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就業促進增收會講話稿
時間:2022-09-06 04:42:00
導語:擴大就業促進增收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市擴大就業、促進增收工作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蘇州市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近年來我市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理清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滿腔的工作熱情,全力以赴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努力為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市委、市政府對開好這次會議非常重視,會議前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多次聽取了專題匯報。下面,我重點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擴大就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各項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同其他地方一樣,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人員富余和職工下崗等現象。市委、市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在1998年5月就專門召開了全市再就業工作會議。各鎮、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擴大就業、增加收入”這一主題,認真落實有關扶持政策,特別是通過加強“三條保障線”制度建設和完善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城鄉勞動力56.4萬人,其中,本地勞動力42.4萬人,外地勞動力14萬人,從業人員比1998年增加15.5萬人。下崗保障與失業保障在全省率先實現并軌,失業職工再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52%,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十年控制在2.5%以內;就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個以政府通過勞動力市場推薦就業,勞動者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組織起來自主創業等多渠道、多層次的就業格局已經形成。回顧近年來的工作,主要是堅持了“四個結合”:
一是堅持調整經濟結構與調整就業結構相結合。近年來,面對宏觀經濟環境發生的許多新變化,各地圍繞加快發展主題,突出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通過大力實施以港興市戰略,在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了生產力布局的合理調整,改善了全市的就業結構,為廣大勞動者營造了一個穩定、寬松的就業環境。尤其是沙鋼、華芳等規模型企業的快速發展,為全市拓展了就業空間。目前,全市10大企業集團和50家骨干企業在職職工超過了22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40%。
二是堅持深化企業改革與促進就業相結合。我市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堅持改革力度和社會承受程度的統一,在推進改革進程的同時,統籌考慮勞動就業。圍繞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各鎮、各部門正確處理減員增效與促進就業的關系,認真貫徹落實職工隨企業資產轉移而轉移,富余職工以企業自我消化為主、主管部門調劑為輔的原則,立足發展經濟,堅持自我消化、自行分流的辦法,通過余缺調劑、轉崗訓練、發展三產、鼓勵自謀職業等多種途徑,千方百計促進再就業,有效地控制了下崗職工總量。1998年以來,市經貿委、供銷、商業、糧食等系統及劃歸企業,基本實現平穩轉制,分流職工2萬多人,沒有引發大的社會震蕩。
三是堅持完善社會保障與促進就業相結合。這幾年,我市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健全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條保障線”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下崗失業人員和城鎮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促進了就業與再就業。特別是近兩年,我市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力度,把社會保險向全市各類企業延伸,一方面拓寬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渠道,同時也為營造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創造了良好條件。目前,全市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各類單位2179家,職工109694人,參保率分別為98.5%和98.4%,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企事業單位2072家,職工98843人,參保率均為100%。
四是堅持加強就業服務與促進就業相結合。各地、各部門從實際出發,通過制訂落實扶持政策,對困難對象實行重點幫扶,實施再就業工程等措施,不斷擴大就業服務范圍,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市勞動保障局通過加強組織協調,積極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中介服務,對下崗失業人員及時推出即時、特殊、專線、專場和承諾等五項專項服務,增設勞動關系掛靠和檔案代管業務,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勞動和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問題,推動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98年以來,市、鎮、街道三級職業介紹機構共舉辦勞動力交流洽談會98場(次),幫助59000多人次實現就業。近兩年,我們還把純農戶勞動力作為重點就業服務對象,幫助男18-45、女18-35周歲年齡段內1640名純農戶勞動力實現了就業,全市1891名純農戶勞動力就業率達到了86.7%。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應當十分清醒地看到,雖然我市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并不明顯,但就業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勞動就業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當前面臨著三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一是就業能力較弱的勞動力過剩的矛盾日趨突出。目前全市登記失業人員有4401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從企業二三線退下的失業職工,技能單一或缺乏技能,并且年齡偏大,文化較低。據統計,全市登記求職的人員中,年齡在35周歲以上的城鎮失業人員有2950人,占67%;初中以下文化的有1406人,占32%。另外,我市征地產生的剩余勞動力,長期務農,競爭就業的能力薄弱。從發展趨勢來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一些國際競爭力不強的行業勢必受到沖擊,這些行業的富余人員將轉化為顯性失業人員;一些具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行業雖有機會獲得較快發展,帶動就業增長,但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適應的矛盾將日益加劇,結構性失業問題愈加突出。
