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報告
時間:2022-11-09 02:41:00
導語: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近期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9年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部署2009年工作任務,動員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切實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下面,我講兩個問題。
一、200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回顧
2009年,我市在經受倒春寒、低溫寡照等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嚴峻考驗下,以做強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有效地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和農村工作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新局面。全市農村地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9.8億元,增長127%;實際使用外資1.2億美元,增長19.2%;到位內資48億元,增長1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4億元,增長34%。農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16元,增長14.6%,從“九五”期末北三市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一位。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優勢產業迅速膨脹。農業生產喜獲豐收,水果、蔬菜、畜牧、水產產量和效益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0.1萬噸;畜牧產品總產量達到17.7萬噸,增長28.9%;水果總產量達到38.6萬噸,增長8.4%;蔬菜總產量達到58萬噸,增長11.5%;水產品總產量達到27.5萬噸,略有增長。畜牧業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已成為發展的主導方向。到2009年末,累計建成畜牧標準化養殖小區162個,2009年當年就投入資金8400萬元建成102個,超過以往年份總和,當年增養肉雞800萬只,肉牛4000頭,生豬5萬頭,創產值2.3億元。水果業發展勢頭強勁,果業大市的規模優勢持續加速擴大。新植名優果樹6萬畝,增長20%,其中新植蘋果3.6萬畝、櫻桃1.1萬畝。進行精細管理,應用先進技術,果樹授粉8000萬株,果實套袋10.1億個,優質果品率達到70%以上。保護地生產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新型優勢產業初步形成。在品種上由傳統的蔬菜生產向水果栽培和畜禽養殖轉移,在功能上由單一栽種型向以“四位一體”日光溫室為代表的復合型調整,新發展保護地3萬畝,新建百畝以上小區25個,基本形成復州城棚桃、駝山草莓和櫻桃、楊家韭菜和食用菌、李店和炮臺畜禽養殖等優勢產業帶。水產業優勢迅速膨脹,環渤海最大的海參增養殖基地進一步鞏固。新增池養和淺海底播養殖海參2.5萬畝。水產品苗種生產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新建陸地工廠化養殖車間4.7萬平方米;海域管理進一步規范,獲得國家海域管理先進市稱號。
——農業產業化實現新突破,農業綜合競爭力迅速提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取得量與質的同步躍升。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26家,其中當年新建投資額5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2家(超千萬元企業6家),總投資3.8億元。投資1.5億元的成達食品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建成后日可屠宰肉雞25萬只;投資1億元的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當年建設并投產,日加工水果2000噸。農產品加工企業年實現營業收入40多億元,實現出口供貨額15766萬美元,對農業生產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拉動作用。農民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扶持和新建以農業專業生產協會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6個,并為各類組織配置計算機40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70個,擁有會員2.6萬多人,與9.6萬戶農民簽訂生產訂單,其中種植業訂單65萬畝,養殖業訂單4000萬只(頭)。市場開拓向縱深發展。新建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11處。新建千噸以上恒溫儲藏庫19個,新增儲藏能力2.5萬噸。重點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農產品經紀人,鼓勵他們積極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年經銷額50萬元以上農產品經紀人已發展到300多人,當年新增36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農產品經紀人年銷售農產品100多萬噸,促進了農產品的暢銷和增值,為農民增收做出重要貢獻。
——科技興農戰略穩步實施,農業科技得到有效應用。科技服務工作得到顯著加強。圍繞“幫著農民算,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圍著農民轉”,安排農業科技人員自定課題、自選項目、自尋載體,開展下鄉掛牌服務,大力推廣種養業新品種、新技術。舉辦科技培訓班420期,培訓農民17.6萬人次;舉辦科技大集28場,送書2萬余冊,印發科技資料30萬份;引進新品種6個、推廣新品種28個,測土配方施肥、果樹鋪設反光膜等農業增產增效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實現節本增效1億元。農業標準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基地3處,獲得綠色食品標識21個。完成一池三改700戶,大中型沼氣池5處。
——農業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大,農業可持續發展潛力顯著增強。農田水利建設成效明顯。建設重點農田水利工程項目131項,新增灌溉面積3.2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22萬畝;松樹水庫除險加固、東風灌區配套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實施,完成6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植樹造林17萬畝、3741.6萬株,其中完成綠色通道120公里,綠色屏障17.2公里,河流綠化35條,圍綠32個,村屯綠化23個。全年造林成活率達85%以上,創歷年最好水平。
——農村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農民群眾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310公里,有65個村新通了柏油路,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完成27個鄉鎮辦遠程教室建設,配備2223臺計算機;為貧困家庭學生減免學雜費122.4萬元;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投資2260萬元,新擴建和維修22家鄉鎮衛生院,醫療環境和條件有了很大改觀,農民看病難問題得到緩解。新建人畜飲水工程37處,解決7809戶、2.6萬農民飲水困難。全面實施農村改水改廁,新增自來水受益人口3.4萬人,新改建衛生廁所6900座。農村有線電視發展到9萬戶。
