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特色經濟發展計劃

時間:2022-03-03 02:06:00

導語:林業特色經濟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特色經濟發展計劃

.1特色經濟林現有資源及產業概況

1.1.1特色經濟林樹種范圍

本規劃中的特色經濟林主要是指,由林業部門管理并組織實施的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產品優勢的鄉土經濟林樹種以及部分通過引種栽培試驗,具有推廣價值和市場前景的國外品種。主要包括:干果類的核桃、板栗、銀杏、果梅、云南皂莢、澳洲堅果;香料飲料類的八角、花椒、肉桂、酸木瓜;木本油料類的油茶、油橄欖;工業原料類的棕櫚、青刺尖、油桐、等。其中油橄欖、澳洲堅果為國外引進樹種,其余都是云南鄉土樹種。由農業部門管理的茶、桑、水果;農墾部門管理的橡膠、咖啡以及列入林化工產業的紫膠、白蠟、五倍子、印楝以及紅豆杉等沒有列入本規劃。

1.1.2主要特色經濟林樹種及產業發展慨況

(1)核桃:云南核桃因其產品質量高,產量大,不僅在省內是名符其實的第一經濟林果,在全國核桃產量的排名中也列第一位。全省124個縣,海拔700-2900米有其分布。比較適宜的海拔范圍是1800-2200米。年產量在300萬公斤左右的核桃主產縣是漾濞、鳳慶、永平、云龍、昌寧、大姚;年產100萬公斤以上的縣(市)有楚雄、南華、南澗、巍山、景東、新平、賓川、洱源、華寧、會澤、麗江等。

核桃是我省傳統的大宗土特產品,在省內外干果市場上占有重要份額,部分出口到國外,有較好的產業基礎。滇西漾濞、永平、下關一帶現已形成全國最大的核桃集散地,每年交易量在2000萬公斤左右,年交易稅近千萬元。80%以上的核桃干果用手工加工取仁,嚴格分級,統一紙箱,定額包裝,產品銷往上海、天津、北京、長沙、廣州、重慶等城市。每年還有約50萬公斤核桃仁直接從漾濞出口到亞歐國家。此外,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一批股份制或民營企業,還對核桃進行深加工,生產飲品以及精加工核桃仁等產品

(2)板栗:云南板栗種植歷史悠久,已在全省廣為分布,122個縣都可找到。中心產區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州(市),是云南排名第二的干果。云南早板栗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較國內其它板栗產區早1~2個月,可提前占領市場。雖然產量在全國只排在第11位,但由于堅果色澤好、含糖量高、風味香甜、肉質細糯,仍受到國內外客商歡迎。每年約有50萬公斤分散加工成糖炒板栗在省內銷售,經濟效益很好。但生產各類栗子罐頭、飲料的企業多因虧損而停產,究其原因,主要是栗果價高,貯藏、保鮮技術還不過關。

(3)八角:我國栽培八角約有2000年歷史,面積和產量約占世界的90%以上。主產區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南亞熱帶海拔500-1600米的濕潤山地,適生范圍相對有限。但云南的適生區面積廣闊,種植歷史悠久,產量僅次于廣西,在國內排名第二。省內主產區為文山州,近年來,屏邊、河口、新平、騰沖、盈江等縣也開始成片種植。是云南排名第三的經濟林樹種。經烤制的八角干果及從葉和果皮中提取的八角油(茴油),是我國傳統出口的大宗土特產品。云南富寧縣的八角早已為國內外客商廣泛認同,主要銷往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國外主要銷往日本、韓國及部分歐洲國家。富寧已成為云南八角銷售重要的集散地。由于八角初產品十分暢銷,價格居高不下,目前省內還沒有較大規模的八角深加工企業。

