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長三角一體化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08 16:28:31
導語:發改委長三角一體化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過去五年工作開展情況(2017年-2021年)
(一)科創一體化
1.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大院大所合作。正在積極與上海交通大學對接,爭取碳達峰碳中和創新中心、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平臺、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基地落戶,現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2.高質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與長三角地區大院大所及企業合作,發揮大院大所優勢,推進科技創新,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現正在與上海創賢半導體有限公司洽談“功率半導體封測核心裝備”項目落戶事宜。
3.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促進高層次人才流動,厚植長三角人才優勢,大力促進交流合作。一是“走南闖北”引進優秀人才。啟動“走南闖北”人才招錄工程,引進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長三角“雙一流”高校2021年應屆本科及以上優秀畢業生22名。二是“借智借腦”引進專家學者。制定出臺《縣引進專家指導組實施辦法(試行)》,從同濟大學引進1名教授開展為期一年的常駐指導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獻智獻力。
(二)產業一體化
4.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一是聚焦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加強優勢產業協作,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建設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瞄準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邁進,促進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二是制定出臺《縣百億級制造企業培育實施方案》。分階梯加大扶持,精準發力,推動小企業上規模,大企業上臺階,目前已有志邦家居、廣銀鋁業、舜禹水務等7家企業申報入庫培育計劃。三是做好縣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劃,培育發展500億規模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下塘鎮規劃建設智能網聯示范區,謀劃建立示范線、改造開放一批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建立數據監控及運營中心等。
5.開展跨區域園區合作。一是積極對標對表長三角園區發展,開展與蘇州、上海張江等地產業園區結對合作。2021年4月,縣委主要領導帶隊考察蘇州工業園,并與園區所屬國有企業新建元控股集團就園區共建、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下一步,我縣將繼續與蘇州工業園保持密切聯系,視疫情形勢,擇機邀請對方來縣考察合作。二是積極探索科創飛地建設。與上海六七八九集團公司謀化打造“科創飛地”建設,擬打造“六七八九國際創新港”,合作共建“4個1”工程(打造1個跨國企業聯合創新平臺、落地1個跨國企業賦能的創新生態、搭建1個科創服務平臺、籌建1個垂直產業科技園區),打通科創要素壁壘,實現高效創新創業。
(三)交通一體化
6.共建長三角交通網絡。一是提升鐵路服務。搶抓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機遇,圍繞都市圈1小時公交化通勤的目標,積極謀劃-(淮南)市域鐵路項目,服務沿線鄉鎮通勤出行;二是突破水運瓶頸。結合引江濟淮工程實施,加快推動江淮運河港建設,爭取將莊墓河航道及港口作業區等級由Ⅲ級調整為II級港口建設;三是優化公路網絡。結合區域發展,加快合水路(北城-下塘)快速化、蒙城北路延伸、阜陽北路延伸、空港產業園等骨干路網建設。實現與主城區多層次、一體化交通互聯。
7.加密擴容高等級公路網。對標溧陽“1號公路”,打造縣“高顏值”彩色標線公路,為鄉村旅游發展、網紅打卡點建設營造良好交通環境。目前,已經確定對10條道路,共計155公里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正在進行招標工作,計劃7月底完成招投標工作。
8.推動區域交通運輸信息互聯共享。對標“滬蘇浙”,加快推進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進度。在綜合體設計中,充分借鑒“滬蘇浙”先進經驗,不斷優化方案,完善功能,確保公交“開得通、運營好、服務優”,通過招投標確定由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承建;學習上海黃浦區經驗,建設出租汽車監管與服務平臺,成熟后再將現有的公交車運營管理系統和客運班車運營管理系統接入,建立縣公共交通信息化指揮中心,為人民群眾的方便、快捷、高效、智慧出行提供堅強保證。
(四)能源一體化
9.加強長三角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推進與長三角區域油氣管網聯通。全力配合、協調完成宿州-黃山天然氣干線蚌埠禹會-段選址、供地等建設前期準備工作。(二)推進長三角區域電力供給互濟互保。對標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要求,結合我縣“十四五”規劃發展藍圖,優化編制好縣“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未來縣域電網供電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為有效完善長三角區域整體電網規劃,提高我縣電力供應能力,2021年以來順利開工建設縣莊墓220KV變電站、朱巷110KV變電站及外線送出工程。
10.支持新能源產業互動合作。為盡早實現“雙碳”目標,跟上“長三角”節能減排步伐,我縣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與皖能集團合作謀劃建設調峰電廠、下塘綠色智慧園區等項目,并作為省17個試點縣(市、區)之一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下一步將以此為契機爭創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做大做強我縣新能源產業。
