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計劃來年發言稿

時間:2022-07-12 10:16:00

導語:回顧過去計劃來年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回顧過去計劃來年發言稿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工作回顧

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區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貫徹落實《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按照“服務年”的部署和要求,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繼續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向基層基礎、民計民生和重點支柱產業傾斜,服務企業保增長,服務群眾保民生,服務基層保穩定,放大“功能”價值,全面完成了區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發展雖有波動但逐漸向好,社會運行平穩有序,各項事業有新的進步,區被評為“年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和“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

(一)全力以赴保增長,城市經濟逐步成熟

去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非常嚴峻,尤其是保增長的壓力空前巨大。中信證券等重點納稅大戶先后外遷,稅種結構失衡,致使全區經濟在一季度跌入谷底,財稅負增長為本世紀九年來之最,其中一月份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一度下降了42.88%。面對巨大的挑戰,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采取了強化政府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稅收征管等措施,使我區經濟從二季度開始企穩并逐月向好。

經濟增長略超預期。預計年實現本區生產總值(GDP)865億元,同比增長7.5%,高于年初預期目標0.5個百分點;人均GDP9.8萬元,增長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9.08億元,增長10.3%,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32億元,增長6.1%。外貿進出口總額209.65億美元,下降9.95%,降幅與全市基本一致,出口總額148.5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06億美元,增長17.71%。內資引進項目注冊資本總額達136.75億元,同比增長8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大關,達到30302元,增長9.8%。轄區國地稅收入(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和海關代征稅)在消化外遷稅源22.21億元和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232.27億元,增長2.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42億元,增長1.31%;區級財政總收入(包括工業園補償款6.37億元)達到55.17億元,增長19.89%。去年,市政府先后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工業園補償款問題,決定同意從市財政一次性撥付給我區6.37億元。這筆補償款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的關心和支持,凝聚著歷屆班子的心血。我們將把此款項作為產業發展資金統籌使用,為下一步發展集聚后勁。

經濟質量繼續提升。在保增長的基礎上,經濟發展實現高產低耗。預計每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產出GDP25.11億元、國地稅收入(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和海關代征稅)6.74億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產出GDP10.61億元、稅收2.24億元)。預計萬元GDP建設用地約為4.0平方米,同比下降5.9%;萬元GDP水耗為15.2立方米,下降6.6%;萬元GDP電耗為439.6千瓦時,下降3.7%,均可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下降3.9%、6.5%和3.7%)。

產業轉型升級有新成效。預計三次產業比例結構為0.0:8.8:91.2。金融、商貿物流、黃金珠寶、文化創意四大重點支柱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實現增加值575.5億元,占GDP比重達到66.5%,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高端服務業加快發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2.6%。其中,預計金融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18%,占本區GDP比重為33.3%、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3.1%;納稅總額83.32億元,占轄區國地稅收入(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和海關代征稅)比重為35.9%,同比提高4.0個百分點。珠寶、服裝等傳統產業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和業態創新。黃金珠寶產業加工值和交易總額分別達到623.4億元、809.5億元,產業集聚和輻射能力繼續增強,吸引國際珠寶商不斷入駐。黃金珠寶“名牌”產品已有23個,占全國同業“名牌”產品的44%,“馳名商標”產品8個。第三方物流發展強勁,貨運業法人單位前十強中,占7家,全區法人單位營業收入占全市的一半。網絡信息、創意產業、專門專業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獲得ICP證的互聯網經營服務類企業247家,占全市比重達28%。改造國威電子舊工業廠房,建設市第一家互聯網產業園,有30家企業進駐。藝展中心通過升級換代,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工藝品銷售基地。第五屆“文博會”6個分會場總成交額達104.08億元,零售額為20.1億元,居全市各區第一。成功舉辦工藝美術界最高獎“百花獎”評選活動。