(4)果梅:云南果梅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地理分布廣。但長期以來,梅果作為野果不被人們重視,處于野生或半野生狀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著果梅市場價格回升,云南果梅的需求量大增,經篩選認定的麗江照水梅、大理鹽梅等優良品種已逐步普及推廣種植。形成了以麗江市和大理州為中心產區的云南果梅種植基地。云南果梅鮮果的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麗江市、大理州和保山市等地區,其中麗江、大理區域的果梅加工由于起步較早,已初具規模,共擁有20余個果梅加工廠家,個體梅胚加工戶達千余戶,產品多達數十種。僅麗江、大理周邊區域,2002年即加工果梅2.1萬噸。隨著麗江、大理“品牌”的升溫,果梅產業將會取得更加良好的經濟效益。

(5)云南皂莢:是皂莢屬中唯一能食用種子外胚乳的植物種。其外胚乳俗稱皂角米,為傳統的宴會甜食佳品和營養保健食品。皂莢殼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現已有廠家將皂莢開發用于洗滌、洗發產品中。滇皂莢以德宏州梁河縣及保山地區的騰沖縣民間栽植歷史最長,目前開始規模種植,但產品開發還僅限于皂角米的利用,尚未形成產業。

(6)棕櫚:屬亞熱帶樹種,在云南除高寒山區外,海拔800-2500米的廣大地區均有分布。棕櫚主產品棕片,全省年產量約1萬噸,位居全國之最。但大多零星種植和采收,商品率很低。目前在紅河州紅河縣已開始規模種植,產業中心正逐步形成。全縣有棕片初加工企業100余家,其中紅河縣棕麻制品廠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和實力,生產多種家庭生活用品。拳頭產品為紅河迤薩天然山棕床墊,年產量2萬余床,遠銷上海、廣東、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是紅河縣今后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7)花椒:在云南以海拔1800-2700米的暖溫帶和亞熱帶巖溶地區生長較好,椒果質量和單產較高。省內主產區為昭通市。較好的栽培品種有大紅袍、青椒等。云南花椒的質量和產量在全國并不占優勢,但由于其分布面廣,容易種植,產品銷售前景好,在局部地區仍是重要的經濟林造林樹種。

(8)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遠在二迭紀云南即有分布。銀杏喜溫涼濕潤的氣候,垂直分布在云南可達2200m以零星種植為主。近年來,騰沖、富源、羅平等縣開始規模種植,并對產品進行小規模加工,目前尚未形成產業。

(9)青刺尖:野生青刺尖主要生長在滇西海拔2300至3200米的山區和半山區,面積約3萬畝左右,其果實油脂的應用在民間已有悠久的歷史。可在保健、美容護膚、醫藥等領域開發應用。目前已在麗江市成片人工種植,是高寒山區不可多得的特色經濟林造林樹種。目前,云南麗刺果天然營養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在按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原料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建設格局。

(10)澳洲堅果產業開發正在進行中。云南省已在德宏、臨滄等地區造林4萬余畝,2003年產果73噸。最近由省熱帶作物開發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合資,成立云南云澳達堅果開發有限公司,為產業開發進一步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油橄欖產業目前剛開始起步,已在一些地區進行小規模的產業化開發,著手建設原料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最近成立的云南綠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油橄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現正以開發油橄欖種植業為舉措,推進產業發展。

(11)其它特色經濟林樹種:主要有酸木瓜、肉桂、油桐、漆樹、油茶等。其中酸木瓜正由生產木瓜發酵酒的云縣茅糧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牽頭,著手建設原料基地。其余經濟林樹種在省內局部地區也有一定種植規模,但由于產品在國內外缺乏競爭力,目前面積和產量有所下降。

1.1.3資源現狀

云南特色經濟林現有面積為840萬畝,其中以核桃最具盛名,總面積達460萬畝,占現有特色經濟林面積55%,其次為板栗,共200萬畝,占24%,隨后依次是:八角50萬畝、果梅30萬畝、花椒20萬畝、銀杏13萬畝、棕櫚9萬畝、青刺尖8萬畝;其他經濟林油桐、油茶、肉桂、生漆、酸木瓜、皂莢等共50萬畝。

云南省特色經濟林近年來產量增長較快,產品年總產已達到12.6萬噸。主要產品有:核桃6.1萬噸、板栗1.2萬噸、果梅2.5萬噸、八角3400噸、棕片7000噸、花椒3000噸、銀杏2700噸。