(五)信息一體化
11.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與浙江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深入合作,對標江浙滬先發地區,編制《縣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數字江淮”工作部署,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發展要素,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積極籌建縣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江浙等地先進建設模式,起草了《縣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主動對接科大訊飛、合經科技等單位,謀劃我縣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案。
12.布局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編制《縣新一代信息技術(5G)發展規劃》,全面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截止目前,全縣三家通信運營商共完成5G基站建設開通539個(不含在新站三十頭建設基站數量),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5G基站建設350個。建設基站主要集中在縣城和北城區域,已實現核心城區、重要商圈、政府機構及高校等重點區域的5G網絡初步覆蓋。
13.支持推廣重點領域智慧應用。加快推進5G信息化應用,圍繞5G產業鏈,采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有效措施,推動5G在電子政務、行業信息化、智能制造等領域全面推廣應用,融合發展。籌建縣5G智慧養老綜合信息平臺,目前平臺已搭建完成,指揮中心設備待安裝調試。萬力輪胎公司“5G+質量檢測”應用模式正在建設中,下半年將投入使用。
(六)商務一體化
14.進一步提高我縣經濟外向度水平。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組織縣域外向型企業參與長三角地區組織的各類涉外展會,幫助企業與長三角外貿資源進行嫁接、融合,提升外貿業績。充分利用自貿區片區、綜合保稅區、合新歐班列等開放平臺,以寶灣國際、崗集公路港物流園等大型物流項目為引領,打造公路、鐵路、空港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物流園區,形成物流產業集群,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升我縣外經貿發展水平。
15.進一步推進商貿流通一體化。大力招引長三角大型商貿企業來縣布局投資,鼓勵支持我縣商貿流通企業參與長三角地區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推進京東智能電商產業園項目落地,積極為蘇寧云商項目做好服務盡快投入運營。學習借鑒蘇州、無錫經驗建設農貿市場,推進農產品流通向一體化方向發展。
(七)城鄉融合一體化
16.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綠色農產品供應能力。依托區位及自然優勢,按照標準化、規模化、提品質的要求,大力推動我縣農業產業升級。目前全縣已形成以特色草莓、優質南瓜、馬鈴薯為代表的果蔬業,以雪山草雞、龍蝦養殖為代表的畜牧水產業,以薄殼山核桃、苗木花卉為代表的林果業,以稻蝦米、有機米為代表的優質糧油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基地初具規模,為推進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17.引進先進技術,提升產品影響力。面向長三角柔性引進國內知名的產業專家,提升我縣農業產業科技含量。依托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縣項目,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農業平臺,推動我縣農業產業升級。按“一園一館”、“一帶三圈”規劃建設草莓小鎮。“一園”即北部(綠色草莓)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建成開園;“一館”即草莓博物館,已建成開館;“一帶”即高速出口至陸橋交界13公里草莓產業觀光帶;“三圈”即水湖鎮鐵路東草莓科技交易孵化區、左店鄉陸橋草莓創意生態休閑區、羅塘高速出口至水湖鎮交界草莓種植標準化示范區。
18.增強示范帶動,積極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20〕6號)文件精神,我縣積極創建5家省級、12家市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另外,為不斷增強企業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意識,助推我縣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正在組織評選10家左右縣級示范基地。
(八)環保一體化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重點推進滁河干渠、瓦東干渠、莊墓河等流域綜合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區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完善環保一體化體系建設,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下一步將積極探索與長三角重點城市的合作,推動形成環保一體化合作機制。
(九)公共服務一體化
19.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縣政務大廳同步設立了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窗,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用戶跨省身份認證體系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完成59項企業和個人服務事項上線,開通了線上專欄和線下專窗,在長三角地區實現線上“一地認證、全網通辦”,線下“收受分離、異地可辦”。