固定資產投資五年來首次轉負為正。重大項目建設強力推進,15個區重點工程完成投資7.4億元,同比增長2.4倍。率先啟動城市更新工作,完成第一批59個城市更新項目申報,總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6%。物流園區初步策劃了31個項目,計劃投資達370億元,其中,已完工項目3個,正在建設項目3個,另有11個項目已立項。完成-片區專項規劃研究和片區法定圖則修編,初步完成國際物流總部基地更新規劃研究;二路、三路、環倉北路改造項目施工取得較大進展。“金三角”片區空間資源整合工程12個重點項目專項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廣深鐵路沿線(“金三角”區段)景觀整治規劃和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研究項目已完成方案深化設計。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一期改造進入工程收尾,珠寶學校建設項目完成規劃,正在開展征地拆遷工作;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設計和概算編制。圍金融中心區改造工程主體樓建設項目完成過半,回遷及附屬樓項目全部封頂并完成外墻裝修;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發行庫建設項目完成地基工程;市政環境綜合改造工程正在辦理用地規劃許可證。田貝村改造基本完成,舊村改造已完成評估工作,向西村局部改造正辦理前期報建手續,改造已完成大部分拆遷談判工作。藝術小鎮建設不斷推進,中心街、休閑廣場和民間博物館改造等工程進展順利。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大部分工程量。水貝國際珠寶廣場和黃金首飾產業園2個舊工業區升級改造項目進入規劃審批階段。工業區和原富寶化纖廠改造項目列入市的第二批舊工業區升級改造試點。軌道交通3號、5號線完成全部地下車站和近90%的區間土建工程,2號線東延段車站86%和區間40%的土建工程完成,我區承擔的征地拆遷任務完成97%。一期工程、拓寬改造工程拆遷任務基本完成。片區交通綜合改善等市政道路建設工程進展順利。

市場發展環境得到提升。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完成130棟沿街建筑物外立面裝修。啟動10條特色商業街建設,基本完成兩條商業街項目。東門二期燈光工程已完工,南路燈光工程正式動工。人民南—老東門—萬象城“金三角”商圈日趨成熟,輻射全市及珠三角的能力增強。華潤萬象城二期和君悅酒店開張,有15家國際一線品牌進駐,已成為全市最大的都市綜合體。東門商業榮獲“著名商業街”稱號。制定《關于對組織144小時便利簽外國游客入住轄區酒店的旅行社實行獎勵的辦法》,吸引外國游客來消費。推動酒店升級改造,舉辦珠寶節、購物節等節慶活動,促進了旅游觀光消費和節假日消費。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在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珠寶巡展、“蘭洽會”和東盟博覽會上,企業獲得82.63億元的訂單與項目。

政府服務不斷優化。制定《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增長的若干意見》,修訂《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370家企業和項目得到區政府扶持資金近10244萬元。完善區領導和部門聯系企業制度,調研多家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設立行政服務大廳,集中12個部門的對外辦事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抓住創業板開通機遇,積極培育、扶持中小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已有3家獲證監會正式受理申報;新增2家中小板上市企業,9家企業進入市重點培育上市企業名單。推進銀企合作,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產品。銀聯寶珠寶企業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為157家企業提供融資性擔保,年擔保貸款總額達15.52億元。組織42名納稅大戶高管到上海交大學習,促進行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其創新發展能力。

(二)盡心盡力保民生,民生凈福利水平不斷提升

就業工作上臺階。在全市就業工作年度考評中,名列總分第一。通過開發崗位、以創業帶動就業等形式,促進8046人就業,提前一個月實現100%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歸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依托黃金珠寶產業開發了20個創業項目。依托人才市場和公益性人力資源網站,形成了覆蓋全區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免費舉辦100場外來勞務工專場招聘會。

社會保障力度加強。各險種參保人數保持同比增長態勢,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戶籍人口全覆蓋。564戶低保戶實現應保盡保,1363戶困難家庭得到臨時救助。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累計達到1602人。福利中心二期完成前期工作,計劃增加床位702個。區慈善會募得善款446萬元,積極開展慈善救助活動。大力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共幫扶404人。為276戶無房戶提供實物和貨幣化配租,幫助2158戶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政策性住房工程主體已封頂,保障性住房項目納入法定圖則修編。

殘疾人事業取得進步。建成殘疾人康復中心、精神康復日間照料中心和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殘疾人康復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首創陽光服務系統,真正實現了殘疾人“申請服務無障礙”。創新殘疾人就業服務模式,開展殘疾人勞動能力評估,推薦205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居家養殘41人。建立了區殘疾人文體活動中心。完成“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示范區”的創建工作。

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安排投入6.5億元,對215個老舊住宅區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包括“三線下地”、雨污分流、消防管道修繕等項目,惠及30多萬人,第一批70個小區整治基本完工,第二批145個小區整治啟動。全面實施以消防安全隱患治理為重點的“城中村”綜合整治,惠及50多萬人,23個一般整治類項目已動工,17個綜合整治類項目完成了初步設計和概算編制。“插花地”的消防設施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外圍市政道路和片區微循環道路改造有序推進,以完善片區供電設施為重點的用電(同城不同價)問題取得重大進展。新建、更新20條社區健康路徑,總數達242條。新建、改造社區公園10個約2.8萬平方米,目前完工3個,正在施工4個,正進行前期準備3個,全部完工后社區公園總數將達到76個。