1.2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存在問題

1.2.1有利條件

(1)林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正確定位,給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2)有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優越的自然條件。云南地貌多樣,海拔懸殊,立體氣候明顯,森林植物種質資源豐富,具備建設特色經濟林產業的生態環境條件。同時,云南土地面積94%為山區,林業用地資源豐富,特色經濟林基地還可實行混農作業,及四旁種植,產業建設空間廣闊。

(3)已初步具備產業建設的技術條件。近年來,云南省林業科研和林業教育得到了較大發展自上而下的林業科技隊伍已經形成,有不少林業科技成果有待推廣,群眾中也積累了不少成熟的經濟林產業發展經驗,形成對基地建設的重要支撐。

(4)多年來全省經濟林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名特優新品種、名牌產品數量有所增加;一批地(州、市)、縣由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示范基地”;經濟林產品加工、貯藏保鮮能力不斷增強,市場日趨繁榮,為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2.2存在問題

(1)有關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配套完善;產業發展宏觀規劃、政府指導意見變化快,連續性差。

(2)造林質量有待提高。主要問題是苗木品種雜亂,等級不達標;一些地區造林只重上報面積,輕質量標準,保存率低。病蟲害問題在局部地區有擴大的趨勢。

(3)經濟林優良品種選育、繁殖以及新技術推廣應用滯后,不能適應經濟林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要求。

(4)存在較大面積的低效益經濟林,產品單產和優質果品率低,亟待改造。

(5)資金投入不足。特色經濟林產業支撐體系以及貧困地區造林需要國家給以扶持,但資金投入十分有限,影響了產業發展。

(6)經濟林產品加工產業化程度低,二、三產業滯后,綜合效益不高。主要表現為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分散經營,龍頭企業發展滯后,產品流通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2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必要性、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2.1必要性

(1)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是云南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云南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物種資源,建設特色經濟林產業,可為實現綠色經濟強省,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物資基礎。

(2)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是云南林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在優先建設生態公益林的同時,必須注意商品林建設,發展特色經濟林以及其他林業產業,林業自身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3)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是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需要。云南農村人口有3610萬,絕大多數生活在山區半山區,他們靠山、吃山、養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強烈愿望,發展特色經濟林是他們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4)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特色經濟林產業也將面臨市場經濟嚴峻的挑戰。只有生產出優質、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含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2.2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云南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要求,以建設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產后商品化處理、貯藏保鮮、加工和市場流通為重點,充分發揮云南自然條件多樣,森林物種資源豐富的優勢,選擇具有云南特色的經濟林樹種,建設定向培育、集約經營、優質高產、無公害栽培的特色經濟林產業基地;增加經濟林二三產業比重,培植龍頭企業,實現經濟林產業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為農戶脫貧致富,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2.3原則

(1)按市場為導向的原則建設產業。

(2)堅持集中連片建基地與零星種植相結合的原則,實現產業規模化經營。

(3)突出云南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以發展鄉土特色經濟林樹種為主,適當選擇適生的外來樹種為輔,建設無公害優質原料基地,生產特色產品。

(4)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實驗研究與推廣相結合,注重人才培養和使用,提升特色經濟林科技含量的原則。

(5)堅持培植龍頭企業,創名優產品的原則。對各產業的龍頭企業重點給以扶持,做大、做強,樹立品牌,形成龍頭。

(6)堅持不斷創新的原則。改革經營機制、投入機制,不斷創建和推廣新的盈利模式,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的迅速發展。

2.4目標

2.4.1資源培育目標

2004至2007年,營造特色經濟林350萬畝,總面積從現有的840萬畝,發展到1190萬畝;對現有的280萬畝低產經濟林復壯改造200萬畝。到2010年,再營造特色經濟林150萬畝,總面積發展到1340萬畝;對剩余的80萬畝低產經濟林,全面進行復壯改造。到2020年,再新造350萬畝,特色經濟林總面積達到1690萬畝。產品年產量從現在的12.6萬噸,2007年增加到15.8萬噸;2010年增加到21.1萬噸;2020年增加到68.1萬噸。產值2007年達到14.1億元;2010年達到18.9億元;2020年達到57.1億元。盛產期初級產品純收入(新增部分)和加工增值,按全省農業人口平均,人年增收277元,使特色經濟林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較大提高。