二是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難度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不足,是影響農民收入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解決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的問題,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一方面是時間緊,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加快調整,我市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是難度大,目前農村剩余勞動力人數仍很多,同前期開發就業的人員相比,這批人員的技術水平比較低,而且長期游離于就業和社保制度之外,開發就業的成本很高,制度和管理上的并軌難度比較大。農村中守住一塊地,離土不離鄉,這種陳舊觀念也是制約開發就業的一大因素。
三是弱勢群體就業矛盾凸顯。當前,一個以下崗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為主要對象的再就業援助行動在全國各地普遍展開,弱勢群體就業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從最近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市前幾年產生的征土工、企業轉制分流的失業職工,就業、生活比較困難。這類城鎮人員全市累計有3000多人,其中,年齡在男50、女40周歲以上的失業職工,男45、女35周歲以上的單親和雙失業家庭,以及靠民政救濟的城鎮失業人員家庭,全市有366戶572人,目前急需得到幫助。
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影響改革的順利進行、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要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統一思想認識:
第一,擴大就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貫徹“三個代表”,本質就是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就業,這是法律賦予每個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權益。認真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不斷擴大就業,就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經常講要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辦實事,如果連勞動者就業這種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也沒有做好,還怎么體現為人民服務?怎樣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目前,少數同志對這個問題認識還不到位,對就業與再就業工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要不得的。要看到,妥善解決這批弱勢人群的就業問題,讓他們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實際上是對人民群眾的高度負責,也是對政府的最大支持。我們黨歷來強調,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滿足人民群眾勞動的基本權利,讓群眾有基本生活保障,這是我們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務。我們張家港更應走在前頭,扎扎實實做好這項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民心工程。
第二,擴大就業,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保證。解決就業問題,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是推進改革、加快發展、保持穩定的關鍵舉措。當前,就業與再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企業與社會穩定中的突出問題。可以想象,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下崗失業人員不能實現就業,長期無事可做,缺乏社會歸屬感和安全感,心態將如何平衡?一個地方,就業與再就業問題不解決,失業率不斷提高,貧困人口不斷增加,怎么能保證社會穩定?又怎么奢談改革和發展?前一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因就業、再就業工作沒有到位而引發了一系列群體事件,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同這些地方相比,我市的失業率雖然不高,問題也沒有那么嚴重,但同樣不可掉以輕心,如果工作跟不上,就業局勢不能穩定,社會同樣不會太平。從業才能安定,樂業才能安居。就業問題與經濟穩定、政治穩定、社會穩定密切相關,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就是實實在在的講政治、講大局、講穩定。
第三,擴大就業,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內在要求。社會保障必須建立在有勞動能力的人逐步實現勞動就業的基礎之上。社保基金主要來源于用人單位和在職職工的繳費。如果脫離這個基礎,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吃社保,有勞動能力的人也吃社保,“食之者眾、生之者寡”,長此以往,勢必形成惡性循環,社保基金將入不敷出,支撐不牢,甚至垮掉。按照目前水平,失業保險金平均每人每月支出300元,全市所有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每年需要支出1500萬元左右。如果這些人員更多地實現就業,不僅可以減少這方面的支出,而且作為參保人員,還會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形成“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的良性循環。所以說,加強就業與再就業工作,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既可以保障他們的生活,也有利于增加社保基金收入,減少社保基金支出,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第二個問題,明確目標,落實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解決就業問題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根據全國、全省和蘇州市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我市就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勞動者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形成以勞動力自主就業為主導、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新機制。主要目標是: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失業人員年度再就業率達到50%以上;確保每年新增勞動力就業率在90%以上;有勞動能力、就業愿望的特困失業人員,對就業崗位不挑不揀的,保證每戶至少1人就業。為實現上述目標,各地重點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經濟發展,開辟新的就業崗位。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經濟增長可以帶動就業增長,就業增長能夠直接提高居民收入和購買力,進而帶動內需擴大,促進經濟增長內需機制的形成。當前要突出抓好三項重點:一是要著力提高現有企業運行質量。這是控制失業的源頭,也是穩定就業的關鍵。最近幾年,我市通過實施制度創新,加快技術創新,在經濟運行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的同時,形成了一批規模總量可觀、勞動力容量龐大的企業集團。