社區建設深入展開。固本強基工程全面推進,社區室內服務設施面積達到11.88萬平方米,100%的社區辦公用房、95%的社區服務設施和98%的社區戶外廣場達到市政府規定的標準。建成社區圖書室98個、街道圖書分館3個,實現了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圖書館網絡全覆蓋。為社區居民、企業員工提供免費體質測定服務。連續三年共投入500多萬元,支持412個社區居民文體社團。廣泛開展“鄰里相親”等社區文化活動。在等社區啟動社區自治試點工作。社工服務崗位達到79個,增加46%。67%的社區獲評省“六好”平安和諧社區,71%的社區達到市“六好”平安和諧社區標準。

對集體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集體股份合作公司和原居民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發揮扶持集體股份合作公司改善基礎設施專項資金的作用,支持其健康發展,全年共幫扶71個項目2159萬元。加強對集體股份合作公司管理人才的培養,組織60多名董事長及總經理分別到大學、大學進修,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組織各種文化體育活動,連續第六年舉辦集體股份合作公司文化體育節,已把該平臺打造成促進集體股份合作公司交流融合、豐富原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年度傳統盛事。

公共服務能力有新提高。預算內教育投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6.71%,高于預算收入增長幅度。獲授“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區”稱號。順利通過省黨政領導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中、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提高臨聘教師的福利待遇,80名臨聘教師經招考轉為正式教師。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積極有力有效,接種甲流疫苗85010人。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門診被評為省優秀門診。啟動區疾控中心大樓功能升級改造和消防整治工程,區人民醫院住院部擴建樓建設完成主體工程。區婦保院新大樓擴建、區中醫院康復分院、慢病院門診綜合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區中醫院新院建設工程、區衛生監督所新業務樓裝修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購置社康中心業務用房7處,完成裝修3處。由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委托市萬人市場調查公司開展的《年市社區健康服務居民滿意度調查》顯示,社康中心病人滿意度達83.59分,為全市最高。區財政出資1.5億元補貼公交,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社會事業有新發展。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圓滿完成。順利通過“全國文化先進區”的復評檢查。獲市級以上文藝獎項453個、體育獎項446個。新建33個社區生育文化中心,總數達到83個,實現社區全覆蓋。連續12年獲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稱號。征兵工作順利完成,并連續27年獲得市“征兵工作全優單位”稱號,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五五”普法和科普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宗教、港澳、對臺、僑務、保密、區志、檔案、人防、機關后勤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工會、婦女、青年、兒童、老年人、義工等工作獲得好成績,駐稅務、市場監管、消防、交警、社保、金融、海關、邊檢、新聞、供水、供電、客運、郵政、通信、鹽務等部門和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為的科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千方百計保穩定,社會和諧有序

平安建設上新臺階。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接暴力性及“兩搶兩盜”重要警情4687宗,同比下降28.2%。命案、綁架案立案數同比下降27.8%、25%,是近年來同期立案最少的一年。命案、綁架案的破案率分別達到92.3%、100%。打掉各類違法犯罪團伙487個,同比上升47.6%。東門、人民南、萬象城等重點區域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2.5%、28.3%、21.6%。強化校園安全管理,嚴防和嚴打侵犯學生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年沒有發生安全責任事故。全區28個“城中村”、近百個老舊住宅區實行了出租屋綜合管理服務,“城中村”全部安裝了“門禁卡+視頻監控”系統。“城中村”入室盜竊案同比下降42.6%,3個“城中村”實現了全年無發案。全區共建安全文明小區828個,覆蓋率達99%。

信訪維穩形勢平穩。全區“大調解”格局日趨完善,90%以上的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群體性事件總量連續三年下降,化解率為88.4%。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4.3%,疑難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勞動關系整體和諧,重大勞資糾紛、勞動信訪、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分別同比下降23.44%、16.92%、19.77%和29.63%。建立區信訪大廳、10個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區、街道和社區三級信訪平臺聯調聯動,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250宗,調解成功率為92.8%。全年未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上訪事件及惡性堵路事件,實現到省進京非正常上訪“零通報”,順利完成了國慶90周年、全國“兩會”等重大敏感期的維穩任務。