——黨的農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民保障措施得到進一步強化。落實糧食直補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資金2128.9萬元、良種補貼390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突破性進展,參合農民達到35萬人,超出計劃15萬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擴大到1.2人,發放保障金632萬元。救災救濟工作效果突出,發放救災救濟款229萬元;投資141萬元為94戶遭水災農民建房。落實扶貧開發項目13項。6個鄉鎮214個村民組完成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審核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3.6萬戶;處理涉地糾紛280余起。21個鄉鎮實行村會計委托制度,有16個實現了電算化。引導農民規范流轉土地2.8萬畝。培訓農村勞動力30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1萬人。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措施得力,取得階段性成果。針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播的嚴峻形勢,全市上下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采取扎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全方位防控疫情。一是堅持強制免疫、消毒、監測、監管。對全市畜禽全部進行免疫注射,注射密度達到應注射量的100%;對全市22萬農戶的飼養場所、院落和主要交通道口全部進行消毒;對商品雞進行抽樣檢測;對畜禽交易場所、屠宰加工場點等加強監督管理。二是堅決防止外疫進入我市。在李官鎮、許屯鎮和境內的7個高速公路口設立了動物防疫檢查消毒站,對進入我市運載畜禽的車輛、設備進行嚴格消毒;開設了運禽車輛專用通道;在主要入境通道上,建立消毒帶。經過艱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阻在我市以外,保障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畜牧業發展安全。
同志們,過去的一年,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業重點項目多、農民增收幅度大、農村經濟發展快、農村社會事業進步大,特別是作為“十五”時期的最后一年,我們勝利完成了“十五”期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各項預期目標,為“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全市農村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農民群眾、向奮戰在農業戰線的各級干部、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村金融工作者、農業企業家和農產品經紀人,表示最誠摯的問候和最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現在我市的農業和農村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難度加大。政策和農產品價格因素對提升農民增收空間是有限度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完善。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有待于全面提高。農業生產受氣候條件和重大畜禽疫情等因素制約較大,農業生產管理水平較低,農業品牌較少,農民組織化程度不夠高,農業競爭力總體上不夠強。三是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支撐能力不強。農業和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科研基礎設施較差,農業科技人員數量較少,制約了農業科技推廣,影響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進步。四是維護農村穩定的壓力日益增大。特別是土地、拆遷等方面矛盾糾紛呈增加的趨勢,應引起足夠重視。對此,我們必須采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安排
2009年,是“十一五”的起始之年,也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擺到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上,一切工作圍繞新農村建設展開,我們要真正肩負起這一歷史的重任,努力完成這一神圣的使命,力爭一年見成效,三年看形象,五年有大成。這種新的形勢,對我們廣大農村干部群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200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9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大連市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中心,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轉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業綜合競爭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再上新臺階。
2009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圍繞支柱產業優勢,做大主導產業規模,突出抓好畜牧、水果、保護地、水產生產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加快實施效益倍增計劃。農業總產值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1%;實現糧食總產量40萬噸,畜牧產品總產量20萬噸,水果總產量40萬噸,蔬菜總產量60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7.8萬噸。
(一)優化結構,突出特色,壯大農業主導產業。牢固樹立市場農業、高效農業的觀念,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區域布局、強化規模生產,實現“種植基地化、養殖小區化”,使優勢產業更優,特色產業更特。以標準化養殖示范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加速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養殖小區建設是畜牧養殖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實現畜牧業產業化的基礎,要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持續高效”的原則,建設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60處,扶持養殖大戶10個。增加養殖肉雞1000萬只、生豬20萬頭、肉牛2萬頭、奶牛1000頭。種植業由糧食種植向果菜栽培發展。新栽名特優果樹5萬畝;加快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步伐,建設保護地3萬畝;擴大創匯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萬畝。加快海洋產業化進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積極發展近海養殖業,提高水產養殖業經濟效益,新增池養海參面積1萬畝,淺海底播參苗5000畝。積極推進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采用良種良法,實行標準化生產,使優勢特色農產品擴大規模,形成產業帶,成為區域性農業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和完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主要是東馬屯蘋果、得利寺龍口櫻桃、李官葡萄、復州城桃、駝山紅富士蘋果等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炮臺和牛、泡崖肉雞、永寧生豬等畜牧養殖示范基地,交流島池塘海參、炮臺工廠化育苗等水產養殖示范基地,李店、老虎屯現代等蔬菜生產示范基地。
