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時間:2022-03-24 09:54:00
導語: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我們這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中,這是已被歷史反復證明了的客觀規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快速推進。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在正常情況下仍處于供求緊平衡的狀態,還有若干農產品則需進口補充,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長,農業必須實現持續穩定發展,才能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我國正處于農產品需求持續較快增長的階段。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明顯增加,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處于持續快速增長階段,這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06年與1996年相比,我國城鄉居民除口糧外,大多數農產品的人均消費量明顯增加。
還要看到,我國當前正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1996—2006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34個百分點,即平均每年增加2000萬以上城鎮人口。這意味著以往的農產品生產者將逐步轉變為農產品消費者,同時也意味著整個國家的人均農產品消費量將顯著增加。從2006年的情況看,我國城鎮居民對植物油、肉禽、蛋類和水產品的人均消費量,分別比農民高15.5%、47.7%、133.3%和200%。
我國農業發展的資源約束條件正日益嚴峻。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一是耕地面積持續減少。1996年,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9.51億畝,到2006年底,已降為18.27億畝,10年間凈減少1.24億畝。耕地繼續減少的趨勢仍難以扭轉,每年僅建設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萬畝土地。二是淡水資源短缺。目前我國人均淡水總資源僅21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北方地區總體上嚴重缺水。但東南沿海等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糧食生產能力下降多、糧食需求增長多。2005年東部10省市的糧食總產量比1998年減少614億斤,即減少了17.6%;其在全國糧食總產量中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南糧北運”格局已被“北糧南運”所替代。但糧食生產是高耗水產業,將糧食增產的重任交由水資源更為短缺的北方地區來承擔,其可持續性值得深思。三是近年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2006年,我國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積為8.48億畝,僅占總面積的46.41%。每年因自然災害損失的糧食就超過700億斤。
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進步。我國農業受到的自然資源制約日益突顯,繼續靠增加自然資源投入來增加農產品產出的余地已越來越小。不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獸藥等投入品,還制約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導致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目前,我國化肥年使用量達4600多萬噸,氮肥當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地表水富營養化和地下水污染。全國農藥年使用量近130萬噸,不同程度遭受農藥污染的農田面積達到1.36億畝;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
要打破日益嚴峻的資源約束,實現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力度。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30%,分別比發達國家約低30和40個百分點左右。我們要有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在加大保護資源環境力度的基礎上,走依靠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耕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二、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這是我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現實出發點。同時也決定了我國必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綜觀世界各國農業的發展,有不少國家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都曾因一度忽視農業而導致農業衰退、農村凋敝,致使整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定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這絲毫也改變不了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基礎的地位。“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這個高度,才能為推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創造適宜的社會氛圍。
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長期滯后,根本原因在于由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所派生的經濟社會管理體制尚未打破,以及由此所導致的農村生產要素持續流失、對農業的資金技術支持明顯不足的局面尚未改變。
任何國家的農業現代化,都不可能僅僅依靠農民自身的力量。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形成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又具有本國特點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是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國家的普遍做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這方面也已邁出重要步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只要堅持這個方向,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目標前進,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就一定能夠日趨完善。
著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是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基本標志。我國不少農產品的生產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從投入產出和經濟效益看,仍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如我國谷物、肉類、禽蛋、水果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國2005年每千公頃化肥的施用量高達366.5噸,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別是日本、美國、法國的1.6倍、3.6倍和6倍,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還污染了環境。黨的十七大報告針對我國農業現狀中的突出矛盾,對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一是在注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農村市場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仍很突出。因此,要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切實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但農業農村的發展,僅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近年來大豆等行業受到進口產品嚴重沖擊、豬肉等產品的價格大幅波動、肉禽果菜和水產品等出口遭遇技術壁壘限制等現象說明,在農業市場化、國際化水平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沒有健全的農村市場體系和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的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將很難提高。對此,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態,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健全適應農業市場化、國際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對農產品進出口的調控,維護國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的基本穩定。要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加大對農戶的經濟和技術服務,幫助農戶增強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效益穩步提高。
二是在注重農產品產量增長的同時,要更加注重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需求,已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已經成為影響農業效益和消費者健康的關鍵因素。國內外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表明,質量安全已經成為農業和食品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十七大報告指出,在“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要“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必須嚴格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依法保護農產品注冊商標、地理標志和知名品牌,嚴格執行轉基因食品、液態奶等標識制度,加強農產品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的檢驗檢測,保證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三是在注重提高農業農村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農惠農舉措,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和促進糧食生產回升發揮了明顯作用。但2006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仍比1998年減少了1.25億畝。現代農業是高效農業,不提高農業的效益,農業就沒有出路。而保持糧食的供求平衡,是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按照十七大報告的要求“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要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健全完善的支持和保護糧食生產的政策體系,千方百計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四是在注重增加對農業設施裝備投入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新型農民的培養。發展現代農業固然必須提高農業的設施和裝備水平,但歸根到底,還必須依靠現代農民。2005年,全國5.04億農村勞動力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0%,其中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占6.87%。因此,在加強農業設施裝備的同時,必須著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近年來,農業兼業化和農民老齡化的趨勢已現端倪,不抓緊培養高素質的新一代農民,農業就將面臨后繼乏人的危險。因此,必須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造就現代化的農業經營主體。