安全生產管理不斷加強。發生交通、火災等各類安全事故186宗,同比下降32.36%,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7.14%。創新安全監管模式,制定《社區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和獎勵辦法》和《區社區安全管理公約》,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完成520套教師住房的安全檢測。開展多次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檢查場所41644個,發現隱患4599個,整改4378個,拆除221個。開展“清無”整治疏導,清理無證無照門店、攤檔7157戶。大力維護電梯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嚴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全區45個危險性大的邊坡治理全部完工,“插花地”112個邊坡已治理16個,完成評估58個,其余的正在進行勘察設計。

(四)強化城市管理,城區環境競爭力有效提升

城區環境不斷優化。安排投入8.57億元,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計劃”。加強城管執法,辦理城管執法案件6991宗,結案率100%。保持查處違法建筑的高壓態勢,拆除違法建筑23538平方米。開展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信息普查,完成95%的工作量。全區市政公廁全部免費開放。創建省、市級“衛生村”17個,新納入市政清掃面積52.98萬平方米,垃圾進站率達到70.85%。完成了火車站廣場及周邊環境美化和西嶺下南村等綠化美化工程。協調解決了4條非市政路無路燈問題。整頓交通秩序,查扣各類非法營運車輛5730輛。

生態保護強力推進。國家生態區創建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風景區成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監測并公布的數據顯示,年全年空氣優良天數居全市第一。區域環境噪聲、交通干線噪聲均達到功能區標準,煙塵控制區覆蓋率達到100%。否決了227個污染項目。清理水源保護區違法企業55家。10所學校通過市級綠色學校考核驗收,共有國家、省、市級綠色學校48所,占全區總學校的64%。生態街道9個,綠色社區64個,占社區總數的78%。投入6億多元的水環境治理工程完成勘察設計,創建159個排水達標小區,桂木園治澇工程基本完工,河綜合整治拆遷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村污水截排工程進展順利,水庫排洪河截污工程已完工。

循環經濟深入開展。繼續實施區屬物業節能改造,引導帶動100多家傳統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節能改造。加大對珠寶廢棄物、餐廚垃圾回收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協助推進羅芳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工程和下坪垃圾填埋氣體綜合回用項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88%以上,固體廢物收集處理率達到100%。近300家餐飲企業安裝油煙治理設施,節電率和節氣率在20%以上。督促115家洗車場進行節水改造。酒店商場節能改造、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工業小區推廣清潔生產等工作扎實推進。

(五)加強政府建設,服務效能不斷提高

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制定和實施<市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試行)>的決定》,清理、規范行政執法機關執法項目,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區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員,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抽查活動。制定《區政府法治員管理暫行規定》和《區街道辦事處法律事項審查暫行辦法》,推進基層依法行政。開展公務員普法測試活動,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水平。

廉政建設扎實開展。認真落實《市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若干規定》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黨政正職監督的意見》,優化政府工作流程,加強廉政監督。制定《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年工作規劃>實施細則》,懲防體系進一步完善。修訂《區政府投資小額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法》,規范健全政府采購招投標制度。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155個單位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建立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經濟責任審計機制。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實現一般性行政經費零增長,其中,會議經費下降5%,辦公經費下降23%,全區性會議比上年減少10%,區委區政府普發性文件減少27%。

行政執行力不斷提高。華南理工大學等社會組織在《羊城晚報》公布的《省地方政府整體績效評價報告》中,區政府整體績效位列區之后,排名全省第二。全區129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良好。行政監察系統“自上而下”的監督與社區家園網“自下而上”的監督,強化了行政監督效果。審計效率有效提高,在全市率先開通“審計工作監察子系統”,工程結算審計平均用時比以前縮短7天,全力推進審計問題的整改。落實向人大報告工作制度,認真執行人大決定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廣泛聽取區政協、派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案和政協提案。加強與法院、檢察院的工作協調。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經歷了嚴峻考驗,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在歷屆區委區政府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傳承發揚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斗和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體建設者表示崇高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派、無黨派、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各單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同胞、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一是產業結構調整雖然已經完成,但如何按照城市經濟的要求進一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不斷提高單位面積產出,仍是我們必須探索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二是面對土地零增長的困境,如何抓住城市更新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是一項非常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三是城市管理比較粗放,必須要豎高標桿,加大市容環境提升行動的力度,促進城市管理向國際化、法制化、現代化方向邁進。四是利益群體多元化,民生問題解決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如何平衡好各種利益訴求、維護社會穩定,如何有效滿足民生需求、促進社會和諧,是對我們善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五是制定經濟政策的創新性和針對性有待加強,必須要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和民生需求,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能力。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年的主要目標任務