2.4.2產業發展總目標

在2020年以前,建成各個特色經濟林產業龍頭企業;樹立起產品知名品牌。包括:建設產品交易市場、集散地11處(大中型7處,小型9處);產品加工企業17個。“云南核桃”龍頭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其中2007年前新建、改擴建交易市場(集散地)7處、加工企業6處。

創立“AA”級無公害綠色產品品牌3-5個,“A”級無公害綠色產品品牌30-50個。

特色經濟林一二三產業總產值2007年達到44.6億元;2010年達到51.6億元;2020年達到167.5億元,成為地方經濟持續發展新的支撐點。

3特色經濟林產品市場分析

3.1總體分析

云南特色經濟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大多占有重要份額,但不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正逐漸發生分化。云南傳統的特色經濟林產品如核桃、八角等,隨著國內建設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保健意識提高,以及國外市場不斷得到鞏固和拓展,這些傳統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看好。云南果梅、板栗、花椒等因其質量好、成熟期早,亦有很強的競爭力。隨著今后產量大幅度提高,雖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市場風險,但從改良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培植第二、三產業入手,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完全可以化解風險。還有一些正在建設中的特色經濟林樹種,如油橄欖、云南皂莢、澳洲堅果、棕櫚、青刺尖等,產品市場才剛剛打開,發展勢頭喜人。只要堅持正確的產業建設指導思想,按經濟規律不斷開拓進取,市場前景也是十分樂觀的。

與此同時,有的經濟林樹種由于種種原因,產品銷量、價格起伏不定;有的產品市場相對飽和,效益降低,正在產生風險。如油桐、油茶、肉桂等,已不宜大規模擴大種植面積。但只要在產品創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風險也是可以回避的。

3.2主要特色經濟林產品市場分析

(1)核桃:是云南大宗的出口創匯產品,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我國核桃世界市場占有率已從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的14%,但云南核桃在國內外卻一直供不應求,價格穩中有升。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加,生活質量提高,保健意識增強,可以預見,國內外核桃需要量還會大幅度增加,銷售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2)板栗:近年來,由于美洲栗和歐洲栗感染栗疫病和墨水病,致使全世界栗果的產量大幅下降。而我國板栗對這兩種疫病有良好的免疫性,產量在逐年增長,目前已占世界栗果總產量的60%,國際市場前景良好。在國內云南板栗果實成熟期早,品質優,可最先上市,以“人無我有”的態勢先期占領市場。現在云南板栗80%左右銷售省內,只有約20%銷售省外,國內外市場拓展空間很大,前景良好。

(3)八角:八角干品及其加工產品茴油,是國際市場的緊俏貨,而且中國是唯一可以批量提供這兩類商品的國家。歷史上,我國在東南亞一帶就有傳統的銷售市場和固定客戶。目前可以直接銷往印度、日本、意大利、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緬甸、敘利亞、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平均出口干八角15萬公斤以上。每公斤售價8.8美元,國際市場上價格較穩定。在國內,八角銷售市場遍及全國,年銷售干八角400萬—600萬公斤。近年來由于需求量增加,價格不斷上升。未來10年內,市場價格將趨于穩定或高于現有水平。我國茴油大多外銷,每公斤售價20—30元人民幣,國內銷量很小。

(4)云南皂莢:滇皂莢的主要產品皂角米,市場售價每公斤達100余元,產品供需缺口大,價格近期難以下調。目前皂角米生產尚未形成規模,國內外市場開發空間很大。此外,對皂莢殼、皂葉的綜合利用及深層次開發也明顯滯后,市場潛力不可忽視。

