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全國文化先進縣材料
時間:2022-08-07 08:59:00
導語:申報全國文化先進縣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古稱**國、**縣,隋改為今名,是全國聞名的歷史文化大縣,人文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大槐樹移民遍及全國各地,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境內轄16個鄉鎮,463個行政村,73萬人口,面積1563平方公里。1995年8月,縣縣曾以其驕人的文化工作業績,被授予全國文化模范先進縣。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隨著城市擴張力度的加大,原有文化設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設施正在規劃建設,沒能及時到位投入使用。為此,2005年被摘掉了全國文化先進縣帽子?!皩⑹恐獝u而后勇”。近三年來,縣委、縣政府痛定思痛,在認真反思的基礎上,迎難而上,快速行動,全方位出擊,高起點趕超,尤其在硬件設施建設上下力用功,很快改變了整體工作面貌,完成了后進變先進的大轉換,縣域文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為縣現代化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今年4月,臨汾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新農村文化建設縣現場會,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賈新田等領導應邀出席會議,充分肯定了縣的經驗。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文化領導體制機制日趨健全
文化建設是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源泉。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縣這一宏偉目標,縣委、縣政府一班人認識到,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和諧發展,必須破解當前在一些城鄉地區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陣地退化等現象,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立足鄉情民意,反映時代特點,把握文化建設目標時代化、陣地現代化、活動經?;?、內容品牌化、服務社會化的“五化”趨勢要求,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堅持把建設文化強縣作為構建和諧縣的重要內容來抓,成立了文化建設工作領導組,建立了書記、縣長掛帥,分管領導協調,職能部門主抓,縣、鄉、村三級共建,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縣縣文化強縣(2005-2008)規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創建文化體育先進鄉鎮、村活動方案》、《關于鄉鎮綜合文化站暨農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將文化建設統一納入到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了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堅持文化工作和經濟工作同步部署,調整經濟結構與壯大文化產業同步規劃,文化陣地建設與城鄉基礎建設同步推進,經濟指標與文化建設同步考核??h政府常務會議每季度研究一次文化工作,每年都要召開全縣文化工作會議,由縣政府領導和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簽訂文化建設及發展目標責任書,同時兌現上一年度的責任書。文化工作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不斷加大投入,文化事業經費持續增加
繁榮文化事業,經費投入是保障。近年來,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捐助為輔的工作思路,不斷完善政府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確保了文化事業持續穩定發展。一是每年年初召開縣長辦公會議,專門研究當年文化工作事宜,將確定的文化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據統計,2006年縣財政收入132070萬元,撥付文化事業經費1812萬元,2007年縣財政收入164735萬元,撥付文化經費2007萬元,2008年縣財政收入190599萬元,撥付文化事業經費2159萬元,文化事業經費的增幅均高于縣財政收入同期增長幅度,人均文化事業費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區別文化事業單位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全額、定額和差額財政補助,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及人員工資、業務經費和日常運行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并按時足額撥付。文化稽查隊、電影公司、飛虹影劇院、大槐樹蒲劇團則實行定額和差額相結合的方式給予財政補貼。三是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資助文化公益事業,參與各項文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各類社會力量捐助文化事業的資金都在1000萬元以上。
三、重抓基礎設施建設,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現已重構形成
基層文化陣地是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基礎,也是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石。2005年,在全國文化先進縣復查驗收中,我縣被摘掉了這一榮譽稱號,縣委、縣政府以此為戒,汲取教訓,加大了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連續三年,通過財政拿一點、鄉鎮籌一點、單位助一點、企業捐一點、農民集一點的資金投入辦法,大力加強文化陣地建設,使縣、鄉、村三級文化服務體系得以恢復重建。2006-2007年,由縣財政出資800余萬元,對原財政培訓中心進行了改造裝修,建起一流的文化活動中心,新建成的文化活動中心,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兩部分,其中文化館建筑面積達到1750平米,內有400平米的多功能演藝廳、350平米的休閑音樂廳、120多平米的老年書畫室、200多平米的音樂培訓教室、100多平米的舞蹈培訓基地,配備鋼琴、電腦、音響、投影等一流設備;圖書館建筑面積達到1750平米內有350平米的圖書超市,300平米的圖書報刊閱覽室,300平米的圖書藏書庫和350平米的書畫創作展示大廳,館藏圖書達到10萬冊,年入藏量達到1萬余冊,電子閱覽室裝備了60多臺電腦,功能齊全,設施先進,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同時,投資900余萬元裝修了飛虹影劇院,使之具備了舉辦大型演出活動的功能。2008年,縣委、縣政府又將建設1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100個農村文化大院列為全縣百項重點工程和十件惠民實事之一,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撥???20萬元給予扶持。新建成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活動中心建筑面積,分別達到300平米和150平米以上,內設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化資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室、多功能培訓室、棋牌室等多種機構。配備了電腦、電視、音響、dv投影、數字電影放映機等多種設備,具有圖書閱覽、文化娛樂、科技培訓,休閑健身等多種功能。實現了縣有文化活動中心、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的目標,初步形成以縣文化活動中心為龍頭,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為紐帶,以村文化活動室為基礎的群眾文化服務網絡。2009年,縣委、縣政府又作出新的決定,在原有文化活動中心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在縣城再新建一處文化活動中心,其中包括老年人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演藝中心、文體廣場,新規劃的活動中心建筑面積將達到22000多平米。