五是在注重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體制基礎上創新農業經營形式。農業發展規律已經證明,家庭經營是最適合農業特點的生產經營形式,也是保護農民基本權益的有效形式。綜觀世界各國,凡農業已現代化的國家,無不實行家庭經營。憲法規定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個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在此基礎上,各地要根據城鎮化和農民轉移的實際狀況,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與此同時,還要“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在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農戶發展生產和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三、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減負,為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
近年來,國家支農惠農的政策力度在不斷加大。但由于二元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的影響,城鄉發展差距依然明顯。1985年到2006年,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從1.86∶1擴大到了3.28∶1。必須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的覆蓋,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擴大農民就業空間,促進農民增收減負,為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
首先,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十七大報告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的重點:“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改革集體林權制度”。
一是積極穩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鄉鎮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將更多精力轉向加強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要改革財政體制,增強基層政府服務能力,精簡機構和財政供養人員,建立精干高效的農村行政管理體制,在減輕農民負擔前提下為農村發展經濟、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創造條件。
二是加快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進程,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要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和財政支出結構,建立財政支農支出穩定增長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于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金用于農村的比重。
三是推進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近年來,農村的金融服務有所加強。但長期形成的農村資金外流、金融支持明顯不足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觀。2006年末,全國金融機構農業貸款余額為1.32萬億元,僅占各項貸款余額的5.86%,不及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一半。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繼續推進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要強化金融機構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社會責任、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規范引導民間金融、強化農業政策性銀行功能、加快完善農業保險和再保險體系;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體制、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提高資產質量。要在提高農村金融機構運行效率、經營效益和加強風險防范的基礎上,明顯改善對農村的金融支持和服務。
四是改革集體林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繼耕地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后的農村經營體制又一重大變革。各地試點工作的實踐證明,按照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要求,在保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確立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明晰集體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同時推進相關的配套改革,將有力地促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的轉變,更好地實現林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其次,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多渠道擴大農民就業。農民增收難的基本矛盾在于就業不充分。十七大報告要求:“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近10年來,農民非農就業人數快速增加。1996年到2006年,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23.4%提高到了38.2%。2006年,農民新增的332元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60.3%。要繼續多渠道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和增收潛力。要努力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按照國內外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提高農業的集約化、精細化水平,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生物質產業、旅游農業,推進“一村一品”的發展,不斷拓展農業內部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
二是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繼續支持耗能少、污染低、效益高、就業容量大的鄉鎮企業發展。以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為引導,合理調整城鄉和區域間的經濟布局。要結合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等發展戰略,按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積極推進中西部地區發展縣域經濟和提高城鎮化水平,促使資金、人才和項目合理向內地中小城市轉移,為形成合理的經濟布局和農村人口就地就近轉移創造條件。
三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為農民外出就業提供服務。2006年,農村外出務工達13212萬人,人均月工資收入946元。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轉移就業、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大中城市要全面落實國家關于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各項政策,完善對農民工的就業和社會服務。要提高對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的職業技能培訓水平,加強保障農民工在勞動合同、工資保障、職業安全、社會參與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為農民工家庭提供子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衛生、基本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服務。
第三,并行不悖地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人口總量大且農村人口比重高是我國的一大國情。改變這樣的國情將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進程。從農村角度看,要富裕農民就必須減少農民,這也是逐步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數量巨大的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既是我國未來幾十年在擴大內需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不竭動力,但也將使城鎮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承受擴大就業、增加住房和健全社會保障體制等方面的巨大壓力。因此,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并行不悖地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要繼續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多層次提高我國城鎮化水平,增強城鎮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能力,并為陸續離開戶籍所在地、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逐步轉變為市民創造條件。同時還須清醒看到,我國人口比美國多10億,是日本的10倍多。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仍將有數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在積極推進城鎮化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十七大報告提出的“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將是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