(5)果梅:我國有六大果梅產區,除云南地處西部外,浙江、江蘇、廣東、福建都位于我國經濟技術相對發達的東部。借助地域優勢,這些產區的果梅產業水平高于云南。但改革開放以來,受東部地區鄉鎮工業高速發展帶來的環境質量下降、人力、土地資源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響,這些產區果梅產業優勢正逐步下降。因此,中國果梅產業西移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給云南果梅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只要進一步提高加工技術和產品檔次,再借助麗江、大理的品牌,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6)銀杏:白果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林產品,每年都批量出口到歐美和東南亞地區。近年來銀杏干果及銀杏葉深加工產品的開發進展很快,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增加,價格上揚。云南規模發展銀杏起步較晚,市場競爭能力遠低于中、東部發達地區,目前尚無產業優勢。宜采取鞏固現有,穩步發展的決策發展產業。

(7)油橄欖、澳洲堅果是外來引進種植的特色經濟林樹種,青刺尖、酸木瓜是本地原產,經選優擴大種植的樹種。它們的產品目前在市場上都很緊缺,經濟效益好。遠期市場前景只要注意培植龍頭企業,提升加工鏈的科技含量,生產特色產品,國內外市場潛力很

4資源培育規劃

4.1特色經濟林資源培育樹種(品種)選擇

重點發展樹種:核桃(含美國薄殼山核桃)、板栗、八角等。

具有地方特色,局部地區重點發展的樹種:果梅、花椒、云南皂莢、油橄欖、青刺尖、銀杏、棕櫚、澳洲堅果、酸木瓜等。

4.2特色經濟林資源培育布局方案

4.2.1按氣候帶布局方案

(1)南亞熱帶氣候區:主要布局八角、云南皂莢、澳洲堅果、美國山核桃等特色經濟林樹種。

(2)中、北亞熱帶氣候區:重點布局核桃、板栗等規模發展的特色經濟林樹種,以及花椒、銀杏、油橄欖、棕櫚、果梅、酸木瓜等具有區域性特色的經濟林樹種。

(3)南溫帶氣候區:重點發展青刺尖、果梅等特色經濟林樹種。

(4)北熱帶氣候區:目前多已種植或規劃種植橡膠、咖啡、熱帶水果、速生珍貴用材林、竹、藤等,不再規劃種植特色經濟林。

4.3分樹種種植規模

4.3.1重點發展樹種規模

(1)核桃(含美國薄殼山核桃):全省核桃面積已達460萬畝,規劃到2007年新造220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120萬畝,總面積發展到680萬畝;2008-2010年新造90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60萬畝,總面積達到770萬畝;到2020年再新造230萬畝,最終基地面積為1000萬畝。新造林面積合計540萬畝,占特色經濟林造林總面積63.5%。在核桃新造林面積中,含美國薄殼山核桃20萬畝。

(2)板栗:現有面積200萬畝。規劃在穩定現有面積,提高單產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產業發展。到2010年再新造30萬畝,改造低產林60萬畝,總面積達到230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20萬畝,低改50萬畝);在2011—2020年的10年內,再新造20萬畝,資源總面積為250萬畝。

(3)八角:目前全省八角種植面積已達50萬畝,規劃到2010年再新造60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10萬畝,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40萬畝,低改10萬畝);到2020年再新造40萬畝,總規模達到150萬畝。

重點發展的三個樹種新造林面積為710萬畝,占總造林面積81.2%。

4.3.2具有區域特色,在一定范圍內重點發展的經濟林樹種

(1)油橄欖:云南是引種油橄欖最早的省份之一,從1964年起,陸續引種并擴大種植約20萬株。但由于缺乏經驗,至今全省油橄欖僅保留大約1萬株左右。在總結發展油橄欖受損的教訓和引種成功經驗后,目前油橄欖種植已進入鞏固和穩定發展階段。規劃到2020年全省規模化種植30萬畝,其中2004—2007年10萬畝,2008—2010年5萬畝,其余15萬畝在2011-2020年內完成。種植比例90%以上為油用橄欖,果用品種不超過10%。

