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時間:2022-07-14 11:37:00
導語: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灌南縣常年在外務工人員近20萬,外出務工黨員2000多人。如何實施對在外務工人員,特別是外出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縣委十分關注和非常重視的問題。近年來,縣委組織部等部門立足創(chuàng)新,務求實效,以駐杭州市流動黨組織的建設管理為重點,在建立流出地與流入地黨組織共建共管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之路。
一、駐杭流動黨組織的基本情況
*年6月,“灌南縣李集鄉(xiāng)駐杭州市流動黨員黨支部”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qū)成立。5年來,在兩地黨組織的共同指導、幫助和支持下,黨支部較好地發(fā)揮了流動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在組織勞務輸出,維護民工權益,教育務工人員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融入杭州市三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有32名務工黨員被用工單位表彰為先進個人,流動黨支部年年被所在街道、社區(qū)評為先進黨支部。2005年7月,流動黨支部被杭州市下城區(qū)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10000多名在杭務工人員,在流動黨支部的帶領下,用自己的誠實勞動和優(yōu)秀表現,為杭州的建設作出了貢獻,更為灌南人民樹立了良好形象,贏得了杭州人民和家鄉(xiāng)人民的一致贊譽。今年6月,在李集鄉(xiāng)流動黨員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中共灌南縣駐杭州市流動黨員總支部委員會”,把灌南所有在杭州務工黨員全部納入管理。為了進一步強化管理,兩地黨組織認真總結了5年來對流動黨組織的管理經驗,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形成了共識,建立了雙方黨組織對流動黨組織“共建共管”的新機制,并簽訂了“灌南縣在杭流動黨員黨總支共建共管協議”。兩地媒體對灌南駐杭流動黨組織的事跡進行過多次宣傳報道。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同志對灌南駐杭流動黨組織非常關注,指示縣委給予充分支持。浙江省委副書記喬傳秀同志親臨流動黨支部調研,指示要加大支持力度,要總結推廣灌南縣和下城區(qū)在流動黨員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江浙兩地的主要領導都對流動黨組織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和共建共管的成功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二、流動黨組織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灌南縣駐杭流動黨組織之所以能引起兩地領導的重視、杭州人民的贊譽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關鍵是流動黨組織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一是流動黨員之家。外出務工黨員遠離家鄉(xiāng),長期游離于黨組織之外,難以正常進行組織生活。流動黨組織的建立,為務工黨員建了一個在外的“家”。幾年來,流動黨支部不斷發(fā)展壯大,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發(fā)展了7名新黨員,黨員人數從13人增加到90多人,還有28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杭州,灌南的務工黨員,雖身在異地,但都有在“家”的感覺。流動黨總支的成立,使這個務工黨員在外的“家”更大,更溫暖。
二是職業(yè)介紹的橋梁。流動黨組織不僅是務工黨員的家,也是萬名務工人員的家。支部一班人主動和用工單位聯系,廣泛收集用工信息,努力為家鄉(xiāng)來杭務工人員介紹適合個人技能的用工單位,并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當地的新環(huán)境。同時,教育引導廣大務工人員誠實誠信做人,守紀守法務工。由于黨支部介紹的務工人員工作努力,又遵紀守法,許多用工單位都愿意接收流動黨支部介紹來的務工人員,一些用工單位還主動要求黨支部為其招工。杭州市江干區(qū)一家保安公司經理,前不久找到黨支部書記邵中國,向他“預訂”4000名保安。流動黨支部成立5年來,已為2000多名灌南人在杭州找到了工作。目前,杭州市的各個街道、各個行業(yè)都有灌南人的身影,下城、拱墅、江干等三個城區(qū)是灌南人的相對集中地,尤其在保潔、保安、汽車駕駛和物流配送等4個行業(yè)。
三是權益維護的后盾。外出打工者向來是弱勢群體,來杭州務工的灌南人也不例外。有時,工資報酬、勞保福利等權益糾紛也會發(fā)生,靠務工人員自身散兵游勇式的維權顯然勢單力薄。流動黨組織充分發(fā)揮組織優(yōu)勢,千方百計為打工者爭取合法權益。2004年,一名在杭務工的灌南縣人下班途中遭遇車禍,肇事車逃逸,用人單位也不愿管。了解情況后,黨支部出面拿起法律武器,最終為這位打工者討回了公道。5年來,流動黨支部協調解決民工維權糾紛100多起。2005年4月25日,一位浙江錢塘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讀到《杭州日報》關于流動黨支部的事跡報道后,給黨支部書記邵中國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律師表達了對他們的欽佩之情,表示愿意為灌南民工維權提供法律支持。此后,已有數起民工維權糾紛在這位律師的幫助下得到圓滿解決。
四是宣傳灌南的窗口。流動黨組織在介紹工作和開展維權活動的同時,注重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教育管理,教育他們要“遵紀守法做事,誠實守信做人”,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杭州市的各項規(guī)定,模范執(zhí)行用工單位的紀律制度,處處樹立灌南人的良好形象。在杭州,灌南的流動黨支部是一座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廣大務工黨員是一面面流動的旗幟,10000多位灌南人就是灌南縣的一個個典型。通過駐杭流動黨支部這一窗口,廣大務工者宣傳了灌南,樹立了灌南人誠實誠信、純樸善良的良好形象;通過這一窗口,杭州人,浙江人認識了灌南,了解了灌南。一些浙江客商出于對灌南的信任,紛紛來灌南投資興業(yè)?,F在在灌南投資創(chuàng)業(yè)的浙江客商有800多人,其中企業(yè)業(yè)主200多人,企業(yè)管理和營銷人員300多人。
三、兩地共建共管的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兩地共建共管機制。為實施對在杭務工黨員的有效管理,保證流動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流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發(fā)揮,我們立足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流動黨組織共建共管的新途徑。通過5年來的工作實踐,兩地在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方面達成了共識,建立了流動黨組織共建共管的工作機制。1.交流溝通機制。兩地組織部門保持經常性聯系,重大事項隨時溝通聯絡。2.陣地共建機制。兩地黨組織共同為駐杭流動黨組織提供物質支持和經費保障,確保流動黨總支和所轄黨支部有辦公設施設備、有組織活動場所、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有必要的活動經費。3.雙向共管機制。