20.提升教育合作發展水平。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建立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干部和各級各類學校骨干教師雙向交流掛職機制。合作建設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21.共同打造健康長三角。推動長三角醫療衛生事業交流合作、協同發展,共享高品質醫療資源,持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健全區域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和應急救援機制。學習借鑒長三角先發地區經驗,推進養老事業發展。
22.促進文化交流合作。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共同打造長三角紅色文化。與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寧區文化館、浙江省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花都區文化館進行歷史文物保護合作,聯合開展考古研究,推動建立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流長效機制。目前,重點做好全省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埠里宋代古墓群后期保護工作,爭取申報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繼續推進遺址公園或遺址博物館規劃建設。
23.共同打造優質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長三角旅游市場和服務一體化建設,共同打造高品質的休閑度假旅游區。一是與上海景域驢媽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對非遺園、杜集鳥島、五七干校等旅游資源進行規劃、投資、建設、營銷、運營、銷售一體化運作,改善旅游服務專業能力和相關科技創新能力,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縣旅游發展總體策劃及三年行動方案》初稿已完成。合作開發“一機游”軟件,推動我縣智慧旅游發展;同時,對標長三角,積極開展“游”三級聯建工作,實現景區預約、人員監控等旅游服務一體化發展;二是開展區域合作。對接上海工業旅游促進中心,指導我縣工業旅游發展。目前萬力輪胎、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等已成功創建市級工業旅游基地。舜禹水務、伊利等正在按照標準培育創建中;三是做好區域推介。對接市文旅局,聯合在杭州、南京等地召開旅游推介會,宣傳我縣旅游資源,吸納長三角游客來我縣觀光旅游。
24.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加強城市管理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長三角警務大數據分中心。健全區域性重大災害事故聯防聯控機制。采用招商引資+聯合體招標方式,爭取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縣落戶研發中心或區域總部,推動該公司與縣內國有企業成立聯合公司,更好更快地推動“雪亮”工程暨城鄉一體化智能交通建設、社會治理智能平臺建設等信息化項目落實落地,早日實現社會治理網格化、數字化、智能化,構建“一網統管、一屏統覽”的社會治理模式。目前,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縣政府已正式簽約,落戶縣雙墩鎮。
(十)建立縣(市)域合作共建機制
2021年3月,縣委、縣政協主要領導帶隊前往長三角合作辦公室對接合作事宜,全面推進落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2021年4月7日至10日,縣委、縣人大主要領導率縣代表團赴滬蘇浙學習考察,與長三角先發地區政府、園區、企業、社區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對接,完成了縣人民政府與溧陽市人民政府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訂,開展結對共建。
二、2021年度工作完成情況
(一)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大院大所合作。正在積極與上海交通大學對接,爭取碳達峰碳中和創新中心、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平臺、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基地落戶,現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促進高層次人才流動,厚植長三角人才優勢,大力促進交流合作。一是“走南闖北”引進優秀人才。啟動“走南闖北”人才招錄工程,引進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長三角“雙一流”高校2021年應屆本科及以上優秀畢業生22名。二是“借智借腦”引進專家學者。制定出臺《縣引進專家指導組實施辦法(試行)》,從同濟大學引進1名教授開展為期一年的常駐指導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獻智獻力。
(三)開展跨區域園區合作。積極對標對表長三角園區發展,開展與蘇州、上海張江等地產業園區結對合作。2021年4月,縣委主要領導帶隊考察蘇州工業園,并與園區所屬國有企業新建元控股集團就園區共建、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
(四)加密擴容高等級公路網。對標溧陽“1號公路”,打造縣“高顏值”彩色標線公路,為鄉村旅游發展、網紅打卡點建設營造良好交通環境。
(五)推進長三角區域電力供給互濟互保。對標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要求,結合我縣“十四五”規劃發展藍圖,優化編制好縣“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未來縣域電網供電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為有效完善長三角區域整體電網規劃,提高我縣電力供應能力,2021年以來順利開工建設縣莊墓220KV變電站、朱巷110KV變電站及外線送出工程。
(六)支持新能源產業互動合作。為盡早實現“雙碳”目標,跟上“長三角”節能減排步伐,我縣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與皖能集團合作謀劃建設調峰電廠、下塘綠色智慧園區等項目,并作為省17個試點縣(市、區)之一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下一步將以此為契機爭創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縣,做大做強我縣新能源產業。