年,是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也是建區30周年。區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是:高舉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市委四屆十三次全會精神,按照區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的“五抓五促”工作部署,緊緊扭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核心,繼續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向民計民生、基層基礎和重點支柱產業傾斜,全力以赴推進城市更新和市容環境提升,力促城市經濟發展,放大“功能”價值,努力建設現代化核心城區、轉型升級示范區和民生幸福城區。

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本區生產總值(GDP)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萬元GDP建設用地下降4%;萬元GDP水耗下降4.5%;萬元GDP電耗下降1%。

今年的工作,要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核心,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四城一鎮”為抓手,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城市經濟

以四大重點支柱產業為基礎,全力打造“四城一鎮”品牌。打造“四城一鎮”就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就是實施區域品牌戰略。要以“四城一鎮”為抓手,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和總部經濟,實現城市經濟的繁榮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放大“功能”價值,為今后三十年的科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強化“金融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全國的金融創新中心。年,金融城公布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金融城市名單中,排在之后,位列第五。而金融業資產六成以上集中在。我們要發揮毗鄰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加強與金融業的合作與交流,進一步強化“金融城”地位。加快圍金融中心建設,推進區域內交通微循環、周邊市政道路改造和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發行庫和金融中心大廈計劃兩年內建成使用。加強與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系,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的集聚效應。抓住加快建設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機遇,大力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品種和經營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豐富的金融產品。促進銀企合作,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服務。支持企業上市。大力發展法律、會計、審計、咨詢、評估等行業,促進專門專業做強做大。

2、繁榮“萬象城”。加快建設人民南—老東門—萬象城“金三角”商業區,打造人車分流、環境優美、萬商云集、高中低檔業態最全的商圈,努力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提升華潤中心萬象城周邊商業業態,進一步整治、提升周邊環境,放大都市綜合體效應。支持商貿業創新業態,鼓勵企業網上開拓業務。繼續推進連鎖商業進社區。積極營造濃厚的商業氛圍,辦好“珠寶節”、“國際旅游文化節”等節慶活動,促進區域消費持續增長。

3、提升“珠寶城”。在全市9個傳統產業集聚基地中,的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率先建成,發展態勢良好,獲得了企業和社會的好評。要加快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二期建設,推進建筑外立面、道路、地下管網、人行天橋等改造項目立項。努力推進水貝珠寶學校拆遷工作。繼續大力推動黃金珠寶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持其向設計研發和展示交易高端發展。全力推廣黃金珠寶區域品牌,促進黃金珠寶產業由“制造”向“創造”轉變,提升市場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加快黃金珠寶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黃金珠寶產業與文化創意、高端旅游等融合發展,讓黃金珠寶走進尋常百姓家。

4、鞏固“工藝城”。全市工藝品十大專業市場有七家在,其中,古玩城被認定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滿京華藝展中心、古玩城和航誠藝都先后成為“文博會”分會場。要充分發揮這一集聚優勢,繼續改造治理“工藝城”周邊環境,提高“工藝城”的品味內涵,美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勵、引導工藝行業創新和業態升級,完善產業鏈配套。借助“文博會”的平臺,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打造國內工藝品市場門類最齊全、產業鏈條最完整、服務水平最高的“工藝城”。

5、打造“藝術小鎮”。依托景觀資源,改造大望、村環境,吸引文化創意機構和個人集聚創業、發展。整合民間博物館、文化高地、蘭花基地、盆景園、景觀河等資源,打造一個最具特色、最具品位的“藝術小鎮”。第六屆“文博會”開幕前完成中心街、民間博物館和休閑廣場的改造工程。加快景觀河改造。

6、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市政府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推進虛擬經濟發展,突破物理空間的制約,搶占虛擬空間的制高點和前端。研究制定有關扶持新興產業的政策,促進電子商務、互聯網、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位于的市互聯網產業園二期建設,努力打造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支持商業業態、現代科技與銀行信用之間的融合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7、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努力形成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全區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降到1800噸以下,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降到50噸以下。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節約能源產業等領域節能產品的政府采購力度。鼓勵企業加大低碳化技術改造,控制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引導居民合理消費,養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費模式和習慣。推進垃圾分類收集、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引導居民低碳出行,多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推廣綠色建筑。

(二)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激活發展潛能

城市更新是在土地零增長條件下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戰略機遇,狠抓固定資產投資,努力推動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人口結構聯動調整,不斷拓展發展的新空間。

8、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堅持產業第一和功能提升原則,加快實施城市更新。通過更新改造,以容積率換空間,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加強資源配置,成立城市更新項目專項小組,對第一批59個申報試點項目,專人跟進,全力推進。加大項目規劃深度和協調力度,力爭使條件成熟的改造項目盡快動工建設。