象沙鋼集團,這幾年已累計消化吸收征土工、下崗人員2149名;華芳集團不僅使本鎮及周邊地區近3000人實現了就業,而且還為不少外地職工解決了就業問題。這些企業不僅在全市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在吸納勞動力方面同樣發揮了主渠道的功能。我市的一些中小企業在解決就業問題上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年,我市新增的就業崗位中,中小企業就占了近一半。因此,我們要在扶優扶強,加快發展規模經濟的同時,鼓勵發展一批有較大勞動力容量、有較好市場前景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要在提高企業的運行質量上狠下工夫,確保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實現良性互動。二是要加快發展服務業。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資本和技術替代勞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再加上城市工業減員增效、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使得一、二產業的就業空間將逐步萎縮,而服務業行業多、門類廣、發展空間大,勞動密集、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并存,可以吸納大量的不同層次的勞動力就業。這幾年,盡管我市的服務行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分額還不高,發展的空間還很大。象國慶期間的商貿一條街活動,7天的累計營業額達到了238萬元,其中10月1日就超過了40萬元,參與的市民更是人山人海。這已經很好說明,隨著我市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興辦服務業的興趣已經激發,群眾對服務的需求進一步增大。各鎮、各部門要抓住機遇,把發展各類服務業作為解決勞動就業問題的一項關鍵任務,特別是要針對居民人口集中的特點,結合廣大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生活服務的需要,大力發展社區服務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三是要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是調整所有制結構的重要內容,也是廣開就業門路的重要方面。這幾年,許多地方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放到了突出位置,私營企業的數量、經濟的總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市有個體工商戶2萬多個,私營企業7947家,個體私營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但總體上看,各地的發展并不平衡。發展比較快的鎮,私營企業的入庫稅收接近全鎮總量的一半,當地老百姓有80%在企業實現了就業。與之相比,我們少數鎮差距還很大,無論是私營企業的數量,還是私營企業的規模,都存在不足。希望各地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真正使之成為我市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的新亮點。
2、加強政策扶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與再就業主要依靠市場調節。通過市場機制作用,引導勞動者市場就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但僅靠市場機制自發調節,沒有必要的行政推動和政策扶持,那些缺乏競爭能力的失業人員,仍難以實現再就業。為此,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圍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研究制訂了一整套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的政策措施,有關文件即將下發。優惠政策主要有:一是稅費減免政策;二是增加財政投入,相應增撥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勞動力市場建設費等經費開支;三是小額貸款政策,建立擔保基金,為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提供小額貸款;四是就業援助政策,把男50周歲以上、女40周歲以上,就業困難的下崗失業人員作為再就業援助的主要對象,提供崗位援助。上述這些優惠政策,有些是對過去規定的重申和強化,更多的是新規定、新要求。政策所體現的出發點,就是就業增長點在哪里,政策就支持到那里,就業服務就跟隨到那里,工作網絡就延伸到那里。從制訂這些政策的取向來看,我市無論是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還是政策的修訂完善工作,都必須進一步加強。會議以后,有關部門要迅速研究具體操作辦法,盡快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公務員之家:
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拓寬就業渠道。近年來,我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為下一步社會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社會保險與勞動就業緊密聯系,直接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擴大就業直接取決于社會保險的發展。因此,要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必須進一步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切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當前的工作重點,一是要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目前,一些企業雖然參保,但并沒有落實規定,職工漏保或不保,甚至一些企業整體不參保,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引發了一些矛盾和問題。無論是國有、集體企業,還是個私企業,無論是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以及城鎮個體工商戶,都必須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在城鎮企業工作的所有職工,不論本地還是外地,都要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所有鎮、村企業都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入城鎮社會保險。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二是要加快社會保險制度的完善。前幾年,我市從實際出發,在鎮村企業實行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別,保持社會穩定以及轉變群眾的養老觀念,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趨成熟,國家對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改革和調整,特別是隨著我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飛速發展,以及我市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吸引力逐步降低,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并對職工在城鎮企業與鎮村企業之間的流動形成了制約,影響了就業與再就業。對此,市勞動保障部門要認真研究,盡快制訂解決問題的辦法,各鎮、各部門要配合做好這項工作。三是要認真做好失業保險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銜接工作。對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人員,勞動保障部門必須及時發放失業救濟金和其他失業保險待遇。對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的下崗失業人員家庭,市民政部門要按規定給予救濟。各鎮、各部門、社會各界,尤其是我們各級領導、黨員干部,都有責任和義務關心、幫助這些下崗失業人員。