(2)云南皂莢:目前種植面積約3萬畝,規劃在德宏、保山、臨滄、紅河等地區新造17萬畝,至2020年總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2004—2007年造林8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1萬畝;2008-2010年造林4萬畝。

(3)花椒:全省現有種植面積約20萬畝,規劃再發展25萬畝,到2020年,達到45萬畝。其中2004—2007年造林15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5萬畝;2008-2010年造林5萬畝,低改2萬畝。

(4)果梅:全省果梅種植面積約30萬畝,其中20萬畝為優質果梅原料基地,其余10萬畝品質較差。規劃到2020年再新造20萬畝,同時改造10萬畝低品質果梅,使優質果梅總面積達到50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8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6萬畝;2008—2010年新造4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4萬畝。

(5)銀杏:全省現有種植面積約13萬畝,規劃再發展10萬畝,到2020年,達到23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5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4萬畝。2008—2010年新造和低產林改造各2萬畝。

(6)澳洲堅果:云南于1979年開始引種,目前種植面積為4萬畝。規劃再發展16萬畝,2020年達到20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3萬畝,2008—2010年新造2萬畝,2011-2020年新造11萬畝。

(7)青刺尖:全省現有種植面積(含野生經墾復改造面積)約8萬畝,規劃到2020年再發展20萬畝,總面積達到28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12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2萬畝;2008-2010年新造3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1萬畝。

(8)棕櫚:現有面積9萬畝,規劃再發展15萬畝,至2020年達到24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7萬畝,現有低產林改造2萬畝;2008—2010年新造3萬畝,低改1萬畝。

(9)酸木瓜:現有面積3萬畝,規劃再發展7萬畝,至2020年達到10萬畝。其中2004-2007年新造2萬畝,2008—2010年新造2萬畝,2011-2020年新造3萬畝。

4.4.2苗木供需分析

全省苗圃現有生產能力大于特色經濟林建設需苗量,但八大產業苗木總需要量又將大大超過現有苗圃生產能力,應在八大產業總規劃中對苗圃建設統一進行部署,按各產業資源培育的苗木需要量合理安排苗圃基地,提出新建、擴建苗圃規劃。

特色經濟林種苗建設應立即著手繼續完善(制訂)各樹種種苗標準,按標準提供優良種苗,淘汰未經品質鑒定或品性一般的品種苗木,滿足產業資源培育對優質苗木的需求。

4.5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經營管理方式

建設特色經濟林產業原料基地,可由公司通過荒山經營權轉讓(收購、租賃、土地入股等)的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由公司統一經營,建立標準化種植、管理的原料基地,形成第一產業的核心。同時再帶動和引導周邊地區農戶,利用自有或集體的荒山荒地、退耕地以及房前屋后自行發展,自我管理,參與原料基地建設。公司提供優質種苗和技術服務,政府給予政策或資金的扶持,公司和農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訂立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等,共同建成可靠的原料基地。與此同時,還必須與科研院校、設計部門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實行技術責任制,建立穩定、有效的技術依托和服務體系,為產業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5特色經濟林產品銷售、加工產業規劃

5.1特色經濟林產業鏈建設框架

針對云南省特色經濟林產業不同的發展階段,規劃了3類特色經濟林產業鏈框架:

(1)初級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的,其產業鏈重點仍應放在培育資源上。包括擴大種植面積,改造低產林,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幾個主要部分。同時要加快實施龍頭帶動戰略,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產品初加工企業、貯藏和集散地建設,并做好深加工項目儲備工作。待產品產量、質量和品牌有較大提升時,逐步推出深加工產品,保證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在全省重點發展的核桃、八角、板栗等特色經濟林屬于此類型。

(2)初級產品在市場上已接近飽和,亟待開發深(精)加工產品,提高經濟價值,拓展市場空間。果梅、銀杏、花椒等特色經濟林屬于此類型。其產業鏈重點仍應放在二、三產業建設上。即有選擇地重點扶持一批經濟效益好的初加工和精加工企業,培育知名品牌,形成龍頭,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保持產業經濟效益持續增長。