9、全力推進—物流園區改造。抓緊實施新法定圖則,加快片區法定圖則修編工作,推動總部基地規劃盡快納入片區法定圖則,推動園區6個重大建設項目盡快動工。引導園區符合城市更新政策的舊工業區、舊倉儲區等進行更新改造,抓緊推進項目的策劃和報批工作。加快推進園區市政環境改造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業,重點抓好綜合物流、國際采購、供應鏈管理和服務等項目。

10、加快實施“金三角”空間資源整合項目。完成12個專項規劃的設計編制工作,啟動人民南二層市政人行通道二期工程建設。實施口岸、渡口岸環境改造。建設路火車站至景觀整治以及廣深鐵路沿線(“金三角”區段)景觀整治工程動工建設。完成《“金三角”片區空間資源整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1、不斷推進“城中村”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舊村改造各項前期工作,盡快啟動改造。西嶺下南村、向西村局部改造要抓緊動工。協調開展田心村、英隆舊改項目的前期工作。對暫時未納入推倒重建計劃的其它“城中村”,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中村”環境質量和管理水平。著手籌備研究湖貝路周邊舊城區改造的可行性。

(三)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桿,全面提升市容環境和生態保護水平

要牢牢抓住舉辦“大運會”和全面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計劃”的機遇,以新加坡、等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桿,以功能化、精細化、凈化、綠化、美化為目標,不斷優化城市發展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12、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進地鐵建設,到2011年,轄區內地鐵2、3、5號線新建18.1公里、車站11座;力爭地鐵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后我區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45公里,成為全市軌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區之一,率先進入“地鐵時代”。大力推進一批市政道路建設。力爭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通車,東部過境高速公路年內動工;繼續推進紅桂—曬布路以及、片區近20條道路新建、改造;抓緊推進—梅林路等6個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至3年內新建、改造、修繕城市主次干道近50公里;強力推進擁堵片區的交通綜合治理,改善鳳凰、等片區的微循環道路;全面啟動“插花地”二線路、東曉路等18條外圍市政道路及微循環道路改善工程。按照人車分流的目標優化路面交通,建設二層步行連廊。按照《“金三角”片區近期交通綜合改善規劃》啟動人民南二期連廊、口岸及文錦渡口岸綜合整治工程,包括對口岸聯檢大樓等5棟建筑物、5座連廊、1座人行天橋及文錦渡口岸20多棟建筑物、17條出入境通道實施立面改造,完善燈光夜景設施,提高園林綠化水平,讓兩大口岸面貌煥然一新,為口岸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積極推進一批變電站的建設和改造工程,未來幾年,電網規劃總投資約19億元,擴容1066MVA(兆伏安),切實保障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13、全力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計劃”。繼續實施《區市容環境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力爭在兩年內使城區環境有較大改觀。圍繞“五橫六縱”11條主干道、地鐵3號線沿線等重點區域,開展建筑物外立面刷新和屋頂改造。分期分批對戶外廣告實施綜合整治。著力提升“金三角”商圈周邊市容環境的美化、凈化、綠化、亮化標準,抓緊實施濱河路、文錦路、雅園立交、人民橋景觀照明工程。積極參與珠三角“綠道網”建設。精心組織綠道建設,以銀湖山—山—生態走廊為軸線,進一步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等非機動車游徑以及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設施,逐步構建以山地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城市綠道。

14、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準。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管理經驗,從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軟實力出發,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完善執法監督考評制度,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堅決查處各類違法搶、搭建和違法用地行為,保持違建“零增量”。扎實開展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處理工作。切實提高交通組織能力,加大對非法營運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加強市場監管,嚴懲制假售假、欺詐侵權行為,凈化市場環境。

15、扎實推進國家生態區創建。做好國家生態區創建考核迎檢各項工作,力爭通過國家考核組的驗收。嚴守基本生態控制線,精心保護好“山-水-城”相互交融的生態格局。加強保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大對國家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和國家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的支持力度。立足源頭管理,堅決否決非環保項目。堅持鐵腕執法,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加快實施水環境治理,力爭轄區內所有河流早日達到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加快推進河綜合整治工程。繼續開展“正本清源”行動,強力推進“城中村”地下管網改造和排水達標小區創建工作。在主要河道沿線修建綠色長廊,計劃建設4.39公里生態景觀河。積極籌建公園和公園,改造一批市政公園。