四、提供優質服務,群眾文化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建設重在服務,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設的根本宗旨。近年來,我縣不斷創新服務形式,拓寬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盡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的文化權益。一是大力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成立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領導組,建起了縣級支中心和380個基層服務站點,同時整合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農業科技培訓教育網絡、農村中小學校教育網絡,使文化信息資源網絡的覆蓋率達到100%。二是積極組織本縣文藝團體和邀請外地文藝團體來洪演出,從2007年至2008年,每年戲曲晚會和文藝晚會都在1000場以上。三是緊密結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廣泛組織社會各界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僅每年的春節、元宵節期間,全縣開展的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就達600多場。四是縣電影公司,組織全縣16支農民個體數字電影放映隊,堅持長年下鄉放映電影,2008年僅農村公益電影這一塊就達到5500多場,這還不包括縣城廣場電影、學校教育電影,商業廣告電影。五是堅持不斷的開展送書下鄉活動,縣圖書館每年的購書費均在10萬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加強公益服務,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我縣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和陣地的作用,堅持常年開辦舞蹈、器樂、書畫藝術培訓班,免費借閱報刊、書籍等,優惠提供上網查詢資料瀏覽信息,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大槐樹蒲劇團、縣道情劇社、老干部合唱團、天使少兒藝術團每年在縣演出多達600余場。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突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農民工三個重點,縣老干部局于1999年創辦了老年大學,至今已發展到一個總校,七個鄉鎮分校,學員長期保持在3000余人。縣文化館于2007年創辦了老年藝術大學,堅持定期邀請縣內外知名文化藝術專家,對老年朋友進行現場授課,多方面滿足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累計參加文化藝術培訓的老年朋友達5000余人次。縣文明辦、縣關工委、縣文體局每年都要召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安排部署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工作,僅縣關工委一家就成立起關工委組織機構1155個,配備起關工委成員3837人和625人的“五老”輔導隊伍,創辦圖書室281個,藏書達358880冊,創辦家長學校453所,籌集資金1045500余元,資助803名青少年學生解決上學難題,開展“中華魂”讀書活動,購買教育讀本421898冊,參加讀書者達到719000人次,收集征文24034冊,先后有60人受到省組委會表彰,41人受到全國組委會表彰。依托縣工會俱樂部、縣農業科技培訓學校,全方位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2008年累計培訓農民工29萬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農民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就業技能素質。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性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一是在豐富內容上突出特色。主要是立足縣的歷史人文資源,通過積極扶持和引導培育,著力塑造具有縣特色的文化品牌。特別是從1991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縣大槐樹尋根祭祖節,一屆比一屆紅火,一屆比一屆精彩,2007年第十七屆尋根祭祖節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央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等媒體進行了直播,向海內外報道了尋根祭祖節的盛況;2008年第十八屆尋根祭祖節則突出“尋根文化”、“鄉土文化”這一主題,精心安排了“地方名優小吃大賽”、“威風鑼鼓大賽”、“民間藝人絕活表演大賽”等系列鄉土氣息濃郁的節目,今年第大槐樹尋根祭祖節,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支持單位,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群藝館和大槐樹尋根祭祖節組委會聯合舉辦了“全國鼓王邀請賽”,共組織了有10個省、16支全國一流的隊伍參加了邀請賽,精彩的表演得到了現場觀眾的好評。此外還有三月三接姑姑送娘娘活動、三月十八廣勝寺廟會、北羊農耕社祭文化活動、興唐寺旅游觀光節等,充分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形成了規模,打出了品牌,把群眾文化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層次和水平。二是在節慶活動上做好文章。每年的春節、元宵節,縣委、縣政府都要組織開展春節民間文藝調演及焰火燃放活動,同時還邀請部分省外精彩文藝節目來洪展演;每年的七月至八月,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局、縣廣電中心都要組織機關、團體、廠礦、企業及學校舉辦廣場消夏文化藝術節,藝術節期間,歌舞周、戲曲周、電影周、體育周,遞次進行,倍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這項活動從2003年開始,至今已舉辦6屆。
六、堅持“兩手抓”,文化市場運行態勢良好