(3)處于建設初期的特色經濟林產業。目前正在進行資源培育,產品尚未形成規模,但發展前景看好。油橄欖、云南皂莢、澳洲堅果、棕櫚、青刺尖、酸木瓜等特色經濟林產業屬于此類型。產業鏈建設重點應放在建設企業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基地上。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并以此為核心,扶持周邊農戶擴大種植面積,及早生產出高質量的經濟林產品。與此同時應加強產品深加工技術開發,鞏固、開拓國內外市場,為產品大規模上市做好準備。

5.2產品購銷、加工產業規劃

在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的同時,為提高經濟林初級產品價值,不斷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必須在產業鏈的儲運營銷和加工兩個階段實現規模經營。首先要選擇一批基本素質好的企業重點加以扶持,形成龍頭,再逐步整合單個分散的小型企業,建成集儲運、營銷和加工為一體,有知名品牌的大、中型企業。龍頭企業下面有縣鄉企業、家庭作坊,它們各自獨立,又

統一聯動,形成穩定的伙伴合作關系。

5.2.1主經濟林產品龍頭企業規劃

——以大理為中心建設云南核桃大型股份制企業。并創造條件在2015年以前成為上市公司。

——以麗江和大理為中心分別建設云南果梅綜合加工龍頭企業。

——以富寧為中心建設八角商貿有限公司龍頭企業。

——建設紅河棕制品龍頭企業。

——以麗江為中心建設青刺果天然營養植物油龍頭企業。

——以楚雄州為中心建設油橄欖產業龍頭企業,形成金沙江中上游油橄欖產業基地。

——建設云南堅果開發龍頭企業,發展澳洲堅果產業。

——在騰沖建設銀杏綜合加工廠,帶動銀杏食品加工和藥用葉加工產業。

——在德宏州建設皂莢綜合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皂角米食品系列和莢殼化妝品系列產品發展。

5.2.2交易市場(集散地)建設

為保證經濟林產品及時貯藏保鮮,快速周轉,規劃2010年前在昆明、大理、文山各建一個大型綜合性經濟林產品交易市場,集采購、倉儲、營銷、商貿、信息交換等為一體,逐步形成面向全國和世界的特色經濟林產品交易中心。此外再另建9個中小型林產品交易市場(集散地),方便農戶或小商販及時進行商品交易,并獲取信息。交易市場可以由龍頭企業按股份制方式組建,也可以由不同所有制的經濟實體獨立承建,國家給以必要的扶持。分階段新建(擴建)產品營銷、加工企業規劃詳見下表

6支撐體系重點建設項目規劃

6.1優良種質資源開發、試驗和繁育中心建設

(一)優良種質資源開發、引進、試驗基地建設。規劃在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文山等州(市),建設總面積1萬畝的優良種質資源開發、引進、試驗基地。在2020年前,推廣引種成功的外來經濟林新品種10—15個,并選育出具有云南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鄉土優良品種15—20個。以適應市場變化,為特色經濟林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良種繁育中心建設。現有良種繁育基地不能滿足產業建設需要,必須在資源培育重點地區按造林面積0.2—0.5%即2-4萬畝的規模,建立良種采穗圃或良種采種基地,提供良種接穗、插穗和種子,再利用現有苗圃繁育良種苗木,以保證產業建設用苗的良種化。

6.2重點示范工程建設

規劃建立云南省特色經濟林產業開發綜合示范區26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以核桃為主的示范基地14萬畝。示范的重點包括:

(1)經濟林良種培育體系和繁育體系示范:面積3.5萬畝。其中核桃示范基地2萬畝(漾濞、昌寧各建1萬畝);八角示范基地1萬畝(富寧、屏邊各建0.5萬畝);花椒示范基地在昭陽建0.5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2萬畝。

(2)經濟林無公害高效集約化栽培示范:面積9.5萬畝。其中核桃3萬畝(漾濞、鳳慶、昌寧各1萬畝);板栗2萬畝(峨山、永仁各1萬畝);八角2萬畝(廣南、紅塔各1萬畝);此外,果梅(古城)、滇皂莢(梁河)、棕櫚(紅河)、花椒(永善)、青刺尖(玉龍)、酸木瓜(云縣)各0.5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5萬畝。