(二)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全力膨脹農產品加工業。強化“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抓住“壯大實力、增強競爭力、提高帶動力”三個關鍵環節,進一步落實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市的龍頭企業能夠快速實現生產上規模、產品上檔次。鼓勵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引進、應用、開發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投入農產品加工業,盡快吸引增量,擴大存量,提高質量。年內新建、擴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8家。繼續鼓勵多形式、多渠道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放手發展各類農業專業協會和經紀人,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有關部門和鄉鎮要重點扶持一批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合作組織要真正做到運行規范、約束嚴密、高度協調,成為農民進市場的可靠載體和抗風險的有效保障。深度開拓農產品市場。探索建設促進市場、企業、合作組織、經紀人有機聯系,集信息、儲藏、包裝、運輸、檢驗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市場。積極扶持農產品經紀人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引導經紀人著眼于國內外大中超市和批零市場,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和暢通的農產品營銷渠道。年內,重點培育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經紀人10人。努力擴大農業訂單生產。鼓勵并組織加工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在雙贏基礎上與農民簽訂農業生產訂單,帶領廣大農民進入市場,發展種植業訂單70萬畝,養殖訂單4000萬只(頭)。
(三)完善服務平臺,發展鄉村工業和勞務經濟,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推動以鄉村為依托、以農業為主體的傳統農村經濟,向以城鎮和工業區為依托、以工業為主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經濟轉變。要按照城鄉工業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思路,重點加快鄉鎮工業區建設,打造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實現工業集約、集群發展;要全力培育主導產業,盡快形成農村地區較大經濟增長點;要支持農村地區承接工業項目,培育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增強經濟核心競爭力,年內引進建設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0個。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讓更多農民享受現代城市文明成果。根據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非農產業向城鎮集聚、住宅向社區集中的發展方向,合理布局,梯度推進,以城區為中心,以復州城鎮為次中心,加快小城鎮建設,全力構建高水平的城鎮網絡體系,使絕大多數地區能夠充分得到中心城鎮的帶動和輻射。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力,加速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加速實現農民收入由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向經營性收入轉變。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勞動力轉移規模。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積極引導勞務中介組織依法輸出勞務。研究與發達地區和大企業進行對口聯系,建立勞務輸出基地,提高轉移就業率。年內轉移農村勞動力新增1萬人,使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對在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方面表現突出的要給予獎勵。同時,積極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對帶資金、技術、項目回鄉創業做出顯著成績的人員,要給予大力表彰和獎勵。
(四)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科技農興戰略,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廣大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是最根本的要求。要高度重視農民培訓工作,圍繞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技術和專業技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提高培訓質量。堅持以“政府引導、培訓基地市場化運作、部門監管、農民受益”的原則,創新培訓體系,完善服務機制,整合教育資源,形成培訓長效機制。強化農民夜校、農民職校、遠程教室及巾幗網上執法培訓基地等建設,定點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使之成為農村技術人才培養中心和科技傳播中心。年內培訓農民20萬人次,其中,勞動力轉移培訓5000人,“綠色證書”培訓3000人。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推廣一批成熟技術,示范一批有較大潛力的新技術,攻克一批制約農業增產增效的重點技術,不斷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全年引進新品種36個、新技術12項,推廣新品種28個、新技術22項;進行重點扶持,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戶,以示范戶帶動廣大農戶,年內培育農業科技示范大戶20個;深入開展科技人員下鄉掛牌服務活動,加快構建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長效機制。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到企”活動,及時、準確地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服務。
(五)實施品牌戰略,完善農產品質量體系,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爭創名優品牌。組織好涉農企業、經濟合作組織和經紀人搞好農產品商標注冊工作,依托現有特色農業、特色產品,篩選一批市場效應較好、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整合資源,擴大產品市場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占有份額。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建設農產品銷售綠色通道。特別要加大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力度,加強動植物的檢疫、防疫和病蟲害防治,提高農產品標準化水平,力爭新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3個,市級6個;要逐步推行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以優質農產品立足市場、擴大市場,年內爭創綠色食品標識10個,有機食品2個。實施放心食品工程,加大對糧油、蔬菜、水果等食品的衛生安全監管力度,全市大型農貿市場要逐步配備農藥殘留檢驗檢測設施、設備,完善食品放心體系。積極抓好農業信息平臺建設,加大我市優勢農產品境外和域外宣傳和推介力度,提高我市農產品對外知名度。