(四)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增強發展動力

貫徹落實《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深入實施自主創新主導戰略,以自主創新作為核心推動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16、實施區級政府機構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啟動區級政府機構改革和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堅持“市場、服務、效率”三大改革取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現代服務型政府。創新政府管理,完善運行機制,探索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政府管理機制。繼續精簡政府審批事項,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積極向市場和社會放權,凡是市場和社會能夠解決的事情,移交市場和社會。

17、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引導、支持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競爭力。發揮政府的協調、引領作用,產業發展資金、科學技術經費和區長質量獎重點激勵、扶持企業自主創新。緊緊圍繞四大重點支柱產業,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和品牌。貫徹落實市有關扶持本地產品的政策措施,政府采購優先向本地自主創新產品傾斜。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和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形成“以自主創新吸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推動自主創新”的良性互動發展機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幫助解決“融資難”問題,促進其發展壯大。

18、全面開展社區自治。按照區委區政府1號文《中共市區委市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社區自治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全力推進社區自治,促進社會轉型,優化基層治理,努力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以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為主,整合社區各種力量,自主管理社區事務。建立健全社區自治機制,加強社區各類自治平臺建設,培養選拔社區自治帶頭人。大力培育社區服務機構,拓展和強化社區服務。進一步暢通社區民意表達、訴求反饋、居民服務、矛盾調解等渠道,優化社區自治效果。加強公民意識和市民素質培養。引導集體股份合作公司規范經營管理和科學發展,加強經營班子培訓,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發展水平。

19、探索政府服務外包模式。擴大政府服務外包領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組織的作用。繼續購買社工服務,社工崗位計劃由79個增加到100個。探索城市管理購買服務模式,繼續擴大市政清掃保潔外包服務,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廣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信息采集外包采購,提高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水平。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實行“登記備案”機制,提高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切實改善民生,努力建設民生幸福城區

要把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提高公共產品供給的水平,特別是要把滿足困難居民、弱勢群體的需求擺在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的發展與城市居民的利益更加貼近,使居民分享到更多發展的實惠。

20、全力促進就業。完善就業服務網絡和勞動關系信息系統,設立求職一體機(求職通),力爭打造一個覆蓋全區的公共就業自助服務平臺。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促進4名戶籍失業人員就業,重點幫扶高校畢業生、“40、50”等就業困難群體和外來勞務工的就業。推街道社區促進就業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的再就業基地,努力實現“送崗位上門”、“在家門口就業”。加強公共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失業人員和外來勞務工的就業和再就業能力。完善公共創業服務體系,營造以創業帶就業的良好環境。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積極推動集體協商制度。

21、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各險種的參保人數和覆蓋面。推動跨地區就業參保人養老保險關系順利接續。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和救助。探索建立普惠型社會福利機制,實行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相結合,引導鼓勵社會資源參與社會福利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加快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活動中心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計劃達到1800人。加快推進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和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安雅苑政策性住房建設。

22、重點關注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完善殘疾人救助體系。完善殘疾人陽光服務系統,擴大購買服務范圍,規范服務流程。創建殘疾人托養中心,有計劃接收無生活能力的殘疾人,逐步解決重度殘疾人家庭的后顧之憂。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實現殘疾人康復工作專業化。加強殘疾人就業救助,推行殘疾人分類就業。豐富殘疾人的文體娛樂活動。

23、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全面啟動第二批145個老住宅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提高標準,加快推進。啟動老住宅區管道燃氣建設,逐步提高燃氣管道覆蓋率。繼續實施以消防安全隱患治理為重點的新一輪“城中村”綜合整治工作,完成23個一般整治類項目,實施17個綜合整治類項目。深入實施固本強基項目,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和場所建設,力爭83個社區達到市政府規定的標準。支持社區居民性文體社團發展,豐富居民的文體生活。深化“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創建活動,力爭“六好”平安和諧社區達到85%以上。

