和空間布局上,著力進行六大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區)的開發與建設。緊緊圍靠省內外、國內國際航線、鐵路、高等級公路及國道、省道,優先開發滇西北三江并流生態旅游區、滇南低山寬谷森林生態旅游區,滇中高原湖盆地森林生態旅游區和滇西中山寬谷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旅游區四區,續建與擴建并重,統一布局。
2.森林生態旅游區布局
森林生態旅游區布局,根據云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林場和其他林區地理分布和自然文化資源特征以及生態旅游資源與產品具有的同構性特征,將全省森林生態旅游空間格局劃分為滇西北三江并流高山峽谷;滇南中低山寬谷盆地熱帶、亞熱帶;滇西中山寬谷熱帶、亞熱帶,滇東、滇東南喀斯特;滇北、滇東北中山山原和滇中高原湖盆“六大森林生態旅游目的地(旅游區)”。
*
2.森林生態旅游目的系統構成
傳統旅游在追求發展時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旅游景觀吸引力的發掘上,各類旅游企業參與旅游開發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單獨依靠旅游景觀,很難保證旅游的順暢、高效進行,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限制,旅游效益降低。旅游企業既具有支持生態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功能,又是可把握的實體,結合生態旅游景區的迷人風光,可促進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
森林生態旅游業是綜合的產業,需要多個相關部門或相關因素的協調配合、共同努力。除了專業化的森林生態旅游組成成分以外,還涉及普通大眾旅游產業部門,又涉及國民經濟中的一些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或環節;公共機構直接參與森林生態旅游產業,保證資源循環利用以及景點設施建設的實施,充當一個有力的支持。
按照向旅游者提供旅游產品的程度的差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系統涵蓋著三個層面的產業類型:核心產業、關聯產業與支持組織(詳見下圖)。本次規劃對云南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規劃與布局將限定在狹義的森林生態旅游范圍內,即重點關注于云南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
7.2建設格局
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從興起、發展到完善,需要有一個培育培植過程,在現有基礎上,緊緊圍繞“以昆明為中心”的“四六”(六區、六線、六地、六大產品)建設格局,必須要有一批重點項目和相應的實施保障體系做支撐,必須有重點、有選擇的扶持和開發建設一批高檔次、高品位、吸引力強、系統配套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集散地以及包括游、食、住、行、購、娛要件,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在內的配套工程設施。經過本規劃期的開發建設,初步形成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體系。
“以昆明為中心”
昆明是我省旅游業最大的旅游基地,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同時也是我省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中心,依托石林、滇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陽宗海省級旅游度假區及各園林名勝的大眾旅游優勢,加快云南森林生態旅游集團建設和強化林海大酒店(林業培訓中心)、林海公園的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步伐,同時借助昆明交通便捷、教育、商業背景優越,四季如春的氣候,把昆明建設成為云南森林生態旅游優勢產品、配套產品和規模產品的綜合旅游中心。
“六區”
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高原湖盆森林生態旅游區;以景洪、思茅為中心的滇南中低山寬谷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旅游區;以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為中心的滇西北高山峽谷森林生態旅游區;以保山、怒江、瑞麗為中心的滇西中山寬谷南亞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旅游區;以屏邊、河口為中心的滇東、滇東南喀斯特熔巖地貌森林生態旅游區;以昭通為中心的滇東北中山剝蝕地貌森林生態旅游區。
“六線”
昆明—玉溪—思茅—景洪(包括勐臘)為主的滇南森林生態旅游線
昆明—楚雄—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為主的滇西北森林生態旅游線。
昆明—保山—瑞麗(包括臨滄)為主的滇西森林生態旅游線。
昆明—屏邊—河口(包括金平)為主的滇東南森林生態旅游線。
昆明—曲靖—羅平—魯布革(包括文山)為主的滇東森林生態旅游線。
昆明—東川—昭通為主的滇東北森林生態旅游線。
“六地”
除昆明以外,全省重點建設勐臘、騰沖、玉龍、德欽、香格里拉及河口六個森林生態旅游城鎮。
“六大產品”
依托“六大旅游區”、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以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建設特色鮮明,在旅游市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六大森林生態旅游產品”。
1.珍稀動物觀賞旅游產品
云南素以“動物王國”和“鳥類的天堂”而聞名海內外。全省珍貴稀有的保護動物有164種,鳥類792種,而在國內僅見于云南的鳥類就達115種,而成為鳥類的薈萃之地,并素有“鳥類王國”和“鳥類的天堂”的美譽。發揮“動物王國”和“鳥類天堂”的優勢,組織好包括滇金絲猴、長臂猿、亞洲象、綠孔雀、黑頸鶴和人工野生動物飼養、放養園在內的珍稀動物觀賞旅游產品。
2.珍稀植物觀賞旅游產品
云南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環境原始,森林類型和生物物種多樣,素以“植物王國”和“天然花園”而聞名海內外,光高等植物就有17000種,珍貴保護植物151中。各種花卉植物,特有樹種之多,在全國名列前茅。發揮“植物王國”“天然花園”的優勢,強化植物學科專業知識,組織好包括熱帶雨林、空中花園、望天樹、野生蘭花、高山杜鵑、古茶園、古茶樹和各類森林環境、森林風光在內的珍稀植物觀賞旅游產品。
3.大森林生態觀光旅游產品
云南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41億畝,森林覆蓋率44.3%。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復雜、多樣化的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且具有原始、古老、獨特過度性的特征。滿足人們實現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夢想,組織好森林生態系統內美感質量較高的森林、水體、濕地以及各種特殊地貌和生物資源的大森林生態旅游觀光產品。
4.探險旅游產品
云南探險旅游資源豐富,組織開展包括名山大川、高山峽谷、高山湖泊、高山洞穴、疊水溫泉、高山瀑布、雪山冰川、石林怪石、溶洞暗河的爬山登高、雪地娛樂、森林攝影軟式和硬式森林生態旅游探險活動。
5.科考、科研旅游產品
組織對大江、大河、高山峽谷、雪山冰川、高原湖泊、森林生態、森林生物、生物多樣性、地質構造的科學考察、科學研究性質的科考、科研森林生態旅游活動。
6.科普及夏令營旅游產品
組織以森林生態系統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為目的,通過對地質地貌,生物資源、氣候資源、原生態文化資源的野外實地觀察和多媒體場館展示,培養游客,特別是青少年游客的科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的科普及夏令營森林生態旅游活動。
7.3旅游產品規劃
按照游客對產品體驗的不同深度,可以將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分為三大類:觀光型、認知型、體驗型(詳見下圖)。觀光型旅游產品是指那些能夠滿足旅游者基本審美需要,但只局限于游賞觀光性質的旅游產品;認知型旅游產品是指在滿足一般審美需求的基礎上,注重于學習知識、研究學術一類的旅游產品;體驗型旅游產品是指能為游客提供參與體驗機會,關注他們精神需求的一類旅游產品。
- 上一篇:木材加工產業工作計劃
- 下一篇:林業特色經濟發展計劃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