(3)經濟林低產園改造技術示范:面積2.5萬畝。板栗1萬畝(宜良、易門各0.5萬畝);八角(富寧)、銀杏(富源)、果梅(洱源)各0.5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1萬畝。

(4)初果期核桃增產增效技術及低產林改造示范。面積5萬畝(風慶、永平、新平、大姚、云縣各1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3萬畝。

(5)油橄欖(永仁)、美國山核桃(漾濞)、澳洲堅果(潞西)豐產栽培示范及種源基地建設3萬畝(各1萬畝)。其中2007年前建成2萬畝。

(6)經濟林產業開發綜合示范區2萬畝。由云南省林業科學院組織實施。在經濟林主產區,依據樹種特性,選擇2個示范點,建立高標準綜合性的經濟林產業基地。著重示范代表現代經濟林產業,從良種培育直到經濟林果產品貯運加工的成套最新技術,促進全省特色經濟林產業建設的發展。其中2007年前建成1萬畝。

7建設進度

2004-2007年,用4年時間營造特色經濟林350萬畝,占任務的41.2%,同時完成低價值林改造復壯200萬畝。年均造林87.5萬畝,低改50萬畝;新建特色經濟林及其它林產品大中型交易市場(集散地)3處,小型3處;建特色經濟林產品加工企業7個。

2008-2010年,營造特色經濟林150萬畝,同時完成其余80萬畝低價值林改造復壯工作。年均造林50萬畝,低改26.7萬畝;新建特色經濟林及其它林產品大中型交易市場(集散地)3處,小型3處;建特色經濟林產品加工企業6個。

2011——2020年,完成其余350萬畝造林任務,年均造林35萬畝。新建特色經濟林及其它林產品大型交易市場(集散地)1處,中小型3處;建特色經濟林產品加工企業5個。(詳見附表3“特色經濟林產業建設進度表”)。

8投資估算及資金構成

特色經濟林產品種類繁雜,儲運、加工企業建設可變因素多,投資彈性大,勉強估算往往脫離實際,故本規劃只對資源培育進行投資估算。

8.1資源培育分樹種單位面積投資構成

對云南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其中不少問題與投資不足有關。在今后的產業建設中,造林營林單位面積投資必須有較大的提高。通過不斷完善政策機制,引入各種經營主體進入經濟林建設,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再加上國家有重點的扶持,投資問題可以逐步得到解決。經濟林產業的經營管理也應當逐步按標準化要求進行。經測算,主要特色經濟林樹種單位面積投資如表5:

8.3建設資金籌措

建設特色經濟林產業原料基地,必須實行多元化的資金籌集和投資機制,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由于營造經濟林還包含著農戶脫貧、改善生態環境等社會、生態效益,屬于國家支持發展的項目。國家除應給以政策保護、貸款優惠等扶持外,還應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撐體系建設注入資金直接予以支持。

9特色經濟林產業產品產量和產值估算

9.1初級林產品產量、產值

全省特色經濟林當前產量每年約為12.6萬噸。到2007年由于新造林大多沒有結果,年產量增幅不大,估算為15.8萬噸,產值14.1億元;2010年產量估算為21.1萬噸,產值18.9億元。到2020年,前6年的新造林產量將有較大增長,低產林改造效益也充分顯現,經濟林產品總產量每年預計將達到68.1萬噸,初產品產值57.1億元,其中本項目新造林產量43.3萬噸,產值37.1億元。

9.2特色經濟林產業產值

第一產業產值估算:第一產業產值包括營林產值和經濟林初產品產值兩部分。2007年第一產業產值共21.25億元(營林產值每年7.14億元,林產品14.11億元);2010年,營林產值每年3.05億元,林產品18.95億元,第一產業產值共22億元;到2020年,第一產業產值可達到167.51億元(其中營林產值每年2.38億元,林產品57.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