(六)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農業支持力度,加快營造農民持續增收的新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統籌規劃建設與管理,努力形成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發展格局。各鄉鎮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修編完善鎮村發展總體規劃和布局調整,力求形成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配套完善、環境優美、協調發展的城鎮及村莊。積極探索“遷村并點”建設,以農民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村為中心,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周邊分散農戶、小村莊向規模較大的自然村靠攏。完成200公里農村公路網建設,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做好農村社保擴面工作,引導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為務工者辦理養老保險;擴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低保人數達到1.42萬人,保障面達到2%。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85%以上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強農村醫療隊伍建設,認真研究解決群眾看病難和醫療費貴的問題。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輟學率控制在1.86%以內;對農村中小學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免除學生學費、課本費等項費用;加強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撤并不足百人學校20所。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增加農村有線電視用戶1.8萬戶,為100個村安裝無線廣播。實施農村困難戶安居工程和移民搬遷工程,改造80戶農村生活困難家庭危房;為230戶貧困殘疾人新建和修繕房屋;搬遷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和生活困難居民200戶,重點解決好泥石流易發地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問題。建設人畜飲水工程20項,解決2萬人飲水困難。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體制。堅持把農村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來抓,深入開展農村衛生創建、環保創建活動。要從群眾反映較強烈的問題入手,從農村環境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按照衛生潔化、家庭美化、環境優化的標準,集中整治垃圾成堆、蚊蠅亂飛、污水橫流、村舍亂建問題,保持村容整潔,改變農村面貌。
(七)夯實農業基礎,改善生產條件,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科學制定水資源發展規劃。完成重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120項,治理水土流失13萬畝。搞好東風灌區改造工程,積極發展節水灌溉。加快推進松樹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加強水土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對大沙河、復州河等重點河流和險工險段的治理,保護河道安全,增強農田旱澇保收能力。大力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以建設綠色瓦房店為目標,突出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著力抓好綠色通道、河流生態綠化、綠化村和圍綠建設,進一步改善我市生態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鼓勵和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全面封山禁牧,妥善解決林畜矛盾,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全年造林17萬畝,植樹4000萬株。進一步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完善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鞏固和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建設成果。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行清潔生產。著力抓好“一池三改”、“四位一體”和大中型綜合沼氣池建設,年內建設“一池三改”800戶、“四位一體”600個、大中型綜合沼氣池5座。做好農業普查工作。根據上級部署,今年我市要開展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主要是查清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以來,我市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變化情況,為研究制定全市國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制定各項社會經濟政策提供重要依據。因此,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辦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組織,落實責任,明確任務,依法普查,保證質量。
(八)落實政策,深化改革,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活力。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穩步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的集約化程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農村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全年完成土地流轉3萬畝。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牢牢抓住國家、省和大連市對農業加大投入的機遇,多形式、多渠道爭取支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注重引進外來資金和本地民間資本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擴大公共財政在農村覆蓋范圍,保障農村合作醫療、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事業發展。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協調金融部門,為農民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6.5億元,有效解決貸款難、融資難的瓶頸制約。健全完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報刊雜志“限額制”等落實情況的專項審計。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完成延包村組的經營權證審核發放以及發放資料的歸檔工作。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各鄉鎮、各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層層分解落實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調度檢查力度,確保完成各項工作目標,尤其要確保完成“三增一保”目標。
同志們,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思路已經清晰,目標已經明確,機遇難得,任務艱巨。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市委的領導下,團結奮斗,真抓實干,全面推進我市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上一篇:老年癡呆患者護理問題研討論文
- 下一篇:縣新農村建設擴大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