4、強化就業服務,擴大就業空間。就業服務本身雖然不能創造就業崗位,但通過接受周到細致的就業服務,下崗失業人員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就業機會。搞好就業服務,目前的重點是:一要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建設一個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勞動力市場,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我市來講,一方面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硬件設施建設,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盡快實現勞動力資源信息城鄉一體化管理;另一方面要樹立勞動力市場的品牌優勢,以規范的管理、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信用,吸引企業,吸引求職者,真正把我市的勞動力市場建成一座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的重要橋梁。二要創新就業服務方式。要積極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工作,在職業介紹機構中實行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鑒定申報、檔案管理、社保關系接續“一站式”服務。根據失業人員的特點,切實加強職業指導,鼓勵靈活就業、彈性就業。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介紹,加強匹配介紹,提高職業介紹的成功率。要進一步增強再就業培訓的針對性,根據就業需求的變化,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訓,實行“定單式”定向培訓,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三要加強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現有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要切實承擔責任,加強對失業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市區主要街道和工作任務重的鎮要建立相應的勞動保障事務機構,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由市、鎮兩級財政負責解決。要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在就業和社會保險方面的作用,賦予居委會下情上達、溝通和介紹就業的職能,真正在全市構筑完善的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的服務平臺。四要加大職業教育與再就業培訓工作力度。要把加快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作為預防失業、穩定就業和再就業的重要工作內容,大力加強就業培訓。各級培訓機構要主動加強與用人單位聯系,根據就業需求的文化,組織開展高層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扎實搞好行業培訓,組織有創業愿望的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創業能力培訓,開展創業咨詢,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開辦企業的程序和管理知識,提高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就業。五要積極開展再就業援助。對年齡在男50、女40周歲以上的失業職工,男45、女35周歲以上的單親和雙失業家庭,以及靠民政救濟的城鎮失業人員家庭,實行重點幫助。目前,除了給予必要的生活照顧外,要盡快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今后凡是政府投資形成的崗位,要盡可能安排一些再就業援助對象。會議以后,各級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對在職編外勤雜人員要迅速進行清理,原則上不再使用退休人員,而應騰出崗位讓再就業援助對象競爭上崗。各鎮、各部門都要迅速投入到這項工作中,11月份把清理情況(包括空崗位)報市政府,然后由市勞動保障局組織各部門到勞動力市場統一招工。
5、強化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從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影響就業與再就業的原因,固然一定程度上還有崗位問題,但失業人員的就業觀念問題不可忽視。通過近年來的努力,雖然全社會就業觀念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許多失業人員走上了自強自立、自謀職業的道路,涌現了一批生產自救、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但還有不少人仍存在著就業靠單位、失業找政府、崗位要固定、收入要豐厚等陳舊觀念和錯誤想法,還有的失業人員既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高不成,低不就”,不切實際地希望找到一份既光彩體面,又輕松舒適的工作,錯失了就業良機。從某種意義上說,失業人員的陳舊觀念,已成為制約我市擴大就業的一大因素。對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各級都要抓好就業形勢和擇業觀念的教育,大力宣傳典型經驗和典型事例。要讓大家認識到,實現就業和再就業,不僅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更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各鎮和勞動保障部門、各新聞單位、街道和各企業主管部門要多渠道、多層次組織好再就業的專題宣傳工作,引導人們增強崗位競爭意識、就業風險意識、自主創業意識。要在全社會倡導“再就業光榮”,特別是用人單位要對再就業人員多一份理解,對從事苦臟累工作或者各種臨時性工作的職工要多一份尊重,用人單位在勞動報酬、勞動福利等方面必須一視同仁,為職工轉變觀念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三個問題,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切實把擴大就業工作落到實處
總書記一再強調,黨政領導干部要講政治、抓大事,善于從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做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是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大事、要事和難事,必須擺上黨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具體要做到“四個到位”:
1、領導責任要到位。擴大就業,促進就業與再就業,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就業問題解決得如何,是衡量我們執政水平的重要標志。為加強對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的領導,市政府將成立再就業協調小組,由曹福龍市長掛帥,成員單位由勞動保障、計劃、經貿、監察、民政、財政、稅務、工商、農工辦、銀行、總工會、婦聯、共青團等部門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具體負責勞動就業的組織協調工作。各鎮、各部門作為這項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對本地區、本部門的就業與再就業工作負總責,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切實把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新時期的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是一個新的課題。各級領導要改進作風,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及時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對策,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勇于在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上求突破。德積鎮實施“500扶民工程”,促進了當地近500名群眾就業。對實踐中的這些新鮮經驗和先進典型要及時總結,大力推廣。對一些重大問題,各級主要領導要親自調查研究,及時拿出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加以解決。這項工作,也要建立一把手負責制,各鎮、各部門主要領導親自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政策落實要到位。1998年,市政府曾專門就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出臺了《關于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下崗失業人員,提倡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市有關部門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還明確了崗位補貼、培訓補貼、職業介紹補貼、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總的來看,這些政策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基本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工作發展仍不平衡,一些部門對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還不大,有些扶持政策并沒有落到實處。對此,各鎮、各部門要引以為戒,端正態度。今后,不管是已出臺的還是剛頒布的,只要是上級明確的,貫徹一定要積極,不能推諉、扯皮、拖拉。為確保政策及時、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我們要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公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各鎮、各部門要建立政策公示制度,凡是涉及自己職能范圍的優惠政策,都要對外公布。市報社、電視、電臺要開辟專欄,廣泛宣傳促進再就業的優惠政策。各類職業介紹機構、工商注冊和稅務征繳大廳以及失業人員較集中的地段和社區要設立公示牌,介紹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政策規定,并將優惠政策及操作辦法、再就業服務項目等編印成冊,免費發給失業人員。二是抓落實,確保政策不折不扣兌現。最近,市里正準備采取措施,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社會保障和再就業等重點支出,財政預算原來用于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補助資金不減少,調整用于促進再就業。同時,財政支出相應增加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和勞動力市場建設費等項目。各鎮、各部門也要相應采取措施,拓展就業基金的籌集渠道,保障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要動員社會各界,發動全市上下,通過贊助、募捐等形式,加強就業基金的籌集,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
3、部門職責要到位。市勞動保障、民政、計劃、經貿、財政、銀行、稅務、工商、城建、農工辦等部門,與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關系最為密切,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的成效。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認真研究應該為失業人員再就業做些什么,怎樣做得更好。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帶著感情做工作,帶著責任抓落實,像關心自己家人那樣去關心和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真正把促進再就業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使每個下崗失業人員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
市勞動保障部門是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的主管部門,既要認識到這是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又要切實擔負起責任,履行好部門職責。要當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參謀、助手,對就業與再就業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調查研究,及時提出解決的辦法。要統籌規劃,積極協調,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齊心協力解決就業問題。要認真研究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關心。近幾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為下崗失業人員送溫暖、送技能、送崗位,圍繞就業與再就業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做了很多工作。今后,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繼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4、檢查考核要到位。加強檢查考核,是促進就業與再就業工作,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的有效手段。各鎮、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督促檢查機制,把日常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結合起來,以檢查促落實,以檢查促整改。各部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定期檢查制度,開展專項檢查,公布舉報電話,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關部門要加強自查自糾,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執法,大力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堅決取締非法職業中介,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失業人員創造寬松的就業環境。市里將把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列為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一項內容,對再就業任務完成情況,農村純農戶勞動力就業率、參保率,以及企業和職工的參保情況進行定期考核,確保全市擴大就業、促進增收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同志們,我們一定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加強領導,轉變作風,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努力開創我市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的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
- 上一篇:領導干部開展作風建設活動心得體會
- 下一篇:縣委辦公室主任開展作風整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