我縣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繁榮興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場初步形成。一方面,我們緊緊依托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打造以根祖文化為品牌的文化產業。2008年,全縣文化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110萬人次,門票收入1736萬元,成為全縣文化建設名符其實的龍頭產業。在大力培植根祖文化品牌的同時,我們還大力支持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倡導成立了威風鑼鼓協會,積極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并充分發揮能人的示范輻射效應,使威風鑼鼓迅速走上產業化的發展軌道?,F在,全縣有120多支威風鑼鼓隊,其中有18支威風鑼鼓專業演出隊,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年綜合經濟收入達1500多萬元。如今,文化產業實現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正在成為縣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全面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文化稽查大隊的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得到較好落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規章制度,積極培訓上崗執法人員,大力開展了“掃黃打非”專項活動、新聞采訪秩序整治活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專項活動。縣文化體育局被評為省級“掃黃打非”先進集體。嚴厲查處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和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等行為,建立了網吧行業協會,聘請了社會義務監督員,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現象,得到了明顯遏制。特別是2006年以來,全面加強公共文化場所安全管理,逐家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全面排查安全工作隱患,不間斷巡查安全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情況,確保了轄區內公共文化單位和文化經營場所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七、大力弘揚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扎實有效
縣是山西省重點文物大縣,全縣現有文物古跡25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全部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文管所,做到了“四有”配套工作,一是有文保檔案,二是有保護范圍,三是有保護標志,四是有保護機構??h博物館收藏的4800件文物,全部建有檔案,并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為一體的現代化紅外線電視監控設備,確保文物安全,組建了文物勘探隊,配合縣上的重點工程進行文物勘探,加大了對地下文物的保護力度,近三年來全縣未發生文物被毀、被損的責任事故,館藏文物也未發生被盜、丟失、損毀等安全責任事故。
縣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富饒的地方。縣道情、三月三走親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縣威風、縣琴書、縣金鼓樂、北羊農耕文化、縣通背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別具魅力。為此,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立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每年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撥出??睢=M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全縣463個行政村,逐村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普查工作,并積極申報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7年4月,我縣“三月三走親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縣道情”三個項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這三個項目又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保護項目名錄,縣成為全省唯一一家擁有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縣,在臨汾市申報成功的八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我縣就占有三項。2008年7月,市文化新聞出版管理局召開了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縣現場會,充分肯定了我縣申報工作的經驗和做法。今年,經過我們的努力,縣通背纏拳、縣金鼓樂、縣琴書、縣北羊農耕社祭、縣乾元山仙道奇觀五個項目,已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另有十二個項目被列入臨汾市市級保護項目名錄。
八、穩步推進改革,文化事業單位活力增強
首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在大槐樹蒲劇團、縣電影公司、縣飛虹影劇院等單位進行了改革,擴大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實行面向市場、擇優錄用的辦法,招聘人才,在保持財政投入不變的前提下,對這些單位經營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目前,大槐樹蒲劇團年經營性收入達32萬元,縣飛虹影劇院年接待各種文藝演出100余場,創收15萬元,縣電影公司組建農村數字電影院線,一年演出5600場次,創收37.9萬元。
其次,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要求,深化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行全員聘用、競爭上崗、以事設崗、一崗一薪的管理辦法,適當拉開收入分配的差距,有效地激活了內部機制,工作責任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進一步強化,服務態度進一步改善。公務員之家:
通過改革,專業人才隊伍進一步穩步提高,專業結構崗位結構、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時依托公共文化事業單位,大力發展音樂協會、舞蹈協會、書畫協會、威風鑼鼓協會、太極拳協會等18個民間團體組織,發展會員達5000多人,這些協會每年都堅持不斷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成為城鄉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當前,全縣正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這次申報全國文化先進縣為契機,科學規劃縣文化發展的前景和藍圖,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認真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發揮文化資源優勢,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畢業生就業對本地經濟發展的作用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學結交流材料