二是科學設置組織。灌南縣駐杭州市流動黨員黨總支,按照地域相鄰、行業(yè)歸口、便于活動和管理的原則,把在杭務工的灌南籍務工黨員編入4個黨支部。同時成立黨總支領導下的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流動黨總支及其下設的4個黨支部均已民主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組織也正常開展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根據黨章規(guī)定,明確駐杭流動黨總支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員教育管理、維護在杭務工者合法權益、培養(yǎng)發(fā)展黨員等方面的職責,并幫助制定規(guī)章制度。其中,《接訪救助制度》要求流動黨組織樹立為務工人員服務的宗旨意識,積極為務工者解決工作中、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困難,切實維護在杭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及時掌握勞務市場行情,隨時為務工人員提供合適的招工信息,積極向用工單位推薦務工人員,并為務工人員爭取在工資福利、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合理待遇。通過不斷修訂,各項規(guī)章制度日臻完善。
四是指導開展工作。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流動黨組織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重要體現,是增強黨支部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幾年來,江浙兩地組織部門都非常重視對流動黨組織開展工作的指導和幫助。流動黨支部成立后,灌南縣委兩屆主要領導都曾多次赴杭州看望,實地指導他們開展工作。團縣委、總工會、縣婦聯等部門也通過各種方式指導駐杭黨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五是提供物質支持與經費保障。必要的物質支持與經費保障是黨組織開展活動的前提。自流動黨支部成立以來,灌南縣委組織部和李集鄉(xiāng)黨委每年都撥給一定的活動經費,為其訂閱黨建雜志,保證必要的學習資料供給。2005年7月,灌南縣與下城區(qū)簽訂了流動黨總支共建共管協議,灌南縣委組織部每年撥給流動黨總支的活動經費不低于5000元。流動黨組織所在地的杭州市下城區(qū)委組織部和朝暉街道、黎園社區(qū)也在活動場所和活動經費上給予了大力支持。黎園社區(qū)黨委為流動黨總支裝備了專門辦公室,配備了電話、電腦、空調等辦公設施設備,其會議室、資料室和電教設備隨時供流動黨總支使用,區(qū)委組織部撥給黨總支每年3000元的活動經費,還為黨總支書記、總支委員以及下屬黨支部書記每人配備一部小靈通,每月補助100元通訊費。
四、共建共管工作的主要體會
1、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
進城務工人員無論對于流出地還是流入地,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群體。外出務工人員是農村人口中思想活躍、能力相對較強的群體,他們大多數年富力強,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綜合素質較高。加強外出勞務人員的管理對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對于大中城市來說,外來的務工農民在城市三個文明建設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抓好農民工這一群體的教育管理,對城市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外出務工農民中的黨員是這個群體中的特殊分子,務工黨員的教育管理抓好了,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2、共建共管是實施流動黨員有效管理的必由之路。
流動黨員是黨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類型。目前各地對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都有著很高的認識,但往往是強調單向式的管理,忽視兩地的共建共管。實踐證明,僅僅是流出地或流入地的“一頭熱”,不可能實施對流動黨員的有效管理,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只有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協作,實施共同管理,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3、制度化和以人為本相結合是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的可行之道。
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在實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時,還應強調人性化管理,要廣泛開展黨員找組織和黨組織找黨員的“雙找”活動,黨組織要主動找黨員,要通過發(fā)揮流動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來增強凝聚力和影響力,讓廣大務工黨員主動向組織靠攏,亮出黨員身份。在杭州,灌南縣的務工黨員以黨員身份為榮,處處注意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實踐證明,制度化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相結合才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可行之道。
4、流動黨組織充分發(fā)揮作用是其生存與發(fā)展的前提。
共建共管機制煥發(fā)了流動黨組織的強大活力,黨組織在黨員和務工群眾中的教育管理、職工維權以及建設杭州、維護杭州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做出了成績,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重視建立流動黨組織的同時,更應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和工作機制,引導黨組織發(fā)揮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流動黨組織不斷發(fā)展壯大。
我們將進一步總結駐杭流動黨組織管理的成功經驗,不斷完善“共建共管”機制,繼續(xù)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在現有杭州、上海、蘇州、青島等流動黨組織的基礎上,按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原則,在所有符合建立流動黨組織條件的地方建立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動黨組織,加快機制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流動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廣大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fā)現和培植新的典型,發(fā)揮各類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輻射帶動效應,努力把我們縣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上一篇: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四權
- 下一篇:遵義市農村黨建凸顯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