(七)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發展。與浙江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深入合作,對標江浙滬先發地區,編制《縣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數字江淮”工作部署,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發展要素,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積極籌建縣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江浙等地先進建設模式,起草了《縣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主動對接科大訊飛、合經科技等單位,謀劃我縣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案。
(八)支持推廣重點領域智慧應用。加快推進5G信息化應用,圍繞5G產業鏈,采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有效措施,推動5G在電子政務、行業信息化、智能制造等領域全面推廣應用,融合發展。籌建縣5G智慧養老綜合信息平臺,目前平臺已搭建完成,指揮中心設備待安裝調試。萬力輪胎公司“5G+質量檢測”應用模式正在建設中,下半年將投入使用。
(九)促進文化交流合作。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共同打造長三角紅色文化。與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寧區文化館、浙江省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花都區文化館進行歷史文物保護合作,聯合開展考古研究,推動建立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流長效機制。目前,重點做好全省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埠里宋代古墓群后期保護工作,爭取申報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繼續推進遺址公園或遺址博物館規劃建設。
(十)共同打造優質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長三角旅游市場和服務一體化建設,共同打造高品質的休閑度假旅游區。一是與上海景域驢媽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對非遺園、杜集鳥島、五七干校等旅游資源進行規劃、投資、建設、營銷、運營、銷售一體化運作,改善旅游服務專業能力和相關科技創新能力,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縣旅游發展總體策劃及三年行動方案》初稿已完成。合作開發“一機游”軟件,推動我縣智慧旅游發展;同時,對標長三角,積極開展“游”三級聯建工作,實現景區預約、人員監控等旅游服務一體化發展;二是開展區域合作。對接上海工業旅游促進中心,指導我縣工業旅游發展。目前萬力輪胎、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等已成功創建市級工業旅游基地。舜禹水務、伊利等正在按照標準培育創建中;三是做好區域推介。對接市文旅局,聯合在杭州、南京等地召開旅游推介會,宣傳我縣旅游資源,吸納長三角游客來我縣觀光旅游。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2022年工作計劃
1.嚴格按照《江蘇省溧陽市與省縣締結友好關系合作備忘錄》議定事項,穩妥有序推進工作。
2.加快推進正在謀劃和開展的長三角合作項目。
(二)“十四五”期間工作謀劃情況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堅持“向東看、向南干”,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和區域市場,積極參與區域分工合作,形成擴大開放、合作共贏新局面。
強化都市圈北部橋頭堡功能。積極推動北城甚至全縣域與主要功能區的交通路網建設。大力引進市區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等高標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更高標準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與其他產業功能區的產業鏈互促和產業鏈互補,提升與中心城區科技資源的共享力度。推動與淮南的合作發展,特別是加快合淮共建區建設的步伐。持續提升城市商業、商務和休閑娛樂服務功能,增強對皖北地區的輻射能力。依托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借勢迅猛增長的線上消費,優化產業鏈與供應鏈,打造標志性產業鏈和區域物流的重要節點。將縣建設為國家級物流節點。圍繞南部與北部兩個高鐵站的優勢發展“高鐵經濟”,將產業鏈向內地縣域延伸。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全面實施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推動與長三角先發地區合作結對共建,強化聚合協同效應,構筑一體發展共同體。建設創新轉型升級示范區,深化與長三角地區、長江中游地區的園區合作,推動園區結對共建,發展“飛地經濟”。以優勢產業、特色服務業和物流樞紐地位為抓手,重點主動承接長三角先發地區的產業、資本轉移,集聚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優化產業鏈與供應鏈,推動全域、全要素、全產業鏈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深化與長三角地區教育、文化、衛生、科普等領域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搶抓實施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機遇,在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全方位融合。
構建協同創新網絡。加快融入長三角協同創新圈,加強與科創強縣對接,打造產業聯盟,完善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加快區域內創新資源流動,打造創新轉型升級示范區。深化與滬蘇浙高校院所戰略合作,建立“離岸創新中心”產學研平臺,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合作新模式。引導推動縣內企業與產業龍頭企業共建、聯建產業創新平臺,支持聯合培育新型研發機構、聯合進行技術攻關,推動科研成果加速產業化、商業化、品牌化、資本化,提高創新“濃度”。
- 上一篇: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分析
- 下一篇:縣司法局2022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