24、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創建“省區域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在抓好優質均衡教育發展的基礎上辦精品教育,創建教育特色,鞏固提高教育質量。繼續推進“陽光少年”工程,培育學生的公民意識,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強化校園安全管理,繼續實施“警校共建”,消除校園安全隱患,確保師生安全。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解決部分優秀臨聘教師入編問題。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改善校風教風學風。大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行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制度,開展教育教學大比武活動。扶持民辦教育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25、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穩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兩年內將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常住居民。完成區疾控中心大樓功能升級改造工程和區人民醫院住院部擴建建設工程,大力推進區中醫院新院建設。加快公共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增強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全力推進社康中心建設,計劃投入2.3億元,逐年規劃改造43個區屬社康中心。充實社康中心醫技力量,建立公立醫院專家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診制度。鞏固“健康城區”建設成果。推廣中醫藥、中醫適宜技術進社區。支持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壯大。密切關注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動態,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26、深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開展紀念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活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總結、宣傳30年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進一步凝聚人心,激發全區人民繼續投身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事業的決心和信心。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水平,鞏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文藝精品創作力度,辦好粵劇節、“鄰里相親”社區廣場文化節、集體股份合作公司文體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增強文化軟實力。建立義工服務基地,擦亮義工文化品牌。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努力完成省、市下達的各項任務。改善人口管理和服務,優化和提升人口結構。扎實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做好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雙擁共建和優撫安置工作。促進體育、普法、科普等事業發展,發揮好僑辦、臺辦、民族宗教、僑聯、海聯、文聯等組織的作用,抓好機關后勤、檔案、保密和區志等工作。

(六)強化守土有責意識,全力確保社會平安穩定

強化守土有責的大局意識,進一步健全機制體制,全面夯實基層基礎,確保一方平安穩定和諧,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27、切實強化平安建設。鞏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的成果,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強一線巡邏民警力量,啟動3000個二類電子探頭建設,進一步發揮和完善電子監控系統功能,切實提高路面見警率、管事率、控制率和防案率。保持對“黑惡勢力”、嚴重暴力犯罪、“兩搶兩盜”和“黃賭毒”的嚴打高壓態勢,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繼續推行出租屋綜合管理服務和“門禁卡+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出租屋綜合管理服務、流動人口管理與居住證推廣三位一體,深入推進群防群治工作。加大安全文明小區的創建和鞏固力度,重點抓好困難小區的創建工作。

28、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市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依法規范信訪行為。加強區信訪大廳、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強化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力度,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大社會穩定問題的源頭防范力度,加強政策出臺前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健全群體性事件預警處置機制,充分利用社區家園網等平臺,加強社情輿情收集分析,早發現、早解決。堅決打擊惡意欠薪、欠薪逃匿行為,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勞動監察管理機制,加大勞資糾紛預防調解力度,構建和諧勞資關系。切實做好重要敏感節點的矛盾穩控調處工作。

29、全面確保公共安全。完善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巡查和獎懲制度。繼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不斷鞏固安全隱患整治成果。強化政府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監管,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利用“12350”安全生產隱患信息舉報平臺,構建全民參與的隱患排查網絡。全力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堅持打疏結合、標本兼治,鞏固擴大“清無”成果。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著力加強水務工程和“三防”應急能力建設,確保“三防”安全。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動工。對371個危險性中等以上的邊坡分期分批進行整治。建設電子應急體系,提高處理突發公共性事件的能力。

(七)不斷優化服務水平,力促政府工作提質提效

要做到勤政、善政、廉政和依法行政,圍繞產業發展和民生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優化政府服務水平,進一步建設服務型政府。

30、繼續推進依法行政。認真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案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全面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制定和實施<市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試行)>的決定》和《市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案(—)》的要求,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促進合法合理行政。積極實施“陽光工程”,繼續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切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和依法履職能力。

31、不斷提高服務效能。圍繞打造“四城一鎮”和解決民生需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創新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提高政策效果,努力讓企業和居民得到最大實惠。大力創新政府服務,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審批轉向指導,努力做到“研究分析到產業、政策制定到行業、工作落實到企業”。加強行政服務大廳管理,建立責任考核機制和通報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快構建“陽光政府”,推進行政審批與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制定區政府公共服務白皮書和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強化績效考核的導向、激勵和監督作用。

32、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開展作風大整頓大提升活動,進一步提高行政執行力。深入調查研究,騰出更多的時間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到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去。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加強對“直通車”、“民心橋”、“廉政直擊”中市民反映問題整改落實的督查督辦。完善明察暗訪機制,加大治懶治庸力度。繼續實行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責任制,確保工作落實。進一步減少會議、減少文件、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放到抓執行、抓落實上去,以實干之風實現實干之效。厲行節約、勤儉辦事,確保一般性行政經費零增長。

33、深入實施廉政建設。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全面落實《關于加強黨政正職監督的暫行規定》和《市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規定》,健全完善制約監督機制,加強廉政建設。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擴大國庫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完善行政審批、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深入開展廉政教育,積極探索反腐倡廉的新形式,促進公務員隊伍廉潔自律、干凈做事。

各位代表!讓我們高舉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區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振奮精神,為科學發展和繁榮穩定而努力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